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关于以法院工作人员为被告人的刑事案件实行异地审理的通知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关于以法院工作人员为被告人的刑事案件实行异地审理的通知
--浙高法〔2008〕307号--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
关于以法院工作人员为被告人的刑事案件实行异地审理的通知
(浙高法〔2008〕307号2008年11月17日)
本省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为确保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为法院工作人员刑事案件的公正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结合刑事审判实际,通知如下:
一、以本省各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为被告人的刑事案件,按以下原则实行异地审理:
(一)依法应当由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审刑事案件,由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定被告人工作地以外的其他中级人民法院审理;
(二)以基层人民法院内设机构副职以上工作人员和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为被告人的案件,一律由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定被告人工作地以外的其他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由该中级人民法院再指定辖区内基层人民法院审理;
(三)以基层人民法院其他工作人员为被告人的案件,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一般由中级人民法院指定本辖区被告人工作地以外的基层人民法院审理,必要时也可由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定其他地区法院管辖。
二、需要由跨地区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该地中级人民法院应在接到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决定书7日内指定本辖区基层人民法院按照刑事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
三、本省各级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上述案件,应当与人民法院审判管辖相适应。
以法院工作人员为被告人的刑事案件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时,人民检察院应商请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人民法院应当及时指定管辖。
四、本通知所称法院工作人员,是指法官、书记员、执行员、司法警察以及其他行政编制、事业编制人员。
五、本通知自二OO八年十二月一日起执行。
二OO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主题词:刑事审判 管辖 通知
(共印280份)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办公室 2008年11月17日印
第二篇: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关于贪污受贿刑事案件适用缓刑的意1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关于贪污受
贿刑事案件适用缓刑的意见 本省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为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严格控制贪污、受贿案件的缓刑适用,统一全省对此类案件缓刑适用的尺度,根据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我省审判实践,现对贪污、受贿刑事案件适用缓刑提出如下意见:
一、贪污、受贿数额三万元以上不满五万元,具有法定或酌定从轻、减轻情节,符合缓刑适用条件的,报中级人民法院审核平衡。
二、贪污、受贿数额五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原则上不适用缓刑。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减轻处罚并适用缓刑的,应报省高级人民法院审核平衡:
(一)同时具有自首和立功情节,且犯罪情节一般的;
(二)完全出于悔罪而主动投案自首,且犯罪情节一般的;
(三)属于共同犯罪中情节较轻的从犯;
(四)其他可以适用缓刑情形的。
三、贪污、受贿犯罪分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适用缓刑:
(一)致使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或者影响恶劣的;
(二)拒不退赃,无悔罪表现的;
(三)犯罪动机、手段等情节恶劣,或者将赃款用于非法经营、走私、赌博、行贿等违法犯罪活动的;
(四)属于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或者犯有数罪的;
(五)曾因经济违法行为受过行政处分或者刑事处罚的;
(六)犯罪涉及的财物属于国家救灾、抢险、防汛、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捐助、社会保险、教育、征地、拆迁等款项和物资的;
(七)在纪委调查、检察侦查阶段抗拒查处,或者干扰审查、审判活动影响恶劣的;
(八)其他不宜适用缓刑情形的。
四、贪污、受贿犯罪原则上不得免予刑事处罚。但贪污、受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下,犯罪情节轻微、积极退赃、有悔改表现,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五、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审核同意适用缓刑的,应当将审核结果同时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
六、人民检察院收到适用缓刑的判决书后,应当在三日内将起诉书、判决书报审核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备案。
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办理贪污、受贿案件中认定自首、立功情节时,必须根据刑法、司法解释和我省有关自首、立功认定的规定,严格掌握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认定标准。
八、各地要严格按照本意见对贪污、受贿适用缓刑案件进行审核把关,并注意总结经验。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的,应及时层报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人民检察院。
九、本意见施行以前我省有关规定的内容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十、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二○一○年六月九日
第三篇: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见(2009年8月21日)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见
(2009年8月21日)
全省各级人民法院:
为了统一执法标准,依法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打击严重交通肇事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依照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经本院审判委员会第2136次会议讨论通过,现就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中的若干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关于缓刑的适用
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后果不是特别严重,赔偿积极,符合适用缓刑条件的被告人可以适用缓刑,同时又要避免出现适用缓刑过多过滥的情况。
下列情形,一律不适用缓刑:
(1)醉酒驾驶机动车致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2)有出于追逐取乐、竞技、寻求刺激等动机,在道路上超速行驶50%以上情节的;(3)致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后逃逸的;(4)斑马线上致行人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5)具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的“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6)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下列情形,一般不适用缓刑: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致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2)无驾驶资格的人驾驶机动车致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3)曾因违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被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受到过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拘留行政处罚的;
(4)交通肇事后让人顶替的;
(5)明知是无牌证的机动车、已报废的机动车、安全设施、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等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非法改装的机动车而驾驶,或者严重超载等,致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二、关于自首的认定
交通肇事后报警并保护事故现场,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被告人交通肇事后必须履行的义务。人民法院依法不应将交通肇事后报警并在肇事现场等候处理的行为重复评价为自动投案,从而认定被告人自首。
交通肇事逃逸后向有关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可以认定自首,依法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幅度内从轻处罚,一般不予减轻处罚。对于有致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情节的,不适用缓刑。
三、关于人身损害赔偿与量刑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或者重伤案件民事部分的及时足额赔偿,有利于安抚被害人或者被害人亲属。因此,对民事赔偿积极,取得被害人或者被害人亲属谅解的,一般应该在量刑时有所体现,酌情予以从轻处罚,以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但要防止产生“以钱抵刑” 1 的负面影响,对那些犯罪情节恶劣、影响极坏、造成后果特别严重的被告人,从轻幅度要小一些,甚至可以不予从轻处罚。
对于基本未赔偿的,或者隐匿财产逃避赔偿的,要酌情从重处罚。
人民法院应当加强交通肇事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的执行力度,并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被害人或者被害人亲属给予司法救助。
四、关于无能力赔偿数额的确定
交通肇事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四十万元以上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八十万元以上的,属交通肇事罪“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五、关于意见的执行
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本院以前有关规定与本意见相抵触的,以本意见为准。如果最高人民法院有新的相关规定,以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为准。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报告本院。
二○○九年八月二十一日
第四篇: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审理中委托相关鉴定机构的通知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浙高法【2008】176号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于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审理中委托
相关鉴定机构的通知
本省各级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最近公布并施行了《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应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
第一款规定的“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两种情形。规定参照卫生部《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来认定这两种情形。鉴于非法行医行为与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之间因果关系的认定,并非外力与损伤间的简单关系,需要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是仅由法医专业人员能够解决的。经与省医学会商定,现将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如需对是否造成“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情形进行认定的,应委托省、市两级医学会进行鉴定。在审理中如需对非法行医行为与就诊人死亡之间因果关系、责任程度进行认定的,也应委托省、市两级医学会进行鉴定。
二00八年六月三十日
主题词:非法行医 委托鉴定 通知
抄送:最高人民法院行装局司法辅助工作管理办公室浙江省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室2008年6月30日印发
第五篇: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指导意见
浙高法〔2010〕207号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
关于印发《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
具体适用法律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本省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现将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在执行过程中遇有新情况、新问题,请分别报告省高院、省检察院。
··1
二○一○年七月七日
主题词:虚假诉讼 刑事 指导意见 通知
抄送: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研究室、刑三庭
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研究室
省委政法委、省人大内司委
省公安厅、省安全厅、省司法厅
(共印400份)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办公室2010年月日印
··
2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具体
适用法律的指导意见
为维护正常司法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保障公民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惩治虚假诉讼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虚假诉讼犯罪是指为了骗取人民法院裁判文书,恶意串通,虚构事实,伪造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构成犯罪的行为。
人民法院裁判文书包括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决定书。
二、为了提起虚假诉讼,或者在虚假诉讼过程中,指使他人提供虚假的物证、书证、陈述、证言、鉴定结论等伪证,或者受指使参与伪造证据,分别按照刑法第三百零七条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处理。
三、在虚构事实、伪造证据过程中,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或者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或者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分别按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处理。
··
3四、为逃避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的执行,进行虚假诉讼,套取、转移财产的,按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处理。
五、为转移自有财产、多分共同财产,或者逃避共同债务,进行虚假诉讼的,按照本意见第二、三条的规定处理。
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虚假诉讼,骗取公私财物的,按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处理。
七、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进行虚假诉讼,侵吞本单位财产的,按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职务侵占罪处理。
八、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进行虚假诉讼,侵吞公款的,或者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进行虚假诉讼,侵吞本单位财产的,按照刑法三百八十二条、三百八十三条贪污罪处理。
九、行为人实施虚假诉讼犯罪活动,同时触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罪名的,依法实行数罪并罚或者按处罚较重的罪名定罪处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