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柏坡寻根】央视记者孙国明:收获的是精神(定稿)
【西柏坡寻根】央视记者孙国明:收获的是精神
2010年06月03日 14:32:45来源: 中国记协网
在太行深处,越过平山县西北部重镇蛟潭庄,便看见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村落,这就是拦道石村。因从前村口有一块摩天巨石,拦住了人们进出山外的道路,故得名拦道石。
这次参加寻根西柏坡活动,我们第七组便是来到拦道石村体验生活。短短三天的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我们对老区人民的生活状态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最大的收获,是我们触摸到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智慧在民间
有一天,我们记者团在参观村后的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旧址途中偶遇一位大妈。大妈很好客,拉着我们问长问短。看到她手上拿着一个正在绣制的鞋垫,大家都很好奇,我们小组成员中有五个女孩子,都来自城市,绣鞋垫对她们来说很新奇,每个人都想试试,热情的大妈马上拿出了一些纳制鞋垫的底子作为“实验品”。虽有大妈耐心演示,她们这些平时写文章行云流水的同行们,在一片小小的鞋垫面前却犯了难,不是扎了手就是丝线打了结。大半个小时过去了,这几个用笔好手的绣花也没看出个型来,再看看大妈,气定神闲地穿针引线,随着彩色的丝线上下翻飞,一片栩栩如生的花瓣诞生了,堪称“妙手生花”,我不禁将这特别的一幕拍了下来。离开时大妈说什么都要给我塞上一副她亲手绣的鞋垫,可把大家都羡慕坏了。
后来我们还和老乡学习制作当地的特色馒头。一块普通的面团也给了老乡们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借用剪刀、筷子等常见工具,如此这般一弄,很快各种造型的馒头成型了,小猪、羊、花朵、寿桃„„令我们大开眼界。大家都跃跃欲试,经过一番折腾,我们的作品也出炉了。虽然有些是“四不像”还是被我们当成了宝贝。
当时我们就感慨“艺术在民间,智慧在民间”。长期的苦难贫困没有磨灭当地人民的生活激情,反而激发了他们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智慧创造着生活乐趣。
真诚在民间
初到拦道石,乡亲们怕我们过不惯农村生活,特意安排我们留宿在当地条件比较好的几户家中,还慷慨地拿出了未盖过的新被褥给我们使用。对老乡们这份细微的体贴,我们特别感动。
青山绿水间的拦道石村到处洋溢着新鲜感,刚到第一天,大家还在沉睡,我就独自拿着相机跑出来在村子附近走走看看。山间缓缓升起的太阳,枝头早起的喜鹊,老乡家门口的小狗,都在不经意间流淌着恬淡自然的美。置身此情此景,不禁心旷神怡。
在路上偶遇上学的孩子,一个个睁大双眼好奇地盯着我这位陌生来客,眼神里全无戒备与怀疑。有个胆子大点的孩子主动凑过来,友好地冲着我笑,像要和我交朋友。
多么可爱朴实的孩子。我借助几根雪糕、几瓶饮料,很快就“打入”了他们“内部”,农村孩子身上保留着父辈流传下来的淳朴与真诚,对任何人都持有最单纯的信任。因此,在我的镜头里,又多了几张无邪的笑脸。
拍摄完毕,我回到住处,队员们才陆续起床。听我说了早上的见闻,大家纷纷表示要和当地的孩子们交个朋友,因为他们“真诚得可爱。”
听村里的老党员为我们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像是重回了那个血与火的年代。也正是在这里,中共中央北方分局的领导同志受到了老乡们的热情款待,还和他们一同生活、一起劳动,所以才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时过境迁,改变的是场景和人,不变的是老乡们的真诚和情谊。
精神在民间
下乡体验期间,我帮拦道石村拍摄了一组旅游宣传照,暂名为《青山绿水拦道石》。当时乡亲们特别开心,一再表示感谢,其实,真正应该说声谢谢的是我们。
抗战期间,他们的祖辈省吃俭用将粮食、马草等物资运往前线,还冒着生命危险组织随军服务团和民兵游记队配合前方作战,为抗日救亡做出了巨大牺牲。
和平年代,他们的父辈和他们出于国家利益和大局利益的考虑,又一次次无私奉献。1958年为了根治海河水患,国家要修建两座水库,十万平山儿女全部搬迁,义无反顾;1996年华北洪灾,为保京津、油田、铁路和下游群众的安危,平山人民的家园和耕地被淹没,无怨无悔;1998年岗南水库被定为省会饮用水源地,为保护库区环境,平山连续多年退耕还林、关闭工厂企业,甘于奉献。
就是这些可爱的人们,为了祖国和人民,一代代无私奉献,面对苦难毫无怨言,日复一日辛勤劳作,隐忍乐观地活着,却时时保持着一颗感恩的心。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就是体现在这些普通人身上并代代传承。千百年来我们的父老乡
亲都默默地用粗糙的双手、宽厚的脊背撑起了新中国,撑起了中华民族,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根在民间
寻根西柏坡,不仅仅因为它是革命圣地,还因为它是新中国产生发展历程的缩影,也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点。
七天的“寻根之旅”结束了,经过一番体验观察,根找到了。那就是以西柏坡人民为代表的人民群众!他们身上有智慧、有真诚、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不仅是新闻工作的根,也是新中国的根,更是中华民族的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扎根民间,扎根群众,才能做好新闻工作,才能做好中国人。
后记:
通过在拦道石村的体验和调研,我们观察到当地孩子的教育条件还不太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待提高。离开拦道石的时候,我暗暗告诉自己,《青山绿水拦道石》只是个开始,要彻底改善老区人民的生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能做什么?”这个问题我想此番同行的每一个编辑记者都在问自己。[更多精彩图文请关注孙国明的博客--国明的视界]
第二篇:[西柏坡归来]国际电台程革感触最深的是“寻根”二字
[西柏坡归来]国际电台程革:感触最深的是“寻根”二字
2010年06月02日 15:45:04来源: 中国记协网
5月23日至29日,我参加了由中宣部、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组织的中央新闻单位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寻根西柏坡”活动。在过去的一周里,我们参观了中共中央旧址、党的新闻机构旧址、西柏坡纪念馆,与当地老乡们同吃同处,体验基层群众生活,开展调研活动。一路走来,感慨良多,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寻根”两个字。
革命之根
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为首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先期进驻西柏坡,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布并实施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从这里开始了全国范围的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使得耕者有其田。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在这里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并且在这里召开了有着伟大意义的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使得这个普通农村成为了“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这个红色革命圣地一直流传着一句话:“最后一碗饭,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缝军装;最后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亲骨肉,送儿上战场„„”当我站在西柏坡纪念馆里、在中共中央旧址,看着那一份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听着讲解员细致的讲解,仿佛回到了60多年前,看到那一幕幕革命历史的重现。
新闻之根
西柏坡既是红色的革命之根,也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摇篮。《人民日报》在距西柏坡不远的平山县里庄创刊,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的事业在这里取得重大发展,范长江、张磐石等著名新闻工作者都曾在这里工作过。参观人民日报社旧址的时候,当我看到狭小的土木结构的四合院,真的无法相信拥有中国第一发行量的人民日报的前身就是在这个四合院中。看到那些老一辈革命新闻工作者们使用过的物品,让我明白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一手拿枪,一手拿笔,一边战斗,一边办报,将新中国的新闻事业从这里一步一步发展起来。人生之根
我所在的“寻根西柏坡”活动第八组,在平山县岗南镇李家村度过了三天难忘的时光。在这里我们同老乡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三天时光里,我深深的被他们身上的热情善良所感动着。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乡亲们腾出了刚刚建好的新房,老房间铺上全新床单被褥,井水泡好了西瓜,还有那走了十几公里路扛回来的矿泉水。每次劳动前,老乡们都会偷偷的到田地间,把我们要去插苗的土翻的更松一些,要浇的水准备更充足一些。在我们临行的时候,老乡们一个个眼含热泪,握着我们的手说“一定要回来,一定要常回来看看”。乡亲们的热情、纯真在教育着我们这些从小就在城市长大的孩子们,让我们回味到人生的根。
通过此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西柏坡精神”,我将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牢记两个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