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必修一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教案
《荷 塘 月 色 》
【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揣摩语言。本课安排在第一课,是传授基本知识、教给具体方法的重要一环,是关键所在。
根据《大纲》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结合单元训练要点及本文特点,明确教学的重点为: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难点为:“景语”“情语”浑然一体,情景交融;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与学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选择什么样的教法则是艺术中的艺术。教学目的的实施,重点、难点的完成,主要是通过选择什么样的教法实现的。因此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指导思想,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等要求,采用诵读、鉴赏法完成此课的学习任务。
【电教手段】
幻灯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1、第一个问题: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没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2、第二个问题: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3、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
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
小结: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所谓语境,包括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外部语境指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等。比如,外国人看宋丹丹和黄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要笑;又如,我们今天读鲁迅的文章,对有些语言也觉得不理解。就是对外部语境不熟悉。而内部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应等等。这是同学们很容易理解的。同学们注意,所谓阅读,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
4、今天要学的《荷塘月色》,就值得我们好好揣摩品味。而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遍课
文。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是朱自清!
学生开始各自朗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因为朗读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学生读一遍后,抽学生起来单独读。
先抽一位男生从第一段读起。希望能通过他的朗读,让同学们能看到他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因此,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教者示范)
边读边停下来讲解:“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像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应该读得缓慢些,读出一种向往的味道。又如,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是多么静谧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读得低沉、缓慢,读得’迷迷糊糊’。”
示范完第一段,再要求同学们再自己读一遍。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读出韵味。提醒大家:以后读书,都要养成自己查字词典的习惯,千万不要依赖老师给你们列出生难字词。好,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查的生难字。
5、同学们交流结束后,我开始进入对朱自清的介绍:同学们,今天我们读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知道一下同学们对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
朱自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只是从5 岁起便定居扬州。,他出生在江苏东海县。而他的祖籍,则是诞生过鲁迅的——浙江绍兴!
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国华曾有过这样的回忆:父亲失业四十年,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四人上学,借了三千元高利贷,利上滚利,无力偿还。大哥这时考上了北大预科,须读两年才能考本科。为了早日结束学业,为家中分担债务,他没有读预科,想了个办法,把名字“自华”改为“自清”,直接报考本科。这就是”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
朱自清的确才华横溢。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他更以其灿烂的才华、绚丽的诗文以及辉煌的学术成就饮誉中外。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作新诗,192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
《中国青年报》有条新闻说《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开篇第一句是“目前,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30位,这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我读了这则新闻,感到好笑,笑作者的无知。因为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时,年仅27岁!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1928年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学英国,回国后仍执教于清华大学。作为学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其中尤以古典文学和语文教育最为突出。
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感到特别亲切的,是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1920年他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做了5 年的中学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和为人极受中学生欢迎和敬重。
当然,我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请同学们下一节语文课再听老师的答案。好,下课。
第二教时
【教学过程】
1、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当然,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吧。
2、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了一种很自由欢乐的生活。
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却是被删去了的。为什么会删去呢?该不该删?这一节与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吗?
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他开始是不宁静的,为了寻找宁静来到荷塘,在这里,他的心情获得了一种暂时的愉悦。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摆脱烦恼。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是的烦恼。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引用《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因为作者说“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可见作者的这一段关于采莲场面的描写是不能删去的,因为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
有人把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3、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
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但是,正因为这是个迷,所以,它为
无数读者提供了品味、解读、思考的无限空间。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还有其他的说法。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
4、“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小结:揣摩语言要联系上下文。
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请大家看到课文后面的练习二。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6、“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的“这”是指什么?
指流水。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
这是一首情歌。“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含蓄而美。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而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开口是就“让我一次爱个够”!你们看,同样是表现爱情,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词与现在的一些庸俗的流行歌完全是两种艺术境界!同学们要学会鉴赏真正的美。
7、课文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
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像闪电一般”。
8、“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句中有’亭亭’二字。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9、继续揣摩:描写荷花的“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等词语,还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等佳句以及作品中叠字运用的妙处。
小结:如果大家继续品味、继续推敲和继续研究,还会有更多感受、更多的发现和更多的问题。这就是揣摩。《荷塘月色》是我们高中学的第一篇课文,同学们可能已经感到了老师的教学特点,同学们千万不要指望李老师讲得有多么精彩,而应该自己参与教学,大家讨论研究,共同交流。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应该是学生、教室、作家三者平等对话。老师当然也要参与交流,但我的意见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同学们参考。快下课了,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读这篇课文的感受。
10、总结:我这样概括我对《荷塘月色》的理解——借景抒情,是阅读本文时应抓住的一个关键。具体说,作者正是借“荷塘月色”之景,抒“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情。如许多论者分析的那样,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屡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许多论者在分析本文时,多抓住“荷塘月色”的“朦胧”大作文章,认为这反映了作者扑朔迷离、如烟似梦的愁绪,所谓“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只说对了一半。自然界的“朦胧之景”多的是,可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抒情呢?问题的实质,在于这里的“荷塘”是月下之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上之月色。朦胧固然是二者的共同点,但朱自清赖以言志的是二者更鲜明的相通处,这便是“荷”“月”之高洁!所以,在作者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暇!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我们才能真正领会文章在写法上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
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走向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并交加的他自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
第二篇:高中语文必修一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教案
《荷 塘 月 色 》
【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揣摩语言。本课安排在第一课,是传授基本知识、教给具体方法的重要一环,是关键所在。
根据《大纲》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结合单元训练要点及本文特点,明确教学的重点为: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难点为:“景语”“情语”浑然一体,情景交融;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与学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选择什么样的教法则是艺术中的艺术。教学目的的实施,重点、难点的完成,主要是通过选择什么样的教法实现的。因此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指导思想,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等要求,采用诵读、鉴赏法完成此课的学习任务。
【电教手段】
幻灯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1、第一个问题: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没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2、第二个问题: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3、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
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
小结: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所谓语境,包括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外部语境指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等。比如,外国人看宋丹丹和黄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要笑;又如,我们今天读鲁迅的文章,对有些语言也觉得不理解。就是对外部语境不熟悉。而内部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应等等。这是同学们很容易理解的。同学们注意,所谓阅读,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
4、今天要学的《荷塘月色》,就值得我们好好揣摩品味。而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遍课文。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是朱自清!
学生开始各自朗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因为朗读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学生读一遍后,抽学生起来单独读。
先抽一位男生从第一段读起。希望能通过他的朗读,让同学们能看到他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因此,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教者示范)
边读边停下来讲解:“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像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应该读得缓慢些,读出一种向往的味道。又如,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是多么静谧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读得低沉、缓慢,读得’迷迷糊糊’。”
示范完第一段,再要求同学们再自己读一遍。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读出韵味。
提醒大家:以后读书,都要养成自己查字词典的习惯,千万不要依赖老师给你们列出生难字词。好,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查的生难字。
5、同学们交流结束后,我开始进入对朱自清的介绍:同学们,今天我们读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知道一下同学们对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
朱自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只是从5 岁起便定居扬州。,他出生在江苏东海县。而他的祖籍,则是诞生过鲁迅的——浙江绍兴!
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国华曾有过这样的回忆:父亲失业四十年,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四人上学,借了三千元高利贷,利上滚利,无力偿还。大哥这时考上了北大预科,须读两年才能考本科。为了早日结束学业,为家中分担债务,他没有读预科,想了个办法,把名字“自华”改为“自清”,直接报考本科。这就是”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
朱自清的确才华横溢。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他更以其灿烂的才华、绚丽的诗文以及辉煌的学术成就饮誉中外。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作新诗,192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
《中国青年报》有条新闻说《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开篇第一句是“目前,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30位,这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我读了这则新闻,感到好笑,笑作者的无知。因为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时,年仅27岁!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1928年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学英国,回国后仍执教于清华大学。作为学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其中尤以古典文学和语文教育最为突出。
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感到特别亲切的,是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1920年他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做了5 年的中学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和为人极受中学生欢迎和敬重。当然,我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请同学们下一节语文课再听老师的答案。好,下课。
第二教时
【教学过程】
1、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当然,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吧。
2、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了一种很自由欢乐的生活。
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却是被删去了的。为什么会删去呢?该不该删?这一节与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吗?
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他开始是不宁静的,为了寻找宁静来到荷塘,在这里,他的心情获得了一种暂时的愉悦。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是的烦恼。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引用《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因为作者说“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可见作者的这一段关于采莲场面的描写是不能删去的,因为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
有人把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3、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
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但是,正因为这是个迷,所以,它为无数读者提供了品味、解读、思考的无限空间。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还有其他的说法。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
4、“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小结:揣摩语言要联系上下文。
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请大家看到课文后面的练习二。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6、“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的“这”是指什么?
指流水。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
这是一首情歌。“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含蓄而美。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而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开口是就“让我一次爱个够”!你们看,同样是表现爱情,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词与现在的一些庸俗的流行歌完全是两种艺术境界!同学们要学会鉴赏真正的美。
7、课文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
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像闪电一般”。
8、“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句中有’亭亭’二字。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
的动感,很美。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9、继续揣摩:描写荷花的“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等词语,还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等佳句以及作品中叠字运用的妙处。
小结:如果大家继续品味、继续推敲和继续研究,还会有更多感受、更多的发现和更多的问题。这就是揣摩。《荷塘月色》是我们高中学的第一篇课文,同学们可能已经感到了老师的教学特点,同学们千万不要指望李老师讲得有多么精彩,而应该自己参与教学,大家讨论研究,共同交流。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应该是学生、教室、作家三者平等对话。老师当然也要参与交流,但我的意见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同学们参考。快下课了,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读这篇课文的感受。
10、总结:我这样概括我对《荷塘月色》的理解——借景抒情,是阅读本文时应抓住的一个关键。具体说,作者正是借“荷塘月色”之景,抒“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情。如许多论者分析的那样,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屡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
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许多论者在分析本文时,多抓住“荷塘月色”的“朦胧”大作文章,认为这反映了作者扑朔迷离、如烟似梦的愁绪,所谓“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只说对了一半。自然界的“朦胧之景”多的是,可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抒情呢?
问题的实质,在于这里的“荷塘”是月下之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上之月色。朦胧固然是二者的共同点,但朱自清赖以言志的是二者更鲜明的相通处,这便是“荷”“月”之高洁!所以,在作者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暇!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我们才能真正领会文章在写法上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走向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并交加的他自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
第三篇: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景物描写赏析,把握作者在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之间辗转中力求超脱的努力,灵魂挣扎的凄苦与无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关注社会生活,追求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1、作者在文中是怎样表自己的思想感情,没绕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
2、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教学方法:
情景再现法
范读法
学生 诵读
合作交流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资料链接: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
四 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周敦颐笔下的《爱莲说》吗?“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那么我们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朱自清先生在荷塘畔,月色下自己的心情抒写吧。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正音,积累词语。
2、学生听范读,赏美景,初步感受作者心情。
三、主旨探究
1、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句子,梳理出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的变化过程?
(1)学生讨论交流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2、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3、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4、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2)教师补充
1、作者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作者对黑暗环境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
2、“且”表明了作者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流露出一丝喜悦。
3、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四
4、梁元帝的《采莲赋》描绘了一个热闹欢快的境界,让读者置身于江南的采粮盛况之中,作者也想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离痛苦的现实世界,去感受有趣的事。“可惜”一词告诉我们作者又从热闹的采莲盛况中返回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2、作者回忆江南旧俗的作用?
思考讨论:作者回忆江南旧俗的内容可否删去?为什么?
交流后明确:不可删去。因为采莲是江南的旧俗,是热闹欢快的,作者回忆采莲的事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平静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3、抒情手法:
思考讨论:如此细腻复杂的感情,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交流后明确:(1)直抒胸臆(2)间接胸臆(借景抒情和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
4、小结:
作者以“心里颇不宁静”开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通过描写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惦念热闹欢快的江南采莲,表现了作者因不宁静,而去荷塘寻暂时的平静和自由,但最终不得解脱而回到现实的矛盾和无奈的心路历程,抒发了作者淡淡的哀愁 淡淡的喜悦。
第二课时
一、多样式,个性化阅读
1、学生找出最能打动自己的文字,认真揣摩,写一段赏析文字(可从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语言技巧等方面赏析)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修改并补充自己的赏析短文。
3、全班讨论交流。
学生先声情并茂地诵读自己喜欢的文字,随后有条理地赏析自己喜欢的文字。教师有针对性的点评,在学生个性化的赏析中尽量寻找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大部分学生可能主要赏析第4、5、6段的画面美和语言美。通过师生平等对话,重点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作者运用了什么娴熟的语言技巧,描绘了景物的什么特征,营造了什么样的艺术境界。
赏析第4段:本段描写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荷韵,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动静结合、叠字等手法,描绘了一幅朦胧静谧的月下荷塘图。
赏析第5段:本段描写了月光、雾气、荷叶和荷花,主要运用比喻、虚实结合等手法,描绘了一幅朦胧柔和的荷塘月色图。
赏析第6段:本段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主要写了杨柳、远山、灯光、蝉声和蛙声,主要运用衬托、以动衬静(反衬)等手法,描绘了一幅朦胧淡雅的荷塘四周图。
四
二、叠音词、动词的选用
1、叠音词: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蓊蓊郁郁”写树木的繁茂)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用“曲曲折折”表现了荷塘的广度,用“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
叠音词运用的效果:(1)传神描摹出眼前之景:情态美、色彩美;(2)增强了语言的音韵美:节奏明朗,韵律和谐。
2、动词(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二)
动词使用精当,富有表现力。
三、小结:
在作者眼中,幽静安宁的荷塘美景“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正是作者为摆脱心中的“不宁静”而寻求的精神避难所。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为读者营造了似真似幻的艺术境界,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板书设计
家————荷塘月色————惦念江南————回到家中(不宁静)
(暂时宁静、自由)
(不宁静)
淡淡的喜悦
淡淡的哀愁 画面美
情调美
语言美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教学反思: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清雅脱俗,行文典雅,意境开阔。只是我在讲解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点把握不到位,可能是学生对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认识不足造成的吧。不过,课后我做了相应的调研,出现这类问题是与学生接触名家散文太少,对作者的处境和当时的社会现实了解不够。
四
第四篇:高中语文《荷塘月色》公开课教案设计 苏教版必修2
《荷塘月色》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朱自清,感受这位爱国知识分子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2.通过审美活动体验,能够充分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3.品味语言,感受意境,能够概括提炼出鉴赏意境美的基本方法。
4.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个性化阅读鉴赏,能够初步实现对作品的多元、创新阅读。
二、教学方法
1.自主阅读体验与教师引导、集体讨论讨论相结合。2.涵泳法、美读法为主兼用探究法对相关问题教学探讨。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能够捕捉表达情感的关键词句,梳理出散文情感脉络,整体把握作者情感。
2.涵泳揣摩,通过对1、2、3、6、7、8等段落关键词句的咀嚼进一步把我作者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作者与作品
1.你读过作者的哪些作品?能够说说内容吗?你喜欢他的作品吗?试作简要分析评价。(主要是让学生谈谈对作品的主观感受,可以据作者作品的整体而言,也可以就作者的某一篇作品)
2.谈谈你所知道的朱自清。(不求完整,一鳞一爪皆可)
3.教师视学生发言情况作补充。(现代作家。号秋实,字佩弦,笔名余捷、柏香、知白。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于扬州。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次年转入本科哲学系。“五四”后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和新潮社,并开始新诗创作。先后任教于杭州第一师范、扬州第六师范,上海中国公学,浙江上虞春晖中学等。1922年与俞平伯等创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刊物《诗》月刊,发表长诗《毁灭》,之后参加过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主要致力于散文创造和古典文学研究。其间创作散文名篇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背影》《荷塘月色》《春》等。散文笔致简约,朴素,亲切,娓娓动人,享有盛誉,被誉为“美文”“白话美术文的模范”。1931年赴伦敦学习并漫游欧洲数
用心
爱心
专心
国。1932年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1938年参加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被选为理事。1945年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民主运动。1946年李公仆、闻一多被害,受到很大震动。清华大学复校后继续任教。他坚定站在民主革命一边,反对内战,直到临终前还嘱咐家属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给的美国面粉。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民族气概”。作品有诗集《血潮》(与俞平伯等合集)、《踪迹》(诗与散文合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散文集)以及评论集《经典常谈》《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尺度》《论雅俗共赏》等,解放后,出版过《朱自清选集》、《朱自清古典文学专集》朱自清序跋书评集)
(二)自主阅读,涵泳揣摩,整体把握。1.轻声阅读,初步感受。
2.涵泳揣摩,把握脉络。(要求动笔,动手,动口。能够找出表现作者情感及其变化的词句,能够揣摩一些关键词句的潜台词,能够作适当的标注与点评)
(三)交流阅读收获,揣摩关键词句,理清情感脉络。1.互相交流阅读成果,彼此表述对文章情感的理解。
2.关键词句的筛选,揣摩潜台词,把握情感脉络。(此项内容已经要求在阅读时做了准备并且同学之间已经做了初步交流,因此,这里可以集体梳理一下)
关键词句:(在理出这些词句的同时,需要引导学生对这些词句进行揣摩,能够说出隐含在表面下面的情感,充分挖掘其潜台词,从而把我作者情感及其变化)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一个人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来了。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一想,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用心
爱心
专心
3.品味1、2、3、6、7、8、9段的语言,进一步把握作者情感及变化。心里颇不宁静(第一段:孤寂的氛围、淡淡的哀愁)
路、树、月(第二段:幽僻、寂寞、蓊蓊郁郁的、月光淡淡的)
独处,到了另一世界里(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第六段: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蝉声、蛙声)可惜我们现在早已经无福消受了(第7、8段:热闹、风流、嬉游、有趣)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第九段:到底、惦着江南、猛抬头)心里颇不宁静————独处求静————一无所有————惦着江南
(四)诵读体验,交流感受。1.选择自己喜欢地方的诵读体验。
2.听朗诵录音,进一步感受,并能够与同伴交流新的感受。
三、课后
1.品味4、5、6段语言,鉴赏意境美,能够作适当点评,并有旁批。2.《采莲赋》《西洲曲》欣赏。3.鉴赏意境美的体会。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涵泳美读,鉴赏文本的意境美,能够概括提炼鉴赏意境美的一般方法;通过个性化鉴赏,能够初步实现对作品的多元解读、创新阅读。
二、教学过程(重点鉴赏4、5、6段和《采莲赋》《西洲曲》)
(一)涵泳品读第四段,鉴赏月光下荷塘宁静之美。
1.自由朗诵,概括表述这一段的意境,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诵。
2.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这一段的意境,并能够根据文本作简要分析,同时提示朗诵时注意点,能够根据提示和理解朗诵。
(表述的语言能够概括意境特点,能够入境并分析出意境所传达出的感情;能够从具体的语言入手进行分析;尊重多元解读,但对明显错误要及时讨论或纠正)
3.注意点: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清雅幽僻、宁静迷蒙的画面;画面与心境;写景的层次等。
(二)涵泳品读第五段,鉴赏荷塘上月色迷蒙之美。
用心
爱心
专心
1.涵泳朗读,动手用文字写出意境及其传达出的感情。
2.组内交流,并且推荐人员班级集体交流,师生共同评价讨论。鼓励多元解读、创新阅读。
3.美读。学生朗读,并且说明朗读的注意点。师生共同讨论朗读时注意事项。4.注意点:写月光重在写月光投影,使月光有了实感质感;静态动写,“泻”“浮”“洗”“笼”等动词的精妙所在;作者为何喜爱这淡淡迷离、朦胧苍茫的月色,说“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此段通感的妙处何在等。
(三)涵泳品读第六段,鉴赏荷塘四周幽远朦胧之美。第五段可以从略,但描写的层次要分析。作者的情感要琢摸。
(四)概括鉴赏意境美的一般方法。
1.让学生自己概括,根据自己在本文的鉴赏过程中的体会来总结。允许争议,可以讨论,不必求全。
2.教师可以帮助进行语言概括,使表述更准确。
3.几个角度:品味语言、语境的修辞妙处、表现手法、再现画面与入境、意境与作者情感等。
(五)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再听听4、5、6段的朗诵录音。
(六)鉴赏《采莲赋》《西洲曲》
可以选择《采莲赋》让学生将刚刚总结的鉴赏散文意境美的方法移植到诗词歌赋的鉴赏上来,明白文学作品的鉴赏是相通的。可以先品味此赋的细节描写之妙,再揣摩用词之精当,然后再鉴赏意境之美妙以及传达出来的感情,最后进一步理解作者引用此赋的真正目的等。
三、结束小结。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五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荷塘月色
一、课本导入
中国人是个喜欢热闹的民族,就拿刚刚过去不久的春节来说,王安石的一首《元日》形容得最为贴切,“爆竹声中一岁除,”过年要放鞭炮庆祝,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高兴,“春风送暖入屠苏”,家家要吃团圆饭,喝团圆酒,“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门神换春联,这是中国老百姓忙年中最常见的景象。然而大鱼大肉吃多了会腻,迎来送往的应酬多了也觉得累,这时候人们又会渴望独处,“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林语堂),对于现代人来说,最常见的消遣是玩手机,刷刷微博、朋友圈,或者玩玩游戏,而在没有wifi、电脑和互联网的民国时代,人们又是如何排解烦闷,偷得浮生半日闲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朱自清先生的现代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感受一段在那个“日色、车马、邮件都很慢的”年代里,与清风明月、脉脉荷香为伴的闲情逸趣。
二、知人论世
首先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代表作。这也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文学评论的重要原则之一。“知人”就是了解、研究作者的生平经历,“论世”指的是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作品时曾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情,半瓣花上说人情。”知人论世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走进作品,把握文章主题内涵,与作者来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和交流。
知人,那么对于作者朱自清,同学们都有哪些了解?
朱自清,生于1898年,卒于1948年。原籍浙江绍兴,是鲁迅先生的同乡,但由于祖父和父亲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原名朱自华,取“春华秋实”之意,字佩弦,号秋实。后来1917年考入北大哲学系时,改名“自清”,取自楚辞“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为自我勉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廉洁,不与周围同流合污。自清二字也成为朱自清的人生注解。1948年时,重病缠身的朱自清先生为了抗议美国扶植日本的政策,不食美国救济粮,最后病逝于北平大医院,火葬于广济寺,享年51岁,留下诗歌、散文、文学评论26册,190万字。可以说,朱自清先生用自己最后的尊严,捍卫了一个中国文人的清高和傲骨。朱自清是五四以来重要学者、作家,他的作品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白话散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欧洲杂记》等。
论世,本文写于1927年7月,国共两党合作决裂,蒋介石发动了持续九个月的清党运动,白色恐怖笼罩了大半个中国,报纸上每天可以见到对共产党员、左翼人士和其他政治异见人士的迫害、拘禁、处决、镇压。根据当时全国各地慈善救济机关不完全统计统计,从1927年4月到1928年上半年,以清党名义下被迫害的民众有8万多人,其中被杀害4多万人,共产党员2.6万人。正是在这样一个充满血腥暴力和人人自危的动荡岁月中,作为一个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青年,崇高理想的知识分子,朱自清的内心是惶恐不安、苦闷彷徨的。他既不满黑暗的现实,但又没有勇气投入到斗争中去,只好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中,寻得一片暂时的栖身之所。
朱自清先生这段心路历程也记录在当时的作品中,他在散文《从哪里走》写道:“在旧时代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一封信》中则说:“自己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中,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想要明白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而我们今天所学习的《荷塘月色》,又将体现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他是否已经找到了摆脱苦闷和彷徨的终极答案呢?
三、文本诵读
在了解了作者和时代背景之后,我们开始正式进入到文本的学习环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经说过一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指的是文章需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那么在本文的学习中,我们将采取三步诵读法,来研读课文。第一步是出声自由朗读,主要解决生字生词、组词断句的问题,同时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第二步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要念词完整,感情饱满,抑扬顿挫。重点是要读出文章的节奏和重音,也就是段落的停顿,语句的停顿和语气的转换。我在这里找来了孙道临先生的范读录音,请同学们仔细体会,著名艺术家孙道临先生是如何处理这一篇现代名篇的,请边听,便用笔在文中划出停顿和重音来,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朗读,最后选出代表每人读一个小小段落,我们最后来评判一下,那一组同学表现得最好。第三步,是带着思考题默读,进一步把握文本脉络,欣赏品评文字,课前我们布置了预习题,下面我们来一起复习一下这些题目。
1、本文题目《荷塘月色》,描写的重点是荷塘还是月色?
2、作者描写了哪些景色?这些景色都有什么特点?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哪些变化?
3、怎样理解开头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文中的作用?
4、作者结尾处为什么会联想到“采莲旧事”,怀念江南?
5、你最喜欢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哪些语句?请选择其中一句加以分析。
四、解读文本
1、本文题目《荷塘月色》,描写的重点是荷塘还是月色?
荷塘和月色是并列交叉的关系,本文描写的荷塘是月色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荷塘指的是作者任教的清华大学清华园中的荷花池,这是特定的处所,荷花原本就是花中君子,出自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因此选择荷塘,是作者下意识的心境选择,也是审美趣味使然。而月色,也是作者所向往的那种和谐宁静的境界。
2、作者描写了哪些景色?这些景色都有什么特点?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哪些变化?(这道题旨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后人评论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特点之一是描写精细、漂亮缜密,有一种工笔画般的美感,也就是课后评论中的第二条,“朱自清的所谓把描写对象‘剥开来看,拆穿来看’,其实也就是说要分解剖析,把描写对象解剖为一个一个组成部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去观察描写,并且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角度去表现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质地、大小、数量、气味、声音,以及它们的运动和变化。”因此朱自清散文的成功,在当时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在白话文学的新期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相对于梁实秋的散文古朴凝练,朱自清的语言是欧化的,较多使用前缀和形容词。下面我们先来梳理文章的层次段落,记叙文的层次划分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是时间顺序,第二是空间方位顺序即移步换景,第三种是事物的内在逻辑顺序。那么本文的文章脉络也是非常清晰的,可以按照空间方位顺序划分为四个部分:念荷塘(不静)——去荷塘(求静)——赏荷塘(得静)——离荷塘(出静)。
①念荷塘:文章的第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本文的文眼,交代了独游荷塘的缘起,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感交织的矛盾心理,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白色恐怖时期,作者既不满黑暗现实有没有勇气抛家舍业投身革命。
②去荷塘:
所见:小煤屑路——曲折,幽僻,寂寞
四面树木——蓊蓊郁郁,幽深静谧 月光——淡淡、朦胧
此时的荷塘不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明艳灿烂,月光也不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如飞镜临丹阙的明月,而是带着如烟似雾的朦胧诗意。淡淡二字也是全文的感情基调,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内心没有大起大落的剧烈冲突,感情和情绪表露的时候都是有所掩饰、有所节制,这是中国文人特有的中和之美和含蓄之美。
所感:心里不平静,希望寻求安慰。③赏荷塘:
荷叶——茂密繁盛 舒展优美
荷花——姿态各异 尽显秀色 博喻的手法从不同侧面和角度表现出事物的特点,增
加形象的密度和气势 荷香——若有若无、飘渺幽怨、清幽淡雅、不绝如缕(通感)荷叶荷花的动态——疾如闪电,细腻柔媚
朱自清散文中很喜欢用女性意象,比如《绿》将梅雨潭的绿比作女儿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那晚月儿已削瘦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地上了柳梢头”„„美好、细腻、柔媚的象征,这在同时期的冰心、俞平伯等作家,包括徐志摩,泰戈尔等蜚声中外的诗人都喜欢用孩子、女性意象,表现出一种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田园牧歌式生活情趣。这也是当时的一种写作流派所体现出的风格。
月色——光辉照耀 静谧清幽 青雾——轻柔迷蒙
云——不浓不淡、不明不暗、调和适度、安逸的生活情趣 灌木——奇形怪状 明暗掩映 错落有致 如诗如画
月影——和谐、跳跃、轻盈、荡漾(通感)视觉转化为听觉 四周树影——阴沉 灯光——没精打采
蛙叫蝉鸣——以闹衬静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通感: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绘,表现出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手法。比如北宋词人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有一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将视觉转化为听觉,表现出春光明媚灿烂。还有在《列子·汤问》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中,伯牙古琴,志在高山,子期就说,善哉乎鼓琴,巍巍若太山,志在流水,子期云,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听觉转化为视觉,现在也有通感的运用,比如说一个人笑容很甜,视觉转化为味觉。比如周杰伦的歌,《甜甜的》我轻轻地尝一口你说的爱我,听觉转化为味觉,还有《青花瓷》,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视觉转化为听觉。通感要抓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又要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新的艺术意境。
仿写练习。
④离荷塘
4、作者结尾处为什么会联想到“采莲旧事”,怀念江南?
由荷塘想到江南采莲旧俗,这是情理自然,用《采莲赋》中青年男女传情、嬉游的热闹场面,含蓄表达出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西洲曲》是热恋的少女寻找情人而不见的相思之愁,暗合作者在荷塘中寻找精神寄托而最终不得的失落之情。引用《西洲曲》进一步表现出作者内心的不平静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向往。思念江南则是身处烦忧之中而记往怀旧的含义。
认为过去的一切好于现在,这是一切浪漫主义者的误区。引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一句话:“他还年轻,尚不知道回忆总会抹去坏的,留下好的,而正是由于这种玄妙,我们才得以承担过去的沉重。”
本文感情变化:不静——求静——得静——出静
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淡淡二字也是全文的感情基调,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内心没有大起大落的剧烈冲突,感情和情绪表露的时候都是有所掩饰、有所节制,这是中国文人特有的中和之美和含蓄之美。本文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和内结构的一致性,使文章显得回环婉曲,浑然天成。
主题思想:作者通过对荷塘月色等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委婉曲折地表达出作者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无法超脱的苦闷心情。
五、文学鉴赏
5、你最喜欢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哪些语句?请选择其中一句加以分析。画面美: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荷花、荷香、月光的事物进行精心描绘,通过声、光、色、味的神韵渲染,勾勒出一副虚实相间、光影和谐、清新雅致、荷香缕缕,水乳交融的动人画卷。
意境美: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一切景物都笼罩在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之中。薄雾轻纱笼罩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境,夜色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花是零星的,香是如丝如缕、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小睡也别有风味,桥到好处,意境不浓不淡、不明不暗、调和、适中、安逸,恰恰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是对适度生活情趣的追求。
音律美:三十多处叠音词的好处,相同的音节重叠使用,使文章堵起来和谐悦耳,语言音律之美,强化了舒缓的节奏,营造出精美和谐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