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陶行知校长四块糖教育孩子的故事
孩子教育篇
陶行知校长四块糖教育孩子的故事
有一天,陶行知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的同学,他当即制止了王友,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批了。陶行知立即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
当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让你不再打人,你就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
王友迷惑不解,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说:“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同学。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
王友感动地哭了,他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的糖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
点评:面对王友的错误,陶行知既没有批评更没有打骂,而是换了一个角度,用充满赏识的心态,从错误中发现学生诚实守信、尊众师长、为人正直、敢于承认错误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赞扬。陶行知用赏识唤醒学生的良知,让学生主动承认错误、接受教育,从而在心灵深处产生改正错误、完善自己的愿望。
相信陶行知先生的故事会给广大父母一些有益的启示。现实生活中,发现孩子的错误并不难,难的是从错误中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用赏识的态度和语言设计充满爱心的教育场景,在对孩子的赏识中完成“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第二篇:读《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有感
读《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有感
今天在看书的时候又看到了《陶行知的“四块糖果”》的故事,读了之后,我对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陶老先生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也变得愈加高大起来。
作为育才小学校长的陶行知,一天在校园里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陶行知当即遏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想,作为校长的陶行知一定会狠狠地教育这个“顽皮”的学生。可是结果却出乎我们的意料。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可一见到陶行知,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王友,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来,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接过糖果。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第二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惊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学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极了,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陶行知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送给王友,说:“为你正确认识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果。只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果没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对于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陶老先生没有严厉的训斥,更没有粗鲁残暴的打骂,而是用四块糖果感化了他,使他深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痛哭流涕,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您打我两下吧!”这是那个孩子发自内心的悔恨,还有什么比这种喊声更真诚呢?那么,是什么使孩子如此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犯了不该犯的错误呢?仅仅是这四块糖果吗?不是的,是师德的力量,是陶行知老先生身上那种熠熠闪光的师德!
陶行知先生的这个小故事在今天仍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它告诉我们在对待学生上,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消极面中发现积极因素,及时鼓励,用春风化雨的方式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认识问题。同时,在教育中同样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陶先生仅凭“亲眼所见”,就神色俱厉地训斥,命令孩子写检查,甚至采用罚站、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那恐怕是既不利于孩子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这与当前教育中倡导的“理解学生、教在心灵”是异曲同工,表明教育除了是一门技术外,更是一门艺术,一门人性理解的艺术,人格锤炼的艺术!
看看陶老先生,再想想我们自己,简直惭愧得无地自容.我们老师们也经常在一起谈论起班级中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对于他们犯下的五花八门的错误,老师们是应用了各种对策,绞尽了脑汁,可对于有些学生仍然无济于事.老师刚刚严厉地批评完,或者拿着戒尺的手还没有放下,紧接着便又听到那名学生惹出别的祸了.如此下去,确实令老师束手无策.那些束手无策的老师们,我建议我们也来读一读这本书,换一种方式,换一种角度,变严厉的批评教育为动之以情的心灵感化,还愁什么学生不听你的呢?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作为教师的不仅需要具有爱生的情怀和发现学生优点的慧眼,还要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可以说,陶行知把肯定和表扬的教育手段用到极至,也充分说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及时表扬和肯定的教育方法是非常有效的.看来,我们的学生身上并不是缺少优点,而是我们为人师者缺乏一双发现学生优点的慧眼.教师要修炼自己教育的机智,培养对学生的爱心,去发现学生身上更多的优点.
第三篇:师德故事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所想到的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所想到的
一、故事
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长时,一天,在校园里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另一个同学。陶行知及时制止同时令这个学生去自己的办公室。
在外了解情况后他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第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比我先到了。”接着又掏出第二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
这时那名男生已经已经泣不成声了:“校长,我错了。不管怎么说,我用砖头打人是不对的。”
陶校长这时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二、感悟
陶行知奖赏教育是值得推广的。
行知先生教育人的心态很平和。
尊重学生是教育人的第一要务。
学生的自我反思是一个好学生成长的内因。
三、师德随想
树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长久坚持下去。
理解别人、会换位思考的教师,能得到学生的尊重。
学生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我们要为学生绽放光彩奠基。
和学生平等交流,学生的心灵会得到浸润和感化。
教师要做一位与时俱进、热爱学生的教育工作者,做学生成长的引领者。
第四篇:读《陶行知的“四块糖”》有感
读《陶行知的“四块糖”》有感
今天,我读了《陶行知的“四块糖”》这个故事后,我深有感受。
这个故事写了陶行知看见一位男生拿着砖块砸同学,陶行知把那男生叫到办公室里,通过奖励小男孩四块糖的事教育了他,让男孩知道了错误。
陶行知真令人佩服,因为他的教育方法与别人大有不同。一个男孩在学校里拿一块砖头砸同学,无论是什么样的理由,也是属于严重违反纪律的行为了。要是换做别的老师,早就对男孩不是又打又骂,就是对他拳打脚踢的了,哪还会像陶行知那个样子,心平气和的跟男孩谈话呢,更不会奖励小男孩四块糖果。
陶行知的教育方法与众不同。砸人虽然不对,但是因为那个被砸的男生欺负了女同学。这样看来,砸人完全是为了正义,只不过是行为不当而已。理解对方,帮助对方,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才能说服对方。
我也有过这样一位老师。那是我四年级的语文老师。班上有人打架了会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里。我原以为老师会把他们暴打一顿,但出于意料的是,老师只是教育了他们一下:打架是非常不好的行为,万一打伤了人怎么办,下次不要再这样了。
我读了《陶行知的“四块糖”》后,合上了书。我的脑子
里还浮现出陶行知教育小男孩的那些文字和情景,令我身有感受。
第五篇:陶行知与三块糖的故事
陶行知与三块糖的故事
教育家陶行知当小学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快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当即喝止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学生惊异地接过糖。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快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在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给你。那个同学更惊异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快糖塞到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那个同学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他们毕竟是我的同学啊!案例分析:
从此案例中,我们发现陶行知先生在处理这个事件的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的批评性语言而是采用了表扬的方式。在案例中陶行知先生一共表扬了三次:第一次表扬学生的诚信,遵守约定按时来与他见面;第二次表扬学生的正义,能够仗义执言,帮助弱小的同学;第三次又一次以奖励一块糖的方式表扬了他。在这三次的表扬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虽然奖励、表扬的方式都是一样的,但其中分量最重、含义最深的是陶行知先生对这个孩子的第三次表扬——表扬学生自己认识到了在整个事件中所犯的错误,也就是学生对自己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指个体自我的精神交锋,它通过个体主体以肯定或否定的形式来自我调节,是个体或坚持或放弃或调整自我的重要信念、想法或行为,是自我作出更加合理的选择。我认为在这个案例中,陶行知先生处理得十分巧妙,在遇到这个事件的时候,陶行知先生没有采用大多数教师常用的批评教育方法、讲道理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等方法使学生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而是给了学生一个充分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我们可以想象到这个孩子的内心一定是矛盾的,他一定会思考陶行知先生找他的原因是什么,会对他说些什么等等。这样便形成了一个自我的精神交锋。这个学生已经不是低年级的学生了,他有一定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之后,他便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自我教育是一个学生的自我教育是一个学生自我内心体验,他是学生自己认识并纠正不良行为的过程,它比教师采用说教而是学生纠正不良行为的效果要好很多。再者它是一种内心体验,是学生自己认识到的,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如果这个孩子在遇到类似的事件,当他要解决事件时,内心中就会有一个正确处理事件的航标,而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个事件对他今后的健康成长也有一个铺垫性的作用。资料补充:
陶行知(1891-1946),徽州歙(Shè)县人,原名文浚。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后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为行知。毕业于金陵大学文学系。陶行知开创中国近代教育的典范,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