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田心村政府参观心得体会(崔境烨)大全
田心村政府参观心得体会
通讯员:崔境烨联系电话:***
清晨,吃过早饭,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田心三下乡营队迎着火辣的太阳来到了田心村政府,参观了当地政府人员办公场所。
看到了简陋房屋,办公人员认真的处理工作,心中的敬重感油然而生,通过对政府工作地点简单的了解到江西一些农村仍初于不发达的水平,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依然不高,基层发展依然有待提高。与城市政府部门良好的工作环境相比,田心村政府条件艰苦,许多工作人员都顶着高温工作着,对于我们这些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来说,这是一项十分艰的挑战而对于他们来说,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
在我看来,当代大学生依然缺少必要的磨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就我自己来说,初来田心镇,心里身体都不太适应,感觉和自己想象的有落差,实际上是自己没有真正做好吃苦的准备。但是通过今天参观村政府,与村委书记的聊天,我真正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有吃苦的思想觉悟才能真正的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一个大学生的作用,必须时刻准备着把自己放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要有“砖头”精神哪里需要哪里搬。而做到这些,首先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应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放下自己养尊处优的思想状态,脚踏实地,肯吃苦,能吃苦,努力磨练自己的意志,为自己日后工作打下一个更加踏实坚定的基础。
第二篇:参观江北监狱心得体会(徐烨)
一朝不慎入深渊 警钟长鸣防腐变
--参观江北监狱廉政警示教育活动感悟 洪湖红军医院 徐烨
2017年6月9日,在市卫计局党委的精心组织下,我有幸参加了在江北监狱的廉政警示教育活动,特别是对于刚刚履职副院长两个星期的我有着重大的意义,意味着个人已经进入易滋生腐败和职务犯罪的群体,真正考验党性的时刻已到来,生动的一课让我要将“廉洁自律”牢记心中,“防腐拒变”提上日程。
通过实地参观服刑人员的工作及生活场所,特别是监狱内马路上指定的囚犯行走道路的划分,对我感触颇深,人身自由的限制让我感到“尊严”二字是如此弥足珍贵。两名受贿官员的现身忏悔又给予了我深深的震撼,从他们的人生历程可以看出他们曾经的努力与辉煌,但由人上人到阶下囚,党性的沦丧与道德底线的突破是导致他们犯罪的根源,“只有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在他们心里得到了真切的印证。从社会的肯定,家族的荣耀,家庭的支柱,沦落到社会的唾弃,家族的遗弃,家庭的支离破碎,他们失去了人情、亲情与友情,追悔莫及,痛心疾首。
此次警示教育活动的实地学习,为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树立了警示碑,“怎么做”也给予了明确的指示,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加强党课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党章、党规是根 务工作,更要不断学习党的新理论、新思维,吸收新知 识,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用党的标准要求自己,讲党 性、讲原则,从而进一步提升个人党性修养。
二、保持廉洁自律,谨记处分条例。个人职务有所变化,面对的各种诱惑将会接踵而至,“讲规矩、守纪律”要铭记于心,“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这就需要自身保持强大的防腐拒腐决心,党的纪律处分条例要时刻烙在脑海,真正做到严于律己。
三、领悟风险意识,改正个人缺点。在不违反党纪国 法的前提下,针对国家卫计委“九不准”、洪卫计系统“十条禁令”的明确要求,对照个人可能会违反的一些条例,自身要提高风险意识,筑起心中的防护墙、风险岭,特别是工作日中午饮酒问题,要拉的下情面,做到工作日中午不饮酒、不劝酒,确保不在这些小问题上栽跟头。
一朝不慎入深渊,警钟长鸣防腐变,“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以后我将从小事开始约束自己的言行,进一步提高党性意识、纪律意识、风险意识,做一名合格的卫计系统共产党人,愿意随时接受组织的监督与审查!
2017年6月11日
第三篇:参观梁家河村心得体会
参观梁家河村心得体会
梁家河,这个总书记曾经工作、生活了7年的地方,这个给了总书记最初信念并注定了他人生轨迹的地方,让我充满了期待与好奇,6月30日我局党支部组织全体干部前往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参观学习。
参观中了解学习了习近平等15名北京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来到延川县梁家河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村民打坝淤地、发展沼气、修筑梯田、植树造林,在村里建立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店等,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的先进事迹。感受到了梁家河村历届村“两委”会贯彻党的富民政策,带领村民艰苦创业,建设美丽乡村的艰难历程和巨大变化。参观中大家还仔细阅读了习近平同志先后给梁家河村民的4封回信,深深感受到了习总书记对梁家河村民的牵挂和感恩,以及寄予的厚望,特别是听了村党组织负责人和乡亲们详细讲述习总书记在2015年2月13日重回梁家河村看望乡亲们的感人细节更使大家深受感动。
参观学习结束后,大家表示深受教育和洗礼,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立足本职,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
做干部一定要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梁家河村山高坡陡,可耕种的田地较少,而在当年那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条件下,群众的最大生活来源就是农田,农田稀少就意味着农民吃不饱肚子,养活不了妻儿老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时任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带领其他知青与梁家河村村民打淤地坝,修筑梯田,打坝大部分都在冬季农闲时节,乡亲们都怕冷不想下水,每次他都带头赤脚站在冰中凿冰清理坝基,在他的带领下梁家河村建成了14座淤地坝,这么多年一直是梁家河村旱涝保收的聚宝盆。同时,为了解决村民的吃水、照明、打铁、穿衣等生产生活问题,习近平同志还带领知青和村民在村里建立了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店等,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习总书记是一个心向群众、为民着想,为民办事的人,他在短暂的7年当中用心与群众交往,用生命在劳动,努力改变山村的面貌。做人、当干部一定要善于贴近群众,懂得感恩。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村待了7年,这7年他与当地群众一起吃玉米团子,住窑洞,睡土炕,打坝挑粪,建沼气,相互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也许是艰难的生活使他们的心贴的更紧。“1975年10月7日,我要上清华大学,走的前一天晚上,村上杀了一头羊,家家户户来代表和我话别,并送我临别纪念——笔记本,第二天早上,我睡起来推开门,外边站满了乡亲们,那一刻我哭了。”在看到这一段时我的眼眶都湿润了,我感受到了乡亲们对习总书记的依依惜别之情,感受到了他们的厚重的情谊,这也让我们大家更加的敬佩和喜欢这个人——习总书记。习总书记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1993年、2009年习总书记曾多次回到延安看望梁家河村的村民,挨家挨户看望乡亲,为他们送去了慰问品,还把患有腿疾的村民吕侯生接到福建,自己掏钱为其看病,他支持建设了梁家河小学、学校过水桥和延川中学教学楼,还给经济困难的群众寄来了钱,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问题。2013年延安遭受了持续降雨灾害,总书记写信给村干部,说“你们在灾害中积极抢险自救,我很欣慰,让村里的乡亲们过生小康生活一直是我的心愿,希望你们真抓实干,努力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习总书记的话句句体现出他的群众意识,饱含大爱深情。
从你我做起,自觉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感恩是幸福的源泉,不懂得感恩,就等于没有一颗善于感知幸福的心灵。我们每个人都曾遇到过很多好人,在困境中帮助我们,让我们心存感激,但是扪心自问又有几个做到了回报和答谢呢?说到这里也许我们都会感到很惭愧。
一路上,我们在梁家河村史馆和知青窑前,在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前,在至今仍发挥效用的淤地坝前,在赵家河的知青林前,在总书记当年留下足迹的那些地方,倾听着总书记与人民团结一心、水乳交融的故事,倾听着总书记刻苦读书学习的故事,倾听者总书记艰苦岁月 的历练故事,我们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次冲击和震撼,得到了一次次洗礼和升华。所以,从今天做起,你我都要向习总书记学习,努力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从容和充满爱心地与人相处,收获更温暖的情感回报。
第四篇:参观米村煤矿心得体会
参观米村煤矿心得体会
30日,我们赴集团公司米村煤矿参观学习,通过这次参观学习,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得到了学习提高。米村煤矿在煤层薄、资源少、地质条件差、职工劳动强度大的诸多不利因素下,仍然能完成集团公司分配的各项经营指标,这么突出的成绩在集团公司都是一流的,他们的工作态度、进取精神、队伍实力,让我们佩服、让我们羡慕、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没有干不好的工作,只有干不好工作的人”。也让我们找到了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更加激发了在今后工作中的动力。经过认真思考、总结,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矿井管理非常规范有序,实现了精细管理。
⑴、井下管路管理方面。井下的每一根管道都管理的非常到位并且悬挂整齐,每根抽放管、供水和供风管都在接头处有个数码标识,显示序号和用途。
⑵、井下电缆的吊挂方面。井下电缆全部用电缆钩吊挂,显得格外标准,特别是电缆上一尘不染,不仅仅是悬挂的到位,更好的是在电缆的管理。
⑶、井下采面管理方面。我们学习参观了普采工作面,采面机电设备采用割煤机和刮板运输机进行割煤及运输,液压移溜器进行推溜,有防止运输机下滑措施。移溜器和溜槽都进行编号管理,切巷坡度一致,单体支柱站的一条直线,手把高度一致,并且用钢圈打上数字对每根单位柱进行了编号。这些细节管理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⑷、井下的材料管理落实在作业场所,将电费指标、配件损耗都考核在当班班组中,落实到岗位上,全矿每个职工都在为节约成本想着办法、做着实际工作。真正体现出了矿兴我荣、矿衰我耻的思想。
二、“两述一化”标准高,搞的好。
在井口长廊的每个转角处,都有人员引导我们下井,并表示欢迎、热情之意。在井口处拥罐工认真验身,并主动进行“两述一化”,在大巷行人车处电车司机的岗位描述十分规范大方,让人明显感觉到这已成为他们的职业行为和工作习惯;在上付巷的风门处有专人等候开关风门;在工作面的上下付巷有职工列队欢迎和欢送;从“两述一化”这些方面让我们体会到他们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感受到了们们的事业心和凝聚力。
三、企业文化搞的好,很凝聚人心。
在井下大巷,作业场所和平地到处是企业的理念和宣传板面,但没有一处是花架子,员工的精神状态非常好,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大家是团结奋斗,努力向前,为企业的发展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责地工作,真的是:“趴着工作、站着做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干好工作的力量。
通过这次学习我有很大收获,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工作作风更加务实进取。米村人的热情感动着我们,米村人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我们会创造性地工作,为实现更高的目标而奋斗,为了更好的做好今后的工作,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安全生产为重点,为和谐煤矿建设提供保证。安全生产是煤矿的头等大事,也是煤矿和谐的重要标志。建设和谐煤矿首先要保证安全生产。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建设和谐煤矿过程中,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坚持以安全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双基”建设为主线,大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了安全质量标准化成果。同时还不断加大了安全教育力度,积极探索和实践安全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使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长流水、不断线,促进了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借助企业文化建设的东风,大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先后推行了精细化管理和区队班前礼仪,有效地促进了安全生产管理。
二、坚持以人为本,为和谐煤矿建设催生动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没有科技和人才,一打就倒;而如果没有精神和文化,则不打自倒。为此,在建设和谐煤矿的具体实践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把建塑特色企业文化作为和谐煤矿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
三、开好班前会。作为煤矿生产企业每天都有职工上下班,开好班前会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重要议程,通过开班前会每个区队总结上一个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安排本班的安全生产工作,并对工作中的安全问题提出要求以及落实上一班工作中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的处理情况,对一些新工作操作技术进行学习,值班队长要认真观察每个工人的思想情绪和神态,如有异常作好思想工作。
四、安全学习。矿委和区队定期对工人进行安全学习,学习上级部门的文件和有关政策,让工人了解当前煤矿形式的严峻性,并根据政策监督煤矿企业;组织学习三大规程,使工人不断的加深了解,同时开展抓“三违”的活动高潮,推动我矿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良好的安全学习氛围。
五、落实制度。好的企业就有一整套好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建全企业的各项有关制度是当前式必可行的,好的制度有待于职工的认真落实,是从落实制度过程中的反馈意见中提取的,没有制度的企业只是一团乱麻,要用制度来约束工人,达到安全生产管理的目的。
六、现场管理。对于一个区队工作的安全、质量、生产的好坏关键在于要有一名好的班组长,好的班组长就能用好的办法和正确的思想来指挥一线,他是煤矿企业最靠前的现场指挥员和战斗员,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这样是职工有了一个安全后盾,一个良好的安全工作环境,职工也就能团结一心搞好工作,因此好的班组长是抓好现场管理的前提,是创造安全、质量、生产一流的必要条件。
七、以人为本,提高职工素质。要搞好一个企业首先干部职工要团结一心,这就要求干部要经常深入职工,贴切职工生活,听取正确意见;了解职工的家庭环境、生活环境以及每天上班时的思想动态,随时作好职工的思想工作,解决职工的生活困难,使职工深感到矿如到家,这样才能让职工有一个好的心情,好的心情高的素质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职工我们的安全生产就无从谈起,没有好的心情我们的安全生产就无保证,因此以人为本,提高职工素质是我们搞好企业的前提。
通过这次米村之行,是我看到了差距,看到了不足,只有发现不足才能更好的迎头赶上,我一定要将至此米村之行所学到的应用到工作当中去,将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促进我矿各项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五篇:参观梁家河村心得体会
参观梁家河村心得体会
梁家河村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公里处,是延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2015年6月30日早上,我随统计局系统党员干部一行从延安市区出发,沿210国道向北进发,大约2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延川县的文安驿镇。从文安驿沿着一条新建的柏油路向山里又行进一段路程,便到达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梁家河村。
1969年1月,这里迎来了从北京来的15位知青,其中就有总书记。从此以后的7年间,总书记和当地乡亲们一起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播秋收、挑粪拉煤、打坝淤地的生活。我们所在的这个村子虽然村名叫“梁家河”,但实际上这里并没有河,只有一条沟渠。黄土高原的所有特点,在这里都能看到。沟渠两侧是陡峭的山坡,依山坡挖出的一孔孔窑洞,就是村民曾经的家。这些土窑洞,其中就有总书记住过的土窑洞。
总书记作为来到梁家河的15位知青中的一员,那一年他才15岁。几十年之后,总书记在一篇文章中回忆初到梁家河村的状况:“年仅15岁的我,最初感到十分孤独。但我想,黄土高坡曾养育了我的父亲,她也一定会以自己宽大的胸襟接纳我这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黄土地以她博大的胸襟接纳了习近平,他也用真诚和实干来回报这片历经苦难而又无比多情的土地。1992年习近平重回梁家河村,曾回忆自己当年插队的生活:“早上天亮起来上山干活,10点多回来自己做饭,吃过饭后11点多再上山干活,干完活晚上再看两个小时的书。”劳动、做饭、吃饭、读书,这就是这个15岁少年在这里的日常作息表了。
上岁数的村民忆起当年的习近平,说他“什么活儿都能干,什么苦都能吃”、“能挑一二百斤麦子走10里山路长时间不换肩”、“干活不惜力”。村民们还向我们描述了习近平当年打坝的情景:零下十几度,河渠里冰块很厚,先要用手搬冰块,再铲掉冻土,掏土、推车子、夯土……连当地人都怕干这活,可习近平却第一个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手上磨出了血泡。村民们说:“他带头干,我们咋好意思不干?”从15岁到22岁,习近平完全生活在人民中间,劳动在人民中间,不分彼此,坦诚相待,而这正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他对人民的深情和对脚下这片黄土地的热爱,也逐渐化作他日益坚定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责任和担当。
在知青们当年住过的一孔土窑洞的墙壁上,我们看到了当年习近平和村民们、知青们留下的合影。照片上的习近平略显单薄,但在每张照片中他总是快乐地笑着,笑得那样开怀。看来,物质生活的贫乏终究阻挡不了精神世界的光芒,有梦想就不会被眼前的苦难所吓倒。习近平后来谈到在陕北7年工作生活经历时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吗不干?”2013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和大学生“村官”交谈时说:“农村基层的工作经历是人生的一个坐标,有了这个经历,就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群众、如何尊重群众,知道什么叫实事求是、如何尊重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