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宇涵难忘的“第一次
难忘的“第一次”
六1班李宇涵
从小到大我已经经历了很多第一次,如:第一次学唱歌;第一次学游泳;第一次学骑自行车……但令我最难忘的是第一次做蛋糕。
那是我11岁的时候,我在姨妈家住,我正和比我大三岁的表姐看电影,看着看着,我的肚子在不停地“咕咕”叫,我并没有怎么理我的肚子。过了一会儿,我的肚子已经饿得痛了起来,我就马上跟表姐说:“表姐,我饿了!”表姐听了沉思了一会儿,说:“表妹,要不我们一起去做蛋糕吧!”我听了非常高兴,不假思索地答应了。我心想:我只吃过在外面买回来的蛋糕,可从没吃过自己做的蛋糕啊!我和表姐进了厨房,表姐先从冰箱里拿出3颗鸡蛋,然后拿出面粉和打蛋机,还有奶粉。表姐就说:“先把鸡蛋敲开,然后蛋清和蛋黄要分开来!”我就照着做,可是有点难度啊!蛋清和蛋黄要怎么才能分开呢?我有点不知所措了。于是,表姐细心地一步步教我怎么把蛋清和蛋黄分开,我很快就学会了。第二步使用打蛋机把蛋清打成白色的泡沫,然后再把面粉加入蛋清里搅拌,而且表姐说搅拌的时候,要朝同一个方向搅;第三步就是把蛋黄也到进搅拌,搅拌完加一勺奶粉或两勺奶粉和一勺糖。最后倒入电饭锅里蒸三十分钟。我的肚子已经快饿扁了,我喝了很多杯水。过了三十分钟后,蛋糕好了,我连忙跑到厨房去看,一打开电饭锅盖就闻到了非常香的蛋糕味,表姐把蛋糕切成一块一块的,然后把蛋糕放进盘子里,在旁边的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诱惑人心的蛋糕。当表姐说:“可以吃了!”我马上拿起最大块的一块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味道真是一级棒……这就是我刻骨铭心的“第一次”。
第二篇:难忘的一句话 卢宇涵
难忘的一句话 福州市魁岐小学
卢宇涵
生活中,我一直牢记着一句话,它不断地提醒我,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这句话就是:不图便宜不上当,贪图便宜吃大亏。
阳光灿烂的一天,当我把考卷交到爸爸手中,当爸爸看了分数后,很满意,给我钱去买我自己喜欢的玩具。我拿着钱,兴高采烈地往超市跑。我一边跑,一边想:我一定要买到盼望已久的玩具车。到了超市,我快速地找到了玩具区,找来找去,才发现那种玩具车已经卖玩了。
我去找售货员,问道:“叔叔,那种新款玩具车卖完了吗?” 售货员点点头,回答:“是呀,你下次可以再来买。”
我的心立刻失落起来。我无精采打采地走出了超市。走了几分钟,看见有人在路旁卖玩具,我的心一下子欢跃起来。我跑了过去,因为人太多,好容易才挤了进去。我在摊位上找了又找,真的发现了我要买那款玩具车,更令我开心地价格是超市的一半。
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款玩具车,然后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当我把刚买的玩具车拿出来玩时,我按直走,它去往后退;我按右转,它却往左转;走了一会儿,它还会无缘无故停下来。奇怪了,不是新车吗?怎么会这样?
这时,爸爸看见了。他问我这车是哪里买的?我说是路边的摊位买的。爸爸听了,说:“怪不得!记住,不图便宜不上当,贪图便宜吃大亏。以后,不要随便买路边的东西了。” 后来,我再也没有随便买路边摊上的东西了。我知道,一分钱一分货,不贪便宜才不会上当。
第三篇:读后感-董宇涵
好习惯决定成就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妈妈不是我的佣人》,作者是韩昌旭。这本书告诉我们:持之以恒的好习惯可以帮助我们一辈子。
这本书主要讲了阿章原来是一个标准的城市小孩,因为他爸爸去了国外工作,妈妈住在医院里要生小宝宝了,所以暂时转学到了乡下外婆那儿读书。他每天都很开心地在田野里玩耍,但不久就表现出了很多很多的缺点:上课忘记带作业去学校,也不记得带颜料去学校上美术课,翻开书就想睡觉,并且不喜欢在学校打扫卫生,见到外婆摔倒了也不去扶起来反觉得好笑……有孝心的表妹对阿章充满了敌意,有一天,两人再度发起了争执,表妹对着阿章大声地抗议:“请不要再把我的妈妈当作你的佣人!”阿章这才恍然大悟,自己也从来没有注意过自己妈妈辛苦的劳动。他想起以前在家里什么事情都是妈妈帮着他做,有一次妈妈病倒了,做不了饭,他回到家里还对妈妈大发脾气„„,他终于知道自己错了,他并决定改正。
后来,在同桌韵如和表弟小金的鼓励与协助下,他逐步改掉了坏习惯,更加热爱他妈妈了,会关心别人了。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阿章这种知错能改有决心做好每一件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我们不要学习阿章的坏习惯,我们也不要学阿章没有父母就不懂得独立,没有父母就不懂收拾自己的房间和自己的学习用具的坏习惯,我们要学会关心别人,学会省零花钱,体会父母的辛苦,并热爱学习。我对好习惯又有了不同的看法:良好的习惯像一本完美无缺的好书,阅读书籍的过程可能是费力的。可是,阅读完书籍以后,你会感到无限的快乐。总的来说,我们要自立、赞美、读书、节俭、守信、诚实、关心他人。
持之以恒的好习惯可以帮助你一辈子。
集贤小学 五(1)班 董宇涵
第四篇:王宇涵《出师表》_教学设计
《出师表》 教学设计
中师1班 王宇涵
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文言词句。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诸葛亮的三条建议,体会诸葛亮知恩图报的思想感情,领会长辈对下一代的期望与教育的拳拳之心。3.体会文章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的方法。4.反复朗读并背诵这篇课文。
教学重点
1.明确诸葛亮的三条建议,分析三条建议之间的关系。
2.体会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三条建议的良苦用心,体会诸葛亮知恩图报的思想感情领会长辈对下一代的期望与教育的拳拳之心。3.背诵课文。
教学方式: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课时:三到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
1、读熟课文,读准字音,认识实词。
崩殂()恢弘()
开张圣听()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
陟罚臧否()()()作奸犯科()
裨补阙漏()()卑鄙()猥自枉屈()夙夜忧叹()庶竭驽钝()()攘除()以彰其咎()()斟酌损益()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答案:略
2、写作背景: 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愚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就是《出师表》。
三、导入:
提问:同学们都知道诸葛亮吧,都知道他的哪些故事呢?
预设:草船借箭 空城计 让同学复述,点出诸葛亮人物形象
导入课文,今天我们再来探究探究一下诸葛亮,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课文研究
1、标题:“表”
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明确: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表”这种文体的一般内容和作用。
明确:
“表’’的一般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它是古代奏议的一种,常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等。
2、第一段: 用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和三国鼎立的图帮助同学们了解背景,理清内外国情的层次,引出第一个建议:广开言路
3、分析完第一段后:抛出问题:基于怎么样大臣们才会多进谏? 怎么说服刘婵听取意见?做到这些意见为的是什么?
组织学生细读2、3、4、5节,分组找到答案讨论
4、引入三顾茅庐的故事、隆中对概念、七擒孟获的故事 分析6、7节,帮助同学感知孔明的感恩之情、以及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
5、老师朗诵,学生再一起齐读8、9节 感受孔明对于后主的谆谆教导之情、以及再一次强有力的论证。
五、问题探究:
1.内容和主旨: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作者写此表用意何在? 主要用意:希望后主刘禅能够亲贤远佞,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2.理清作者思路:
第一部分(1~5段)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第二部分(6、7两段)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第8段)明确归纳各方面的责任。第四部分(第9段)表文的结束语。
3.你认为课文中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是主要的?为什么?
广开言路——开张圣听(1段)严明赏罚——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段)亲贤远小——亲贤臣,远小人(3-5段)其中“亲贤远小”是三条建议的核心,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小、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小,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
4.作者围绕“出师”二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阅读本文应着眼于“出师”这两个字。具体地说,一是要看诸葛亮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诸葛亮跟后主刘禅之间既是君臣关系,又是辅政者与被辅政者的关系(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这次出师时,刘禅只有20 岁,昏庸无能,不懂得治理政事;如果出师后国内政局不稳,前方必然会受到重大影响。因此,出师后的国内政局就成了辅政者诸葛亮最放心不下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有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为此,诸葛亮在这篇表文里一面劝勉刘禅开张圣听,严明赏罚,一面又向他举荐人才来管理“宫中”“营中”之事,并殷切地阐明亲贤远佞的道理。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国内政局稳定,有了“平明之理”,诸葛亮才能无后顾之忧,可以专力伐魏,可见讲治国大计和政事安排正是为了出师。二是要看诸葛亮怎样说明出师的理由。北伐的决策,实际上是诸葛亮的决策。当时在蜀国内部也有不同意见,有些人持静观态度,“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反对立即出兵。在这篇表文里,没有重提这种争论,只是对出师原因做了适当的说明。这种说明没有反复陈说得失利弊,而是抒情言志,作者把“北定中原” 看做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为此,他历叙自己的身世,从“躬耕”说到“许先帝以驱驰”,又从刘备的“寄大事”说到这次北伐的决心,其间五次提到 “先帝”,极力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忧叹”之情。这种方式既能打动君主,又有利于说服持不同意见的人。
3.文章第六段和第七段作者回顾了哪两件大事?全文最能概括诸葛亮感情的六个字是什么?
一是三顾茅庐;二是白帝城托孤。“报先帝忠陛下”。5.写作特点:
(1)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具体地说,第一部分是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因此一开始就提到“先帝创业”,接着依次说先帝对贤臣的“殊遇”、“简拔”贤臣的标准和论史时的“叹息痛恨”,既表达了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又有激发刘禅效法先人的作用。第二部分是寓情于事,在叙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已来”的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第三部分中,“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句话辞情恳切,更足以催人泪下,是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表现。
(2)质朴、恳切而精练的语言。
全文只624字,13次提先帝,7次提陛下,“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处处为刘禅着想,殷切期望他继承父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光复汉室”之大业。作者此情此意,形成了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他心之所想,笔之所写,请之所注,理之所喻,皆醒目而感人。全文不用典,无比喻,去华丽,重真情实感,处处不失臣子的身份,又切合长辈的口吻。
本文语言精炼,多以四字句行文,兼用一些工整的排比对偶句式,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体现了东汉末年骈体文流行的时代风尚。本文有大量的合成词,是出于诸葛亮的首创,不少词经过他的提炼,后来成为富有生命力的成语,沿用至今,如“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作奸犯科”、“苟全性命”、“斟酌损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等。
7.出自本文的成语:三顾茅庐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苟全性命:苟且保全性命。
计日而待 :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妄自菲薄 :过分地看轻自己。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不知所云:不知道说得是些什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不毛之地 :形容荒凉、贫瘠。感激涕零:因感激而流泪。形容极度
危急存亡 :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危急存亡之秋:危险至极的紧急关头。临危受命 :形容在紧急关头勇于献出生命。亲贤远佞:亲近贤臣.疏远奸邪小人。斟酌损益:处理事情斟酌情理.有所兴革
六、总结:
以同学们以前认为难背的诗歌作为总结,对诗歌再一次的把握,进一步再帮助学生体会,本文中心。蜀相
作者: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七、课后作业
1、翻译重要句子。
2、以刘婵的名义写一份回信给诸葛亮。
要求:对孔明的意见总结,要求将诸葛亮的情感重新复述出来,并表示自己的回应。
第五篇:难忘第一次
难忘的“第一次”
我们的生活中,有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去野营,第一次登台表演,第一次得奖,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去外地旅游……一个个“第一次”就像一个个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我最难忘的第一次是养小动物。
我们学校开展了一项活动,那就是学校给每个班发了只兔子,让同学们自己来养,这可是我“第一次”养小动物,我们每天中午都会去看兔子,给它喂食,下雨的时候同学们会拿袋子把笼子遮起来,不让兔子淋雨。我们每次去看它们的时候,我都会带它们最喜欢吃的青菜。第一次我去喂它们的时候它们都很害怕,我每天都会去,渐渐地我们熟悉了起来。我还给它们分别取了好听的名字,每次喂它们的时候,我一叫它们就过来了。我用手把叶子伸进去生怕没吃着,三个小脑袋一下子就凑过来,用小嘴一口咬住叶子,腮帮子鼓得大大的,像饿极了的样子。慢慢咽下后,它们又用嘴来啃,吃得香极了。它们吃饱后会懒懒地望着我好像在对我笑似的,我还会把笼子清理干净让它们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慢慢的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小兔子渐渐长大了。可是放假的时候有两位同学把两只小兔子抱回家去养的时候忘了喂食所以被饿死了,最后一只也被老鼠咬死了。我知道这个消息后,伤心的哭了一场。
第一次养小动物让我懂得了关心小动物,关心他人,同时也学会了从失败中吸取经验,下次再养小动物一定会把它养的白白胖胖的,这真是难忘的“第一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