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石化企业装置文化建设(长炼宣传部、炼油一部、炼油二部)
试论石化企业装置文化建设
(长岭炼化公司宣传部、炼油一部、炼油二部)
摘要:炼油化工生产装置是中石化企业文化落地生根重要基础,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如何结合基层单位实际,把中国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纲要的要求落到基层,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构建中国石化特色管理模式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深入开展装置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将从装置文化建设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现状评估、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一、装置文化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1、装置文化的内涵分析
所谓装置文化,是指石化生产装置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的总和,是企业领导者和装置管理者根据装置生产的特点长期倡导、广大员工认同接受,并自觉付诸实践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精神文化是装置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决定装置文化的品质和基本价值导向;制度文化是装置文化的规范形态和制度化表述,决定装置文化的基本风格和特征;行为文化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在员工行为习惯上的动态体现,它决定装置文化的贯彻力和执行力;环境文化是装置文化的外在表象形式,它决定装置文化的外在表达形象。长岭分公司在开展装置文化建设工作中,着重塑造装置新的价值观,积极倡导新的人本观、责任观、发展观,把建设一流装置、培养一流人才、打造一流团队、创造一流业绩作为装置文化建设的追求目标,重点建设装置安全文化、责任文化、精细文化和竞争文化,提升了装置的现代化管理水平,确保了企业安全生产,使长岭分公司连续六年实现了安全生产“四无”目标。
2、装置文化的特征分析
根据中石化的行业特点,我们认为装置文化有五个基本特征。一是严细。就是严格、细致、精细。表现在工作作风上就是深入扎实、一丝不苟;表现在工作态度上就是主动积极、认真负责;表现在工作制度上就是高标准、要求严。对装置而言就是管理上要精益求精,操作上要精耕细作。二是标准。就是规则、规定、范本,是建立在严格管理制度之上的强制性规范。标准化是装置文化的一个明显特点。如产品质量标准,工艺管理标准、设备管理标准、安全管理标准、现场规格化标准、环境标准等等。标准化是装置工作程序化、生产作业流程化、装置管理制度化的必然要求。二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装置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战场,只有不断运用新技术、采用新手段、研究新方法,才会从根本上确保技术指标、产品质量不断创造新纪录。同时,适应企业改革发展和现代炼油生产技术的需要,装置管理的理念、管理的模式和管理的手段也需要不断创新。三是卓越。就是追求领先,争创优异的一种境界,它是一种精神动力,也一种工作伦理。作为生产装置,必须始终追求生产不发生任何大小安全事故;必须始终追求技术指标不断超越先进;必须始终追求效益最大化、成本最低化;必须始终追求管理最好、效率最高。工作中就是要争先恐后创优、全力以赴创效、努力奋发有为。四是和谐。就是装置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好装置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切实做到以和谐的思想认识问题,以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以和谐的方式处理问题。具体表现为装置管理精细有序、装置现场环境优美、装置员工行为规范、装置工作称心如意。我们认为装置文化的五个基本特点体现了中国石化的作风“精细严谨,务实创新”的要求
二、装置文化建设现状基本估价
经过近些年来的探索实践,装置文化建设已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装置文化建设新的工作理念确立
近些年来,由于中石化集团公司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大力倡导,积极实践,强力推进,已经形成了抓企业文化就是抓企业管理、就是抓核心竞争力、就是抓企业软实力的基本共识。从2003年开始,长炼党委就提出要重点加强企业装置文化建设,努力打造以责任、安全、精细为主要特色的新的装置管理文化。我们多次召开装置管理者座谈会,就如何建设良好的装置文化进行讨论分析,广泛征求意见。公司先后分三批次组织装置文化建设骨干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长沙烟厂和镇海炼化、青岛炼化、齐鲁石化等企业进行现场学习,为搞好装置文化建设开阔了思路。通过学习、研讨和实践推动,装置文化建设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从计划为主导的相对保守的装置文化转变为以市场为主导的相对开放的装置文化,员工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大大提高,“岗位靠竞争,待遇靠贡献”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二是从单一的依靠严格的制度来管理装置转变为以严格制度为基础,通过装置文化来提升装置管理水平,员工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工作压力增大,学习动力增加;三是从单纯的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来管理要求员工转变为通过装置文化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激励员工,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实现,真正激发了员工的潜能。
2、装置文化环境不断改善
近几年来,公司重点加大了对装置文化建设的投入,从装置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根本的问题出发,让人文关怀深入人心,为装置文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是大胆实施“走出去”战略。既锻炼了装置员工队伍,树立了长炼人的形象,又加强了与兄弟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减轻了企业改革发展人员包袱过重的压力,得到了装置员工的拥护和赞同;二是真心实意的关心装置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零点班的免费餐、夏天的免费奶、节假日的可口饭菜、单身食堂的改造等,让装置员工倍感温暖。装置办公条件的改善、倒班操作室及休息室的改造、装置公共设施的规范统一,让装置员工倍感舒适;三是切实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特别注重装置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工作,建立了装置骨干人员库,并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优秀骨干人员的选拔和奖励;深入细致的做好装置新分配大中专生的职业规划和成长培养工作;倡导“帮助员工提高技术素质是对员工最大的福利”的理念,“比技能、抓培训”已成为装置最亮的一道风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3、装置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装置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从安全意识的强化,到安全技能的提高;从安全制度的执行到生产过程的安全检查考核;从风险评估、危害识别到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从严要求,自觉行动。安全文化已成为装置的主流文化,为公司连续六年实现“四无”目标提供了保障。通过持续开展责任观教育和忠诚教育,细化单位、领导班子和员工个人的绩效考核,强化岗位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明确责任、落实责任、考核责任、追究责任”的责任文化正在各装置逐步形成。坚持一年一次的全员竞争上岗、空缺岗位的公开竞聘上岗;加快岗位合并,推行系统操作;实行待遇与岗位和绩效直接挂钩,装置员工的竞争意识正在不断增强。
三、装置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装置文化建设尽管已初见成效,但与装置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认识上的不一致。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形象式”的装置文化,少数同志把装置文化视为装置的“形象工程”,只注重在硬件和形式上的投入,不注意对装置管理实践中积淀出来的文化理念、管理经验和行为准则进行总结和升华;二是“宣传式”的装置文化,把装置文化建设简单视同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完全以贯彻上级指示精神为主,认为只要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到位了,装置文化建设就抓好了,重外在宣传而忽视了内涵;三是“活动式”装置文化,把装置文化建设仅仅看成是多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多组织文化体育活动、多安排参观旅游活动等。以上这些对装置文化建设是必要的,但却是装置文化的浅层和表面,没有真正把握装置文化的要领。
2、工作中的不协调。
一方面装置文化建设停留在装置管理层的居多,渗透到装置岗位员工的较少,装置班组员工对装置文化内涵知之甚少、把握不准;对装置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深、理解不透,导致装置文化的理念不能很好的被装置员工所接受认同,难以深入人心,更不可能变为员工自觉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表现为“上下”的不协调;另一方面,装置文化建设主要靠装置领导,特别党政主要领导来推动,甚至主要依靠装置书记来推动。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装置文化认识不到位、反应不积极、工作不主动,表现为“左右”不协调。
3、发展上的不平衡。
主要表现为:(1)装置与装置之间的发展不平衡;(2)同一装置内部单元与单元、班组与班组之间发展不平衡。(3)装置文化的各要素发展不平衡。
四、推进装置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深化装置文化建设,提升装置管理水平,必须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1、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长岭分公司四十年的积淀,形成了许多有特色的装置文化,如“三老四严”的作风、“争创一流”的精神、现场管理“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的高标准严要求、司泵工的“四三”操作法等,都是装置文化建设必须继承和发扬的好传统好作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装置管理的理念、管理的模式和管理的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装置文化必须在继承中不断丰富创新。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把“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绿色GDP”等新的理念渗透融入其中,更加注重装置“节水减排”、“绿色环保”,赋予装置文化新的内涵。
2、带动与协调的关系。
装置管理者在装置文化的建设中处于关键和核心的地位,发挥着示范和带动作用,必须对装置文化理解到位,认识到位,行动到位,在思想意识和工作行为上为全体员工树立学习的榜样;其次要与全体员工建立有效的沟通,通过沟通及时纠正员工对装置文化在理解上的偏差、行为上的不协调。同时,装置文化建设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是哪个部门或哪个管理者的事情,必须是党政工团齐抓,专业技术部门协同,全体员工自觉参与。
3、文化与制度的关系。
制度是员工共同遵守的工作规则和行为准则,是装置文化的硬环境,是强力的约束、管制和限制,是必须不折不扣执行的,是一种显规则;文化是员工对制度的认可、执行程度,是文化驱动下的自觉行为,是装置文化的软环境,是价值观念,是一种潜规则。在装置管理过程中,文化与制度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文化是建立在制度基础之上的,制度没有文化提升保证也不行。装置管理要求必须严格,因而制度多、规则细、考核重,在这种情况下要特别注意不能出现用制度代替文化的现象,混淆文化与制度在装置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4、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每个装置都是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单元,决定了装置文化建设的共性。同时,由于各装置在生产链上的位置不同,生产的基本原理不一样,生产过程的要求也不一样。再加上各装置的文化积淀不同,形成的传统和习惯也不一样,就产生了装置文化的差异性,这是装置文化的个性。在装置文化建设中共性应多于个性,个性也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这就
要求装置文化建设不能各自为阵、百花齐放,必须要加强沟通协调,基本形成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统一标准,确保装置文化的整体成效。
第二篇:2013年xx炼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自评报告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自评报告
一、企业概况:
xxxx有限公司位于美丽富饶的xxxxxx,公司成立于2006年,位于xxxx经济工业产业带,注册资本xx万元,占地xx亩,总投资x亿元,公司现有员工xx人,其中管理人员xx人。
我公司由办公区、生产厂区和宿舍区三个工作区组成。各区内不仅工作设施齐全,而且配备了相应的娱乐设施;并通过文化长廊、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传播安全信息,宣传我公司的安全理念。
我公司自xx年成立以来,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文化建设也不断发展,愈来愈完善。安全文化建设也随之发展进步,“安全生产”深驻所有职工心中。加强职工们的技能培训的同时,也通过“安全文化长廊”“答题竞赛”“安全生产月”等各种途径,把我公司企业安全文化理念我们植入职工脑中。最终形成了我们独特的文化理念。
我公司的经营理念:勤学广智
谐诚众赢。我公司的安全主旨:抓安全,以人为本。
正是我公司全体员工的齐心协力,本着共同的安全理念,抱着共同的目标,造就了今日的xxxx。
二、安全文化建设自评概况:
根据东安办发[2013]31号文件《关于印发东营市企业安全建设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为加强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和监督管理,提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企业安全水平。我公司根据通知精神,认真学习东安办印发的《国家安监总局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价标准(试行)》,我公司将于近期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自评工作。
自评工作将分为三个阶段:
(一)制定自评工作方案,确定合适的人选,并做好自评相关准备工作。组织专项人员开展自评工作, 并对工作具体步骤做好安排。
(二)根据指标评价标准,开展查阅、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现场环境观察、个人访谈、问卷调查等项工作,并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价。
1、查阅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书”“岗位操作规程”“员工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相关文件资料是否符合评价标准;同时,跨阶层随机抽选人员,进行有关公司安全建设和管理的访谈,并对其回答作记录,合理化建议进行吸纳、改进、实施。
2、作业现场、工作环境观察。井下调查安全设施的使用情况以及安全设施的实效,视察各作业面、迎头工作环境是否符合评价标准;
3、由专项工作人员根据指标评价标准,编制答题问卷,进行随
4、跨阶层书面问答。听取不同的声音,以便于自评的有效性、真实性、可靠性。
(三)对指标评价标准的各部分进行有效分析,评价我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相关项目并评分;统计各部分评价得分和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总得分。现评价结果如下:
1、我公司完全达到指标评价标准的基本条件。
2、通过自评,我公司获得6分的二级指标个数为xx 个;低于2分的指标个数为xx个。总得分为:xx
三、我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1、落实作业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部组织各部负责人、班长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在日常的安全管理中,严格考核,职工出现了违章行为或引发事故的,根据安全生产责任书和公司相关安全制度进行处罚;外包队发生的违章事件,考核时列入所发包班组。
2、安全监督下放到班组,各班组设安全员(班长)及一名副安全员协助班组内的安全管理和检查。对于领导的不安全指挥,安全员有权利拒绝,并将将情况如是反映给更高一级领导。
3、建立了安全生产绩效奖惩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绩效奖罚规程,每月由安全生产科汇总上月检查中发现的违章情况,并汇报领导;经核对违章所在的班组班长、违章者之后,严格按公司奖罚规程 进行处罚。对于无违章记录的班组长,进行记录汇总,用于年终总结时评定“年终奖”的基础。
(二)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1、建立、落实班组安全管理制度。现已成功建立并实行的制度有:交接班制度、安全举报奖惩制度、班前会制度、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安全检查和奖惩制度、安全目标考核奖惩制度等多项重要安全制度。
2、根据不同工种的不同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岗位操作规程”(包括岗位工作标准、安全工作程序、岗位责任),人手一份,并分批组织进行学习,定期考核。
3、特有“三层安全监管”系统:安全生产分管领导→安全队长(安全科长)→安全员。安全员有班组成员担当,这样能切实保证作业面或迎头的安全情况;安全队长由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任职,监督安全设施的使用、作业面或迎头的工程质量,指正违章行为,并有权处罚;安全生产分管领导负责各个部门的协调,定期下车间进行安全巡查。
(三)班组现场安全管理:
1、实现了安全警示标准化。作业区、电力设施、设备上设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2、作业环境标准化。时刻保持设备正常运转;作业区工具摆放整齐;通风设施悬挂到位,通风效果良好。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行为 5奖惩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上墙,并设置在适当位置,能让职工逢过必看。
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如果休班,有班内其他有证人员代替。
4、严格执行和落实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各作业面或迎头实行不交接班不上岗,杜绝冒险作业;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杜绝违章操作;各工种照例执行。
5、由安全生产部组织和策划开展各类专项的安全活动,制定专项的活动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检查或是专项整改活动,排查安全生产隐患,整改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四、班组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1、对新上岗的职工进行学徒培训,培训率100%,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通过在公司内开展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在全公司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由安全生产部制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评选标准,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3、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安康杯”竞赛、“安全生产月”等活动,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4、通过企业形象展示活动宣传安全文化,如文化长廊(安全生产标语、板报、事故漫画展览等)、文化活动(安全文艺演出、演讲辩论赛、家属嘱安全、经验交流会等)。借助这些宣传媒介将公司安全文化信息传播给职工,全体员工集体参与,形成一种安全生产理念。
第三篇:【中国石化】长炼聚丙烯:建设特色企业安全文化
今年以来,长炼10万吨聚丙烯按照集团公司《关于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精心打造“安全”文化,用“软”文化统一意志,凝聚人心,促进企业安全发展和科学发展。
安全理念入心。该装置不断开展安全警示教育,针对安全事故“血的教训”,采用“演、讲、展、赛”等生动的活动为载体,教育职工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生命的关系。并充分利用班前会、班后会进行安全理念灌输,不断延伸、丰富安全理念的内容,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我要安全”的安全观念,规范自身作业行为,实现按章作业。
安全习惯养成。该装置按照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制定了具体的安全操作标准。坚持集中培训、班组岗位练兵、现场操作演示、班前十分钟安全小知识学习、每日一题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职工培训工作,让职工明白“干什么、怎么干”,使之逐步落实到岗位操作中,形成岗位行为习惯,改变了职工在特殊环境中形成的粗放、凑合的行为习惯,使职工的安全行为从随意到规范,从被动到主动,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习惯到习惯。
安全文化上墙。该装置在全体员工中大力打造“装置安全文化”,用生动、深刻、简洁的语言诠释理念内涵阐明安全理念,便于职工认知、掌握。其次是广泛宣传教育。利用黑板报、展板等多种形式进行安全理念的宣灌,利用“职工之家”等安全文化活动载体,在班组中进行自我教育、相互启发,不断由浅入深阐释安全理念,最终使“安全第一、安全为天”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职工的行为准则,使职工由“要我安全”转化为“我要安全”。
安全管理到位。该装置在全员范围层层签订、人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和每一个人,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环环相扣”的安全网络和“千斤重担人人挑,个个身上有指标”的安全责任体系,克服安全工作漂浮和忽冷忽热的现象,切实把安全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努力夯实设备、管理、人员素质三大安全生产基础,做到“百密而无一疏”,从本质上抓好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