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邓小平理论学习心得——对于企业行政管理的一些看法
邓小平理论学习心得
——对于企业行政管理的一些看法
一、邓小平理论伟大的历史意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1997年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上,邓小平理论正式确立命名,并写入党章。
邓小平理论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坚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邓小平理论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体现在4个新上:第一,新境界: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新水平: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第三,新判断: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
判断;第四,新体系: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科学理论体系。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进行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逐步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重大转变,使我国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都上一个大台阶,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尽管现在国际国内的形势比起当年有很多新的变化,但是邓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今天我们仍然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思想的解放;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把握时机发展自己、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任务;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等等。这些根本性的指针,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不能有任何的动摇。
二、邓小平理论中的行政管理思想
邓小平在长期的行政管理实践中,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深入探索研究新中国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关于行政管理的思想体系。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行政管理思想是改革和完善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指导思想。研究邓小平的行政管理思想,不仅是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掌握邓小平的思想体系的需要,而且对于指导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理论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邓小平的行政管理思想有两个基本特征:深厚的人民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其主要内容有:党政分开,建立强有力的政府工作系统;精简机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经济,明确行政管理的中心职能;权力下放,实现权力结构的合理配置;尊重人才,建立科学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严格责任,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责任制;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管理法制化建设;加强监督,推进廉政建设工作。
一、邓小平理论对于企业行政管理的一些启示
企业的行政管理体系,是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因此,不断探索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企业制度及其内含下的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若想做好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使之为企业的核心业务服务,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明确其功能和实质,把握好它所具有的特点和要
求,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在此过程中,上述邓小平理论中的行政管理思想也是完全适用的。结合邓小平理论中的行政管理思想,本人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一、精简机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当前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高度关注的。虽然企业行政管理已有相当长的历史 ,但行政机构仍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如企业行政机构臃肿、人员配置紊乱、管理渠道冗余复杂等。因此,必须按照规范化要求,适当地对企业行政机构进行精简增效,以提高其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二、尊重人才,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有效选拔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现代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要有与时代相适应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专业素质包括:政策制定能力和决策实施能力等;一般素质包括:过硬的政治素质、强烈的创新能力、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以及健康的身体素质等。
三、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管理法制化建设。在企业中必须建立健全和认真执行行政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工作程序以及一系列规范化表格、图表等,从而建立起行政部门的“法治”秩序。
四、严格责任,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责任制。实行和完善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行政首长(厂长或经理)负责制,建立以其为首的指挥系统是科学行政管理的基础。这就要求:首先,必须明确行政领导的职责的权限,保证其有足够的行政权力和必要的权威;同时,必须保证行政领导的管理措施不致因考虑欠周或个人判断失误而产生负面影响。
五、加强监督,推进廉政建设工作。建立和健全一整套各部门、各岗
位之间的合理的相互监督与制约的体系。
综上所述,将邓小平关于行政管理的思想体系与企业行政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并且推动其不断改革是推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健全和完善企业行政管理系统的必备条件,也是作为一名企业行政管理者必须掌握的、能够切实提高企业行政管理绩效的有效方法。
第二篇:邓小平理论与行政管理
谈邓小平理论与行政管理
摘 要:邓小平是当代世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主成部分。邓小平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他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大无畏的理论勇气和高瞻远瞩的聪明智慧,从理论上探索中国行政管理问题,逐步形成一整套行政管理的思想体系,以利于指导工作实践。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行政管理行政理论
一.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行政管理思想的发展
邓小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行政管理的本质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行政理论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论著里,总揽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大局,从多方面,多角度阐述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行政管理的战略地位、基本原则和深刻内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十分重视行政管理,把他作为国家学说和政权建设思想的核心问题加以论述。他们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所处的环境出发,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掌管国家的历史使命出发,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国家进行行政管理的本质。
1884年7月31日,马克思在《评“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中指出,“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1]。他一针见血的指出,政府是管理资本家事务的委员会。由此可见,资产阶级政府的管理是代表和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管理,这种管理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的剥削者对剥削者的统治和镇压,是暴力的欺诈,“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
邓小平亲身经历和领导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并且设计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和国内政治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中,他对新时期的行政管理和改革问题,提出了一些观点,尤其是对行政管理的本质做了具有创见性的阐述。
第一,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把经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
理的中心。
第二,深刻的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为行政管理指明了方向。
第三,明确的指出了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的历史过程。
邓小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行政管理科学化的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状况决定行政管理的内容和方向”;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行政管理要吸纳科学研究成果,掌握规律和艺术的论述,强调象征管理必须科学化;创造性的论述了行政管理现代化的一系列重要观点。概括如下:
第一:现代化的行政管理必须面向世界实行开放的管理。
第二:现代化得行政管理必须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三:现代化的行政管理必须运用现代方法,努力提高效率。
二. 邓小平行政理论的哲学基础及对政府管理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行政理论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2]。深刻把握哲学基础,需要坚持历史和现实的统一。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突出特征统一在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上,无论其民主化的本质属性、法制化的实现形式、科学化的行为方式,还是人本化的管理目的都最终为实现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服务。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这一内在逻辑统一性是邓小平理论在行政管理领域的坚实基础,同时又为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邓小平行政理论的认识基础及对政府管理的意义。为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他提出的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要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3],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要注重克服官僚主义现象,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一切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
本判断标准等等重要论断。这些论断对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上讲,行政体制改革主要涉及四个关键要素:一是政府管理职能的选择与确定,即管什么;二是政府组织结构的调整;三是改善对行政人员的管理,即通过什么样的制度体系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保证政府职能的实现;四是控制政府的行为,即政府行使权力时,依托什么样的行政程序和行为准则。依据这样的分析框架,考察改革开放以来行政体制改革的历程,就可以发现,政府管理功能的选择与定位,在整个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就政府管理功能本身来说,它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方面它是行政体制运作、行政权力行使的起点和依据;另一方面,政府职能又处于经济、政治的交汇点,任何管理功能的变化,都会受制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并反过来对其产生影响。因此,行政体制改革,只有深入到政府职能这个核心层面,才有可能改变计划管理体制的运作方向,实现体制创新。
从我国的改革实践来看,认识到并提出政府职能转变这一核心目标,是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甚至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直接产物。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决策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经历了一个摸索的过程。从邓小平同志1980年8月的讲话,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都是从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使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的角度阐述决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目的性。以后在这个问题上的种种探索也主要致力于对“文化大革命”破坏民主集中制的批判和纠正。直到1986年决策体制改革才以“决策科学化”定义,完成了目标定位。科学的决策要求,作出了决策并不算完,还要对决策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检验。那么,检验行政决策的标准是什么呢?只能是实践。邓小平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他进一步强调,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标准,其主要内容是“三个有利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真理观的新发展。它坚持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的统一,坚持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坚持了领导与群众的统一,为各级领导者进行科学决策和加强政府管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想武器。
邓小平关于政府管理创造性与规范性的理论。政府决策要有科学性。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是政府管理中最重要的职能,也是政府管理创造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我们要顺利实现建设和改革的任务,必须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因为,决策正
确,可以给人民带来安宁和幸福;而决策失误,就会给人民带来痛苦和灾难。进行科学决策,第一,要有战略意识和全局观念。“胸无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只有统揽全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从实际出发确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路、目标,才能带领群众前进。第二,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这是我国宪法的规定。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也是最便利的制度,最合理的制度,永远不能丢掉。各级政府对于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决策,必须令行禁止、认真贯彻执行,不能我行我素、“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研究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反复比较;在这个基础上,经过集中,作出决定。第三,要深入调查研究。历史经验说明,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取决正确的决策,而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周密调查研究。
政府领导经济工作要有主动性。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是政府的中心工作。在新形势下,政府领导经济工作的主动性,取决于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熟练性。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要的是转变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以实现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作为出发点和着眼点。邓小平同志要求我们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他说,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由此可见,我们要抛弃计划经济体制和小生产的思维定势,用改革开放和社会市场经济的新思维来领导经济工作。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还必须明确经济发展战略和重点。这就是围绕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集中力量加快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
政府工作要有预见性。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见性是针对无计划性和盲目性而言的,政府管理如果没有预见性,也就谈不上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政府工作的预见性,必须有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我们不熟悉的、预想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因此,我们要
从各种渠道及时了解政府工作运行的情况,了解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及要求,以便尽快改进政府工作。各级政府不仅要有国内的信息网络及反馈系统,还要了解国际经济与政治发展的新格局及其对自身的影响,从而采取有效的对策,使政府管理适应国际、国内大环境的需要。
三. 邓小平关于行政法制的理论
邓小平行政法治理论是邓小平法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了中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如何从制度上保证政府由人民产生、对人民负责,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如何建立符合精简、统一、效能原则的行政管理体制。使政府在管理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如何加强对政府的法律监督和制约,保证其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督促其依法行政,维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它对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具有长期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我国关于行政组织的法律规范古已有之,而且远较其他法律规范完备。自秦汉而下,古代中央政府为适应自然经济条件下国家行政管理的需要,一直建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六部”,并设置3-4级地方政府管理地方行政事务。《唐六典》、《明会典》等就是中国古代行政组织法律规范的集大成者,其详尽、细密、完备程度,在世界古代史上是罕见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不仅在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中规定了行政组织法律规范,而且制定了专门的《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政务院及所属机关组织通则》、《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通则》、《省人民政府组织通则》、《大城市区人民政府组织通则》、《县人民政府组织通则》、《乡人民政府组织通则》,同时还制定了一些部门组织法,如《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试行组织条例》、《海关总署试行组织条例》等。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政府组织法》的颁布,开创了我国行政组织法制建设的黄金时代。此后,陆续制定了国家计委工作条例和监察部、劳动部、国家体委、国务院秘书厅、国家计量局、国务院法制局、国务院专家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委办局的组织简则,制定了《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公安派出所组织条例》等基层政府派出机构的行政组织法,健全了各级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组织法,这就标志着我国当时已初步形成了涵盖中央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派出机构,民族自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组织法律体系。在经历文革十年**和停顿之后,新时期我国的行政组织法制建设主要是拨乱反正,恢复五
四宪法、《国务院组织法》和《地方政府组织法》的规定,其间虽然也有局部内容的增删和修改,虽然也有一些新的法律、法规规定有新的行政组织法律规范,但总体上行政组织法制建设一直没有达到五四年以后的完备程度。
四. 总结
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邓小平理论与行政管理产生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这一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之中,同时又指导着这三大改革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无论从对生产力的解放程度,对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程度,对上层建筑的自觉革新程度来看,不仅在我国建国以来是第一次,【4】而且在世界改革史上也不多见。“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实现行政机关组织、职能、编制和工作程序的法定化,则是对这场革命的成果加以巩固和确认。我们要以邓小平行政法治理论为指导,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抓住法律制度是根本这个关键,抓紧修改、制定行政组织法和行政程序法,配合制定国家公务员定员法和定员令,逐步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符合法治规律的行政组织法律制度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以实现我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和法制化。
参考文献
[ 1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一版 第一卷 第479页
[ 2 ]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 3 ] 《邓小平行政理论与政府管理》唐铁汉著.北京:国家行政院出版社,1999.5
[ 4 ] 《国外邓小平理论研究评析》马启明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9.9
第三篇:邓小平理论学习心得
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深知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只有认真学习理论,才能深刻地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内在精神,才能真正做到拥护党的领导。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改革开放的30年的变化是我切身体会到的,而改革开放这一决策与邓小平理论的最初提出密切相关。现就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对邓小平理论的常识性认识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了党章,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之一。邓小平理论对我国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起到的指导作用是重大的,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之一,邓小平理论还将继续指导着我国发展的方向。
邓小平理论从提出到最终形成体系,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大致上可以把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分成四个阶段:1978-1982年为基本理论命题提出的阶段,1982-1987年为理论形成基本轮廓的时期,1987-1992年为理论走向成熟,确立体系的时期,1992-1997年为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时期。
邓小平理论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它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明确是中国迈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阶段的一个起点,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作用也在这一意义上得到了彰显。
二、对邓小平理论中的经济理论的认识
邓小平关于经济发展方面的理论概括起来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思想阐明了社会主义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认为计划与市场都只是经济手段,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只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就可以采用。邓小平理论关于计划与市场的界定,打破了长期以来计划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禁锢,使中国的经济进入了自由的领域,由此而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邓小平理论明确市场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手段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观点显然与中国基本路线中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相一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经济领域在市场调节之下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当市场在经济领域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同时,坚信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没有发生改变是必要的,同时也是正确的。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巡讲话当中谈到,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邓小平所谈到的这一社会主义本质,实际上具有两层含义。首先,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在于使人民达到共同富裕。另外,我们
也必须认识到,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无法一下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因此,邓小平也指出,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其中也道出了发展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关系。
汇报人:
2010年1月23日
第四篇:邓小平理论学习心得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特征相结合的新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这一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败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体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常规,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的理论勇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因而,我们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称为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它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也是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同志对于教育发展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论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为我国的教育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确定了方向。
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并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生物工程﹑空间技术及材料科学等广泛利用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向传统的教育体制提出挑战.为了应付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国际教育出现了如下革命的趋势:教育结构向整体化方向发展,全面和重点结合。所谓全面,是指整个教育体系都要进行改革,全体社会成员终生都要接受教育和培训。教育事业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所谓重点,是指抓好基础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促使人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并将其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现今,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运动普遍重视道德﹑文化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以适应教育面向未来的趋势.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虽有一定的滞后性,但从整体上说来它是未来的事..
第五篇: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心得
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心得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这个新阶段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十二大以后全面展开。它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在这场伟大的事业中,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时刻站在改革大潮的最前端,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尊重实践、尊重事实、尊重群众,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在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改革开放理论。这一理论从确立、发展到成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确立阶段。这个阶段大体上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期间。这一时期是我们党拨乱反正,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时期。根据当时实际情况,邓小平同志着重论述改革的历史必然性,解决要不要改革的问题。在邓小平的思想影响下,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某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进行改革,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方面的改革,尤其是农业改革实际上已逐步开始,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此间,邓小平同志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阐述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基本观点,主要有:关于改革必须从制度入手,来消除我们政治经济生活中各种弊端的观点;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观点;关于改革必然伴随开放的观点等。这些思想回答了改革的目的、性质、方法和作用等问题,是我们制定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论依据和思想基础。
二是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从党的十二大到1992年南巡讲话之前。党的十二大揭开了全面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确定了我国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改革开放已成为党的重大战略决策。邓小平同志反复论述要搞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观点。据此,党中央分别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和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直到十三大将改革开放正式写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初步构想。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是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得到了集中的反映。这一阶段,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概括起来有: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关于改革开放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的观点;关于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的观点;关于改革开放贯穿着整个中国经济发展过程,并且是有规律地展开的观点;关于开放是个新事物,会有很大风险的观点;关于改革开放要有良好经济环境的观点;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观点;关于改革开放必须注意排除“左”的和“右”的干扰的观点;关于改革开放必须有稳定的国内外条件的观点等。
三是深化、成熟阶段。以小平同志南方讲话为标志,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进入了深化、成熟阶段。在邓小平同志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这个主题,精辟地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经常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不仅有政治上的敏锐性、鲜明性和针对性,而且具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特别是在这次讲话中提到的“不争论”,用实践检验真理的观点;“摸着石头过河”,走前人没走过的路的观点;改革也是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观点;“三个有利于”的检验标准等。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不搞争论,是我们的发明。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如是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这些鲜明的论断,振聋发聩,充溢着他一贯的实事求是的思想。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理论解放了生产力在于它的革命性。“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邓小平同志很早就提出的改革理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肯定了这一思想,从而揭示了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不在于一般地提出了改革问题。邓小平同志不把改革视为只是一般地发展生产力的渐进的量变,而认为是解放生产力的“革命性的变革”,提出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一全新的观点。其次,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理论解放了生产力在于科学地提出了衡量改革成败的标准。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改革的问题,关系到改革的导向和成败得失,是一个至关重大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及时提出了衡量改革开放成败的三条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生产力标准”论。深刻地启示人们,社会主义并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模式”,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就可以大胆地试验和创造,包括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那些适合我国国情的文明成果。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国所发生的举世公认的巨大变化,充分验证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总之,邓小平理论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政策都不是从书本、从主观愿望,而是从实践、从基层提出制定的,都是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结果。改革的方针、政策、办法、措施对不对,都要由实践检验,“拿事实来说话”。正像邓小平对一些外国客人所说的那样:我对自己作了自我鉴定,我既不是改革派,又不是保守派,我是实事求是派。我追求的目标是,力求我们国家的政策和实行这些政策的步骤、方法合乎我们自己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