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区生态休闲观光农业(2008-2010)产业发展规划

时间:2019-05-15 07:4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相城区生态休闲观光农业(2008-2010)产业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相城区生态休闲观光农业(2008-2010)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篇:相城区生态休闲观光农业(2008-2010)产业发展规划

相城区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农业(2008-2010)

产业发展规划

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根据《相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编制相城区生态休闲观光农业(2008-2010)产业发展规划。

一、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1、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规模

一是观光农业初具规模。“十五”期间,相城区立足区位、资源优势,探索农业发展新路,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坚持以农为本、强农兴旅,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取得长足发展。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大小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园11个,规划建设面积2万余亩,2006年接待游客88万人次,经营收入10128万元,解决当地就业327人。

二是产业特色日趋明显。近年来,相城区不断壮大特种水产、花卉苗木、蔬菜瓜果、畜禽生态养殖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发挥产业优势,彰显农业特色,形成了以阳澄湖大闸蟹、渭塘珍珠、望亭蔬菜、生态园休闲观光等为代表的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以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园为主体,融休闲度假、生态观光、生态餐饮、休闲垂钓、科技科普、休闲购物、乡土民俗等于一体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三是载体建设加速推进。加快建设万亩生态园、荷塘月色湿地公园、盛泽湖休闲旅游度假区,着力打造苏州中心城区生态走廊和沿湖休闲观光旅游带。推进项目建设,渭塘酒家生态园店、阿庆嫂生态美食园、观赏鱼养殖基地、水相城垂钓俱乐部、苏州花卉植物园、北桥乡情苑、白荡生态园等一批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形成了相城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特色。

四是品牌建设得到加强。依托苏州市“天堂苏州、东方水城”品牌优势,做足水文章,打好生态牌。通过成功举办阳澄湖大闸蟹美食节、中国珍珠(宝石)节、江南采珠游、阳澄湖农家乐等农业节庆活动,扩大中国阳澄湖清水大闸蟹之乡—阳澄湖镇、中国淡水珍珠之乡—渭塘镇及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园的影响力,打响相城区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品牌。

五是环境建设不断优化。切实改善交通出行环境,新建改建相城大道、苏虞张公路、绕城高速、太阳路、澄阳路、凤阳路等主干道59条,初步形成了六纵六横两联的大交通格局。相继开通了811路、89路、86路、3路、55路等公交线路,方便了市民出游。美化绿化城市环境,“十五”期间,先后投资14.4亿元,新增绿地8.4万亩,建成绿色长廊173条、各类公园62个,城区绿化覆盖

率达40.4%,森林覆盖率达19.3%,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83.9,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2、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主要模式

一是观光农园:通过开放菜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园摘果、摘菜、赏花,享受田园乐趣。区内的望听信埂虞和蔬菜示范园、渭塘渭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元和朱泾怡城花卉基地、苏州花木城等都属于这种类型,不仅可以让游客亲自体验采摘乐趣,更能达到休闲的效果。

二是休闲垂钓园:

三是现代农业示范园:

四是休闲度假村:

五是农业节庆:

相城区是一个新建区,基础差、底子薄,且有水无山,缺乏资源优势。“十五”期间,相城区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从无到有,并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后劲,但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困难和问题依然很多。一是生态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建设起步较晚,各种配套设施建设还未完全到位,规模效益还未完全显现。二是生态休闲观光农业重量级品牌不多,农业节庆项目不多,市场吸引力不够,尚未形成凝聚人气的休闲观光农业体系。三是生态休闲观光农业资源相对松散,尚未“串珠成链”。四是生态休闲观光农业设施档次、产业规模、人才队伍、消费水平等同周边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二、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优势资源

1、自然资源优势:

2、农业资源优势:

3、文化资源优势:

4、区位资源优势:

三、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资源为依托,以规划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核心,以农民为主体,加快发展以“休闲度假、参与体验、生态观光”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大力实施农业服务业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相城区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配套、设施一流、立足现代、特色鲜明、以人为本的特色生态区,把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培育成为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2、基本原则

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最大生命力在于体验。为此,相城区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必须坚持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基本特征,重点把握“三个度”、围绕一个主题,即提高农业关联度、农民参与度、市民满意度,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坚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实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立意新、特色明、个性鲜,突出生产、生态、文化、科教、旅游、载体等多方面功能,建成具有相

城特色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一要突出生产功能,满足不同层次的物质消费需求。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要以农业生产为本,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加速推广设施栽培、生态养殖、立体种养、种养加工一体化等高效生态农业模式,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基本装备等与休闲观光功能的有机结合,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积极引进适合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品质优良的特色蔬菜品种、花卉和观赏植物,引进先进的农业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提高科技含量,为市场生产和提供更多的名特优新农副产品。二要突出生态功能,规划和建设生态休闲度假区。将农业生产基地、产品消费市场、休闲观光场所结合在一起,突出特有的田园风光、民俗风情,让人感受到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乐趣,达到体验生活、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的效果。以沿湖水系、湿地公园等为生长点,以“花城”建设和创建生态市建设为契机,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使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农业景观和谐统一,形成独具特色的、高品位的生态休闲度假胜地。

三要突出文化功能,开发和完善农业休闲观光区。利用农村特色地域文化和民俗民风,建立乡村休闲特色农庄,体验农家乐趣,充分享受农村浓郁的民俗风情,挖掘乡土风情的文化积淀,串点连线,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假日农庄、特色农业节和乡村游。

四要突出科教功能,完善和发展农业科技主题园区。以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载体,突出农业科技科普,展示传统农业文化遗产,展现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拓展产品市场,延伸产业链,形成集生产、科研、休闲、观赏、教育等于一体的现代精品农业观光示范园。

五要突出旅游功能,加快建设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场所。开发旅游农业、休闲农业特别是乡村游等农业旅游项目。通过先进现代技术的宣传、示范、推广,向人们展示现代农业的风采,让游客体验农耕和丰收的喜悦及淳厚的农家风情,采摘和垂钓的乐趣,品尝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快乐及原汁原味的农家菜,在参观游览体验中领略到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得到回归自然的放松,使游客达到休闲放松的目的。

六要突出载体功能,扩大和提升特色产业影响力。重点办好中国珍珠宝石节、阳澄湖大闸蟹美食节等重大特色农业节庆活动。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国际、国内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扩大影响力,提升知名度,做大做强农业节庆、节会推动经济发展大文章。

3、发展目标

相城区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以建设“水城、花城、商城、最佳生态休闲人居城”为目标,以农业文明和农村文化为主线,以农业景观、生产活动、乡风民俗为内容,以回归自然、体验农味、休闲观光为特色,建成各景点相互协调、错落有致,集观光、休闲、科普、体验、生产、购物于一体的现代观光农业。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0,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10年,旅游总人数突破200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0亿元。

四、区域布局、发展重点及重点产业项目

1、区域布局

根据相城区的区位特点、农业资源分布、现实发展状态和长远发展目标,以主要水系及三角咀为依托,重点建设“两区一带”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格局。一是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按照“绿色、生态、现代”的建设理念,以“绿色花园、湖光水色”为特点,高水平推进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建成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示范区。

二是沿湖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区。依托阳澄湖、盛泽湖、春申湖、漕湖、珍珠湖等区内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开发环湖地区生态旅游,并同生态农业示范区建成“五湖一区”为主体的生态休闲游、水上特色游格局,突出休闲度假特色,发展湖区生态养殖、休闲垂钓、水上运动、湿地保护、农家乐,建成具有吴文化、水文化和田园风光特色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区。

三是三角咀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带。将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黄桥荷塘月色湿地公园与苏州三角咀城市湿地公园“串珠成链”,打造集生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苏州中心城区生态走廊。

2、重点发展项目

一是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按照“四城”建设和为城市添翠、为相城添景、为市民添乐的新要求,在基本建成5000亩的基础上,进一步园区完善布局规划,加快建设基础设施,不断提升环境档次,推进项目建设进程,规划建设好苏州花卉植物园二期工程,做大做强农业部定点市场即生态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开发节日黄金度假休闲旅游,逐步建成市民休闲、客商投资兴业的热土。二是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在基本完成首期150公顷基础设施建设和荷花种植的基础上,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搞好二期规划,加快建成集荷花展示风情园、江南农舍休闲园、水生生态科普园、水上运动园以及美食购物园等五大功能区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区,建成国内最大的的荷花种源保护基地、中国最大的荷花观光基地和世界荷花博物馆。

三是环湖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重点建设盛泽湖、漕湖休闲旅游度假区。分别以盛泽湖、漕湖为中心点,沿湖四周辐射性开发利用,建设沿湖景观、湿地保护、旅游商服、休闲度假、水上活动基地等功能区域和特色休闲旅游项目,实行一次性总体规划,项目分期滚动建设。

四是休闲旅游购物项目。重点建设中国珍珠宝石城服务产业集聚区,通过举办中国珍珠宝石节、江南采珠游等品牌活动,做大做强珍珠宝石休闲旅游购物这篇大文章。以中国珍珠宝石城、江苏珍珠生产加工工业园区和珍珠湖特色旅游为三大主线,集养殖、加工、销售、科研、旅游等一系列服务业项目于一体,在一期工程中国珍珠宝石城珍珠交易大楼、苏州国际珍珠展览交易中心、珍珠湖公园、珍珠长廊、育珠亭等建成开业的基础上,加快二期工程珍珠(养殖)采珠湖、垂钓区、信息服务中心、苏州珍珠宝石首饰国际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及三期工程珠

宝加工工业园区、苏州国际珠宝培训设计中心、珍珠湖旅游综合项目、综合行政服务中心等项目规划,进一步完善集聚区的功能,着力打造亚洲珠宝之都。五是阳澄湖农家乐开发项目。利用阳澄湖丰富的旅游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特色水产品,特别是闻名中外的阳澄湖大闸蟹,还有60多种鱼类和几十种水生可食用植物,以及圣堂寺、沈周墓、文昌阁等众多人文资源,通过举办阳城湖大闸蟹美食节,开发阳澄湖农家乐和休闲度假游,做大做强阳澄湖特色产业。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是农业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纳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使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要切实加强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建立并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加强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等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形成工作合力,促进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2、科学规划,协调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规划要与农业发展规划、旅游业发展规划、城镇发展规划以及新农村发展规划等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紧紧把握市场需求,结合农业发展实际和区域特点,依托资源优势、文化特色和发展基础,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合理产业布局,走出一条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永续利用有机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持续、协调发展之路。

3、以农为本,强农兴旅。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既不是纯粹的农业开发,也不是传统的旅游开发,它是生态农业建设的新模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是旅游业拓展的新领域。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必须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特色”,把发展特色农业主导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放在首位,坚持“以农为本、强农兴旅”的发展思路,重视耕地的保护,鼓励通过科学合理开发低洼地、沉降地和废弃鱼塘,通过美化沿湖环境和挖掘农耕文化、民俗民风等来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4、注重特色,开拓创新。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要牢固树立“民俗文化就是资源、特色品牌就是客源”的理念,项目开发要结合农业生产,引导农民参与,体现农村特色,挖掘民俗民风,突出休闲性,增强参与性,在传承中开拓,在开拓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科学的定位、创新的理念、求新的思维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创立自己的特色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品牌。

5、制定政策,增加投入。把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作为支农工作的重点,制定相应的优惠措施和扶持政策,加快建立“政府扶持、业主为主、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通过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投资开发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积极创新融资机制,积极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

6、强化服务,加强宣传。要重视培养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管理和经营人才,努力提高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要切实加大对生态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的宣传、推介和营销力度,注重培育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品牌,要利用政府网站、农业网站和报刊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举办特色农业节庆活动,提高人们的参与热情,打响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品牌。

第二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永丰村产业发展规划

(2015)

为促进我村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2020年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依托我村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一、基本现状与发展需求(一)、基本现状

永丰村位于大河湾镇西部,距镇政府12.5公里。总土地面积为33059亩,耕地面积19357亩、草牧场面积 298亩、林地面积 3657亩;全村共有 4 个村民小组,共 326 户、人口 1341。该村属典型的农业村,这里有广袤的农田,肥沃的土地,以及优异的天然环境,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业种植以玉米、谷、大豆为主,其中玉米1.35万亩,杂粮0.5857万亩;畜牧生产以牛、羊、猪养殖为主,现有2015年大小畜存栏数 6575头(只),其中牛 325头、羊5600只、生猪 650口。

(二)、制约因素

1、发展意识滞后。由于交通、信息闭塞等因素,永丰村农民谋事、创业的意识还不高,学科技、用技术的积极性还较低,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理念尚有待加强。

2、发展能力不足。一是发展资金不足。形成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已成为产业发展壮大的迫切需求,相应的资金需求量也非常大,自筹能力的有限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二是产业化组织能力不强。村民普遍产业发展意识不强,对产业化的认识尚停留在表面,特别是产业化的组织能力欠缺,没有形成整体优势。

3、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资金积累,难以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三)、发展需求

通过对农户的走访调查,结合村民代表的情况反映,明确永丰村农民增收的现实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资金不足的问题在产业大户与普通村民中均比较普遍,由于自筹能力有限,亟待在产业的启动、培育、发展壮大过程中,能给予资金扶持。

2、加强技术服务。一是加强新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二是依托本地优势,加强适合本地发展且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的引进,积极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品牌。

3、强化与市场的对接。一是能够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发布自身产品信息;二是希望建立专业的经济组织、经济人队伍,强化与市场的对接。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总书记关于三农发展的重要批示,紧紧围绕农村建设这个中心,以农产品附属产物再利用为主线,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支撑,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依托,以农民增收为重点,着力建设农副产品加工转化基地,通过产业发展壮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三、建设原则、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引导的原则

以规划为龙头,把整体规划、综合规划、系统规划有机结合;以土为本、以人为先,遵循农业的现状和农民致富增收的现实要求,定时、定量、定位地把实现农民增收翻番的目标、任务、指标有机安排。

2、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

科学指导,深入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认真分析发展现状与问题。立足本村特点,突出区域特色,理清发展思路,提高规划针对性。

3、坚持政府引导,依靠群众的原则

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领导和引导机制,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四、具体规划(一)、总体目标 按照“一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的发展思路,2015年规划起步实施,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达到8%,2016-2017年全面推进,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达到16%左右,2018-2020年完善提高,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达到17.1%左右,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总体目标。

(二)、具体目标

2、畜牧产业

现畜禽存栏情况为:大小畜存栏数 6575头(只),其中牛 325头、羊5600只、生猪 650口。未来5年,在肉牛养殖上,充分利用永丰村的优势,在不影响生态的前提下,依托临近肉牛繁殖基地,发展肉牛1100头,实现规模翻番;笨鸡养殖上,依托养殖合作社,规划建设永丰村四组笨鸡养殖基地,力争笨鸡存栏量保持在10万只左右;在羊养殖上,根据封山禁牧政策,在推广圈养方式的同时逐步限制羊养殖规模。

3、小杂粮产业

现小杂粮种植面积0.5857万亩。未来5年,计划在现有规模基础上,依托现掌握的科技政策,在品种选择、品质提升上下功夫。推广小杂粮、玉米隔年轮茬种植,大力发展药用大黑豆、小豆、绿豆等品种,实现小杂粮种植的规模稳定和良性循环,以品质提升促进收入增长。

(三)、规划布局

依托现有玉米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之广,可以就地取材,以增加农民收益为目标,策划建立年产万吨生物质颗粒转化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五、保障措施

1、加大对主导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辐射带动能力。一是积极帮助玉米、小杂粮、肉牛养殖等主导产业的经营农户解决资金和技术难题,依法开展土地流转,确保优质土地资源向主导产业集中;二是着力加强对主导产业的产业化扶持,带动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以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和提高农业灌溉水平为目标,着力完善水利设施配套,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害风险能力。同时推行水利改革,探索行之有效的水利设施建设、管理方式,确保水利设施有人建、有人用、有人管;二是积极争取土地项目,实施土地整理,建设高标准农田,确保全村耕地面积占补平衡,努力实现有增无减;三是大力实施小流域治理,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重点实施好河南流域治理工程。

3、积极引进外资,解决产业发展资金问题。通过创优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力度,积极引进外资,为我寸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6、加大新型农民培育力度,打造高素质的产业发展队伍。针对村民普遍发展意识不强,发展能力不足的情况,加大新型农民培育力度。并着力培养专业的市场经济人,加强与市场的对接。

第三篇:观光休闲农业背景

观光休闲农业背景

1、从城市化进程的角度

城市在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快速的蔓延和扩张,这也就给了城市边缘区农田景观衍变一种不确定的空间限制条件,它们必须要迎合未来城市扩散对土地资源重新分配的需求。这就要求农业土地一方面在经济上有利可图并转向专门化,在成为都市居民的公共开放休闲空间使获得增值。另一方面,还要求自然环境保留“原始野性”的价值,因为它们不带有任何都市标记而受到推崇。农田应与城市的绿地系统相结合,成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因此,我认为城市化不简单是城市景向乡村的蔓延,城市的扩展、疏解大城市的机能以及提高田园城市公共生活的水平与质量应该在保持农田景观应有的规模和乡村风光特色前提下进行。

2、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

目前我国已成为国际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国内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旅游产品正从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和专项旅游相合的趋势发展。而观光旅游正与度假旅游、和专项旅游一起,成为21世纪我国旅游的3大亮点,也就是说,新的世纪,传统的静态休憩模式受到冲击,现代化参与性外出休闲模式将倍受现代都市人的认同和青睐,旅游活动形式从而向多元化、特色化和参与化逐步演变发展。而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话,充分尊重和利用土地的自然环境,强化整个环境的融合与渗透,强调与城市生活的“对话”,有效发挥空间环境构成的再创造价值及人文价值。所以,在进行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应把原有农田景观与农业旅游观光园建设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基地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对推动城市绿色产业结构调整,为人们提供高品味健身休闲场所,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的三赢局面。

第四篇:生态观光论文

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论文

内容摘要

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在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于是,回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

关键字:生态观光 农业产业文化 旅游业发展

白家务乡毛家营村

毛氏农业生态观光园策划方案

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在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于是,回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

一、项目概况

项目地址位于廊坊市广阳区白家务办事处北部:东临京台高速出口,西临第二首都机场,南临武榆路,北临大兴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项目建设的理想厂址。项目建成后,预计正常年销售收入为24000万元,可实现利润2651万元,投资利润率24.56%,利税总额为3381万元,投资利税率为31.32%,投资回收期为5.59年。

利用廊坊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兴建毛氏农业生态观光园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淘汰类和限制累。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要求。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对本地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该项目选址地理位置、环境条件优越,建设规模较为适度,建设条件良好,总体方案设计合理,市场前景乐观。

因此,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二、市场分析及预测

观光农业旅游是旅游市场中的一种新产品,游为主题,巧妙利用城乡各种差异来规划设计师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生态农业组合旅游产品,以引起旅游消费欲望,满足旅游者住、行、游、购一体的需求以及参与新型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活动感受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旅游形式,简称观光农业。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观念有了极大的转变,对精神生活要求日渐提高,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人越来越多。为了满足人们的要求,充分发挥本地的农业、旅游、人文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业发展,把农业、人文、旅游三种资源充分融汇、优化整合,建设的具有地方特色和现代化水平的观光、休闲、旅游新景点。

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开发项目,观光农园这一旅游新产品不仅日益活跃,而且显示出良好的旅游开发前景,在我国发达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周边交通便利的农业地带开展的“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观光农业旅游已搞的红红火火。游历名山大川的都是旅游者,在农业旅游中找到了一种真正接近自我回归自然的乡土感觉,观光农园以其山清水秀,花果满园,鱼跃禽鸣,荷塘万里,凉亭猪棚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

河北省各地光照充足,冬季节能型日光温室能满足各类蔬菜、瓜果、花卉、园林生产技术要求,且地形地貌多样,适宜发展各类蔬菜、瓜果、花卉园林的生产,自然资源优势十分显著;同时地处华北交通枢纽,内环京津,外接东北、西北两大市场,区位优势更是得天独厚。

三、项目选址及建设背景条件

项目地址位于廊坊市广阳区白家务办事处北部:东临京台高速出口,西临第二首都机场,南临武榆路,北临大兴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项目建设的理想厂址。

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东,北临京都,东与津门交界,南接沧州,西和古城保定毗连,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环渤海腹地,素有“京津走廊上的明珠”之称。

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廊坊市大部处于凹陷地区,随着地壳下沉,地面逐渐被

第四纪沉积物填平,致使新生界地层沉降厚度较大,全市地貌比较平缓单调,以平原为主,一般高程在2.5--30米之间,平均海拔13米左右。由于洪积、冲积作用和河流多次决口改道淤积,沉积物交错分布,加上风力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境内地貌差异性较大,缓岗、洼地、沙丘、小型冲积堆等遍布,全市地貌呈现大平小不平状态。

该工程场地地形较平坦,地层分布较稳定,场地范围内未发现不利于建筑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及不安全隐患,故场地稳定,适宜建筑。

项目区工程地质良好,地质条件单一,地层为第四纪全新统,属河湖相沉积层,以河流山洪积亚砂亚粘土粉细砂为主,土层粒度由上至下逐渐变粗,含钙质结核,建设土类别为软二类,地基土主要持力层的承载力为140Kpa,浅层地下水埋深10-15米,矿化度〈2g/L,对混凝土不具有腐蚀作用,适宜作建筑场地。

2)地震烈度

依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3)气候条件

廊坊地处北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气晴朗,冬季严寒少雪干燥。

通过以上分析,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公共设施配套条件等各方面,都为该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土地利用

项目地址位于廊坊市广阳区白家务办事处北部:东临京台高速出口,西临第二首都机场,南临武榆路,北临大兴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项目建设的理想厂址。

本项目选址无压覆矿床和文物,不影响通航及军事设施,有利于防洪和排涝等,不会造成相关不利影响,总体建设符合廊坊市总体规划要求。

四、建设规模和内容

1.项目地址位于廊坊市广阳区白家务办事处北部:东临京台高速出口,西临第二首都机场,南临武榆路,北临大兴区。项目总占地

440022平方米(折合660亩)。

2.项目总占地440022平方米(折合660亩)。其中:建筑占地308015平方米,主要包括:采摘区130000平方米;狩猎区30000平方米;生态餐厅13000平方米;池塘养殖区4000平方米;观光区120000平方米;道路绿化及停车场11015平方米。

六、环保

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声环境、大气环境、社会环境和景观环境的影响。但由于项目区附近居民较少,无重点保护的动植物和水源。所以,从总体上说,本项目无论在施工期还是在生产期,对环境的影响均十分有限。

1、施工期环境影响

1)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机动车辆及施工机械的燃油、运输车辆道路扬尘和施工场地扬尘等。其中各种废气排放属于零散、少量、无组织排放,不会构成主要大气污染源,施工现场及道路扬尘将是比较主要的污染物。据有关资料,单位建设面积施工扬尘的排放量为10g/d·m2。

2)施工期噪声污染:主要来自运输车辆及各种施工机械的运行噪声,施工期敲打噪声和电锯、电钻等噪声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运输车辆及各种施工机械的运行噪声声源都在85--105dB(A),敲打噪声约为85dB(A),电锯、电钻等噪声约为90dB(A)。在一定范围内将对周围声环境质量产生影响。

3)施工人员产生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均为少量,不会对表水环境质量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4)施工期将产生一定的施工垃圾。

总之,本项目施工期产生一定的施工废水、施工垃圾、施工噪声和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声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这种影响是短期的、不利的,影响程度一般。将随着施工结束而终止,但应加强施工管理,以减缓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项目投产后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气、废水、废渣及噪声污染。(1)废气: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几乎不产生废气,且远离居民区,不会对

居民造成影响。

(2)固废:主要为职工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往垃圾站。

(3)废水: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主要的污染物是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排入污水管网。

(4)噪音:该项目主要噪声源为设备使用,经过采用降噪处理,其噪声值在70分贝以下。

七、结论

1.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良好的产业带动作用。2.该项目选址地理位置、环境条件优越,建设规模较为适度,建设条件良好,总体方案设计合理,市场前景乐观。

3.该项目承担单位实力雄厚,有稳定的投入资金和企业运作管理经验,能够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4.该项目的建成和发展,将创造直接就业机会31个。这必将带动廊坊市相关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的社会效益。项目使用的主要能源种类合理,能源供应有保障,从能源利用和节能角度考虑,项目是可以接受的。

综合本项目各部分内容和所列指标证明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重点地区建造生产林基地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国家林业局)4.《河北省环境保护条例》

5.《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纲要》 6.国家《生态农业园指南》

7.《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5年)

第五篇:生态文化休闲观光产业园可行性报告

生态文化休闲观光产业园可行性报告

……

……

……

……

都市农业与观光发展研究

一、都市农业的概念与功能

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它是大都市中、都市郊区和大都市经济圈以内,以适应现代化都市生存与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现代农业。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农业高科技武装的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对内为现代化都市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功能,对外为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都市农业与城郊农业都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纳入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建设的农业。但二者还有不同点,城郊农业主要是为城市供应农副产品,满足城市商品性消费需要为主,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位臵居于城市周边地区。而都市农业是为满足城市多方面需求服务,尤以生产性、生活性、生态 性功能为主,是多功能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位臵在大城市地区,可以环绕在市区周围的近郊,也可能镶嵌在市区内部。至于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都是都市农业的一些具体经营方式,不能说它们本身都是都市农业,根据目前的经验分析,只是大城市人均GDP达到2000—3000美元左右的时候,就可能进入了都市农业阶段。

二、都市农业的功能

1、生产功能,也称经济功能。通过发展都市地区生态农业、高科技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为都市居民提供新鲜、卫生、安全的农产品,以满足城市居民食物消费需要。

2、生态功能,也称保护功能。农业作为绿色植物产业,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织部分,它对保育自然生态,涵养水源,调节微气候,改善人们生存环境起重要作用。

3、生活功能,也称社会功能。农业作为城市文化与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通过农业活动提供市民与农民之间的社会交往,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如观光休闲农业和农耕文化与民俗文化旅游。

4、示范与教育功能。都市郊区农业具有“窗口农业”的作用,由于现代化程度高,对其他地区起到样板、示范作用。作为城郊高科技农业园和农业教育园,可为城市居民进行农业知识教育。

总之,都市农业的功能主要是:充当城市的藩离和绿化隔漓带,防止市区无限制地扩张和摊大饼式地连成一片;作为“都市之肺”,防治城市环境污染,营造绿色景观,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为城市提供新鲜、卫生、无污染的农产品,满足城市居民的消费需要,并增加农业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及收入;为市民与农村交流、接触农业提供场所和机会;保持和继承农业和农村的文化与传统,特别是发挥教育功能。

三、都市农业的意义

都市农业是把城区与郊区、农业和旅游,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交叉产业,它主要是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品尝、体验、娱乐、购物等一种文化性强、有大自然情趣很浓的新的农业生产方式,体现了“城郊合一”“农游合一”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方向。发展都市农业具有如下意义:

1、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为农副产品带来销售渠道,提高当地农业产品的知名度。

3、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劳动就业。

4、可以疏散城市拥挤人口,减轻城市人口压力创造条件。

5、扩大城乡文化、信息交流,促进农村开放。

6、绿化、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生活和生存环境质量。

四、都市农业发展的背景

“都市农业”的提法出现于第二次大战以后。都市农业是伴随着世界上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而出现并发展起来。早在1959年,美国农业经济与城市环境写学者欧文〃霍克为阐明芝加哥市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发表了题为“预测芝加哥区的经济活动”的文章,指出必须在都市周边地区和都市楔形农田上进行绿地建设和发展园艺业、果林业,使用了“都市农业区域”这个词;1969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斯顿〃布鲁斯在他的题为“环境污染:经济与政策”一文中提到了“都市农业生产方式”一词;1977年,美国农业学者艾伦〃尼期撰写的“日本农业模式”一文中指出,在日本事实上也存在着“都市农业的的模式”。特别是80年代以来,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一些国家的学者,随着新兴城市的崛起,也相继开展了都市型农业研究。至此,都市型农业已成为各国特大城市,现代化大都市农业厂家发展趋势和方向。1992年联合国开发署成立了都市农业扶持小组(urbangricclture Suport Group),1996年3月又成立了全球都市农业部(Globd Facility forur angriculture)广泛开展都市农业的研究与推广工作。目前,都市农业已在相当多的国家和地区中得到推广。都市农业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度发展过程中提出来的。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看,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曾经使大量农田变为非农业用地,城市污水污染农田,加之农民也期望耕地转为非农业业用地以迅速致富,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业在大城市中是被吞没、被废弃的。这样做的结果,带来建筑过密,空间和绿地过少,环境质量趋于恶化,直接危害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于是人们开始认识到,要改善城市环境就必须扩大绿地,而绿地不仅是市内的公园绿地,还包括城市范围内的农田、山林、以及城市周边的绿化。因此就提出了建设“有农的”城市,发展城市农业和都市农业。

另一方面,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以后,随着收入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各种物质条件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对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城郊农业提供新鲜安全的食品、优良美好的环境,丰富多样的农业活动,为城市人们离开大城市,回归大自然,欣赏田园风光,享受乡村情趣,体验农业文明创造条件。

由此可见,都市农业的提出,反映了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高度发展以后人类对新时代农业的一种期望和探索,它深刻地表现了城乡关系的新变化,由原来的相互排斥、对立、变为互补、融合;农业的存在,对健全优美的城市已成为一种客现需要。

五、都市农业的特点与类型

1、都市农业的特点

1)直接接受大都市的辐射,充分利用大都市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来发展现代农业,如四通八达的交通和通讯网络,以及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这些都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2)直接吸纳大都市工业对农业的投入。由于城乡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增加了城市工业在现代技术和物质装备等方面对农业投入的驱动力,可以迅速提高农业的集约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

3)直接利用大都市的市场优势,进入和占领国内外市场,可以利用大都市的信息优势和辐射功能,开拓国内外市场,有利于提高农业的专业化和商品化水平; 4)直接受大都市产业结构的布局调整,采取与大都市相适应的农业结构和经济管理方式,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快,农业内部经营也普遍引入和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

5)直接接受大都市的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作用,建立与大都市市场相适应的现代化、集约化、设施化的农业生产体系,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高。

6)直接利用大都市的先进科技手段和科技人员指导,有利于发展高科技农业和生态高效农业,实施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基地化生产。

7)综合发挥农业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功能。都市农业不仅具有生产市民喜欢的优质农副产品的经济功能,而且具有绿化、美化市容,以及为城市居民旅游休闲重要基地的功能,充分利用各种自然景观,建设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各类农业公园和游乐场所,给城市添加了美丽的绿色景观。

8)充分利用城市的优势,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使农副产品通过加工和流通增值。

2、都市农业类型 按农业功能划分

1)农业公园。这种类型的特点是把公园与农业生产场所、消费场所和休闲场所结合起来建设,利用农业生产基地来吸引市民游览,主要是供观赏和旅游,面积比较大。一般选择依山傍水,有林草的地方,以地形和农产品种类而成自己的风格特色。农业公园分专业性农业公园和综合性农业公园。

2)观光农园。这种类型的特点是,开放农业园地,让市民观赏,采摘或购置。有的主要是供观尝农村景观或生产过程,有的可以购买新鲜产品(如花卉),有的还可以参加采摘果实。有的农户开放自家的花卉种植温室,有的观光农园集中区建立了展览室,让游人在观赏之余还能增长知识。

3)市民农园。这种类型特点是,让没有土地所有权的市民承租农地,直接参与农业植栽,亲身体验农业劳动过程。市民家园一般设在市区较近、交通、停车都便利的地方。农园经营者把整个园地划分若干块,分别租给不同的市民,供他们进行耕作体验,有的可以解决一些吃菜或就业问题。

4)休闲农场。这是一种综合性休闲农业区,以吸引旅客住宿为特点。农场以生产果、菜、茶等农作物为主,经过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农场原有的多种自然景观资源,如溪流、山坡、水塘,以及植物、动物、昆虫,引进一些游乐项目,开发为休闲农场(或度假农庄),把市民的观赏景观、采摘果实、体验耕作、住宿餐钦和娱乐等多种活动结合在一起,适应他们度假游乐的需要。如日本的“民宿农场”,澳大利亚的“度假休闲农场”。

5)教育农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即利用农园中所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以及配备的设施,如特色植物、热带植物、农耕设施栽培、传统农具展示等,进行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传授游客农业知识。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北京的少儿农庄。

6)高科技农业园区。这是采用新技术生产手段和管理方式,形成集生产加工、营销、科研、推广、功能等于一体,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农业种植区或养殖区。这些园区有的可以对外开放,接受游人的观尝,有的属于封闭型,不接待游客。

7)森林公园。这是一个以林木为主,具有多变的地形,开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多景观的大农业复合生态群体。以森林风光与其他自

下载相城区生态休闲观光农业(2008-2010)产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相城区生态休闲观光农业(2008-2010)产业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盐城市观光休闲农业情况汇报

    盐城市观光休闲农业情况汇报 盐城市农业委员会 一、发展现状 全市已初步形成里下河、204国道沿线和沿海滩涂三大观光农业带,建设了27个观光农业景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种类型......

    苏州市观光休闲农业蓬勃发展

    苏州市观光休闲农业蓬勃发展 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 观光休闲农业是指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融合农业和旅游业,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结合农业生产......

    农业休闲观光 问卷调查-2

    农业观光休闲体验园区(含农家乐)市场调查问卷1、您的年龄是:A、14岁以下B、15-28岁C、29-40岁D、41-65岁E、66岁以上2、您的职业是:A、公务员B、企事业管理人员C、私营业主D、公......

    休闲渔业发展规划

    重庆市休闲渔业示范点建设项目发展规划“十五”时期,全国渔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积......

    常山县“十一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常山县“十一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为全面贯彻落实常山县第十次党代会和县委十届八次会议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深入实施“工业立县、特色发展”战略,坚持农业工业化......

    松潘县2013年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松潘县2013年农业(种植业)产业 发展规划 为持续推进我县种植业基地建设,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加快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步......

    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精选5篇)

    榆社县河峪乡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为促进我乡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十二五”期末村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根据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立足我乡资源优......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托克托县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范项目名托克托县格图营村黄河旅游文化度假村项目业主单位呼和浩特市俊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编制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方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