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养老保险
江苏:符合条件者可一次性补缴15年养
老保险费
1996年1月1日前在江苏省城镇集体企业、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过及在“文革”期间插过队,但未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即日起可办理一次性补缴15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之后按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符合上述条件并有此意向的人员,可持相关资料到自己户籍所在街道社会保障所申请办理补缴费,南京市人社部门提醒,此项工作截止日期为2011年12月31日,请读者抓紧去所在街道办理相关手续。
基本养老金待遇标准
年龄(周岁)基本养老金(元)年龄(周岁)基本养老金(元)
55583.763662.556590.16468157596.965702.558604.466727.759613.767761.860622.56880461633.869864.762646.370及以上 937.8■补缴对象
1、具有江苏省城镇户籍(2003年我省户籍制度改革前已具有城镇户籍),1996年1月1日前曾与城镇集体企业建立劳动关系或曾经在城镇集体企业工作过,未参加我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含原在县属以上大集体企业工作,后下放到乡镇的“三不变”人员),城镇集体企业主要是指县(区)属以上大集体企业、县(区)属以下城镇集体企业、城市街道办企业);
2、具有江苏省城镇户籍,1996年1月1日前曾在国有企业工作,未参加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原“五七工”、“家属工”;
3、具有江苏省城镇户籍,曾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后因各种原因(如辞职、辞退、自动离职等原因(判刑除外))离开原单位,未参加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工作人员;
4、具有江苏省城镇户籍,“文革”期间由国家统一组织下乡插队,返城后未参加我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原城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补缴标准
本次补缴以本人自愿为原则。一次性补缴所需费用,原则上由个人负担。鼓励具备条件的单位对补缴费用给予适当补助。本次补缴的缴费基数按1996年以来各社保年度对应的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00%确定,缴费比例为20%。2011年6月30日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人员一次性补缴15年需缴纳53590元。2011年6月30日前达到或超过70周岁的人员,一次性补缴标准可以按每增加一岁减少缴费1000元确定,最多减少1万元。
2011年6月30日男未满60周岁,女未满55周岁的人员,可一次性补缴距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年龄不足年限与15年之间差额年限的养老保险费(例:某男,56周岁,距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年龄还有4年,可向前一次性补缴11年),之后继续按江苏
省有关规定参保缴费,直至达到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年龄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待遇计发
本次补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视同“历年按时足额到账”,待遇计发按照《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省政府令第36号)执行。此类人员不再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不再进行新老办法对比。
视同缴费年限认定
本次补缴人员如曾经过县以上政府劳动、人事等有关部门批准招收为国家正式职工,其在1986年12月31日之前根据国家和江苏省的规定,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经县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原始档案资料进行严格审查认定后,可以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身份认定
符合补缴费条件的人员,需提供1996年1月1日前曾在城镇集体企业(含外省市城镇集体企业)工作过的原始档案,如没有原始档案的,需提供可证明在城镇集体企业工作过的原始资料,如分配介绍信、企业招收录用合同、学徒工转正定级表、工作证、工资发放花名册等。
补缴年底截止
补缴后纳入社会化管理
符合补缴条件的人员,现具有南京市户籍的,可持原户籍所在街道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到现户籍所在街道社会保障所申请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2011年6月30日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人员,一次性补缴15年基本养老保险费后,其基本养老待遇从2011年7月起执行;2011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人员,一次性补缴15年基本养老保险费后,其基本养老待遇从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次月起执行;2011年7月1日前已参保缴费人员,其1996年1月1日前的工作经历,符合补缴条件,可按规定申请补缴;办理一次性补缴手续并符合退休条件的人员,在办理退休手续时,须按规定缴纳社会化管理服务费,同时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
一次性补缴申报流程
符合补缴条件的人员到本人户籍所在街道社会保障所领取并填写《一次性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审批表》;本人携《审批表》、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派出所出具的原城镇户籍证明、原始档案或原始资料(如:分配介绍信、企业招收录用合同、招工录取通知书、学徒工转正定级表、工作证、工资发放花名册、上山下乡插队户籍迁出、迁入证明等)至户籍所在街道社会保障所申请办理一次性补缴手续,街道出具《一次性补缴费人员材料清单》,并将收取材料统一报送区经办机构;区人社部门或社保部门负责审核。
第二篇:江苏启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个人缴8%.2015.8
江苏启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个人缴8%单位缴20% 2015年08月03日 07:14 来源:现代快报
7月31日下午,江苏省召开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现代快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江苏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日前经省委、省政府审议通过,并报国家人社部、财政部备案同意,会前,省政府已正式印发实施意见。这也意味着,大家关注已久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式启动。
这次改革最大的变化是,机关事业单位将建立与企业职工统一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同样的缴费标准、待遇计发办法和调整机制。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其中单位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比例为工资的8%。现代快报记者项凤华徐岑
养老待遇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 去年10月1日前已退休的“老人”,按照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
去年10月1日后参加工作的“新人”,退休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去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退休时在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同时,再发过渡性养老金,并在10年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
看点1
改革范围
机关事业单位及编制内人员参保
这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整体目标:改革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保障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职业年金制度,逐步建立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
参保范围是本省和中央驻苏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
此外,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不纳入此次改革范围,仍按现行的政策保障。
建立单位与个人的缴费制度。实施意见明确,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个人缴费工资按照全省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和60%,限高保低。即,个人工资超过全省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全省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其中机关单位(含参公管理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包括本人上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纳入原退休费计发基数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和年终一次性奖金四项。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包括本人上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纳入原退休费计发基数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三项。
看点2
缴费政策
个人缴费工资3倍封顶60%托底
改革后将不再实行原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费计发办法,而是建立待遇与缴费挂钩新机制,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确保改革前后待遇水平平稳衔接。
据悉,这次改革,以2014年10月1日为起止时间点。对去年10月1日前已退休的“老人”,继续按照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对10月1日后参加工作的“新人”,就按照新的办法,退休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对去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退休时在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同时,再依据缴费年限长短等一系列因素,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并在10年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以保证待遇水平不降低。
看点3
养老待遇
为“中人”发过渡性养老金
待遇与缴费挂钩,多缴多得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计发方式,采用退休时工资“打折”的办法,如退休时上月工资打9折,这种计发办法不能完全体现工作年限变化。改革后,实行与企业职工退休时相同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待遇与缴费挂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参保人员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退休年龄,单位和本人均按照规定足额缴费,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保人员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退休年龄,但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可以延长缴费满15年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同时,今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不再与在职人员工资调整同步进行,而是与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统筹考虑,逐步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
调整原加发基本退休费政策
这次改革后,原有基本退休费加大比例政策就不再执行了,改为在职时给予一次性奖励或者退休时给予一次性退休补贴。
实施意见规定,对改革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有重大贡献的高级专家等荣誉称号的参保人员,在职时给予一次性奖励,退休时不再提高基本退休费计发比例。对改革前已获得此类荣誉称号、改革后退休的参保人员,退休时给予本人一次性退休补贴。其他符合原有加发基本退休费情况的参保人员,按照上述办法处理。
看点4
基金管理
单独建账,不与企业混用基金
江苏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各级人社部门、财政部门、省级机关按照各自职责,对基金收支管理情况实施监督,以确保基金安全。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单独建账管理基金,不与企业混用基金,避免了机关事业单位“吃”企业养老保险结存基金的问题。
看点5
转移接续
机关事业和企业养老险可转接 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管理服务,将由单位管理向社会化服务转变,充分依托银行等机构全面执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发放统一的社会保障卡。
江苏还将建立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转换、衔接机制,实现参保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顺畅流动。
看点6
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基金将归集到省
建立职业年金是这次改革的重要制度设计。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同时,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
江苏的职业年金基金将归集到省,统一进行投资运营,以最大化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相关新闻
江苏机关事业单位
调薪文件已印发
对“增不抵缴”人员,确保收入不降
为顺利地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国家决定同步完善工资制度。现代快报记者从电视电话会议上还了解到,江苏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政策文件已正式印发。
这一次工资调整不是简单的提高工资水平,而是改革完善工资制度,关键在“调结构、重基层、建机制”,提高基本工资占全部工资比重,实行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工资并行,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补贴制度,建立基本工资正常调整机制。
一是调结构。2006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以来,基本工资标准没有调整,在工资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形成了不尽合理的工资结构。这次江苏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或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有利于提高基本工资比重。
二是重基层。“工资待遇向基层倾斜”是本次工资制度调整的突出特点之一。据统计,江苏全省机关事业单位近170万工作人员中,有近50万在乡镇工作,他们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条件相对艰苦,工资水平普遍偏低。按照国家组织部署,从2015年1月1日起,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建立乡镇工作人员补贴制度,在乡镇工作时享受,离开时取消。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此次调整后江苏部分地区、部分人员增加的工资,可能不足以完全弥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当期收入会有所下降的实际。经积极争取,国家同意江苏采取临时性措施,确保工作人员当期收入总体不下降并有所提高。
第三篇:2015江苏事业单位时政养老保险改革细则
2015江苏事业单位时政:养老保险改革细则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细则文件已由人社部和财政部共同推出,文件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下称《决定》),并对部分群众关心政策进行了解释。
机关事业单位延迟退休人员需继续参保
人社部与财政部联合文件指出,改革后,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干部管理权限,经批准可适当延长退休年龄的工作人员,继续参保缴费。但其中少数人员年满70岁时仍继续工作的,个人可以选择继续缴费,也可以选择不再继续缴费。待正式办理退休手续时,按规定计发养老待遇。
“中人”过渡政策已统一
此次,人社部还专门针对“中人”过渡问题进行了解读,表示全国将实行统一的过渡办法。对于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设立10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底限高。即:新办法(含职业年金待遇)激发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超出的部分,第一年退休的人员(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退休的人员(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发放20%,以此类推,到过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员(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发放超出部门的100%。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员执行新办法。
各地视同缴费年限要规范
人社部还表示,改革后对于符合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的人员,其改革前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年限作为视同缴费年限,退休时按照有关规定计发待遇,改革前个人缴费本息,划转至改革后的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本人退休时,该部分本息不计入新老办法标准对比范围,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对于目前划分为生产经营类,但尚未转企改制到位的事业单位,已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仍继续参加,尚未参加的,要暂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其转企改制到位后,仍需按有关规定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
第四篇:养老保险
1.劳动关系: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2、劳动条件包括生产工艺过程、劳动 过程、生产环境劳动标准:指对劳动领域内的重复性事物、概念和行为进行规范,以定性形式(如文字描述)或者以定量形式(如数据、图表)所作出的统一规定。
3、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并实际参加社会劳动,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生活资料主要来源的自然人。
4、劳动过程:指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使用劳动资料改变劳动对象、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
5、劳动过程的三要素:
1)有目的活动或劳动本身;2)劳动对象;3)劳动资料
6、(多选)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者包括:
1)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之间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勤人员。
3)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人员。
4)其他通过劳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6、(多选)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者包括:
1)公务员和比照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
2)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
3)现役军人。4)家庭保姆。5)其他不属于劳动法调整的范围。
8、劳动条件:指劳动者进行劳动所必备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包括: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三方面。
9、就业标准:指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与政策中对于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而作出的一系列强制性的规定。
10、就业: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活动。
11、失业:指社会经济中有工作能力和愿意工作的劳动者处于无工作的状态。界定:a虽然从事一定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b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的。
12、(选择)劳动者就业权的一般规定:
1)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2)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3)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用人单位禁止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4)为了保护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的就业权利,有关的法律、法规还对其就业作出了特别的规定。
13、(选择)用人单位在招工过程中的禁止性规定:禁止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有下列行为
1)提供虚假招聘信息;2)招用无合法证件的人员;3)向求职者收取招聘费用;4)向被录用人员收取保证金或抵押金;5)扣押被录用人员的身份证等证件;6)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
14、成年工:指年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未成年工: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
15、处罚标准:童工5000未成年工1000以上 5000以下
16、非正规就业指下岗人员个人或组织起来通过参加与社区的便民利民服务、市容环境建设中的公益性劳动,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种临时性、突击性的劳务及以家庭手工业、工艺作坊等形式进行生产自救,无法建立或暂无条件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就业形式。
17、收入分配标准:主要指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合法劳动而从用人单位所取得的收入的基本规定。
18、最低工资标准: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3、加班工资标准基本规定(重点)
1)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迟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2)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3)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4)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5)在节日长假中,1日,2日,3日是法定节假日,4、5、6、7日是休息日。用人单位凡在1到3日期间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4到7日期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可以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给补休,则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6)经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度的劳动者,在综合计算工时周期内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当视为加班,用人单位按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的150%支付加班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是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7)实行不定时工时制的人员,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其工资的,按照不低于本人日或小时加班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计件工作时间指以劳动者完成一定劳动定额为标准的工作时间。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不超过40小时工时制的原则。
加班加点规定:怀孕7月以上以及哺乳期妇女不得延长工作时间,16—18未成年劳动者也不得延长工作时间。
日工资基数:除以20.92;小时工资基数:除以8.19、计件工作时间:指以劳动者完成一定劳动定额为标准的工作时间。
20、加班加点标准:对怀孕七个月以上和哺乳期内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延长工作时间。
21、休假时间标准(22、室内工作地点的温度经常高于摄氏三十二度的时候,应该采取降温措施;
低于摄氏十度的时候,应该设置取暖设备;
经常开启的门户,在气候寒冷的时候,应该有防寒装置。
23、(选择)劳动过程中职业病防护标准
1)设置或制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4、社会保险:指劳动者因年老、伤病、残废、生育、死亡造成劳动能力丧失或失去职业岗位等客观情况导致经济困难而从国家和社会获得补偿和物质帮助的保障制度。
25、养老保险:指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依法获得经济收入、物质帮助和生活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缴费标准(国家):企业缴纳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
26、医疗保险缴费标准(国家):用人单位缴费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职工缴费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
27、工伤保险:指劳动者因工造成伤残、死亡或职业病后,对受到伤害者及其家属给予一定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措施。
28、工伤认定标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认定为工伤:A在工作期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B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C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D患职业病的;E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F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G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下列情形视同工伤: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B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礼仪、公共礼仪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C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29、劳动保障监察:指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制止、责令改正和给予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30.原则:1行为合法原则2行为公正原则3行为公开原则4行为责任原则5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劳动行政部门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活动主要方式有:1常规巡视监察2举报专查3劳动年审4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备案审查制度5专项检查或大检查第八章
31、(多选)劳动行政部门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活动的主要方式:
1)常规巡视监察。2)举报专查。3)劳动年审。4)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备案审查制度。5)专项检查或大检查。
32、劳动保障监察常规手段:1)常规巡视监察;2)举报专查;3)专项检查
33、举报专查:指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劳动保障监察范围内为处理组织和个人检举和控告的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行为而进行的专门劳动保障监察。
35、案件应在5日内立案;从立案之日起60日内结案;延长不得超过90日。
35、证据(重点):指由特定主体依法采用的,用于认定有关案件真实的具有法定形式的根据。证据是由特定主体收集的;2.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3证据具有法定的形式。
36、(多选)证据的种类
书证、物证、试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37.证据的特征(重点)
客观真实性:是证据最为本质的特征,是指一切证据都必须是客观存在的真实情况,包含形式与内容2个方面。与案件事实的关联性:证据必须同案件有某种联系并对证明案件事实具有实际的意义。合法性:用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必须在采集和运用上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2层含义:1证据本身形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2 证据的采集符合法律规定
38.劳动保障监察证据采用:指在劳动保障监察案件中,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采集证据并在审查判断的基础上运用证据查明案件事实的行为。
39.劳动保障监察证据采用的基本特征:严格的程序要求性、证据采集的全面性、证明的充分性
40、劳动保障监察一般程序:立案、调查、取证、审理、决定、送达、执行
41、劳动保障监察一般程序的规则:查明事实再处罚、事前告知、当事人有权陈述和申辩
42、劳动保障监察的管辖体系:级别管辖、地域(区域)管辖、特殊管辖三大类
43.劳动行政处罚设定:指特定国家机关通过法定的程序,针对一定的违反劳动行政管理只需的行为规定行政处罚的活动,其实质是劳动行政处罚立法问题,即劳动行政处罚立法在不
同的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利配置。
44.劳动保障监察法律文书的基本种类:1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卷宗目录表2用人单位情况调查表3劳动保障监察立案审批表4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处理报批表5调查笔录(监)6市用人单位招收使用员工明细表7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8授权委托书9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10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11劳动保障监察销案审批表12调查笔录(审)13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14调查资料清单(存根)15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审批表16劳动保障监察处罚决定书17劳动保障监察法律文书送达回证18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结案审批表19强制执行申请书20劳动保障监察询问通知书(存根)
17种与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相关的法律文书:1劳动保障监察不予立案审批表2劳动保障监察当场处罚决定书3审理意见书4劳动保障监察警告书5劳动保障监察案件调查报告6劳动保障监察处罚执行情况登记表7劳动保障监察分期缴纳罚款审批表8劳动保障监察分期缴纳罚款通知书9劳动信访案件办理情况的回复10劳动保障监察案件举报登记表11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立案受理通知书12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查处结果通知书13劳动保障监察集体讨论记录14劳动保障监察采取强制措施审批表15劳动保障监察证据登记保存通知书16劳动保障监察证据登记保存笔录17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登记表
45.劳动合同标准(超重点)(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劳动合同的种类1)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具体的劳动合同终止时间。
2)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不约定终止日期的劳动合同。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延续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满十年指劳动者与同一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的期限不间断达到10年。3)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以工作结束的时间为终止期限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订立的一般规定:1)劳动者应年满16周岁、身体健康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可以中国人,外国人,无国籍人。用人单位应是依法成立或核准登记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具有用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2)劳动者在订立合理前,有权了解用人单位相关的规章制度、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情况,用人单位应当如实说明。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有权了解劳动者健康状况、知识技能和工作经历等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3)劳动合同文本可以由用人单位提供,也可以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共同拟定。由用人单位提供的合同文本,应当遵循公平原则,不得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4)劳动合同应当用中文书写,也可以同时用外文书写,双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前约定。劳动合同一式两份,当事人各执一份。5)劳动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之日起生效,当事人对生效的期限或者条件有约定的,从其约定。6)用人单位在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或抵押金。
劳动合同内容:①劳动合同期限;②工作内容;③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④劳动报酬;⑤劳动纪律;⑥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⑦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劳动合同除上述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保守商业秘密等其他内容。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无效劳动合同:1)违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2)是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当事人虚假的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的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做出错误意见表示的行为;“威胁”是指以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迫害为要挟,迫使对方做出违背真实意思的行为。
劳动合同解除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三种情况:1)随时解除,即用人单位无需以任何形式提前告之劳动者,可随时通知劳动者解除合同。一般适用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或者严重违纪、违法的情形。
2)须预告的解除,即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方可解除合同。
3)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用人单位为改善生产经营状况而辞退成批人员。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1)预告解除。劳动者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方可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无需说明任何法定事由,只需提前预先告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超过30日,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用人单位应予办理。同时为防止劳动者滥用这一权利而损害用人单位的利益,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条件或者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违反劳动合同中应当遵守的保密义务,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劳动者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2)无须预告的解除。即劳动者不需提前预先告知用人单位,只要具备法律规定的正当理由,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还应对因用人单位的违约行为和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要求用人单位予以赔偿,并有权提请有关机关追究用人单位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适用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劳动者在试用期内;(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限制/劳动合同不得终止的情形
1)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的终止的情形
1)劳动合同期满 2)劳动者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时
3)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消
4)劳动者退休、退职、死亡
5)劳动合同当事人实际已不履行劳动合同满三个月的。劳动合同可以终止
6)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因公负伤,被确认为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用人单位按照规定支付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劳动合同可以终止 7)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因公负伤,被确认为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但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并且用人单位按照规定支付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劳动合同可以终止
8)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的,劳动者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的,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劳动者。
劳动合同解除的补偿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比例由以下几种情况:1)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2)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在补足低于标准部分的同时,另外支付相当于低于部分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3)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4)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公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
5)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6)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7)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用人单位按被裁减人员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在本单位工作的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8)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第五篇: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
2011年04月02日来源:十堰政府网综合一、在外地缴纳的养老保险如何转回十堰?
请本人先到户口所在地的社保结算大厅开个人账户后,到当地的养老保险局开转移函,然后到原地办理养老保险转移手续。社保中其他保险不存在转移问题。
二、农村户口怎么办理养老保险?
农村户口的人员办理社保只能办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十堰市只有竹溪县和丹江口市在试行农保,只有这两个县才可以开始缴纳农保。
三、过了法定退休年龄,还能参保吗?
过了退休年龄的人员都不可以再参加社会保险。
四、下岗失业人员退休年龄是怎么规定的?
正常退休人员男性为60岁,女性为55岁。
五、以个人名义交多少年保险能到退休年龄?
缴纳养老保险是必须缴费15年以上到达退休年龄后可以领取养老金;医疗保险缴纳到70岁后可以不用缴纳仍然享受医保政策。个人缴纳医保一般是缴纳的最低标准,这样就只能在住院时享受医保政策。国家政策是养老保险连续缴费15年以上的,而且达到退休年龄才能办理退休。不是缴费满15年就可以领取养老金,必须继续缴费到退休年龄,如果办理退休手续时养老保险账户欠费则不能办理退休手续。
六、企业为职工买的“五金”是指什么?
:“五金”是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项保险。单位每年年初申报核定后,才能计算出当年本单位的缴费金额。
七、下岗后一直交养老金,如何办理退休?
灵活就业人员到达正常退休年龄后直接到我局养老保险科申请办理退休手续;办理退休时本人档案不能在自己手中,因此你的档案应该存放到代理机构中,其中有就业局一楼人力资源市场和养老保险局一楼养老保险协会。
八、养老保险中断,退休时如何计算退休金?
国家政策是养老保险连续缴费15年以上的,而且达到退休年龄才能办理退休。不是缴费满15年就可以领取养老金,必须继续缴费到退休年龄,如果办理退休手续时养老保险账户欠费则不能办理退休手续。
九、单位参保,个人缴纳养老保险的比例是多少?
单位参保职工其养老保险缴纳比例自2005年调整至28%,其中单位缴纳比例为20%,个人缴纳比例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