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二五规划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二五规划一、十二五期间,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区经济?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区党委七届七次全委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以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主题,以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民族团结为保障,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为重要内容,巩固和扩大“十一五”发展成果,促进经济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结合西藏实际,试论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坚持可持续发展,着力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上取得突破。以构筑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建设生态西藏为目标,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坚持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发展经济、开发资源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依据,有序高效利用资源。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抓好重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进。
三、试论如何提高区农牧业的现代化水平
1、积极调整农牧业结构,优化农牧业产业布局
2、第二节 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狠抓科技推广。
3、提高农牧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快农牧业科技进步。大力引进、吸收和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加强农牧业科技队伍建设。4 建立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科技服务为支撑的新型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牧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大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5稳定和完善农牧区基本经营制度,积极稳妥推进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或联户承包为重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五、如何进做大做强做精我区的旅游业?
充分利用西藏丰富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大力提升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地位和品质,树立大旅游观念,高起点编制好旅游业发展规划,增强旅游主导产业地位。坚持旅游与文化、生态相结合,突出“高山、雪域、阳光、藏文化”主题,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加快形成拉萨历史文化旅游中心和林芝生态旅游中心,完善唐蕃古道、茶马古道、中尼和新藏旅游走廊功能,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景区。统筹推进相关产业和服务,形成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旅游产品体系,吃、住、行、游、购、娱有序发展的旅游产业体系,结构合理、稳定活跃的旅游市场体系,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衔接,符合西藏实际的旅游标准化体系。深度开发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特种旅游等转型旅游产品及冬季旅游产品,丰富发展乡村旅游。健全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旅游发展机制,创新景区管理模式,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强化旅游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快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综合性旅游服务平台和旅游信息网,健全旅游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完善旅游应急救援等安全救助体系。
六、如何着力扩大城乡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结构,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继续实施并完善财税、信贷等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基本形成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推进就业的共促机制,促进充分就业。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支持人力资源市场和信息网络建设,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城镇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人员等劳动者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失业登记等公共就业服务。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开展面向城乡劳动者的免费职业培训。加快建立就业、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机制,扩大统筹城乡就业试点。推进复退军人教育培训和安置转业工作,鼓励自主择业。加强人力资源供求监测,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范围内。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强政策宣传,大力倡导“先就业后择业”理念,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基层就业。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积极落实就业援藏政策,积极探索高校毕业生到内地就业的方式。
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工作长效机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稳定规模,规范管理。加强政策扶持、职业培训和信息发布等就业服务,重点帮助“零就业”家庭、残
疾人、低保对象、企业下岗职工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确保城镇有就业需求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完善政府、工会和企业三方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执法,妥善处理劳动争议,保障劳动者权益。发挥工会和行业组织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
七、如何完善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保险体系。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继续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被征地农牧民和退牧牧民社会保险制度。各项社会保险实现自治区级统筹,各项社会保险关系有序规范转移接续。加强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各项社会保险实现信息化管理。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逐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和救助标准。加强农村低保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及其他社会救助制度和扶贫政策之间的衔接。加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集中供养率达到50%。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帮助低收入困难家庭和因突发事件造成临时生活困难的群众。
加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推进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农村敬老院、老年护理院建设,改善孤残儿童、孤寡老人的收养供养条件,建立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加强残疾人康复、教育、脱贫和社会保障等工作,完善无障碍设施。做好优抚工作。鼓励和支持社会慈善事业发展。
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加大廉租住房、周转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改造城镇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建立和完善住房服务信息管理体系。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完善住房补贴制度,增强职工住房消费能力。第四节 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八、如何深化我区的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政企分开,实现国有经营性资产统一监管。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鼓励民营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支持民营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争创名牌产品。优化民间投资环境。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有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法规政策规定,培育和维护平等竞争的投资环境。建立健全民间投资服务体系,加强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和民间投资的服务与监管。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的作用。
九、如何推进西藏和谐社会建设?
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宗教工作,促进社会各族各界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和管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全面贯彻中央关于西藏工作指导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2、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建设法治政府。
3、巩固和发展民族大团结,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各族人民的合法权益。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大对广大信教群众的教育引导,增强党和政府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持续开展寺庙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工作,加强寺庙民管会组织建设,建立寺庙管理长效机制。依法加强对宗教组织、宗教事务和宗教活动的管理。
5、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唱响主旋律。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大报纸、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覆盖面和宣传力度,高度重视运用藏语文面向广大群众的宣传。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拓宽宣传渠道,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加强对外宣传。
紧紧围绕国家外交外宣大局和西藏发展稳定大局,牢牢把握正面宣传西藏和深入揭批**集团两大主题,加强对沿边国家和边境外宣工作,积极推动民间外宣和网络外宣。
十、如何全面维护西藏社会的稳定?
1、健全和完善维护稳定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主动治理,不断增强维护稳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推进长治久安。
2、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深入揭批**集团。坚持对**集团斗争的方针,大力开展群众性反分裂斗争思想教育,深入揭批**集团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手法上的欺骗性,让各族干部群众认清**集团分裂祖国、图谋“西藏独立”的反动本质。加强维护社会稳定能力建设。重点加强基层公安派出所、治安联防队等群防群治组织和队伍建设。健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机制。坚持和完善军地联合应急指挥体系及军地联合执勤模式。
3、加强社会管理,健全社会管理,推进平安西藏建设。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提高社会管理工作水平。
4、完善公共安全体系,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强化快速监测、快速通报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餐饮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管执法,完善检验检测和认证技术手段。强化基本药物监管,确保基本药物质量安全。
5、夯实基层基础,加快县、乡(镇)基层政权机关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依托的服务设施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力量。
6、加强边境管理,积极应对新的边境斗争形势,进一步加强以边境管控、战略物资储备、口岸基础设施、边境物防及信息化、边境外宣点等为重点的边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边境地区群众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边境地区群众自觉维护边境地区稳定的意识。
7、支持国防建设,支持驻藏部队建设。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推进军地资源开放共享,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增强国防动员能力。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平战结合与平战转换能力。
八次党代会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507.46亿元、36.65亿元,是2005年的1.8倍、3倍;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3.5∶32.3∶54.2;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五年累计完成1656.14亿元,是“十五”的2.4倍;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以青藏铁路、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为代表的一大批交通、能源、水利、管道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西藏航空公司成立运营,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82万公里,比2005年增加1.45万公里;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12.13万千瓦,是2005年的2.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3亿元,是2005年的2.5倍。
(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该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于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006年7月1日全线开通试运营。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在“十五”计划期间,我国将要重点进行开发建设的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四大工程,被称为“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其中除南水北调工程外,其他三项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是西藏第一条高速公路,2009年4月28日开工,路线全长37.8公里,工程概算总投资15.9亿元,将拉萨市区到贡嘎机场的行车时间缩短了半个小时。7月17日,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通车典礼举行。)
群众生活显著改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 2078元提高到413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411元提高到14980元;以安居工程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27.48万户、140余万农牧民乔迁新居,实现了乡乡通宽带、村村通电话,99.7%的乡镇和81.2%的行政建制村通公路,解决了88万人用电、153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牧民免费医疗制度基本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城镇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初步建立;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实现了“两基”目标,落实了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三包”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2006年起,西藏实施了以农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和扶贫搬迁为重点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对改善住房条件的农牧民予以补助。截至2011年初,安居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70亿元,使全区住房条件比较差的27.5万户、143万农牧民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房屋。)
(政府补助农牧民医疗标准分别由2009年的人均140元提高到2010年的180
元,2011年达到人均260元。)()
(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加强新农村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加强新农村建设,是维护西藏安全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根本需要。西藏的稳定涉及国家的稳定,西藏的发展涉及国家的发展,西藏的安全涉及国家的安全。以第十四世**喇嘛为首的分裂主义集团与西方反华势力相勾结,妄图恢复其“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不愿看到昔日的奴隶成为社会的主人,千方百计地阻止和破坏我们搞新农村建设,采取多种手段,公开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面对长期、复杂、尖锐的反分裂斗争形势,如果我们不把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做深做细,打牢党的执政基础,我们的群众就有可能被分裂主义分子所利用,党的执政根基将面临被动摇的危险。加强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加强新农村建设,是提高农牧民群众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西藏从2011年1月1日开始,第九次提高教育“三包”标准,并对学生资助政策作了相应调整。除了西藏学前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的补助标准和义务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的“三包”标准有所提高外,就读高中的农牧民子女此次也被纳入教育“三包”范围。从2011年1月1日开始,西藏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的城镇困难家庭子女每生每年可享受2000元助学金。西藏第十次提高“三包”及助学金标准 :自治区人民政府对从2011年秋季开始,按二、三、四类区及边境地区划分类区、调整“三包”和财政补助标准。具体标准为:二类区每生每学年2200元;三类区每生每学年2300元;四类区或边境县每生每学年2400元。)
(自2012年元月起,西藏自治区第十次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市低保标准从最初每人每月130元提高到2012年的400元,增幅达到307%。)
反分裂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反分裂斗争的方针,依法果断处置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严密防范、严厉打击**集团的分裂破坏活动,依法加强了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健全了党政军警民联保联动的维稳格局,完善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了涉藏外事外宣工作力度,加强和创新了社会管理,推进了民主法制建设,圆满完成了各项重大活动及敏感节点的维稳安保任务,平安西藏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民族团结巩固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围绕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入揭批**集团的反动本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人心,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局面不断巩固发展。
(西藏民主改革、和平解放)
文化建设富有成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系列重大宣传战役和各类群众性主题教育扎实有效、亮点纷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全覆盖,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0.28%、91.41%。文化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新闻出版、文学艺术、体育等事业全面发展。
环境保护不断加强。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加快实施,五年完成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沙治沙6206万亩,建成自然保护区47个、生态功能保护区21个。节能减排不断加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符合国家标准,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12%,城镇空气质量优良率在98%以上。
党的建设扎实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基层建设年活动成效明显。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总数达到20.8万名;基层党组织实现行政建制村和社区全覆盖,建成了5451个村(居)组织活动场所;老干部工作不断加强,老党员、老模范得到特殊关怀;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明显,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党在西藏的执政地位更加巩固。
(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加强新农村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加强新农村建设,是维护西藏安全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根本需要。西藏的稳定涉及国家的稳定,西藏的发展涉及国家的发展,西藏的安全涉及国家的安全。以第十四世**喇嘛为首的分裂主义集团与西方反华势力相勾结,妄图恢复其“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不愿看到昔日的奴隶成为社会的主人,千方百计地阻止和破坏我们搞新农村建设,采取多种手段,公开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面对长期、复杂、尖锐的反分裂斗争形势,如果我们不把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做深做细,打牢党的执政基础,我们的群众就有可能被分裂主义分子所利用,党的执政根基将面临被动摇的危险。加强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加强新农村建设,是提高农牧民群众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9月19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议决定,从区、地(市)、县(市、区)、乡(镇)四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驻藏中直单位选派21000多名干部组成工作队,从10月起连续3年进驻全区所有行政村和居委会,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工作队深入开展“感党恩、算富账、要稳定、求发展”主题教育,密切结合当地特点,谋致富良策、行利民之举,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干好事。)
西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治区党委八届二次全委会作出了在全区深入开展以“爱国、团结、和谐、发展、文明”为主题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决策。这是自治区党委紧密结合西藏实际,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际步骤和具体行动,对凝聚团结全区各族人民、打牢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具有重大意义。
以“爱国、团结、和谐、发展、文明”为主题的核心价值观,着眼于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指导方针,认真总结西藏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宝贵经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具有西藏特点的科学诠释,既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又充分反映了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又反映了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殊区情,抓住了西藏意识形态和先进文化建设的关键,必将成为全区各族人民的精神维系。“爱国、团结、和谐、发展、文明”五句话十个字,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爱国”是核心。爱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基本行为准则。在西藏,爱国的基本要求是: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坚决维护祖国统一。不断增强“四个认同”,坚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国家观,牢固树立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思想,切实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定不移反对分裂,在反分裂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做到立场坚定、认识统一、表里如
一、态度坚决、步调一致,坚决同**集团的分裂渗透破坏活动作斗争,绝不能抱任何幻想,绝不能有任何麻痹,绝不能有任何动摇,绝不能有任何含糊,绝不能患得患失。
“团结”是基础。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团结就是力量。在西藏,团结的基本要求是:加强政治思想上的团结,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加强民族团结,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各民族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加强党群干群团结,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千方百计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大力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不断巩固发展军民鱼水深情,做到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如一人。加强全社会大团结,不断巩固扩大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各民族、各阶层、各方面的大联合大团结,共同维护西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和谐”是根本。和谐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础。在西藏,和谐的基本要求是:确保国家安全,旗帜鲜明地捍卫国家主权、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全力维护边境安全、边疆稳定。维护大局稳定,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促进宗教和睦,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和国家管理宗教事务的法律法规,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改善寺庙公共服务,大力弘扬藏传佛教爱国爱教、遵规守法、弃恶扬善、崇尚和谐、祈求和平的优良传统,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动社会和谐,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要求,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共建和谐西藏,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发展”是关键。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在西藏,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实现经济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坚持平安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发展与稳定统一起来,做到稳定为要、维稳为先,在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中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坚持和谐发展,统筹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处理好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使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文明”是标志。文明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在西藏,文明的基本要求是: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全面进步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的头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教育,大力发扬“老西藏精神”、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增强生态意识,保护生态环境,认真实施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加强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好雪域高原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
第二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分)
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4分)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
第三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础。
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单选题
1、“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反映了“中国梦”的实现主体是(C)。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 B.社会主义性质 C.公民的德性和品格 D.人民群众
2、(B)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A.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B.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C.全面提高公民的身体素质 D.全面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
3、(C)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社会主义荣辱观
4、(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社会主义荣辱观
5、(B),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定位,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富强、和谐、自由、敬业”
6、(A)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个人品德
7、(C)是公民个体道德化的摇篮。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个人品德
8、社会公德的内容不包括(C)。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邻里团结 D.遵纪守法
9、职业道德的内容不包括(D)。A.爱岗敬业 B.服务群众 C.奉献社会 D.保护环境
10、志愿服务,原指恭敬德交付、呈现,即不求回报地付出。(A)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
A.奉献精神 B.友爱精神 C.互助精神 D.进步精神
11、(B)是志愿服务的生力军,学校是开展志愿服务教育的主阵地。A.广大党员干部 B.青年 C.共青团员 D.社会知名人士
12、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项目之一是,每年的(C),围绕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全社会集中组织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
A.-3 月15 日 B.-4 月8 日 C.-3 月5 日 D.-4 月5 日
13、推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入开展,(C)节期间,要突出团结、团圆、庆丰收的主题,努力营造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节日氛围。
A.清明 B.端午 C.中秋 D.重阳
14、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C)。A、基础 B、精髓 C、灵魂 D、依据
二、多选题
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珍贵的思想资源。这包括以下理念(ABCD)。
A.重和谐 B.重伦理 C.重民本 D.重爱国 E.重自强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A B)。A.包容性、民族性 B.引领性、崇高性 C.时代性、传统性 D.和谐性、传统性
3、对于目前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基本状况,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BC)
A、传统与现代、“中”与“西”、“左”与“右”等多元价值观并存共处 B、封建主义价值体系的“权本位”和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钱本位”仍拥有一定市场
C、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互相交织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这包括(AB)。A.毛泽东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改革开放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BCD)。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6、胡锦涛明确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因为社会主义民主(ABC)。
A.能充分表达民意,实行科学决策,有利于党和政府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B.有利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C.有利于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保障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D.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7、先进文化的功能重要体现在(ABC)。A.教化功能 B.指引功能 C.实践功能 D.保障功能
8、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ABCD)。
A.人的活动的全面发展 B.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C.人的素质全面提高 D.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9、社会主义自由平等人权的显著特点是(ACD)。A.广泛性 B.公平性 C.民主性 D.真实性
10、构建全新的法制观念,就是树立(ABCD)。A.权利义务观念 B.自由平等的观念 C.监督制约的观念 D.法律至上的观念
11、维护社会公正的重要价值在于(ABD)。A.社会公正是制度安排的基本依据 B.维护社会公正是缓解贫富差距的重要杠杆 C.社会公正有利于形成良性互动的社会结构 D.公平正义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
12、当前社会不公的表现形式有(ABCD)。
A.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 B.明显的财政发布差距
C.就业与劳动报酬中的歧视因素 D.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
13、解决社会不公,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应做到(ABC)。A.建立公正的社会分配结构 B.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机制 C.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D.建立公正的社会保障机制
14、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ABC)。A.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
B.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共同基础。C.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 D.是加强诚信建设的重要任务。
15、构筑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关系,要做到(BCD)。
A.要讨好他人,迁就他人 B.要看到他人的长处,要反省自己的短处 C.要建立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 D.要有与他人友善的愿望
16、党的十八大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包括(ABC)。A.十八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B.党的十八大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C.党的十八大强调: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D.党的十八大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17、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BCD)。
A.指明了中国发展的前进方向 B.凝聚了民族团结的力量 C.提供了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 D.奠定了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
18、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途径(ABCD)。
A.加强理论研究,提高认识水平B.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 C.领导示范带头,党员争当表率 D.融入国民教育,注重实践运用
19、放眼中国实际,我们应该看到贪污腐败、假冒伪劣、盗名欺世、见利忘义等恶劣现象屡禁不止,在一些领域人情淡漠,道德失范。对于这些严重的道德问题,究其原因有(ABCD)。A.社会转型
B.对传统道德尊重不够、认识不足、取舍不当
C.对新兴道德建设重视不够,研究不够,宣传不够,应用不够 D.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脱节,道德失范代价过低
20、陶行知先生认为:“私德不讲究的人,每每就是成为妨碍公德的人,所以一个人的私德更是要紧,私德更是公德的要本。”梁启超也指出:“断无私德浊下,公德可以袭取者。”由此可见(ABD)。A.私德涵养对于公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我们应把自己的私德建立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 C.私德的过分发达必然导致公德的弱化
D.个人品德提高了,就可以“内德于己,外德于人”,促进社会道德进步
21、家庭美德的内容包括(ABC)
A.尊老爱幼B.男女平等C.夫妻和睦D.办事公道
22、培育健康国民心态的意义在于(ABC)。A.有利于促进个人幸福和全面发展 B.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C.有利于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D.国民心态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面对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时所普遍出现的认识倾向、心里倾向、情感倾向。
23、当代中国需要培育的国民心态包括(ABCD)。A.自尊自信 B.理性科学 C.务实进取 D.开放宽容
24、六大交通陋习是指(ABC)。A.机动车随意变道、占道、开车打手机、不系安全带 B.强行超车、超速驾驶、严惩超员
C.驾乘摩托车不带头盔、行人过街跨越隔离设施 D.按序排队通行,有序停放
25、“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ABC)。A.大力倡导文明礼仪之风 B.大力倡导读书学习之风 C.大力倡导勤俭节约之风 D.大力倡导诚信服务之风
26、扎实推进环境卫生清洁行动,主要抓好以下工作(ABD)。A.强化环保意识,净化生态环境 B.广泛动员群众,改善环境卫生 C.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D.落实长效管理,建立科学机制
27、扎实推进公共秩序整治行动,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ACD)。A.大力整治交通秩序 B.大力整治管理秩序 C.大力整治社会秩序 D.大力整治市场秩序
28、创建文明城市、(A)、(B)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伟大创造。
A.文明行业 B.文明社区 C.文明单位 D.文明村镇 29、2008 年开始,我国的公休假进行了较大调整,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把(A)、(C)、(D)等三大传统节日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A.清明节 B.圣诞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30、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发挥其所具有的强烈的(A)认同感、(B)认同感、(C)认同感,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有力地抵制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渗透。
A.民族 B.文化 C.国家 D.世界
31、中华传统节日对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具有重要的价值。传统节日(ABCD)。
A.彰显着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功能 B.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的功能 C.具有和睦团结、追求和平、促进和谐的功能 D.具有勤劳勇敢、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功能
32、国资委应该将国有资产放在国民经济战略布局调整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运营监管,实现这种监管需要具备的条件是(ABC)
A、国有资产运作实现商业化的运作
B、存在对国有资产运作进行监管的部门
C、建立相关政策的研究机构
D、符合领导的个人愿望
3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的途径包括(ABC)
A、突出党政机关、党员干部、以及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
B、发挥现代传媒和大众文化在形塑人的观念世界和生活方式方面的作用
C、发挥现代化教育体系在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传播中的主渠道作用
D、“加强国家文化传播力建设,更新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文化传播途径和手段外的所有选项
34、以下对树立政府和公共管理者的公共利益典范理解正确的是(ABC)
A、首先是“官德”
B、要特别强调公共管理者意识
C、改变整个社会道德
D、树立道德模范是改变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现状的唯一手段
35、对于公正与效率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BC)
A、效率依赖于公正
B、效率是实现公正,推动公正发展的基本条件
C、追求公正与效率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D、在一定程度上,公正决定效率,公正的水平决定效率的可能性程度
36、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之处在于(BC)
A社会主义要比资本主义更快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除社会不平等和不公平C社会主义更关注自由竞争和效率
D社会主义要逐步实现人与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填空题
1、目前,我国的人口红利逐渐减弱,最主要的原因 人口老年化。
2、党的 十八大 提出了“三个倡导”基本内容。
3、改革开发之初,我国设立经济特区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破解资本匮乏的难题 的难题。
4、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国家新设的机构有:国家安全委员会、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5、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6、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为依法治国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
7、增强 政府与公民的联动,为依法治国提供动力保障。
8、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确立宪法和法律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权威。、9、近年来各地纷纷结合当地情况提出各自城市的核心价值观,像北京提出“ 爱国、创新、包容、_厚德 ”的北京精神,上海提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上海精神等。
10、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教育 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11、大力整治交通秩序。全面开展“ 文明交通 行动计划”,大力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自觉摒弃六大交通陋习。
12、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宣传“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即 爱国守法、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3、价值观最基本的主体是个人。
第五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企业作为社会组成的主要单元,应深刻把握企业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企业发展与富强国家建设、企业监管与营造公正平等的市场环境、企业诚信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都有着本质联系。因此,企业应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引导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建设企业文化。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建设企业文化提供牢固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中华民族在辉煌灿烂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建设企业文化,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之成为牢固的精神纽带,引导企业员工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不断增强对国家、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同时又是社会责任的承载者,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企业愿景、企业理念等,既要符合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和企业发展规律,又要体现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文化的传统精华。发展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家根据自身企业资源要素、企业目标、国内外市场环境等实际情况长期培育、打造的,能影响全体员工行为的思想理念,是企业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所共同具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开展理论研究,形成理论体系。企业文化体系是一个自觉建设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遵循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整体谋划、系统设计、不断完善。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文化要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既要有利于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环境和机制,又要有利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与规范员工行为结合起来,强化员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意识,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要与加强企业管理结合起来,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目的;要与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提高诚信度、美誉度,塑造企业良好形象。要更加自觉地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提升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增强奋发进取意识为目的,培育具有个性特色的企业理念、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等;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观念,为广大员工发展,依靠广大员工发展,发展成果由广大员工共享,有效凝聚广大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实现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相和谐,力求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上都能够不断有新的突破。
企业文化要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建设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固有的规章制度不同的是,企业文化是一种强调自律的约束,其与规章制度相比,更具有持久的约束力和控制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塑造企业形象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企业通过向社会宣传自己的企业文化,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通过自己企业文化被社会的认可,使企业形象的塑造和宣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在建设企业文化时,首先要确立企业文化建设目标。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的确立应立足于企业的现状,着眼于未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具有企业的特点、行业的特点、主业的特点,并且浅显易懂,能为广大员工和社会接受。其次,要塑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增强员工的认同感。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应正确、鲜明,体现行业特点,符合企业战略和发展方向。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目标,经济利益只是目标之一,而不是全部。第三,要将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要将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用人标准结合起来,录用与本企业文化契合程度较高的人员;将企业文化的要求贯彻于员工培训之中,营造一种强大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与改变员工的行为;将企业文化与沟通机制相结合,使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达到上下理解一致,从而在员工心目中真正形成认同感,并用企业文化来指导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修订与完善。
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一盏明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中国文化发展前进的明灯,只有在其指引下,我们才能安全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