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律援助通知书
河南省西平县人民法院
通 知 书
(2013)西刑初字第85号
西平县法律援助中心:
本院受理西平县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某某某犯盗窃罪一案,因被告人某某某系未成年人,且没有委托辩护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七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七十二之规定,请你中心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五日
注:
审判员:
书记员:
第二篇:法律援助指派通知书
法律援助指派通知书
援指字[ ]第 号
:
根据法律援助的有关规定,本中心决定对 一案提供法律援助,现指派你单位承办该案。请你们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在收到本通知之日起3日内,安排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承办该案,与受援人办理有关委托手续,并将指派情况告知本法律援助中心。
特此通知。
法律援助中心(公章)
年 月 日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文书制作人: 领函人: 领函时间:
注:1.本通知书发给法律援助案件(事项)承办单位。2.本联为存根联,作为法律援助案件审批材料归档。法律援助指派通知书
援指字[ ]第 号
:
根据法律援助的有关规定,本中心决定对 一案提供法律援助,现指派你单位承办该案。请你们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在收到本通知之日起3日内,安排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承办该案,与受援人办理有关委托手续,并将指派情况告知本法律援助中心。
特此通知。
法律援助中心(公章)
年 月 日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第三篇:嫌疑人申请法律援助通知书
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检察院
申请法律援助通知书
()栖刑诉字第号
南京市栖霞区法律援助中心:
本院受理南京市公安局的犯罪嫌疑人一案,因犯罪嫌疑人系未成年人、聋哑人、经济困难,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联合通知》及《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南京市司法局关于公诉案件审查起诉阶段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本院建议为其提供法律援助,请在收到本通知书三日内,指派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提供辩护,并于年月日前到本院公诉科查阅案卷。
年月日
附:
公诉承办人:联系方式:
法援律师:联系方式:
第四篇:法律援助
我国农村法律援助的需求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民主法制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法律援助在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中占有突出地位。针对农村法律援助面临人员缺乏、经费不足等问题,提出了采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拓宽经费筹措渠道等措施。关键词:农村;法律援助;需求现状;对策
Requirement actuality and countermeasure of legal aid in
the country of china
YANG Cheng-jian1,DEMG Jian-yong2
(1.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Environment & Municipal Engineering, Xi’an, 710055;2.DONG-Meng build engineering Ltd., Xi’an 710000)
Abstract: Democracy and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onstructing socialist new country.Legal ai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untry’s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But there are more problems such as the absence of personnel and outlay should be solved through strengthening personnel with ability training and opening up the way of raising money.Keywords: country;legal aid;requirement actuality;countermeasure
中国人口的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很多,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角度出发,选取突破口或切人点。中国农民由于自身经济状况欠佳,受教育程度较低,特别是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对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认识十分模糊。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在农村建立法律援助体系就显得尤为紧迫,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农村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着诸多难点,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当前农村法律援助的需求现状
1、农村中的贫困人口多,符夸法律援助的对象多
“法律援助”作为一种制度,在西方某些国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国法律援助制度于1994年初开蛤试点,199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广,2003年国务院颁布《法律援助条例》。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某些特定当事人免费或减费提供法律服务,以保证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柱会公益性法律制度,由此可见,为了帮助那些无力维护自身利益的社会弱势群体捍卫自己的利益,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建立起了法律援助制度,法律援助的实质是法律扶贫、扶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4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公报”显示,截止2004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610万人,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对低收入人口为4977万人。二者相加约7000多万人口,我们可以把这部分人看成是打不起官司的人。当前农村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各种矛盾和不利于农村稳定的各种因素不可避免地要显露出来。如,农民的土地被征收征用,失地得不到补偿;经常遭遇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农村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的税负减免得不到实现;婚姻家庭瞻养纠纷和家庭暴力事件;土地、贷款等经济合同纠纷;遭受村霸、黑恶势力欺负;乡镇企业劳动安全及侵犯农民工权益方面的事件及司法不公、执行难方面的事件等,如果按照每一千人就有一个需要法律援助的案件来计算,农村每年就有近7万件需要法律援助的案件。因此,从法律援助的对象来看,农村理应成为法律援助的重点。
2、农民缺乏现代法制意识,需要法律援助的支持
首先,封建社会所形成的人冶观念还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封建社会传统思想主张人冶而轻视法治,中国一直有“人冶的传统,表现于农民对法的冷漠和对权力的崇拜。其次,贫困使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合法律能力软弱。贫困的社会现实使农民缺少接受文化教育的物质条件,由于贫困,农民的教育投人很少,加之许多地方没有真正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造成我国广大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占农村总劳动力的40%;我国占人口23%的文盲半文盲,有92%在农村。再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立法步伐加大,法律修订速度快,很多民众对法的情况不熟悉而导致无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身的权益。
3、农村缺少法律工作者队伍,需要设立法律援助机构
首先,农村没有直接的司法机构。尽管目前全国乡镇(街道)司法所已达4万 多个,工作人员9万多人。但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而言,司法机构的设置上,我国司法机构只设置到县一级,至多是县—级的派出法庭到乡镇,且派出去的法庭大多在人口多、经济发达的乡镇,人口少、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几乎没有。即使是派出法庭也不在农村基层,至少是进驻在乡镇,与农村仍然是脱节的。可以看出,农衬几乎是法律荒漠化,再者,派出法庭向来与地方同级行政机关有密切联系,成为协助乡镇政府工作的机构,这就使法律很难融人村民的生活中去,从而使法律对农村社会生活的影响非常有限。其次,农村中法律工作者队伍素质堪忧。村委会中虽设有人民调解、治安保卫等这样的委员,但这些委员绝大多数没有受过正规的法律教育,其自身的法律素质都是个严重的问题。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中国民间调解自古就是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达到“和之以是非”的目 的的。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最有力的工具仍是“情理”、“威望”还有一个“利”,这也是人民调解工作所具有的自身特色。但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适用这些传统工具的同时也造成了群众对法律的淡漠。而农村中维护社会治安的联防队员的素 质就更难保证了。
二、构建农村法律援助体系的对策
构建农村法律援助体系的对策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层面。但最紧迫的措施集中在2个方面:一是队伍建设,二是经费筹措问题。
1、关于法律援助人才队伍建设
法律援助工作需要大量人才,因此,加强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
(1)要继续发挥广大律师的作用。全国近12万律师是法律援助的主力军,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投身到农村法律援助事业上来。对做出突出 贡献的律师,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宣传他们的事迹,扩大他们的知名度,在广大律师中形成人人争当法律援助律师的良好氛围。
(2)加强乡镇司法所建设。实践证明,乡镇司法所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供法律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维护了基层的稳定,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今后应大力加强乡镇司法所的建设。可以采取机构独立编制单列的办法、加强规范化管理、落实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等相关政策,使他们能安心本职工作,为广大农民提供所需的各种法律帮助。
(3)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法律援助条例》第8条指出:“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利用自身资源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 助。”在我国,工、青、妇、残联等社会团组织在维护本组织成员和社会成员的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要在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下,进一步挖掘潜力,拓宽法律援助的范围和对象,弥补法律援助人员缺乏的现状,促进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4)法律院校的学生应该成为农村法律援助的重要力量。法律院校的大学生对法律实践感兴趣、有热情,急切盼望把所学的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所 以这部分人员应该受到重视,他们的潜力现在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根据法律院系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实践环节占有重要的地位,设置了较多的实践学时可以加以充分利用。此外,法律院校的教师大多是执业律师,完全可以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再者,各学校对实践教学的投入较高,在资金上是有保证的。
(5)设立法律援助站,搭建法律援助的平台。在村一级单位设立法律援助站,以农村基层组织中的民事调解员为骨干,吸收当地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和法律意识、热心法律援助工作的村民参加日常工作,作为联系农民与法律援助工作者的桥梁,这样就能真正解决农民有法律需求但不知找谁的窘境。设在农村的法律援助站和有关法律援助机构加强沟通,互通信息,协调工作,从组织上保证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6)启动“一村一名法律大学生”工程。河北农业大学率先在全国开展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为农村培养“留得下,用得上”的人才。实践证明,这种作法获得了成功,可以在全国逐步推广。我们建议在此基础上,启动“一村一名法律大学生”工程,为农村培养急需的法律人才,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法律援助人员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解决法律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7)引导、扶持农民自发成立法律援助组织。允许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农会组织、维权组织,是大势所趋。只要这些农民组织的活动原则不违背宪法和法律,就应当大力扶植。当前,在一些农村地区已经出现了旨在维护自身权益、抵制不合理负担的农民自发性组织,如“农民维权协会”、“减负维权会”等等,其性质实际上就是法律互助组织。我们认为,在符合法定条件并履行合法程序的前提下,应当允许农民自发组建自己的法律援助组织。
2、关于法律援助的经费问题
(1)政府财政拨款是法律援助经费的主要来源。世界各国大都将法律援助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而且预算拨款是政府财政保障的唯一形式。在我国,根 据《法律援助条例》第三条的规定,政府财政拨款是法律援助经费的主要来源。各级政府要将法律援助最低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当出现当地政府财政困难不能 保证最低经费拨付时,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要逐级实行经费扶持政策,按照需要扶持地区的最低经费标准,采取转移支付或设立法律援助专项经费的办法给予解决。通过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扶助,保证法律援助办案业务经费上有个基本保障标准。
(2)建立和完善法律援助最低经费保障制度。所谓法律援助最低经费保障制度,是指为了保证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平等的法律帮助,政府根据经济状况为法律援助机构实施法律援助所必需的费用开支而设立的一项最基本办案经费保障制度。这里所说的实施法律援助必需的费用开支,主要指实施法律援助个案过程中直接耗费的通讯费、差旅费、调查取证费、交通费、证人费、补助费等经费,这是办理一宗法律援助案件最基本耗费的项目或范围,也是最低成本经费的界限。因此,建立法律援助最低经费保障制度的目的就在于政府要保证提供实施法律援助的办案经费。
(3)建立法律援助专项基金。为了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满足更多的贫困者对法律援助的需求,一些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法律援助的专项基金。专项基金的来源渠道不一,有的是从律师信用基金账目下提取的利息;有的来自受援助的当事人依费用分担原则偿还的部分资金,以及从败诉的对方当事人处追偿的费用;还有的来自某种公用资金、政府的部分罚没款收入等等。专项基金的优点是管理费用低,金融机构往往减收或免收服务费用,政府对这项专项基金往往给予免税等优惠政策。
(4)动员社会力量,拓宽筹资渠道。社会资助是弥补国家财政拨款不足的有效途径。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持续开展法律援助大型公益活动,还可以利用 每年一次的“
12、4”法制宣传活动,扩大法律援助的影响力。进一步发挥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作用,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大型募捐提供方便。有学者 主张从福利彩票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法律援助事业,而且建议国家像设立体育彩票那样设立“法律援助彩票”,来募集社会资金,所获收益全部用于法律援助。我们认为这种建议是可取的。
(5)最大限度地争取和利用国际资源。我国自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以来,成功地与有关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美国亚洲基金会等进行了交流与合作,在资金、人员、技术等方面得到了支持和帮助。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和拓展合作领域,还可以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支持,同时还要积极争取国际友人的帮助。据报道,2005年12月25日,在北京举办的“2006新年相约慈善”大型公益活动现场,北京市慈善协会收到热心慈善公益事业的单位、个人捐款共计1 039.32万元,其中美籍华人李春平先生个人捐款500万元,在北京市慈善协会个人捐款中成为捐款“大户”。因此,争取国际人士的捐款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三、结束语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是法治农村的建设进程。为了能够对广大农村中更多的法律援助对象提供他们想要得到的法律援助,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从而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精神,必须尽快在我国建立法律援助机构,尤其使队伍和经费筹措体系的建设。使法律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为消除社会矛盾,从而为维护我国社会最基层的稳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汝信, 陆学艺, 李培林.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 陈虹伟.我国法学院校数量再创新高如何评估质量专家细说标准[N].法制日报, 2006-01-19 [3] 梁鹏.法律援助资金保障的理念与路径[J].中国司法, 2004,(5): 23-27 [4] 蒲皆祜.关于解决法律援助经费问题的思考[J].中国法律援助, 2004,(3): 45-49 [5] 赵嫒嫒.慈善协会昨获善款千万[N].北京青年报, 2005-12-26 [6] 刘士国.农村人民调解制度的现状与完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6): 21-24 [7] 曹建民.中国农村的法治需求与供给[J].中国司法, 2005,(12):31-35 [8] 樊清华.美国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研究及对我们的启示[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4):52-56 [9] 吴春香.高校法学教学引入法律“诊所”模式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3,(5): 28-32
第五篇:法律援助申请书
法律援助申请书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月**日
国籍:
民族:
文化程度:
婚姻状况:□已婚 □未婚
健康状况:
职业:
联系电话:
身份证号码:□□□□□□□□□□□□□□□□□□
户籍地地址:
邮编: 工作单位:
身份类别: □低保对象 □农村“五保”对象 □社会福利机构中由政府供养人员 □特困职工 □农民
□农民工 □优抚对象 □军人、军属 □老年人 □未成年人 □其他
申 请 理 由
(简要写明时间、人物、地点、事件)
此致
永康市法律援助中心
申请人(签名指印):
二○
年
月 日
申请援助时请提交以下材料:
一、本申请书;
二、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
三、经济困难证明(由申请人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有关单位出具,出示残疾证、低保证可免开证明);
四、有关法律援助事项的相关证明、证据材料(复印件)。
申请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由其监护人或者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请。
本申请书可复印,填写前请先打好草稿。如有疑问请拨打电话12348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