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藏北人家》解说词[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5 06:46: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视纪录片《藏北人家》解说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视纪录片《藏北人家》解说词》。

第一篇:电视纪录片《藏北人家》解说词

电视纪录片《藏北人家》解说词

神秘的藏北有无数的传说,但是谁也说不清楚最古老的祖先是谁。考古学家至今在这里还没有发现比新时器文化更早的人类活动遗迹。很多迹象表明,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一样,藏族牧人的祖先很可能是从遥远的地方迁移进来的。谁也不知道生存手段极为弱小的原始部落为什么选择了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作为自己的生存之地。

藏北草原的地理高度决定了它的自然条件,然而艰难的环境最能激发出生命的潜能。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用实证主义的方法证明了文明诞生的环境是一个非常艰难的环境,而不是一个非常安逸的环境。他认为优秀需要苦难,美是艰难的。藏族牧人的祖先正是在这个高寒缺氧、艰难险恶的自然环境中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游牧文明。令人注目的是,藏北草原的遥远和艰险筑成了一道厚重的屏障,将自己和外部世界远远地隔开,使今天的藏北文明得以保持同几千年前基本相似的形态。

辽阔的藏北草原南部是雄伟的念青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主峰海拔高达七千多米,在主峰的北边有一个湖叫纳穆湖,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纳穆湖海拔高达4718米,面积约1900多平方公里。当年到达湖边的蒙古骑兵称它为腾格里海,意思是偏湖。纳穆湖畔水草资源丰富,是藏北主要牧场之一。常年过着游牧生活的牧民,就在湖边搭起了一顶顶帐篷。

一座帐篷就是一个家庭。这里是牧人措纳一家。措纳今年28岁,他和比他大一岁的妻子挪隹结婚九年,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女主人挪隹的父亲索朗也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挪隹怀有八个月的身孕,因为行动不方便,她的妹妹白玛来到她家帮忙干些家务活。措纳家有将近200只绵羊和山羊,40多头牦牛和一匹马,这些财产属他们个人所有,措纳的财产在藏北算中等水平。他一家人的衣食住完全取自这些牲畜,除此以外没有别的收入。

在面积广大的藏北草原,几乎看不见一棵树,一年四季的大部分时间,这里都刮着寒冷的西风,夜间的气温一般都在零度以下,帐篷就成为牧人们抵御风雪严寒的遮蔽所。

和蒙古牧民的蒙古包不同,藏北牧人的帐篷一般是黑色的,用结实的牦牛毛和羊毛纺织而成,每一顶帐篷上方都有一个通风口,下雨的时候可以盖上。

帐篷的面积约有十平方米,中间是一个火塘。里面正对着帐篷门口,有一个简陋的神龛,供着佛像。帐篷的四角堆放着装有粮食、衣物和毛皮的口袋。晚上,一家人就睡在这一个帐篷里。在措纳家,老人和孩子睡在里边,措纳和女人睡在靠外的地方。帐篷不仅仅用来睡觉。实际上,所有的牧民生活都以帐篷为中心,每天的生活从这里开始,也在这里结束。

清晨五点,天还很黑,女人们就起来了。夏天的夜晚仍然很冷,地上有霜冻。挪隹披着防寒的毛毡,开始给牦牛挤第一次奶。挤奶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挤完奶,挪隹回到帐篷里,开始生火。白玛则将发了酵的奶倒进酥油桶里,开始制作酥油。草原上只有干牛粪可以充作燃料,点燃干牛粪很费力。这种羊皮风箱在城市里只能放到博物馆里去,可在这里,它却必不可少,不过操作起来需要熟练的技巧。

挪隹要在丈夫起来之前将茶烧好,挪隹虽然怀有八个月的身孕,但她同藏北草原所有妇

女一样,每天忙碌不停。据说牧区的妇女即使生了孩子以后也不休息,当天就要干活,这里的环境使她们具备了坚韧的意志和强壮的体格。从发酵的牛奶中分离出酥油需要很长的时间。在夏季产奶多的时间,妇女们几乎每天都要干这种又累又费时的活。女人忙碌了两个小时以后,男人醒来了。挪隹告诉丈夫,昨晚羊群跑了,措纳不紧不慢穿上衣服,走出帐篷去找羊。夜间负责看管羊群的是几只牧羊犬,昨晚风大,牧羊犬没能尽到职责。但是人们并不着急。晚上羊群不会跑多远。

天边出现曙色。挪隹来到帐篷的一角,这里是他们每天祭神的地方。在一个简易的香炉上,放上几块牛粪火,盖上松枝,再撒上一点儿糌粑面,一股淡淡的香味便弥漫在草原清晨的空气中。这是藏北牧民特有的一种祭神方式,他们用这种方式来祭奠自然和神,祈求这一天平平安安地过去。

帐篷外,白玛忙碌着,她把新鲜的牛粪抛撒在周围的草地上,以便白天晒干后作为燃料。牧人们并不认为牛粪脏,晒干后的牛粪烧起来没有怪味。

姑娘有爱美的天性。虽然环境严酷,女人们还是很注意修饰自己。她们追求一种自然的、纯净的美。

草原的清晨,万物苏醒。

十八岁的白玛是个能干勤快的姑娘,她和藏北所有的妇女一样,身材结实,每天要干很多重体力活。

天亮了,阳光洒满帐篷,孩子们醒来了。给孩子们穿衣是爷爷的事。两个稍大的孩子已经能够自己照管自己。

忙碌了一个早晨,酥油从奶中分离了出来。酥油是牧人用来抵御恶劣气候的重要食品,又是祭祀和生活用品,牧人们十分珍惜酥油,往往把储存酥油的多少看成财富的标志。措纳家一年大约能生产五、六十公斤酥油,除了交售少量的给政府,其余归自己支配。

措纳找羊回来,全家开始吃早餐。早餐前他们点起香火,老人默默地诵经。

这是牧人们普遍食用的一种食品,叫糌粑。它是用青稞炒熟后,磨成粉,加上一点酥油和热茶做成的,吃法很特别。糌粑营养丰富、热量高、食用方便,是生活在高寒地区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的吃法因人而异,老年人喜欢干吃。

早饭以后,全家人开始收拾打扮。牧人们从生活中懂得,酥油是最好的护肤品。草原上风沙大,紫外线强烈,脸上抹上一层酥油,皮肤又红又亮,能防风防晒。

时候不早了,措纳准备外出放牧。这种皮口袋叫“唐觚”,它是藏北牧人特有的饭盒,里边装着牧人一天放牧所需的干粮。在藏北,许多生活用品都取自牛羊的身上。这种羊皮做的口袋轻巧实用,牧人外出时都带着它。

措纳放牧要走很远的路,他必须带足一天的干粮。在藏北,牧民的帐篷一般搭在靠近水

又避风的地方,离牧场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一天的放牧生活开始了。来到水草丰美的放牧场,措纳就可以休息一会儿了。勤劳的藏北牧民是闲不住的。放羊时手里总少不了一个纺线锤,虽然一天只能纺几两羊毛,天长日久,纺出的线就足够编织一家人的生活用品了。放牧生活是单调的。眼前是他每天都能见到的蓝色的湖,一年到头他就围绕着湖边游牧,他熟悉这里的一切。

藏北高原是中国高山湖泊最多的地区,有大小湖泊三百七十多个,永远与这些湖泊相伴的是一系列雄伟的高山。蓝天下山峰的刚劲与湖水的柔美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然而,这湖光山色在牧人看来或许只是一种单调。措纳安静地纺线,他几乎不去注意眼前大自然的美景。他已经看惯了这里的日出日落、云起云飞,大自然对他来说只意味着草青草黄,他所关心的是会不会有大风暴或者大雪造成牛羊丢失和死亡。在藏北,天地山川巨大的自然力压倒了一切。牧人们崇拜自然,他们每日向天地神祈祷,在与自然的抗争中,又与自然保持着一种妥协和协调的关系。当他们的生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时候,他们的确难以象局外人那样,去欣赏藏北草原的自然美景了。

时间仿佛在这里凝固不动。年复一年,人们重复着一成不变的生活,永远处于和他们的祖先一模一样的环境中。藏北的牧民对自己的生活抱有一种宿命的观点。措纳认为,生活中没有坏的事,他干的每一件事都是好事,所以他快乐、无忧无虑。他去过拉萨朝圣,拉萨的房子漂亮,但他更喜欢自己的帐篷,更喜欢藏北草原的宁静。措纳不识字,除拉萨以外,没有到过别的地方,他不知道外界是什么样子。这在外人看来是一种悲哀,但是措纳却认为自己很快乐。平静的生活、纯朴单调的精神活动构成了他们快乐的基础。这是一种外人难以理解的快乐。牧人的快乐单纯得如同孩子的笑容,纯洁得恰似藏北碧蓝的天空和晶莹的雪山。

丈夫们出去放牧,女人们就留在家中干各种家务活。

这些牧羊犬十分凶猛,白天必须拴住,以免伤人。牧人爱惜狗,认为狗是人类的朋友,他们从不吃狗肉。狗老了,就让它自然死去。

在藏北草原,妇女是家庭的中心。她们既操持家务,又掌管经济,是家里的主要劳动者。从早到晚,她们干着永远也干不完的家务活,从某种意义上说,藏北草原的妇女比男人更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中午时分还要给牛挤第二次奶。

家里最轻松的是老人和孩子。老人辛苦了一辈子,在家里受到尊敬,平时只干点轻活。孩子们无忧无虑,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玩耍,到了上学的年龄也不上学,孩子们的学校就是大人们从事的生产劳动和各种家务事。措纳和挪隹认为,孩子们上学没有多少用处,他们要学的是将来在劳动生活中必须具备的本领。牧区的孩子一般七八岁就开始帮家里干活,措纳家的几个孩子现在还小,最小的儿子格桑旺堆才三岁,大儿子坚参五岁,女儿叫才旦卓玛,六岁,他们现在主要是玩耍。

白天的时光是漫长的。拉拉家常,捻捻毛线,一家人就这样等待着放牧的男人归来。

在野外,措纳一个人打发着漫长的时光。这种抛石器叫乌尔多,它用牛毛编成,既是一种装饰,又是实用的放牧工具,据说一个好射手可以打中二百米以外的野兽。措纳孤独的时候,打几块石头,听听响声,也是一种消遣。

下午,措纳把羊群赶到附近草场,自己回到家中。他今天要帮哥哥家剪羊毛,所以回来得早一点。在草原上人们习惯几户人家一块居住,这样可以彼此照应。帐篷之间的距离约一百米,以相互能大声呼应为准。离措纳家最近的是他哥哥的帐篷。剪羊毛劳动量很大,又怕雨淋,一户人家是忙不过来的,措纳的哥哥把周围的邻居都请来帮忙。牧人们剪羊毛用一种锋利的刀,这种刀剪羊毛很快,但一不小心会割破羊的皮肤。草原上的小孩儿是没有什么玩具的,但是他们会自找乐趣。

剪羊毛的活儿很累,主人要准备丰盛的食物,款待前来帮忙的人。这是制作血肠。刚杀的羊胸腔里有很多的血,人们把剁碎的肉、糌粑粉和盐放在羊血里搅拌,然后灌进洗净的羊肠内,就成了牧民们喜欢吃的血肠了。

收获是令人愉快的。牧人的生活离不开羊毛,他们的经济收入也主要来自羊毛,人们用卖掉羊毛的钱来购买政府供应的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

剪完羊毛,血肠也熟了,主人招待大家品尝这种味道鲜美的食品。藏北牧民之间的相互帮忙是不计报酬的,他们需要的是在困难条件下共同生存的力量,主人对大家的感谢仅仅是一顿午饭。

这天天气好,娜隹烧了热水,准备给措纳洗头。措纳和挪隹的结合是通过亲友介绍的。牧人相信缘份和命,相信自己能得到的就是上天的赐予,应该心平气和地去接受。因而牧人夫妇一般关系比较稳定,男女青年成家独立生活后会认识到,在生活和抚养后代中要彼此依赖。时间会加强牧人夫妇间的感情,离婚现象在草原上是罕见的。牧人夫妇的感情比较含蓄,平时两人之间难得有多余的话。但是他们的心是相通的,他们之间的思念和牵挂不必用过多的语言来表达,做妻子的甚至能够凭直觉准确地感应到放牧的丈夫什么时刻归来。

草原牧人有自己的审美观,他们用多种办法装饰自己。这位妇女脸上抹的是一种在酥油时熬化的白糖,他们觉得这样很美。

牧人们有自己的娱乐方式,男人们闲暇时喜欢玩一种掷骰子的游戏。每个人几根小棍儿,在围成一圈儿的小石头障碍上前进,以挪骰子的点数来决定走几步,先到者为胜。游戏充满情趣。牧人们相信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他们口中念念有词,希望得到神的帮助,获得自己想要的点子。

一天的日子在劳作和娱乐中度过。黄昏时分,女主人挪隹又一次来到帐篷后面,举行简单朴素的祭神仪式。

纳穆湖畔的黄昏,彩霞炫丽辉煌,庄严雄伟的念青唐古拉山沐浴在夕阳余辉之中,显示出一种神秘的宗教色彩。念青唐古拉是西藏四大神山之一,它和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起,组成了藏北高原上多姿多彩的风光。在这块土地上,生命得以延续的环境极为艰难,坚韧耐寒的牦牛和羊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依靠。牧人的一生与风雪为伴,以牛羊为生。他们一辈子在牛羊中转圈,对牛羊倾注了很深的感情,他们甚至给每一只牛羊都取上了亲切有趣的名字。

随着暮色浓重,羊群回到了帐篷周围,挪隹和白玛又忙着给归来的牛羊挤最后一次奶。

晚餐是藏北牧人一天中最主要的一餐,这里做的是一种叫“土粑”的食品,它是藏北牧人普遍爱吃的一种面食。藏北草原的夜晚总是那么寒冷,吃上热腾腾的一碗土粑,可以增加热量,驱逐寒冷。

吃完晚餐已经很晚,年轻的牧人有时会趁着夜色聚集在帐篷附近跳“咕息”。牧民跳舞很注重脚部动作,象是一种踢蹋舞,跳起来节奏鲜明,豪迈活泼。小伙子和姑娘们都尽情表现自己。

夜色中闪动着如同精灵般跳舞的牧人,欢快的舞步敲击着脚下这块博大的土地,生命的本质意义在这里表现得更加充分、更加直率。这就是藏北牧民,他们总是那样乐观,他们的生活同样也充满着乐趣。

歌声流动在这荒凉寂静的草原上,大自然在黑暗中显示出沉默的力量。牧人们崇拜大自然,他们要在这里生存,唯一的选择是同大自然建立和谐一致的关系。这也许就是藏北牧区文明的实质。

新的一天开始了。这一天同过去的每一天都一样。对措纳、挪隹来说,昨天的太阳、今天的太阳、明天的太阳都一模一样。牧人们的生活就象他们手中的纺线锤一样往复循环、循环往复,永远是那样和谐,那样恬静,那样谈远和安宁。

第二篇:电视纪录片藏北人家创作谈

电视纪录片《藏北人家》创作谈

91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已落下帷幕。我们创作的《藏北人家》(以下简称《藏》)获最佳纪录片金熊猫大奖。这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它引起我们深思,引导我们去回顾,探讨创作该片的心路旅程。

《藏》片是四川电视台和西藏电视台合拍的系列片《西藏》中的一集,拍片过程说来简单:摄制组6个人都是30岁上下的年轻人,碰巧其中一半是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生。王海兵、赵坚是82届,韩辉是83届,3个人挑起了编、摄、撰稿的担子。为了寻觅拍摄题材,我们这支小小的制作队伍几乎走遍了西藏。90年8月下旬,我们来到藏北腹地的纳木湖畔,在那里结识了牧民措达一家。以后的日子里,措达的帐篷旁多了三顶小帐蓬,我们和措达早晚相处,用自然跟踪手法不分昼夜地拍了200多分钟素材,回拉萨很快写出本子,又转入另一题材。直到91年6月,长达47分钟的《藏》片才编辑制作出来。

《藏》片值得探讨的首先是题材的选择。中国西部瑰丽多姿,青藏高原神奇迷人,要猎奇,尽可以去拍风光和民俗风情(我们也拍这样的题材,如《羌塘盛会》等)。为什么要这样去拍藏北?一户普通的牧民,一些平凡的生活细节,没有一点轰轰烈烈的戏剧性和高潮。

面对青藏高原巨大的空间体积,面对“第三极”的冰天雪地和常年不停的西风,我们想,得有多大的决心,人们才敢去青藏高原旅行;得有多大的勇气和毅力,人类才能在这里生存下来!

正是这一思维方向引导我们去拍摄人。我们把思维的焦距始终对准生于斯长于斯的藏北人。我们想探寻藏北人在与大自然生死搏斗中创造的独特文明的内容和本质。中国画画人、画动物讲究画“眼”。我们拍藏北也要画“眼”,这只“眼”就是普通牧人的生活和命运。

这一构思酝酿了二、三个月。早在5月份进藏之初,我们就有拍这样一部片子的想法。但是迟迟没有动手拍,是因为没有找到准确的切入点。

除了我们,很多人都拍西藏。总感到浮光掠影的多,热热闹闹的多,猎奇的多,真正带着一种关注和同情的态度去反映实实在在的生活的片子太少。当前纪录片创作,又热衷于“文学体”的样式,过份追求解说词的华丽和镜头的技巧,而这些,恰恰不是我们和藏北所需要的。我们在西藏牧区生活了三个月,所体验到的,是一种生活的朴实,是大自然的感染力,追求自然和朴实,是生活对我们的启示。三个月来,我们反复讨论这种片子的主题和风格,把拍摄内容限制在一户牧民一天的生活里是我们最终构思的结果。这一构思基于两点:其一,尽管藏北荒凉寂寞,但有人的存在就有社会,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最基本的形态。要观察藏北人,观察他们在如此险恶的自然环境下究竟是怎样生存下来的。最好的途径是观察一户家庭。其二,我们追求朴实自然。我们对创作手法的规定是纪实性的。我们试图把观众带入一个完全真实的环境中,以一天的生活流程为主线来反映一家人的生活,是体现我们意图的最佳选择。

纳木湖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湖的周围是草场。我们来到这里寻找拍摄对象。措达一家是偶然选中的。他们家庭结构较齐全,有年青夫妇、老人、小孩;牛羊财产为中等水平,具有代表性。

藏北牧人很豪爽,我们很快就成了朋友。他们帮我们扎帐蓬、做饭。毫无保留地告诉我们一切。对我们的拍摄,他们毫不介意。他们从未见过摄像机。也不懂

得其中的奥秘,因而连小孩在内,对我们的摄像机都不感兴趣,这对我们的拍摄是一个很有利的条件。

我们的观察从一个个生活细节入手。我们采用一种近似自然主义的拍摄手法,对拍摄对象绝不进行人工摆布,自然、真实、纯朴,是我们对全片的艺术把握,让镜头的造型美与生活细节的真实自然美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对镜头的美学追求。我们并不刻意追求单纯的画面效果。无论是晚霞中的牛羊,火塘前的笑脸,还是夜色中的帐蓬,月光下的牦牛,一切都忠实于生活的真实。我们把镜头当成一支笔,真实地记录、记录、再记录,让生活静静地流动,让镜头像生活本身那样真实自然。

每一个生活细节,都深深地打动着我们——吃饭、打扮、放牧、剪羊毛,正是这些活生生的细节,构成了藏北游牧文明的内容,将这些细节串起来,就是藏北牧人的真实生活。我们追求细节,用一系列细节来结构全片,这是《藏》片的独特之处。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在海拔近5000米的高原,氧气稀少、行动困难。要完整地记录生活细节,又不靠摆布而靠抓拍,必须时时机器不离手,随时处于倚马待发的状态,这就注定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摄制组都是年轻人,大家劲头十足,完全处于一种忘我的创作境界之中。我们以似乎疯狂的热情不停地拍摄,忘记了洗脸,顾不上吃饭,从早上五点忙到太阳落山,我们的发电机24小时不停地工作,仍然满足不了电池充电的需要,这样的拍摄对我们来说平生是第一次。

我们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都力图用镜头表达出来。当然,完美的纪实创作风格并不是照搬生活。我们等待,有选择的记录,留心思考,不断完善对全片的总体把握和艺术构思。

我们对《藏》片纪实风格的把握还表现在对解说的处理上。对解说词,我们追求的是朴素、平淡、隽永,对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我们要求它从属于画面。换句话说,不要像某些片子靠解说词来结构全片,解说一贯到底,光彩照人,而画面成了可随意组合的附属物。我们以生活本身的流程,以镜头的内在逻辑来组接镜头,发展情节,充分利用电视本身形象化的特点,还电视的本性于创作之中。对纪实性纪录片来说,我们的理解应该是记录生活,而不是评价生活。我们相信观众的理解,许多内容,都深藏在我们的画面中,而不是通过解说喋喋不休地去加以评述。我们力图维护全片的真实、客观,追求它的可信性、可视性。纪录片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应该说是画面,而不是别的。只不过这些画面是经过选择,可以表情达意融进了创作者思考的画面,而不要单纯的客观再现。

《藏》片不是生活的简单记录,我们可以从措达一家的生活细节中,引出很多思索,从中发现一些人类学、社会学的东西。我们不是专家,但我们能感觉到,措达一家极为简单的生产方式生活形态非常古老。几百年,上千年的藏北牧人祖先的生活,同措达的生活相差极小。而且今后,尤其在现代文明的触觉难以企及的藏北腹心深处,牧人生活要有多大的改变也是很困难的。然而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毕竟保留了下来,这正是它的价值所在,也是人的价值所在。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抗争和适应中,必须与大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这是藏北游牧文明给人的启示。从措达一家成员的不同分工,他们之间的朴素感情,措达与邻人及哥哥的联系等等细节上,我们不能不发现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形态,并从中悟出社会的本质:社会是人与自然联系的纽带,是人类组织起来对抗、利用、改造自然的形式。在藏北,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简单明确,没有社会,孤独的个人在大自然中无法生存。

所有这些理解都是片子以外的。对《藏》片本身来说,重要的不是外界怎样评述,而在于生活本身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为自己规定的任务,就是不加矫饰地向观众提供一部真实的、材料丰富的纪录片。有些内容,如措达妻子罗追一早一晚进行动人的祭神仪式,措达夫妇的宿命观点,他们不打算送孩子上学,游牧文明的停滞等都忠实地保留了下来,删掉这些,藏北游牧文明就成了一种残缺的东西。藏北画“眼”的尝试得到了殊荣,它给了我们许多启示:电视纪录片的重要任务,是记录人的价值、人的命运,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宜遵循以人为中心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藏》片的获奖,不仅仅在于它那牧歌般的异域情调。“金熊猫奖”国际评委、美国影视权威人士托马斯斯金纳认为:《藏北人家》和经典纪录片《北方的爱斯基摩人》以及1990年获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大奖的《巴卡丛林中的人们》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或许表明了《藏》片成功的原因。因为这些纪录片都反映了一个人类共同关心的主题:“人与大自然”。

纪录片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以达到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沟通,我们很同意“金熊猫奖”国际评委、英国的奥布利辛格先生的话:“越具有地域性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我们还想补充一句:“越具人类共同价值的东西,越具世界性”

第三篇:电视纪录片(又见关索戏)解说词英语

电视纪录片《又 见 关 索 戏》(中英文版50分钟、中文解说、英文字幕)A TV documentary Guansuo Opera Again 编导阐述:

1在未知领域努力探索,在已知领域重新发现。

2力图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关索戏神奇的魅力,追溯关索戏的起源、讲述与关索戏相关的传奇、动人的故事。关注关索戏在澄江的现状。

3也许关索戏艺人们的生存状态是艰难的,但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本片力图纪录、展示他们戏里、戏外的人生。

一群常年在田野里耕耘希望的农民,在戏里,他们飒爽英姿、意气风发,在戏外,他们却要艰难的营生……

《又 见 关 索 戏》(解说词)

Guansuo Opera Again(commentary)

编导、撰稿、摄像:周在钧

Written, directed and filmed by Zhou Zaijun

(黑屏、字幕:关羽在中国人的心中,既是忠义的化身,又是惩恶扬善的圣人,他与孔子同时被称为中国的两大圣人,孔子是文圣,关羽是武圣。)

To the Chinese, Guanyu is an embodiment of loyalty and virtuousness, a saint who punishes the evil and rewards the good.He is the military saint while Confucius is the civilian saint.(画面提示:铿锵激昂的唱腔,精彩的打斗,部分采访者的同期声)推出片名:又见关索戏

(唱词、字幕叠油菜花、英雄、美人图像:大哥送我到路旁,菜子花开遍地黄;大哥好比花关索,小妹好比鲍三娘,花关索,鲍三娘,成就一对美鸳鸯„„)

(画面提示特技:画面处理偏黄、注意画地图、标明澄江县小屯村所在位置:行走在路上的三轮车,法国第十大学人类学博士卜雅丽)

2002年初春,一个平静的清晨,一位胸前挎着照相机的年轻人,从法兰西来到云南澄江县阳宗海畔一个名叫“小屯”的村庄。

这位年轻人用流利的汉语与村民交谈,她用尽了自己随身携带的胶片和录影带,仍旧意犹未尽。

这个在人们眼里再平常不过的村庄,是什么让这位名叫卜雅丽的法国第十大学的人类学博士兴致盎然?

(画面提示:卜雅丽在村庄里)

2005年春天,卜雅丽不远万里再次来到小屯村,走近这群演出关索戏的农民艺人。

(画面提示:卜雅丽在李本元家。同期声、字幕:关索戏导演 李本元、法国第十大学的人类学博士 卜雅丽)

同期声、幕:你爸爸在家吗,在的,哦,在呀,(我)来打扰您。坐吧,好,你们来得早,你们慢慢的,不怕,做您的事嘛。

我教(关索戏),还是尽自己的力量了,再说那几天晚上,你也在,是吧 拿(用)我的出发点,对他们,对关索戏还是够意思了,哪个角色(表演起来)要容易点,比较好学一点,假张飞是最好学的了。

在卜雅丽心中始终隐藏着一个难解之谜,一群手握锄头,常年在田野里辛勤劳作的农民,竟会和一种表演形式类似中国京剧的关索戏联系在一起。

(同期声 字幕:卜雅丽、法国第十大学的人类学博士)字幕:他们也不是在剧场来演,一般都是在外面,在寺庙里,寺庙前面的戏台。所以我觉得,这个也是比较有特色的,在法国不是这样的,我们看戏都是要去剧场。所以,我觉得在外面演也是特别有感觉的,虽然听不清他们所说的那些唱词,但是我觉得看起来也是很好看的。

卜雅丽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我看到他们头戴五彩斑斓的面具,一双双笨拙粗造的手在舞刀弄枪。他们在村旁的平地上忘情的表演,观众和他们融合在了一起,这也许就是我找到的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吧。

关索戏,是一种以人名来命名的戏种。

(同期声 字幕:王胜华、云南艺术学院戏剧系教授)

关索戏主要人物关索,他是一个蜀汉的英雄,在诸葛亮南征的过程当中建立的功勋,由此获得了人们的敬爱,人们就用关索戏对他进行歌颂,对蜀汉的英雄进行歌颂。

(画面提示:电视剧《三国演义》资料)然而,历史上真的有关索这个人吗?

在陈寿的《三国志》和一书中,并没有对关索这个人物的记载,在《蜀志.关羽传》中,也只记录了关羽的两个儿子----关平和关兴,并没有对关索的描述。

(画面提示:图书资料、连环画资料)但到了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第87回,描述诸葛亮南征时,在进军途中,突然来了一员战将,书中这样写到:

(叠字幕、底《三国演义》)“忽有关公第三子关索入军来见孔明,说:“自荆州失陷后,逃难在鲍家庄养病,每要赴四川见先帝报仇,恰好在途中遇见南征兵,特来投见。”孔明闻之,惊讶不已。)

(同期声 字幕:王胜华、云南艺术学院戏剧系教授)

关索这个人物,他是不见于正史的。在《三国演义》里也就是提了一笔,就是关羽的义子关索率部来投,这个有什么问题呢,实际上,关索这个人物在以蜀汉故事当中,白话小说当中,分量是非常轻的。

明、清两个时代和当代的许多学者曾对关索做过考证,直到今天,许多学者对关索这个人物是否存在,仍然意见不统一。

尽管学者们对关索的看法不一,但是,关索这个人物在民间的传说中却频繁的出现。

(画面提示:影视资料)

传说关羽在山西解良为了打抱不平,杀了赃官县令.他弃家逃走后,关氏娘子又身怀有孕,遇到这种祸事,也只能落慌而走,后来她投奔到索员外家当仆役,侍侯索员外夫人,这才安下身来,过了几个月,她生了一个男孩,索夫人见孩子长得机灵可爱,就认了义子,两家姓一合,就管孩子叫关索。

(同期声 字幕:王胜华、云南艺术学院戏剧系教授)

关索,实际上就是说,在最初的状态里是关羽收养的义子,后来被一个员外所收养,拜了一位姓花的武师,花关索这个素语已经成为一个民间英雄的代名词。

(画面提示:影视剧资料)

公元220年—280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争霸天下。各路枭雄为扩充自己的势力,拓展自己的领域,使得诸侯之间烽烟四起,战乱频繁。

(画面提示:作战地图、叠:古代战争场面)

相传,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经过两年的准备,决定带兵亲自南征,平定南中。南征大军兵分三路,命关羽的儿子----关索为先锋,领导平息云南中部的战乱。由于,小屯山高坡陡,地势险要。在军事上的战略地位比较重要,关索领兵驻扎在那里,在关索将军的声威影响下,部队所向披靡、捷报频传。

(画面提示:山头的关索庙)

今天,在澄江县境内绵延的山峰上,还能见到多处遗存的关索庙。这足以见证人们对关索的信仰和崇拜。从此又引申出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和演出形式,以及对关索戏形成的传说。

(同期声 字幕:王胜华、云南艺术学院戏剧系教授)

据我在云南的考察,就是说,关帝庙比孔(子)庙多,孔(子)庙又比关索庙大,它这个观念就在于崇拜关索的人口比较多,在委内瑞拉呀、在南美洲呀,也有关帝庙呀,就是那些流落海外的华人在海外定居以后,把中国的文化就带过去了。

有的学者认为:关索戏的在澄江的流传和贵州的傩戏有着紧密的联系。

(同期声 字幕:王胜华、云南艺术学院戏剧系教授 关索戏和傩戏)关索戏的起源很多学者都进行过研究,现在比较统一的说法就是,清代的末年,从贵洲方向传过来的,因为在我们中国的研究历史上,它有一种戏剧形式叫军傩,就是出于军事的目的来演出的。

那么,关索戏为什么仅在澄江县的小屯村流传呢?这也许和流传在澄江当 地的一个传说有一些关系。

(同期声、字幕:杨应康 云南澄江县文史学者)

字幕:关公(关羽)有个三姑娘,叫关三小姐,关三小姐的名字叫关银萍,关银萍也是一员武将,李恢的儿子叫李蔚,李蔚和李恢也是在成都,在(诸葛亮)南征的时候,还有关索,他们说关索就是关平。

(画面提示:空镜头)

身经百战的关三小姐经诸葛亮为媒,嫁给了李恢的儿子李蔚。(画面提示:关三小姐、李蔚坟墓空镜、卜雅丽在墓前、美丽的澄江抚仙湖)西南的战事平息后,李蔚和关三小姐留在了澄江,在澄江的岁月里,他们还教会了当地的黎民百姓耕田种地、纺纱织布,把中原先进的稻作农业技术带到了澄江。

今天,这些民间传说虽然在正史中无从考证,但的确事出有因,这和诸葛亮的故事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的道理相同,英雄美人的故事总是会被人们津津乐道,广为传扬。

(画面提示:演员在关三小姐墓前)

澄江,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孕育了美妙动听的传说,这也许就是关索戏生生不息的生存土壤。

(画面提示:洪涝灾害、特技:画面处理偏黄)

历史上的小屯村,常年受到干旱,洪涝,瘟疫等灾害的侵袭,在过去,人们只有依赖玩花灯、龙灯,以此祈求上苍,但似乎总是无济于事。

(同期声:王胜华 字幕、云南艺术学院戏剧系教授)

同期声、字幕:民国年间,阳宗坝子发生大瘟疫,死人无数呀,那个大概是民国十几年,我查了一下资料,在1931年的时候,确实有一次大瘟疫。

(画面提示:李本灿老人生活的状况)

如今已是风烛残年,86岁高龄的老艺人李本灿,是仍然健在的关索戏的老导演。

(同期声、李本灿谈关索戏的由来、字幕:李本灿 8 6岁 关索戏导演)字幕:霍乱症就是肚子疼,我们村死了两个(人),(旁边的)东山村、下沟村死的(人)就多了,(后来,有人说),顶着(戴着面具)出来玩(关索戏),压压(邪)了,就很没有霍乱了。

(同期声:王胜华 字幕、云南艺术学院戏剧系教授)

那么,小屯村呢,就用演关索戏这种方法,踩街、踩家、踩村,然后,这个瘟疫就不能进村了,所以,小屯村的人是平安无恙的,所以,这一点就更加巩固了小屯村民对关索戏的信仰。

(画面提示:李本灿老人生活的状况)

李本灿因为家境贫寒,小时侯没有机会上学,在他17岁时,开始跟随大爹学演马超。20岁的时候,在父亲李增寿指导下学演关羽。从那以后,关羽这个 角色伴随了他走过了50多个春秋。后来,他让儿子学会了扮演关羽,但儿子的不幸死去,让老人伤心不已。直到堂兄李本元顺利接替了扮演关羽的角色后,老人才卸却了关索戏导演的任务。

(同期声、字幕:关索戏导演 李本灿)

我们老父亲一代,老爹一代,老祖李春发,他们四辈了,(关索戏)四八都有三百二十年了,以前传就是传给这些(老人),老(人)又告诉我们,关索戏从哪点哪点传来的,没有这回事。

(同期声:王胜华 字幕、云南艺术学院戏剧系教授)

总之,小屯村的关索戏是中国清代末年,特别花步、乱弹兴起之后,在民间的一种传播结果,基本上就是现在,我们学术界共同认可的清代的后期,就是1880年以后,才逐步在小屯村扎下根来。

画面提示:灵锋寺、祭药王仪式、列队出行)(同期声、字幕:关索戏导演 李本元)

保福保佑的关索老爷、十八大将。小屯村,大大小小,牛马牲口,人员,五谷丰登,各样的,是灾是难,全部领完,领完带去,是灾是难都捡了。

唱词、字幕:一报英雄三千秋,传遍天下海和洲。九州四海扬名姓,到处逍遥好风流。

如今,以关索为主角的戏还没有见演出过,村民们所演出的关索戏,还是其他剧种都有的《战长沙》、《走麦城》之类。可以看出,关索戏剧目受其他剧种影响,加之在传承过程中的一些客观的因素,已经和原来的样子不太相同了。

(画面提示:关索戏在村旁演出)

(画面提示:龚向兴老人的生活状况)

今年已经77岁高龄的老艺人龚向兴,年轻的时候,曾经是张飞这个角色的扮演者,35岁那年,在演出的时候不小心摔倒,脚受了伤后。几十年来,他都在为关索戏的演员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同期声:字幕 龚向兴 77岁 原张飞扮演者)

字幕:老爸爸演的是张飞,爸爸龚占虎也是演的张飞,叫我来演的话,嗓子不太好,唱不出来嘛,就敲这些乐器了。

多年来,关索戏的演员,他们只习惯于父辈演什么就演什么,父辈如何教就如何演,一生都是这样,很少串演其他的角色。

(唱腔、字幕):(我)大哥堂堂帝王相、当今皇叔天下扬、(我)二哥(曾)斩六(员)将、擂鼓三通斩蔡阳

(画面提示:京剧《斩蔡阳》资料)蔡阳,是曹操手下的一员勇将。在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万春主演的《斩蔡阳》中,讲述了关羽得知刘备所在之地的消息后,挂印封金辞别曹操,千里走单骑,行近古城,关羽听说蔡阳摔兵追来,急忙让马童进古城向刘备、张飞报信。张飞因关羽久居曹营,害怕有诈,拒绝收容关羽,此时,蔡阳追兵已到,关羽斩了蔡阳以此表明立场,兄弟三人和好如初。(唱词、字幕)

勒马停蹄泪珠掉,青龙刀斜挎在马鞍桥,曹孟德他(对)待某恩德义好,大丈夫贪富贵忘却旧故交,罢罢罢 青龙刀把头召,一腔热血染战袍,下得马来把头割掉。

由此看来,龚向兴老人演唱的关索戏剧目《夜过巴州》中的蔡阳和李万春主演的《斩蔡阳》中的蔡阳指的应该是同一个人。

(画面提示:徽戏资料)

迄今为止,京剧已只有两百年多的历史。1790年徽戏进京,当时,艺人们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和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到1840年,京剧大致形成,总共经历了大约50年的时间。

(王胜华同期声 字幕:云南艺术学院戏剧系教授 谈京剧和关索戏的联系和艺术价值)

关索戏在音乐体制上比较接近高腔,京剧也不是在哪个时间点上正式的宣布就形成了,它是有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就是说,在京剧为代表的皮黄当中,它有高腔的成分,也有汉剧和徽调的成分。

京剧的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末、丑。而关索戏面具造型、按戏曲行当,大致可以分为生、旦、净三类,这也许足以说明,关索戏和京剧之间必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同期声:王胜华 字幕、云南艺术学院戏剧系教授)关索戏的演出体制,除了头戴面具之外,和中国传统的戏曲的形式比较接近,有行当之分,它那个面具的形象跟我们在传统舞台看到的形象基本上是一类的。

京剧被广泛认为是中国的国粹,因为它独具特色的魅力,使国外的许多戏剧爱好者慕名来到中国。然而,作为云南的一个地方戏种,一度时期,关索戏也引起了国内外的戏剧学者的关注,这种现象被有的人称为“墙内开花墙外香。”

那么,关索戏今天的境况又如何呢?

在小屯村,既没有专业演出关索戏的社班,也没有带营业性的剧团,都是由村民们在每年春节期间自发性的组织演出。

(画面提示:李成全从家里拉出马、喂马、在田野中劳作)

已人到中年的李成全,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的足迹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小屯村。

(画面提示、同期声:李成全和孩子的谈话、在田野里干农活、李成全在排练关索戏的现场)

同期声、字幕:(你们)瞧好家,不要乱跑,我要干活去了,好。

18岁时,在父亲李本元的指导下扮演关羽,一晃就是二十年,在他记事的时候,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五,父老乡亲们聚集在村头的空地上演出关索戏。那一招一式,那一句句精美的唱词和着铿锵的鼓点,至今在他的记忆里仍就招之既来,挥之不去。

同期声、字幕:龚良,(你)出来一下,我和你说说,马上就要过春节了,我两个,你玩(演)周仓,我玩(演)关羽,我俩个熟练一下唱词,你有哪些记不得,来对嘛。

今日二龙把山巡(呀),你的声音再拖一点。我唱一句,你看该要得(可以)。今日二龙把山巡(呀),朕王封你做将军。

(字幕:2005年正月)

灵峰寺,始建于1688年,1827年,经历过一次重修,几度风雨,寺内的塑像和对联、横匾残缺破损,直到1994年,才得以维修、恢复。

灵峰寺,除了是村子里有什么活动、村民在此聚会之外,这里还是每年演出关索戏之前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关索戏演员们认为:在演出关索戏前后,举行祭祀药王关索的活动,就可以为全村的人们消灾免难,他们相信来年就会是丰收的好年景。

(画面提示:在灵峰祭祀药王关索、演员喝鸡血酒、开箱穿戏装时的同期声。)

(同期声、字幕:龚向兴 77岁 原张飞的扮演者)字幕:演关索戏,(先)立药王,在里面(灵峰寺),不准回家,立了药王后,过春节,提前三晚上,在(灵峰寺)里烧水净澡,净了澡以后,男的任何人不准回家。

春节期间,关索戏不仅在小屯村演出,还要到阳宗坝子的各个村子里演出,每到一个村子,演出队伍首先要绕完村中的所有街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踩街。”演员们列队进村时,村民们只能站在路旁,不能面对戴面具的人物,各家各户都必须关好自己的家门。据说,这样就可以避免戏装上的镜子的反光射入家门,邪气也就被挡在了门外。

村中稍微宽阔一些的场子,就是演出关索戏的“戏台。”选择这样的地点,既可方便演员们演出时施展身手,也可让观众从四周更好的观看。

练武,是每年演出前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演员们因为在田野里忙碌了一年,对关索戏多少有一些陌生了,从不太规范的唱腔到武打动作,都要由师傅来指导。

(画面提示:两位关索戏老导演在村头指导年轻人排演的)

同期声字幕:这样子,跳起来,嚓、踢腿,就出去了。嚓、转,转,转,踢。

今天,村子里的年轻人大多走进了繁华的都市,开始了他们的打工生活,留下来的年轻后生们对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关索戏热爱有加,怀着对关索戏的衷爱,走到演出队伍中来。

(同期声、字幕:周元 张迁的扮演者)

字幕:骑一匹大黄马威风凛凛,使一条紫金枪杀气腾腾。抬头望罢前兵马拦路,叫小军早与我报信通名。

(黑屏、字幕:应邀请,2005年正月16日,关索戏剧组将赴距离小屯村80余公里的澄江县旧城镇演出,这也是关索戏在一年中的最后一场演出)

(画面提示:注意使用龚向兴和村委会老人的同期声)字幕:(你们)去了要规规矩矩的,(要)有秩序才要得,去了没得组织无领导的,要不得,不是共产党,毛主席的政府,根本我们转(轮)不着去,(从)旧社会我玩(关索戏)到现在,也没去到澄江、玉溪。

(画面提示:卜雅丽跟随演员走出灵峰寺、上车、下车、穿戏装时的同期声)

同期声、字幕:哪个的(面具),我的,我的。这个是哪个的面具,黄钟的,黄钟,黄钟老将,鲍三娘,到。

这个(刀)不能换

旧社会几辈人都玩到现在了

(画面提示:村长)

同期声、字幕:请大家注意一下,我今天代表老年协会、村委会和我们贤天阁管理小组,对我们阳宗镇小屯村关索戏来我们贤天阁演出,表示热烈的欢迎。

关索戏在操场、在舞台上的演出

同期声、字幕:好了,麻烦你们了。演得好的,演得好的。

(同期声 字幕:王胜华、云南艺术学院戏剧系教授)

我认为,以关索戏为代表的民间戏曲是精彩的,是具有非常强悍的审美冲击力的。所以,它演了几百年,它将来还要演几百年,将来城里的戏班都解体了,它还在演出。(这是)它这个生命力强悍的地方,就是越精致的事物,生命力越脆弱。

这次到旧城镇的演出,对于常年固守在村子里的演员们来说,此次出行经历对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都是第一次,他们倍感高兴和自豪。

按照往年的惯例,演员们还要到菜市买些菜,回到灵峰寺,准备吃一顿丰盛的晚餐,这样一来,一年演出的关索戏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结束了。(画面提示:演员们高兴地在菜市场里买菜 以及他们的同期声)(字幕:灵峰寺)

(画面提示:月亮、煮饭)

(画面提示:吃饭 将戏服装箱 淡出)

(黑屏、字幕:目前,卜雅丽还在小屯村继续对关索戏的考察和研究)(黑屏、字幕:关索戏,仅存于中国云南省澄江县阳宗镇小屯村„„)推出片尾字幕、滚屏:

策 划:陈兴隆 李瑜琼

顾 问:王胜华(教授)杨应康(学者)艺术顾问:谭若水 编 导:周在钧 撰 稿:周在钧 摄 像:周在钧

统 筹:徐彦国 李 锐 英文翻译:晏 奎(教授)解 说:侯 昆

片头曲演唱:陶增义(教授)线性编辑:周在钧 非编编辑:罗 强 片头制作:沈 攀

澄 江 县 人 民 政 府

中申传媒(昆明)有限公司

摄 制 2005.9

第四篇:纪录片解说词

附件:

“中国西部纪录片创作中心白银基地”情况分析

中央电视台将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开播纪录片频道,每天播出4小时纪录片,频道序号为CCTV—9,新的纪录片频道将在全国范围内委托定制纪录片,全国的制片人和纪录片摄制组参与创作,开启了在“制播”分离模式下纪录片创作的新时代。新的纪录片CCTV—9对推动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无疑是一次革命性的“催化”。“纪录片发展的春天来了”、“纪录片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到来了”。这是业内人士对即将开播的纪录片频道的赞誉。

中国西部纪录片白银基地的成立正是顺应了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这既是和CCTV—9的对接,也是打造白银纪录片产业化发展平台的需要。白银纪录片基地以制作大型的电视专题片、系列纪录片、电视剧、数字电影等为重点。以弘扬主旋律、反映白银改革发展成就、展现时代精神和人文历史为己任,创作出有影响力、有生命力的影视精品。2010年召开的“西部纪录片(白银)高峰论坛”为中国西部纪录片白银基地的成立和发展打下了基础。甘肃的纪录片创作有白银的声音,通过纪录片,让白银走向全国。所幸的是,在纪录片制作方面,我们白银电视台并不落后(较甘肃省而言)。

2009年,白银电视台大胆实践,以“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创作了14集的大型人文电视系列片《黄河258》,今年拍摄4集纪录片《黄河S湾秘事》,规划中的建党90周年献礼片《陇原枪声》(又名《靖远起义》,5集)、反映会宁教育的纪录片《师魂》、红色题材

《大会师》、生态题材《大移民》、工业题材《铜城——共和国不会忘记》。2011年将是白银纪录片创作的有利时机。

还有部分设想中的选题正在酝酿,如反映白银城市建设为内容的专题片。如《白银蓝天梦》(白银空气治理);《我家的变迁》(白银棚户区改造);《最后的火车》(白银工业史);《黄河畅想曲》(聚焦黄河旅游文化经济带);《铜城儿女》(劳模、先进专访);《党旗飘飘》(党建工作);《红色记忆》(长征、西路军纪实);《荒漠化的省思》《宋平和郭富山》(绿色、环境、生态、人文);《绝响》(民间音乐、民间文艺);《黄河野鸭》(地理、环境);《旱塬古象揭秘》(考古)等。

中远期目标:28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大会师》,反映发生在70多年前的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的历史事件,史诗般的讲述那段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革命故事,抢救性的发掘历史资料。纪录片将历时3年,于2016年3月前完成,5月推广发行,9月拟于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播出。16集大型人文纪录片《师魂》,以写实的手法,艺术的表现会宁的教育精神,以大山深处的几个点、几个人展开纪录,突出故事性(矛盾冲突的设计)、突出人物命运(人物命运的细节展示),突出地域文化(黄河高原的民俗风情),实现继《脊梁》后又一部反映会宁教育的影视作品。

近期目标:8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陇原枪声》,以发生在1932年的靖远起义为线索,反映中国共产党上世纪30年代的“谍战”故事,把我省地下党员血雨腥风的人生传奇搬上荧屏。

白银纪录片基地的优势:

1、制作优势:整合电视台的优势资源,把优秀的编导、摄像和制作人员集中到纪录片基地,打出拳头产品。中国纪录片创作中心是一个全国性机构,中国西部纪录片创作中心(甘肃省电视台)和我们有很好的合作,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2、机制优势: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经营创收。

3、人才优势:影视是一个重装备、高科技行业,对人才的依赖程度非常高。“白银基地”具备灵活、科学的用人机制,以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吸引优秀的影视业人才加盟。以干事业的精神吸引人、以丰厚的补助留住人、以先进的文化培养人才。争取使白银纪录片基地成为培养高端影视人才的摇篮。

4、竞争优势:白银纪录片基地成立后,白银的地方影视制作实现了和国内、国际同行之间的“同台竞争”。我们已经走过的两年多的纪录片创作历程为我们积累了不少创作经验和教训;中央电视台即将推出的纪录片频道为白银纪录片基地提供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其实早在两年前,其他各地市州也积极行动起来了。酒泉台已经在央视《探索·发现》累计播出了十多集自拍节目,平凉给央视制作的《关山》已近尾声,天水的大型纪录片《渭河两岸》正在制作,张掖台的数字电影《卧佛寺传奇》正在拍摄,还有像《百年青海》、《茶马古道人家》等纪录片的推出,给我们很多的启发,请相信我们,把白银纪录片团队“扶上马”,她就一定能“淌出一条路来”。

中国西部纪录片创作中心白银基地

2010年12月8日

第五篇:学校纪录片解说词

追求教育品质 奠基幸福人生

——临沭县实验小学

临沭县实验小学始建于1976年,学校占地近2万平方米,校舍面积达1万平方米。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生2400人,在编教师160名,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教师分别约占教师总数的61%和35%。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优秀家长学校、山东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省级电化教育示范学校、临沂市依法治教示范学校、临沂市科普示范学校、市级文明学校、市级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市级教学示范学校、市级规范化学校、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全国少先队金星大队等近百项荣誉称号。

我校最近几年的跨越式发展,源自前瞻的教育理念,源自教干教师的团结拼搏,更源自我们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正是这种对高品质教育的执著追求和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满意、领导的放心和社会的肯定。

一、打造高品质的育人环境

高品质的教育需要高品位的校园环境和高标准的教学设施。让校园吸引师生,成为教与学的乐园,是我们努力的主要目标。

1、积极投入,构筑高标准发展平台

高标准的教学设施是落实办学理念的必要保证。我们在投资400万元,建起厚德楼、启蒙楼、合堂教室楼的基础上,加大了对校园环境和教学设施的投入力度。2007年,投资30余万元,铺设塑胶跑道、建设操场护栏,为学生的体育锻炼及“大课间”活动提供了舒适、安全的场所。2008年投资约30万元,购置了包括电脑、投影机、实物展台等在内的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26套,班级多媒体数超过60%。现在,学校各种功能教室齐全,仪器及各类器材均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备,初步实现教学现代化。

2、精心设计,营造高品位文化氛围

让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学生,让文明的气息滋养学生,让励志的标语鼓舞学生,让师生走进校园,油然而生自豪感和幸福感,是我们对校园文化的追求。宽阔的青石路面、舒适的塑胶跑道、幽静的绿色长廊让人赏心悦目,山石错落、花木峥嵘,近800平方米的植物园,是学生们亲近自然、诵读经典、美术写生、休息嬉戏的绝好去处。国学精粹、翰墨飘香、佳作欣赏、每周一得、新闻周刊、我最棒等特色专栏,让学生知中华文化之渊源、晓家国天下之大事、展自我英俊之风采。

3、德育为首,创建高质量育人环境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我校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在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学校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从党支部、各科室到各年级组齐抓共管的德育教育网络。通过师德报告、树立榜样、问题讨论等形式,明确教师育人职责,推行首遇责任制。

在队伍建设方面,通过讲座、主题研讨、现场说法等方式,积极开展班主任和辅导员培训。完善了《班主任工作职责》、《班务工作规范》等有关规章制度。在开展爱岗敬业教育的同时,把学生的满意率作为评价教职工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阵地建设方面,建立了高标准的少先队活动室、德育室,通过图版对学生进行“两史一情”教育、传统道德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孝亲敬老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等。坚持周一升旗制度,进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话”。

在日常管理方面,我们坚持不懈抓好养成教育。号召全体学生“养成好习惯,争做实小好少年”,提出了“三轻轻四不要”(即:脚步轻轻、动作轻轻、说话轻轻,不要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不吃零食、不乱扔废弃物)的行为准则,编写了日常行为规范的歌诀。编写了《临沭县实验小学学生行为规范须知》,内容涵盖德育教育的多个方面,如:“五旗”(党旗、国旗、军旗、团旗、队旗)、“三歌”(国歌、队歌、校歌)、“三风”(校风、教风、学风)、《我是文明实小人》歌诀等。

在学生日常行为的评价方面,我们创造性地实行了“菜单式即时性评价”。最近,为了把养成教育做得更扎实,更有成效,我们创造性地开展了“三方五评”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三个方面的作用,开展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区评价。督促学生对照评价表《学校篇》、《家庭篇》和《社区篇》的不同要求(每篇均设计了十项具体要求),每天一评,周周总结,坚持一月,在不断的反省中完善自我,逐渐地养成良好习惯。

在开展活动方面,我们邀请家庭教育的专家、“知心姐姐”杂志社组织的讲师团对学生家长进行培训,扎扎实实地进行了家长学校有关课程的落实。聘请法制副校长和“五老”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坚持上好晨会课、班队会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 “告别网吧•远离诱惑,争做文明好少年”的签字活动、“感恩父母,孝亲敬老尊师”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规范了学生的言行,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二、锻炼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师的素质决定学校的品位。根据小学教师任教学科课多、课时多、工作量大、参加教研时间有限的实际,我们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中心,以“五个一”工程(即:双周一次校长推荐材料学习、每学期一次基本功集中展示、一次名师示范、一次课堂教学大比武、每周至少一次推门听课)为抓手,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五一”工程,奏响课堂教学主旋律(1)理论学习,引领课改新理念

如果教师不能真正理解新课改三维目标,不能知晓本次课程改革的六个具体目标,很难相信他会是一个合格的课改人。为了让教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我们不是单纯地让教师摘抄记录,而是将推荐文章印发给教师,教师阅读随手记录反思。这样不但避免了机械抄写挫伤教师学习积极性的弊端,还可以引导教师真正做到从理论上有所收获,从实践上有所反思。我们定期将老师们结合理论学习的教育反思,汇编成《观点与思考》,装订成册,印发给每一位教师,达到思想共享。

(2)展示自我,夯实教学基本功 多年来,我校一直未放松对教师基本功的要求和训练,每学期都要安排一定形式的教师基本功比赛,如:钢笔字、粉笔字比赛,语文教师下水文、朗诵比赛,数学教师计算技能比赛,教师说课、案例评析比赛等。例如,我校教师案例评析能力日渐增强,写作潜能被有效激发。近三年,我校教师有90余篇教学论文、随笔等发表在《人民教育》、《中小学教材教法》、《山东教育》等刊物上,有30余篇论文获省论文评选一、二等奖。

(3)培养名师,要求不同多层次

名校育名师,名师创名校。我们充分发挥教师团队式发展的优势,积极抓好名师培养工程,形成了“推出一批、锻炼一批、发现一批”的名师培养梯队建设模式,体现了教师团队式发展的层次性。

首先,我们利用已有市以上教学能手等组成名师培养工程的第一梯队,作为名师培养的主导力量,他们教学理论深厚,教学意识超前,教学经验丰富,已经成为有一定影响的名师。我们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勇于承担教研任务,主动总结教改经验,不断扩大影响力和辐射面,尽最大可能发挥他们的带头示范作用。

其次,我们把县级教学能手、教学新秀作为名师培养工程的第二梯队。作为名师培养的中坚力量,这些教师年富力强,理念先进,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我们充分利用“教学能手示范课”、到结对乡镇送教、送讲座,进行听评课指导,等形式对他们进行锻炼和培养。

再次,我们还注意从年轻教师中,发现和选拔那些工作积极主动、学习意识强烈、有较强进取心的教师,作为名师培养工程的第三梯队。通过与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结对拜师”等形式,利用诊断课、研讨课、优质课等手段,帮助他们迅速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为了零距离感受名校、名师的教学氛围,我们选派骨干教师分别到青岛、济南、上海等名校蹲点学习,多次邀请省、市、县的有关专家到校讲学,让全体教师有机会与真正的大家、名师进行交流。目前,我校已培养出国家级骨干教师2名、省级骨干教师7名、省级教学能手1名、省特级教师1名、市级教学能手13名、县级教学能手43名。

(4)“课堂比武”,搭建教学大舞台

课堂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为了抓实课堂教学改革,我们提出每学期开展一次“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该活动集“备、说、讲、评”于一体,把整个学科组“捆绑” 在一起,变过去的教师单兵作战,为学科组合作下的团队竞争,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其具体操作流程为:

活动准备阶段:以年级学科教研组为一个团队,围绕课题,确定目标、选择教法、设计过程、制作课件,分工合作,集大家智慧,充分发挥团队优势。

活动分工阶段:在正式比赛前,以抽签的方式,确定每个团队的讲课、说课和评课教师各一名。

活动展示阶段:各团队依据抽签决定的教师依次进行说课→讲课→评课,从设计理念到实践操作,由剖析反思再到总结提升,全面而透彻地展示本教研团队对这节课的研讨成果。

活动中相关学科全体教师全程参与听课,学校组成评委团,对每个教研团队从说课、讲课、评课、团队协作精神四个方面分别打分,综合评定。所得成绩既要记入该教研组所有教师本学期的个人课堂教学成绩,还作为年终评选优秀教研组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教后说、以说促备”。在学期末教学内容基本完成的情况下,从本学期所有课时中随机抽取一课时,教师进行现场说课,将说课内容和备课簿上当初的教案设计结合起来进行评比。促使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精心研究和选择教学方法,为“教”而“备”。

(5)推门听课,指导督促重激励

我们实行教干包年级制度,让全体教干直接加入到老师们的合作团队之中,进一步加大了教干深入课堂、参与教学、研讨教改的力度,要求全体教干每周深入课堂听评课不得少于两节,每星期结束后必须将听课记录统一交校长办公室检查登记,将学校对教学工作的管理点从“会议室”推进到“教室”,让全体教干随时了解教师、学生和课堂教学情况,注重指导、督促与激励,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有效的制度、完善的管理、灵活创新的教研、“捆绑式”的合作团队,促进了我校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最近三年,我校有9人在省级讲课比赛中获奖,16人在市级讲课比赛中获一、二等奖,执教市级公开课10人,县级公开课24人。

2、“双主双序”,课题带动谋新篇

科研,是一所学校成为名校的灵魂所在。建立课题研究小组,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则是我们在教科研工作中落实团队式发展的主要体现。

针对学校实际,我们提出了《双主双序教育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目前已被确定为临沂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该课题基于“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各自成长的主体”这一基本理念,认为只要遵循一定的教育发展规律,做到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密切结合、协调互动,就能构建起学生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为了真正借助此项课题研究,实现教师、学生、学校三方的和谐发展,我们组建了强大的合作团队,并于今年3月21日进行开题,全县课题负责人观摩了我校《双主双序教育体系构建》课题研究的开题现场。

从2002至今,我校共计进行省、市、县级课题研究活动45项,其中有35项课题顺利通过上级科研部门的结题鉴定。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有6位教师获省教科研成果奖,8位教师获县级教科研成果奖。现有1项省级课题、6项市级课题、3项县级课题正在研究。

三、实施高标准的常规管理

坚持人本思想,追求常规管理的高标准、精细化,谋求教学管理的高效益是我们管理的重要目标。

1、进行人文化管理

我们深知,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激发人的创造性。因此,我校提出创建“尊重他人、完善自我、与时俱进、顽强拼搏”的校风,让每一个人学会理解、宽容与尊重。努力创建刚柔相济,宽严有度的管理体系。在全体老师中树立创优争先、敢于拼搏的竞争意识;崇尚一流、追求卓越的质量意识;终身学习、志存高远的进取意识,激励全体教师同甘苦,共负责,全面释放组织成员的潜能,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2、不断创新管理

只有根据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完善和创新管理制度,才能使学校管理高效运行。我们根据实际,创新并实行了以下举措:

班主任选聘制。从08年开始,我们的班主任不再按惯例由本班语、数教师共同承担,而是打破学科界限,从全校的所有教师中进行选聘。通过自愿报名和学校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将一批热爱学生、责任心强、组织管理能力高的优秀教师选聘到班主任岗位上,并且提高班主任待遇,让班主任成为教师愿意干的岗位。

班级量化共享制。我们依据《办学规范》“一岗双责”的要求,制定并实施了“任课教师分享班级量化结果”的评价方案,把各班级的期末量化结果折算到该班级每一位任课教师的个人量化评估之中,同时将该班级各科任课教师的教学成绩计入本班量化评估之中,将班级和任课教师“捆绑”在一起,使得班级和学生管理成了所有任课教师的共同责任,而不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独角戏”,强化了全体教师的责任意识、育人意识。

优秀教研组评比制。我们针对学校规模较大、教师数量较多、教导处直接管理难度较大的特点,制定并实施了《实验小学教研组考核办法》,提出了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提高了学科组的地位,将一些教学、教研活动的组织权、管理权放给学科组,让学科组自行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如针对“蓓蕾读书工程”,各年级学科组分别组织开展了“经典古诗文朗诵”、“迎奥运激情演讲”、“课外阅读积累竞赛”、“优美课文朗读比赛”等一系列的活动。各学科组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分别确定了不同的活动主题,与全校统一开展活动相比较,形式更灵活,效果更扎实。每学期,我们都要依据教研组考评结果,分等级确定各组教研经费,并对优秀教研组进行表彰奖励。

3、把管理做精细、做扎实。

管理精细、落实到位决定着管理的效益。我们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中心,从小事做起,将管理进行到底。

备课必须实用。要求老师们精心备好每一课,在进行阶段常规检查时由检评组长指定具体检查哪一课时,对于这一课时的备课,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指出问题和不足,给予恰当评价。同时,要求每位听课的领导必须在被听老师的课时教案后面签字。一可以促使老师加强听评课的落实,避免抄听课记录。二可以督促上课老师按备课设计上课。

落实候课制度。向“40分钟”要质量,我们首先必须保证40分钟的数量。老师上课之前1分钟必须到教室门前站立等候,一可以给学生提示马上上什么课,学生可以作好准备,二是教师可以作好心理准备。平时由包级教干、值班教干进行检查,由分管校长和教导处进行督查。

课堂督查制度。除规定教干必须完成规定的推门听课任务外,值周校长进行“走班”听课,即在班级听课时间少则三五分钟、多则十多分钟,尽可能多地了解课堂教学的情况,督促教师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

课堂诊断制度。尽管课改已进行多年,但课堂教学仍很难尽如人意,如有的课堂是东施效颦,追求“形似”而丑态百出,明显地力不从心;有的课堂是邯郸学步,新的路子走不下去,老的路子又不敢走;有的课堂只是贴了一个课改的标签,多了些冠冕堂皇,少了些扎实训练。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益,怎么能够落实《办学规范》的需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呢?因此,我们定期对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诊断,采取的步骤是:教师自我诊断,本学科教师诊断,学校组织专家组诊断。

从教学设计、师生活动、教师评价语言的内容、有效性和学生对评价内容的反应等方面进行课堂的分项观察记录,重点分析研究其中哪些活动是有效的、高效的,哪些活动是低效的、无效的。分析后写出诊断报告,诊断后要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有效的跟踪指导。当堂达标监测制度。我们提出课堂教学高效益,就是要求教师要当堂训练、当堂达标。为了落实这些要求,听课时,教干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学效果进行监测,了解教学的效果。

六、实现高素质的学生发展

高品质的育人环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标准的教育管理,其落脚点最终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而在对待学生发展上,引导教师和学生将眼光从单纯的学科考试,拓展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关注学生素质发展的方方面面,体现学生素质培养的多元化。

1、博学多读厚积文化底蕴

几年来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成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设计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蓓蕾读书阅读笔记,包含推荐阅读的书目、每周的阅读记录卡、每周读书一得、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为加强学生阅读过程的管理,我们为每位同学建立《阅读档案》,跟踪记录每一名学生的阅读情况,并通过自评、家长评、老师评,调动多方面的教育合力,不断提高阅读的质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们有计划的组织“读书汇报会”、“图书交流会”、毕业班学生“图书捐赠会”等活动。我们还发动教师在家长会上向家长宣传“亲子共读”的思想,号召家长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越来越高。

2、改革作业体现探究学习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探究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开展《小学生探究式作业》研究活动,把主题式、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作业中,把知识的掌握、能力的生成寓于生动的情景表演与动作操作、亲身体验中,实现了学生作业的“大变脸”。

语文作业“走过四季”记录卡、书法成长记录、课外阅读记录、优美语句袋、好词我来记、奇思妙想做一做等各类型作业。数学作业“有趣的七巧板”,“心灵手巧”“小小设计师”“社会小调查”等作业。这些活泼新颖的新型作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我们根据课题实验整理出了几种探究性作业类型:演说交际型、阅读研究型、动手操作型、考察探究型等,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培育了探索精神,提升了综合素质。

07年3月份,我们地为全县精细化管理现场会提供了现场。与会的领导、专家、老师对我校学生作业中体现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3、集思广益开发校本教材 我们以《校韵•乡情》为主题编制的校本教材,分上下两册设计了14个专题,展示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师生们的精彩表现和学校的发展前景,从不同方面介绍了家乡临沭的历史演变、风土人情和经济发展状况。在校本教材的编制过程中,参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搜集素材,采访知情人员,设计教材插图,形成书面资料,各种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为了做实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充分挖掘本地宝贵的课程资源,我们计划以“百家讲坛”的形式,邀请我县书法、剪纸、文明礼仪、安全避险等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到学校为全体师生作相关内容的讲座,从而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培养技能,获得更全面的发展。讲坛第一期邀请了我县书法界颇有影响王方昌老师,为全体师生作书法讲座,探索了一条校本课程开发的新途径。

4、搭建平台尽展学生风采

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形成,既要有大量实践锻炼的机会,也需要广阔的展示自我的舞台。为此,我们组织专人对学校旧的宣传栏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将其定位为学生展示风采的舞台,宣传优秀的展台,创造激情的擂台,共同成长的平台。主要张贴和介绍学生的优秀书法、习作、绘画作品,优秀作业,获奖情况等。同时把内容的设计和布置完全交给班级和学生,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们还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学生文体艺术活动,如:“春之声”“秋之韵”歌咏比赛,庆“六一”、庆“元旦”、庆祝教师节等文艺汇演,美术画展、书法展览,举办科技制作、科学幻想画、七巧板、机器人足球、机器人灭火等科普类比赛,举办运动会、小型体育项目竞赛等体育类比赛活动。这些活动有计划地穿插在学的各个阶段,与教学活动相互配合,有条不紊,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推动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我校自编自演的、歌颂家乡的情景剧《苍源河——我的家》,在县电视台播出后,受到各界好评。

据统计,最近两年获国家级奖的有9项、省级10项、市级68项。有300多名学生获得了奥赛、电脑作品、机器人比赛奖项或小提琴、古筝、钢琴、二胡、笛子、舞蹈、绘画等考级证书,连续三年获得全县小学生特长比赛团体第一名。电脑作品连续三年荣获山东省一等奖、机器人竞赛获省二等奖,机器人足球、灭火两个项目的市级第一名和第二名、二胡演奏获“山东省首届少儿才艺大赛”二等奖、乒乓球大赛获得省少年组第六名。

虽然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其他先进单位相比,还有许多差距。我们将继续秉承“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共同成长、和谐发展的发展战略,以《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为指南,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把学校建成人文校园、和谐校园、数字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书香校园,实现临沭县实验小学新一轮的大发展、大跨越。

2008年10月28日

下载电视纪录片《藏北人家》解说词[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视纪录片《藏北人家》解说词[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纪录片解说词五篇

    在路上 【开篇镜头的字幕】 选择从这里开始…… 幸福也从这里开始…… 那年我大学毕业,从七月流火的南方来到清爽大连工作。当时只为了心里的足球情结,和苏小明《军港之夜》中......

    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

    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1 时间在缓缓流逝。被长时间滞留在匈奴人军帐中的张骞对于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在匈奴人眼里,祁连山是神圣的,匈奴语中的“祁连”就是......

    纪录片《新中国》解说词

    纪录片《新中国》解说词 引言 1999年7月22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南海接受《新中国》摄制组的采访。 江泽民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这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开......

    人民大学纪录片解说词

    片名:庆祝中国人民大学创立八十周年纪录片 主题:引发教育工作者思考,推广普适性的教育理念。 片长:每集30分钟,共5集 影片规格:4K 高清(4096*2160) 拍摄方式:参考电影构图,讲究光影运......

    继续教育纪录片解说词

    达依乡中心小学小继教纪录片解说词 一、学校简介 达依乡中心小学距赫章县城12公里,坐落于达依乡磨石村。这里绿树成荫,环境清幽,气候宜人,是一块育人宝地。 本学期,我校共有学生3......

    电视纪录片意义检讨

    电视纪录片意义检讨 发布时间:2007年3月1日作者:夏倩芳http://cnjlp.tv/4-wz.asp?id=3044 内容提要:我国纪录片目前的创作和营销瓶颈,源于对纪录片意义的认知偏差。纪录片意义包......

    电视纪录片策划方案[优秀范文5篇]

    电视纪录片策划方案 一、基本情况 小组成员:唐睿、谢志云、王艳、尹云果、周荃 节目名称:我们的实践课 节目性质:纪实作品 题材来源:大学校园 节目时长:15分钟 小组分工:编导:谢志......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这是一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浸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洋溢着蓬勃的时代气息。 这是一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土,演奏着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恢弘乐章,书写着人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