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演讲稿—宽容与理解容人容己
宽容与理解容人容己
说到宽容与理解,我想从两方面来谈谈,就是容人和容己。关于容人,佛说: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所以我们要容人。我们知道官渡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当时袁绍统率十万大军,进逼曹操驻守的许都。在袁强曹弱,众寡悬殊的情况下,曹操的部属惶恐不安,许多人唯恐自己性命有危险,便暗中与袁绍联络,以谋求退路。后来曹操用奇计,出奇兵,书写了历史上的一大奇迹。之后曹操缴获了袁绍丢下的珍宝、地图、书信,当然也发现了许多下属暗中写给袁绍的信。当时有不少人建议曹操严厉处理这些暗中勾结袁绍的下属,但是曹操没有那样做,他把那些书信全部当众烧毁,还说了这样一段话:“袁绍强大的时候,我尚且担心性命难保,何况我手下的那些人呢?即使他们暗中与袁绍联络,谋求退路也是可以理解的。”那些曾经想要投奔袁绍的人被曹操如此宽容得胸襟所折服,从此对曹操衷心耿耿。以史为鉴,我们真正体会到的是
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宽广。
关于容己,佛说:不为小事而执着,是对自己的一种宽容。比如我们平时无意之间做错了件事,我们悔过了,就要宽容自己。忘记该忘记的,放下该放下的,我们才会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
路。
原谅是一种风度,是一种情怀。世上的事本身就很平常,没必要让一些小事占据我们的心。风吹云过,烟消雾散,我们会发
现天地原来世如此澄明,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时刻铭记: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和你相遇的,而是为了一场美丽的相约。
谢谢!
二0一0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第二篇:既要容人,又要容己!(哲理美文)
既要容人,又要容己!(哲理美文)
既要容人,又要容己!(哲理美文)
资 料:网 络
编 辑:明 月
只有大的“量”才能“容”,正所谓“大器能容”,大海的“量”大,所以才有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名句。
在现代“容”常和“包”组成“包容”这个词。“包容”和“容”,意思相同,都是宽容、容纳的意思。“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这说的是大自然的包容。对于人而言包容更必不可少。包容实质就是“仁”,就是爱人,就是要用心去爱每一个人,这是大爱,大爱就需要更宽大的心胸,还要有一份坦荡、一种气概!
人生就像心电图,既有高峰又有低谷,人生会遇到无数个十字路口,哪条路是捷径、坦途?你只能跟着感觉走,走过去了,回头一看才能知道你走的到底是坦途还是崎岖的山路。就像开车一样,你认为这条路快捷,走了一段时间你才发现前面堵车,早知走另一条路了,晚矣!人可以憧憬未来,但没有人能预测未来,人生的困难就在于难以预测。要自己疼惜自己,善待自己,不能自己和自己较劲,这就是对自己的一种宽容。
仔细想想,人生的种种烦恼都来源于比较和计较,人生下来就不会在一条起跑线上,人生是一条路,有的人生路是平坦的康庄大道,有的则是崎岖不平的小径,人生的路上难免有沟沟坎坎,人生必定有苦有乐,苦的时候就会认为人生冷酷无情;乐的时候就会得意忘形,常常会乐极生悲。人生的苦乐要淡然以对,才能收获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万事都因缘而生,缘生缘灭、缘来缘去,人生短暂、生命无常,同样是一辈子,有的人在不尽的愤恨和埋怨中挣扎着过;有的人在快乐幸福中沐浴着过。我们何必怨天忧人?何必去痛苦烦恼?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弱点,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会不时地走在岔路上,不犯错误的人是不存在的。一个人不能和自己过去的错误纠缠、在悔恨中生活,要学会宽恕自己,要自己和自己和解,处处放自己一马。包容自己的过错,决不是欣赏自己的过错,也不是对自己错误的放纵,而是允许自己犯错,使自己更好地改过。人生一世,不能使自己在琐事困扰中作茧自缚,更不能在无尽痛苦中度过。心灵松绑了,自由了,就是最大的善待自己!
“容”更应该包容其他人,“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社会中污洁并存,良莠混杂,善恶交错,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清浊并容的雅量,宽恕为怀,善于与不同的人与不同的坏境打交道,这是我们立身处世应有的态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厚德载物,雅量容人”。
人是社会动物,不能离群而独居,自视清高,唯我独尊,就不能“处众”。不能“处众”的人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就等于把自己禁锢于一室,人禁锢于一室就等于“囚”。只有具有平等心、慈悲心、随和心、结缘心的人才能处众。
一个人不仅自己是一个正人君子,胸怀坦荡,而且也要把别人看成是正人君子,才能与人和睦相处,这才是一个“雅量容人”的人。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容人需要气度、胸怀、雅量,要“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也可以远害。”
“慈悲喜舍、善良仁爱”,学会包容的人,就学会了生活;懂得包容的人,就懂得快乐!所以容人实际就是纳己,在包容别人是同时自己也获得了幸福。
“容”是一门精深的艺术,只有领略到了其中的滋味,行“容人纳己”之举,就会有大快活、大自由、大心性、大智慧,才真正地拥有了那份广阔,那份坦然,那份自然的心胸,这才是活出了人生辽阔的大意境!
第三篇:理解与宽容教案设计.
《理解与宽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宽容的内涵,以及为什么要宽容;了解宽容的表现。懂得宽容是一种美德;理解宽容问题上的是与非。
2.能力目标:能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人和事的能力;辨证看待宽容与原则并引导学生培养宽容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宽容他人、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检讨自己。
教学重点:
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宽容,体验宽以待人带来的快乐。教学难点: 宽容不是纵容,要有原则性。教具与学具: 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
一、直接导入 名言导入: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卫灵公》。
师:孔子认为人的一生中应当奉行的美好品德是什么?(宽容)
你认同吗?
二、开始新课
师:你认为什么是宽容? [活动一]拆字游戏
示例:(1闷:分成两部分就是门和心,把心关在门里,不与外界交流,所以他很孤独;
(2男:分成两部分是田和力,意思是在田里劳动的人。提问:如何理解“宽容”拆开后的意思?
(幻灯片出示“宽容”拆字后的参考解释:“宽容”都是宝盖头,可见宽容是人世间的宝贝。“宽”下面,是草字头和“见”,也就是说像杂草一样的看法都允许存在。“容”是两个“人”和一个
“口”,就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不妨求同存异,但我不会剥夺你说话的权利。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拆字游戏,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宽容指的是宽大有气量,不与他人计较。我们的生活需要宽容,我们需要学会“宽以待人”。(板书:生活中不能没有宽容)
[活动二]视频《负荆请罪》 引导学生思考:
(1廉颇将军为什么要给蔺相如难堪呢?蔺相如对此持什么态度?(2蔺相如的宽容产生了什么效果?
(3蔺相如处理问题的方式对你有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幻灯片展示:宽容的重要性:有宽容才能共处,有宽容才能创造,有宽容才能成就事业。
教师:我们已经说过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性,使得社会生活中的“冲突”在所难免,我们要懂得的是如何来正确处理这些“冲突”?下面老师就举一些你们在生活中可能会经常碰到的小事情,让我们一起“身临其境,直面冲突”。
[活动三]身临其境,直面冲突
(1朋友借了你一只笔,说好马上就还,但事后他就忘了,直到第二天下午才还给你,你会怎样想?(宽容就是帮别人找理由
(2假日里休息的时候,你想去打篮球,而好朋友想去上网,你会怎么办?(宽容就是在别人和自己意见不一致时也不要勉强别人
(3你和朋友在学习上都十分优秀,以前每次考试都是你考第一,可是,这次考试朋友得了第一,你会怎样想?(宽容就是能够接受别人超过自己的事实
(4课间,同学从你的桌边经过时,不小心把你的脚踩了,你很痛很痛,但他赶紧向你道歉,你会怎么办?(宽容就是原谅他人、真诚地接纳他人
(5有同学曾经在不清楚的情况下,跟别人说过你的坏话,后来,事情终于真相大白。现在,他想向你请教一个问题,你会怎么办?(宽容就是忘却,不斤斤计较
教师总结:宽容是解决冲突的良方。我们都不是圣贤,现实生活中难免无意中伤害别人,这时,我们要体谅、尊重他人的感受,真诚
地赔礼道歉,请求他人原谅。同样,我们也可能受到别人无意之中的伤害,对别人的“对不起”也要真诚接纳、理解、原谅,而不能得理不让人,更不可冤冤相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要对任何人、任何事都宽容呢?下面大家看一看这两种宽容是否可取?
[活动四]能否宽容?(阅读案例)
教师:案例我们已经看完了,你认同故事中奶奶和刘双江的做法吗? 教师:这两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宽容要分清对象,辨明是非。
教师:宽容并不意味着我们是非不分,爱憎不明;也不是曲直不辨、麻木不仁。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宽容要讲究策略。我们决不能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幻灯片显示:宽容不等于纵容,宽容要有原则。(板书)师:那么我们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宽容精神呢?(板书)
[活动五]培养自己的宽容精神(学生分组自学,总结如何培养宽容精神 师:经过同学们的分析和补充,我们知道了要培养自己的宽容精神需要从很多方面去努力,现在老师把它概括一下,我们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努力。
(展示幻灯片 1.培养宽容精神需要正确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的不足,要看到自己的弱点和局限性,对不同意见保持谦虚的态度,才能扬长避短,互相理解,互相促进。
2.培养宽容精神需要不断求知。
要不断求知。知识能提升我们的理智,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投影名言)
3.培养宽容精神需要提高自己的修养。
宽容是良好修养和高贵气质的体现,是一种依托于博大胸襟的高尚境界。因此,我们想拥有宽容的精神,应从日常生活小事中培养自己良好的修养和高贵气质。
4.培养宽容精神要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
与人共处中,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以避免争吵和冲突,是一个人心理素质成熟的表现。一个人只有做了情绪的主人,才能做命运的主人。在生活中,我们必须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碰到事情时做出理智的决定。我相信大家如果都愿意从这几个方面去努力,心胸肯定会越来越宽广。
三、归纳总结
首先归纳本节课所学,然后升华所学。
宽容,使友谊变得亲近;宽容,使亲情变得深厚;宽容,使社会变得和谐美丽。拥有宽容,就拥有了无限的魅力。
[活动六]心理测试:宽容度。
四、布置作业
让学生在测试后自我反思: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宽以待人?
第四篇:宽容与理解专题
宽容与理解
利辛县师范附属小学
邓壮壮
我自从毕业就一直担任班主任,其中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有个性的学生也见了很多,也向其他老教师请教了经验:一个字“严”,说老师要不严,学生就会欺负你。“严是爱,松是害”是许多老教师挂在嘴边的话,“严师出高徒”也成了班主任的经验之谈。但我在实践中发现,有时效果并不好。无可否认,在很多时候,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教育手段,但有时,过分的严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很多时候,宽容和理解反而能使学生内心受到感化,会收到不错的教育效果。
我班有个叫朱宝宝的学生,个性怪异,情绪偏激,主要是早恋引起的,在我接任本班班主任之前,就知道他为此事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这使他对老师的教育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老师对他有偏见。有一次,他上课迟到了,我向他了解迟到的原因,谁知道还没等我说完,他就很不耐烦地说:“我迟到是违纪行为,你要记我迟到或者旷课随你的便吧。”然后扬长而去。看看无法沟通下去,我决定冷处理。我再次找到他并对他说:“今天我不跟你讲道理,只要求你回去后好好反思一下你的行为和态度。”事后我在向其他同学和其家长了解了他的个性特点后决定对他采取“表面冷漠,密切关注”的处理方法。第二天,第三天他在我面前都表现的沉默不语。就这样平静的过了几天。几天以后,他在学习上表现得很积极,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还经常向我请教问题。又过了两周后,我才找他谈话。但我只字未提他上次的错误而是表扬他这段时间在学习上的进步,同时请他给我的工作提意见。他对我的表现很意外,同时也为我的真诚所感动。原来他是准备来受训,挨整的,没料到是这样推心置腹的谈话,逆反心理的防线被我的宽容与理解冲破,师生沟通的桥梁得以架设。最后他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并感谢我对他的教育,还表示今后加倍努力。事后想想,若当时我不冷静,和他针锋相对,毫不手软,严加惩罚,虽为自己挽回了面子,但很可能把一个有潜能的学生推向破罐破摔的境地。
曾经有位作家说过:“我们当然应该努力做到最好,但人是无法要求完美的。我们面对的情况如此复杂,以致人人都可能出错,也许正是失去,才使我们完整。”他告诉我们人出错总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而作为逐渐成熟的小学生更是如此。这说明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多一点宽容之心。俗话说的好“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对学生的批评要有分寸,绝不能一棍子打死。教育的语言要有“弹性”,既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缺点,又不会激起学生的对抗情绪,这中间其实就是一个“度”的问题,班主任工作经验积累的最主要方面应该如此。
在教学中我用宽容的心态,真诚的关心与诚挚的爱赢得了学生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也使我深深体会到: 宽容和理解是一种信任和激励,它使学生自省,自律,自强;宽容和理解又是一种仁慈和关爱,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促进班主任有效的开展教育工作。作者:邓壮壮
工作单位:利辛县师范附属小学 通讯地址:安徽省利辛县师范附属小学 邮政编码:236700
致高三(14)班学生家长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同志,您的孩子在您和我们的共同教育下,已从一个呀呀学语的幼儿,成长为一名刚强俊秀的战士,并正整装待发,奔赴高考的战场。为此,我代表学校向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和理解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恳请你们继续做好孩子们参加高考的坚实后盾。希望您们做好以下工作:
一、为孩子保驾护航
十年寒窗学子泪,一朝考场成功名,孩子们个个都是好样的,你们要精心呵护啊!在此希望你们暂停一下手中的活,多关心一下您的孩子,从生活上,精神上他们支持和关爱。精心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不要多问他们的学习成绩。因为孩子们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杆秤,会办好自己的事。
二、与孩子心灵沟通
家是心灵的港湾,亲子之间应该亲密而又尊重,请你不要问及他们太多的自己的事,切记唠叨和翻旧账。多以实际行动来支持,让他们有安全感和温馨感。自己更应该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高考———那只是他们继续学习的一个平台。
三、做好孩子的专业营养师
在不太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的前提下,适当给他们增加蛋白和纤维的食物。每天保证一个鸡蛋,一包奶。早饭一定要吃,最好是七点左右,牛奶,鸡蛋,青菜加谷类制品。午饭吃好吃饱,肉类,青菜加馒头或米饭。晚饭喜清淡
第五篇:《理解与宽容》说课稿
《理解与宽容》说课稿
《理解与宽容》说课稿1
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广东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题《理解与宽容》。下面是我对本课题进行的授课分析: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理解与宽容 》是初二《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相处有方》的第一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二单元《善待他人》,懂得了待人的基本原则;本单元是第二单元内容的延续和扩展,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相处艺术和相处技巧,包括三个课题:理解与宽容,欣赏与赞美、竞争与合作,要使学生懂得理解与宽容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欣赏与赞美是相处的艺术和技巧,只有做到理解他人、宽以待人、善意欣赏、真诚赞美,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通过学习,将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他人相处的品德与艺术:学会理解、宽容的待人之道,为后面学习《欣赏与赞美 》的相处艺术和技巧教学做了铺垫。可见本课题在个第二单元与第三单元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渴望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但还没有认识到在形成和谐人际关系方面自己的责任,不懂得人际相处中需要互相理解写宽容,更不知道如何做到理解宽容,这样的特点使他们在人际交往容易发生误解和矛盾冲突。自我意识起来越强烈,缺少了应有的对同伴的关心与爱护,对长辈的理解与尊重,导致不少初中生的自我中心倾向。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一些媒体宣扬的急功近利的价值观给青少年带来了负面影响:表现为过分张扬自我个性,不以自私为耻,心胸狭隘等。但是由于上述因素,他们对他人缺乏理解与宽容,遇事容易斤斤计较,和同学、老师、父母闹意见、发生冲突是常见的现象。对于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人际关系和不良的心理状态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 学会理解与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行,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尤为重要。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题目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理解与宽容的内涵,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与宽容。
2、能力目标: 学会理解他人;以尊重和善意积极与人交往沟通;学会宽容他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理解与宽容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博得理解和宽容的人。懂得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有宽以待人的胸怀,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检讨自我,化解矛盾。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课题目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做到理解和宽容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教书”的艺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主创性,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本单元第一课题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
1、情景教学法。采用电教平台等手段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有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
2、讨论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识,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和生生的对话、讨论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美国教育家布鲁姆也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3、反馈教学法。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根据信息反馈,及时鼓励或纠偏或弥补,使学生认知得以提高,从而升华教学。
(二)、说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强调:“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认为,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是要有机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问题——探究”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
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威廉·格拉塞的自控论和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他认为“人的一生都有与别人分享的需要和合作需要。”合作使学生更专心一致地投入学习,对教学过程、学习任务和学科本身产生更积极的情感,提高学生对他人认知和情绪的理解能力,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本节课,我采用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相结合、辩论两种方法来培养训练学生的责任意识,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讨论和辩论中培养学生的胆量,从而达到积极主动和乐于学习的目的。
(三)、课时安排
关于本课的教学安排问题,由于《思想品德》课每周安排2课时,时间紧,因此每课只能安排2课时。第1课时,主要以讨论和辩论为主,同时用课件展示心灵导航内容。第2课时,通过第1课时布置的作业及实践与评价来进一步掌握心灵导航内容,引导他们应用所学内容来解决问题。本节为第1课时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分为2课时,本节课说的课题是第一课时。
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第1课时通过“探究园”中“小苏的苦恼”和“家庭故事”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感受和讨论中学习“心灵导航”的知识点.帮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懂得怎样才能做到理解与宽容。
首先是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和讨论法)由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类似于 《小苏的苦恼》小故事2则。使学生体会误解是怎样产生的,认识理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寻找解决误会的方法,教师注意了解学生在应对人际误解时采取的做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掌握实现人际间相互理解、化解误解纠纷的正确方法(课件直接展示心灵导航的这一部分内容)
其次,重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以“班级风最——小苏的苦恼”活动来突破本课的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活动 一:班级风最——小苏的苦恼
(1)设计目的
该情境描绘了在校运会期间同学之间发生误会的情节。学生通过探究化解小苏与小丁之间的误会的方法,思考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具体做法,学会主动理解和宽容。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在生活中是怎样应对人际误解的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掌握以理解和宽容去化解误会的方法。
(2)准备工作
教师事先应收集整理本校或本班级与“小苏的苦恼”类似的案例,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3)过程指导
第一步,学生分组讨论小苏的苦恼”,并就“小苏该如何应付”进行交流,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必须想出至少一个点子,然后小组内讨论决定最好的点子。
第二步,全班交流,每组派出代表陈述本组最好的点子。
第三步,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和点评各组所陈述的好点子的共通之处。讨论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出“互相理解宽容”是好点子的共同之处。
第四步.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发生在自身或身边的类似案例,然后结合之前的讨论对这些类似案例进行分析。
第五步,教师总结、点拨。
值得注意的是,在讨论中,我会特别强调两点:1、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2、敢于争论,只有争论,才使一些观点更加鲜明,最终才能得出共同的结论,也使错误的见解对同学有警惕。(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
再次是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反馈法)以“活动二:出谋划策——家庭故事”来突破本课难点:如何做到理解和宽容。
活动二:出谋划策——家庭故事
(1)设计目的
该情境描绘了在学生家里,让学生尝试从小敏不同家庭成员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理解他们的想法,努力帮助家庭成员解决一些矛盾纠纷。可让学生通过例举和分析自己的家庭成员的类似纠纷,思考如何帮助家人实现互相理解和宽容,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学会关心家庭成员,增强对家人的责任感。
(2)准备工作
让学生事先思考和列举曾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并回忆自己当时的具体做法。
(3)过程指导
第—步,学生自由发言,阐述个人对小敏的建议,全班同学互相点评,教师把学生的主要观点记录在黑板上。
第二步,学生分组讨论,列举曾发生在自己的家庭成员之问的矛盾和纠纷,并分享当时自己的具体做法;然后结合黑板上列出的同学对小敏的建议,
讨论当时自己为缓解家庭矛盾还该做些什么努力。教师到各组认真聆听。
第三步,全班交流,教师可让在小组讨论中有深刻体会的学生发言。学生在回答书上的题目时,教师可结合“心灵导航”的知识点给予提示,例如缓解家庭矛盾,学生可以分别对家人做解释说服工作,让他们彼此理解对方,宽容对方;同时让家人掌握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具体做法,遇事彼此理解与宽容。
第四步,教师
总结点评。
通过“探究园”的“出谋划策”活动,让学生想办法调解故事主人公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从而体会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家庭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会从家庭成员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理解他们,帮助他们。通过举例和分析自己的家庭成员的类似纠纷,学会帮助家庭成员实现理解与宽容,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家庭亲人,对父母长辈增强责任感。
结合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学习“心灵导航”,了解理解与宽容的内涵和意义,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与宽容;结合个人相关的经历,从感性和理性结合的层面上加深领会“人们之间需要理解”、“生活不能没有宽容”.培养理解与宽容的交往态度,主动避免和化解人际矛盾冲突,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以讨论的形式来解决如何解决家庭矛盾和纠纷,以感性的方式体现出来,并得到很好的解决。当然,在讨论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教给他们讨论的技巧,并给弱势的一方及时的鼓劲,使讨论能够有序并且激烈地进行下去。(时间安排15分钟左右)
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学小结及作业的布置。由于本节课主要是以活动的形式展示学习的内容,所以课堂小结更须注重同学们讨论过程中的表现,特别是表扬一些表现突出者,同时鼓励其他同学在今后的学习能更主动地参与。
而作业的布置则依照本节课的安排:请结合自己实际说说作为青少年学生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懂得理解和宽容的人。除此之外,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本节课以讨论和辩论的形式展现,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而我把心灵导航的内容以课件展示出来,并结合在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讨论的评价与指导之中,让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也有理性的感受,教学效果不错,学生也很满意。
总之,本节课努力贯彻“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这一新课程教学理念,努力让课堂“唤发生机和活力”。当然,也一定有许多不足,请在座的同行们给予批评和指正,让我在今后的教学能够做得更好。
《理解与宽容》说课稿2
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题《理解与宽容》。下面是我对本课题进行的授课分析: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理解与宽容 》是初二《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相处有方》的第一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二单元《善待他人》,懂得了待人的基本原则;本单元是第二单元内容的延续和扩展,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相处艺术和相处技巧,包括三个课题:理解与宽容,欣赏与赞美、竞争与合作,要使学生懂得理解与宽容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欣赏与赞美是相处的艺术和技巧,只有做到理解他人、宽以待人、善意欣赏、真诚赞美,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通过学习,将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他人相处的品德与艺术:学会理解、宽容的待人之道,为后面学习《欣赏与赞美 》的相处艺术和技巧教学做了铺垫。可见本课题在个第二单元与第三单元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渴望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但还没有认识到在形成和谐人际关系方面自己的责任,不懂得人际相处中需要互相理解写宽容,更不知道如何做到理解宽容,这样的特点使他们在人际交往容易发生误解和矛盾冲突。自我意识起来越强烈,缺少了应有的对同伴的关心与爱护,对长辈的理解与尊重,导致不少初中生的自我中心倾向。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一些媒体宣扬的急功近利的价值观给青少年带来了负面影响:表现为过分张扬自我个性,不以自私为耻,心胸狭隘等。但是由于上述因素,他们对他人缺乏理解与宽容,遇事容易斤斤计较,和同学、老师、父母闹意见、发生冲突是常见的现象。对于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人际关系和不良的心理状态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 学会理解与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行,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尤为重要.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题目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理解与宽容的内涵,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与宽容。
2、能力目标: 学会理解他人;以尊重和善意积极与人交往沟通;学会宽容他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理解与宽容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克服“以自我为中心” 心态和行为方式,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博得理解和宽容的人。懂得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有宽以待人的胸怀,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检讨自我,化解矛盾。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课题目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难点:如何做到理解和宽容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教书”的艺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主创性,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本单元第一课题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
1、情景教学法。采用电教平台等手段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有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
2、讨论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识,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和生生的对话、讨论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美国教育家布鲁姆也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3、反馈教学法。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根据信息反馈,及时鼓励或纠偏或弥补,使学生认知得以提高,从而升华教学。
(二)、说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强调:“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认为,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是要有机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问题——探究”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威廉格拉塞的自控论和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他认为“人的一生都有与别人分享的需要和合作需要。”合作使学生更专心一致地投入学习,对教学过程、学习任务和学科本身产生更积极的情感,提高学生对他人认知和情绪的理解能力,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本节课,我采用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相结合、辩论两种方法来培养训练学生的责任意识,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讨论和辩论中培养学生的胆量,从而达到积极主动和乐于学习的目的。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分为2课时,本节课说的课题是第一课时。
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第1课时通过“探究园”中“小苏的苦恼”和“家庭故事”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感受和讨论中学习“心灵导航”的知识点.帮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懂得怎样才能做到理解与宽容。 首先是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和讨论法)由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类似于 《小苏的苦恼》小故事2则。使学生体会误解是怎样产生的,认识理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寻找解决误会的方法,教师注意了解学生在应对人际误解时采取的做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掌握实现人际间相互理解、化解误解纠纷的正确方法(课件直接展示心灵导航的这一部分内容) 其次,重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以“班级风最——小苏的苦恼”活动来突破本课的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活动 一:班级风最——小苏的苦恼
(1)设计目的 该情境描绘了在校运会期间同学之间发生误会的情节。学生通过探究化解小苏与小丁之间的误会的方法,思考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具体做法,学会主动理解和宽容。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在生活中是怎样应对人际误解的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掌握以理解和宽容去化解误会的方法。
(2)准备工作 教师事先应收集整理本校或本班级与“小苏的苦恼”类似的案例,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3)过程指导 第一步,学生分组讨论小苏的苦恼”,并就“小苏该如何应付”进行交流,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必须想出至少一个点子,然后小组内讨论决定最好的点子。 第二步,全班交流,每组派出代表陈述本组最好的点子。 第三步,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和点评各组所陈述的好点子的共通之处。讨论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出“互相理解宽容”是好点子的共同之处。 第四步.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发生在自身或身边的类似案例,然后结合之前的讨论对这些类似案例进行分析。 第五步,教师总结、点拨。 值得注意的是,在讨论中,我会特别强调两点:1、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2、敢于争论,只有争论,才使一些观点更加鲜明,最终才能得出共同的结论,也使错误的见解对同学有警惕。(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 再次是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反馈法)以“活动二:出谋划策——家庭故事”来破本课难点:如何做到理解和宽容。
总之,本节课努力贯彻“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这一新课程教学理念,努力让课堂“唤发生机和活力”。当然,也一定有许多不足,请在座的同行们给予评和指正,让我在今后的教学能够做得更好。
《理解与宽容》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与宽容》是初二《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相处有方》的第一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二单元《善待他人》,懂得了待人的基本原则;本单元是第二单元内容的延续和扩展,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相处艺术和相处技巧,包括三个课题:理解与宽容,欣赏与赞美、竞争与合作,要使学生懂得理解与宽容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欣赏与赞美是相处的艺术和技巧,只有做到理解他人、宽以待人、善意欣赏、真诚赞美,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通过学习,将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他人相处的品德与艺术:学会理解、宽容的待人之道,为后面学习《欣赏与赞美》的相处艺术和技巧教学做了铺垫。可见本课题在个第二单元与第三单元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渴望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但还没有认识到在形成和谐人际关系方面自己的责任,不懂得人际相处中需要互相理解写宽容,更不知道如何做到理解宽容,这样的特点使他们在人际交往容易发生误解和矛盾冲突。自我意识起来越强烈,缺少了应有的对同伴的关心与爱护,对长辈的理解与尊重,导致不少初中生的自我中心倾向。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一些媒体宣扬的急功近利的价值观给青少年带来了负面影响:表现为过分张扬自我个性,不以自私为耻,心胸狭隘等。但是由于上述因素,他们对他人缺乏理解与宽容,遇事容易斤斤计较,和同学、老师、父母闹意见、发生冲突是常见的现象。对于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人际关系和不良的心理状态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学会理解与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行,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尤为重要。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课题目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理解与宽容的内涵,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与宽容。
2、能力目标:
学会理解他人;以尊重和善意积极与人交往沟通;学会宽容他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理解与宽容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博得理解和宽容的人。懂得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有宽以待人的胸怀,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检讨自我,化解矛盾。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本课题目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做到理解和宽容。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教学是一门“教书”的艺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主创性,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本单元第一课题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
1、情景教学法。采用电教平台等手段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有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
2、讨论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识,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和生生的对话、讨论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美国教育家布鲁姆也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3、反馈教学法。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根据信息反馈,及时鼓励或纠偏或弥补,使学生认知得以提高,从而升华教学。
(二)说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强调:“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认为,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是要有机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问题——探究”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威廉·格拉塞的自控论和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他认为“人的一生都有与别人分享的需要和合作需要。”合作使学生更专心一致地投入学习,对教学过程、学习任务和学科本身产生更积极的情感,提高学生对他人认知和情绪的理解能力,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本节课,我采用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相结合、辩论两种方法来培养训练学生的责任意识,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讨论和辩论中培养学生的胆量,从而达到积极主动和乐于学习的目的。
(三)课时安排关于本课的教学安排问题,由于《思想品德》课每周安排2课时,时间紧,因此每课只能安排2课时。第1课时,主要以讨论和辩论为主,同时用课件展示心灵导航内容。第2课时,通过第1课时布置的作业及实践与评价来进一步掌握心灵导航内容,引导他们应用所学内容来解决问题。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分为2课时,本节课说的课题是第一课时。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第1课时通过“探究园”中“小苏的苦恼”和“家庭故事”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感受和讨论中学习“心灵导航”的知识点.帮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懂得怎样才能做到理解与宽容。
首先是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和讨论法)由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类似于《小苏的苦恼》小故事2则。使学生体会误解是怎样产生的,认识理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寻找解决误会的方法,教师注意了解学生在应对人际误解时采取的做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掌握实现人际间相互理解、化解误解纠纷的正确方法(课件直接展示心灵导航的这一部分内容)其次,重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以“班级风最——小苏的苦恼”活动来突破本课的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活动一:班级风最——小苏的苦恼
(1)设计目的该情境描绘了在校运会期间同学之间发生误会的情节。学生通过探究化解小苏与小丁之间的误会的方法,思考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具体做法,学会主动理解和宽容。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在生活中是怎样应对人际误解的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掌握以理解和宽容去化解误会的方法。
(2)准备工作教师事先应收集整理本校或本班级与“小苏的苦恼”类似的案例,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3)过程指导
第一步,学生分组讨论小苏的苦恼”,并就“小苏该如何应付”进行交流,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必须想出至少一个点子,然后小组内讨论决定最好的点子。
第二步,全班交流,每组派出代表陈述本组最好的点子。
第三步,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和点评各组所陈述的好点子的共通之处。讨论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出“互相理解宽容”是好点子的共同之处。
第四步.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发生在自身或身边的类似案例,然后结合之前的讨论对这些类似案例进行分析。
第五步,教师总结、点拨。
值得注意的是,在讨论中,我会特别强调两点:
1、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敢于争论,只有争论,才使一些观点更加鲜明,最终才能得出共同的结论,也使错误的见解对同学有警惕。(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再次是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反馈法)以“活动二:出谋划策——家庭故事”来突破本课难点:如何做到理解和宽容。
活动二:出谋划策——家庭故事
(1)设计目的该情境描绘了在学生家里,让学生尝试从小敏不同家庭成员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理解他们的想法,努力帮助家庭成员解决一些矛盾纠纷。可让学生通过例举和分析自己的家庭成员的类似纠纷,思考如何帮助家人实现互相理解和宽容,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学会关心家庭成员,增强对家人的责任感。
(2)准备工作让学生事先思考和列举曾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并回忆自己当时的具体做法。
(3)过程指导
第—步,学生自由发言,阐述个人对小敏的建议,全班同学互相点评,教师把学生的主要观点记录在黑板上。
第二步,学生分组讨论,列举曾发生在自己的家庭成员之问的矛盾和纠纷,并分享当时自己的具体做法;然后结合黑板上列出的同学对小敏的建议,讨论当时自己为缓解家庭矛盾还该做些什么努力。教师到各组认真聆听。
第三步,全班交流,教师可让在小组讨论中有深刻体会的学生发言。学生在回答书上的题目时,教师可结合“心灵导航”的知识点给予提示,例如缓解家庭矛盾,学生可以分别对家人做解释说服工作,让他们彼此理解对方,宽容对方;同时让家人掌握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具体做法,遇事彼此理解与宽容。
第四步,教师总结点评。通过“探究园”的“出谋划策”活动,让学生想办法调解故事主人公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从而体会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家庭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会从家庭成员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理解他们,帮助他们。通过举例和分析自己的家庭成员的类似纠纷,学会帮助家庭成员实现理解与宽容,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家庭亲人,对父母长辈增强责任感。结合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学习“心灵导航”,了解理解与宽容的内涵和意义,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与宽容;结合个人相关的经历,从感性和理性结合的层面上加深领会“人们之间需要理解”、“生活不能没有宽容”.培养理解与宽容的交往态度,主动避免和化解人际矛盾冲突,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以讨论的形式来解决如何解决家庭矛盾和纠纷,以感性的方式体现出来,并得到很好的解决。当然,在讨论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教给他们讨论的技巧,并给弱势的一方及时的鼓劲,使讨论能够有序并且激烈地进行下去。(时间安排15分钟左右)
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学小结及作业的布置。由于本节课主要是以活动的形式展示学习的内容,所以课堂小结更须注重同学们讨论过程中的表现,特别是表扬一些表现突出者,同时鼓励其他同学在今后的学习能更主动地参与。
而作业的布置则依照本节课的安排:请结合自己实际说说作为青少年学生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懂得理解和宽容的人。除此之外,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本节课以讨论和辩论的形式展现,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而我把心灵导航的内容以课件展示出来,并结合在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讨论的评价与指导之中,让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也有理性的感受,教学效果不错,学生也很满意。
总之,本节课努力贯彻“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这一新课程教学理念,努力让课堂“唤发生机和活力”。当然,也一定有许多不足,请在座的同行们给予批评和指正,让我在今后的教学能够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