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1——烟台市街区发展调研报告5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7:0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作业1——烟台市街区发展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作业1——烟台市街区发展调研报告》。

第一篇:作业1——烟台市街区发展调研报告

中外城市建设史作业1

烟台作为中国近代重要的沿海开放港口城市,源起于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设置的“奇山守御千户所”,因第二次鸦片战争所签订的《天津条约》而于公元1861年正式开埠,经过六百多年的演变发展和一百四十多年的城市建设,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开始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之前,烟台尚拥有五片各具特色的历史街区。除了奇山所城和朝阳街历史街区被划为法定的历史文化街区得到保护外,其它三片历史街区都在二十一世纪初的三年内遭到程度不同的破坏。

烟台山历史景观区、朝阳街历史文化街区、奇山所历史文化街区、大马路历史街区、毓璜顶历史景观区、福山县衙周边街区。

调研报告主要内容:

1、形成与发展。(自然环境状况——选址、历史与文化——布局形态等)

2、街区形态。(街区类型)

3、路网布局。

4、建筑类型。

5、开放空间的营造。

6、规划特点。

7、改造后特点。

第二篇:1912街区小品调研

南京1912街区小品调研

一、所调查地点场地背景:

“南京1912”这个名字的来历起源于一段历史。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建立,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民国曾是南京历史上最繁华最鼎盛的时期,当时的南京城聚集着最显赫的政界要人和学术大家,是中西交会之地。南京总统府是孙中山先生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所在地,与总统府毗邻的民国建筑群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受西风东渐之影响,民国时期的建筑、社会风尚都带着中西合璧的味道。

南京1912位于南京市长江路与太平北路交汇处,它的定位是将浓郁的民国历史风味与时尚的结合,也就是历史与时尚的结合。建筑物本身所呈现的是文化,其中加入了商业的元素,经营的内容是时尚消费。它的主题是休闲、时尚,也有旅游功能。南京1912最大的优势在于,地处黄金地段,面积大建筑少,视野开阔,形成了一个闹中取静的开放的空间,以及里面的人想到外面来、外面的人想到里面去的互动氛围,这是其它时尚消费场所不具备的独一无二的资源。

二、所调查地点场地分析:

建筑特点: 青灰色的墙体是南京1912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及色系。红色墙体是南京1912最原始的建筑及色系,原滋原味,起到点睛之笔。无论尖形屋顶还是弧形的门窗,都有着中西文化的合璧。建筑物之间用透明玻璃廊桥相互连接,充分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相结合的特点。玻璃、钢构、青灰砖及红砖都是南京1912的主要建筑材料。

建筑风格:在中西文化的结合之下产生的现代时尚元素。古朴典雅的民国建筑、五光十色的异国情调。烟灰色调为主的老式洋房里,包裹的是最前卫的摩登生活 英式小楼和小阳台也是南京1912典型的建筑风格。

外部景观(绿化): 南京1912的外景绿化主要是以自然长成的大树和人工种植的灌木以及藤类植物作为陪衬,密度较高,自然景观和建筑景观融为一体,相互衬托;现代社会的紧张的工作、快生活节奏,使人门更加向往空气清新、流水潺潺、植物青葱的大自然;现代都市的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营造一个完美、舒心、休闲的购物环境。南京1912外部景观绿化图 百年老树----时代与时俱进的标志 建筑之间也用绿色植物牵连起来,形成一道风景线 道路两旁的灯柱上也爬满绿色植物2.2外部休闲空间(桌椅、路灯)为了突出和体现整个商业区的休闲气氛,南京1912 对于外部休闲空间的营造充分利用了桌椅和路灯的布置,满足人们在繁华都市也能寻求一种宁静舒适的环境,享受忙碌工作之后带来的安谧和轻松,夜晚的灯光设计有浪漫和温馨,也有激情。酒吧区----体现的是现代都市的激情 休闲区----体现的是现代都市的浪漫 餐饮区----体现的是现代都市的温馨 外部休闲空间(桌椅、路灯)图 主动线的边侧都是供游人休息的座椅,放在临近大道的路边,也起到了引导路人进来的作用。繁华的都市中也有一处闹中取静的休息场所 英式时尚和典雅的壁灯,精美而别具一格。

建筑细节:整个商业体是“L”型,其动线成井字或着田字型双动线,主动线围绕整个建筑群外部,次动线围绕整个建筑群内部,简单明了。“南京1912” 由17幢民国风格建筑及”共和”“博爱”“新世纪”“太平”4个街心广场组成,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一期工程的建筑面积仅为23000平方米,其中5幢是原有的民国建筑,最高的只有三层楼,大多数建筑是两层楼甚至是平房。这片青灰色与砖红色相间的建筑群(色系风格以青灰色为主),风格古朴精巧,错落有致地呈L形环绕”总统府”,南京1912的建筑和外观设计充分体现了民国时期的特点,也结合了现代时尚元素。它是一个中西合璧、时尚互融、文化精彩的休闲消费场所,集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时尚休闲街区。插注(诠释):“共和”:代表自由、公正、民主;“博爱”:代表宽容、友好、团结;“新世纪”:代表进步。“太平”:代表和平盛世。

这四个街区广场所代表的含义与民国时代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紧密相联,整个项目是围绕着南京总统府,那么他背后所蕴藏的含义也是与之相关的,他们见证着历史的辉煌,时代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和平。

优势: 结合周边环境,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业态吸引消费者;

劣势: 管线、空调、厨房、下水道的设置非常影响美观,不注重细节的处理,对于水垢的排放也十分脏乱。

三、小品调查及分析:(一)、信息系统类:

地点:南京1912街区 时间:2013.3.20 材质:花岗岩、玻璃

景观评析:该标识牌位于1912街区路口位置,尺度中等,使用灰色花岗岩与玻璃材质,上部有石雕,融入中国古典建筑的元素,整体是简洁的直角造型,颜色和造型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采用古典与现代的结合,更能体现民国的时代感,四周围绕绿篱,更显庄严。

主观感受评价:

美观感受:★★★★☆ 使用感受:★★★★☆

与周围环境协调度:★★★★☆

优点:整体简洁大方,端庄肃穆,与南京1912的整体建筑协调统一,很有时代感。缺点:文字篆刻于玻璃上,虽然视觉感受不错,但是不够醒目,标识牌整体过于平淡普通,容易被忽略。

[1912简介牌] 小结:该标识牌在尺度、材质、质感、时代感上表现比较好,但是造型方面过于普通。

地点:南京1912街区 时间:2013.3.20 材质:铁、玻璃

景观评析:该标识牌尺度合理,使用乳白色玻璃和黑色铁框,仿欧式风格,采用直角设计,可以兼顾来往的人群,整体与周围环境统一协调。

主观感受评价:

美观感受:★★★★★ 使用感受:★★★★★

与周围环境协调度:★★★★★ 优点:设计美观、精致,仿欧洲复古风格,与南京1912的明国复古风格相互呼应,兼具使用功能和美化功能,设计高度合理,字体醒目,设计较为人性化。小结:设计美观,尺度合理,设计人性化。

[1912指路牌]

(二)、照明系统类:

[1912壁灯] 地点:南京1912街区 时间:2013.3.20 材质:铁、玻璃

景观评析:该壁灯尺度较小,使用深灰色铁质和毛玻璃,仿欧式风格,设计细致、精美,装饰性较强。

主观感受评价:

美观感受:★★★★★ 使用感受:★★★★☆

与周围环境协调度:★★★★☆

优点:该壁灯设计精美,与周围环境自成一体,采用毛玻璃和黄色灯泡,使灯光模糊、昏暗,营造一种温馨、复古的氛围。

小结:设计精美,与周围环境协调,容易营造氛围。

(三)、配景系统类:

[1912雕塑小品] 地点:南京1912街区 时间:2013.3.20 使用功能分类:配景系统类 材质:花岗岩、合成材料

景观评析:景观尺度较小,复古的神兽石雕,和具有现代气息的规则复合材料的底座,四周以红花繼木和杜鹃做绿篱,在白色背景墙中间,作点缀。

主观感受评价:

美观感受:★★★★☆ 使用感受:★★★★☆

与周围环境协调度:★★★★☆ 优点:为单一白色的背景墙添加变化的元素,风格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增加景观的连贯性。缺点:小品虽简单朴素,但是作为进入后景观的一个节点,应该再精致,突出一点。小结:作为节点的小品,应该在凸显一点。

[1912花钵] 地点:南京1912街区 时间:2013.3.20 使用功能分类:配景系统类 材质:复合材料

景观评析:兼有阻拦功能的花钵,小尺度,凹凸不平的石材很有质地,与旁边圆滑的花钵形成对比,一静一动,一高一低,有韵律感,功能多样,并且偏矮的高度,可以避免行人坐在上面,以增强使用时间。

主观感受评价:

美观感受:★★★★☆ 使用感受:★★★★☆

与周围环境协调度:★★★★☆

优点:功能多样,兼具阻拦、美观,颜色和质地很协调。缺点:灰暗的色系,再加上规则的图形,显得有些死板。

[1912花钵] 地点:南京1912街区 时间:2013.3.20 使用功能分类:配景系统类 材质:大理石

景观评析:小尺度,统一与旁边小品的颜色和材质,很有一致性。

主观感受评价:

美观感受:★★★☆☆ 使用感受:★★★★☆

与周围环境协调度:★★★★☆ 优点:简洁,实用 缺点:观赏价值不高

[1912花钵] 地点:南京1912街区 时间:2013.3.20 使用功能分类:配景系统类 材质:木材

景观评析:采用木材建造规则的田园风格的花钵,造型简单,但不平庸,高度合理,考虑里坐立状态的视线范围,青灰色砖建筑,与棕黄色木质配景,相得益彰。

主观感受评价:

美观感受:★★★★★ 使用感受:★★★★☆

与周围环境协调度:★★★★☆ 优点:考虑到人坐立时与旁边人的视线,做了轻微的遮挡,分割出小空间,很人性化的考虑。缺点:使用时令花卉,成本较高。

小结:无论是色彩、质感、尺度、还是使用感受都考虑得比较到位。

(四)、服务系统类:

[1912垃圾桶] 地点:南京1912街区 时间:2013.3.20 材质:金属

景观评析:金属制垃圾桶,绿色和灰色与周围比较协调,高度合理,有清晰的分类的标识,顶端有烟灰缸,功能一目了然,简洁大方。

主观感受评价:

美观感受:★★★☆☆ 使用感受:★★★★☆

与周围环境协调度:★★★☆☆

优点:简洁、大方,功能清晰,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缺点:过于大众化,现代化,与南京1912的复古气息不搭调。小结:实用,但美观性太差。

(五)、阻拦系统类:

[1912栏杆] 地点:南京1912街区 时间:2013.3.20 材质:铁

景观评析:铁质的,有规则花纹的,自行车停车位栏杆,尺度过大。

主观感受评价:

美观感受:★★★☆☆ 使用感受:★★★★☆

与周围环境协调度:★★★☆☆

优点:高阻拦,精美的雕花铁质栏杆,有欧式围栏的感觉,对于自行车停车位,安全性有所提高。

缺点:高大的闭合式栏杆伫立在路旁,显得有些突兀,整体感觉较为普通,与周围的硬质景观结合,显得更加生硬。

小结:高大的铁质栏杆显得生硬,突兀。

(六)、休息系统类:

[1912坐凳] 地点:南京1912街区 时间:2013.3.20 材质:合成材料

景观评析:很有创意的座凳,模拟人体的一部份,下蹲的动作很生动,加上包里的汽水瓶富有喜感,颜色鲜艳,坐凳高度适中,符合人体工程学特征。

主观感受评价:

美观感受:★★★★☆ 使用感受:★★★★☆

与周围环境协调度:★★★★☆

优点:颜色鲜艳,造型活泼,能快速吸引人的眼球。

缺点:作为体验式的小品,应该适度降低它的休息功能,从而可以使人群流动速度加快,使更多的人能体验到。小结:富有创意,很好兼顾美观和实用功能,但是考虑到人流等因素,有时不一定舒适就好。

[1912坐凳] 地点:南京1912街区 时间:2013.3.20 材质:木材、大理石

景观评析:环形座椅和雕塑小品结合,尺度偏大,属于重要节点上的小品,正方形构图,大理石贴砖,木质凳面,高度合理,中央是梯形石雕,四面雕龙头,有古典的风格。

主观感受评价:

美观感受:★★★★☆ 使用感受:★★★★☆

与周围环境协调度:★★★★☆

优点:简洁,采用与其他雕塑小品相同的材质,整体上统一。

缺点:石雕过于枯燥,并且,周围没有可欣赏的景观,设立座椅的作用不大。

小结:该中心座椅有些多余,以我的想法,周围设立少些长椅,中心建特色雕塑,或精美的小型花坛。

四、总结:

此次环境小品调研,我最大的收获是对小品尺度的把握,一个好的小品不仅要考虑美观的造型,使用的功能,小品的尺度对小品的使用是用很大的影响的,合理的尺度不仅会用好的观赏效果,还能提高人使用的舒适度。

第二,根据人的视线,人流的速度、范围,路网等来确定小品的摆放位置,在人的视线节点的应该有精致的小品来吸引人的视线,标识牌等信息系统类小品,应该考虑人的视线、人的移动方向等确定出一个最合理的位置。

第三,古典与现代,中式和西式的结合,也可以很协调。

第四,在小组合作中,相互配合是很重要的,并且每个人对景观的感受不同,善于倾听也会有很多收获的。

第三篇:烟台市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烟台市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李世泰

王庆 王富喜 宋彦华 孙海燕

摘要 在分析了烟台市发展城市经济优势因素和瓶颈因素的基础上,根据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后发优势和空间结构理论,提出了“扬长补短,结构跨越,集群布局,产业融合”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并具体指明了市区主要产业发展的方向,确定出“一核、二轴、三副”的烟台城市空间结构的格局。

关键词 城市经济;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当前,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中已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突出,城市经济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所以,开展烟台市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改变烟台市城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促进全市跨越式前进,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东部突破烟台,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重大举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烟台市城市经济发展的优势因素

1.1 综合环境优势

烟台市依山傍海,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优势突出。2004年入选“最佳魅力城市”;200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连续四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2006年又荣赢投资环境金牌城市。另外,烟台市通过在政府职能部门和窗口单位开展的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大大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从而极大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良好的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投资的热土。截止2006年底,前来烟台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70多个,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万多个,日本三菱、美国通用、德国西门子、泰国正大等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已在烟台安家落户。

1.2 资源优势

我市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粮、油、果、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在全国均占重要位置,是全国著名的“水果基地”、“花生基地”、“蔬菜出口基地”和“海珍品基地”,如苹果产量300万吨,全国苹果总产量的1/9,出口量占全国1/4。烟台的水产品产量在全国占重要位置,出口创汇约占全国的七分之一。另外,还有丰富的黄金、盐、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从而为我市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基础。

1.3产业优势

烟台市区已经形成了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为支柱的先进制造业。2006年烟台市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目前烟台市工业结构与第三次消费升级阶段的需求具有很高的吻合度和相关度,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分工的专业化不仅将促进汽车、电脑、住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必将极大地拓宽商贸、旅游、现代物流、信息化、中介咨询乃至国际会展招商等市场需求,为加快服务业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

1.4区位优势

烟台长期偏离山东半岛发展主轴,处于交通的末梢,半岛的北隅,所以区位条件不是很理想,但随着德龙烟铁路、黄大铁路、烟大轮渡、蓝新铁路、环渤海高速等的高等级交通体系的建成、在建和将建,再加上如果烟台能作为中韩铁路轮渡的中方港址,烟台就会形成 “环绕渤海、联通南北、对接东西”的交通格局。从而使烟台变为国家铁路、公路沿海交通大通道上重要的枢纽和结点,将由一个陆路交通的末端,变成水路、公路、铁路的交通枢纽。由此直接导致韩国、日本和我国的华北、东北、华东、西北成为烟台广阔的腹地区域。所以烟台市的区位优势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将日益显现出来。2 烟台市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

2.1中心城区实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差

长期以来,烟台市区的建设和发展滞缓,集聚与辐射功能较弱。主要体现在:第一,经济实力不足,无能力带动。烟台2004年GDP总量达到1639亿元,排山东省第二。但依据《200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烟台市区GDP在山东省仅排第5,居东营之后。市区GDP占市域GDP的比重仅为38.7%,远远落后于济南(77.5%)和青岛(54%)。说明烟台作为一个中心城市其中心性不强。第二;缺少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长期以来,烟台市的大型骨干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县域,如南山集团、丛林集团等。近几年市区虽然有所发展,但都是以外资企业为主,它们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主要是国际联系,地方化和本地化的程度比较低,技术扩散非常有限。这主要表现在某些关键性零配件和原材料要么通过其国际供应链来供应,要么是在全国范围内采购,从而造成与当地企业的生产联系减弱。第三;市区服务业发展缓慢,已经成为我市城市经济发展的“短板”。三产的比重从1990年的38.83%下降到2006年的30.14%,远远落后于济南、青岛,甚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图1)。另外,2006年烟台第三产业中传统社会服务业占三产比重50%以上。而金融、保险、通讯、旅游、房地产、信息服务等新兴行业比重低。这与烟台的中心城市定位十分不相称。烟台服务业的发展,还缺乏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和骨干品牌企业。到2006年底,烟台市年交易额过50亿元的市场只有三站交易市场,过30亿元的流通企业只有振华集团,服务业大项目和骨干品牌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还有待加强,缺少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大流通企业、大市场。市区旅游业同样也是缺乏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标志性景点来支撑,从而只能成为“中转站”。

7058.8 58.260.876052.3 48.75047.545.9 4239.54033.9 32第一产业30.14 30第二产业

20第三产业11.8 9.87.38.99105.76.6

0 全国全省半岛青岛济南烟台图1 2006年烟台与全国、全省、半岛及青岛、济南三次产业比例比较图

2.2 区域协作粗放,产业集中度不够,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较弱,产业链存在缺陷。

首先,五区产业结构雷同,缺乏合理分工协作,无法形成市区经济一体化。市域经济一体化、胶东半岛经济一体化乃至环渤海经济一体更是无从谈起。每个工业园都上机械、电子、食品项目,每个项目都想从别人手里抢过来;每个区都建旅游景点,上商贸设施,抓批发市场,但规模化、专业化和特色化水平不高,整个城市产业聚集度比较低,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集群。如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确定了“四大专业园区和两大生产基地”,就充分反映了烟台市区电子信息产业“遍地开花”的现状。其次,支柱产业的产业链短,创新能力弱。如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是以廉价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为代表的低技术含量的贴牌生产,我们只是简单的加工厂,并且本地的大多数零配件生产企业很难进入到龙头企业的生产体系之中。食品产业与黄金产业都是与本地资源结合建立起来的,多为初级产品加工,深加工能力不足。如2004年烟台市的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居各行业首位,实现增加值56亿元,但是食品制造业却只有17亿元,不足前者的1/3。这说明我市食品和黄金加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创新能力不强从而无法将资源优势变成竞争优势。烟台市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建立和巩固一批优势产业,形成特色经济。同时实施后发优势战略,缩短在技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市场制度等方面与先发地区的差距,以后发优势带动比较优势的提升,超脱传统比较优势的束缚,造就竞争优势,使产业结构既有自己的特色,又可以不断地向上升级。这样就能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达到后来居上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还应重视对战略贸易理论的运用,政府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在宏观上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增强我市产业竞争力。具体提出“扬长补短,结构跨越,集群布局,产业融合”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扬长补短:指的是充分发挥我市现有的比较优势,获取比较利益;同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各种方式,使我市现在发展相对落后,而又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产业得到发展和提升。

结构跨越:要优化和提升我市的产业结构,政府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以较少的时间和较少的代价使之跨越式的升级。

集群布局:追求集聚效应正在取代各种优惠政策成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中的首选要素。按照劳动地域分工的原则,沿着“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思路,集中合理布局优势产业。

产业融合:在促进产业集聚和区域集聚的同时,要注重利用市场机制,形成内在有序的分工体系。特别要注重制造业与第三产业并举,积极构建服务配套体系,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烟台城市产业发展战略

4.1 发挥资源和传统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拉长产业链,利用特色进一步巩固黄金和食品产业的竞争优势。(1)黄金产业:为了巩固和提升烟台市黄金产业在环渤海经济圈乃至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竞争力,烟台市区必须充分发挥县域黄金资源和黄金产业的优势,依托市区的人才资源和黄金交易市场,大力开发黄金珠宝首饰、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等民用产品,大力拓展下游产品。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扩大金盐、各种黄金及贵金属合金丝等工业用金产品的生产,立足于精深加工,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延伸黄金产业链条,建设中国北方金银珠宝加工集散中心。

(2)食品产业:烟台市区食品工业的发展应该走集群化的发展道路,以此保持和提升食品工业的整体竞争力。首先,以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为依托,以农业产业化为手段,在进一步做大做强张裕、喜旺等龙头企业的同时,注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积极发展为龙头企业、主导产品配套服务的相关产品和产业;其次,在重点发展在全国层面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葡萄酒产业集群和果蔬产业集群的同时,积极培育和壮大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第三,加大科技投入,逐步提高食品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科技含量,拉长产业链。大力培育海洋生物制药和生物保健品的研究与开发,以食品深加工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

4.2发挥机械、电子的产品优势,走规模化、品牌化的路子,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烟台市的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应该扬长避短,依托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和产品优势,实施差异化战略。①汽车产业要充分依靠和发挥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已经形成的轿车生产规模优势,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零配件配套本地化的比重,通过“规模收益递增”强化和提升经济型中档轿车的竞争力。②电子信息产业以稳固和壮大鸿富泰、浪潮LG现有企业生产规模为中心,围绕手机和电脑(笔记本)两大有竞争力的产品,培育自主品牌,同时以大力发展建设上、下游相关配套、协作企业(产业)为重点,积极扶持为核心企业和主导产品配套服务的关联企(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尽快实现外来企业的本地化、提高产品的本土增值能力创造条件。③造船业在以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等特种船舶生产为目标的同时,以大宇造船项目为龙头,加快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逐渐上马技术含量高的整船制造。④ 其他机械制造业以斗山机械等骨干企业为基础,着力发展已形成一定产品优势的工程挖掘机、叉车等产品,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产品档次和规模实力。

4.3发挥港口和产业优势,利用后发优势,立足配套,跨越式发展石化和冶金产业。依托八角深水大港发展石化和钢铁等临港工业。首先,利用正在建设的液体石油化工码头,在积极争取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的基础上,积极面向国内外大公司寻求合作,通过合资合作,从中间产品做起,逐步向下游产品延伸。根据市场需求,重点发展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五大通用树脂以及 PTA(精对苯二甲酸)、EG(乙二醇)、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PC(聚碳酸酯)等大型重要石化原材料项目。根据我国钢铁工业的生产和消费结构,围绕烟台市未来汽车和造船及海洋工程机械工业对钢材品种和数量的需求,结合烟台市发展钢铁的条件,通过与大企业联合,走特色化道路,发展薄板、中厚板和特种钢材。

4.4发挥环境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市区的产业结构。(1)物流业:

烟台市必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现代物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第一,鼓励我市物流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国际国内物流企业合资合作。第二,加强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保障港口、空港和德龙烟铁路建设;第三,加强物流信息网络建设,推进物流信息化管理。第四,推动物流社会化,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

(2)金融业:

我市的金融业活力不足,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金融业的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和市场定位趋同等问题,使得金融服务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因此,烟台市要主动与周边发达地区合作,争取其在烟台市建立分支机构,建设区域性金融性中心,解决烟台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利用其先进的金融产品、金融业务、金融市场等设计理念,带动烟台当地金融产业发展。同时应营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创新金融产品和积极发展保险业。(3)旅游业与会展业:

针对烟台市区定位不明确,特色不鲜明、产业链延伸不够、旅游淡季过长、非旅游目的地等问题,充分挖掘市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塑造“国际葡萄酒城

中国休闲度假之都”的城市品牌。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 葡萄酒城是烟台市最为靓丽的一张城市名片,也是烟台市区旅游的最大的特色。所以我市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色积极开展葡萄酒之旅。根据烟台市葡萄酒旅游资源在空间上相隔离的特征,结合市区现有的其它旅游景点,形成“一城、三心、八区”的空间网络系统。“一城”指现代化国际葡萄酒城;“三心”包括张裕酒文化博物馆中心区、张裕卡斯特酒庄中心区和张裕集团公司中心区;“八区”是张裕博物馆的酒文化展示区、美食购物区;张裕卡斯特酒庄的葡萄园生态旅游区、休闲娱乐区、高档葡萄酒生产观光区和会展博览购物区;张裕集团公司的葡萄酒生产观光区和教育科研区。然后串联市区各景点,形成闭环状旅游路线(图2)。实施上述规划重点应在滨海景区、迎春大街建成烟台市的RBD。根据城市旅游发展的要求,商业寻求与游憩业相结合,游憩业也需要与商业集聚,所以城市游憩商业区建设势在必行,把烟台市的地方特色美食集中于此,把烟台市的地方特产汇集于此,更重要的是围绕葡萄和葡萄酒设计制造有珍藏价值的旅游纪念品、礼品并展示于此。把广仁路建成烟台市的特色购物、娱乐、美食步行街。

图2 烟台葡萄酒旅游规划线路图

烟台市区海水清澈,沙滩柔软、岛屿环绕、阳光充足、山青林静、鲁菜之乡。为建设国际休闲度假圣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旅游消费需求也为烟台建设中国休闲度假之都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从市旅游局的统计数字来看,2007年上半年,休闲度假游客比例上升,占游客总数的比例达到24.09%,温泉、海岛度假等游客增幅较大;所以烟台市应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积极开拓市场,利用后发优势把比较优势变成竞争优势。同时大力发展会展业,把旅游业和会展业做为烟台市服务业发展的两翼,推动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升级。

另外,烟台市还应利用自己的优势,重点发展中介、信息、文化传媒等知识密集型产业。中介服务业,要大力发展会计、审计、律师、咨询、策划以及招商会展等中介服务组织,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咨询力量的顾问队伍及智力服务网络。信息服务业,要依托“数字烟台”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基础传输网络,促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网”融合,尽快建成全市的电子信息平台。空间发展战略

5.1总体空间布局 为了把烟台打造成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导的综合性区域中心,环渤海咽喉地带的海陆交通枢纽,中韩日经贸交流的前沿门户”。根据“拓展东西两翼、贯通南山北海、构建T型组团”的空间布局;加强产业、企业、设施、人才等资源整合,促进人口、资金、信息、技术等要素集聚,推动五区融合的要求。确定出“一核、二轴、三副”的烟台城市空间结构格局(图3)。

“一核”是指由芝罘和莱山组团组成的城市核心区。

“二轴”是指滨海城市发展轴和烟青城市发展轴。其中,滨海城市发展轴是烟台城市经济近期重点发展的“城市走廊”。通过该轴将分散的六大城市组团有机融合成带状城市组团;同时,从西至东将临港产业集群、机械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现代高效农业产业集群串联在一起,成为一条集优势产业于一体,分工明确又有机联系的“扇状”城市产业发展轴。从而对外可以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分工,不断提升烟台城市核心竞争力;对内必将辐射带动周边城镇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经济。烟青城市发展轴是远期重点发展的“城市走廊”。随着青岛“龙头”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的增强、烟大铁路轮渡运输能力不断增大、市区所有南北通道的即将贯通,航空港的的扩建改造完成,城市发展空间必将逐渐向南拓展,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同时带动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局面定会日益显现出来,从而使城市形态变得日趋复杂,由带状不断向网络状的高级形态演化。

“三副”是指三个城市副中心区。即开发区—福山城市副中心区、八角城市副中心区和牟平城市副中心区。

5.2分区功能定位

按照“市区一体、共兴共荣”的思路,强化融合发展的理念,以发展特色经济、实施差异化竞争为目标,科学选择产业发展方向,合理界定产业和项目布局,形成功能定位合理,发展特色突出、产业联系紧密、区域分工协作的一体化发展格局。(1)城市核心区

功能定位:烟台市行政文化中心;区域性商务商业中心;教育科技中心,服务外包产业中心。

发展策略:进一步巩固核心区的行政中心地位,深入实施“服务业强区”战略。为此,应尽快组织制定服务业发展统一规划及行业发展规划。通过规划实现产业集聚,通过规划实现资源整合,通过规划改变目前诸候割据的状况,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另外,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大力吸引现代服务业优秀人才。具体建设措施包括:①集中打造以海港路和西大街为轴线的市级商贸中心,合理整合商贸资源,构建完善的商业体系,促使商贸业向集团化、网络化发展。②打造滨海景区至迎春大街的游憩商务区(RBD),发展观光休闲旅游业、会展业、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和中介服务业等。③依托本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学科技园,积极培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急需人才;搞好产学研,加速科技孵化和成果转化;大力推进软件、客服、金融、研发和动漫等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④积极推进烟台大剧院、京剧院新院、群众艺术馆新馆、博物馆新馆、新青少年宫和书城等文化场馆建设,发展文化产业。

(2)城市副中心区

①开发区—福山城市副中心区

功能定位:胶东半岛先进制造业中心、烟台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心。

发展策略:开发区和福山区要实现一体化发展,产业实施集群化战略。紧紧抓住优势产业,深入研究产业关联关系,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优势集群,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在规划期内,本区应重点培育机械制造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首先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积极引进更多的终端产品龙头企业落户,进一步膨胀整车、整机等终端产品生产企业规模。其次争取本地区的零部件配套企业进入终端产品生产链条,进而培育自有的主力企业。同时要营造一个洋溢着创新氛围的全新环境,吸引外来企业往扎根型的方向发展。另外,围绕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全省重要的创新基地。

②八角城市副中心区

功能定位:烟台市临港产业中心。

发展策略:依托西港区建设,规划发展石化、冶金、能源等临港工业,同时积极争取与国内外港口、中远中海等大型航运企业和物流企业合作,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另外,积极推进大宇造船项目进程,延伸拉长新的产业链条,壮大造船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③牟平城市副中心区

功能定位:烟台市旅游休闲度假中心;现代高效农业示范中心。

发展策略:利用优越的区位和空间优势、立足“山、海、岛、泉”特色,以烟台和威海市民为服务对象,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同时高起点推进房地产业发展,聚集人气、汇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以山区丘陵农业资源开发为重点,利用较好的农业基础和九发、安德利等大型龙头企业,借助于中国农业大学的科技优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从而形成烟台市现代高效农业的示范基地。

图3 烟台市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参考文献

[1]袁奇.当代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韩士元.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探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5(5)[3]李世泰.葡萄酒旅游开发研究[J].经济地理,2005(1)[4]周一星等.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姜荣春.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策略[J].宏观经济研究,2007(5)

作者简介

李世泰,男,1966年3月出生,山东龙口人,教授,硕士,城乡规划研究所所长,人文地理与区域规划教研室主任,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开发与城乡规划。

通信地址: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邮编264025 电话:6695452 电子邮箱:lstsd@163.com

第四篇:历史街区调研提纲2015

历史街区调研内容

一、概况

1.史料

1.1 名称 1.2 概要 1.3 保存人 1.4 存放地

2.位置

2.1 所在城市(村镇)2.2 周边 2.3 区域交通

3.规模

3.1 人口规模 3.2 占地规模

3.3 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比例(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用地面积/建筑总用地)3.4 人均住房面积(住房建筑面积规模/人口规模)3.5 经济与产业(1)组成情况(2)效益(3)分布状况(4)从业人员

二、地段整体

1.历史渊源

1.1 历史沿革 1.2 宗族 1.3 名人名事 1.4 老字号

1.5 街区及道路名称(历史与现状)

2.民俗

2.1 生产劳动民俗 2.2 日常生活民俗 2.3 社会组织民俗 2.4 岁时节日民俗 2.5 人生礼仪 2.6 游艺民俗 2.7 民间观念 2.8 民间文学

3.自然地理

3.1 概况(1)地貌(2)气候(3)水文(4)土壤(5)动植物 3.2 选址

4.街区空间

4.1 空间结构 4.2 空间肌理 4.3 空间尺度

三、建筑物(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和保护建筑)

1.概况

1.1 名称地址 1.2 建造年代 1.3 历史沿革

1.4 使用功能(历史与现状)1.5 建筑产权

1.6 使用与空置情况 1.7 保存完好程度

2.技术经济指标

2.1 建筑层数 2.2 建筑类型 2.3 建筑面积 2.4 用地面积 2.5 结构形式 2.6平面形式 2.7 立面形式 2.8 构件及细部

(1)屋顶(含披檐、雨棚)(2)门窗(3)细部(4)家具陈设 2.9 色彩与材料(1)门(2)窗(3)墙体

(4)屋顶(含披檐、雨棚)

四、景观风貌

1.景观要素分布

1.1 建筑物(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保护建筑)

1.2 人工历史环境要素(塔、码头、桥、蓄水池、牌坊、城墙、戏台、古墓、亭台楼阁等构筑物、铺装等)

1.3 自然历史环境要素(庭院、古树名木、其他绿化植被等)

2.整体风貌

2.1 沿街立面 2.2 街道景观

五、居住生活环境

1.人口状况

1.1 年龄结构 1.2 居住历史 1.3 文化教育水平1.4 可支配收入 1.5 就业结构

2.居住满意度

2.1 专业评价

(1)市政基础设施状况(2)建筑物理性能指标(3)道路交通状况 2.2 居民评价

(1)便利性(上下班/学距离、公共交通便利度、日常购物便利度、附近的银行和邮局情况、附近的文化设施情况、附近的体育设施情况、附近的医疗和福利设施情况、附近的教育设施情况、交通工具)

(2)舒适性(社区绿化状况、开放空间状况、居室数量和大小、自行加建有无及加建部分功能、外部新旧状况、内部新旧情况、各居室私密性)

(3)健康型(空间洁净情况、噪音与振动情况、采光通风和保温隔热、卫生的生活垃圾处理、排水状况)

(4)安全性(治安状况犯罪率、交通事故率、灾害状况、夜晚照明)(5)社区性(街区活动、邻里关系、社区管理、街区忠诚度、老朽化)(6)保护意向(居住于此的原因、将来居住处构想、对政府的期待)

第五篇:历史街区保护的调研报告

保护历史街区是人们痛定思痛的选择。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经济恢复发展,城市中开始了大规模的住宅建设,当时普遍的做法是拆掉老城区,盖起新楼房。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改善了建筑,却破坏了历史环境。城镇历史联系被割断,特色在消失。人们开始意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割断历史,而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等正是这些历史文化发展的实物例证。所以,除了保护文物建筑之外,还应保存一些成片的历史街区,保有历史的记忆,保存城镇历史的连续性。中国正式提出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在1986年,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件中指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也应予以保护,可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公布为当地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这是保护历史遗产的重要举措,从此形成了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分层次的保护体系。2011年开始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一,武汉历史街区保护现状

1,保护历史街区,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

武汉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的优秀历史建筑融西方建筑的古典浪漫和民族建筑含蓄典雅为一身,汇金融、商业、居住、宗教、外交、工业建筑为一体,集中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建筑艺术和武汉市近代经济发展和社会历史的演变,是不可多得的历史和艺术瑰宝。

武汉近代历史建筑的发展始于晚清,盛于民国,衰于沦陷。主要是两部分:1861年汉口开埠至1945年抗战胜利期间的近代历史建筑;上世纪50年代的现代风貌建筑。

1861年汉口开埠,英、俄、法、德、日五国,在租界相继建立了西洋风格的领事馆、工部局,兴办洋行、银行和工厂;传教士在汉兴办教堂、学堂、医院。荟萃了古典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哥特式等主要建筑风格。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建立了大批近代工厂、火车站、学堂等,这些建筑有的纯西式,有的中西合璧。清末和民国时代,民间人士构建了近代工厂厂房、里份住宅、私人洋房和别墅。这些建筑成为武汉城市由传统走向近代的表征。1938年,武汉沦陷,日本的侵华战争给武汉的建筑带来毁灭性的破坏。上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了武汉钢铁公司、武汉重型机床厂等重工业项目,兴建了中苏友好宫、武汉剧院等文化设施,留下了大批时代特征鲜明的风貌建筑。

XX年4月1日,实施了《武汉市旧城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确定了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行政管理部门和产权人、使用人的保护责任,规范了优秀历史建筑的使用行为。经过认真调查论证,按照“集中成片,规模效应”的原则,确定了4批、124处优秀历史建筑,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确定了汉口原租界风貌区、汉口汉正街传统商贸风貌区、汉阳旧城风貌区、武昌旧城风貌区等四大历史风貌区。

汉口原租界风貌区:核心为一元路、青岛路和珞珈山路三个街区,现存1000多幢风格迥异的历史建筑基本保存完好,数十栋典型欧式风格的建筑密布其间,宛如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建筑博物馆。汉阳旧城风貌区:位于汉阳显正街地区,包括一批教堂、古建筑、古刹、古树名木。武昌旧城风貌区:以阅马场、昙华林、农讲所、长春观为核心,一批历史建筑保存比较完整,尤其是昙华林街区,集中保存了一批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欧式建筑和江夏民居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

对尚未纳入保护范围而又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实行抢救性保护,市局组织了七大中心城区历史建筑资源调查,对建成50年以上符合评定标准的历史建筑,全面了解其建筑艺术特色、历史沿革、质量等级和产权状况。共调查历史建筑434处,总建筑面积60.48万平方米。其中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160处,建筑面积38.18 万平方米。发掘和整理出了一批极具特色和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如:江汉医院、老亨达利、老华康副食、友谊路电信局等,在建筑造型和建筑工艺上,均代表了当时比较高的建筑技术水平;黄陂二里、车站路8号、吴家花园等建筑,很好地体现了西方建筑风格与东方建筑风格的糅合与交融;安徽会馆、新安书院建成较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历史文化价值较高。

经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批准,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村在XX年被授予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大余湾是省文物保护单位,其村落始建于明末清初,全村现存50多户,石屋石砌,雕梁画栋,属典型的明清风水建筑格局。据村谱记载,该村先祖曾有过“一门三太守,五代四尚书”的辉煌历史。该村的雕匠、画匠、石匠、木匠均远近闻名。而最为有名的是窑匠,曾有“十汉四窑匠”之说。大余湾村是古人遗存的恬静、淡泊的田园,村民至今仍然保持着旧时的民俗民风。

2,近三十年成了武汉市老建筑加速消失的三十年。

截止至2011年,民俗专家刘谦定所统计的100处被拆的老房子中,76处是“拆除消失的历史建筑”;有10处是市级优秀历史建筑,如叶挺24师师部旧址、革命先烈施洋故居、革命先烈项英故居、俄国领事馆官邸旧址等;有6处是“被易动原址的历史建筑”;还有18处为“夷平再建的历史建筑”。张之洞鄂园、利济路电厂及江夏民居之类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相继被拆。

武汉市近代最早的里份,曾经一度保存完好的里份,也在一夜之间成了历史。里份内,不同风格的建筑房屋,中式石库门、土库门、欧式小洋楼以及中西合璧的门楼应有尽有。石库门的门头装饰大多采用传统的花鸟虫鱼图案,高雅而不失富贵气派。住宅内的局部装饰也很细致,一些木制门窗为格子窗,窗子下半截镶条环板,做工精细,花心及腰华板的装饰,精致的木栏杆体现了传统民居精巧、素雅的装修风格。里份民居也针对武汉火炉城的特点,讲究解决室内高温的设计,房内有良好的通风和增设的遮阴设备。里份起源于汉口开埠后的19世纪末,至1949年全市共有里份208个,主要分布在汉口的江岸区、江汉区。到1996年,仅有140条;到1998年,又有30条被夷为平地;XX年下半年,武汉市规模最大的里份——生成里,也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消失。

白沙洲陈家巷里曾有一栋百年老宅,名曰“卢家老宅”,始建于1892年。当时卢家是白沙洲五大竹木商之首,所建豪宅仅住房就有500多平方米,另有平行建的一方戏台。卢家老宅沿中轴线、天井层层递进、三合院泗水归堂,这是“江夏民居”最后的标本。XX年,这座老宅在被评为“武汉市一级优秀历史建筑”的前3个月,被夷为平地。

再建的历史建筑,让人记忆深刻的是中苏友好宫。1956年,由原苏联援建的中苏友好宫(武汉展览馆前身)在汉建成,武汉同北京、上海、广州并为四大会展中心城市,撑起中国会展业的天空。1995年的一天,原中苏友好宫被实施爆破。全国共有4个苏联展览馆,至今北京、上海、广州的展馆都还在,唯独武汉的展览馆没有了。青山区的红房子也在一片片地消失。

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名单

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传统历史文化街区 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文化名人街 江苏省扬州市东关街 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 江苏省苏州市山塘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罗西亚大街 北京市烟袋斜街 福建省漳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漳州古街)福建省泉州市中山路。

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名单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晋商老街、浙江省杭州市清河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渔梁街、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工业遗产街、江苏省无锡市惠山老街、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历史文化名街、广东省潮州市太平街义兴甲巷、福建省长汀县店头街、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诏古街、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翘街、对照这些获选名街和不少入围的落选者,武汉的几条街还有不少差距。但我们一定要将获得一,两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工业遗产街的参评给予我们的振动更大,它们就是用五十年代的红房子经过两次申报而一举成功,而我们的红房子正在被当成危房而被成片地拆除。

2,利用补贴与市场的手段解决外部性问题

产生负外部性(如污染)的经济主体并未承担社会用于治理负外部性的费用,政府通过征税的方式将污染成本加到企业的成本中去;而对于产生正外部性效益的经济主体,政府应给与补偿。保护历史街区产生了很大的正外部性。按照此理论,政府应对保护历史街区的民众予以补贴。在国外,大凡建筑超过50年,房屋的所有者就会向政府申请老建筑保护,并从政府领取补贴。若产权清晰,补贴的应该是房主,但我们的产权很复杂,只能将居住者视为房主。

以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为代表的产权管理思路则认为,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无须政府干预,通过产权明晰化,并依靠有关部门方面的协商和谈判,足可使外部性问题得以合理解决。因为,科斯认为政府的调节机制本身并非不要成本,他主张通过经济主体间的谈判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只要在财产权明晰,且交易费用为零,市场机制会找到最合理的办法,并使资源达到最优状态。

在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历史建筑的外部经济性体现为对周边产业经济利益的提升,周边的地产商、商业运营者是外部经济性的受益者。根据科斯定理,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可以由这些地产商和商业运营者与历史建筑所有者进行谈判、协商,促使这部分外部经济效益回归历史建筑;或者直接将历史建筑以及受其外部经济性密切影响的地产商、商业运营者进行合并,合并后历史建筑的外部利益自然内部化了。

上海新天地项目是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周边地区的整体开发的典型实例,香港瑞安地产公司将上海传统里弄建筑保护和紧邻地块的房地产开发结合起来运作,在开发前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了历史建筑保护,提升了街区的区位价值,通过周边地产的升值实现了历史建筑外部经济性的内部化。

“武汉蓝湾俊园”楼盘在保护历史建筑和发展现代住房的过程中,使整个楼盘得到升值。始建于1919年的商办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是李子云先生创办的纺织厂,代表近现代风格,当时动工时发现此地有历史建筑,开发商将有限公司的办公楼整修成为小区会所,后来升级为市级文物保护建筑,楼盘的文化品位顿时提升。

明晰老建筑的产权有利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国外相比,我国历史街区的产权问题更为复杂。很多居住者不是原房屋的所有者,而通过拆迁,他们就能得到有产权的房屋,而且居住条件也能改善,他们对拆老子有着很大的动力。这个问题如果处理?政府能否承认他们的事实产权。

政府在政策中规定老建筑不得买卖,这可能是考虑到老建筑的产权问题太复杂。对于产权清晰的老建筑。应该鼓励老房子通过市场交易而让懂它的人拥有。

3,政府规划是降低保护成本的最有力手段

在降低保护成本方面,关键是要降低土地的机会成本,国外在此方面有很成功的做法,那就是不在老城区建新城,我国的青岛,夏门等也是沿用了这一思路,据研究文献,若即要保护老城,又要在老城中建新城,则会矛盾重重。所以,要保护历史街区,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在历史街区建新楼,更不允许搞“大拆大建”的旧城改造。这就需要政府在规划上严格把关,从目前情况看,好像只有昙华林有这个条件。整个武昌历史文化风貌区没有大的工地,所有的高楼均在中山路以外,这就是类似于在老城之外建新城的思路。这为我们保护老城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保护好昙华林,将昙华林打造成历史文化街区,这是留给我们的最后一个机会。

XX年,启动了昙华林历史街区保护工程。该街区位于武昌老城区东北部、花园山北麓,规划用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这里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标志性历史地段。已查明的历史建筑和遗迹52处,其中3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1幢建筑列入了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名册。昙华林历史街区融汇了自然生态文化、古城文化、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教育文化、宗教文化和街巷文化,集中展现了武昌近现代的文化生态环境。按照“以重点历史建筑风貌保护为主,形成山、城、街巷、建筑为基本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的目标,具体实施了三期工程。一是仁济医院等八处历史建筑修缮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二是正街西段(胭脂路—得胜桥)道路综合改造工程;三是花园山小森林建设工程。XX年,先期启动了一期工程,列入首批修缮的优秀历史建筑有原仁济医院、孙茂森花园遗址、教士公寓楼、嘉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昙华林34号、32号、81号江夏民居、翁守谦旧居等8处,修缮历史建筑5727平方米。

四,历史风貌区建设的总体思路与原则

历史风貌区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保留建筑风格,重现历史魅力;完善内部功能,融合现代需求;优化社区结构,展现时代风采”。通过保护、整治和改造,挖掘优秀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中心城区的特色亮点和市场卖点,提升城市品味,打造文化品牌,繁荣武汉经济。保护工作坚持了四项原则:一是保持原有建筑风貌。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整体造型和细部装饰,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材料,在外观上整旧如旧,有效保留和保护建筑物所蕴涵的历史沉淀、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二是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在保留原有风貌,继承近代文化的同时,结合武汉特点和现代需求,对建筑物内部彻底改造,提高建筑物的综合品质和使用功能。三是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结合优秀历史建筑的地域特点、周边环境、功能配置,制定高品位的规划方案;在保护建筑物外部历史风貌的同时,提供现代的设施和功能。拆除周边一般建筑、提供公共活动空间,增设休闲文化设施、提高绿化覆盖率,营造优雅的周边环境。四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通过保护改造,充分体现其历史价值和观瞻价值。通过建筑物功能置换、内部改造、环境营造、商业运营,充分发挥历史优秀建筑的经济价值,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下载作业1——烟台市街区发展调研报告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作业1——烟台市街区发展调研报告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杭州清河坊街区的调研报告

    关于杭州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的调研报告2012年8月,我们赴杭州学习组考察了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和更新改造风貌,调研了其发展的历程,并重点实地察看了胡雪岩故居、朱炳仁......

    对山东省威海市和烟台市的调研报告

    发展现代农业的四个关键问题 ——对山东省威海市和烟台市的调研报告 近期,笔者赴山东威海荣成市、乳山市和烟台牟平区、蓬莱市,调研现代农业发展有关情况。总的看,当前农业资......

    高处作业调研报告

    学生姓名:王皓班级:生产过程自动化081班系:机电工程系 顶岗实习单位:银杰供电民用电有限公司派遣实习单位:大兴供电公司企业指导姓名:张处长实训内容 这几周我们的实操工作主要是......

    对烟台市特色街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1054222319

    对烟台市特色街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近年来,烟台市高度重视特色街区的建设,特别是作为中心城区的芝罘区在特色街区培育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特色街区数量占到全市的55.6%,入驻......

    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调研报告(共5篇)

    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调研考察报告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领导罗杨、周燕屏以及机关工作人员等一行7人组成调研组,5月19日至20日深入到浙江省杭州市清河坊历史街区实地调研......

    烟台市卫生局优化发展环境

    附件1:烟台市卫生局优化发展环境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刘运祥李翠玲李树文于逢连刘聚福栾材富邹志强韦鲁民李风彬井植荣衣振中刘韶阳于晨光 杨玲 王培良 王淑华 王洪涛领导小组成......

    2011年烟台市党代会报告

    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三区三城” 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烟台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月⊙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烟台市第十届委......

    林果业发展调研报告

    俄体镇人大调研报告 强基础 建基地 不断推进林果业又好又快发展 俄体镇地处大青山南麓,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山高林密,气候湿润,全年无霜期120-125天,有效积温2400-2500℃,适宜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