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色之旅-西柏坡精神深入人心
红色之旅-西柏坡精神深入人心
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提出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就是“两个务必”的论断。这个论断的提出是基于当时革命胜利和革命转变的时代背景,基于对我们未来肩负的历史任务的深思熟虑;这个论断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2007年4月12日,我所第二批赴西柏坡参观人员来到山西省石家庄,参观展览学习西柏坡精神,追寻那一段光荣的历史。周恩来使用过的马灯、朱德从解放前一直使用到去世前的小铁桌……这些包含丰富历史意义的展品,让大家心中涌动起感动。老一辈革命家就是在“两个务必”精神的指导下赢得了中国,赢得了民心。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又一次的回顾了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牢记了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研究历史是为了现实和未来。在革命大转折时期形成的西柏坡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优势和宝贵财富,特别值得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
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强化机遇意识和进取观念,迎接时代挑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壮大自己,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责任。因此,我们一定要发扬敢斗敢胜的西柏坡精神,切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为振兴食品药品监管事业保驾护航。
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强化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党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我们党要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一天的参观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坐上了返沪的汽车,回头望,滹沱河水潺潺,似乎在说那永远说不完的故事。群山无言,翠柏无语,仿佛在默默地向人
们印证:西柏坡永远保存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绵延着一条领袖与人民同甘共苦的红线。
对于我们来说,参观只是一种形式,学习才是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其中,将精神转化为物质,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我们要深深领会这次参观学习西柏坡的深深寓意,这里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考。我们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风范和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精神,充分发挥青年人敢创敢拼的热情。
监督一科何婵虹2007.4.18
第二篇:西柏坡红色之旅
西柏坡之旅心得体会
郝玉波
在“七一”党的生日前夕,我公司党委组织党员参观了西柏坡革命圣地。西柏坡位于石家庄市平山县境内的太行山东麓,是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中心。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领导了全国土改运动;胜利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向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敲了警钟,提出了全党同志必须做到“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盼望已久的西柏坡。在党旗下,陈书记带领我们一起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面对鲜红的党旗,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是党把我培养成为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我要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党的事业。我们参观了展览馆、旧址和博物馆。这些天来,毛泽东同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谆谆教导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这是老一代领导人对党的干部的要求与期望。作为一名党员,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牢记党的使命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牢记“两个务必”,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学习,努力工作,自觉地发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作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为我公司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通过这次活动,又一次的回顾了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牢记了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要求我从自身做起,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作为一个合格的党员,一名合格的干部,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研究历史是为了启发现实和未来。历史虽不会重复,却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现在,历史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就西柏坡精神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历史使命和时代主题而言,其实质并没有过时,至今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革命大转折时期形成的西柏坡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优势和宝贵财富,特别值得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在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在积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面对这样的机遇的同时,西柏坡精神对于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尤其重要。
离开了西柏坡,我们陷入了沉思。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对于我们来说,参观只是一种形式,学习才是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其中,将精神转化为物质,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我们要深深领会这次参观学习西柏坡的深深寓意,这里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考。我们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风范和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精神,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三篇:西柏坡红色之旅
西柏坡红色之旅
姓名:李海鹏班级:1108班学号:201100538
5带着对革命圣地的向往,怀着对以毛主席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中国革命的深厚感情,我们来到了西柏坡,感悟革命真理。
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移驻西柏坡,在这里指挥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领导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召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的诞生,做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我们首先来到了中共中央旧址大院,在大院的西北角有一座普普通通的土坯房,这便是当年中央工委用过的大伙房。然而,由于历史的垂青,赋予了它不同寻常的意义——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步入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场,这儿的一切都十分简陋、朴素——会标、旗帜、画像,还有讲台„„就在这个简陋的会场里,毛泽东演讲了那篇前无古人的“警钟长鸣”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那时,中国革命即将全面胜利。执政问题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共产党人能不能经受得住胜利与执政的考验?在解决这个重要课题时,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向全党敲起警钟,“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他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的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写照和座右铭。我们去西柏坡重温“两个务必”,就是要将这一精神发扬光大,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学习工作。现在的中共中央旧址大院,是1958年修建岗南水库后,于1971年开始在北面的山坡上复原建设的。为了保护中区中央旧址建筑,当时由关部门组织力量,进行了详细的测绘、拍照和登记,并妥善地保存了木构件等建筑材料。复原建设的中共中央旧址大院,从建筑布局到形式都基本反映了原来手面貌。
我们先后瞻仰了中央军委作战室、毛泽东、任弼时、周恩来、朱德、刘少奇、董必武的旧居和旧址。大院里的建筑全是普通的民居式土坯房,简朴而亲切。室内木桌木椅,油灯土炕,朴素简陋一如山区的农家。只是多了笔墨、书籍、地图等物品,寻常中又显得不同寻常。一间间普通的土屋、一张张斑驳的桌椅、一幅幅用红蓝毛线标注的作战地图以及毛泽东推过的碾子、周恩来雨夜救乡亲的马灯、董必武纺线的纺车„„留下了“磨盘上布下雄兵百万,土屋里奏响胜利凯歌”的等美誉。这些珍贵的文物、感人的故事,昭示着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对事业的执着忠诚,处处表现出艰苦奋斗的精神,给我们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
进入纪念馆,我们依次参观了每一个展厅,首先是序厅:“光荣的平山”。这里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平山的光荣历史;然后是一、二展厅:“中央工委在西柏坡”。介绍了工委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领导华北地区的解放战争、军工生产和经济建设等重大事件;三展厅:“决战前夕”。介绍了大决战前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四、五、六展厅:“大决战”。介绍了党中央毛主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战场及人民支前情况,无疑,正是辽沈、淮海、平津的大决战以及无数为建立新中国的献身者,才奠定了天安门广场上那五星红旗的高高飘扬。七展厅:“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八展厅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介绍了党中央毛主席离开西柏坡赴京建国情况;九展厅:“难忘的岁月”。展出了当年领袖和工作人员的一些工作和生活照片;十展厅:“历史不会忘记”。展出了现在各级党、政、军领导及社会名人等参观回访西柏坡的历史照片。纪念馆里展出的珍贵的革命文物、历史照片和资料,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西柏坡期间的革命实践活动和为中国革命建立的丰功伟绩。
西柏坡处处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可歌可泣的革命史,焕发着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恒远的思想光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温历史、缅怀先辈、继承传统的生动课堂。
伟大的革命实践培育的伟大的西柏坡精神,极大地丰富了党的革命传统精神的宝库,不仅在当时对推动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但是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新的考验,还有许多新的课题需要解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压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国内繁重艰巨的改革、建设任务和我们党肩负的庄严使命。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没有任何理由故步自封而止步不前,没有任何理由满足现状而不思进取。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激励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的看到我们肩负的任务的艰巨性和负责性,清醒的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深刻认识坚持艰苦奋斗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为党为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廉洁自律、艰苦朴素是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严格的革命纪律是共产党区别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执政党的战略决策实现的基本条件。党中央毛主席之所以能在西柏坡这样一个小村庄里,指挥千军万马,领导全国解放和土地改革,在短短的时间里取得胜利,靠的就是
全党上下同甘共苦、党政军民艰苦奋斗,高度自觉地执行政策和遵守纪律。对于我们今天的年轻一代,要真心实意的学习他们的革命和自律精神,把它化为推动我们学习工作的巨大精神动力。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处在历史转折关头,谨慎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领袖们敏锐意识到健康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党内生活,将是永远保持党组织战斗力和革命事业兴旺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孵化器”。就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全会作出了称之为“六曰”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规定:“一曰不做寿;二曰不送礼;三曰少敬酒;四曰少拍掌;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这在送礼泛滥、敬酒成风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今天,这些看似平易却饱含深情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历史叮咛,再次显示出了它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深邃和凝重!
对于我们当今青年研究生来说,参观西柏坡,回顾党在西柏坡的历史,倾听“两个务必”的回声,再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画面,增强了当代学生的忧患意识,砥砺奋斗精神,使我们更加珍惜幸福生活,明确历史责任,求真务实,为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努力!
在这次实践中,从前期的计划、筹备,到后期的总结、措置,都考验着我们的筹谋和实践能力,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所无法学习到的。每一项步骤,措辞都得我们自己亲手去布置,思考。这在动手与交流方面极大的锻炼了我们。同时,通过与来自五湖四海到西柏坡的游客和当地居民的交流,也锻炼了我们的口才与协调能力。另外,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如意的,不在计划中的变故,反映了我们的计划与安排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最后我们都团结起来一一克服了。这次实践中,每位队员都尽心尽力,对我们要做的每件事投入了巨大的热情,相信在这五天所收获的,对于我们将来都受益匪,其实在这五天中,走在如今平坦开阔的西柏坡大道,住在宽敞明亮的西柏坡旅社,与参观过的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址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受颇深,如今我们的祖祖辈辈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安详幸福的生活,靠的就是革命先辈们为国为民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与敌人的斗智斗勇,试想,若没有前辈们西柏坡艰苦奋斗的多个日日夜夜,怎会有今天我们幸福的生活?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清楚知道自己肩上的重担,明白当今的中国还存在诸多还未解决的难题,我们没理由再去谈享乐,没有理由在去豪奢,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并用这些天的所见所感激励自己。从此刻开始,我们要全力的丰硕自己,强化自己,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西柏坡红色之旅
西柏坡之旅心得体会
郝玉波
在“七一”党的生日前夕,我公司党委组织党员参观了西柏坡革命圣地。西柏坡位于石家庄市平山县境内的太行山东麓,是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中心。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领导了全国土改运动;胜利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向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敲了警钟,提出了全党同志必须做到“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盼望已久的西柏坡。在党旗下,陈书记带领我们一起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面对鲜红的党旗,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是党把我培养成为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我要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党的事业。我们参观了展览馆、旧址和博物馆。这些天来,毛泽东同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谆谆教导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这是老一代领导人对党的干部的要求与期望。作为一名党员,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牢记党的使命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牢记“两个务必”,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学习,努力工作,自觉地发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作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为我公司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通过这次活动,又一次的回顾了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牢记了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要求我从自身做起,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作为一个合格的党员,一名合格的干部,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研究历史是为了启发现实和未来。历史虽不会重复,却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现在,历史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就西柏坡精神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历史使命和时代主题而言,其实质并没有过时,至今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革命大转折时期形成的西柏坡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优势和宝贵财富,特别值得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在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在积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面对这样的机遇的同时,西柏坡精神对于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尤其重要。
离开了西柏坡,我们陷入了沉思。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对于我们来说,参观只是一种形式,学习才是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其中,将精神转化为物质,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我们要深深领会这次参观学习西柏坡的深深寓意,这里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考。我们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
苦奋斗的风范和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精神,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五篇:红色之旅-西柏坡观后感
红色之旅—西柏坡观后感
长途跋涉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2011年9月15日,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团委集结各支线机场团委委员向革命圣地西柏坡出发,我们怀着无限的崇敬和向往,去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了解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背景,接受革命传统的再教育。走进西柏坡,就走进54年前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就是走进一部辉煌、厚重的历史!历经2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革命圣地西柏坡,下车后,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那威严耸立的墓碑“革命圣地西柏坡”,此时人们的心情无比激动,纷纷拿出相机记录眼前这美丽的西柏坡。来不及将所有的景色全部记录在相机里,我们就一路前行,朝着革命地前进,同时导游在前面,为我们讲解西柏坡的历史。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这个不起眼的村落,在那叱咤风云、瞬息变迁的战争岁月,一下成为全国和世界瞩目的地方。就在那时,革命共产党却经历着大风血雨的洗刷,太行山下的这个小村庄始终在默默无闻中沿袭着农耕的纯朴生活。上世纪的40年代末,党中央、毛主席转移于此并在这里召开了历时两个月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宣告彻底废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土地剥削制度,实现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还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此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并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设计了建立新中国的蓝图和构架。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伟大实践,在我党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西柏坡精神是我党在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创业精神,是我党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我党历史责任感和庄严使命感的生动体现,是我党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
尽管党中央驻守于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落户在这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东转战于此也只有短暂的10个月。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饰,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
在这片故居平房的背后,有幢稍高并大许多的敞屋,原是当年中央机关的大伙房,这就是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在这个也是极其简陋的环境中,却揭开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一页。毛泽东用他那巨人般的声音及时地告诫全党,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袭击我们党和革命队伍的主要危险。他形象地比喻,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预言式地昭示人们:建立新中国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如今传遍大江南北,警示着六千多万中国共产党人的“两个务必”,就是在这里响亮地发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些含意隽永、铿锵有力的预示和嘱托,就像茫茫大海中一座闪烁着巨光的灯塔,一下照亮了新的历史航程。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处在历史转折关头,谨慎的领袖们敏锐意识到健康的党内生活,将是永远保持党组织战斗力和革命事业兴旺的“孵化器”。就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经毛泽东倡议,全会作出了称之为“六曰”的规定:“一曰不做寿;二曰不送礼;三曰少敬酒;四曰少拍掌;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这在送礼泛滥、敬酒成风的今天,这些看似平易却饱含深情的历史叮咛,再次显示出了它的深邃和凝重!
1949年的3月23日,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也就是被毛泽东称为进京“赶考”的日子。当年早春的西柏坡,满山的柏树变得翠绿,村里村外杏花绽放。毛泽东在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后,没睡多久就醒来,用膳后即迈出了进京的历史步伐,他对身边的周恩来及其他人风趣地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斩钉截铁地回应:“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这是毛泽东对西柏坡的告别辞,也是一代伟人凝视久远、力盖千钧的历史叮咛!2003年的春天,胡锦涛总书记重游西柏坡,重温了西柏坡的故事、轶闻、伟人的报告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总书记即兴发表了演说,向全党同志发出了牢记“两个务必”的教导。当我们面对胡锦涛总书记在这留下的照片和讲话的文字时,那个关于“进城赶考”的故事,仍然在进行“考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