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财经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之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蔡元培
作者简介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曾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历任教育总长、北大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为发展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誉其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有《蔡元培全集》。
层次结构
1.知难而上,就任北大校长
2.多管齐下,改革高校教育
3.保护学生,辞去北大校长
4.教授治校,平衡学科差距
5.男女平等,倡导均衡发展
问1: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有哪些新的理念和举措?试举例说明。
1.改革学生观念,“抱定宗旨”“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2、在聘请教员上,“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3、男女同校,注重美育
4、对他人支持的学生运动持其他观点
问2:黄炎培赞誉蔡元培“无所不容,其大也。”试分析蔡元培的人格魅力。
第二篇:大学语文之我的读书经历
我的阅读经历
姓名:曹庭
学号:20104066 班级:10-艺设5班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家中的书柜里有一本已经没有封面,被翻得脱线的书——《西游记》。我记得小学时候最喜欢的事,就是坐在小板凳上翻看这部厚厚的书籍,说是书其实是那种图片下面带简单文字描述的连环画。复杂又多样的人物角色,给我幼时的生活中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而且在翻看的过程中,渐渐地自己就身临其境了,这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初中以后逐渐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小说杂志,极度的渴望加上不知疲倦的精力,阅读了大量的《花季雨季》《初中生》之类的杂志。现在想来实在好笑,就当自嘲一下年少无知的自己吧。从初三才开始阅读《读者》《青年文摘》等一系列当时算有营养的杂志。
步入高中,首先是四大名著,全都看了个遍。虽然文言文看不太懂,但是好歹也算看过。除了《读者》之类的杂志,还特迷恋郭敬明的小说,比如《梦里花落知多少》《悲伤逆流成河》《夏至未至》和出版的杂志《岛》,以及韩寒的《三重门》和《一座城池》。这些应该是青春期的孩子都偏好的书籍吧。除此之外,侦探系列的小说也非常令我着迷。沈从文的《边城》略显看不太懂。鲁迅的《呐喊》《彷徨》《朝花夕拾》以独特的犀利笔锋对黑暗的旧社会进行强烈的批判与嘲讽。老舍的《骆驼祥子》以北平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向人们展示了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高尔基的《童年》给我的感受是珍惜童年,可惜已经迟了„„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当下,懂得满足,不能好高骛远。卡耐基《成功之道全书》教会我为人处世的方法以及如何提升自我,尤其是其中女人篇,更是让人受益匪浅。
跨进大学校门,现在细数,似乎把阅读重点转移到了网络文学。快餐小说看了不少,不过那些确实不值一提。不过有的真是另当别论,略说一二。台湾作家孙晓的《英雄志》被誉为“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唯有英雄志”,情节、心理跌宕起伏,闻者伤心,见者流泪。还有纪实文学《让青春继续》,70后一代人的成长过程,不禁让人感慨万千。“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如夜空中的启明星,航海中的指南针,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读书是一种美妙的精神旅行,它会使我们终身受益。
时间:201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