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握叙事视角细品其中真味
把握叙事视角细品其中真味
何启沪
叙事类的文章,需要先行解决的问题就是视角的选择与确立。常见的有第一人称视角、第二人称视角、第三人称视角及拟人拟物视角。
1.第一人称视角
第一人称叙述的长处是给人以真实、直接、亲切的感觉。
这是我最后一堂法文课!……
我可是凑合着刚会作文!从此我再也不能学法文了!只能到此为止了!……我是多么恨自己啊,恨自己浪费光阴,恨自己缺了课跑去掏鸟窝、到沙亚河上去滑冰!我那几本书,刚才我觉得那么讨厌,背着那么重的文法、圣徒传,现在就像是多年的老友,离开它们会叫我十分伤心了。对哈迈尔先生也是这样。一想到他就要离开这儿,从此再也见不着他了,责罚我,戒尺打我的事,全都忘了个干干净净。
这是小法朗士在“最后一课”上的感情巨变。在这颗天真纯洁的童心中,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得何等真挚动人。如果变换角度,以第三人称描述,其效果显然要打折扣。但用第一人称的局限也是非常明显的。因受“我”生活范围的制约,相对来说,所展现的时、空会显得比较有限;无法描摹他人的内心世界;不能全视角地反映生活。我们很难想象得出能够用第一人称写出《水浒传》。
2.第二人称视角
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在小说中很少见,且往往是一两句话用在文章的精彩之处,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说,当作者企图讲个感动人心的故事,写到主人公“他激动得哭了”,这时再换上第二人称,“你能不哭吗?”就很容易引起读者感情上的认同,拉近作者与读者间的距离。通篇用第二人称来叙事,很不容易。
20世纪20年代的许杰写过一个短篇《你的心曲》。小说中“你”的父亲嫌贫爱富,将“你”逼嫁给一个半白痴式的男人,由“你”来把握他家的财政大权。外表看来,既不受制于其夫,也不乞求于他人,真是万事如意。但从“你”的生活和行动中,看出了“你”因婚姻的不幸而郁闷和悲哀。小说中这样写道:“我早就窥探出你的底奥,照澈你的心肝──你所缺少的,呵!简直是非同小可,简直缺少了最高的灵魂,简直丧失了无上的生命!呵,那是何等的不幸呀!你简直是没有灵魂与没有生命的躯壳!你一定可以谅解,这不是我故意的挑拨,那是你自己心坎中永久压抑着的悲哀……”
这一稳操分寸、新颖别致的视角,立即推倒了作者、读者和人物之间的屏障,而使被描写者直接站在读者面前,开始了对话与交流,把“你”这个女主人公复杂的灵魂挣扎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林斤澜写的短篇《酒言》,通篇实际上是“我”在酒席上的一通醉话,还写出了另一主要人物“你”。而广大读者似乎都成了席间坐客,放箸引颈,正吃惊地听着那醉话。
刘心武说:“用‘你’的称谓写成的小说,倘若作者所选取的那个‘你’是与读者在时、空上相隔甚远的人物,恐怕就很难引起兴趣和共鸣。”这话非常有理。总而言之,用第二人称叙事不易掌握,要慎重用。
3.第三人称视角
由于没有视角限制,作者成了全知全能的上帝:无论是大庭广众之中的争吵打斗,还是夜半卧榻上的苦思冥想,他都能一一道出。它的最大优点是比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在叙事方面都更方便。它最适合写场面多、人物多、情节复杂的事件。但对于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用第三人称常常无法一一进入,常借助动作、语言才能反映出来。因而,叙事不够亲切,缺
少感性,难以触动读者心底的那根弦,不能引起读者的感同身受。而叙事时又总把读者排斥在外,不像第一、二人称那样,好像作者在与读者交谈似的。
4.拟物拟人视角
夏目漱石《我是猫》中的猫公,博学多识,通晓古今。猫公针砭时弊:“咱家不清楚使地球旋转的究竟是什么力量,但是知道使社会动转的确实是金钱……连太阳能够平安地从东方升起,又平安地落在西方,也完全托了实业家的福。”猫公批评大和魂说:“因为是魂,才常常恍恍惚惚。东乡大将有大和魂,鱼贩子阿银有大和魂,骗子、拐子、杀人犯也都有大和魂。‘大和魂!’日本人喊罢,像肺病患者似的咳嗽起来,百米之外,吭的一声。”将人幻化成猫,这是拟物。从另一方面看,把猫写得有人性,又有些像拟人。
再如卡夫卡的《变形记》,格里高尔一夜间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他的叙述视角就转换成为了甲虫的视角,比如“喜欢倒挂在天花板上”,“身体可以轻轻地晃来晃去”等。虽是拟物,通过物的眼睛来反映人性和世界,但物(比如猫和甲虫)又有着人的心理活动,这又像是拟人。这种“人”中有“物”性,“物”中有“人”性的视角独特新奇,区别于以上三种视角,自是一种风格。
第二篇:童真童趣_尽显其中_散文_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品析
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段特别令人向往的幸福时光,那里充满幻想,也充满快乐。可是,每个人都必须告别童年,因为我们要长大,成长为一个大人、那么,当我们回忆童年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会告诉我们答案。
鲁迅,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他:“鲁迅先生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的骨头是硬的,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便是鲁迅精神的真实写照、他不愧是我国近代文坛上的一面旗帜、木文选自《朝花夕拾》、写于一九二六年九月十八口、当时作者刚离开北京,正在厦门大学任教,木文还有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这组散文有五篇是在北京时写的,由于作者痛恨那些为军阀政客卖命的走狗文人,加之北京的形势复杂,他决定南下、另一半是到厦门写的、所以说,这是鲁迅先生南下时,心情最糟糕时,为了排解内心的痛苦寻找一些安慰,才写了这篇散文,作品中流露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无限留恋和深情、百草园,在绍兴城内新台门后,鲁迅家房屋后面的一个园子,当时是台门内十几户人家共有的园子。一九一九年,百草园和新台门屋子一起卖给了姓朱的人家。三味书屋,在绍兴城内新台门鲁迅故居东边不远的对面,是清末秀才寿镜昔先生的寓所内的第三间房,用为书塾。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在这里读了六年书、所以,这里的一切,他都记忆犹新、《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散文。大多是作者回忆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当时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了晚上才拾起来。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本文的题目吧:“从„„到„„”这两个介词,至少有三层含义:其一,“百草园”,“三味书屋”点明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照“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空顺序来写的、可见,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其二,作者叙写了作者童年两处的生活片段。第一部分,记叙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记叙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其三,表明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现在,我们就来赏析第一部分(第1-9段):“我在百草园的无穷乐趣”。
文章一开始就写道:“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点明了地点、之后,交代百草园的变迁情况、本段末尾一句值得一提:“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其中的“乐园”二字,领起了全文,也为全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接下来作者用浓墨重彩为我们描摹百草园的美景。你看:“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其,还有那在树叶里长吟的鸣蝉,伏在菜花上的肥胖的黄蜂,一下子就可以窜到云霄里去的叫天子,这里真是充满生机,色彩斑斓,乐趣无穷。还有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那娱蛤,斑蝥更有趣,倘若你用手按住它的脊梁,它会啪的一声,从后翘喷出一阵烟雾〔)我们现在都知道,那哪是烟雾啊,那可是斑鹜为了自我保护而放出的毒气〔)即使是大人,一不注意,就会那毒气冲出一个血泡来、可是,孩子们全然不顾这些,在他们看来,这烟雾充满着梦幻,是那么美,多么纯真的孩童啊。由此可见,园中的快乐,情趣,实在是美不胜收。
此外,文章还插叙了一段故事,很传奇:美女蛇的故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但是孩子们却特别喜欢,寥寥200字,一个简单的故事,却对孩子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也给百草园增添了几分神奇,实在是妙不可言。
后来,“我”长大了,家里人要送“我”去读书,“我”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了、这里作者用了一个过渡段,即文章的第九段:“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而且还是全城中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这里写的是离别百草园。也是在巧妙地进行过渡,从百草园生活过渡到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因此,接下来写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作者曾经在三味书屋生活了七年,他对这里的陈设记忆犹新:老师的“和蔼”,自己的“恭敬”等等,都历历在目。从中不难体会到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第二部分,作者是通过几个片段来构思文章的,从而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生活的若干侧面、写私塾的先生时,首先写他知识渊博,无所不知,(但是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也并非无所不能),之后写先生教学很认真,尤其写了他读书的认真,投入。特别写到先生的最大优点是不体罚学生。写完先生,又写学生,写到学生尊敬老师,喜欢提问,还喜欢玩耍,具有丰富的课余生活。另外,趁老师不注意时,还可以偷着乐:做各种游戏,甚至画画儿,等等、可见,当时的私塾教育还是很能遵循儿童的心理规律的,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严厉。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能全盘否定私塾教育,要辩证地看它。
在第二部分里,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三味书屋的后园的描写:“三味书屋的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这里作者是用对比手法,把这个后园和“百草园”作比较,连用了两个“也”:“也有一个园”的“也”,“但在那里也可以„„”的“也”,前一个“也”照应上文的百草园把上下文自然地衔接起来,后一个“也”则说明这个园不如百草园那么多彩有趣,但同学们同样玩得有滋有味。另外,还通过“爬,折,寻,捉,喂”等一系列动词具体、生动地写出了寻到的乐趣,反衬了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单调和枯燥。
总之,不论是百草园,还是三味书屋,在作者的笔卜,都充满了童真,洋溢着童趣。
第三篇:观沧海一粟,品真味语文——听、评课心得
观沧海一粟,品真味语文
———听、评课心得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这个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我也在这个季节里收获了很多。昨天学校组织听评课活动,受益匪浅。对我今后的教学之路有很大的启迪和帮助。参加讲课的老师中有优秀的中年骨干教师,也有优秀新教师。他们身上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教学特点和方法,在骨干教师身上有的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清晰的教学思路,在优秀新教师身上我看到的是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激情,对新事物也非常敏感,回想他们教学的过程借 和学习的地方很多。
一、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教学基本功是所有教师都必须掌握的。它既不是某些教师的特权,也不是个别老师的天赋,他是教师成其为教师的基本资格。三位老师的教学基本功都比较的深厚,“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能把文本解读的那么准确,把目标落实的那么到位,把课上的形如流水般的流畅,表现出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高超的驾于课堂的能力,调控课堂游刃有余。
独特的教学风格,渊博的知识才能,精湛的教学艺术,出众的教学风度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这需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苦练内功。只有自己丰满了,壮大了,解读文本才能深刻、丰富,才能悟出文本的内涵,才能为孩子们献上精品的一课。我们才能站在三尺讲台上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潇洒自如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二、语文教学要牢抓基础教学。
1、重朗读教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在教学中有何等的地位。语文教学离开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三位老师都注重朗读如:老师的范 读、学生齐读、指名读、大声读、默读、比较读、有感情读等,在读中,由浅入深地感悟句段,通过多种形式,有层次,有梯度的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做到了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目的。牛老师在执教《三峡》时,整堂课从始至终都以读为主,从读懂词,读懂句,到读懂文,读出韵味,读出节奏,知意入境,悟情明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把每一幅画都读透了,读美了。在反复朗读中与文本对话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让人感觉到如亲临其境,历历在目,不时为之动容,为之感动,彰显了语文的魅力。
2、重字词积累。牛老师的这节课注重了文中的生字,这一点让我十分欣慰。语文是和语言文字打交道的一门学科,字组成了词,词组成了句,句组成了段,段组成了篇,我们怎能不去关注字词教学呢?过去有一段时间,我们的语文教学过度关注人文教学,过度追求文本的拓展延伸,而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对文本深度、广度的解读,这有一些舍本着末。
3、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三位语文老师的课不是为教语文而教语文,而是把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与作者的人格魅力联系起来,杜甫的悲天闵人,忧患苍生的情怀,苏轼的处变不惊,积极应世的态度,旷达豪放的胸怀,超然脱俗的品质,都是值得学习的。学生即学 到了知识,也培养了品质,学会合作、学会处世,学会做人,树立了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学生的思想达到了熏陶。学生在一字一句中感悟着真情,传递着真意,咀嚼着知识,品味着风华。
三、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三位老师的课都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老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方老师的课,让学生编课本剧,演课本剧,牛老师的课,学生写的导游词,樊老师的课,学生写的短文,无不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彰显了语文的魅力,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
不过,再完美的课也有缺憾。此次听课,三位老师都选的是文言文,他们在处理文言实词、虚词时,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根本没有很深的摄入,没有对文本的深入学习又怎能去深层的学习文本的内涵呢?学习文言文就应注重文言词语的积累。站在对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考虑,对祖国文化传承角度考虑,对积累厚实的文化底蕴考虑,更应去做。遗憾的是三位老师的教学对这一点敲的不是很响。这也为我们以后的教学敲响了警钟。
四、听了国培专家评课,指点,我都如醍醐灌顶,受益颇丰。她们指出教学的同时,更应教给学习的方法,“知人、论世、读文章。” 学习文学作品就应巧妙在介绍背景,了解作者。这样才能读通,读懂文本,才能更好的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她们还指出学语文应注重文章的题目,题目就是眼睛。从题目中读出什么信息,题目就是把手。《石壕吏》一文,写的是官吏,可内容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么?抓住题目探讨,捷径,省时,击中要害。
总之,这一次的听课、评课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并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乐”
太岳中学 王彩花
2011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