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团市委见习工作案例
**团市委见习工作案例
近年来,**团市委按照上级团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将帮助青年见习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转型跨越发展的有效载体,把见习基地建设做为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现将**团市委促进青年见习工作的相关情况作如下汇报:
见习人员组织:为组织好**市临近毕业的大中专学生见习工作,共青团**市委重点做好了以下方面:一是调动基层团组织的工作积极性,要求每个乡镇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见习人员的接待处,这样可以把相应分散有意向见习人员统一起来,做到不让任何一个人错过可以就业见习的机会;二是人性化选择见习企业。在选择为见习人员选择见习企业时,共青团**市委根据见习人员个人知识水平、综合素质、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等情况,并对此进行分块划分安排到相应的见习基地。除此,对已确定的见习基地,我们深入细致地了解每家基地的状况和所提供的岗位信息,并深入到职业中学、职业培训中心、人才交流中心,了解学生的见习意向,然后团委确定专人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和学校负责人,就岗位信息和对接工作长期进行深入细致地沟通、联系。
对接模式探索:共青团**市委在把握企业需要与青年需求的基础上,组织见习基地提供与青年专业或兴趣相匹配的见习岗位,增强青年参与见习的积极性,提高岗位质量和对接成功率;根据不同青年群体的流动、需求和见习的时间规律,针对重点时段、重点群体集中力量经常性的开展岗位对接活动。近年来,共青团**市委在结合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的基础上, 广泛开展“见习助就业〃牵手毕业生”活动, 并通过“见习基地进校园”、“见习基地进技能培训机构”、“见习基地进人才市场”等有效形式, 组织广大青年特别是
暂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上岗见习, 切实帮助他们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见习基地管理:共青团**市委按照“质量为先、管理为本”的原则, 深入**市“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详实了解基地运行情况,对当地见习基地进行梳理;督促已建见习基地在协议签订、见习方案制定、岗前培训、见习条件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对使用效率不高、管理不规范的见习基地, 责令整改。同时,为做好见习基地的管理工作,共青团**市委加强了对见习青年的跟踪服务, 及时了解他们思想动态, 切实帮助他们在见习中提高技能水平、增长社会阅历, 进而增强对共青团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共青团**市委在做好**市见习基地和见习岗位认真梳理工作的基础上,对团中央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网站上相关内容做了及时的更新。
见习理念宣传:为了给青年人,尤其是给临近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失业青年就业提供一个过渡期,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共青团**市委充分动用社会资源,在大中专院校和各类企业中进行了关于见习理念的广泛宣传。近年来,共青团**市委通过调查走访、实地考察等形式,在摸清大中专学生、失业青年、青年农民工的数量、分布、就业意向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在各乡镇、办事处、劳务市场、职业介绍所及各类企业等设立了专门见习理念宣传站点,有针对性地有重点的向青年进行了见习理念的宣传,促使青年到企业参加见习,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方位了解见习人员的机会,同时可以帮助企业发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争取政策支持:自**市2009年建立首批“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以来,“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青年就业创业。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规范“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创建工作,使之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地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共青团**市委考虑在多方面建立政策惠及青年见习就业和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以社情民意的形式提出如下政策支持方略:提高见习基地的准入门槛,特别要慎重审批那些见习数量较大的企事业单位;对那些进了见习生以后紧接着辞退员工的单位,应对其招聘情况进行密切跟踪;要树立并做好见习基地及相关企业的品牌,定期向社会公布见习基地中有社会责任企业的名单;同时,也要加大对各基地的监管力度,对培训计划、带教计划、管理计划、考评计划的制定及实施采取全程监督;确保每位见习学员进入企业后有人教、有人管,真正学到本领,避免出现“廉价劳动力”现象;对见习后被留用的学员实行就业社保补贴,切切实实地促进青年人就业。
第二篇:团市委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团市委新班子带领机关全体干部和全市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周密策划,精心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从去年底开始,在认真分析我市共青团工作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把工作目标定位为开创“上级放心、青年满意、国内一流、国际接轨”的团工作新局面,把工作思路确定为“抓基础、促活跃、求创新、谋发展”。按照这个目标和思路,我们在今年初召开的十三届四次全会上提出了2006年的总体任务,就是紧紧围绕广州市“十一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大力加强共青团的基础工作,促进共青团事业全面活跃,深入推进青少年素质现代化,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加快建设和谐广州、把广州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推向新阶段作贡献。
围绕上述目标和任务,今年重点抓7项工作。一是“我与广州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团市委将通过形势报告、摄影比赛等形式引导青年进一步认识广州、热爱广州、建设广州,通过树立先进青年典型引导青年参与广州建设。二是引导青年参与创新型城市建设。重点组织开展好“青年科技创新奖”评选、大中学生创意设计竞赛、广州青工技能大赛。三是引导青年参与新农村建设。发挥青联、青企协、农村青年中心的作用,推进“金穗双扶”计划、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四是引导团员青年参与和谐广州建设。重点以“广州一家亲”活动为统揽,开展好“燃点新希望”扶孤助学、“情暖中秋”送温暖、“千人慈善盆菜宴”等活动,以“青年志愿者行动”为统揽,开展“青春暖流”、“健康直通车”以及环保、护花、助残、禁毒等志愿行动。五是实施“青年文化行动”。抓好“唱响青春之歌”、“广州青年学堂”、“大中学生形象设计大赛”、“羊城之夏”等系列活动。六是加强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重点做好“青少年犯罪社区预防计划”、“羊城金不换工程”、“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等工作。七是按照全市发展党员暨党建带团工作会议精神建设抓好团建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能力
为适应广州共青团工作发展的需要,团市委今年把自身建设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一是根据需要调整内设机构。按照团中央、团省委要求,准备拟恢复少年部,增设志愿者工作部,城乡青年工作部改设为青工青农部。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按照“高进、严管、优出”的思路,通过多方努力,使3名中层干部和2名科级干部顺利转岗,从基层选调了4名素质较高的年轻干部到机关工作,正在通过公开招考招聘5名博士、硕士,分期分批组织团干部到重点高校和团中央机关进行短期培训。三是加强机关信息化建设。推进广州共青团二期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加大了“青年视窗”网络阵地建设力度,大力推广电子团务管理,开发青年志愿者信息管理应用系统。
三、着眼整体发展,推进重点活动
今年以来,团市委着眼共青团工作的整体发展,以重点活动为突破口,全力推进各个方面的工作。目前,几项重点活动进展顺利。一是唱响青春之歌系列活动反响巨大。唱响青春之歌系列活动是通过动员、鼓励、引导青少年寻找、创作、传唱优秀歌曲,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启动以来,全市已有32.6万市民和青少年通过网络、手机短信、信件、参加比赛、歌会等方式参与到活动中。全国和广州地区的新闻媒体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都给予了重点报道。目前,活动正在继续进行中,预计将有更多市民和青少年以不同方式参与活动。二是“青年科技创新奖”评选活动全面启动。该项活动由团市委联合市科协、广州日报、广州电视台等单位共同,以评选青年科技成果和青年科技人才为重点,正在接受各个方面的推选申报,全市各级团组织、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非常踊跃。这项活动将计划在7月前后评选完毕举行颁奖典礼。三是“我与广州共奋进”活动进展顺利。邀请北京大学王登峰在广州青年学堂的第一讲、两会期间与广州日报共同开展的“我与广州一起飞、广州青年看两会”意见建议征集活动在青少年中和全社会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目前,邀请有关市领导作形势报告的活动正在筹备中。
四、配合亚运筹备,推进志愿服务
围绕如何配合好广州2010年第16届亚洲运动会,团市委就如何搞好亚运会志愿服务和社会动员方面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初步设想。
(一)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的筹备情况。
北京市高度重视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除了在奥组委中设立了志愿者工作部以外,还专门成立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由北京市委副书记强卫担任组长,奥组委人事部、奥组委志愿者部、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教委、团市委等13个单位的领导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市委,团市委书记担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设在团市委志
第三篇:团市委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团市委新班子带领机关全体干部和全市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周密策划,精心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
从去年底开始,在认真分析我市共青团工作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把工作目标定位为开创“上级放心、青年满意、国内一流、国际接轨”的团工作新局面,把工作思路确定为“抓基础、促活跃、求创新、谋发展”。按照这个目标和思路,我们在今年初召开的十三届四次全会上提出了2006年的总体任务,就是紧紧围绕广州市“十一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大力加强共青团的基础工作,促进共青团事业全面活跃,深入推进青少年素质现代化,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加快建设和谐广州、把广州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推向新阶段作贡献。
围绕上述目标和任务,今年重点抓7项工作。一是“我与广州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团市委将通过形势报告、摄影比赛等形式引导青年进一步认识广州、热爱广州、建设广州,通过树立先进青年典型引导青年参与广州建设。二是引导青年参与创新型城市建设。重点组织开展好“青年科技创新奖”评选、大中学生创意设计竞赛、广州青工技能大赛。三是引导青年参与新农村建设。发挥青联、青企协、农村青年中心的作用,推进“金穗双扶”计划、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四是引导团员青年参与和谐广州建设。重点以“广州一家亲”活动为统揽,开展好“燃点新希望”扶孤助学、“情暖中秋”送温暖、“千人慈善盆菜宴”等活动,以“青年志愿者行动”为统揽,开展“青春暖流”、“健康直通车”以及环保、护花、助残、禁毒等志愿行动。五是实施“青年文化行动”。抓好“唱响青春之歌”、“广州青年学堂”、“大中学生形象设计大赛”、“羊城之夏”等系列活动。六是加强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重点做好“青少年犯罪社区预防计划”、“羊城金不换工程”、“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等工作。七是按照全市发展党员暨党建带团工作会议精神建设抓好团建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能力
为适应广州共青团工作发展的需要,团市委今年把自身建设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一是根据需要调整内设机构。按照团中央、团省委要求,准备拟恢复少年部,增设志愿者工作部,城乡青年工作部改设为青工青农部。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按照“高进、严管、优出”的思路,通过多方努力,使3名中层干部和2名科级干部顺利转岗,从基层选调了4名素质较高的年轻干部到机关工作,正在通过公开招考招聘5名博士、硕士,分期分批组织团干部到重点高校和团中央机关进行短期培训。三是加强机关信息化建设。推进广州共青团二期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加大了“青年视窗”网络阵地建设力度,大力推广电子团务管理,开发青年志愿者信息管理应用系统。
三、着眼整体发展,推进重点活动
今年以来,团市委着眼共青团工作的整体发展,以重点活动为突破口,全力推进各个方面的工作。目前,几项重点活动进展顺利。一是唱响青春之歌系列活动反响巨大。唱响青春之歌系列活动是通过动员、鼓励、引导青少年寻找、创作、传唱优秀歌曲,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启动以来,全市已有32.6万市民和青少年通过网络、手机短信、信件、参加比赛、歌会等方式参与到活动中。全国和广州地区的新闻媒体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都给予了重点报道。目前,活动正在继续进行中,预计将有更多市民和青少年以不同方式参与活动。二是“青年科技创新奖”评选活动全面启动。该项活动由团市委联合市科协、广州日报、广州电视台等单位共同,以评选青年科技成果和青年科技人才为重点,正在接受各个方面的推选申报,全市各级团组织、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非常踊跃。这项活动将计划在7月前后评选完毕举行颁奖典礼。三是“我与广州共奋进”活动进展顺利。邀请北京大学王登峰在广州青年学堂的第一讲、两会期间与广州日报共同开展的“我与广州一起飞、广州青年看两会”意见建议征集活动在青少年中和全社会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目前,邀请有关市领导作形势报告的活动正在筹备中。
四、配合亚运筹备,推进志愿服务
围绕如何配合好广州2010年第16届亚洲运动会,团市委就如何搞好亚运会志愿服务和社会动员方面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初步设想。
(一)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的筹备情况。
北京市高度重视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除了在奥组委中设立了志愿者工作部以外,还专门成立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由北京市委副书记强卫担任组长,奥组委人事部、奥组委志愿者部、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教委、团市委等13个单位的领导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市委,团市委书记担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设在团市委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并负责日常工作。协调小组根据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推进,在社会动员、组织指挥、教育培训、联络协调、新闻宣传、后勤保障、技术支持、安全保卫、法律事务、理论研究等领域设立相关工作部门,建立日常工作机制,按和阶段研究、落实奥运会志愿者行动各工作项目和运行计划。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分为“迎奥运”志愿服务、奥组委前期志愿者工作、赛会志愿者工作和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工作四个阶段。“迎奥运”志愿服务的任务是在奥运会筹备过程中,实践“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营造全民迎奥运的浓厚社会氛围,动员广大市民广泛参与的、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前期志愿者工作从2004年3月到2008年8月初结束,主要任务是吸纳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志愿者、专业志愿者等社会各界人士直接参与奥组委的日常工作,并通过开展奥组委前期志愿者的宣传、招募、培训、日常管理、评价激励等系列工作,积累相关经验,为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工作的成功开展奠定良好基础。赛会志愿者工作从2008年9月至奥运会结束,主要任务是通过开展宣传发动、招募选拔、教育培训、公益实践、激励表彰等一系列工作,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训练有素的志愿者队伍,奥运会期间为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媒体记者、观众和其他相关人员,提供优质的志愿服务。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工作是在残疾人奥运会期间开展的志愿服务。
(二)九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的主要做法
九运会组委会下设志愿者服务部,由省体育局助理巡视员担任志愿者服务部部长,由团省委副书记和团市委书记担任副部长,志愿者服务部下设秘书处、招募培训处、物资调配处,分别由省体育局处长和团市委部长担任处长。各工作处根据工作内容下设工作小组,由团市委各个部门负责具体工作,动员全市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积极参与九运会工作。服务九运会的志愿者达54000人,全面参与了迎九运会志愿服务、九运会赛会志愿服务、九运动会赛后志愿服务等项目。志愿服务的内容包括礼宾接待、语言翻译、秩序维持、会务助理、裁判助理、场馆服务、新闻宣传、导游导购等等。在整过赛会期间,大小比赛场馆、星级宾馆、服务站点都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在运动会需要的每一个领域,都有志愿者提供了周到、细致的志愿服务,有效保证了九运会组织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创造了青年文明号志愿服务、自驾车志愿服务、港澳志愿服务以及共青团综治队等四大特色志愿服务,全面展示了广州青年志愿者的风采和广州文明城市的形象,得到省市领导、各代表团、广大市民的一致肯定和广泛好评。
(三)我市目前青年志愿工作基本情况。
广州是我国青年志愿服务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广州市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是我市开展志愿者工作的主要机构,负责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以及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策划、协调、指导及业务培训等工作。其中广州市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的牌子加挂在广州市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属于经费自给的事业单位,核定编制为20名。目前,全市共有登记在册的志愿者62万人,志愿服务队884支,社区志愿服务站(中心)1113个,志愿服务基地523个,已初步形成了市、区(县)、街(镇)三级协会和服务总队、服务队、服务站(中心)组成的志愿服务网络。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在城市社区建设、农村扶贫开发、环境保护及大型社会活动等党政关心、社会关注、青年能为的重点领域,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组织实施了亚奥理事会支援服务、金钟奖家庭志愿服务、温情救助流浪乞讨人员行动、青春社区行、春运志愿服务、“护花使者”行动等品牌项目,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青年志愿者行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面对处于高速发展的广州现代化大都市,以及市民对志愿服务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广州青年志愿者工作主要面临着缺乏资金支持、干部队伍人数不足的困境,以致目前我市志愿服务工作在队伍管理、培训活动场地、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四)亚运会志愿服务当前工作及今后设想
围绕动员广大市民和青少年积极参与广州亚运会筹备工作的目标,团市委、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抓住2007年广州举办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机会,在2005年亚运启动年启动了广州青年志愿者“青春亚运计划”,开始全面部署大型运动会志愿服务工作。目前已初步制定《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志愿服务方案》,并逐步充实完善“青春亚运计划”。“青春亚运计划”内容包括志愿服务篇、社会公德篇、文明行业篇、体育文化篇、亚洲文化篇等篇章,以及“志愿论坛迎亚运我献策”、“志愿精神迎亚运我传播”、“市民礼仪迎亚运我学习”、“文明礼仪迎亚运我先行”、“志愿服务迎亚运我参加”、“规范标识迎亚运我搜索”、“文明观赛迎亚运我倡导”、“文化名城办亚运我宣讲”、“青春微笑迎亚运我做起”等十项迎亚运主题活动,重点在青少年中营造迎接亚运、参与亚运的良好氛围。
(五)亚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建立广州亚运会志愿者行动的组织保障。为了营造全民迎亚运的浓厚社会氛围,动员广大市民广泛参与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建议参照北京奥运会的做法,在亚工委下设志愿者部,负责统筹、指导亚运志愿者工作。成立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由市领导以及亚组委人事部、志愿者部、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外办、市台办、市侨办、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主要负责亚运会志愿者前期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市委,分别由团市委负责人、亚工委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主任、副主任。由市编办核定一定数量的干部编制,在团市委增设志愿者工作部,与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负责亚运会志愿服务日常工作。团市委设立志愿者工作部,同时也便于推进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的志愿服务工作,确保完成志愿者人数达到城市户籍人口8%以上的指标。建议亚工委志愿者部主要负责亚运志愿服务工作的规划、联系、协调工作,设在团市委的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和志愿者工作部主要负责志愿服务各项工作的执行和落实,并具体负责志愿者的动员、招募、培训、培训、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两者可人员、分工、机制方面适当整合。
二是整合资源推进亚运志愿服务工作。加大亚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理论研究力度,组织相关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我市
第四篇:团市委2011年工作要点
共青团江都市委员会2011年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江都团市委将继续围绕地方党政工作重心和上级团组织的工作部署,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胡总书记“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讲话要求,切实履行共青团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能,发挥共青团组织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引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江都创新创业之城、生态宜居之城、和谐幸福之城的伟大建设进程。现结合我委工作实际,制定2011年共青团工作计划如下:
一、全面推进共青团组织建设,切实增强凝聚力
1、积极投身创先争优主题活动。围绕市委“创先争优”相关工作部署,引领全市各级共青团组织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制度建设,将创先争优的精神落实到共青团工作的每个环节。进一步健全团内学习制度建设,通过集体学习、学习交流、教育培训、调查研究等方式,引导团干部补充必要知识,增强团干部在工作中的执行力。鼓励团的干部坚持深入基层、深入青年,加强积累,攻坚克难,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开展好团员主题意识教育活动和理论学习活动,通过讲座、研讨、知识竞赛等形式,帮助青少年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为青少年健康成长
1打下良好政治思想基础。
2、不断创新团建模式。在抓好传统模式建团的基础上,力求在非公有制经济和新型社会组织团建上取得新突破,到2011年底,江都凡符合建团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要全部建立团的组织。进一步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团干部的教育培养,帮助他们掌握团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尽快融入共青团的大家庭,使之成为凝聚广大非公组织团员青年的核心力量。通过青年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创业促进会等社团组织,将政治素质高、道德品质好、工作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各领域青年能人团结到共青团组织周围,使其发挥影响力与辐射力。充分发挥兼职团干部的积极作用,不断扩大团组织的社会覆盖和影响,增强团的组织动员力和社会动员力,推进团的事业蓬勃发展。
3、引导大学生村官成为基层共青团的工作力量。深入推进“青春燎原计划”,利用目前“一村一社区一大学生”的良好格局,充分发掘大学生村官在文化知识和社会资源上的优势,全面活跃镇村级团的组织。借助大学生村官联谊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与活动,提升江都大学生村官群体的综合素质。注重对个体典型的关注与培养,对于事迹突出的积极向上级团组织举荐。对村官在工作或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给予最大能力的关心与帮助。
二、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少年,加强青少年德育
1、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少年。突出重点,分类引导,针对青少年不同的年龄阶段,分层推进科学发展观、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等党的理论成果在广大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使他们坚定跟党走的信念。以“五四”、建党90周年、“国庆”、“一二九”等重大节庆纪念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主旋律教育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充分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不断深化“强队建团、以团带队、全程衔接、团队共兴”工作方针。抓好少先队入队仪式、换巾仪式、青春奠基仪式、离队仪式、团员入团宣誓、18周岁成人宣誓仪式等团队规范礼仪。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开展争当“四个好少年”活动,落实好辅导员专业职级评审,进一步规范团队分片观摩制度。举办“快乐成长我能行”夏令营等素质实践活动。通过体验途径,构建德育教育场,在潜移默化中塑造青少年良好思想品德。
3、继续深入推进分类引导青年工作。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教育广大青年,按照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大纲,在大学生、企业青年、农村青年、进城务工青年四类群体中开展分类引导工作。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群体青少年思想状况特点,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联谊会等活动,加强青少年分类引导教育。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育引导青年的方式方法,努力增强引导青年工作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普
遍性。
三、着力推进青年就业创业,引导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1、促进青年就业。高度关注青年的就业问题,认真做好城镇新增青年劳动力、农村富余青年劳动力、下岗失业青年以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引导工作,把就业培训作为基础性环节来抓。与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加强合作,加大青年培职业技能训力度,努力提高青年素质,培养和造就更多的新型青年,大力促进青年就业。
2、服务创新经济。大力服务创新型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以培养民营企业新生代人才为重要工作载体,引导青年企业才俊自觉投身创新型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潮中发挥生力军作用。整合民营企业资源,促进民营企业新生代相互交流学习。发挥青联、青创会的作用,促进民营企业行业内外的交流合作,发挥抱团效应,打造“会员经济圈”。
3、深化青年创业。重视对适合青年创业的项目收集、评估与推介工作,深入挖掘和整合一批风险小、门槛底、成功率高的中小型项目,通过专家的评估和分析,集中推介给青年创业者。通过舆论引导、典型选树等多种途径,引导青年转变就业择业观念,深入开展青春创业成才活动。进一步探索服务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工作机制,提供创业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强化对大学生村官的技能培训,根据其选择的创业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培训。加强青年联合会、青年
创业促进会等社团与兄弟县市间的联谊交流,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
四、全面深化共青团品牌活动,引导和团结广大青少年
1、全力推进青年志愿者工作。加强江都市志愿者队伍建设,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组织协调全市范围内青年志愿者的服务活动,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花卉节、三下乡等全市重点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志愿者招募注册工作,逐步壮大志愿者队伍,进一步探索我市志愿者管理工作的制度创新,推动我市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
2、大力开展青少年维权工作。夯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础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健全预防、未保组织。在全面普查、摸清现状的基础上,认真做好青少年违法犯罪信息采集、研判工作,及时收集整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新动向,会同综治主管部门进行集中研判,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积极承办扬州市“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现场会,推动我市“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工作进一步打开局面。充分发挥好“未保办”“预青办”职能作用,、建立健全成员单位沟通协调机制,积极为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和维权服务。继续做好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五老”志愿者义务监督网吧活动。关心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帮助他们健康成长逐渐融入城市生活。关注贫困家庭儿女、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困难青少年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状况。
3、继续深化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争创工作。扎实开展青年岗位能手争创活动,挖掘和培养青年人才,激发青年创新热情,发扬团员青年“爱岗敬业,文明从业,诚实守信”的良好职业道德精神,弘扬社会新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引导广大青年在促进江都社会经济发展中勇当先锋。进一步提升青年文明号创建水平,拓展创建领域,建立健全青年文明号的培训考核工作机制,加大对各行业、系统的青年文明号的监督检查力度,维护青年文明号的品牌形象。
4、广泛开展青少年绿色行动。结合江都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在青少年中开展绿色理念、绿色保护、绿色家园行动,通过青少年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等宣传活动的开展,弘扬绿色环保理念。以“保护母亲河”行动为旗帜,组织开展植树种草、保护水源、治理污染、美化家园等活动,促进绿色环境建设。以生态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引导和动员团员青年、在校学生、广大团干部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等生态实践活动,为建设和谐江都做出积极贡献。
5、提升希望工程帮扶力度。继续增强希望工程品牌影响力,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强宣传,营造有利于希望工程实施的社会氛围。做好贫困中小学生的“1+1”结对资助,继续开展“圆梦大学”等品牌助学活动,广开各类筹资渠道,加大扶助力度,切实帮助经济困难的大中小学生完成学业,引导受助学生回报社会。
第五篇:团市委06年工作要点
共青团宜昌市委
宜市青发[2006]1号
共青团宜昌市委2006年工作要点
2006年全市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三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团中央、团省委的统一部署,围绕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战略目标,加强共青团组织的效能建设,培养“大局、整体、特色、协同”的观念,树立“学习型、服务型、开放型、创新型”的组织形象,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共青团组织在服务大局中的贡献率,引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宜昌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
1、坚持抓好青年理论武装工作。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同落实构建和谐宜昌的要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青年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构筑起强大的精神支柱。抓住全团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有利时机,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武装的重要内容,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全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以各级团干部、青年学生和各条战线团员骨干为重点,以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团组织”为载体,健全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法、营造浓厚氛围,把理论学习不断引向深入。
2、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以建党85周年、建国57周年、五四运动87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等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和重大纪念日为契机,以“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为重点,结合入队、入团、入党等仪式,引导青少年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与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继续加强业余党团校建设,努力探索团队衔接的新途径,不断扩大思想教育的覆盖面。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通过体验教育和实践活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在少年儿童中,深化“雏鹰争章”、“手拉手”活动;在中学生中,深入开展志愿服务、18岁成人仪式等教育活动;在大学生中,深化“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继续组织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切实加强青少年阵地建设,积极发挥青少年宫和青少年服务中心校外教育主阵地的作用,组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培训等活动。
3、深入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在巩固和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学校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好农村、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将农村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纳入到全市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工作格局中,做到农村团员意识主题教育与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同步研究、同步开展、同步考核,取得实效。积极开展 “新时期新风采”团员标准大讨论、“新形势新任务”团的工作大调研、“新形象新贡献”团的工作大展示、“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实践月”等活动。探索建立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推优”工作,建立健全“推优”工作机制,适时召开全市“推优”工作座谈会,在部分县市区探索和试行民主推选、入团公示、入团预备期教育等做法,狠抓团员发展工作。
二、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内容,发挥共青团的组织效能,全面提高共青团工作的贡献率
4、扎实推进“青春富康行动”,促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立足服务留乡农村青年,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推进我市农村青年素质训练工程进一步深化,着力培育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致富创业带头人、农村青年经纪人队伍,切实提高农村青年综合素质。立足服务有转移需求的农村青年,深入实施“青春富康行动”,创建一批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在大力实施订单培训、就地转移的同时,积极发挥团组织联系广泛的优势,切实为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提供信息、维权、文化娱乐活动等服务,加大对留守子女的帮扶力度,为农村青年转移就业解决后顾之忧。
5、深入实施“三峡青年创业计划”,引导青工创新创效。以提高全市青工综合素质,培养造就一大批品德优良、技术精湛、贡献突出的优秀青年人才队伍为目标,全面推进青工技能振兴计划。以技术、管理、营销、服务创新为主要内容,把青工技能振兴计划作为深化青工创新创效活动的突破口,帮助青年技术工人提高岗位技能和创新本领。深入开展争当青年岗位能手、导师带徒、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五小科技攻关等活动,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青年技能人才队伍,推动青年积极参与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实践活动。大力开展“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活动,扩大“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范围,命名一批“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单位。
6、深入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服务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开展“美化新三峡、保护母亲河”主题实践活动,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珍惜每一滴水,爱护每一条河”活动,不断提高青少年环保意识、节约意识。以社区、校园、农村为阵地,积极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活动,坚持环保教育和项目建设相结合,动员组织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积极投身三峡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三、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推进青少年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
7、深化青少年文化行动。以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为重点,活跃青少年文化生活,不断满足青少年精神文化需求。深入实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开展主题读书活动。丰富社区青少年文化,开展“青年文明社区大家乐”,举办“社区青年文化节”,努力推进“青年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好“三峡新青年科技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团属新闻媒体“三峡青年在线”的建设和管理,为富有时代特色的青年文化提供网上阵地。
8、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深入实施青年文明号管理办法,加强青年文明号规范化建设,探索部分直管行业青年文明号管理办法。深化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行动、青年文明号创岗助业、青年文明号示范店(街)等活动。加大非公有制经济领域青年文明号创建力度,大力开展个体私营经济组织青年文明活动。组织开展好“十大杰出青年文明号”评选活动。
9、深入推进青年志愿者行动。进一步加强青年志愿者组织、招募、选派、培养、管理和评估工作,不断规范和完善志愿者工作项目、组织、队伍、机制建设。重点推进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服务接力”计划,继续开展“爱心助成长”活动。组织开展“我与文明同行”主题志愿者服务活动,引导市民养成良好文明习惯,共建美好家园。抓好青年志愿者注册工作,在不断发展壮大注册志愿者队伍的同时,健全网络注册机制,探索网络在志愿者招募、调配、管理和资讯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四、以青少年全面发展为主旨,认真做好服务青少年工作
10、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充分发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职能,进一步完善组织网络。不断深化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强化市、县两级青少年维权中心和青少年法律咨询服务热线建设。扎实推进“青少年社区关爱计划”,积极发挥“宜昌市社会无业闲散青少年关爱协会”和“宜昌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的维权功能,保障未成年人、社区无业闲散青少年群体、进城务工青年等相对弱势青少年群体的合法权益,努力推进“四无社区”建设。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继续推进“绿色网吧”建设,引导青少年文明、健康上网。广泛开展“青春红丝带行动”和百万青少年反毒品行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网吧专项整治、校园周边治理、打击“黄赌毒”等活动,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积极发挥校园心理咨询室和“窗汐热线”的服务功能和辐射效应,拓宽“窗汐心理平台”覆盖面,积极培养青少年心理咨询骨干,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进校园、进社区活动。
11、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大力实施“下岗失业青年技能培训工程”,依托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青少年宫、社区服务站、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等,建立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青年提高再就业能力。继续开展SYB培训,把培养创业型青年人才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大青年兴业领头人的培养扶持力度,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积极整合社会资源,通过挖掘空缺岗位、发布用工信息、举办就业洽淡会、组织劳务输出等方式,为青年就业和再就业牵线搭桥,提供切实的中介服务。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积极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出台区域性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
12、服务贫困青少年就学。继续开展希望工程助学活动,大力推进“秋季助学”、“结对帮扶”等活动,寻求社会各界支持,帮助更多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自学成才。适时引导捐方从投资建校向完善学校设施转变,在尊重捐方要求、考虑地方利益的基础上,妥善处置、盘活希望小学闲置资产,切实加强希望小学图书馆和计算机室建设,提高学校硬件水平。
13、深化青年人才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青年人才库建设。按照动态管理原则,充实完善青年人才队伍,吸收新的优秀青年人才入库,调整不再符合条件的人员。2006年各县市区团委要着力构建青年人才资源信息的二级网络,完成青年人才建库工作。二是加大青年人才基金的募集工作。对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培训、举荐和创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并对优秀青年人才进行表彰奖励。积极筹备举办“全市青年人才发展论坛”,联合有关单位,为青年人才教育、交流提供服务。三是积极探索对优秀青年人才实行跟踪培养的新方式,努力做好推优荐才工作。
五、以效能建设为重点,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切实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4、加强团组织的效能建设。共青团的效能建设是共青团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2006年共青团各项工作任务始终的一条重要线索。要以提高组织的效能为目标自觉培养“大局、整体、特色、协同”的观念;在树立“学习型、服务型、开放型、创新型”的组织形象中体现效能;通过构建宜昌青年共同的思想基础、发挥好宜昌青年的生力军作用、服务全市青年成长成才,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来发挥好团组织的效能;以“党放心、青年满意”为标准来评价效能。
15、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坚持党建带团建,建立健全党建带团建工作责任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工作考核制度和团建工作情况通报制度,实现党建带团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二是深化 “五四红旗团委(总支、支部)” 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县(市、区)团委、基层团委、团支部“三级联创”,充分发挥先进基层团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完善公开评审机制、组织运行机制,努力实现 “五个有”、“四个好”的工作目标。三是继续深化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活动,项目化推进团建创新工程。建立部室联系点制度,组织开展联系点工作情况的调研和考核,加大对创新项目的指导督办力度,利用“三峡青年在线”开辟“基层团组织创新项目”网上交流平台,宣传团建创新成果。同时推行基层团委和团支部工作手册,进一步规范和活跃基层团的工作。四是加强非公团建和社区团建工作,不断扩大团组织覆盖面。
16、加强团员团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基层团干部培训工程,发挥县以上团的领导机关的作用,市县两级团组织对全市乡镇和街道团委书记进行一次普遍轮训,进一步提高团干部素质。积极推进基层团干部直选试点工作,探索直选工作的规则和程序,推动团干部选拔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巩固和深化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切实加强各级团的机关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提高广大团干部思想道德素质、综合业务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加强团员队伍建设,探索新时期团员队伍管理方式,加强对流动团员、进城务工团员的管理。五四期间,评选表彰一批全市优秀共青团干部和优秀共青团员。
17、加强青年中心建设。依托社区团组织,围绕建设、运转、管理等关键环节加大城市青年中心建设力度,开发服务项目,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健全服务体系,积极在青年中心推广“爱心超市”项目,不断增强青年中心的服务能力。加强青年中心工作队伍建设。通过农村经纪人带动、城乡互动,新建一批农村青年中心。
18、加强共青团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三峡青年在线”等团属信息宣传阵地的作用,及时发布团情信息,宣传全市团的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完善并规范信息工作机制。继续做好在《三峡日报》的宣传工作,加大在其他社会媒体的宣传力度,积极探索建立新的对外宣传阵地。
进一步加强青联、少先队以及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青少年组织和青年社团的工作。积极加强与外地青年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履行“全团带队”职责,大力加强少先队基础建设。全面加强青年企业家协会工作,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不断壮大会员队伍,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以创新的精神推进青少年宫等团属事业的发展。
主题词:2006年 共青团 工作要点 共青团宜昌市委办公室
2006年1月1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