第一篇:童话阅读理解
2010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怎样阅读童话
【知识导学】
童话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它是根据儿童的特点和需求,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用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抑恶扬善,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童话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品的核心,没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就无法把作品的基本思想生动地传达给小读者。童话的形象最为广泛,上至日月星辰,下至鸟兽鱼虫、花草木石,不论有生命的还是没生命的,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具体的还是抽象的,都可以用拟人的方法塑造出来。
虽然所有的童话都是虚构的,但读者读起来都觉得合情入理,没有牵强附会的感觉,其原因就在于童话具有生活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是指,童话必须遵循生活规律和自然规律,也就是说,童话描述的虽然是超脱现实的幻想世界,但其中的人物和现象仍然要严格地遵守真实生活的逻辑性,正因为如此,童话才深受人们的喜爱。
阅读童话,要深入作者描述的幻想世界,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有的童话借主人公之口或总结性的语言,把要说的道理直接说出来了;有的则必须通过认真阅读理解,深入分析,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因此,阅读童话时要学会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领悟生活的真谛。具体做法有三:
一读童话是写故事的,阅读时首先要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把握故事线索,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
童话的语言虽不深奥,但也有“言外之意”,只有读懂这“言外之意”,才能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写童话是有其思想倾向性的,阅读时还要领会字里行间充溢着的思想感情。
二析有了“读”这个基础,才能有所分析。
析,一要析表现手法。看童话是用什么方法来写的,是拟人,还是夸张,是对比,还是比喻„„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只有明白了其表现手法,才能更好地理解童话的内容。
二要析故事背后的哲理。故事读明白了,还要清楚故事中的哲理是直接点出来了,还是蕴涵于其中?这就要有所分析才行。要通过童话主人公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揣摩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评所谓“评”,一是指评论童话中的人和事,谈出你自己的体会,类似于读后感。二是指从作品的故事中走出来,走向现实生活,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对生活中类似的人、事和理进行品评,发表自己的见解。
没有对童话的深入理解,对社会现象的细致观察,就不可能有深刻的评论。因此,能对童话作出评论,是你理解童话的重要标志。
总之,有了这一读、二析、三评,你会很好地理解你喜欢的每一篇童话。
【例题讲解】
蚂蚁大力士
蚂蚁国的达里,是个有名的大力士。他能独自拖动比他身体重六百倍的东西,别的蚂蚁拼着命、咬着牙,也只能拖动比自己身体重五百倍的东西。一次,达里居然从树丛里抱着一只死蜻蜓,走了八百里。别惊讶,这是按蚂蚁国的里程来计算的。当达里把蜻蜓拖到蚂蚁国洞口时,蚂蚁国国王都惊讶了,不住地夸他能干,力气大。
还有一次,那可真是惊险。在蚂蚁国里有一个很大的仓库,里面装着各类食品,食品码放得比蚂蚁们高出十几倍。那天,蚂蚁们齐心协力把一块巧克力拖进仓库,想把它码上垛去。不知哪位蚂蚁不小心把垛碰倒了,垛顶的一个大米包顺势落下来,真不得了,足有几千斤重的物体(当然是蚂蚁国的重量)落下来,还不把蚂蚁们砸个折胳膊断腿的。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小蚂蚁达里一步向前,用坚实的身躯,顶住米包,他高喊着:“快闪开!”直到其他蚂蚁们逃离险区,他才放下米包。尽管累得浑身是汗,他却丝毫没有伤着筋骨。蚂蚁们纷纷围上来,赞扬他的献身精神。达里不住地说:“为了大家,没什么!”
不知是哪位蚂蚁别出心裁,向蚂蚁国王建议,要像人类那样,举行全国性的举重比赛,蚂蚁国王欣然同意。这第一次全国性的比赛,当然场面宏大,热闹非凡,达里也真是不负众望,取得了全国轻重量级的举重冠军,获得蚂蚁国“大力士”称号。当他拿到金光闪闪的奖牌时,心里异常激动。他心想,以前我拖过蜻蜓,顶过下落的大米包,卖了那么大的力气,谁给过我奖励?只是唾沫粘麻雀,用嘴夸奖两句而已。看来我应该注意节省力气,留着重大比赛时用,平时把力气用完,比赛时就没有了,那不就吃大亏了。
达里自认为找到了做蚂蚁的“真理”,从此,他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卖力地干活了。他开始时时处处找轻松活干,该他使力气的时候,不是装病,就是装装样子,不肯多花一点儿力气。他想,我才不当傻瓜,听那没用的夸奖呢,那金光闪闪的奖牌,厚厚的奖金,才是最实惠的呢。
当全国第二次举重比赛开始的时候,蚂蚁达里自然信心十足,抱着再拿冠军、再获奖牌的愿望走上比赛场。可是万万没想到,他连去年纪录的一半成绩也没达到,而平时不起眼的、默默劳动的黑黑却得了冠军。蚂蚁国轰动了,蚂蚁们高高举起黑黑为其祝贺。当蚁王向黑黑颁发奖牌的时候,达里溜到一个角落里,哇哇大哭起来。
直到很久很久以后,蚂蚁达里才明白:投机取巧,处处偷懒,身上的力气会消失的,所以自己才失去了当大力士的资格。达里决心重新开始,把大力士的称号夺回来。那么,他该怎么办呢?
探究练习
1.大力士达里在第一次全国举重比赛中获得冠军前做了些什么?
[解题指导]从文章的第一、二两段里可概括出本题的答案。
[参考答案]从树丛里抱着一只死蜻蜓走了八百里;用坚实的身体顶住了下落的足有几千斤重的米包。
2.达里找到的做蚂蚁的“真理”是什么?
[解题指导]本题的答案在第三段,可从对达里的心理描写的语句中找到。
[参考答案]平时应该注意节省力气,力气应该留给重大比赛时用。
3.达里心中的实惠是怎样的?
[解题指导]本题的答案在第四段,可用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那闪闪的金牌,厚厚的奖金。”
4.达里在第二次全国举重比赛中为何失利?
[解题指导]本题可由第四段概括出来。
[参考答案]因为他平时处处找轻松的活干,不肯多花一点力气,比赛时当然就没有实力了。
5.文章结尾说“他该怎么办呢”,请你作答。
[解题指导]本题提出的问题,需要你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概括回答。
[参考答案]恢复他大力士的本来面貌,不再投机取巧,不再处处偷懒,这样他才会像以前一样有力气。
6.阅读本文后你获得怎样的启示?
[解题指导]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可从达里的变化中获得启示。
[参考答案]做事要扎扎实实,切不可投机取巧,自作聪明。
【阅读训练】
蜘蛛、蚕和老桑树
吕德华
一天,蜘蛛正在老桑树上结网。它随风飘荡,把蛛丝从这个树枝挂到那个树枝上,不大一会儿工夫,一张美丽又牢靠的捕虫网结成了,它摊开手脚,高傲地躺在网上休息。
忽然,一阵沙沙的响声传来,蜘蛛四处一看,原来有条蚕在吃桑叶。
蜘蛛冲着蚕大声喝道:“你这个坏家伙,为什么吃桑叶?”
“为什么吃桑叶?”蚕慢吞吞地反问,“我是蚕,蚕不吃桑叶吃什么?”
“我知道你是蚕。”蜘蛛摆出一副学者的派头说道,“但我不准许你吃桑叶,你不知道我在这儿结网捕捉害虫、保护桑树吗?”
“知道,可我不是害虫。”蚕慢吞吞地分辩道,“我不吃桑叶怎么吐丝?”
“在我看来,凡是损害树木枝叶的都是害虫,凡是害虫都是我的敌人。”蜘蛛腆起胸脯,威严地说,“当然,我也知道你和别的害虫不同,你会吐丝,可你吐丝非得吃桑叶吗?我就不吃桑叶怎么也能抽丝呢?再说你吐的是什么丝,你的丝能结网吗?”
蚕听蜘蛛这么说,不禁哑然失笑了。心想,我的丝要能结网,那我不也成了蜘蛛了!
蚕不着急,不生气,仍然慢吞吞地说:
“你会抽丝,我会吐丝,但我们的丝不一样,这正是因为我吃桑叶而你不吃桑叶的缘故。我吐的丝不能结网,可是能„„”
“住口!”蜘蛛愤怒地打断蚕的话,厉声说,“你当我不知道你的丝能做什么?你吐丝又是为了什么?这我知道得很清楚,你吐丝是为了给自己做坟墓,你是个自私自利的家伙!”
“不对!”温和的蚕被激怒了,它抬起头,理直气壮地说,“我吐丝做茧不是为了死,我的死正是为了吐丝做茧!”
两个正吵得不可开交,老桑树答话了,它对蜘蛛说:
“你不能光从现象上论是非,更不能只讲一面理。”
蜘蛛委屈地说:
“蚕吃了你的叶子,你还为它说话,可是我„„”
老桑树说:“你为我服务,我很感谢。可是我的叶子正是为蚕服务的呀!”
蜘蛛问道:“那蚕又为谁服务?难道它当真不是为自己?”
老桑树说:“对。它不是为自己,是为人类服务!不光它,我们都是为人类服务的。”
„„
一天天过去了,蚕开始吐丝做茧了,它日夜不停地工作,吐出很多很多又细又长的丝,慢慢地将自己的身子缚起来„„
蜘蛛见这情景,大吃一惊。它对蚕说:“蚕,你长得又白又胖,身体很好,还可以活很长时间,为什么要„„”
“我的丝已经吐完了。”蚕慢吞吞地说,“我以前对你说过,我是为了吐丝做茧而死的。”
蜘蛛眼看着蚕安然地用丝将自己封闭起来,又眼看着农人将蚕茧拿走,织成绸缎,做成漂亮的衣服。“怎么样?我的话不错吧!”老桑树对蜘蛛说,“蚕是说到做到的。”
至此,蜘蛛完全明白了,它多么后悔当初不该对蚕说那些无礼的话呀!可是要向蚕道歉已经来不及了。(选自“中学生名著学习网”)
探究练习
1.蜘蛛、蚕和桑树的共同品质是什么?
2.蜘蛛、蚕和桑树,你更喜欢哪一个形象?
3.这篇童话所使用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4.为什么蜘蛛向蚕道歉已经来不及了?
5.读完这篇童话,你有什么切身的体会?
参考答案
1.心里想着他人,唯独不想着自己。2.喜欢哪一个都行,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喜欢桑树,它理解
蚕,劝说蜘蛛,不卑不亢,谦和有度。3.拟人。4.因为蚕已牺牲了自己,被织成绸缎了。5.我们应该处处想着他人,应该像蚕一样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为人类服务。
第二篇:小学四年级阅读童话寓言道理的理解
主观题
(三)童话或寓言故事道理的理解 考点一: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题格式:这个故事讲了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直接获取法。有的文章直接点明故事所讲的道理,这种文章只需要找出中心句加以概括就可以回答出来。
1)文章题目直接点明。如《诚实花》《汉字与凝聚力》,题目已经把文章的关键思想提取出来了。
2)题目没有写出来,但是文章中有总结性的语句,需要读者找出来。
如: 标点符号的争吵
一天,字典公公家里发生了一声争吵,一群小伙伴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挑起这声争吵的是感叹号。他得意洋洋地说:“我表示的感情最强烈,文章里数我最重要!” 小问号首先不服气,他尖着嗓子说:“哼,要是没有我,怎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这一下惹恼了小逗号:“是我把句子断开,表示了句中的停顿,要不然,人们就得一口气读下去。再说,要是没有我,句子的意思也不明确呀!”
省略号不慌不忙,但是声音提得很高:“要不是我表示文中的省略,那语言该多罗嗦呀!” 句号自认为水平最高,不容分辩地说:“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没有我作总结,话就得没完没了。”
字典公公制止了这声争吵,他说:“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少了哪一个,文章的意思都不能清楚明了。我希望你们都不要只强调个人的作用,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好。难道这个道理你们还不懂吗?”
1.标点符号争吵的原因是
。(1分)2.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3)有写文章用选择题的形式提问,认真比较选项就能理解文章道理。
2.抓取关键词法。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文中的关键词语透露了文章要说的道理。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往往暗示着道理。
如 : 奇怪的花
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狂风怒吼着。一天早上,一个小女孩拿出一块糖,她刚把糖纸剥下,“呼”的一声,糖纸被刮上了天空,在天上飞了一圈,打了几个旋儿,最后被树枝拦腰“抱”住了。
冬天的太阳照着光秃秃的树枝,也照着那张五颜六色的糖纸,照得它发出夺目的光彩。一个人看见了,以为是严冬里开了一朵奇怪的花。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争相赶来仰着脑袋欣赏那朵奇怪的“花”。那张糖纸呢,还以为自己真的变成一朵花了。它站在高高的树枝上,洋洋得意地俯视着树下的人们。
这天,飞来一只金丝雀,落在树梢上。它好像没有看见那张糖纸似的,理也没理它。糖纸故意扭了扭身子,做了个优美的动作,可金丝雀还是没有理睬。
“怎么,你不认识我?”糖纸生气了,对着金丝雀大喊起来。“我是一朵漂亮的花,冬天里一朵奇怪的花!”说着,又扭了扭身姿。
金丝雀这才歪过头来瞅了它一眼:“你不就是一张破糖纸嘛!看把你给美的!”
糖纸又生气了:“我原来是一张糖纸,可是飞上了树梢,就不是糖纸了。我是一朵漂亮的花,冬天里一朵奇怪的花。”
金丝雀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春天来了,天空中有许多五颜六色的风筝在飞,一只风筝飘飘悠悠,一不小心栽下来挂在了树枝上。糖纸看见了,连忙说:“怎么?你也想变为一朵花吗?”
风筝正为挂在树上着急呢,便不耐烦地说:“我才不那么鼠目寸光呢!我要飞向高空,你就是一张破糖纸嘛!”
糖纸“哼”了一声,这时跑来一个小男孩,爬上树解下了风筝。树枝被震动了一下,糖纸脱离了树梢,随着风飘落到地上。
这时再看那张糖纸,经过这些天的风吹日晒,已变了样。它就是一张褪了色的糖纸!1.从短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糖纸自以为是,感觉良好,用“_____”划出有关句子。4分 2.人们为什么觉得那张糖纸就是一朵奇怪的花?4分
3.读完这个童话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4分
3.对比结果法。文章往往会有两个角色a和b,他们有相反的性格和行为,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往往结局好的角色的行为就是文章的道理。假设a好b不好。格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获得a的结局,就要a的行为不要b的行为。如:《成为一颗珍珠》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要想提高自己的价值(珍珠的结局),就要不畏艰难困苦地努力(珍珠的行为),不要害怕付出而停止不前(沙粒的行为)。4.观点转变法。主人公一开始抱着一个观点去做事情,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改变了他的观点,改变后的观点就是文章的道理。
如: 小河与大海
秋天,河水上涨,河面变得宽阔了。小河觉得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大了。他得意洋洋地流向大海,想和大海比一比谁大。
小河这样一边得意地想着,一边走着,别提多高兴了。一路上,他仰着头,挺着胸,兴奋地翻着浪花,唱着欢乐的歌。
到了大海,只见一片汪洋,往远处看,天连着海,海连着天,小河用尽全身力气,抬起脚跟,怎么也看不到对岸。他懊丧地自言自语说:“我以为自己很大,原来海比我大得多。”
大海听了,笑着说:“不错,我是比你大得多,可是如果没有无数江河流到我这里,我也不会有这么大呀。”
小河听了,更佩服大海了。
1、短文最后写“小河听了,更加佩服大海”了。请你想一想小河佩服大海什么?(3分)
2、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
5.关键人物点明法。文章中几个角色为了某件事争论或者比赛时,最后会有一个角色出来说了一句话而结束了这个争论,这个角色说的话往往就是文章想告诉大家的道理。如下面文章中白杨树说比一比保护森林的贡献,一开始得意的画眉鸟就不唱歌了,说明画眉鸟在贡献方面比不上啄木鸟,那么长得好看唱歌好听也不能赢,告诉我们要关心对人类的贡献而不是自身的美丽。
画眉和啄木鸟
茂密的森林,茫茫无边,各种鸟儿在这绿色的国度里自由自在地生活。黄莺、杜鹃、百灵、画眉、啄木鸟„„这儿简直是鸟的王国。
在一株大杨树上,画眉遇到了啄木鸟。
“啄木鸟大姐,我们来比赛唱歌吧,好吗?”画眉那富有音乐节奏的优美歌声的确悦耳、动听。“对不起,我还要工作。再说,我也唱不好。”啄木鸟说。“唱吧,友谊比赛嘛。”画眉扬起漂亮的眉毛,洋洋得意。啄木鸟唱了一曲,果然比天才歌手画眉差远了。
“我们再来比谁的衣服好看,行吗?”画眉更加得意。啄木鸟的衣服不如她的美丽。“我们再来比赛„„”
这时,一直在打盹的白杨树睁开眼睛,粗声粗气地说:“你们还是比比保护森林的贡献吧!” 画眉娇柔的声音戛然而止。
1简要地概括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最后谁赢了?为什么?(2分)
6.绘制思路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很多角色,而且主要围绕一个问题发生故事的文章。方法是按照情节发展绘制思路图,从中找到各个角色的关系。往往最后得出的问题答案就是文章的道理。如《谁最伟大》。
6.综合法。即结合以上方法,首先看标题,接着寻找关键词和中心句,绘制故事发展思路图,最后得出答案。
考点二:某个角色说某句话或者做某件事的原因。
这种题其实也属于问寓言故事的道理,只不过文章没有直接告诉读者它是在说明一个道理。答题方法:就是总结该角色在文中的行为和他的行为对别人带来的好的影响,这个影响体现了他什么优秀的人格品质,这种人格品质就是他做某事的原因。如下面的故事中,同伴的男孩为什么要剃光头?原来是他剃了光头以后,生病而剃光头的布莱恩就不再是一个人光头显得很怪异了,最后布莱恩终于肯出来见大家,男孩的优秀人格品质就是关心同伴,所以同伴男孩剃光头的原因就是为了让布莱恩觉得他不是一个人,他并不怪异,让布莱恩开心。
如: 一群光头男孩
在印第安纳州的小镇上,有一个名叫布来恩的少年不幸得了脑瘤,他在接受化学治疗。治疗的结果是他漂亮的金发全部掉了。
布来恩难过极了,他整天躲在家里,连最要好的朋友也不见。大家都很着急。
一天,同班的一男孩对自己的妈妈说:“我想把头发全剃光,这样,”妈妈赞同地点点头,拿出剃刀,帮儿子把一头(柔软 柔嫩)的金发全剃光了。
这一天,学校里有了一个光头男孩,第二天,学校里又多了一个光头男孩,第三天,学校里(发现 出现)了一群光头男孩。
第四天清早,这一群光头男孩来到布来恩家门口,他们大声叫着布来恩的名字。布来恩透过窗户看到这情景,激动地跑出屋子。这一群光头男孩相拥在一起。每个人都笑得那么欢。
童话寓言故事道理练习题:
蚊子和狮子
有只蚊子飞到狮子那里,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你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是用爪子抓,还是用牙齿咬?仅这几招,女人同男人打架时也会用。可我却比你要厉害得多。你若愿意,我们不妨来比试比试。”蚊子吹着喇叭冲上前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在空中飞来飞去,不料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被吃掉的时候,悲叹道:“我已战胜了最强大的动物,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所消灭。”
这故事是说,骄傲是没有好下场的,有些人虽击败过比自己强大的人,也会被比自己弱小的人击败。
通过读这则寓言故事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一只老鼠刚钻(zuàn zuān)出洞口,两只猫同时逮(dǎi dài)住了它。
白鼠抓住鼠尾说 是我先捉住了这只老鼠
应(yīng yìng)该归我享用 黑猫抓住鼠头说 你没看见我抓住吗
是我先击中(zhòng zhōng)了它的要(yào yāo)害部位 两只猫争执不下 谁也不让谁
老鼠见(壮
状),忙对两只猫说:“反正我(已 以)经被你们俩抓住了,谁吃都一样,但为了使你们俩不伤和(hé huó)气,是否先放我回洞里,让我重新钻出来,你俩(在 再)抓,就能比出谁先抓到了。”
两只猫同(意 义)了。他俩一左一右守在洞口,几时(晨 辰)过去了,可惜它俩连老鼠的影子也没见到。1这则寓言告诉我们:()(2分)A不能轻信他人,容易上当。()B人与人之间要互相谦让。()C人不能太贪,要互相谦让。()
蚂蚁和玻璃杯
非常不幸,两只蚂蚁误入玻璃杯中。开始,他俩慌慌张张地在杯底四处触探,想寻一个缝隙爬出去。不一会儿,他们便发觉这根本不可能。于是,他们开始沿着杯壁向上攀登。看来,这是通向自由的唯一的路。然而,玻璃的表面实在是太滑了,他们刚爬了两步,便重重地跌了下来。
揉揉摔疼了的身体,爬起来,再次向上攀登。很快,他们又重重地跌到杯底。三次,四次,五次„„有一次眼看就快到杯口了,可惜最后几步却失败了。而且这一次比哪一次都跌得重,比哪一次都跌得疼。
好半天,一只蚂蚁气喘吁吁地对另一只说:“咱们„„不能再冒险了。否则,会跌得粉身碎骨的!“
另一只说:“刚才,咱们离胜利就只差一步了。“说罢,他又开始重新攀登。一次又一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来,他终于摸到了杯口的边缘,用尽最后一点力气,翻过了这玻璃的围墙。
隔着透明的墙壁,杯里的蚂蚁羡慕地问:“快告诉我,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杯子外的蚂蚁回答:“!”
最后杯里的蚂蚁筋疲力尽死在了杯子里,另一只蚂蚁获救了。
——————————
在大森林里,一只豹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伤得很厉害。他一连好几天躺在床上,哎哟哎哟地叫着:“我不能再捕猎了,得赶快想个办法,我要饿死了。”他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豹装出快要死的样子
对树上的猴子说
亲爱的猴子
你快去通知所有的动物
就说我得了重病
快要死了
让他们一个个来看我我想和他们作最后的告别
猴子把豹的口信很快传给了森林里的动物们。大家都可怜豹,便一个一个地去看望豹。
鹿去了,袋鼠去了,野猪去了„„乌龟因为住得远,走得又慢,所以落在了后边。当他慢慢地爬到豹的家门口的时候,突然发现地上动物们的脚印都朝着一个方向——只有进去的,没有出来的。他想了想,一下子明白了:“噢,原来豹的家是进得去出不来的呀!哼!我还是别去看他吧!”
躺在床上的豹听见门外轻轻的脚步声,心里暗暗高兴。但是,过了一会儿,脚步声越来越远,终于听不见了。
(1)联系上下文,说说短文中“进得去出不来”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请你任选一个提示,给短文加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10分)提示:①豹后来怎样了?
②乌龟会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诚 实 花
以前,有一位老公公,他很爱他的两个孙子。一天,他拿了一把花种对两个孙子说:“孩子们,你们到山上把这些花种种下去,谁种出的花最美,我就最喜欢谁。” 转眼到了鲜花盛开的季节。一天清晨,大孙子跑到老公公跟前。他穿着一身漂亮的衣服,捧着一束又香又美的鲜花。大家看了都称赞不已。大孙子听了,高兴极了:“这一回,我的花一定胜过弟弟啦!”老公公却不作声。
大家盼着小孙子赶快回来,等呀,等呀,太阳快要落山了,只见小孙子两手空空地回来了。他眼泪汪汪地对老公公说:“爷爷,您惩罚我吧!我种的花种一颗也没有发芽,更不要说开花了„„”说着,小孙子难过地哭起来。
老公公却哈哈大笑起来,大声地说:“你才是我最可爱的孙子!”大家听了,都迷惑不解:“种不出花来的孙子为什么反而使你如此高兴呢?”老公公笑呵呵地说:“我给他们的花种是炒熟了的,怎么能开出花呢?我的小孙子说了实话,他才是我最可爱的孙子!”听了老公公的话,大家恍然大悟,异口同声地说:“诚实的孩子人人夸!”
站在一旁的大孙子听了,羞愧地低下了头。
1、认真读短文第三自然段,用“——”画出小孙子说的话。想一想,这些话表现了小孙子()的品质。
2、仔细读短文第四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种不出花的小孙子反而是爷爷最可爱的孙子?
离开海洋的鱼
一条生活在大海里的鱼总感到自己的生活十分乏味,一心想离开大海,去别的地方过一种新的生活。一天,这条鱼被渔夫打捞了上来,它高兴得在网里摇头摆尾,它终于可以离开大海了!
但当它听到渔夫与他的儿子讨论用什么方法将它烹饪的时候,它吓得昏了过去,当它醒来时,发现自己正待在一口装满水的破旧水缸中,它那身漂亮思维斑纹救了它,渔夫决定将它养着观赏。
每天,渔夫都会往水缸里放些鱼虫,鱼很高兴,不停地晃动着身子,展示着它漂亮的外表,讨渔夫的喜欢。在它眼中,这分明是一条漂亮的鱼才能得到的待遇。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鱼儿一天一天地在水缸里游,尽管它似乎也有些厌倦,但它再也不愿意回到大海了。“我是一条漂亮的鱼。”它总是对自己说。
渔夫要出海了,这次可是出远海,得十天半个月才能回来。留下儿子看家和照顾那条鱼。第一天,鱼儿没按时吃到鱼虫。第二天,依然没有吃到任何东西,它开始抱怨渔夫的儿子为什么会这样怠慢一条漂亮的鱼。第三天,它渐渐支持不住,饿得头昏眼花。这时它想到以前在海中,虽然有时十多天找不到食物,但自己依然行动敏捷,和伙伴们在大海中漫游觅食,可现在身子发了福,而且游水的本领也大不如从前了。第四天,鱼儿终于有吃的了,但不是鱼虫,而是渔夫的儿子吃剩的残羹。顾不上讲究这些了,鱼大嚼起来,它饿得实在不行了,再不吃,它也许会饿死。渔夫的儿子总是隔三差五地送些残羹,鱼儿不停地抱怨,但它一点办法也没有。
终于,有消息传来,渔夫出海遇难了。渔夫的儿子收拾东西准备搬走。什么都带上了,只是忘了那条漂亮的鱼儿。四周静悄悄的,渔夫家里只剩下一只破水缸,水缸中有一条漂亮的鱼。鱼很悲伤,想到自己今后无人照料,被活活地困于水缸中。
鱼又开始抱怨,抱怨水缸太小,抱怨伙食太差,抱怨渔夫的儿子对它太无无礼,抱怨渔夫轻易出海„„只忘了抱怨自己。
它又开始幻想:一个富商路过此处,发现一条漂亮的鱼,于是把它小心地收好,养在自己家中的大水塘里,每天都有可口的鱼虫„„
太阳升起来了,四周静悄悄的,在那口泼水缸里,一条漂亮的鱼漂了起来,它已经死了。
1、比较一下,鱼儿在海洋里与水缸里的生活有什么不同。2.渔夫遇难后,那只漂亮的鱼儿先是,然后开始,接着开始
,最终 它死亡的真正原因是
5、从这只鱼儿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什么样的生活才应该是我们该追求的呢?
客观题知识点整理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例: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这句话是总起句,在文中起到开篇点题,引出下文的作用,抒发了作者对荷兰的赞美之情。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例:“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例: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抒发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热爱之情。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例1:“笔直的公路上,一队队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仪仗队。”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灯柱的整齐地立在公路上的特点。
例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雨后春笋生机勃勃的特点。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例:“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漓江的水的静、清、绿的特点。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例1:“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是设问句,它能引起读者对进入金龙洞的小船的注意,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例2:难道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是反问句,它强调了蝙蝠的特点,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也不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并加强了语气。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例:“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映照着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用水滴与大海的鲜明对比,用以强调突出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盼望反腐出现的好处。答:反复说“盼望着”强调了人们对春天的渴望之情,并加强了语气。
三、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说明文、议论文)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记叙文文体知识
一、表达顺序
表达顺序不同于结构顺序(总分总等)。有利于表现文章的内容,有利于表达思想感情。
(一)记叙的顺序:
1.顺叙:按事情发展或者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补叙:是对叙述的任务、事件、情节等做简短的补充说明。作用:补充情节。
5.分叙:可以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以几件事情进行交叉地叙述。作用:脉络清晰,条理清楚。
(二)描景的顺序: 1.空间顺序;
2.观察的先后顺序; 3.时间推移的顺序。
(三)状物的顺序:
景物的不同类别:静物、动物、植物。
1.写静物一般按外形(形状、颜色、图案)→结构→用途的顺序; 2.写动物一般按外形→动态→习性的顺序;
3.写植物一般按形状→颜色→气味→生长环境→用途的顺序。
第三篇:童话
挑食的后果
森林里住着一只小狗,但它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挑食。
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一个中午,小狗从外面玩回到家,准备吃午饭。妈妈说:“宝贝,快来吃饭吧,今天有好吃的大白菜哦!”小狗嘟囔着:“啊?我想吃蘑菇!不想吃白菜!白菜难吃死了!”妈妈说:“整天吃蘑菇,会营养不均衡的!”小狗说:“我管它什么营养不营养和均衡不均衡的呢,哼!反正我就要吃蘑菇!”妈妈无可奈何,只好跟它去采蘑菇。
有一天,小狗要跟小兔子比赛。“开始咯”可它跑不到一会,就晕倒在地下。小兔子看到了,立即拨打了120。小狗醒来了,它发现自己正躺在医院里,旁边坐着妈妈和大夫。妈妈说:“小狗,看,这就是营养不均衡的后果。”大夫说:“你是因为营养不均衡才会晕倒在地,你平时一定很挑食吧”小狗点了点头。“你回去休息一周就好了,记住,一定不要挑食了。”大夫说。小狗对小兔子说:“下次我一定会赢你的。”小兔子说:“一言为定。”妈妈说:“小狗,下次我们一定要赢!”小兔子说:“嗯。”
从此以后小狗不再挑食了,它又可以在草地上开心地跑步了!
第四篇:童话
比美
一天早晨,鸡妈妈要出门办事。临走前,鸡妈妈叮嘱小鸡:“你千万不要出门,小心坏人到咱们家里”小鸡调皮地向妈妈行了个军礼,嘴里还说“yes!保证完成任务!”
鸡妈妈走后,小鸡马上跑到妈妈房间的大镜子前,忽然,小鸡看见镜子里也有一只和她一样的小鸡,只见她全身金黄色的羽毛,红红的鸡冠,明亮的眼睛和小鸡一样美丽。小鸡心想:哼!难道这世界上还有比我更美丽的小鸡吗?我一定要跟她一决高低!小鸡朝镜子里的小鸡大吼道:“你是谁?”镜子里的小鸡嘴巴也一张一张的,这下小鸡就更生气了,用自己的尖嘴啄,用自己的爪子刨镜子里的小鸡,镜子里的小鸡也用同样的方式来攻击小鸡。就这样她们“战斗”了好几个小时。鸡妈妈回家了,看见小鸡的毛都掉光了,他焦急的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小鸡指了指镜子里的小鸡。鸡妈妈对小鸡说:“镜子能反射,它可以把我们的影子反射到上面的”。
小鸡终于搞懂了,她低下了头。
丑小鹅
鹅妈妈的窝里有四只蛋,经过她的精心孵化,三只小鹅钻出了蛋壳,扁扁的小嘴,嫩黄的绒毛,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真可爱!可鹅妈妈有点纳闷:“怎么还有一只蛋没破壳?”于是,它去请教鹅老师。鹅老师给她讲了《丑小鸭》的故事,还说,这只鹅蛋里的鹅说不定是“丑小鹅”呢!
鹅妈妈高兴万分,她耐心地等着最后一个宝宝出世。过了几天,鹅宝宝终于出世了!鹅妈妈越看越觉得这鹅宝宝像“丑小鹅”,于是她精心地照料着这只小鹅,把所以好吃的都给了他。小鹅也把自己当成了“小天使”,整天除了吃就是玩,什么也不学习。其它的小鹅却仿佛成了“孤儿”,它们对这只小鹅又是羡慕,又是妒忌。一年后,小鹅们都长大了,其它的小鹅离开了鹅妈妈,都独立生活了。而那只小鹅并没有成为鹅妈妈所期盼的“丑小鹅”,他整天跟着鹅妈妈,让鹅妈妈喂他吃。
聪明的青蛙
有一只青蛙,他遇见一只老虎,老虎要吃了青蛙,青蛙灵机一动,想了一个办法。青蛙说:“我们比赛,看谁先跳到对面岸上。”老虎同意了,青蛙咬住老虎的尾巴。老虎跳了过去,老虎一转身,青蛙就到了老虎的前面去了。老虎又转身,它看见青蛙在它前面很不服气,老虎说:“比吐口水。”青蛙同意了,青蛙吐出几根老虎毛来,老虎说:“你怎么会吐出老虎毛来?”青蛙说:“应该是刚吃了老虎,是那一只老虎的毛吧!”老虎吓得转身就跑,老虎找到狐狸,对它说:“青蛙会吃老虎„„”狐狸笑着说:“青蛙是骗你的。”老虎还是怕,狐狸只好把它的尾巴和老虎的尾巴死死地打了一个结。它们又去找青蛙,青蛙看见了就对狐狸说:“狐狸,你给我带了老虎点心来了。”老虎听了,以为狐狸骗它,它吓得转身就跑。可怜的狐狸被活活拖死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人遇到事不要慌张,要沉着冷静,想办法,才能把事情做好。
大自然里的音乐会
有一天大自然里开音乐会了。雷公公先到这里,信心十足的样子。接着风阿姨、雨婆婆、、、、、都赶来了。评委们说既要表演的好,又要对大自然有帮助的。
开始了,雷公公轰轰隆隆唱起了歌,歌声真动听,引来了许多观众。雷公公得的分数很高,第一个表演就一马当先了。
风上场了,呼呼跳起舞来。它的姿势非常优美,就像美丽的小天鹅,风追上雷公公了。
雨也不甘势弱,沙沙沙,沙沙沙。雨唱出悦耳的歌声,又在翩翩起舞。所有观众为雨欢呼。
一个一个的轮了下去,终于到最后一个了。海上来了,它漂来漂去,刷刷刷发出一种美妙的音乐。海的分数不是很高,它一声叹气地说:“我赢不了的。”
颁奖了,大家都很有信心。第一名竟然是海,大家都很奇怪。评委说你们的成绩是名列前茅,可是对大自然有危害的。海给人们带来了重要的水,给海洋生物带来了温暖的家。大家都明白了为什么海是第一名。
动物的心声
有一片美丽的森林,是动物们的家。后来,人们在这里建了一个工厂。
树被灰烟熏得黑黑的,小鱼的家里全是毒水和垃圾,在天上的小鸟天天呼吸着有害的氧气。
有一天,小鸟对小鱼说:“你们真幸福呀!我天天都呼吸着有害的气体,妈妈都生病了。”小鱼听了,难过的说:“我也不幸福呀!我的家都是毒水,上面浮满了垃圾。还是大树好。”“我过得也不好。”大树说,“我的身体被熏得黑黑的,我有几个朋友都病死了哩。”
过了几天,小鸟成群飞走了,小鱼们顺着小河游走了,那些大树也病倒了。小鸟们飞到了一片美丽的森林,小鱼游到了一条干净的小河。小鸟和小鱼都说:“我们再也不回那被污染的地方去了。”
森林是动物们的家,人们不能过分破坏、污染它们的家呀!
毒蘑菇
雨后,小白兔咪咪和妈妈去采蘑菇.来到了树林里,咪咪看看这儿,摸摸那儿,什么东西都觉得很新奇,因为她才三岁嘛.忽然,咪咪眼睛一亮_--__蘑菇.呀,这些蘑菇长得可漂亮啦,五彩缤纷,形态各异,黄得,红的,紫的,花的..........耀眼夺目.妈妈,我发现了蘑菇,孩子,妈妈说,这些蘑菇有毒,不能摘,不可能,咪咪大声的说,这些蘑菇那么美丽,不可能有毒,绝对不可能,咪咪举着小拳头抗议.孩子,植物和我们动物一样,生怕别人伤害自己,便用香艳的颜色来大扮自己,意思是';你害我,我毒你.兔妈妈以为咪咪不会在采毒蘑菇了,谁知她一转身,咪咪就采了一个毒蘑菇,一下子就把它吃了,晚上,咪咪正在高兴的看电视,突然肚子疼,起初,她知道是毒蘑菇干的,但她不敢说,他怕妈妈骂她,但是肚子好像和她作对,疼得越来越厉害,最终,咪咪昏倒在地.......,风筝
草地上,小兔明明和自己的好朋友丁丁说:“昨天,有一个怪东西飘到我家旁边的那棵树上了。”丁丁说:“我去看看这个怪东西好吗?”明明说:“我家搬到山上去了,你还是不要去了。”丁丁说:“我顺便还可以去看看你妈妈。”说完,丁丁拉着明明爬上了山。
丁丁看见树上的怪东西在哭鼻子,就叫了起来:“有鬼!有鬼!”明明对怪东西说:“你是谁呀?我怎么不认识你?”怪东西看了看大家奇怪地问:“我是谁?难道你们不认识我吗?我的名字叫风筝,咱们交个朋友吧!”明明说:“好!那我们去造梯子来救你。”明明和丁丁就一块儿下山去了。
在半山腰,正巧碰上了松鼠,明明想:松鼠有爬树的本事,何不叫松鼠帮忙呢!明明对松鼠说:“松鼠老弟,你帮忙把山上的风筝弄下来好吗?”松鼠是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它连忙答说:“好!好!”松鼠爬上了树,把风筝推了一下,风筝就掉了下来。风筝高兴地说:“谢谢!你们真是我的好朋友。”
公主的衣服
从前,有一个任性的公主,她想要什么必须得有。不然就哼哼唧唧吵得皇上皇后连饭都吃不下,所以必须给她。
这个公主脸圆圆的,鼻子尖尖的,樱桃一般的小嘴,可爱极了!所以皇上皇后都宠着她,让她越来越任性。
快在公主满20岁,公主想要一件衣服(也就是公主服)可是皇宫里没有一个裁缝能做出公主想要的,公主对皇上撒娇说:“父皇,我不想要那些。”皇上对她说:“那咱们传一个圣旨吧!就说谁能做出让公主满意的衣服谁就能娶公主,不然就得砍头。”不幸的是42位青年被砍头了。
有一位很穷很穷的青年,拿出一件衣服,粉红色,有许许多多的珍珠,还有许多花纹,好看极了!公主完全被迷住了,问:“你„„哪来这么漂亮的衣服?”“是我娘给我妻子准备的!”青年说。公主虽然任性但是说到做到的人。
就这样,公主嫁给了青年,青年对公主很好,这一点让公主不再任性,从此他们过上了辛福又开心的日子。
黑熊过桥
一天,小黑熊想去离家很远的树林里玩,来到一座独木桥跟前,看到桥头上立着一块有“危险”的木牌。黑熊仗着身高力大,说:“我才不怕”。然后,继续往前走。
一只小猴子连忙制止小黑熊说:“不要过去那座桥,承不起你的体重”。过了一会儿,不听劝告的小黑熊一不小心踩断了独木桥,掉到了河里。小黑熊说:“快来人啊,救命啊!”
小猴子找来一条木棒和小鸟一起把黑熊拉上岸。
小黑熊说:“我太感谢你们了,下次一定听人家的劝告了”。接着,小黑熊低着头慢慢的走回家去,把自己的遭遇告诉妈妈说:“妈妈,我今天不听人家是话而掉到河里去了,是小猴和小鸟杜鹃把我救上岸的”。
小黑熊妈妈说:“这样吧,我们带上香蕉和桃子,还有小虫子,一起登门感谢它们吧”。
小黑熊说:“好吧,等我换上新衣服就马上去!”
第五篇:童话
童话
篇一:童话教学策略
童话教学策略
一、当前教师对童话教材的认识
什么是童话呢?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同其它体裁的课文一样,承载着语文教学的任务。所不同的是,童话,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适合儿童口吻的语言,写给儿童的一种富于幻想的故事。它的情节适合儿童的想象,有生活的情趣,给儿童创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童话世界。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童话具有这样四个特点:
1、情节完整曲折,形象生动鲜明。
我们看,《牛郎织女》的故事,从小牛郎说到大牛郎,再说到他与织女的相遇、给合、生儿育女,最后天各一方。这些情节既完整清楚,又曲折动人,而且形象鲜明,一读不忘。《神笔马良》的故事,说的是穷孩子马良,凭着顽强刻苦的精神,得到了一支神笔。他拿着这支笔,帮助贫苦大众,智斗财主、皇帝,使人读后无不称快。这篇童话的情节生动,马良的形象鲜明,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2、幻想丰富奇特、夸张强烈动人
幻想是想象的一种。它是与个人愿望联系的并指向未来的特殊想象。这是一种创造想象而不是再造想象。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脑中就会浮现出“小女孩手抓一把火柴,被活活冻死”的画面。而文中小女孩五次擦火柴出现的幻想就是创造想象。在童话世界里,牛羊会说话,木偶能旅行,人死能复生,咒话会现出金银珠宝,桌布可生出山珍海味,衣服能刀枪不入……这些都符合儿童的幻想心里,孩子们也感到有趣、自然。但是幻想不等于胡思乱想。它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它们之间往往是通过象征法结合起来的。
童话离不开幻想、幻想离不开夸张。夸张是对所要表现的对象或某种特征,故意地夸大或缩小。如果童话话里的幻想的内容没有夸张就会失去光彩;童话形象如果没有夸张的修饰就会显得暗淡。童话往往具有讽刺性,但如果没有夸张就会失去锋芒。童话的话言如果缺少夸张,就会缺乏感受染力。如《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自以为赤裸裸的皇帝,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有的,但我们相信这个故事,就是因为现实中就有这种骗子,利用一些人的虚伪、愚昧,导演了一幕幕谎诞的剧目。所以这种幻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象征意义。
3、语言简洁活泼,表现手法多样
儿童文学作品,在语言上有着特殊的要求,而童话这种特定的体裁,又有其独具的特点。从语言风格上来讲,童话的语言要求简洁、活、准确、朴素。从语言的表达效果上来讲。童话多用似人、对照、反复等表现方法。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金鱼、渔夫和贪婪凶残的老太婆构成鲜明的对比,;一些 1 情节、景物的反复叙述,形成了有节奏的反复。这们的语言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又使情节曲折有趣。
童话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人教课标版教材为例,在整个小学阶段的333篇课文中,童话有44篇,占13.2%。其中低年级课文120篇,童话36篇,高达30%。随着年级的升高,童话所占的比例呈递减趋势。那么教材的编者为什么要在低年级教材中安排这么多童话呢?这当然是考虑到七、八岁的孩子的头脑还处在一个“童话的世界”里,童话自然是孩子们亲近的朋友。而低年级教学以识字为主,把相对枯燥的识字教学融入生动有趣的童话中,无疑会给识字教学营造一个愉悦的情境,从而降低了识字的难度。由此可见,童话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要载体。
那么,对于已经具有识字能力的中高年级学生来说,为什么还要学习童话呢?童话的基本特点是用拟人的手法(如鸟语兽言之类)写成的幻想故事,它奇丽多彩,富有儿童生活气息和情趣,有儿童的口吻,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童话的这一基本特点,决定了童话教学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童话,简单地说,就是用儿童的语言,写给儿童的富于幻想的故事。他的语言通俗有趣,情节曲折,想象奇特,这些正是小学生所喜欢的。这样,在中高年级选编童话,目的是吸引学生阅读,让孩子们爱上童话阅读。我们再看中高年级入选的8篇童话中,经典童话就有6篇,分别是《陶罐和铁罐》、《七颗钻石》、《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渔夫的故事》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它们是不同国家的优秀童话作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年级上册的教材中,有一个单元的课文全部是童话。这些,必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打开了他们阅读的窗口。
教材中的童话世界用了不小的篇幅来谈动物之间的关系,动物之间的关系正隐喻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编者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其他方面,而较少锁定于人人我我、是是非非之间。尤其是对立僵硬的关系减少了,体现出一种包容、一种多元。
二、小学生对童话学习的需求。
我曾对小学1——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的内容是
“喜欢(不喜欢)童话”,结果“喜欢童话”的学生占到100%。看来,没有孩子是不喜欢童话的。学生对童话的喜欢和认可是惊人地一致。既然这样,那么,学生喜欢以什么方式学习童话呢?
鉴于以上老师和学生对童话教学的认识和理解,我们的童话教学应该如何实施呢?
三、课堂教学中童话该如何教?
1首先,童话教学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趣味性原则:童话一般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做拟人化的描写,以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可以说,童话是最贴近孩子的一个神奇的世界。童话作品中的情趣易于儿童接受,又有助于儿童的成长。因此,教学中,要凸显童话的趣味性。
以读为主的原则:童话的语言浅近、生动、简练、质朴,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是能够达到理解的目的的。在教学中,应当以读为主,切忌教师繁琐的讲解、琐碎的问题破坏了童话的完整性。同时,童话中简洁、流畅的语句,对于发展儿童的语言,是有它的积极作用的。
说的原则:教学时,教师生动的讲述,会把儿童带进童话的世界里,激起儿童的思想感情,并引起儿童复述的愿望。从一年级起就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复述时还要注意要求他们依据童话的语言复述,千万不要随便添枝加叶,应不失去童话优美的色彩。比如在教完《纸船和风筝》和《从现在开始》后就可以让孩子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童话虽然不是诗,但它的意境和语言都像诗一样美,一篇好的童话,具有饱满的情绪和深刻的思想,它色
彩鲜明,音律和谐,充分显示了语言的魅力。因此,童话教学要重视激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学生的想象。
人文性原则:童话阅读,不仅仅是表面意义上的阅读,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在阅读童话的时候,会明白道理,学会怎样做人。如读了《三个小伙伴》,小朋友懂得了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合作。读了《狐狸和乌鸦》,学生知道了喜欢听好话容易上当受骗。读了《七颗钻石》,他们会感悟到爱心会产生奇迹……所以,多让学生接触童话是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认识,开拓学生视野的有效途径。
多元性原则:但是童话的教育主题并不是唯一的。阅读完一篇童话,如果仅仅用“对与错”、“善与恶”、“是与非”来评价其中的人物或者情节的话,那么童话就是去了它的魅力和久远。以《去年的树》为例,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就这样一篇童话,有人读到了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有人读到了友情,有人读出了执着,有人懂得了信守诺言,有人感悟到追求(经历)的幸福。作家毕淑敏在谈到童话时说,很喜欢安徒生的《海的 3 女儿》,大约8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人鱼公主的故事。读完后泪流满面,抽噎得不能自已。觉得 那么可爱和美丽的公主,居然变成了大海上的水泡,真是倒霉极了。大约18岁的时候,又一次比较认真地读了人鱼公主。也许是情窦初开,这一次很容易地就读出了爱情。到了28岁的时候,我已经做了妈妈,再读这篇童话,我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位老奶奶的慈悲心肠和对人鱼公主的精神哺育。人鱼公主的勇气和聪慧,包括无比善良的玲珑之心,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诸多得益于她的祖母啊。到了38岁的时候,因为我也开始写小说,不由自主地探讨起安徒生的写作技巧来了。现在,我48岁了。仿佛天眼洞开,有了一番新的感悟。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无论海底的世界怎样瑰丽丰饶,因为没有灵魂,所以人鱼公主毅然离开了自己的亲人。这个悲壮而凄美地寻找灵魂的故事,是如此地动人心弦,常读常新。有时想,当我58岁……68岁……108岁(但愿能够)的时候,不知又读出了怎样的深长?因为人生阅历不同,所以作家对同一篇童话有了不同的感悟。那么,小学生呢,虽然他们人生的路才刚刚起步,但他们已经有了不同的经历、成长环境以及亲友圈子,所以他们会有不同的想法的。对于这种不同,我们要呵护、尊重。
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教童话呢?仍以《去年的树》为例。对于步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读通这篇课文并不困难,课文的语言非常质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但在通俗易懂的语言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人文道理,要读懂并不容易。在教学中以鸟儿与树桩、大门和女孩的三组对话为抓手,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到鸟儿和大树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
一、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6个“应、桩、斧、厂、音、燃”。课文是识字的载体,一至五年级无一例外,童话自然也在其中。
目标二: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女孩等不同的语气。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比较适宜学生表演朗读,尤其要读好三个场景中,鸟儿和树桩、工厂、小女孩的对话,同时可以指导学生思考鸟儿会怎样地问,从而体会鸟儿的焦急和担心。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学生真正带入文本的情境中。
目标三:能展开想象想像说话是语言训练的重点。借助教材的空白处,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像,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都极有帮助。指导学生说说 “鸟儿和树要分别时他们会想些什么”、“鸟儿在寻找树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鸟儿看着变成火苗的树想到什么?想说什么?”等等。
二、教学设计
1、借助媒体,激发情感
恰当适时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往往能成为整堂课的亮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播放一段鸟儿在枝头愉快歌唱的录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自然的愉悦、和谐,与文中描写的第二年鸟儿再回来寻找大树时,大树已不复存在的情景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内进入课文,而且为后面理解词句,练习读文,奠定了情感基础。
2、反复读文,读中感悟
教学中,始终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体,以读为本,肯定学生,赏识学生。学生在读书实践中感知、感悟,在想象朗读中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在评读中获得了方法,提高朗读能力。老师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学习、理解一步一步引向深入,调动了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
初读课文,重点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上。虽说学生已经进入了第四年的语文学习生活,但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个读文的基本要求在朗读初期还是要作为重点予以关注,这是每个年级都必须做到的。所以在初读课文时,字字音准和句句通顺仍然是朗读的要求,对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教师都要充分的关注,并不是把注意点仅仅放在几个生字上。同时结合生字的特点,学生的实际,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本课的生字中前后鼻音、翘舌音都是要重点关注的地方。因为是四年级了可以在初读时在加强写思维的力度,如:借助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读课文时,要求边默读边思考,用直线划出文中鸟儿与树桩、大门和小女孩的三组对话;细读课文时,抓住这三组对话读好,体会鸟儿和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让孩子学得愉快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期望。课堂中要努力创设轻松、活泼、愉快的学习氛围,如挑战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让学生的朗读更富有生气,使学生更热爱语文。
3、创设情境,训练说话
说的能力是重要的语文能力,语言表达有序,说明思维有序,语言表达完整说明思维就完整。《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5 篇二:三年级人教版童话写作
童话作文指导
一、本次习作写什么呢?
小朋友,这次习作要求写什么呢?这个在我们的课本里写得十分清楚,翻开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我们已经读过不少童话故事。这次习作就来编童话故事。请你任选几种动物作为主人公,编一个故事。先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然后写下来。写好后读给大家听,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
(现在,清楚了吧,本次习作的内容是——编写动物童话故事)
(一)、本次习作的要求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已经知道了习作的题目,下一步要了解的就是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这一点可是很重要的哦。通过前面几次的写作,小朋友们的写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次,大家也同样要把握住要求,让自己的习作更加得精彩。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本次习作的具体的要求吧!从我的分析来看,大体有以下一些要求: 请小朋友们注意啦,本次习作有三点要求:
1.本次习作的题材是童话。
2.本次习作内容的主人公选择是一种动物或多种动物。
3.发挥想象力,想象动物之间可能会发生的事。
你明白了吗?!
(二)、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听过《聪明的大公鸡》的故事吗?“公鸡在路上遇见了狼,狼想吃掉公鸡,假意称公鸡为‘好朋友’,还装作关心的样子问:‘你上哪去?’显然是在套近乎,同时也写出了狼的狡猾。公鸡识破了狼的诡计,并掌握了狼怕狗的弱点,声称与两只狗(在后面)去看朋友,把狼吓跑了。”还有《小马过河》、《小蝌蚪找妈妈》、《滥竽充数》、《会摇尾巴的狼》??这些形式多样的故事不仅读着有趣、生动、形象,还给我们学习生活以启迪。有的小朋友迫不及待地说了,这些故事都是童话。
是的!这些都是童话。那么童话是什么呢?了解这点很重要。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文章多数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来编写一些奇异、特别的故事情节。我们经常阅读的童话基本上都是属于拟人体童话,也就是童话的主人公多是人类以外的各种人格化的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例如猫、狗、鱼、虫、鸟、树、石、风?? 我们这次所要写的童话也是属于这样的童话形式。你准备选择哪一种动物或几种动物来写呢?
二、本次习作怎么写?
(一)打开思路,注意方式
每当我们学习语文课本上那些精彩的童话的时候,大家的心都被深深地打动了,童话根据故事中主人公的不同,除了刚才上面说的一种拟人体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类型呢? 我们常见的有两类:第一类是“拟人体”,就是刚才说的那种。这类童话主要是把动物、植物以及无生命的事物当作人来写,它们跟人一样会说话、会思考。如我们以前曾经听过的《小马过河》、《叶公好龙》等故事都属于着一种;第二类是“超人体”。这类童话中的人物有特殊的本领。如《神笔马良》中的马良,他有一支神笔,可以为穷人画牛,可以画大海和狂风,埋葬贪官。在这里,马良就具有超人的本领。
那么童话故事都是假的吗?
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来源于现实生活,是我们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童话故事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按照一定的故事情节展开的,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似幻犹真。
写童话故事首先要有丰富的幻想。为了使文章生动活泼,打动人心,常需要想象。有了想象力,眼前的一切就会活起来,动起来,现出勃勃生机,给人以极大的感染。我们可以赋予动物“拟人”或“超人”的特征。写“动物童话故事”可展开大胆想象,使动物拟人化或超人化,这样的“动物”更神奇,更具吸引力,也才能更好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童话带有浓厚的幻想色彩,我们要能根据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思想展开丰富、大胆甚至夸张的想象,构思出一个完整故事来,而能让别人读了这个故事也能感悟到你想表达的这个愿望或 思想。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中多处描写了幻想:火炉、烤鹅、圣诞树和奶奶,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想象进行的虚构。
“动物童话故事”与其它童话故事一样,在描写过程中要倾注作者自己的感情。这是文章成败的另一个关键所在。我们要注意故事的完整性和情节的曲折性。在写之前,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想法,确定好一个主题思想,并构思好一个完整的故事,且力求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一波三折”、“一击三叹”才会令人回味无穷。我们在写童话或寓言故事时,要把事情叙述得波澜曲折,也要像《神笔马良》那样,从“梦中得到神笔”—“用神笔为百姓服务”—“用神笔逃离并惩治贪官”,对情节进行巧妙的安排,必然能引人入胜。当然,我们在写童话的时候,还应该要注意:通过童话故事的描述,启迪人们的思维,对大伙进行思想教育。
这些都弄清楚了,我们就可以开始动笔了。
(二)学习课文,借鉴方法
老师相信小朋友们一定读过很多童话故事,比如:拇指姑娘、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姑娘??也有小朋友还读过《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郑渊洁的童话》??但是,现在要你们自己写童话,首先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要想好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围绕这件事情组织语言。他们到底发生什么事情呢?也就是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记叙童话故事,《狮子和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课文先写鹿在池塘边欣赏自己的两束美丽的角,抱怨自己细长的腿,接着写狮子扑来,细长 的腿帮它脱离险境,而美丽的角差点让它送了命。在这个叙事的过程中,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是课文的重点:
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哎,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平时,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角和腿又有了怎样情况发生呢?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
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从狮口脱险;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险些丧了性命。全文情节紧凑,前后对比鲜明突出,生动有趣地展示了故事内容。
明白了吧!在写童话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先想好故事的情节,安排好故事的发展顺序。
为了使童话故事更加得生动、有趣,我们在描写的时候还要注意通过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对话来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比如《陶罐和铁罐》中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子傲慢地问。篇三:小学童话故事大全
小学童话故事大全
1、蚂蚱和铁块
一只叫跳跳的蚂蚱在草地里欢乐地蹦跳着。突然它蹦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上,这个东西大叫:“呀——疼死我了!是谁蹦到了我的背上?”跳跳吓坏了:“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硬硬的东西又说:“哎——我已经没有用了!不用说对不起!”跳跳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生了锈的铁块,忙说:“谁说你没有用了?我找它理论去!对了,我叫跳跳,交个朋友吧!”铁块开朗了很多,不过还是自卑地说:“你和我一个没有用的人交朋友干什么?”
这时,一个穿军装的士兵走来,看见了铁块,笑着把铁块捡起来就往回走。跳跳紧追不舍,铁块见了,忙喊:“谢谢你跳跳!不过不用救我了,这一次我必死无疑!”跳跳气喘吁吁的说:“要死,也要------死在一起。”铁块不 禁潸然泪下。说着,被士兵带进了兵营,跳跳在兵营旁边的草地里住了下来,除了吃饭和睡觉,它每分每秒都想着如何救出铁块。
过了一段时间,战争爆发了,这个兵营里的士兵被派去打仗,正巧,有拿走铁块的士兵,跳跳用力一蹦,蹦到了这位士兵的手枪袋里,“跳跳!老朋友,还认得我吗?”突然传来一阵声音,跳跳说“这声音是------铁块!哦上帝,老朋友,我还能见到你,你摘哪儿?”手枪上一个重要零件说:“我在这!”跳跳见了,兴奋地说“我就说你有用的!”手枪袋里传来了一阵轻盈的欢笑声
这时一颗手榴弹飞来,把这位士兵炸死了,手枪和跳跳也不例外,不过它们兄弟俩脸上洋溢着欢乐。
2、小虫子和小鸡
曾经,有一只小鸡叫红红,有一天,它正在草地上玩耍,发现了一条小虫子,红红高兴地叫道:“哦!耶!我抓住了一条小虫子。”小虫子诚恳地说:“鸡小姐,求求你放了我吧!我家上有老,下有小,如果没了我,它们可怎么活呀!我可是一条好虫子,不信你可以问大树伯伯和狗大叔哟!” 小鸡红红红听虫子这么一说,心一软,就想放掉这条虫子,刚巧,鸡妈妈赶来了,鸡妈妈说:“你想干什么呀!”小鸡红红眼圈红红地说:“听它刚才的话,我觉得它好可怜,而且它说它是一条好虫子,我还是把它放了吧!”鸡妈妈说:“什么?放了它?傻孩子,你??你??没发烧吧?”妈妈还伸出手来摸了摸红红的头。“可是它说它是一条好虫子,大树伯伯和狗大叔可以给它作证呢!”“那好吧!,我们现在就带它去找证人吧!”虫子听了就有点哆嗦,可是事到临头,只好硬着头皮跟着走了。
小鸡红红叼着小虫子跟着妈妈来到了大树伯伯身边,小鸡说:“大树伯伯,你还认识这么条虫子吗,它是一条好虫子吗?”“认识,就是它,你们看,我这头上的绿叶,一个洞一个洞的,全是它干得,我皮肤上的眼儿,到现在还流水呢?”小鸡红红听了,觉得大树伯伯说的是真的吗?心想还是去问问狗大叔吧!于是又和妈妈带着这条虫子来到了狗大叔家,“狗大叔,你认识这条虫子吗?”狗大叔忿忿地说:“认识,那天就是它咬大树,我来抱不平,它用它的毒针扎我,到现在还疼呢!”
回到家,鸡妈妈问红红:“孩子,你现在打算怎么办?”小鸡没说话,一口把小虫子吞进了嘴里。
3、小草和小雨滴
一天,小草唱着歌探出头来。这时,一滴小雨滴落在了小草的头上。
小草说:“哎呀!是谁落在我的头上了呀?好痛啊!”小雨滴说:“不要误会,不要误会,我是小雨滴白白。”小草说:“我是小草青儿,我们交个朋友吧!”“好啊!好啊!”白白答道。白白讲述了它为什么来到了这里,青儿说:“原来你要去找你的外婆呀。”“是的。”白白说。“可是,我走不动了,就落了下来。”青儿说:“原来是这样啊!”然后他们又玩起了游戏。到了晚上,青儿说:“你今晚就睡在我的叶子上吧。”青儿等白白上去,然后随手摘了一个棉花给白白当被子。到了第二天早上,白白不见了,这时,它才想起水珠、雨滴一见到太阳,就会化为水蒸气。因此,青儿又失去了一个朋友,它伤心极了。它又想雨滴飞到了天上,说不定就能找到它外婆呢!想到这,青儿又为它感到开心。
4、小蚂蚁历险记
一天,小蚂蚁想了一个计划:他要外出历险,使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小蚂蚁开始收拾包袱了,他想:带什么哪?有了,他去冰箱拿了一些吃的,装了必要的工具,就出发了。
他先来到了沙漠,“沙沙”,小蚂蚁跟着响声走了过来,原来是一条响尾蛇!它拿了一个催眠剂喷到了蛇的脸上,还没有等到响尾蛇开口,它就睡着了。突然,一阵龙卷风刮来,小蚂蚁被卷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仔细一看:原来这里是小河边。这时旁边的小草开口说话了:喂!你的屁股压到了我,小蚂蚁急忙站了起来连声道歉。不一会的功夫它和小草成了好朋友,在一起玩起了游戏。
在它们玩的正高兴的时候,突然一只老鼠跑了过来,小蚂蚁用花蜜粘住了老鼠,并打败了它。这时小蚂蚁一看时间不早了,该回家去了,但是怎样过河呀?小草这时给他出了一个点子,小蚂蚁听后非常高兴并且顺利的过了河,回到了家里。你知道是什么点子吗?对了,就是利用树叶的浮力渡过了河,你猜对了嘛?
回到家后它把一天的经历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后夸它长大了,小蚂蚁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