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巴金《家 》文学作品讨论课 发表演讲稿觉新的性格
家
看了巴金的《家》以后,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同情和理解的一个人物。他就是是觉新。关于觉新,我想说让我感触最深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情关于人生和婚姻。长房长孙觉新,为人厚道却又很软弱,他本有远大的理想,还有表妹钱梅芬,也就是梅,的美好感情支持着他。但是父亲的去世,父辈包办婚姻改变了这一切,他与李瑞钰结婚,接着进了父亲安排的公司。他承担着家族兴荣的使命,肩上扛着侍奉长辈督导弟妹的责任,过着按部就班已成规律的枯燥生活,而他的青梅竹马含泪远嫁它方。
觉新对封建制度下父辈们的决定选择了妥协,我给予的态度不是嘲笑鄙夷这个人懦弱胆怯,更多的是同情和理解。觉新放弃了向弟弟觉民觉新一样的热血去追求可能性更多的人生,放弃了跟觉民一样誓死捍卫自己的爱情,独立选择恋人而与爷爷反抗。他听从命运,又同时有着自己的处事方法,极力的避免与家长其他人发生矛盾。他有爱而不能爱,他其实很善良,注定只是个总在为别人着想、忧愁,而没有自己幸福的劳动者。
关于觉新的第二件事,是他爷爷去世后不久他的妻子李瑞钰要生第二个孩子。但是家族里的人以“血光之灾”的谬论要他妻子去城外条件又简陋又潮湿的村庄生产,觉新妥协了,最终导致妻子难产去世了。书中有一段文字:“他突然明白了,这两扇小门并没有力量,真正夺去了他的妻子的还是另一种东西,是整个制度,整个礼教,整个迷信。这一切全压在他的肩上,把他压了这么多年,给他夺去了青春,夺去了幸福,夺去了前途,夺去了他最爱的两个女人。”
所以,我是同情觉新的。他所处的时代,他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使他具有了双重性格。一面渴望新生活,另一方面,封建礼教对他的毒害太深,他不敢也不想违背长辈的遗志。他的妥协,他信奉的顺从,他的“不抵抗主义”,最终使他成了一个悲剧人物。我想,现在的我们至少还是幸福的。在这个自由的社会里,有温暖的家,开明的父母,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选择适合与自己共度一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