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复习题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复习题
第一章行政法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律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制定的基本法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
A.一般法律B.行政法规C.自治条例D.单行条例
2、在我国,录用担任非领导职务的主任科员以下的公务员一般采用()方式。
A.选任B.调任C.委任D.考任
3、根据规定,有权机关就法律规范在具体适用中为进一步明确界限或进
一步补充以及如何具体运用所做的解释,为(D)。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有权解释
4、下列各项中不能成为外部行政管理相对人是()。
A 公民B 法人C 社会团体D 行政主体
5、公安机关对醉酒的人强制进行人身拘束,该行政行为则应()。
A.符条件生效B.告知生效C.受领生效D.即时生效
6、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主体和相对方的(D)。
A.物质财富B.精神财富C.智力成果D.权利和义务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行为主体合法的是()。
A.行政机关合法B.人员合法C.委托合法D.权限合法
8、国家行政机关以不特定的人或事为管理对象,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是()。
A.抽象行政行为B.具体行政行为C.羁束行政行为D.自由裁量行为
9、《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属于()。
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行政规章
10、以行政立法的内容不同,行政立法可以分为()。
A.一般授权立法与特别授权立法B.中央行政立法与地方行政立法
C.执行性立法与试验性立法D.法规性立法与规章性立法
11、行政裁决的对象是()。
A行政纠纷B.民事纠纷C.刑事纠纷D.职务纠纷
12、甲出售变质的食品,致乙食物中毒住院治疗,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在对甲进行处罚的同时,裁决甲赔偿乙的误工费和医疗费。该裁决属于行政裁决种类中的()。
A.侵权纠纷裁决B.权属纠纷裁决 C.损害赔偿裁决D.行政纠纷裁决
13、行政征收是以相对人有行政法上的()为前提的。
A.给付义务B.缴纳义务C.履行义务D.不作为义务
14、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规范行为的追诉时效为()。
A 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D.二年
15、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的()内提出。A三日B.五日C.七日D.十日
16、行政指导对行政相对方而言,()。
A 不具有强制力B 具有强制力C 部分有强制力D 无法律意义
17、行政合同行为是一种()。
A 单方行政行为B 双方行政行为C 抽象行政行为D 行政执法行为
18、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A 10日B 15日C 30日D 60日
19、下列行政行为中,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有()。
A 行政处罚B 行政强制措施C 行政处分D 行政拘留
20、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在()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A 5日B 7日C 10日D 15日
21、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后,经审查认为赔偿申请符合条件的,应当通知请求人,并在()内作出处理决定。
A一个月B二个月C三个月D一年
22、李某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当他被执法车辆撞伤后,赔偿请求人应该是
()。
A李某父母B李某配偶C李某成年兄弟姐妹D李某本人
23、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计算。A人民法院判决B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 C受害人所在单位上年职工日平均工资
D 受害人丧失人身自由期间日平均工资
24、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原告或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种管辖称为()。
A 指定管辖B 裁定管辖 C 合并管辖D 共同管辖
25、行政诉讼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期限为()。
A 5日B 10日C 15日D 30日
26、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总称为()。
A.行政法律B.行政法规C.行政规章D.行政措施
27、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是指由()地方人民政府经有权机关批准、在一定区域内设立的行政机关。
A.省级B.县级C.县级以上D.乡级以上
28、行政机关购买办公用品的行为不是行政行为,从行政行为成立要件的角度考察是因为它不具备()。
A.主体要件B.主观方面要件C.功能要件D.客观方面要件
29、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总称为()。
A.行政法律B.行政法规C.行政规章D.行政措施
30、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总称为()。
A.行政法规B.部门规章C.单行法律D.行政措施
31、下列不属于行政主体的单位是()。
A.国务院B.市政府C.工商局D.消费者协会
3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比例原则内容的是()。
A 妥当性原则B 必要性原则C 比例性原则D 法律保留原则
33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应当平等对待相对人,属于下列哪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A 行政法治原则B 行政公正原则C 行政公开原则D 行政效率原则
34.行政复议这一行政行为属于()。
A.行政立法行为B.行政执法行为C.行政司法行为D.依职权行政行为
35行政主体依职权对行政相对方科以一定义务,应属()。
A.单方行政行为B.双方行政行为C 行政合同行为D.羁束行政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有权的法律解释包括()。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律师解释 D.地方解释E.行政解释
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A.物质财富B.行为C.非物质财富D.行政机关E.权利与义务
3、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属于()。
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中央立法D.地方立法E.行政规章
4、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
A 行政法治原则B 行政公正原则C 行政公开原则D 行政效率原则
5、行政优先权是指行政权具有优先行使和实现的效力,其内容包括()。
A.行政处罚权B.先行处置权C.获得社会协助权D.行政行为的推定有效
E.行政受益权
6、公务员法律关系的变更主要包括晋升、()。
A降职B.辞职C.交流D.撤职E.挂职锻炼
7、行政相对人在行政关系中依法应履行的义务有()。
A 服从行政管理B 协助公务C 维护公益D 遵守法定程序E.申请复议
8、行政行为的内容包括()。
A.授予权益或科以义务B.剥夺权益或免除义务C.变更法律地位D.确认法律地位E.确认法律事实
9、以行政机关是否可以主动作出行政行为为标准,行政行为可分为()。
A.自由裁量行政行为B.作为行政行为C.不作为行政行为D.依职权的行政行为E.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10、国务院依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制定的暂行规定和条例属于()。
A.一般授权立法B.特别授权立法C.中央行政立法D.地方行政立法E.试验性立法
11、下列国家行政机关中,依法享有行政立法权的行政机关有()。
A.国务院B.国务院各部、委员会C.省级人民政府D.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E.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12、我国行政奖励一般应遵循的原则是()。
A.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B公正和平等原则C.奖励与行为相适应原则D.民主集中制原则E.自己申报与组织推荐相结合原则
13、行政主体实施行政处罚应遵循的原则有()。
A.处罚法定原则B.公开和公正原则C.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D.一事不再罚原则E.过罚相当原则
14、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为()。
A.听证提出B.听证通知C.作出处罚决定D.举行听证会E.制作听证笔录
15、行政合同解除的方式主要有()。
A 单方解除B 协议解除C 约定解除D 依法解除E 到期解除
16、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有()。
A 程序公正的原则 B相对方参与的原则 C 民主集中制原则 D 回避原则 E效率原则
17、行政复议的参加人有()。
A 行政复议机关B 行政复议申请人C 行政复议被申请人D 行政复议第三人E 复议代理人
18、行政复议决定的种类包括()。
A 维持决定B 撤销决定C 变更决定D 履行决定E 确认决定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规定的国家赔偿种类有()。
A 行政赔偿B 民事赔偿C 司法赔偿D 立法赔偿E 经济赔偿
20、在行政诉讼中,有权提起再审案件的主体有()。
A 各级法院院长B 上级人民法院C 最高人民法院
D 审判委员会E 上级人民检察院
21、我国行政法的渊源有()。
A.宪法B.法律C.法律解释D.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E.地方性
法规、地方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22、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有权的法律解释包括(ABDE)。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律师解释 D.地方解释E.行政解释
23、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A.物质财富B.行为C.非物质财富D.行政机关E.权利与义务
24、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属于()。
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中央立法D.地方立法E.行政规章
25、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职权内容的是()。
A.行政立法权B.行政司法权C.行政优益权D.行政决定权E.行政执行权
26、以许可的目的形式为标准,行政许可可分为()。
A.长期性许可B.附期限许可C.行为许可D.资格许可E.附条件放弃的许可
27、行政确认是()的行政行为。
A.要式B.默式C.羁束D.自由裁量E.证明
29、行政指导的依据有()。
A 法律B 法律原则C 国家政策D 行政组织法上的职能规定 E 法律解释
30、下列行政活动属于行政指导的有()。
A 行政立法B 行政命令C 行政处罚D 行政机关发布信息情报E 1994年国家计委通过《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三、名词解释
行政
行政主体
行政指导
行政法
行政法学
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
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第三人
依法行政原则
越权无效原则
行政公开原则
四、简答题
1简述行政裁决与行政仲裁的异同行政法的渊源是什么?
2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有何区别?
3行政法的特点是什么?
4简述行政裁决的概念和特征。
5简述行政处罚的概念和特征。
6国家行政机关有那些特征?
7提起行政诉讼应具备哪些条件? 8申请行政复议的条件是什么?
9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0行政复议管辖的种类有哪些?
五、论述题
1、试述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2、试论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的异同。
3、试论行政程序法的作用。
4、行政法的渊源是什么?
5、试论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概念及性质。
6、试述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第二篇:《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_ 选择题
选择题
1、行政法是调整B、D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行政法律关系 C.社会关系 D.监督行政关系
2、C是行政法律关系必不可少的当事人。A.行政机关B.行政组织C.行政主体
3、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B由当事人双方相互协商约定或自由选择。
A.可以B.不能C.必须
4、行政法规是B制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A.国务院C.国务院组成部门
5、A、D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A.行政合法性原则B.行政诉讼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 D.行政合理性原则
6、下列组织中不属于行政主体的是 B C。
A.街道办事处 B.公安派出所 C.治安联防队 D.居民委员会
7、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的必需的当事人,包括 A、C。A.行政机关 B.公务员 C.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职能的组织 D.行政机关委托行使行政职能的组织
8、下列组织中,属于一般权限机关的是A、D。
A.北京市人民政府 B.国家海洋局 C.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D.国家A.行政机关B.人民法院 C.行政机关与人民法院 D.行政主体40、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强制执行措施的有 B、C、D。A.罚款 B.强制拘留 C.强行退还 D.遣送出境
41、行政机关委托某建筑队拆除违章建筑并向违章者征收拆除费用的行为是 C
A.直接强制 B.即时强制 C.代执行 D.执行罚
42、行政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必须是 C。
A.行政机关 B.行政组织 C.行政主体 D.行政法律主体
43、行政合同是一种 B 行政行为。A.单方 B.双方 C.44、行政合同的发行原则有 B、C、D。
A.依法履行原则 B.实际履行原则 C.自己履行原则 D.全面适当履行原则
45、在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享有的制裁权有 A、B、C、D。A.金钱制裁 B.强制继续履行 C.代执行 D.解除合同
46、行政处罚的目的在于 B。
A.促使相对方履行义务 B.惩戒违法行为人 C.补偿违法行为受害方 D.保证行政机关内部管理工作顺畅。
47、下列各项制裁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有 B、C。A.罚金 B.警告 C.拘留 D.拘役
48、我国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财物、B、暂扣或吊销许79、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 B、D 等行政处罚提起的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A.收容审查 B.拘留 C.劳动教养 D.责令停产停业
80、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A、B、C、D 提起的行为诉讼。
A.抽象行政行为 B.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 D.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81、公民对 B 等决定不服的,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A.拘留 B.撤职 C.罚款 D.强制戒毒
82、对 B、C、D 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A.法律 B.行政法规 C.规章 D.上级行政机关
83、对部委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由 B 人民法院作为第一审法院受理。A.基层 B.中级 C.高级 D.最高
84、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 C 人民法院管辖。
A.被告所在地 B.原告所在地 C.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
85、经过复议,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而提起诉讼的案件,由 A 人民法院管辖。
A.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 B.复议机关所在地 C.院
9、下列情形中,表明我国行政机关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的A、C。A.国务院总理负责领导国务院工作 B.国务院副总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工作 C.各部部长分别领导本部门的工作 D.国务院秘书长负责处理国务院日常工作
10、国务院有权制定 A。
A.行政法规 B.规章 C.单行条例 D.法律
11、下列行政机关中,有权制定行政规章的有 A、C。
A.北京市人民政府 B.北京市公安局 C.民政府
12、下列组织中,不属于一级行政机关的有 B、D。
A.乡人民政府 B.村民委员会 C.镇人民政府 D.居民委员会
13、部长的任职方式是 B。A.选任 B.委任 C.调任 D.聘任
14、下列制度中不改变公务员与原单位人事行政关系的有 C。A.调任 B.转任 C.挂职锻炼 D.轮换
15、下列情形中,属于公务员职务关系消灭的有 C、D。A.免职 B.转任 C.辞职 D.退休
16、B、C 属于行政处分。
A.免职 B.撤职 C.降职 D.辞退
17、行政授权的依据是 B。
A.宪法、法律、法规 C.法律、法规、规章
18、下列组织中,A、B 可以进行行政委托。
A.北京市教育局 B.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C.中国红十字会 D.北京市公安局治安处
19、制定行政规章的行为属于 A。
A.行政立法行为 B.行政司法行为 C.行政执法行为 D.行政指导行为
20、公安局给予某人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属于 B。
A.行政司法行为 B.行政执法行为 C.行政立法行为 D.行政强制行为
21、抽象行政行为的特点是 A、B、C、D。
A.具有普遍约束力 B.单方性 C.可以反复适用 D.行政性
22、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 B。
A.国务院组成部门 B.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国务院及其组成部门
23、部门规章由 B 制定并发布。
A.国务院 B.国务院各组成部门 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及其组成部门
24、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起始于 C。A.预测 B.规划 C.起草 D.征求意见
25、下列机关中,A、C、D 有权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A.北京市人民政府 B.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C.河北省人民政府 D.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2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于 C 起开始施行。
A.于2003年8月27日 B.2004年1月1日 C.2004年7月1日D.2004年10月1日
27、下列关于行政许可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B、C、D。A.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B.行政许可是具有授益性的具体行政行为 C.行政许可是一种外部行政行为D.行政许可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
28、行政许可的内容是国家 B 的活动。A.禁止 B.一般禁止 C.不予禁止D.允许
29、以许可的性质为标准,行政许可分为 D。
A.行为许可和事实许可 B.一般许可和特殊许可 C.排他性许可和非排他性许可 D.行为许可和资格许可
30、以许可享有的程度为标准,行政许可分为 A。
A.排他性许可和非排他性许可B.长期许可和短期许可C.一般许可和特殊许可 D.权利性许可和附义务的许可。
31、下列原则中属于行政许可基本原则的有 A、B、C。
A.合法性原则 B.救济原则 C.信赖保护原则 D.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原则
32、下列规范性文件中不能设定行政许可的是 C。
A.国务院决定 B.地方性法规 C.国务 D.省级政府规章
33、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是 B、C、D。
A.法定的国家机关 B.C.被委托的行政机关 D.被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34、通常情况下,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 B 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A.10日 B.20日 C.30日 D.45日
35、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 B 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A.5日 B.10日 C.15日 D.20日
36、行政许可监督的主体有 B。
A.被许可人 B.行政机关 C.立法机关 D.司法机关
37、基于特定事实的出现,原行政许可失去效力,行政机关依据法定程序收回行政许可证件或者予以公告的行为称为 B。
A.行政许可的变更 B.行政许可的注销 C.行政许可的撤销 D.行政许可的监督
38、行政强制执行与行政强制措施两个概念 C。A.相同 B.不同C.既相同又有不同
39、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是 C。
可证和营业执照、行政拘留等种类。
A.责令赔偿 B.责令停产停业 C.责令具结悔过 D.限期改正
49、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 A 设定
A.法律 B.法律和行政法规 C.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 D.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50、B 有资格接受委托行使行政处罚权。
A.组织 B.事业组织 C.事业单位 D.企业法人
51、行政规章有对设定警告和 C。
A.通报批评 B.责令具结悔过 C.罚款 D.没收财物
52、对于违法行为人作出 A、B、D 的行政处罚决定前,行政机关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
A.责令停产停业 B.吊销许可证或执照 C.行政拘留 D.较大数额的罚款
53、违法事实确凿且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 C 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A.200元 B.100元 C.50元 D.20元
54、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的数额为 D 以下。A.200元 B.100元 C.50元 D.20元
55、可以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当场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的数额是 C 以下。
元 B.500元 C.1000元 D.2000元
56、行政监督属于 A。
A.行政行为 B.司法行为 C.执法行为
57、B 属于行政监督的主体。
A.权力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社会舆论
58、下列人员中,不属于行政监察对象的有 C。
A.各部部长 B.各委员会主任 C.行政机关工勤人员 D.某林业局任命的林场场长
59、行政责任的主体是 C 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
A.行政组织 B.行政机关 C.行政主体 D.行政法主体
60、下列组织或人员中,D 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不构成行政违法。
A.行政机关 B.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D.行政相对方
61、行政救济制度设立的目的 B ;
A.保证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B.保护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C.保护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合法权益62、行政救济的途径包括 A、D。
A.行政复议 B.行政赔偿 C.行政监察 D.行政诉讼 63、行政复议以 A 为一般形式。
A.书面审理 B.开庭审理 C.书面审理与开庭审理相结合64、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可被申请复议的行政机关的行为是 A、D。
A.具体行政行为 B.行政处分行为 C.民事侵权行为 D.抽象行政行为
65、下列事项中,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事项有 A、B、C、D。
A.B.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C.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所作出的调解 D.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66、行政复议的一般申请期限为 C。A.15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67、行政复议机构作出行政复决定的一般期限是自受理复议申请之日起 B。
A.30日 B.60日 C.90日 D.1年内 68、行政赔偿实质上是一种 C 赔偿
A.行政机关 B.公务员个人 C.国家 D.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69、我国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是 C。
A.过错责任 B.危险责任 C.违法责任 D.严格责任
70、下列行政机关的行为中,属于行政赔偿范围的有 A、B、D。A.违法拘留 B.违法罚款 C.违法扣押居民身份证 D.违法收容审查
71、我国行政赔偿的范围包括侵犯 A、C 的行政行为。A.人身权 B.名誉权 C.财产权
72、在解决行政赔偿的行政程序与司法程序关系时,我国采取 A 原则。
A.行政先行处理 B.二者并行 C.自由选择 7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经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于 D 起开始施行。A.1989年4月4日 B.1989年10月1日 C.1990年1月1日.1990年10月1日
74、在我国,行政诉讼案件由 A 受理和审理。
A.普通法院 B.专门法院 C.行政法院 D.立法机关
75、下列规范文件中属于行政诉讼法渊源的有 A、B、C、D。A.《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B.单行法律、法规中有关行政诉讼问题的规定 C.有关审理行政案件的司法解释 D.《民事诉讼法》中可以适用于行政诉讼的规定
76、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原则上 D 调解。A.可以适用 B.不适用 C.应当适用 D.一概不适用
77、下列原则中属于行政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有 A、B、C、D。A.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 B.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C.当事人有权辩论原则 D.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
78、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进行 A 审查。A.合法性 B.合理性 C.合法性与合理性 D.适当性
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或者复议机关所在地86、下列法律术语中,属于裁定管辖内容的是 A、B、C、D。A.移送管辖 B.管辖权异议 C.指定管辖 D.管辖权转移 87、下列人员中,属于行政诉讼参加人的有 A、B。A.当事人 B.诉讼代理人 C.诉讼参与人88、下列人员中,不属于当事人的是 D。A.原告 B.被告 C.第三人 D.诉讼代理人
89、法人的行政诉讼行为能力与其诉讼权利能力 A。A.一致 B.不一致 C.不完全一致 D.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90、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当事人应以 B 为被告向人民法院起诉。
A.该派出机构 B.该行政机关 C.该派出机构或该行政机关 D.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
91、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B 是被告。A.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B.复议机关 C.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复议机关D.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
92、行政诉讼的第三人是相对于行政诉讼的 D 而言的。A.当事人 B.原告 C.被告 D.原告与被告93、律师在行政诉讼中可能是 B、D。
A.法定代理人 B.指定代理人 D.委托代理人94、被告有权在 B 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
A.原告起诉之后 B.一审判决之前 C.一审判决之后 D.二审终审判决之前
95、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认为 A 的,可以实行书面审理。A.事实清楚 B.证据充足 C.适用法律、法规正确 D.程序合法96、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是 B、C、D。
A.当事人 B.各级人民法院院长 C.上级人民法院 D.人民检察院97、对妨碍行政诉讼的行为,人民法院有权采取 A、B、C、D 等强制措施施予排除。
A.司法拘留 B.罚款 C.训诫D.责令具结悔过
98、下列人员中,A、B、C 就案件情况所作的陈述可以作为证人证言。
A.在场的原告的法定代理人 B.在场的某中学学生 C.了解某些案件情况的原告的亲戚 D.原告
99、行政诉讼中由 B 负举证责任。
A.原告 B.被告 C.原告和被告 D.原告或被告
100、下列组织人员中,A、B 应对其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
A.行政机关 B.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C.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D.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101、在诉讼过程中,被告 B 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A.可以 B.不得 C.应当 D.不应
102、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有权 C。
A.缺席判决 B.裁定驳回起诉 C.视为申请撤诉 D.裁定不予受理103、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有权 B。
A.视为申请撤诉 B.可以缺席判决 C.采取采取诉讼强制措施 D.裁定撤销案件
104、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可作为行政诉讼程序法依据的有 A、B。A.行政诉讼法 B.民事诉讼法 C.国务院组织法 D.行政复议法105、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可作为行政诉讼实体法依据的有 A、B。A.云南省禁毒条例 B.治安管理处罚法 C.行政复议法 D.高层建筑消防管理规则
106、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照适用 B。
A.行政法规 B.行政规章 C.地方性法规 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07、被诉具体行政行为 A、B、C、D、。
A.主要证据不足 B.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C.超越职权 D.滥用职权
108、B 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
A.行政强制执行违法 B.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C.行政处罚违法 D.行政强制措施不当
109、行政裁定适用于 A、D。
A.起诉不予受理 B.维持原判 C.确定第三人 D.终结诉讼
110、行政诉讼决定适用于 C、D。
A.驳回起诉 B.撤销 C.指定法定代理人 D.确定不公开审理
第三篇: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试题[推荐]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课程期末试卷
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
一、案例分析题(20分)
请阅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哈尔滨市汇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诉哈尔滨市规划局”案件的判决书节选,回答问题。
“规划局所作的处罚决定应针对影响的程度,责令汇丰公司采取相应的改正措施,既要保证行政管理目标的实现,又要兼顾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应以达到行政执法目的和目标为限,尽可能使相对人的权益遭受最小的侵害。而上诉人所作的处罚决定中,拆除的面积明显大于遮挡的面积,不必要地增加了被上诉人的损失,给被上诉人造成了过度的不利影响。原审判决认定该处罚决定显失公正是正确的。”
问题:
1、上述判决书内容体现了行政法的哪项基本原则?请简述该基本原则的内容。(15分)
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能否作为法院判案的依据?(5分)
二、案例分析题(20分)
武汉L大学学生王乙被学校认定为考试作弊,被留校察看一年。王某毕业时,未被授予学士学位证书。双方协商未果诉至法院。法院认为:原《武汉L大学学分制学籍管理暂行条例》 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并能独立承担因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行政主体具有下列三个特征:(1)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2)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3)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最常见的也最 容易为人们接受认可的行政主体为职权行政主体,也就是指根据设立的法律、法规之规定,获得行政主体资格,拥有行政职权的组织。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类国家行政机关即属此类。另外,根据法律、法规及司法实践,可以通过授权成为行政主体的社会组织大致有四种类型: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基层群众性组织和企业组织。那么高校属于哪一种类型组织?根据《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核、批准、注册或者备案手续的社会公共利益性质的非营利法人组织,符合四种类型组织之一事业组织的要求。所以武汉L大学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三、案例分析题(30分)
江山市某商场与上海市某空调厂签订一份购买空调合同,双方于2002年7月5日发生争议。商场以意思表示不真实为由,请求江山市商场所在地区工商局确认该合同无效。区工商局经审查,于2002年8月1日作出决定,确认该合同为无效合同。空调厂不服,向江山市工商局申请复议,江山市工商局经复议,于2002年9月3日作出决定,驳回空调厂的申请,维持原确认。空调厂不服,于2002年9月25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受理后,被告提出如下答辩: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确认和处理无效经济合同的暂行规定》的规定,上一级工商局对经济合同无效的确认为终局确认,因此该市工商局的确认属于《行政诉讼法》 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棣据这些法规或规章作出的‘最终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在《行政诉讼法》生效后,只有法律才有权规定行政机关对某些事项作出“最终裁决”。因为其援用的行政规章不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法律”的范畴,所以其关于“最终裁决”的规定在此不发生法律效力。国家工商局《关于确认和处理无效经济合同的暂行规定》只是规章,不是《行政诉讼法》 26号民事判决书写道:“《种子法》实施后,玉米种子的价格已由市场调节,《河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作为法律位阶较低的地方性法规,其与《种子法》相抵触的条(款)自然无效。”
洛阳中院判决书的这一表述激起河南省人大的强烈反响,河南省人大认为“洛民初字 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有最终的法律效力,法律适用的范围限于法律、法规和规章。
由于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是人民法院审查行政机关针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为事实所适用的法律是否正确,是对行政机关适用的法律的再次审查适用。因此,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对法律的适用必须遵守以下原则:(1)适用调整被处理行为或事项的法律规范。(2)遵循从旧兼从轻的法律适用原则。(3)遵循一事不再罚的法律适用原则。(4)遵循过罚相当的原则。(5)遵循“法无明文规定不得处罚”的原则。
2、根据《立法法》
3、中国的立法体制有两个基本特点。在中央拥有一定立法权的情况下,还要赋予地方更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赋予地方立法权。中央立法权限没有严格的限制;地方立法权限有严格明确的限制,对已全国立法的领域,地方开展立法要遵循不抵触原则,地方立法不得超越立法权限。
正是基于中央和地方立法权限划分的特点侧重限制地方的立法权限,所以冲突的解决主要是纠正地方与上位法相抵触、越权立法的行为。这种冲突解决的指向不是中央侵犯了地方的立法权,而是地方有没有越权立法、有没有和上位法相抵触。所以,主要解决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
注:请将文档保存类型设为“word 97-2003 文档”。
雷同卷按0分处理!
第四篇:《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ve Law and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Law 学 分:3.5学分
学
时:56学时
先修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 教学对象:法学专业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法学专业的14门核心主干课程之一。行政法学是研究行政法的部门法学。通过对行政法基本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行政法学的基本原理、重要制度和学习方法,让学生了解行政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了解在“依法治国”理念下国家行政权力应当如何规范行使,以有效维护公共利益和切实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学生还要在掌握行政法学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提高其解决实际行政法律问题的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既要侧重于理解并掌握行政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又要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较为准确地运用行政法学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来分析丰富的行政法制实践,并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行政复议以及行政诉讼个案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8学时)1.行政法的概念与特征
2.行政法的调整对象与调整结果 3.行政法的内容与形式 4.行政法的本质与作用 5.行政法的地位与体系 6.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
掌握行政法的最基本内容,了解行政法学的研究对象。
重 点:
行政法的概念、内容、调整对象、本质与作用、地位与体系、基本原则以及基本观念沿革等。
难 点: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行政法的本质、行政法的内容和作用以及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行政法律规范与创制(4学时)1.行政法律规范
2.行政法律规范的创制
基本要求:
掌握行政法律规范的构成、类型、渊源和效力,了解我国现行行政立法制度和法律解 1 释制度。
重 点:
行政法律规范的性质、形式、效力及其创制。难 点:
行政法律规范及其效力,行政法律创制活动。
第三章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4学时)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概述 2.行政机关 3.被授权组织 4.受委托组织 5.行政公务人员
6.行政相对人和行政第三人
基本要求:
掌握行政主体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行政法制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了解行政主体的资格与分类。
重 点: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概念、行政主体的类型及其法律地位、行政相对人及其法律地位。难 点:
行政主体概念、类型及其法律地位。
第四章
行政行为(3学时)1.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2.行政行为的内容与形式 3.行政行为的分类 4.行政行为的效力
基本要求:
掌握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内容、形式和效力,了解依据不同标准对行政行为所作的分类。
重 点:
行政行为的概念和内容、行政行为的效力、行政规范创制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对内行政行为与对外行政行为、实体性行政行为与程序性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与裁量行政行为、作为行政行为与不作为行政行为、行政法律行为与行政事实行为等。
难 点:
行政行为的形式和效力,几种常见行政行为的区分及其意义。
第五章
行政程序(4学时)1.行政程序概述
2.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3.行政程序当事人 4.行政程序的运行 5.行政程序的法典化
基本要求:
掌握行政程序的概念、特征、功能、基本制度、当事人以及行政程序的运行,了解我 2 国行政程序法的立法进展及其主要内容。
重 点:
行政程序的概念、功能、分类、基本内容、当事人的程序权利以及我国行政程序立法趋势。
难 点:
行政程序的功能、原则、基本制度,当事人的程序权利以及我国行政程序立法趋势。
第六章
几种典型的行政行为及其制度(10学时)1.行政许可 2.行政处罚 3.行政强制 4.行政征收 5.行政契约 6.其他行政方式
基本要求:
掌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和行政契约的概念、特征及其一般制度,并结合行政法制实践加深对上述典型的行政行为及其制度的理解。
重 点:
行政处罚制度、行政许可制度、行政强制制度、行政契约制度和行政征收制度。难 点:
结合我国行政法制实践对上述典型的行政行为及其制度的理解与实际运用。
第七章
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3学时)1.合法行政行为的要件 2.行政违法 3.行政责任
基本要求:
掌握合法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掌握行政责任的概念、构成要件及其内容与形式。
重 点:
行政违法行为和行政责任主体的认定、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以及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之间的关系。
难 点:
行政责任主体的认定、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以及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之间的关系。
第八章
监督行政(2学时)1.监督行政概述 2.权力机关监督 3.行政机关监督 4.司法机关监督
基本要求:
掌握监督行政的概念、特点、分类以及各类行政监督制度的具体内容。
重 点:
各类监督行政的内容、方式与法律效果。
难 点:
行政机关监督、司法机关监督的内容、方式及其法律效果。
第九章
行政复议(4学时)1.行政复议概述 2.行政复议范围 3.行政复议管辖 4.行政复议参加人 5.行政复议程序
6.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基本要求:
掌握行政复议的概念、性质、范围、管辖以及具体复议程序。了解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区别与联系。
重 点:
行政复议的性质、范围、程序和具体复议制度。难 点:
行政复议的性质、范围、程序和具体复议制度,我国现行行政复议制度对行政法制建设的影响。
第十章
行政诉讼(12学时)1.行政诉讼的概念、目的与作用 2.行政诉讼法
3.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4.行政诉讼管辖 5.行政诉讼参加人 6.行政诉讼证据制度 7.行政诉讼程序
8.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与裁判
基本要求:
掌握行政诉讼的目的、作用、基本原则以及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具体内容。
重 点:
行政诉讼目的、合法性审查原则、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行政诉讼证据制度、行政诉讼程序、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与裁判。
难 点:
行政诉讼目的、合法性审查原则、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行政诉讼证据制度、行政诉讼程序、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与裁判,我国现行行政诉讼制度对行政法制建设的影响。
第十一章 行政赔偿(2学时)1.国家赔偿与行政赔偿 2.行政赔偿的范围与方式
3.行政赔偿请求人与赔偿义务机关 4.行政赔偿程序
基本要求:
掌握行政赔偿的概念与构成、范围与方式、行政赔偿请求人与赔偿义务机关以及行政 4 赔偿的请求程序、处理程序和追偿程序。
重 点:
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原则、范围、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以及行政赔偿的请求和处理程序。
难 点:
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范围、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以及行政赔偿程序。
参考教材:
1.杨解君,行政法学,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 2.杨解君,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
3.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马怀德,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1月; 5.罗豪才,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6.应松年,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第五篇:自己编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教案
第一讲
引
论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到行政法学的渊源,中国行政法学的产生背景。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中国行政法学的渊源 教学难点:行政法学的渊源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2课时
前言介绍
我们这个学期要学习的是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这一门课程。行政这一个词就象空气一样充斥在我们的周围,使我们生活在一个行政无孔不入的年代,到处弥漫着行政的气息。我们可以联想到这么一幅画面:我们自己出生在公立的医院,在公立的中小学和大学受教育,在生活的过程中不少时间用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上,通过邮局或半公营的电话系统通讯联络朋友,饮用公用的水,读公共图书馆的书,在公园里散步,受公安、消防、卫生机构的保护,甚至于最后又回归到原点,死在公立医院,可能还被埋在公墓里等。从人生的这样一个轮回,我们可以认识到我们的生活中
处处都有行政活动,只要我们善于联系,就可以把生活和行政相结合起来,这样学习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就没有那么枯燥和抽象。
一、行政法学的渊源
(一)行政法学的产生背景
行政法学是一门较为年轻的法学学科,其萌芽于18世纪,形成于19世纪,发展于20世纪,到至今不过是二百多年的历史。
现代意义的行政法最早产生于西方国家,人们常常把法国国家参事院----最高行政法院的前身的成立作为行政法产生标志并将法国称为行政法母国。但实际上,早在这之前的17世纪,行政法就已经在英国悄悄萌芽。
作为行政法的母法国家,是在法国大革命后首先确立行政法作为一种独立的法律制度。1799年,法国建立起行政审判制度,为行政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美国是在1887年发展行政法的。
(二)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
1、自然权利(在法国大革命前,启蒙思想家卢梭就提出了自然权利的主张。他认为,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并说这种权利 是天赋的,不可让与的人们缔结契约,组成国家是为了维护自然权利,而不是
转让。)这一思想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力武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即以法的形式将其肯定下来。为了保障公民的自然权利,国家及政府的活动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行政法正是在这种民主意识萌芽的基础上开始被确立起来的。
2、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主张这三种权力分别由不同的机关行使,以确保自由的存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都建立起三权分立的体制,行政权从国家权力中分离出来,获得 独立的地位。正是行政的独立,才使行政法对行政的规范和控制的产生成为可能。)
(三)中国行政法学的发展
清末民初,兴民权、开议会、立宪制,开始引进西方的法律,现代意义的行政法开始萌芽。孙中山在《临时约法》第一次提到行政诉讼,1914年5月18日,北洋政府公布了《行政诉讼条例》,同年7月15日又公布了《行政诉讼法》,同年3月21日《平政院编制令》,规定了行政审判组织,至此,在形式上初步建立了行政诉讼制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些规范行政组织的法律。在1957年1977年,是我国最动荡的时间段,行政法也处于倒退阶段。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法
治建设才得到恢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行政法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第一,1989年4月4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行政法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第二,1990年国务院通过了《行政复议条例》年又制定了《国家赔偿法》。,1994
第二讲
行政法总论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到行政的概念,行政法与行政法学的联系,行政法与行政关系的相关内涵,以及行政法的渊源。在掌握以上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和使用行政法。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行政、行政法、行政法学的定义 教学难点:行政法的渊源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课时:2课时
行政法概述
一、行政的概述
想要学习行政法学的相关课程,必须的了解到底什么是行政?关于行政的概念,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说法。就行政一词的一般含义来看,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有意思所指。如在汉语中,对行政的释义是指,行使国家权力的(活动或机构);机关、企业、团体等内部的管理工作。在英语中称为Administration,其基本意思是经营、管理和执行的意思。总的来看,在这些不同意四中,就行政的一般
含义而言,是指一定范围内事务进行组织与管理的活动。但是行政法上的行政有其特定的含义。就行政的性质及其表现领域来看,一般来说,分为一般行政(也称普通行政或私行政)与公共行政或国家行政(也称公行政)。而在行政法上所说的行政是指公共行政。因为行政法上的行政是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目的而设立一定组织机构或者授权某些组织采取特定法定手段与方式对公共行政事务进行组织与管理的活动。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公共事物的组织与管理。(详细定义----行政机关依照宪法、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社会公共生活所实施的行政职权的一种活动。)行政职权就是行政机关应当享有的履行职责的必要权力,但权力的强制性质,可能使行政机关从事的行政活动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公共行政含义分析:
①必须是依照宪法、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②对象是社会公共生活。
③实施的是行政职权。(行政职权就是行政机关应当享有的履行职责的必要权力)公共行政的特征: 国家的职权性
分析:权力来源于宪法、法律。
从摇篮到坟墓 执行性(从属性)分析:产生是权利机关
职责范围 主体是特定的 分析:行政主体
行政管理相对人 积极行为、主动性
普通行政(私人行政)凡是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所进行的管理。(在这里特指事业社会组织的内部管理)问题设置:
为什么行政法上的行政是公共行政,而不是一般行政?(因为行政法上的行政是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目的而设立一定组织机构或者授权某些组织采取特定法定手段与方式对公共行政事务进行组织与管理的活动。)公共行政与一般行政的区别:
①性质不同:公共行政是具有国家职权性,有鲜明的公共性质。例如:交通管理机关对交通秩序的维持,是为了公众的安全和公众的利益。一般行政是局部的个别的非公共性质。例如:(、、、、、、、)
②目的不同:公共行政实现的是公共利益;而一般行
政是为了团体自身的利益。
③手段不同:公共行政运用的是强制命令的手段;一般行政是合同合意的方式。
④对象领域不同:公共行政以公共社会事务为领域范围;而一般社会组织的内部行政是以内部成员和一般 性服务、勤杂、人事等事务为领域范围的。⑤组织机构不同:公共行政主要由国家设立的国家组织机构及其国家公务员去实施,或依法授权具有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机构实施;一般社会组织的内部行政是由各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机构自己去实施的。案例分析总结以上知识点:
例1 工厂解除与工人甲的劳动关系,不可以提出行政诉讼,只能提出行政仲裁。
问这一行政行为是普通行政还是公共行政?为什么? 分析:这一行政行为是普通行政。因为一般社会组织的内部行政是以内部成员和一般 性服务、勤杂、人事等事务为领域范围的。
例2 县公安局甲、乙、丙、丁聚众赌博的现象进行处罚,甲、乙、丙、丁不服可以提出行政诉讼。问题:这一行政行为是公共行政还是普通行政? 分析:县公安局是国家的组织机构;他们的目的在于扼杀社会的不良风气,采取强制性的行为对甲、乙、丙、丁聚众赌博的进行处罚,维护社会了的公共秩序,因此这一行政行为是公共行政。
二、行政法
1、概念:是调整国家行政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调整行政权力取得、行使以及对其监督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社会关系的法,它着重调整行政权与其他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
概念分析:首先它是有关行政主体实施公共行政活动的法。不同性质主体实施着不同性质的活动,而同一主体也可能以不同身份进入不同的领域进行活动。只有行政主体实施公共行政活动,才可能由行政法规定;反之,也只有规定行政主体实施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才属于行政法。
其次其核心是对行政权力的规范。
第三层含义就是指对行政权力作用过程关系的调整。
第四层含义就是对行政权力的控制和监督救济。
2、调整的对象是行政关系 ①行政关系的概念
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活动中同被管理者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总称。
②行政关系的特征
1、必有一方是行政机关
2、法律关系具有非对等性(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是非对等性的,它们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行政机关处于优于行政相对人的地位。行政关系的成立、变更、撤消只因行政机关的单方面的意思表示而改变,)
3、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法定的
4、权利和义务是重叠的(对行政主体而言)
5、行政争议、纠纷(解决对象)
6、行政争议、纠纷解决办法 A、司法解决(诉讼)B、内部解决(行政复议)C、司法最终解决
(四)行政法特征
1、性质上的特征 ①行政法是国内法
②行政法是公法。公法关系的主体要素是公权力主体和公权力所作用的公权利主体,公法关系的客体要素是公权力行为和公物,而 内容要素则是以公益为目的的公权利和公义务。
2、形式上
①没有统一、完整的行政法
有统一、完整的程序法典。其中1883年西班牙的《行政程序法》最早;1946年《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最著名、影响最大。
②中国至今没有统一的、完整的行政程序。③行政法规的法律表现形式的数量特别多。
3、内容上
①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
②行政法富于变动性而缺乏相对稳定性,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内容易变动。
就某个具体的行政法而言,其内容往往将实体法规与程序规定融为一体,程序法与实体法交织在一起,没有明确界限,而程序法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第三讲
行政法的渊源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行政法的渊源,能运用到案例当中,解决实际案例的问题。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行政法渊源 教学难点:行政法的渊源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课时:2课时
一、行政法渊源的概念
行政法的渊源是指行政法规则的来源或表现形式。行政法包括适用于行政法活动的各种法律和法规,所以行政法必然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由于行政活动范围广泛,种类繁多,我国的行政法渊源也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分类:
成为法渊源和不成文法渊源 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
(一)宪法 制定者-----宪法包含的行政法规范主要有:
1、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范。如公民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等权利。
2、国家行政机关组织,基本工作制度和职权的规范。如关于国务院各部委和审计机关的基本职权的规范,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织的规范等。
3、行政管理活动基本原则的规范。如关于人民参与管理的原则,法制统一的原则等。
4、关于国有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外资或合资经济组织以及个体劳动者在行政活动中的权利、义务的规范。如关于国家保护私营经济合法权益,对私
营经济实体引导、监督和管理的规范等。
(二)法律----是行政法最重要的渊源。制定者-----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基本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非基本法律(普通法)。
(三)行政法规
制定者-----国务院制定(总理签署)
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四)地方性法规 制定者---地方人大及常委会
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人大及常委会。
2、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地方人大及常委会。
3、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地方人大及常委会。(齐齐哈尔、吉林、抚顺、鞍山、大连、本溪、唐山、邯郸、大同、包头、青岛、洛阳、淮南、无锡、宁波、徐州、苏州。)
4、经济特区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五)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制定者---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利机关
(六)行政规章也称部门规章
制定者经国务院各部委和某些工作部门发布的规章。
1、部门规章(部委规章)国务院部委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
2、地方政府规章:地方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七)国际条约
(八)法律解释
下列哪些是行政法的渊源?(CD)A.国务院某部委的会议纪要 B.某市政府关于征收过桥费的通知
C.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的若干问题的解释
6.县林业局与本局王某等5名干部家属,签订了承包该局所管辖的某乡林业检查站的合同。合同规定:工资自付,全奖全罚。王某等承包人私印收费凭证,对当事人乱收、滥罚,遂决定废止合同。王某等人不服,诉至法院。法院判决合同无效,追缴罚款。请问王某败诉的原因何在?(BCD)A.因违反合同规定而败诉
B.因行政权是职权与职责的统一体,故承包合同无效
C.因国家行政权不能承包,合同因此无效
D.因混淆了民事和行政两类性质不同的行为 D.深圳经济特区市政府的规范性文件
二、非正式渊源 法律原则 公共政策习惯法行政判例 行政法渊源的法律效力 正式渊源的法律效力
宪法 >
法律 >
行政法规 >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第四讲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一、依法行政原则(合法性原则)
指行政机关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含义分析:权力来源合法
行使程序合法
行政内容合法
行政主体合法
二、行政合理原则
行使行政权力应当客观、适度、符合理性。含义分析:在行政合法下
自由裁量权
合乎理性、客观、适度。
平等比例(适用妥当性、必要性、均衡性原则)
第二讲
行政主体
一、行政主体概述
1、概念——享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
2、特征
行政主体必须是承担行政职权,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行政主体必须是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行政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