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1-2 (行政管理-领导-执行)(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07:01: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共基础知识1-2 (行政管理-领导-执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共基础知识1-2 (行政管理-领导-执行)》。

第一篇:公共基础知识1-2 (行政管理-领导-执行)

公共基础知识(行政管理-领导-执行)

一、行政管理

1、政府职能的含义

(1)含义: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

(2)包括几层意思

行政职能

a.实施主体:政府机构

b.主要内容: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c.实施手段:依法行政

d.是完整统一的体系

2、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

(1)自然经济状态下的政府职能:御外和安内。

(2)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御外、安内和建设公共设施

(3)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稳定宏观经济、调节社会分配、维护市场秩序

(4)传统社会主义国家计划体制下的政府职能:正在转变

3、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

政府职能

a.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

b.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

c.转变是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

d.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

4、政府的基本职能

(1)定义:

依据政府管理的事务性质横向划分的政府职能称为政府的基本职能。

(2)内容

a.政治职能(包括军事保卫、外交、治安、民主政治建设)

b.经济职能(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督)

c.文化职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

c.社会职能(其他的社会公共性的职能)

5、政府的层级职能

(1)含义:是按政府所辖行政区域划分的职能。

(2)政府层级职能包括:

a.中央政府专有职能

b.地方政府专有职能

c.中央和地方政府共享的职能(如:社会治安、公共福利、城市发展、环境保护、国土管理、民族事务、司法监察)注:目前,我国政府层级职能并没有在宪法或法律上明确规定。

6、政府的管理运行职能

(1)含义:是按照管理运行程序划分的职能。符合管理学中的“封闭性原则”

(2)可分为: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

7、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

(1)社会环境的变迁(是转变的外因)

(2)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是转变的内在动力)

(3)技术手段的创新(是转变的根本保障)

(4)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是转变的制约因素)

8、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主要有三个方面:

(1)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

(2)政府职能的系统转移(或叫内部转移,是政府内部重划分职能)

(3)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

9、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

关键是:政企分开

10、政府机构的含义

广义:是指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等所有国家机构的总称。

狭义:国家行政机关

11、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的关系

注意区分政府机构与其它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包含政府机构。

(2)政党组织

(3)群众组织:如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村委会、居委会

(4)事业单位(因为不以行政管理为主要职责,因而不属于政府机构):如地震局、气象局

12、机构编制管理

(1)领导体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2)管理机关:党中央、国务院设立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设机构编制委员会。

(3)主要任务:

a.职能管理:“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

b.机构管理

c.人员编制管理:即人员总额、人员结构、领导职数、职位配置

二、行政领导

1、公共组织领导者的权力构成公共组织领导者的权力构成: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

(1)职位权力,即职权,来源于等级制的组织,是外部如上级、组织、法律等赋予个人的,其特点是同职务具有不可分性,有职就有权,无职则无权,并且职权同职务的关系成正比,职务越高,享有的权力也越大。职位权力包括奖惩权、奖赏权等,它是保证组织正常运行的基本要素。

职位权力的主要影响方式有:①合法要求;②奖励报酬;③强迫;④决策;⑤信息控制。

(2)个人权力(即非职务权力)是职务之外的,是由于个人的性格、知识、经验、能力、技术,乃至个人的品质、行为、业绩、声望或其他个人因素获得的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也就是个人影响力。

个人权力的主要影响方式有:①专家权;②个人魅力;③良好的人际关系;④高尚的品质;⑤创新精神。

2、领导者的基本技能

领导者的基本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事技能和观念技能,即THC技能。

(1)技术技能(Technical Skill),即T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正确地掌握了从事一项工作所需的技术和方法。

相对来说,领导者所处层次越低,对其技术技能的要求就越高。

(2)人事技能(Human Skill),即H技能。

人事技能是指在工作中与人打交道的技能。

(3)观念技能(Conceptual Skill),即C技能。

相对来说,领导者所处管理层次越高,对其观念技能的要求就越高,所以,观念技能对高层领导者来说尤为重要。中低层领导者也应具备一定的观念技能,否则就难以准确地理解和有效地贯彻执行高层的决策。

对各种不同类型组织的领导者来说,具备THC技能是一种普遍要求。对不同层次的领导者来说,掌握THC三项基本技能的比例有所不同。有研究表明,如果把领导者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那么三种技能的结构比例如下:低阶层是47:35:18;中阶层是27:42:31;高阶层是18:35:47。THC技能可以通过管理教育——管理实践——管理教育的不断循环来获得。

3、行政领导制度从整体上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1)根本上:制约行政活动的制度安排。

(2)机制上:足以保障领导者个人可以与组织协调行动的制度,以使领导者个人的能量与组织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

(3)措施上:足以保证日常行政领导活动顺利开展的制度性措施,使行政活动富有成效,不致无的放矢。

4、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

(1)民主制

指在国家生活中,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有权以不同方式积极参加有关国家大政方针、重大决策和法律的讨论,参加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务及社会事务的管理,充分体现人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2)集中制

坚持在高度民主基础上实行高度集中,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是建立全党和全国的正常秩序,实现集中统一和行动上的一致的基本保证。民主和集中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

(3)民主集中制的具体表现为: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②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5、我国的行政领导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

行政首长负责制是一种集体领导制度。集体领导就是集体决策、共同负责的制度。对重大问题,由领导集体全体成员通过讨论,作出决策和决定;在集体领导中,行政首长必须正确地使用最终的决定权和否定权,应当在集体意见的基础上决定或否定,而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我国的行政首长负责制是领导个人分工负责的制度。个人分工负责制就是行政领导集体内各成员为执行集体领导的意志而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6、日常的行政领导制度

日常的具体行政领导制度可以表现为三个层面:领导与群众关系问题;领导与领导之间的上下级与内部关系问题;领导班子内部关系协调问题。

(1)处理行政领导者与行政活动参与者关系的制度

这种制度是行政领导的民主原则最直接的要求和体现。行政领导者在这种制度安排中,处于权力掌握者、政策决定者的地位。他们应当主动加强与行政活动参与者的联系,设法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了解群众的愿望、要求,以求最广泛地征集到行政活动的社会反应,争取他们的心理支持,以保证行政活动的顺利开展。

(2)上下级行政领导者之间联系的制度

最有利于提高行政效果的上下级联系制度的原则是统一意志、统一指挥、统一步调、统一行动。

(3)协调行政领导班子内部关系的制度

行政领导班子内部关系的协调状况如何,对整个行政管理活动及其结果有很大影响。

7、行政领导方式

领导方式是领导者进行领导活动时对下级部属的态度行为的表现。领导方法主要对事而言,领导方式主要对人而言。常见的领导方式主要可以分以下几类:

(1)按权力控制程度,可以分为集权式领导、分权式领导和均权式领导三种。

(2)按决策权集中程度,可以分为专断式领导、民主式领导和放任式领导三种。

(3)按领导的工作重心划分,可分为重事式领导、重人式领导和人事并重式领导。

(4)根据领导对象的不同进行应变领导,可以具体分为按机关性质应变领导、按教育程度应变领导和按上下级关系应变领导三种。

三、行政执行

1、沟通机制

以具体明确或是模糊可变的信息沟通为标准,可将行政沟通机制划分为刚性机制和柔性机制两类。

(1)刚性机制

所谓行政沟通的刚性机制,指的是有形的、明确具体的规定,它是行政沟通进行中必须遵循的约束,并且不以行政沟通参与者的意志为转移。这里主要指的是制度规定。

(2)柔性机制

柔性机制指的是在行政沟通中具有较大可变性的约束因素,它具有可塑造、可改变的特性,也更不易为人们确切地把握。

柔性约束机制包括语言约束机制和心理约束机制两类。

2、沟通的类型

(1)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是指通过正式组织程序,按组织规定的线路和渠道所进行的信息沟通,如会议制度、汇报制度、文件下达与呈送等。它是行政沟通的主要形式。特点是正式、严肃、约束力强,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缺点是沟通的速度慢、刻板。

正式沟通可分为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2)非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是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多种渠道进行的沟通,如组织成员私下交换意见、传播消息等都属此类。这种沟通在任何组织中都存在。

非正式沟通的积极作用:

①有些非正式沟通可以弥补正式沟通渠道的不足,传递正式渠道无法传递的信息,使领导人了解在正式场合无法获得的重要情况;

②可以了解到组织成员和普通民众表达的真实看法,以校正过去的决策和为下次决策提供参考;可以减轻正式沟通渠道的负荷量,促使正式沟通提高效率;

③如果有效地引导非正式沟通,可以使之为正式沟通服务。

非正式沟通的缺点:可靠性很有限,容易削弱正式沟通的威信,损害正式权力的行使,产生严重的损失和恶劣的影响。所以,一定要慎重合理地利用非正式沟通。

3、沟通的结构模式

(1)聚联式

①特征:存在一个沟通中心,沟通中心可以和任何其他沟通点联系,其他各点只能与沟通中心发生联系,彼此间无相互的沟通渠道。

②优点:只有一个信息中心,信息失落率低,速度快,有利于形成组织权威,建立起强有力的领导,取得管理高效。③缺点:信息垄断易造成行政专断,如不注意,不利于发挥公共组织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单联式

①特征:各个信息沟通点的地位是平等的,每个成员只能与其相邻的两点相互沟通,而与其他点不发生联系。②优点:这种结构便于掌握信息沟通的幅度,容易操纵和控制。

③缺点:这种模式中信息沟通十分有限,由于没有沟通中心,不利于形成组织权威。公文旅行、办事拖拉的官僚主义现象容易在这种结构模式中滋生。

(3)互联式

①特征:在这种模式中,每个沟通点都可以和其他所有的点发生联系,各类信息可互相沟通,没有信息中心。②优点:信息沟通的广度和深度都比其他模式大,可以让公共组织人员和一般群众了解决策的全过程,增加透明度,促进民主管理。

③缺点:沟通渠道杂乱,信息流失严重;沟通速度缓慢,易贻误时机;不利于信息管理,容易泄露机密。

4、协调的类型

(1)从协调的对象上看,可以将行政协调划分为对事的协调与对人的协调。

(2)从协调的范围看,行政协调有内部协调与外部协调之分。

(3)从协调的内容上看,行政协调有认识性协调与利益性协调之分。

(4)从协调的性质上看,可以将行政协调分为促进式协调与纠偏式协调。

(5)从协调的方式上看,可以将行政协调分为合作式协调与应变式协调。

(6)从协调的途径来看,可以将行政协调分为会议协调与非会议协调。

5、协调方式

(1)主体合流法

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协调者可以以比较正确的一方或几方的意见为主,以他方的意见为从,撇开各方意见的表面对立处,努力揭示它们内在的相同点或相似点,巧妙地把这些相同点或相似点演变为联结点。

(2)中间数法

对于非原则公共问题的协调,尤其是对于利益分配上的协调,在不伤害有关各方积极性的前提下,协调者可以折中处理,以“中间数”进行裁定,实现各方都能接受的权利再分配。

(3)冷处理与热处理法

在双方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如果事情不是很紧迫,可考虑把问题暂时搁置,等待双方冷静下来,能够更加理性地讨论这个问题时再进行沟通,争取事情的妥善解决。

(4)当面表态法

有的问题虽然是局部性的,但工作难做,要是碰到时间紧、任务重、领导忙不过来的情形,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显得更难。在这种情形下,不妨召集会议,让有关各方面对面磋商,明确目的,当面表态。

(5)谈心法

个别谈心有不同的谈法,在没有其他复杂因素的条件下,可用直接面谈式交心。否则要委托他人用间接方式谈心。

(6)跟踪处理法

扯皮常被视为典型的协调难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跟踪协调。

6、行政控制的方式

(1)工作指导;

(2)工作考核;

(3)报告汇报制度;

(4)预算决算与审计制度;

(5)审批制度。

7、行政监督体系

行政监督体系是指各个行政监督主体的组织结构、权力划分、职能分工、运行机制等各方面的关系模式。可分为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体系和外部监督体系两种。

(1)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体系,主要包括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两个方面。

(2)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主要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和社会及舆论监督。

第二篇:村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行政管理

18、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

录用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德才兼备、因事择人。上述几个原则是以竞争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一,公开是竞争的前提,平等是竞争的保证,择优是竞争的目的,考度是国家公务员录用的基本竞争方式。

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要进行为期一年的试用,在试用期内应接受培训;省以上政府工作部门按照特殊规定录用无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应当安排在基层工作一至二年;试用期满合格的正式任职,不合格的,可以原岗位上延长试用期,最多不超过半年,也可调换岗位延长试用期,最多不超过9个月,期满仍不合格的,取消录用资格。

19、受纪律处分的公务员考核办法

受警告处分的公务员,对其进行考核,但在受处分的当年不得定为优秀等次;

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公务员,对其进行考核,但在受处分期间只写评语,不定等次,在解除处分的当年及以后,按正常情况对待。

受党内警告处分的公务员,处分当年参加考核,但不得定为优秀等次;

受党内严重警告的公务员,处分当年参加考核,因与职务行为有关的错误而受严重警告处分的,确定为不称职等次,因其他错误而受严重警告处分的,只定评语不定等次。

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公务员,处分当年参加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留党察看一年处分的第二年,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受留党察看二年处分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受开除党籍处分的公务员,处分当年参加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第二年和第三年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定等次;

涉嫌违犯党纪被立案检查的公务员,可以参加考核,但在其检查期间不确定等次,结案后,相应按上述办法处理。

20、公务员奖励的种类及权限

公务员奖励的种类有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五种形式。其具体的权限为:

嘉奖、记三等功,由县(地)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设市(地)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批准。记二等功,由市(地)以上人民政府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批准。

记一等功,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人民政府或国务院工作部门批准。

国务院授予荣誉称号,经国务院人事部门审核后,由国务院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称号,经本级政府人事部门审核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国务院工作部门授予荣誉称号,经国务院人事部门审核后,由国务院工作部门批准。

21、公务员行政处分的原则及种类

公务员行政处分的原则:依法定事由,经法定程序;适用行政纪律一律平等;行政处分的轻重与国家公务员违纪行为应承担的纪律责任相适应;惩前毙后,治病救人,惩戒与教育相结合。

行政处分的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共六种。根据违纪行为的错误性质、情节轻重、危害程度、责任大小,参照本人的一贯表现和认错态度,区别对待:对于违反行政纪律情节较轻,造成一定不良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对违反纪律,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失的,给予记大过、降级;对严重违纪,不适合继续任现职的,给予撤职;对严重违纪,不适合继续在政府任国家公务员的,给予开除。

22、公务员处分的权限

(1)给予国务院任命的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和给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选举产生的国家公务员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须报国务院批准。

(2)给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选举的公务员撤职、开除处分,须先由本级人大罢免或人大常委会免职,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在罢免和免职前,国务院认为必要

时可以停止或撤销其职务。

(3)给予国务院各组成部门任命的正副司局长包括相当职务的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由本部门决定后执行,报国务院备案。

(4)给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国家公务员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由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后执行,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并报国务院备案,给予这些国家公务员撤职、开除处分,先由本级人大常委员免职,再由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后执行,报国务院备案。

23、解除公务员行政处分的期限

警告处分自决定之日起满半年;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自决定之日起满一年;撤职处分自决定之日起满两年。被处分人员在受行政处分期间有特殊贡献的,可以提前解除行政处分。提前解除期限不得超过原行政处分解除期限的一半。

24、公务员培训的根据、原则和类型

根据: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职位的需要。其原则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公务员培训类型主要有:

(1)新录用人员培训。在试用期间进行,不少于10天。

(2)晋职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0天。

(3)专门业务培训。

(4)更新知识培训。每年不少于7天。

25、国家公务员辞退制度

有五种情形之一的:连续两年不称职的;不胜任现职又不接受其他安排;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编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或者造成恶劣影响,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应当辞退。

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领取“低于国家办事员最低工资、高于社会救济”的辞退费,工作连续一年以上两年以下,发三个月;连续满四年,发四个月;连续满两年以上,每增一年增发一个月,最多不超过二十四个月。辞职的公务员不能领这部分费用。

26、行政领导体制的类型

(1)按照负最后决策职责的不同,分为首长制、委员制和混合制。混合制中成效的好坏关键在于领导的素质和作风。

(2)按照上下级之间享有的决策、指挥监控职权的大小分为集权制、分权制和均权制。

(3)按业务性质和管辖范围不同,分为层级制、职能制和并用制。层级制也称“直线制”、“分级制”、“系统制”,其特点在是有利于指挥统一,节制严明,相互衔接,行动迅速,但有时难免草率;职能制亦称“分职制”、“机能制”、“幕僚制”,其特点在于分工精细,专业明确,有力于推动专业化和高效化。

(4)按指挥监控权是否集中或分散于一个或多个主体的不同,分为完整制和分离制。完整制也称“集约制”、“一元统属制”,俗称“一元化领导”;分离是也称“独立制”、“多元化统属制”,俗称“多元化领导”。

27、非领导职务指数的限制

八个非领导职务: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调研员、助理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国务院各部门的巡视员和助理巡视员职数,不超过该部门司局级领导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巡视员不超过40%,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数,不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75%。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置的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职数,不超过厅(局)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巡视员不超过30%,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务职数,不超过处级领导职数的50%。

省辖市(行署、州、盟、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机关设置的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不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调研员不超过30%,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超过科级领导职务职数的50%。

县级(地辖市、旗、省辖市的区)人民政府机关各部门,设置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超过科级职务职数的50%。

28、行政领导职务晋升的条件

(1)在近两考核为优秀或近三年考核为称职以上。

(2)晋升科、处级正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两年以上;晋升科、处、司、部级副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三年以上。

(3)晋升处级职以上领导职务,一般应具有五年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晋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副职和国务院各工作部门司级副职,应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工作部门任职的经历,晋升地(市)级以上政府机关处级以上职务的,需有三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4)晋升科级正副职,应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晋升副处级到正司级职务,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晋升副部级职务,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29、行政决策转向科学决策的标志

(1)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集体。

(2)决策过程由主观随意转向程序化。

(3)“谋”与“断”的相对分离。

(4)“断”与“行”的相对分离。

(5)决策手段的运用日益增强,量化和技术化,成为现代科学行政决策的标志。

30、行政执行基本知识

行政决策执行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

编制行政执行计划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进行工作安排;进行人力安排;进行物力安排;进行时间安排。

行政执行通过确定目标、衡量成效、纠正偏差三个步骤,对决策执行进行控制。

31、行政协调的分类

(1)以协调的主客体及其内容为标准,可划分为三种:与外部环境的行政协调;内部纵横向的行政协调;内外部、纵横向人际关系的行政协调。

(2)以协调所解决的中心问题及其具有的性质为标低头不语,可划分为四种:以解决与外部环境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的,即适应性的行政协调;以解决内部纵横向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结构性的行政协调;以解决内部运作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动态性的行政协调;以解决内外部、纵横向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沟通性的行政协调。

(3)以协调所涉及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手段为标准,可划分为:高层协调,中层协调,基层协调;权责体制协调与规制协调,利益协调与心理协调。

32、行政监督

法制是加强依法监督的保证,教育是加强依法监督的基础。

行政监察机关依照法律拥有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一定的行政处分权。

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指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行政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决定向监察机关提出的申诉,它不包括不服监察机关的行政处分的申诉,也不包括不服原处理决定而要求重新处理的申诉。同时,人大、政协、工青女等单位所属的工作人员,不服本单位给予的行政处分而的申诉,不属于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范围。

审计机关拥有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处理权。

33、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

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政党监督和社会及舆论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算、决算;审查政府的法规、规定和命令;质询和询问;代表视察和执法检查;罢免政府组成人员。

人民检察院的监督范围为:法纪检察、经济检察、侦查监督、监所监督。

社会舆论监督的形式有:提出批评和建议;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信访监督;新闻宣传,舆论曝光;民主协商。

第三篇:公共基础知识--行政管理强化试题(单选)

《行政管理》强化试题(单选)第1题

各级政府中设置的政策研究室是()。A.领导机构 B.办公机构 C.办事机构 D.职能机构 答案C 第2题

下列国家行政机关中不属于同一行政层级的是()。

A.直辖市人民政府监察局 B.省人民政府监察厅 C.自治县人民政府 D.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答案C 第3题

分管政府某一方面行政业务的部门即()。A.领导机关 B.职能机关 C.辅助机关 D.派出机关 答案B 第4题

下面哪个是政府机构()。A.县法院 B.县委 C.县妇联 D.县建委 答案D 第5题

对公务员的精神奖励不包括()。A.嘉奖

B.记功

C.授予荣誉称号 D.升职 答案D 第6题

国家公务员升职不包括晋升()。

A.级别 B.职称

C.领导职务 D.非领导职务

答案B 第7题

公务员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A.政治素质 B.职业道德 C.领导能力 D.工作实绩 答案D 第8题

国家公务员必须遵守的纪律按性质可以分为四类,即()。

A.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社会公德 B.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职业道德 C.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社会公德 D.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职业道德 答案A 第9题

行政反馈是()。

A.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机制 B.行政系统纵向结构的协调机制 C.行政系统横向结构的协调机制 D.行政人员的协调机制 答案A

第10题

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相成()。A.一般专门监督

B.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 C.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 D.政党监督 答案B 第11题

我国行政内部监督体系包括一般监督和()。A.职能监督 B.主管监督

C.专门监督 D.法制监督 答案C 第12题

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是()。A.减少机构和部门的数量 B.裁减人员的数量 C.政府职能的转变 D.行政效率的提高 答案C 第13题

属于国务院组成部门的是()。A.国务院研究室 B.海关总署 C.国土资源部 D.国家环保总局

答案C 第14题

按省、地、县、乡构成的行政系统统称为()。A.层级制 B.集权制 C.完整制 D.职能制 答案A 第15题

国家公务员是指()。A.各级国家机关所有工作人员

B.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所有工作人员

C.各级国家行政机关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D.各级国家机关中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工作人员 答案C 第16题

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形式,是我国现行编制管理工作所采取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适用()。A.包括公安、安全、司法等政府机构在内的政法工作部门

B.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垂直领导的工作部门 C.地方党、政、群机关的大部分工作部门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的大部分工作部门

答案B

第17题

关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错误的说法是()。

A.表明我党的坚持这一路线的坚定性和长期性 B.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 C.只是一种口号,并不一定实行

D.克服了在党的基本路线问题上的各种模糊认识和“左”和右的阻力 答案C

第18题

法律汇编是()。

A.将某一部分的法律规范进行加工整理 B.对原有规范性文件加以适当变动

C.在不改变内容的前提下,按照规范性文件涉及的问题的性质或按发布的时间先后顺序汇编成册 D.一种立法活动 答案C

第19题

某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法律授予的权力时,侵犯了某公民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则下列哪一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A.该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B.该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主管机关 C.该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在地的政府

D.要看该组织行使的权力属于哪一个行政机关而定 答案A 第20题

撰写一篇简报,一般情况下要符合下列哪点要求()。

A.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B.一般用分条列项形式表述

C.要求简明精炼,突出重点,字数一般控制在千字左右

D.要求首先讲清形势,说明意义 答案C

第21题

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领导、指导性文件,称为()。A.命令 B.指示 C.批复 D.通知 答案B 第22题

我国承担高、中级国家公务员培训任务的新型机构是()。A.北京行政学院

B.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 C.中央党校 D.国家行政学院 答案D 第23题

围绕组织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在政府管理运行中所处在的阶段为()。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控制职能 答案A 第24题

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采用的原则是()。A.属地主义原则

B.只采用属人主义原则

C.属地主义与属人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D.普遍管辖原则 答案C 第25题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A.战争与革命 B.反对殖民主义 C.和平与发展 D.科学技术革命

答案C 第26题

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A.农业 B.教育和科学 C.工业 D.商业

答案B

第27题

在我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扩大对外贸易、吸收和利用外资、发展对外技术交流时,都必须坚持的一个共同原则是()。A.和平共处原则 B.四项基本原则 C.自力更生原则 D.平等互利原则 答案D

第28题

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的原因在于()。

A.人民群众是人口的大多数

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思想 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规律 答案B 第29题

任免和聘用干部的公文文种为()。A.命令 B.指示 C.通知 D.通报 答案C 第30题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

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己决定的 D.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 答案B 第31题

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的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属于()。

A.创作新作品的著作权人 B.原作品著作权人 C.继受著作权人 D.合作著作权人 答案A 第32题

制发公文的目的和要求一般取决于()。C.挂职锻炼 D.取消录用资格 A.机关党政一把手 B.行为对象及行文内容 C.执笔者本人

D.行文机关及行文内容 答案B 第33题

以下机构中,不属于行政决策咨询系统(A.河北省设立的政策研究室 B.国务院研究室

C.国家高级领导人的专家参谋集团 D.部委办公厅的综合处 答案D 第34题

下面()在省建委和市建委之间不存在。A.领导关系 B.指导关系 C.上下级关系 D.协作关系 答案D 第35题

国家公务员升职不包括晋升()。A.级别 B.职称 C.领导职务 D.非领导职务 答案B 第36题

国家公务员工资保险福利制度是()。A.求才机制 B.用才机制

C.留才保障机制 D.育才机制 答案C 第37题

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不合格者()。A.延长试用期 B.接受培训

答案D 第38题

决策过程中,衡决策者决断能力和思想境界高低的重要标志是()。A.确定目标 B.拟定方案 C.分析评估

D.抉择方案 答案D 第39题

行政监督机关是()。A.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B.国家的各级检察机关

C.各级人民检察院内设的反贪局 D.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厅、局 答案D 第40题

行政决策中枢系统在决策中实行()。A.下级服从上级 B.以少胜多原则 C.多决原则

D.多多益善原则 答案C

第41题

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的国家机构是()。A.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机构 B.国家权力机关 C.国家司法机关 D.中央人民政府 答案B 第42题

下列国家行政机关中不属于同一行政层级的是()。

A.直辖市人民政府监察局 B.省人民政府监察厅 C.自治县人民政府 D.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答案C 第43题

按任职高低、责任大小以及工作难易确定的工资即()。A.职务工资 B.级别工资 C.基础工资 D.工龄工资

答案A 第44题

国家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外部系统人员的交流形式是:()。A.转任 B.轮换 C.轮岗 D.调任 答案D 第45题

不得玩忽职守是公务员的()。A.工作纪律 B.政治纪律 C.廉政纪律 D.社会公德 答案A 第46题

负责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试组织工作的部门是()。A.国务院人事部门 B.省级政府人事部门 C.地方各级政府人事部门 D.上一级政府人事部门 答案B 第47题

下列属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一个特色是()。A.职位设置 B.职位说明书 C.职位分类制度

D.对公务员实行分级制度 答案D 第48题

层级制的缺点是()。

A.上级行政领导人员管辖事务多,难免草率或忙于应付从事

B.容易造成部门林立,工作重复

C.事事依赖上级,难以形成反应迅速,雷厉风行的作风

D.容易出现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工作重复的弊端 答案A

第49题

财政部就国家财政收支实施的监督是()。A.职能监督 B.主管监督 C.专门监督 D.一般监督 答案A 第50题

能使行政监督有的放矢的是()。A.实行政务公开 B.三令五申

C.加大惩戒力度

D.完善各种监督程序 答案A

第51题

反映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性质和方向,决定着政府机构的设置及其规模的主要因()。A.政府职能 B.人员素质 C.权责体系 D.行政效率 答案A

第52题

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的国家机构是()。A.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机构 B.国家权力机关 C.国家司法机关 D.中央人民政府 答案B 第53题

下面哪个是政府机构()。A.县法院 B.县委 C.县妇联 D.县建委 答案D 第54题

下面()在省建委和市建委之间不存在。A.领导关系 B.指导关系 C.上下级关系 D.协作关系 答案D 第55题

下面()是政府非常设机构。A.国家审计署 B.省计委

C.国家扶贫办公室 D.县建委 答案C 第56题

报考公务员的年龄要求一般为()。A.35岁以下 B.35岁以上 C.25岁以下 D.25岁以上 答案A 第57题

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录用公务员时,对少数民族报考者()。

A.在提高条件下择优录用 B.在降低条件下优先录用 C.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D.在降低条件下择优录用 答案C 第58题

非政府组成人员的行政领导者产生可用()。A.要任制 B.选任制 C.聘任制 D.考任制

答案A

第59题

下列属于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一个特色的是()。A.职位设置 B.职位说明书

C.职位分类制度

D.对公务员实行分级制度 答案A

第60题

公务员连续两年不称职,应当()。A. 辞职 B.降职 C.辞退 D.开除 答案C 第61题

政府机构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是()。A.业务关系 B.协作关系 C.平列关系 D.从属关系 答案D

第62题

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途径是()。A. 党政分开 B. 政企分开 C. 理顺关系 D. 精兵简政 答案C 第63题

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内容之一是由原来的微观经济管理与调控转向()。A. 直接管理与调控

B. 直接管理与间接调控 C. 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 D. 宏观管理微观调控 答案C 第64题

政府机构构成的六要素中,属于政府机构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物质基础()。A. 机构设置 B. 人员组合 C. 行政经费 D. 权责体系

答案C 第65题

不履行国家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务员,应当()。A. 撤职 B. 辞职 C. 辞退 D. 调任 答案C 第66题

有任免权的机关直接委派公务员担任一定职务的方式即()。A. 选任制 B. 考任制 C. 委任制 D. 聘任制 答案C 第67题

公务员考核的等次分为()。A. 优秀、良好、差

B. 优秀、及格、不及格 C. 优秀、合格、不合格 D. 优秀、称职、不称职 答案D 第68题

调研员是对应于()的非领导职务。A. 厅、司级副职 B. 县、处级正职 C. 县、处级副职 D. 乡、处级正职 答案B 第69题

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派出机关领导人员由()。

A. 派出的政府机关决定任命

B. 派出的政府机关及其部门决定任命 C. 派出机关同级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 D. 上级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 答案B

第70题

财政部就国家财政收支实施的监督是()。A. 职能监督 B. 主管监督 C. 专门监督 D. 一般监督 答案A 第71题

行政监督是()。A. 行政对国民的监督 B. 行政对企业的监督 C. 行政对学校的监督 D. 监督主体对行政的监督 答案D 第72题

某省公安机关请求他省公安机关提供某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就是一种()。A. 协调关系 B. 协作关系 C. 业务关系 D. 指导关系 答案B 第73题

行政反馈是()。

A. 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机制 B. 行政系统纵向结构的协调机制 C. 行政系统横向结构的协调机制 D. 行政人员的协调机制 答案A

第74题

监察部和财政部之间的行政关系是()。A. 领导关系 B.同属国家各部委 C.业务关系 D.指导关系 答案B 第75题

下面()是政府非常设机构。A. 国家审计署 B.省计委

C.国家扶贫办公室 D.县建委 答案C 第76题

反映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性质和方向,决定着政府机构的设置及其规模的主要因素是()。A. 政府职能 B. 人员素质 C. 权责体系 D. 行政效率 答案D 第77题

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的国家机构是()。A.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机构 B. 国家权力机关 C. 国家司法机关 D. 中央人民政府 答案C 第78题

下面哪个是政府机构()。A. 县法院 B. 县委 C. 县妇联 D. 县建委 答案B 第79题

下面()在省建委和市建委之间不存在。A. 领导关系 B. 指导关系 C. 上下级关系 D. 协作关系 答案C 第80题

下面()是政府非常设机构。A. 国家审计署

B. 省计委

C. 国家扶贫办公室 D. 县建委 答案C

第81题

报考公务员的年龄要求一般为()。A. 35岁以下 B. 35岁以上 C. 25岁以下 D. 25岁以上 答案C 第82题

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录用公务员时,对少数民族报考者()。

A. 在提高条件下择优录用 B. 在降低条件下优先录用 C. 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D. 在降低条件下择优录用 答案A 第83题

非政府组成人员的行政领导者产生可用()。A. 要任制 B. 选任制 C. 聘任制 D. 考任制 答案D 第84题

现代科学行政决策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A.市场经济 B.现代科技 C.电脑

D.社会问题与行政范围

答案B 第85题

国家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外部系统人员的交流形式是()。A.转任 B. 轮换 C.轮岗 D.调任 答案D 第86题

我国行政内部监督体系包括一般监督和()。A.职能监督 B.主管监督 C.专门监督 D.法制监督

答案C 第87题

县级政府或行政机关的机构称“局”,行政级别是()。A. 科级 B. 处级 C. 副处级 D. 副科级

答案A 第88题

报考国家公务员并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人可以是()。A. 中学教师 B. 在职国家公务员 C. 外籍华人 D. 在狱人员

答案A 第89题

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录用公务员时,对少数民族报考者()。

A. 在提高条件下择优录用 B. 在降低条件下优先录用 C. 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D. 在降低条件下择优录用

答案C 第90题

国家公务员必须遵守的纪律按性质可以分为四类,即()。

A. 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社会公德 B. 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职业道德

C. 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社会公德 D. 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职业道德 答案A 第91题

下列职务中不属于领导职务的有()。A. 直辖市市长 B. 乡长 C. 巡视员 D. 司长

答案C 第92题

在我国,有()个非领导职务序列。A. 13 B. 10 C. 8 D. 7 答案C

第93题

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非领导职务最高不能超过所在部门的()。A. 领导职务层次 B. 领导副职层次 C. 领导上级层次 D. 领导下级层次 答案A

第94题

立法监督是()。A.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B. 社会及舆论监督

C.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D.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答案C 第95题

行政监督机关是()。

A. 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B. 国家的各级检察机关

C. 各级人民检察院内设的反贪局 D. 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厅、局 答案D 第96题

在领导体制上,行政监督机关和审计机关都实行B. 政府机构 C. 政企合一 D. 公私合营()。

A. 业务领导制 B. 首长负责制 C. 委员会制 D. 双重领导制 答案D 第97题

国务院研究室是典型的()。A.行政决策中枢系统 B.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C.行政决策咨询系统

D.行政决策审批控制系统 答案C 第98题

当前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是(A.精兵简政 B.提高办事效率 C.转变政府职能 D.理顺关系 答案C 第99题

国家公务员实行()工资制。A.职级工资 B.职务工资 C.职权工资 D.职能工资 答案A 第100题

我国政府职能的主要实施手段是(A. 依法行政 B. 行政手段 C. 经济手段 D. 其他手段 答案A 第101题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是()。A. 国有企业

答案A

第102题

下面()是政府派出机构。A. 人事局 B. 工商局 C. 村公所 D. 省驻京办 答案C 第103题

公务员的调任形式有()。A. 调入和调出 B.平调与转任 C. 转任与转换 D. 挂职锻炼

答案A 第104题

与西方文官制度标榜的文官“政治中立”具有本质区别的是()。

A.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B.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C. 坚持为人民服务 D. 坚持德才兼备用人标准 答案B 第105题

国家行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只录用政府机关以外的单位中()。

A. 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人 B. 不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人

C. 无固定工作的人员 D. 除工勤人员以外的人员

答案B 第106题

国家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外部系统人员的交流形式是()。A. 转任 B. 轮换)。)。C. 轮岗 D. 调任 答案D 第107题

国家公务员享有的权利()。A. 提出申诉和控告 B. 公正廉洁

C. 勤奋工作,尽职尽责 D. 密切联系群众

答案A 第108题

下列属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一个特色是()。A. 职位设置 B. 职位说明书

C. 职位分类制度

D. 对公务员实行分级制度 答案D 第109题

公务员受到警告处分,但考核称职,可以()。A. 按时晋升工资档次 B. 按时晋升职务 C. 提前解除处分 D. 越级晋升

答案A 第110题

层级制的缺点是()。A. 上级行政领导人员管辖事务多,难免草率或忙于应付从事

B. 容易造成部门林立,工作重复

C. 事事依赖上级,难以形成反应迅速,雷厉风行的作风 D. 容易出现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工作重复的弊端 答案A 第111题

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A.市财政局 B.区人大常委会 C.省政协 D.村民委员会

答案A

第112题

计划生育属于政府的()。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文化职能 D.社会职能 答案D

第113题

任何国家行政职能中,最为核心的基本的职能是()。A.政治职能 B.文化职能 C.社会职能 D.经济职能 答案A 第114题

当前我国具有综合性审批控制职能的组织系统是()。

A.人大及其常委会 B.人大常委会、政协

C.政协、审计机关

D.人大常委会及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答案D

第115题

某甲与某乙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某甲得知某乙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便返回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中止 B.犯罪预备 C.犯罪表示 D.不构成犯罪 答案B 第116题

普通累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加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十年 答案C 第117题

甲方主动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入山中狩猎。两人在林中失散,甲继续独自行猎,既不寻找孩子,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径直回家,4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甲的行为属于()。A.故意杀人 B.意外事件

C.过失致人死亡 D.不构成犯罪

答案A 第118题

某市西区治安联防队行使该区公安分局委托的治安管理权。某日联防队员李某抓获有盗窃嫌疑的王某,因王某拒不说出自己真实姓名,李某用木棍将其殴打致伤。王某向法院请求国家赔偿,应由()承担国家赔偿义务。A.市公安局 B.区治安联防队 C.区公安分局 D.李某

答案C 第119题

当前我国具有综合性审批控制职能的组织系统是()

A.人大及其常委会 B.人大常委会、政协 C.政协、审计机关

D.人大常委会及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答案D 第120题

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是()。A.减少机构和部门的数量 B.裁减人员的数量 C.政府职能的转变 D.行政效率的提高 答案C 第121题

围绕组织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在政府管理运行中所处的职能为()。

A. 计划职能 B. 组织职能 C. 领导职能 D. 控制职能

答案A 第122题

政府机构构成的六要素中,属于政府机构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物质基础()。A. 机构设置 B. 人员组合 C. 行政经费 D. 权责体系 答案C 第123题

职位分类制度是()。

A. 政府机构管理工作的基础 B. 政府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 C. 政府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 D. 政府人事管理工作的基础 答案D

第124题

按国家公务员领导职务序列,行政领导者可分为()个职务等次名称和相对应13个级别。A. 20 B. 12 C. 10 D. 8 答案C

第125题

一般监督是指()。

A.平等机关之间的监督

B. 下级行政机关对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 C. 群众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D. 上级行政机关对有隶属关系的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 答案D 第126题

我们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是()。A. 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 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 答案C 第127题

财政部就国家财政收支实施的监督是()。A. 职能监督 B. 主管监督 C. 专门监督 D. 一般监督

答案A 第128题

民主集中制是()。

A. 任何政党必须遵循的组织制度 B. 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C. 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一定时期内要坚持的组织制度

D. 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 答案B 第129题

反映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性质和方向,决定着政府机构的设置及其规模的主要因素是()。A. 政府职能 B. 人员素质 C. 权责体系 D. 行政效率 答案A 第130题

计划生育属于政府的()。A. 政治职能 B. 经济职能 C. 文化职能 D. 社会职能

答案D 第131题

政府机构的主体是()。A. 领导机构 B. 办公、办事机构 C. 职能机构 D. 派出机构

答案C

第132题

国家公务员必须遵守的纪律按性质可以分为四类,即()。

A. 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社会公德 B. 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职业道德 C. 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社会公德 D. 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职业道德 答案A 第133题

报考国家公务员并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人可以是()。A. 中学教师 B. 在职国家公务员 C. 外籍华人 D. 在狱人员 答案A 第134题

下列应当免职办理手续中,属职务发生变动的是()。

A. 离职学习超过一年者

B. 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上作一年以上者 C. 转换职位任职者 D. 退休者 答案C 第135题

下面哪个不属公务员录用之列()。A. 企业工人 B. 农民 C. 转业军人 D. 机关公务员 答案D

第136题

凡县以上各级主要领导人员的任职(二人以下)在该级人大闭会期间由()。A. 上级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 B. 上级国家行政机关任命 C. 本级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 D. 本级政府决定任命 答案C 第137题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属于()。A. 选任制 B. 委托制 C. 考任制 D. 聘任制 答案C 第138题

()是行政决策组织中的“神经系统”。A. 决策中枢系统 B. 情报信息系统 C. 咨询参谋系统 D. 审批控制系统 答案B 第139题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是()。A. 政企分开 B. 理顺关系 C. 转变职能 D. 精兵简政 答案C

第四篇: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分类习题-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职能的范围有()。

A.企业的人事管理B.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C.企业的注册登记D.企业的财务管理

2.属于国务院组成部门的是()。

A.国务院研究室B.海关总署C.国土资源部D.国家环保总局

3.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A.市财政局B.区人大常委会C.省政协D.村民委员会

4.围绕组织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在政府管理运行中所在处的阶段为()。

A.计划职能B.组织职能C.领导职能D.控制职能

5.仅指中央政府系统中非选任和非委任的事务官员的国家是()。

A.英国和英联邦国家B.法国C.美国D.日本

6.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施行于()。

A.1995年1月l日B.1994年8月14日

C.1993年10月1日D.1993年8月14日

7.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职务,最低为()。

A.副处长B.副处级C.副主任科员D.副科长

8.国家公务员调出国家行政机关后,国家公务员的身份()。

A.分流的,保留三年B.不予保留

C.分流的,保留一年D.分流的,保留二年

9.我国行政领导体制在()年以前一直是委员会制。

A.1956B.1978C.1979D.1982

10:下列不属于推定的“首长”的是()。

A.委员会副主任B.审计署副审计长

C.省工商局副局长D.镇长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C3.A4.A5.B6.D7.A8.B9.D10.D

第五篇:公共行政管理

公共行政管理

我国的公共管理,是随着改革开放而产生的社会实践,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取得进展。公共管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行政管理的改革,使政府的职能取得了很大的转变,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方法不断变化,在对公共事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增加了非政府组织的重要作用。在学位教育和学科教育之中,公共管理受到人们的使用和认识,本学科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在对公共管理理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差异。公共管理指的是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在协调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使用的管理手段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需要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规范的、协调的、高效的管理体系,重视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因为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很多以往由政府负责的管理工作已经开始授权给非政府组织负责,相关的人才越来越受到组织的欢迎,为了适应这种发展的需求,在相关部门的领导和组织之下,招生工作妥善、快速的进行。公共管理从学校到政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公共管理具有社会性的特征,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物,明确了管理的目标、范围、模式、对象和主体,最终有效地对实践进行指导。

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共管理的目标、方式、范围和主体都和行政管理有很多相似点,在分析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之间关系的时候,应该重视相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产生背景。公共管理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和领域,该理论在产生的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是对政府管理进行研究,也是公共行政学。在相关理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公共管理发生了重要的转换,具体来说,从以往的公共行政向公共政策分析转变,再向公共管理转变,在公共管理中,重视效益、效率和经济。这种新的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由于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政府财政困难,使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等社会危机十分严重,因此,政府办事效率很低,使社会问题严重,导致了国家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下降。第二,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很多国家都面临着压力和挑战,因此,政府应该更有效地控制和引导国民经济进行运转,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第三,由于信息革命的不断发展,政府不断向透明、高效和灵活的性质转变,政府为了和社会特点相适应,建设了与自身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模式。第四,随着传媒水平的提高,公众对政府的需求不断增多,因此,政府产生了巨大的改革压力。在对新公共管理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应该转变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学科结构、探究方式、探究主体和探究范围,成为政府管理的主流和趋势。

总之,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共管理的目标、方式、范围和主体都和行政管理有很多相似点,在分析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之间关系的时候,应该重视相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产生背景。在我国公共管理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从学术上和理论上对公共管理的定义和概念进行了讨论,最终对相关的内容达成共识,使实践和理论共同发展,明确公共管理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下载公共基础知识1-2 (行政管理-领导-执行)(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共基础知识1-2 (行政管理-领导-执行)(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政管理调查报告12

    关于就业再就业的调查报告就业再就业工作是民生之本,是落实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再就业具体指中国在新时期出现的因为企业倒闭等原因而使部分工人下岗无工作做,然后又重新找到......

    黑龙江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行政管理(7)5篇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行政管理(7) 27、非领导职务指数的限制 八个非领导职务: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调研员、助理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国务院各部门的巡......

    公共基础知识行政管理常识: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

    公共基础知识行政管理常识: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 【导语】在事业单位公基考试中,从考试范围上来讲,一般涉及政治、经济、管理、公文、事业单位概况、道德、科技人文等知识。下面......

    公共基础知识行政管理常识:政府的基本职能

    公共基础知识行政管理常识:政府的基本职能 【导语】在事业单位公基考试中,从考试范围上来讲,一般涉及政治、经济、管理、公文、事业单位概况、道德、科技人文等知识。下面中公......

    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记忆总结 1、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在党的十五大 2、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的重要会议是十六大 3、“三个代表”重要......

    公共基础知识

    我于2007年7月毕业于黄河职业技术学院,就业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感到万分的荣幸。2004年7月15日被单位安排到沙湾项目部工作,我是水利工程专业,可以学以致用,这也是领导对......

    公共基础知识

    2012年江苏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 工作人员考试真题汇总第一套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管理岗位)(精选)(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一部分 综合知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每道题只有一......

    公共基础知识

    3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3.9]1.以下关于电磁学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A.磁体上磁性虽强的部位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北极和南极B.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