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时间:2019-05-15 07:39: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筑认知实习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第一篇: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引言

有学者说,生活的一大乐趣就在于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下一刻将要发生什么;而我通过这次认知实习,才明白:也许学习的一大乐趣就在于你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明天将要学到多少有多大价值的东西。此次之行的路线一定下来,就恨不得马上就踏上出发的列车了。我想:某种程度上,正是这些未知的进步空间吸引着我们一路向前吧。在我看来,所谓的魅力,就是如此简单。现在回想起来,杭州西湖艳绝天下的波光潋滟、苏州园林悠远意长的绿绿葱葱、上海高楼气压人心的嚣张气势,无不给我狭隘的眼界充了一次又一次的强电,将以前自己对建筑的认识提升到另一个全新的高度。现在的我全身都像拥有了一股新鲜的力量,给以后自己更深入的学习、体会这门学科予以坚实的后盾。

28日,盼望许久的认知实习如期而至,我们终于踏上了出发的列车。经过一夜颠簸,次日清晨,火车在杭州东站停住了。

没错,这就是我们的第一站。

乍到杭州

6月29日

杭州,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一座整洁的、干净的富有现代感的城市,而西湖作为他的形象代言人也是最适合地。他就像是华美的大家闺秀,尽管它的城市规模并不具备大上海那样国际都市的条件,但西湖边上游玩驻足的人却一点也不比外滩那边的人少。西湖只可以杭州有,这是别的城市再怎么模仿造园也无法企及地。西湖的景致足以让人忘记身心的不满足,当你漫步于西湖岸边,倚靠在断桥上,任凭风吹乱头发,你哪里还会记得身体的疲惫,早已陶醉在西湖的美景中了。白娘娘的故事似乎已开始上演了…

试问,还有哪个能像杭州西湖这样令你浮想联翩?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那些湖水中倒影的景致,就连最普通的一棵树也会变成我相机里面跳跃预试的精灵。那一株株垂柳栽在哪里都没这里有韵味,那远处的宝塔夕阳中显得有些残旧了,我幻想着当年白娘子被关在雷锋塔里的情景,那份感动和情长不自觉就涌上心头了。

我们去时正值夏天,用苏轼的句子描述我眼前的美景,最好不过了。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月30日

游览完西湖后,我以为杭州看点所剩无几。内心的激动渐渐平复下来了,可是杭州带给我的岂能就是感动呢?是的,还有震撼!绝对震撼!

“建筑都是对比而知的!”老师不停地在跟我们重复。

一路上我们看着、听着、拍着、震撼着…

杭州火车站大气而不失细腻。把大屋顶、斗拱这些传统的元素加以提炼融入其中,就有了自己独特的符号了。熊老师要求我们不能光看,还要把交通流线记下来,最好是自己回去之后默写出来,这样才是真正的学习。

像火车站这种类型的公共建筑,流线是相当重要的。杭州火车站底层有巨大的架空空间,有许多车辆就从这下面经过,一些服务性的商业门面也在底层。比如旅行社,银行什么的。一个大气的楼梯直接通向二层的主入口,杭州站三个字醒目的立在上方。由主入口进去便是售票大厅。

车子开到杭州工业新区,花园小区、新式的住宅楼设计新颖,现在住宅设计讲究的是特色,不仅要住的舒服,环境宜人,在建筑形式上比以前也要注重多了,各个房地产公司是各出奇招,打出自己的招牌。虽然在车上只是匆匆一瞥,便可看出商家花心思作的文章了。

最让人为之一惊的是ut斯达康的厂房,这个纯玻璃幕墙的厂房长度起码有200米,造价绝对不低,这不魁是大城市的架势。

第二篇: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1

一实习目的

通过参观典型建筑,体验空间,感受体量。通过调研分析现有的建筑,可以进一步培养和训练尺度感和空间感,为将来成为一名成熟的建筑师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了解各类建筑的发展状况,了解建筑设计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对城市环境及城市发展的影响,为进一步学习建筑设计定一个参考坐标。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

(一)参观内容:

1、博物馆2、售楼中心3、小区住宅4、建筑设计院

(二)参观要求:

1、了解对象的总体环境、景观及建筑的功能分区、流线组织;

2、分析对象的质地及色彩;

3、分析设计中具有的特点

三实习时间及具体行程安排

(一)实习时间:

实习时间自20xx年1月7日至20xx年1月12日

(二)行程安排:

20xx-1-7建筑博物馆售楼中心小区

20xx-1-8天作设计院

20xx-1-9

20xx-1-10

20xx-1-11

20xx-1-12上交实习报告

四实习收获和总结

在李刚、章龙威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了沈阳典型建筑的外观造型及内部空间,了解了各层平面布局及功能分区,从而可以逐渐得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观察建筑外观特点,分析建筑平面布局,空间造型和立面处理方法,还可分析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是否符合要求。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2

学习城市规划这个专业已经两年,但是对于城市与建筑的概念还是局限于书本和身边事物。6月30日至7月7日为期8天城市与建筑认知实习给予了我们一个“走出去”的机会。在于涛老师、张益峰老师的带领下,采用室内讲课与实地观察、讨论的形式,在南京、苏州、上海三地通过对典型城市空间和标志性建筑的实地考察、写生和认知,增强了我们将书本知识和城市发展建设实践结合在一起的能力,让我们大致了解一个城市发展的脉络、城市用地布局与空间结构、城市优秀地段和建筑空间的尺度和形式,让我们认识到评价一个城市不仅要学习它的成功之处,也要发现它的失败之处,汲取经验教训,完善自身的只是体系。

时间虽短,感触不少,遂整理成报告,以作总结。

一、城市规划展览馆

可以说,要了解一个城市的规划,首先要参观当地的城市规划展览馆。

1. 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

时间:7月1日 地点:南京

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位于玄武门22号。整个建筑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共分三层。

一层是序厅,主要是接待处、规划公示厅以及金陵四十八景。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前身是江苏展览馆。当时所谓的对外开放只是用于市政间交流,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市民参与。20新的《城乡规划法》明确提出了公众参与的概念。所以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公示厅也可以说是新政策的一种反映。

二层是城市规划厅、建设成就厅、历史厅以及南京全景沙盘模型。整个展区从历史和整体出发,使人对南京的历史风貌、整体规划建设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认识。沙盘利用影片、灯光等效果介绍了南京的空间布局、交通组织与标志建筑等内容,令人印象深刻。

第三层是南京分区规划展示厅以及3d环幕影院,分别展示了鼓楼、玄武、白下等13个区县的规划。

整个建筑大方简洁,外表面的石门与玻璃幕墙对比。

其区位条件也比较优越,它位于中央路口,接近地铁通道,便于组织交通;毗邻玄武湖、玄武饭店、明城墙等,离市区比较近。

但是我们发现整个展馆尽管是免费参观,来者却寥寥无几。

2.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

时间:7月6日 地点:上海

上海城市规划馆位于上海黄浦区,位于人民广场附近,周围有一系列的商业与服务性高层建筑,交通组织便捷,靠近地铁站,并且离上海著名的外滩也不远。整个展示馆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670平方米,建筑高度米,展馆大楼主体造型从中国传统的城门形态中获得设计灵感,以中心对称的结构图式巧妙地呼应着中国传统的美学思维,与现代感及富智慧地在同一建筑上体现出和谐美感,顶部寓意着盛开的上海市花——白玉兰,网络状的结构让建筑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

展馆分为地下一层以及地上五层。地下一层为上海1930风情街一层大堂为序厅,展示了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案模型(用于方案意见征询)以及陆家嘴金融中心的巨大金色模型艺术模型。在一层与二层之间有一个夹层,为历史文化名城厅,凭借影视、大型仿真书本、展板、模型等整体重现了老上海的沧桑岁月。二层为临时展厅,此时作为年上海世博会规划方案展,详细的展示了其场址规划设计方案、历史保护建筑与保留建筑方案、道路与公共配套设施规划控制图等等,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各场馆建成后的效果。三层为总体规划一厅,以上海核心区域城市主体模型为中心分布城市总体规划展区、世界之窗展区、浦东新区展区、县区展区、以及在国内最先进的360度环幕虚拟演示厅。四层为总体规划二厅,重点展示了主要有中近期建设规划,涉及交通、环保、绿化、房产、旅游等内容。五层是服务休闲空间。

尽管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实行收费制度,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来参观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和南京尝试规划展览馆的门可罗雀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不得不值得的我们深思。毋庸置疑,两者的区位优势比较接近,但是上海展览馆的科技应用、趣味形象化以及品牌效应、网络系统化宣传更加贴近了普通大众的认知水平。

二、博物馆与纪念性建筑

1.苏州博物馆

时间:7月5日 地点:苏州

苏州博物馆新馆(下面简称苏博)位于苏州市东北街,忠王府西侧,与拙政园只有一墙之隔。

面积有8000多平方米,与拙政园、忠王府的布局一致,分中、东、西三部分。中部为入口、大厅和花园;西部为展厅;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服务行政空间以及和忠王府的通道。内部共分地下一层、地上2层。

苏博是贝聿铭先生的“封刀之作”,设计理念是“中而新,苏而新”。但是笔者参观后却发现苏博的贝氏风格要远远大于苏州传统风味,,整个建筑运用了贝氏常用的几何体,充满现代感。馆内基本上是现代的风格,功能分区明确,交通导向性好。屋顶体现了贝氏“让光线来做设计”的名言。钢结构和木作斜向撑起的屋顶透光使光线斜射进来,既利于补光,又不会损坏藏品;横条长天窗使自然光线打在地上和墙上,充满了光影的虚实感;西部展馆楼梯的黑色大理石幕墙采用凹槽使水按流线下落,水谭上映着屋顶漏下的阳光,波光粼粼。在细节处理方面,在楼梯的台阶横向两侧,可以看到微微翘起的部分,有几分模仿传统屋顶瓦楞的感觉。

虽然,苏博借鉴了园林的粉黛外墙和叠山理水,但是线条却略有生硬。中庭中虽有园林林曲水游廊小亭的身影,也因亭的体量略显遗憾。中庭的片假山没有采用传统的太湖石,而给人一种远处山体连绵质感,但是这种感觉却经不起距离的推敲似乎只能远观而已,走近却失去味道。

据了解,苏博选址时因建馆要拆除周边的一些古建,引起当地民众的不满,而过高的造价又使其备受争议。在拙政园等一片古建中选址要想不对原物毁损实属不易,而要想和真正周围融为一体更是难上加难。如何更好的保护历史遗迹,如何使新生的建筑和周边互生互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 雨花台

时间:7月2日 地点:南京

雨花台位于南京中华门城堡南,是一座烈士陵园,也是纪念性的风景名胜区。全区分为中心纪念区、名胜古迹区、雨花石文化区、生态密林区、雨花茶文化区、游乐活动区6个区,其中以中心纪念区为布局中心,其他5个区环绕四周。我们参观的主要为中心纪念区。纪念区交通流线人车分流,外围一圈是车行道,同时也是和其他几个区的分隔线。进入区内则为步行路线,保证区内肃穆静谧的环境需求。区内的布局存在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中轴线上坐落分量最重的三座建筑,由南至北分别是忠魂亭、纪念堂和纪念碑,这条中轴线还贯穿了南北大门,成为了整个景区的主轴线。三座主体建筑依山而建,顺应地形,高起的纪念碑和忠魂亭形成了对景,纪念堂前后的广场简单而大气,具有纪念性和集合性的作用。主体建筑虽然采用了一定中式元素,如纪念馆屋顶选用中国传统的庑殿顶,但是并不是完全中式,在建筑体型上是采用了简单的几何体块,如纪念馆在平面上呈u字形,忠魂亭为立方体块,而纪念碑为巨型的长方体块,而建筑也选择了简单的浅灰砖石。越是简单的东西,其实越能表现出丰富的纪念意味。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3

首先我认为施工的安全是最重要的.随着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城镇化建设的速度与规模与日惧增,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建筑工地鳞次栉比,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老城旧貌换新颜,人们对现代建筑的美观、舒适及其多功能的追求是不断在升级,施工技术正随着建筑物的高度而迅速提升.而同时,随之带来了很多新问题的出现,这当中最重要的要属施工的安全.安全问题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从施工到投入使用,安全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建设者和使用者的心. 施工技术的发展代表着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水平.“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发展方向才是一个国家建筑业是否发达的代表.提高施工技术是有许多先决的条件,如经济实力、施工人员的素质、施工机械的水平、施工现场管理的能力等诸多因素.在某理工大学体育馆工程,遇见过这样的事例.该地区没有能起吊设计中钢梁的起重机械,不得以从外地租用了两辆大型起重机械才把钢梁安装完毕,进行施工的企业也是南方的某著名钢结构公司,这样无行中增大了施工成本和竣工的时间.影响建筑安全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除工程建设本身众多因素的相互干扰与影响,工程的技术问题,材料的品质问题,工程的经济问题等等都从不同层面制约着建筑物的安全.工程安全不仅仅是工程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每个环节,在追求工程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同时,千万记住:安全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在建设施工安全方面,国家及地方主管部门抓得格外严格.除进行经济处罚外,出现人身伤亡事故的施工项目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所有相关人员都要受到行政处罚,有关单位还会遭受降低企业资格等级的处罚.可还是有不可预料的“灾害”发生,如吊车工操作不当身亡;某工地在进行吊运过程中,吊物下落把一名正在操作搅拌机的施工人员头部打裂,当场死亡.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例再次说明:“施工安全重于泰山”.

其次施工质量与管理是相辅相程的关系,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必须有严格的管理,质量才能有保障,反过来,有好的质量必须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与之相照应.《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xx在建筑工程质量上做出了细致的规定,每个施工单位都以它做为施工质量评判的标准.下面就施工中常见的质量事故做简要分析,阐述施工质量与管理的关系.

一、底层模板支架沉降

1.原因分析: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善,支模前不进行设计,立模后不仔细检查支架是否稳固,施工班组操作技工没有进行培训,不熟悉施工方法,盲目蛮干,导致发生工程事故.

2.保证质量措施:模板支架在浇筑砼前必须按规范要求,经过认真的设计计算来确定.施工前应将支模基土夯实填平,放好支架轴线位置,铺垫碎石垫层,支架下应设置垫块.

二、胀模

浇筑振捣过程中模板鼓出、偏移、爆裂甚至坍塌,出现胀模.

1.原因分析:模板侧向支撑刚度不够,模板太薄强度不足,夹挡支撑不牢固;柱模中如果柱箍间距过大,就会出现胀模现象.

2.保证质量措施:模板就位后,技术人员应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一般梁中部用铁丝穿过横档对拉,或用对拉螺栓将两侧模板拉紧;柱模应计算浇筑砼时的侧压力,检查箍距是否满足要求,及时加设达到标准的水平斜撑、剪刀撑等.

三、钢筋加工制作错误

1.原因分析:施工管理混乱,没有严格的检查制度,操作人员不经培训即到施工现场进行操作;不懂钢筋级别,工地没有配料单,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使下料长度失控,时长时短.

2.保证质量措施: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查制度,每道工序都要有检查,应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制作出钢筋配料单,钢筋应先经过调直,除锈后再下料.同一规格的钢筋应统一挂牌,标明钢筋的级别、种类、直径等,运输、堆放、吊装时要有专人负责.技术人员要认真做好钢筋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四、漏放构造钢筋

1.原因分析:对结构设计认识不全面,对构造钢筋的作用重视不够.再我看来多数都是重视不够而忘记还应该放置构造钢筋这回事,如少放或者不放梁中“腰筋”,柱下弯起钢筋等等.

2.保证质量措施:认真检查已经安装好的钢筋,补足构造钢筋,尤其是现浇板边、角部位,梁的支座部位,墙或板预留洞口的周围.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构造钢筋的位置,不得随意踩踏等.

五、混凝土浇筑不当使构件存在缺陷

此缺陷在拆模后看的清楚,给予补救已经来不及.因为砼已经初凝,会出现蜂窝、麻面、凸凹不平、露筋、孔洞、夹渣等现象,影响结构耐久性要求.

保证质量措施: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局部修复、灌浆、实习报告范文 补强等.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明确操作要求,并向工作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工作.明确责任,实行分界挂牌制,加强现场管理,浇筑砼时注意观察模板受荷后的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可见,质量事故的出现都是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才出现的!因此,加强管理才能尽量减少质量方面问题的出现.

最后就是 施工监理组织的问题. 自1988年开始,我国在建设领域开始进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试点工作,5年后逐步推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法律制度形式做出规定:“国家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从而使建设工程监理在全国范围内进入执行阶段.它是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对我国工程建设的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设工程监理的重要内容概括为:“三控、两管、一协调”,既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进行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协调有关单位之间的关系.建筑产品具有价值大,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并且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生活环境.工程监理企业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服务于建设单位,从产品需求者的角度对建设工程生产过程进行监督管理.采用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方式对材料、设备、构配件质量分项、分部工程质量严格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 比较正规的监理企业,他们人员素质高,企业管理制度健全,企业文化做得相当优秀.这当中有的监理公司人员老化,知识陈旧,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监理活动.还有的监理玩忽职守,那施工单位的好处,不认真履行监理职责,没有很好的服务于建设单位,这样的不规范、不正规的现象相信会随着市场的开放,法制的健全、完善而得到解决!

我国建筑业比起发达的西方国家还有着很多的差距,只有我国建筑行业的人员不断努力才能超过他们.当然,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搞建设才是出路.

通过施工业务实习让我更多的了解我国建筑的发展水平和现状.实习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我学习的.成果;进行施工的施工企业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企业的实力;当地的建筑施工水平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中国建筑业发展的现状;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中国在世界各国建筑业中的位置!我为圆满的完成实习而高兴,更为以后能为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而骄傲和自豪!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4

西安是我国最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次的建筑认知实习选择在西安,更多的是它有较为完善的历史风貌,在现代建筑中融合了地域文化,做出了许多有代表性的作品,古建筑与在它基础之上做出的现代建筑进行对比,激发我们去思考。在这里先介绍几个西安有代表性的古代建筑。

大雁塔是西安古城的标志。大雁塔又名慈恩寺,位于西安市区南郊,为唐代长安城内保留至今的重要建筑之一,建于唐永徽三年,初建时为方形五层楼阁式塔。史载:建筑大雁塔是用来保存唐高僧玄奘法师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和佛像。武则天长安年间因倒塌而重建,高十层,后被战火毁掉上部三层,剩余七层,后唐长兴年间曾经修缮。明万历年间在塔身外面包砌一层面砖,形成今日的外风。大雁塔现为方形七层楼阁式塔,塔身结构为砖砌单层塔壁,内各层架楼板,设木楼板直通顶层。塔外壁砖砌立柱,表现开间数目。各层挑檐用砖砌作叠涩牙子,塔顶为定瓶葫芦。整个塔造型雄伟稳健,风格朴实,为唐代楼阁式塔的典范。

与大雁塔齐名的是小雁塔,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平面方形,明嘉靖三十四年关中大地震,震落塔刹和塔顶两层。塔身现今剩余十三层,残高约四十四米,开式为密檐式佛塔。塔身结构为单层塔壁,内部设林楼梯直通塔顶,各层挑檐用砖砌作叠涩,下檐砌菱角牙子。外壁南北开辟券门。塔身逐层递减,叠涩渐次收分,造型俊秀挺拔,俏丽柔和,为唐代密檐式塔的典范。

从大雁塔和小雁塔的造型和特点可以看出,唐代的技艺已完全可以建造高层建筑,因塔大部分采用木构架,虽历经数次大地震却完好无损,但因木构架不利于防火,难免会因人为或自然雷火而毁坏。因而,中国古建筑保留至今的屈指可数也就不足为怪了。如今大雁塔周围已经布置成一个大型的休闲文化广场,成为西安市一个展示以唐文化为主的主题广场。

钟鼓楼也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位于西安的中心地段,周围有大量的古典式建筑,而且现今又出现了许多国外的建筑,如何组织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地位与关系是关系到西安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

同时还有古城墙的与周围环境的有效结合问题,西安的古城墙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在我国的建筑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安市在保留了城墙之后,如何更好地利用城墙的景观作用。

张绮曼教授指出,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不可能定应该说在西安做现代的建筑是有相当大的难度,西安一个古老的城市,建筑风格已经完全成熟,在这样的基础上如何能够融入地方特色是建筑师们要思考的问题。

定位在一个朝代的建筑风格上,若按照一个朝代的风格进行统筹也不太容易。西安城应该用传统的风格来统一建筑风貌,不主张复古、仿古,但传统的符号、文脉和地域特点应体现于当今的建筑风格里。

在西安的日子里我们也认识到了在西安大部分的建筑都是仿唐式的建筑,如大雁塔广场两侧的建筑风格是完全的唐式风格,还有钟鼓楼广场周围,也有不少的仿唐式建筑,唐式建筑已经完全充斥于西安的大街小巷,但是在西安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不仅在西安,在国内也是普遍的现状,就是外貌类似古代风格的建筑太多,其结构完全都是钢筋水泥,仅为形似古建的虚壳罢了。在我国专门从事研究古典建筑的人员少之又少,能把古建筑用在现代社会的例子就没有几个了,象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竟然没有象日本那样的专业,完全用古典传统做法研究古建,不得不说是一件可悲的事。

去过西安的人也都知道,钟鼓楼广场,西门内建筑,风格类似徽派,甚至还有山墙,我对古建民建所知甚少,但是至少应该不是唐代建筑元素吧。还有西安的大街上也出现了西方建筑,西方的设计文化是建立在近代科学和现代文明的基础之上,它的主要特征是空间的几何化,用机械论的观点来解释自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价值观’,这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完全对立的。在这样一个风格不统一的城市里没有真正的体现出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屋顶斗拱满大街摆只能归结为中国城市发展中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单调与重复性,城市定位的过度绝对化。过度强调单一价值单一形式,只能让城市的“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成为空谈,只留下一个没有灵魂的驱壳。

做西安的建筑,张锦秋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成功的例子,不但黄帝陵还有陕西历史博物馆等等肯定能够留传后世的,新建的大唐芙蓉园更是让人感觉仙境一般,张锦秋就是擅长从唐代的风格中提取设计元素,真正地从地域特色出发,不只是简单地追求形似,而是做到了真正的神似。我们需承认张锦秋对古典建筑造型法则的把握能力如何能够继承我们自己的古典,我们需要作的事情很多。如何能让这桩数千年的古树抽新枝,发新芽,是我们每个后来人的责任。,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我们更是任重而道远。

从西安的建筑风格上我对建筑的地域特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设计的地域性和文化性,是指设计上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各个以及本区域历史所遗留的种种文化痕迹,并具有极强的可识别性。由于许多极具地域性的民俗、文化及艺术品均是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中发展演变而来的,即使是在以往有限的交流和互通下其同化和异化的程度也是有限的,因而可识别性是非常明确的。因此真正的地域主义形式应该是一个地方的人文、地理、气候、环境等一系列的因素所构成的,讲地域主义如果忽视当地的人文、地理、气候是不可能的。真正好的地域主义一定是切合当地发展的,是更多地挖掘文化、地域内涵的东西。

可以说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特色,一个地区也会有一个地区的特色。世界有许多不同风格的建筑,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风格与文化。大到国外,如地中海地区的通身白色外壳,英国的哥特式建筑,埃及的金字塔;小到中国各地的民居,大草原上的蒙古包,客家的土楼,皖南的粉墙黛瓦,还有陕西的窑洞,傣族的竹楼,不同的地方形成各具风格的建筑文化。建筑的地域性从广义上来讲,它首先受地理的气候,区域的影响,比如说在我们南方地区,炎热地区跟北方寒冷地区建筑显然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山区的建筑和滨河的建筑也是不雷同的。

关于建筑的地域特征,何镜堂教授说过这样的话:“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从广义上来讲,建筑首先受地理的气候,区域的影响;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建筑的地域性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的建筑的环境;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环境之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历史文化的传统。

建筑的地域性,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我认为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的建筑的环境。这是具体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和平剖面设计的,乃至建筑形式的重要因素。建筑师要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的地形地貌的要求,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要用城市的观点看建筑,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体的布局和肌理,以及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体形、体量、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色彩等方面下功夫,采用与地区相适应的技术条件手段,再结合功能,整合,优选,融会贯通,就有可能创造出有个性的精品。

我想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的,这是造就一个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一个基本点。

当然,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环境之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历史文化的传统,建筑师应该在地区的传统中,来寻根,发掘有益的“基因”,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使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区建筑现代化,我觉得这才是建筑师真正广阔的创作空间,也是建筑师取之不尽的源泉。

在世界范围内,建筑作为一个时代的写照,新的技术体系,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科学技术,必然带来了新的设计观念和思想,现代建筑创作很自然地就应该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建筑要用自己特殊的语言,来表达所处的时代的实质,表现这个时代的科技观念,揭示思想和审美观。归根到底,是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风格,把握时代脉搏,融合优秀地域文化的精华,建筑才会创新和向前发展。当然,强调创新和时代精神,并非排斥传统和地区特色,创作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关键要处理好时代精神和弘扬传统建筑文化的关系。弘扬的目的是为了创新,创新也必须原有的文化根基上发展。继承传统并非在新建筑上贴标签、贴传统符号,或者部分构件的复制;而是吸收整体的文化的内涵,这既有中国文化的传统,也是世界人类建筑文化的精华。

作为学生我们特别要重视吸收地域建筑文化的优秀传统,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不断地探索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并融会到新的建筑中去,才能够创作出有文化品味的现代建筑。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三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地域性本身就包括地区人文文化和地域的时代特征;文化性是地区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的综合表现;时代性正是地域特征,传统文脉与现代科技和文化的综合和发展。如果建筑师能够很好地理解和综合应用建筑的三性,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创作真有特色的建筑。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它是需要我们用心去领悟、去发现、去创造的,我相信只是我们能以认真学习的态度去面对我国现阶段的建筑文化,努力学习西方适合我们吸收的建筑思想,我国的建筑业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也会在我们的大地上出现更多更好的建筑,去实现我们真正的地域文化。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5

内蒙古科技大学

建筑与城市认知实习报告

姓 名:

院 (系):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11-建筑学

学 号:

指导教师:

成 绩:

时间: 20xx 年8月 13 日至 20xx 年 8 月 26 日

建筑师业务实践实习报告

第一部分:实习报告正文

实习目的:

通过对各类公建、商业步行街、广场、园林高校建筑和传统城镇风貌等内容的参观、认识、体验,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提高建筑素养,以形成对各类大型公共建筑及传统小城镇建筑风貌的感性认识,学习各类建筑的外观造型,平面功能布置,空间序列排布,交通空间组织以及细部节点的设计等,培养对建筑作品的读解能力,和对建筑空间的认识,尽可能最大量的收集各方面资料,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实习地点:

北京,上海,苏州,杭州

实习时间:

20xx年8月13日至8月26日

实习内容:

为期十几天的城市认识实习已经结束了, 此次实习使我扩大了视野,了解了建筑设计发展动态,进一步认识了中国古建筑,体验城市形态,感受城市建筑的尺度,可谓受益匪浅。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更好的领略建筑艺术的魅力。 我们是以参观城市的主要特色建筑和规划情况的介绍,以及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内容涉及到了单体建筑、历史文化建筑群、特色民居、商业步行街、城市街道、奥运场馆、CBD建筑群、旧建筑改造、宗教类建筑、园林类建筑等。让我既感受到了古代建筑的文化气息,又领略到了现代建筑的宏伟壮观,同时体会到了未来建筑的蓬勃发展,感触颇深。

一. 古风古韵——感受古典的韵律

1. 故宫

故宫原名是叫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有楼8000余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

古建筑群了。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永乐4年(14)始建,永乐基本建成,在5历史中有24位皇帝曾居住于此。其中,明朝有14位皇帝,而清朝有10位皇帝。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和扩建,故宫仍然保持了原来的布局。故宫南北长约961米,东西宽约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四周为宽约52米的护城河。城墙高约12米,底厚约10米顶厚6米至7米,由52米宽的护城河保护。有四门:正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神武门)现午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城墙高约9.9米厚约8.26米。明朝初期有殿宇1630余座,清朝乾隆时期有殿宇1800余座,现存殿宇约2631座;紫禁城各宫殿样式图细画至“寸”,自康熙起雷氏家族代代测量、绘制典藏到民国初年。相传故宫共有9999.5座屋,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 “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位于整座皇宫的中轴线,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游玩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建筑特色:

北京故宫为汉族建筑之精华。北京紫禁城(故宫)为明代修建,清承明制,有所增益。故宫建筑群中,体现了汉式宫殿建筑的以下特点:

(1) 故宫建筑取坐北朝南的方向,施工前,立华表以确定方位。表是直立的标竿,取长短相等的两表,观测早晚其日影长度相等的两点,将其连成一线,即为正东正西方向。一般建筑立木为表,工匠即依照所指方向开沟奠基。天安门之前,立雕饰石柱为华表,指示整座紫禁城的建筑方向,并与主体建筑风格协调,成为一种装饰。

(2)平面布局以大殿(太和殿)为主体,取左右对称的法式排列诸殿堂、楼阁、台榭、廊庑、亭轩、门阙等建筑。

(3) 殿堂建筑以木构架支撑,都柱底下有石柱础,砖修墙体北、西、东三面维护,坐北朝南,上盖金黄色琉璃瓦屋顶。

(4) 屋顶正脊两端的正脊吻及垂脊吻上有大型陶质兽头装饰,戗脊上饰有若干陶质蹲兽,歇山式屋顶(中和殿)有宝顶。

(5)斗拱檐桁额枋表面刻画不同的图案和花纹,有动物纹样如龙凤狮虎鸟兽虫鱼,植物纹样如藤蔓葵荷花草叶纹,自然纹样如山水日月星辰云气,几何纹样如方形菱形回纹雷纹,文字花纹如福寿喜吉纹,器具花纹如钱纹、元宝纹等,收美观与防腐双重功用。其它如悬鱼、窗棂、栏杆、壁画、天文板、藻井、隔断等装饰纹样多种多样。

(6) 宫殿装饰色彩,屋顶多用金黄色,立柱门窗墙垣等处多用赤红色装饰,檐枋多施青蓝碧绿等色,衬以石雕栏板及石阶之白玉色,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2.天坛

北京天坛地处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故宫正南偏东,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这个建筑综合体是帝王祭天的场所,它创造了一个象征性的联系,来加强孔子的社会的等级制度。总面积为273公顷。是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其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祈年殿高38.2米,直径24.2米,里面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也是天坛的主要建筑。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祭天大典”,欲称祭天台。回音壁是天坛的圆形围墙。因墙体坚硬光滑,所以是声波的良好反射体,又因圆周曲率精确,声波可沿墙内面连续反射,向前传播.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祭祀建筑在帝王的都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最高的技术水平,最完美的艺术去建造。在封建社会后期营建的天坛,是中国众多祭祀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天坛始建时名天地坛。嘉靖改称天坛。清乾隆、光绪帝重修改建后,才形成现在天坛公园的格局。嘉靖将原大祀殿改为大享殿,圆形建筑从此开始。 清廷入关后。乾隆决定将天坛内外墙垣重建,改土墙为城砖包砌,中部到顶部包砌两层城砖。内坛墙的墙顶宽度缩减为营造四尺八寸,不用檐柱,成为没有廊柱的悬檐走廊。经过改建的天坛内外坛墙,更加厚重,周延十余里,成为极壮丽的景观。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也均在此时改建,并一直留存至今。

3.苏州园林之拙政园

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

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

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

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

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

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

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

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春日繁花丽日,夏日蕉廊,秋日红蓼芦塘,冬日梅影雪月,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小感:从北京到苏州,一南一北演绎了中国古代园林的一切,皇家园林大气磅礴,苏州园林温婉如水。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6

学习城市规划这个专业已经两年,但是对于城市与建筑的概念还是局限于书本和身边事物,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城市与建筑认知实习报告。20xx年6月30日至7月7日为期8天城市与建筑认知实习给予了我们一个“走出去”的机会。在xx老师、xx老师的带领下,采用室内讲课与实地观察、讨论的形式,在南京、苏州、上海三地通过对典型城市空间和标志性建筑的实地考察、写生和认知,增强了我们将书本知识和城市发展建设实践结合在一起的能力,让我们大致了解一个城市发展的脉络、城市用地布局与空间结构、城市优秀地段和建筑空间的尺度和形式,让我们认识到评价一个城市不仅要学习它的成功之处,也要发现它的失败之处,汲取经验教训,完善自身的只是体系。

时间虽短,感触不少,遂整理成报告,以作总结。

一、城市规划展览馆

可以说,要了解一个城市的规划,首先要参观当地的城市规划展览馆。

1. 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

时间:7月1日 地点:南京

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位于玄武门22号,实习报告《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城市与建筑认知实习报告》。整个建筑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共分三层。

一层是序厅,主要是接待处、规划公示厅以及金陵四十八景。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前身是江苏展览馆。当时所谓的对外开放只是用于市政间交流,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市民参与。XX年新的《城乡规划法》明确提出了公众参与的概念。所以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公示厅也可以说是新政策的一种反映。

二层是城市规划厅、建设成就厅、历史厅以及南京全景沙盘模型。整个展区从历史和整体出发,使人对南京的历史风貌、整体规划建设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认识。沙盘利用影片、灯光等效果介绍了南京的空间布局、交通组织与标志建筑等内容,令人印象深刻。

第三层是南京分区规划展示厅以及3d环幕影院,分别展示了鼓楼、玄武、白下等13个区县的规划。

整个建筑大方简洁,外表面的石门与玻璃幕墙对比。

其区位条件也比较优越,它位于中央路口,接近地铁通道,便于组织交通;毗邻玄武湖、玄武饭店、明城墙等,离市区比较近。

但是我们发现整个展馆尽管是免费参观,来者却寥寥无几。

2.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

时间:7月6日 地点:上海

上海城市规划馆位于上海黄浦区,位于人民广场附近,周围有一系列的商业与服务性高层建筑,交通组织便捷,靠近地铁站,并且离上海著名的外滩也不远。整个展示馆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 20670平方米,建筑高度43.3米,展馆大楼主体造型从中国传统的城门形态中获得设计灵感,以中心对称的结构图式巧妙地呼应着中国传统的美学思维,与现代感及富智慧地在同一建筑上体现出和谐美感,顶部寓意着盛开的上海市花——白玉兰,网络状的结构让建筑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

展馆分为地下一层以及地上五层。地下一层为上海1930风情街一层大堂为序厅,展示了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案模型(用于方案意见征询)以及陆家嘴金融中心的巨大金色模型艺术模型。在一层与二层之间有一个夹层,为历史文化名城厅,凭借影视、大型仿真书本、展板、模型等整体重现了老上海的沧桑岁月。二层为临时展厅,此时作为XX年上海世博会规划方案展,详细的展示了其场址规划设计方案、历史保护建筑与保留建筑方案、道路与公共配套设施规划控制图等等,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各场馆建成后的效果。三层为总体规划一厅,以上海核心区域城市主体模型为中心分布城市总体规划展区、世界之窗展区、浦东新区展区、县区展区、以及在国内最先进的360度环幕虚拟演示厅。四层为总体规划二厅,重点展示了主要有中近期建设规划,涉及交通、环保、绿化、房产、旅游等内容。五层是服务休闲空间。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7

实习目的: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认知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认识实习可以使学生对本专业从事的领域和业务,本专业的工程情况建立一定的感性认识,使同学们明确自己的专业范围,了解专业一些简单的设计、施工、维护管理、调试等方面的知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矗

实习地点: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楼

主要过程:

气源部分

熟悉天然气锅炉的构造、工作原理、主要参数;熟悉天然气锅炉的工艺流程及设备、发生站流程及设备;

输配部分

熟悉城市管网的布置特点、压力级制和各种构筑物(门站或储配站、区域调压站)的工艺流程、工作原理及站内主要设备。熟悉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布置、工艺流程及运行原理。

燃烧与应用部分

熟悉各种燃气应用设备的构造、特点和安全措施;熟悉工业焦炉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施工部分

掌握室外管道、室内燃气及暖通系统的施工程序和方法。

供热部分

掌握集中供热系统运行及管理情况;室内外采暖的设计及安装;了解集中供暖系统中换热站主要设备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设计方案。

空调部分

熟悉空调系统的构造、工艺流程、设备及安装方法

实习总结

通过短短一个星期的实习!现对本次实习作一总结:建筑物除了新颖美观的外形外,尚需有舒适的内部环境,而室内的舒适环境关键是建筑设备的配置,高新技术的应用,又使建筑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工程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国家对建筑施工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建筑行业的机械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和重要,在大大促进了建筑施工企业本身的发展同时,也为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我们这次实习的看懂实习工地的建筑类型,了解工程的性质,规模,建筑结构特点与施工条件等内容,了解不同机械设备的操作范围和规程。

我们去了解或者熟悉工地上常用的机械设备的性能。尝试了解常用的机械设备。经过实习我了解了许多建筑设备的知识,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最后谢谢在实习过程中组员们的积极合作与鼓励,使我能够在实习中得到锻炼。同时也感谢老师的用心准备,帮助与启发。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8

实习地点: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天骄北路

实习时间:

XX年7月30日

指导老师:

XXX

项目名称:

鄂尔多斯市天骄绿苑佳泰小区

建设单位:

鄂尔多斯市亿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鄂尔多斯市天工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鄂尔多斯市亿泰建筑有限公司

实习学生:

内农大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系20xx建工甲班

一、实习目的

通过接触和参加实际工作,充实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培养综合应用的能力,为以后课程以及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

(1)结构形式

当今的建筑主要采用的是框架结构或者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也采用但用的比较少。我们所参观的两个施工工地都采用的是框架---剪力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样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刚度,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也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

(2)构造柱

砖混结构设计中,为了加强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使建筑物在地震中避免或减轻破坏,根据抗震规范,我们设置一定数量的圈梁和构造柱,来增强和提高建筑物的抗拉、抗裂性能构造柱的设置位置的规定:规范规定无论房屋的层数和地震烈度是多少,均应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纵墙交界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外墙和内横墙交接处。.楼梯间四角最好设置。上人屋面的女儿墙也应设置构造柱。.跨度比较大的梁,如果不设置墙垛或垫块,也应有构造柱。

而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为了加强砌块隔墙的整体性,应在砌块隔墙的适当位置设置构造柱或圈梁,具体设置位置和砖混结构的一样。

(一)施工缝、变形缝和后浇带

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他们的作用是保证房屋在正常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地震时有一些自由伸缩,以防止墙体开裂,结构破坏。而后浇带是在高层建筑中来代替变形缝的做法。其做法是每30米到40米留一道缝宽为800毫米到1000毫米的缝隙暂时不浇注混凝土。缝中钢筋可采用搭接接头,等荷载差不多稳定时,一般是结构封顶两个月后再浇注混凝土。后浇带都是用于建筑长度大于50米的建筑。而当建筑长度小于50米时并且是框架结构,这时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和一定的刚度,就的设置单元墙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和刚度

沉降缝:为克服结构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缝。如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等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都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就是“沉降缝”。须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完全分开

伸缩缝: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XX对此有专门规定。伸缩缝在基础可不断开;

抗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现在多用3缝合一只有沉降缝能满足这个要求,所以多用沉降缝来代替其他缝来使用。

(二)梁:按梁的常见支承方式可分为:简支梁、悬臂梁、一端简支另一端固定梁、两端固定梁、连续梁。

梁按其在结构中的位置可分为主梁、次梁、连梁、圈梁、过梁等。

门窗过梁

门窗洞口上的横梁,支撑洞口上部砌体传来的荷载;传递荷载的窗间墙

常用形式:砖砌过梁,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

圈梁

砌体结构房屋中,在砌体内沿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的钢筋砼梁.

在砌体结构房屋中设置圈梁可以增强房屋的整体和空间刚度,防止由于地地基示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

圈梁:为了保证砌体的稳定而在砌体顶部或底部用钢筋混凝土浇灌的构造封闭梁(非承重梁)。它采用钢筋混凝土其厚度一般同墙厚,在寒冷地区可略小于墙厚,但不宜小于墙后2/3,高度不小于120mm,常见的有180mm和240mm。

在非抗震设防区,圈梁的主要作用是加强砌体结构房屋的整体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的不得影响。

在地震区,圈梁的主要作用有:增强纵、横墙的连结,提高房屋整体性;作为楼盖的边缘构件,提高楼盖的水平刚度;减小墙的自由长度,提高墙体的稳定性;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影响。

三、实习总结

一、通过这一次认识实习,我对相关的专业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学到了很多之前未曾接触的东西,受益颇丰。深入工地一线的参观,使我能够将所学理论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初步体会到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的工作特点,熟悉了工程设计与施工现场的各种技术和管理工作,在实习中,我发觉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培养,为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做好思想准备。此外,通过实习,我开阔了视野,增加了对建筑施工的理性认识

二、实习感受通过这次实际的工地实习,我不但掌握了一些不懂的具体环节,而且也巩固了我在学校期间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学校学习,理论与实际相差较大,一些知识虽然能在短期内被掌握、被运用,但一些知识则不能掌握,也不便于记忆,更谈不上掌握运用了,因此,老师所传授的内容虽然多、广、博,但是我们学习到的只是其一部分,或者是一些皮毛的东西,要想真真正正的掌握所有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际的学习和参观,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9

一、前言

实训就是在实习中加强岗位职业能力,提高专业素质的培训,它是学生对所学的建筑施工等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深化、拓宽、综合训练的重要阶段。施工实训实习无疑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完成教学计划,使我们知识,能力,素质得到提高,达到培养的关键性实践性教学环节,它为后续的课程教学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施工实训学习这一实践学习,我们得到一个深入实践,了解社会的机会。我们将会接触到各种人和事,以锻炼我们对社会的适应等的辨别能力;有利于我们将本书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并拓宽视野;学习施工现场生产与管理知识,可以提高我们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组织管理和社交的能力;从实习开始就要把实习与就业挂钩,要从分认识到社会人才市场的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要从理论到实践去充实完善自己。建筑行业是一个重视经验的行业,因此应有意识的进行实践积累,确立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目标,做好职业基本点位,把社会需求与个人才能,爱好等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实习中培养自己的择业竞争能力,把今天的实习作为明天上岗的准备。

二、实习目的:

为了加强我们对建筑结构工程的理解,学校就安排我们进行维持一天的专业认识实习。这个实习不仅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同时也让我巩固和深入理解了即将要接触和学习的理论知识,为以后的课程学习积累了感性认识,而且也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经验。

三、实习流程:

这次实习维持一天,地点是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周围的工地。12月27号上午老师为我们做了认知实习动员大会,为我们讲解了关于实习现场的注意事项。12月31日参观的地点是学校东面的某工地的一些建筑,以及到天洋城工地现场进行参观学习。

四、实习内容:

实习现场指导教师--老师负责为我们讲解了关于基坑支护的处理、后浇带原理、筏板基础与独立基础共同使用的优点、施工现场塔吊的布局、变形缝的分布与注意事项等一些实用性知识。

在老师为我们讲解一些专业知识后有我们自己进行参观学习,在自行参观过程中我向现场工人询问了关于后浇带的处理,筏板基础与独立基础一起使用可避免关于冲切的计算,以便于减少对于工程的计算难度,塔吊在施工现场布局中要避免出现死角,做到每个塔吊的吊臂之间有交汇出来避免四角的出现。

在自行参观结束后张晓杰老师又为我们讲解了关于参观的建筑的电梯梯井的构造,以及在做梯井防水是的注意事项,之后又带领我们参观了施工用钢筋,并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关于在工程中钢筋的使用型号等问题。

五、实习总结

实习结束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首先,通过一天的认知的实习,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习,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子的构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

这次专业认识实习让我认识到:实践是大学学习的第二次课堂,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而且这次的认识实习主要是让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初步的了解。为以后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就接触深奥的专业知识是不科学的,为此,学校带领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个实习,我也更近一步的了解了自己的专业;也深刻体会到,学习建筑工程技术这门专业,需要严谨的态度及创新的思维,同时应借鉴他人的意见,更重要的是要联系实际,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虽然在实习的过程中,有些知识不是很懂,但这并没有消沉我的学习兴趣,反而让我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奋进!

总之,这次实习我收获很大。因为,实习实质是毕业前的模拟演练,在即将走向社会,踏上工作岗位之即,这样的磨砺很重要。希望人生能由此延展开来,真正使所学所想有用武之地。,希望学校多开一些这样的实践课程。而且这次实习得以圆满完成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首先要感谢我们的带队指导老师,老师们不仅在实习学习上给我们介绍各种专业知识,这里我要向老师们说声:谢谢!!!

第三篇: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1

为了通过参观典型建筑,建筑工地,使我们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对本专业的概貌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我们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学校组织了一次参观建筑工地的实习。

一、实习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二、实习地点

xxxx小区、xxxx体育馆施工现场、学校实验室

三、实习内容

(一)建筑外观

第一天下午,同学们来到xxxx小区,参观该小区。一路上指导老师就所看到的建筑给我们进行讲解,并给我们分析某一构造设置的作用,设置原因,设计的优缺点。同时结合具体的问题,告诉我们现行建筑规范是怎样规定的。在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很认真,及时发现问题并请老师解答,并及时作记录。通过大家有针对性的问答,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比如可以在建筑物顶上安装成排的短型避雷针,使其具有传统避雷针的效果同时又不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虽然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能节约能源,但是规范禁止用户自行安装,以免影响建筑的整体外观,但可以在建筑物设计时将其统一规划、安装。我们还从老师那里了解到,该小区的设计理念是“爸爸是湖,妈妈是溪,我是快乐的小鱼儿”。事实上,这一设计理念也在设计中很好的体现了出来。小区中的湖、小溪与周围的精致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拉近了人与大自然的距离。

(二)建筑施工

第二天下午,同学们又到xxxx体育馆施工现场进行参观。在施工现场的外面,我们惊喜的发现,这个建筑的设计单位就是我们学校的建筑设计研究院。所以同学们都很激动,参观过程中似乎也更加积极了。在现场,我们看到了部分梁的端处有不少伸出来的'钢筋头,看上去比较奇怪。于是就问老师是什么东西。老师告诉我们那就是预应力钢筋。说实在的,提起预应力混凝土,我相信没有讲几个同学不知道,但是说到真正的,我估计则没有几个同学真正的见过。这一次参观,使大家能从感官上对一些建筑构造有个直观的了解,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很有帮助的。

在现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撑上部重量的柱子很粗,在承重柱的四周有细一些的构造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避免因墙身过长导致容易坍塌。在三楼,我们看到上面楼板的支架还没有拆,这些支架是用钢管和模板组成的,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撑力。在一楼,我们看到了施工后浇带,里面还有钢筋网。老师告诉我们在施工完成后这些后浇带就会被浇上。在一楼入口处旁边,大家还看到了地下室的通风采光口。

(三)建筑内部

第三天是我们的最后一次实习。地点在学校的结构实验室。由于是大型的实验室,并且实验内容比较特殊,所以这个建筑的设计也有很多特别的地方。实验室采用大跨度,框架结构,其中屋顶为网架结构。在实验室的柱顶上安有预埋件和钢板,通过螺栓节点连接屋顶的平板网架。据老师讲,采用平板网架和螺栓节点,适合于跨度不大的结构(50—60m)。在建筑组合上采用了错层的组合方式。建筑主体空间为实验室,在南面又加设了第二层,作为办公室。

由于实验的要求,实验室中设置了10t的吊车,相应就有吊车梁。这一点与工业建筑很像。但据指导老师说,在吊车梁与高侧窗的设置上有点问题。高侧窗正好被吊车梁挡住,影响了其采光作用的发挥。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在当初设计时就考虑吊车梁和高侧窗的相对标高,以免发生这种遮挡的问题。此外,在设计这种大型的车间形式的建筑物时,设在其相邻建筑物的南面,以免影响高侧窗采光。但这个实验室在这一点上设计的并不太合适,因为它建在建筑材料实验室的北面,采光会受到其影响。

(2)在屋顶增加几条条形采光带,增加采光,以补偿侧窗造成的采光不足。但应注意屋顶的防水问题。实验室的另一个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的地面。为增强建筑的刚度,墙和地面采用的整浇施工。据给我们讲解的指导老师说,实验室内北部地面厚达1。2m,全为轻钢砼材料,因为北面安置有大型实验仪器,实验时对地面产生很大的荷载。而南面地面则和墙的厚度一样,采用预应力砼材料做成,为地面自承重。由于地面厚度相差较大,我们看到在厚薄地面的交界处出现了裂缝,但指导老师说,这并不影响使用,也不会影响建筑的安全性。这使我们放心下来。

四、实习总结

通过参观实际建筑,我们增加对建筑的认识程度,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参观和老师的讲解,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建筑的优缺点,我们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和欣赏水平,为以后自己的设计提供参考;通过实习,我们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熟悉房屋构造;通过在实际施工现场的参观实习,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对劳动人民的敬意。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2

首先我认为施工的安全是最重要的.随着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城镇化建设的速度与规模与日惧增,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建筑工地鳞次栉比,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老城旧貌换新颜,人们对现代建筑的美观、舒适及其多功能的追求是不断在升级,施工技术正随着建筑物的高度而迅速提升.而同时,随之带来了很多新问题的出现,这当中最重要的要属施工的安全.安全问题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从施工到投入使用,安全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建设者和使用者的心. 施工技术的发展代表着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水平.“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发展方向才是一个国家建筑业是否发达的代表.提高施工技术是有许多先决的条件,如经济实力、施工人员的素质、施工机械的水平、施工现场管理的能力等诸多因素.在某理工大学体育馆工程,遇见过这样的事例.该地区没有能起吊设计中钢梁的起重机械,不得以从外地租用了两辆大型起重机械才把钢梁安装完毕,进行施工的企业也是南方的某著名钢结构公司,这样无行中增大了施工成本和竣工的时间.影响建筑安全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除工程建设本身众多因素的相互干扰与影响,工程的'技术问题,材料的品质问题,工程的经济问题等等都从不同层面制约着建筑物的安全.工程安全不仅仅是工程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每个环节,在追求工程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同时,千万记住:安全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在建设施工安全方面,国家及地方主管部门抓得格外严格.除进行经济处罚外,出现人身伤亡事故的施工项目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所有相关人员都要受到行政处罚,有关单位还会遭受降低企业资格等级的处罚.可还是有不可预料的“灾害”发生,如吊车工操作不当身亡;某工地在进行吊运过程中,吊物下落把一名正在操作搅拌机的施工人员头部打裂,当场死亡.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例再次说明:“施工安全重于泰山”.

其次施工质量与管理是相辅相程的关系,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必须有严格的管理,质量才能有保障,反过来,有好的质量必须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与之相照应.《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xx在建筑工程质量上做出了细致的规定,每个施工单位都以它做为施工质量评判的标准.下面就施工中常见的质量事故做简要分析,阐述施工质量与管理的关系.

一、底层模板支架沉降

1.原因分析: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善,支模前不进行设计,立模后不仔细检查支架是否稳固,施工班组操作技工没有进行培训,不熟悉施工方法,盲目蛮干,导致发生工程事故.

2.保证质量措施:模板支架在浇筑砼前必须按规范要求,经过认真的设计计算来确定.施工前应将支模基土夯实填平,放好支架轴线位置,铺垫碎石垫层,支架下应设置垫块.

二、胀模

浇筑振捣过程中模板鼓出、偏移、爆裂甚至坍塌,出现胀模.

1.原因分析:模板侧向支撑刚度不够,模板太薄强度不足,夹挡支撑不牢固;柱模中如果柱箍间距过大,就会出现胀模现象.

2.保证质量措施:模板就位后,技术人员应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一般梁中部用铁丝穿过横档对拉,或用对拉螺栓将两侧模板拉紧;柱模应计算浇筑砼时的侧压力,检查箍距是否满足要求,及时加设达到标准的水平斜撑、剪刀撑等.

三、钢筋加工制作错误

1.原因分析:施工管理混乱,没有严格的检查制度,操作人员不经培训即到施工现场进行操作;不懂钢筋级别,工地没有配料单,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使下料长度失控,时长时短.

2.保证质量措施: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查制度,每道工序都要有检查,应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制作出钢筋配料单,钢筋应先经过调直,除锈后再下料.同一规格的钢筋应统一挂牌,标明钢筋的级别、种类、直径等,运输、堆放、吊装时要有专人负责.技术人员要认真做好钢筋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四、漏放构造钢筋

1.原因分析:对结构设计认识不全面,对构造钢筋的作用重视不够.再我看来多数都是重视不够而忘记还应该放置构造钢筋这回事,如少放或者不放梁中“腰筋”,柱下弯起钢筋等等.

2.保证质量措施:认真检查已经安装好的钢筋,补足构造钢筋,尤其是现浇板边、角部位,梁的支座部位,墙或板预留洞口的周围.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构造钢筋的位置,不得随意踩踏等.

五、混凝土浇筑不当使构件存在缺陷

此缺陷在拆模后看的清楚,给予补救已经来不及.因为砼已经初凝,会出现蜂窝、麻面、凸凹不平、露筋、孔洞、夹渣等现象,影响结构耐久性要求.

保证质量措施: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局部修复、灌浆、实习报告范文 补强等.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明确操作要求,并向工作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工作.明确责任,实行分界挂牌制,加强现场管理,浇筑砼时注意观察模板受荷后的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可见,质量事故的出现都是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才出现的!因此,加强管理才能尽量减少质量方面问题的出现.

最后就是 施工监理组织的问题. 自1988年开始,我国在建设领域开始进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试点工作,5年后逐步推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法律制度形式做出规定:“国家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从而使建设工程监理在全国范围内进入执行阶段.它是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对我国工程建设的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设工程监理的重要内容概括为:“三控、两管、一协调”,既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进行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协调有关单位之间的关系.建筑产品具有价值大,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并且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生活环境.工程监理企业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服务于建设单位,从产品需求者的角度对建设工程生产过程进行监督管理.采用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方式对材料、设备、构配件质量分项、分部工程质量严格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 比较正规的监理企业,他们人员素质高,企业管理制度健全,企业文化做得相当优秀.这当中有的监理公司人员老化,知识陈旧,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监理活动.还有的监理玩忽职守,那施工单位的好处,不认真履行监理职责,没有很好的服务于建设单位,这样的不规范、不正规的现象相信会随着市场的开放,法制的健全、完善而得到解决!

我国建筑业比起发达的西方国家还有着很多的差距,只有我国建筑行业的人员不断努力才能超过他们.当然,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搞建设才是出路.

通过施工业务实习让我更多的了解我国建筑的发展水平和现状.实习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我学习的成果;进行施工的施工企业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企业的实力;当地的建筑施工水平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中国建筑业发展的现状;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中国在世界各国建筑业中的位置!我为圆满的完成实习而高兴,更为以后能为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而骄傲和自豪!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3

一、前言

实训就是在实习中加强岗位职业能力,提高专业素质的培训,它是学生对所学的建筑施工等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深化、拓宽、综合训练的重要阶段。施工实训实习无疑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完成教学计划,使我们知识,能力,素质得到提高,达到培养的关键性实践性教学环节,它为后续的课程教学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施工实训学习这一实践学习,我们得到一个深入实践,了解社会的机会。我们将会接触到各种人和事,以锻炼我们对社会的适应等的辨别能力;有利于我们将本书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并拓宽视野;学习施工现场生产与管理知识,可以提高我们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组织管理和社交的能力;从实习开始就要把实习与就业挂钩,要从分认识到社会人才市场的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要从理论到实践去充实完善自己。建筑行业是一个重视经验的行业,因此应有意识的进行实践积累,确立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目标,做好职业基本点位,把社会需求与个人才能,爱好等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实习中培养自己的择业竞争能力,把今天的实习作为明天上岗的准备。

二、实习目的:

为了加强我们对建筑结构工程的理解,学校就安排我们进行维持一天的专业认识实习。这个实习不仅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同时也让我巩固和深入理解了即将要接触和学习的理论知识,为以后的课程学习积累了感性认识,而且也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经验。

三、实习流程:

这次实习维持一天,地点是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周围的工地。12月27号上午老师为我们做了认知实习动员大会,为我们讲解了关于实习现场的注意事项。12月31日参观的地点是学校东面的某工地的一些建筑,以及到天洋城工地现场进行参观学习。

四、实习内容:

实习现场指导教师--老师负责为我们讲解了关于基坑支护的处理、后浇带原理、筏板基础与独立基础共同使用的优点、施工现场塔吊的布局、变形缝的分布与注意事项等一些实用性知识。

在老师为我们讲解一些专业知识后有我们自己进行参观学习,在自行参观过程中我向现场工人询问了关于后浇带的'处理,筏板基础与独立基础一起使用可避免关于冲切的计算,以便于减少对于工程的计算难度,塔吊在施工现场布局中要避免出现死角,做到每个塔吊的吊臂之间有交汇出来避免四角的出现。

在自行参观结束后张晓杰老师又为我们讲解了关于参观的建筑的电梯梯井的构造,以及在做梯井防水是的注意事项,之后又带领我们参观了施工用钢筋,并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关于在工程中钢筋的使用型号等问题。

五、实习总结

实习结束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首先,通过一天的认知的实习,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习,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子的构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

这次专业认识实习让我认识到:实践是大学学习的第二次课堂,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而且这次的认识实习主要是让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初步的了解。为以后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就接触深奥的专业知识是不科学的,为此,学校带领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个实习,我也更近一步的了解了自己的专业;也深刻体会到,学习建筑工程技术这门专业,需要严谨的态度及创新的思维,同时应借鉴他人的意见,更重要的是要联系实际,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虽然在实习的过程中,有些知识不是很懂,但这并没有消沉我的学习兴趣,反而让我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奋进!

总之,这次实习我收获很大。因为,实习实质是毕业前的模拟演练,在即将走向社会,踏上工作岗位之即,这样的磨砺很重要。希望人生能由此延展开来,真正使所学所想有用武之地。,希望学校多开一些这样的实践课程。而且这次实习得以圆满完成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首先要感谢我们的带队指导老师,老师们不仅在实习学习上给我们介绍各种专业知识,这里我要向老师们说声:谢谢!!!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4

实习目的: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认知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认识实习可以使学生对本专业从事的领域和业务,本专业的工程情况建立一定的感性认识,使同学们明确自己的专业范围,了解专业一些简单的设计、施工、维护管理、调试等方面的知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矗

实习地点: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楼

主要过程:

气源部分

熟悉天然气锅炉的构造、工作原理、主要参数;熟悉天然气锅炉的工艺流程及设备、发生站流程及设备;

输配部分

熟悉城市管网的布置特点、压力级制和各种构筑物(门站或储配站、区域调压站)的工艺流程、工作原理及站内主要设备。熟悉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布置、工艺流程及运行原理。

燃烧与应用部分

熟悉各种燃气应用设备的构造、特点和安全措施;熟悉工业焦炉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施工部分

掌握室外管道、室内燃气及暖通系统的施工程序和方法。

供热部分

掌握集中供热系统运行及管理情况;室内外采暖的设计及安装;了解集中供暖系统中换热站主要设备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设计方案。

空调部分

熟悉空调系统的构造、工艺流程、设备及安装方法

实习总结

通过短短一个星期的实习!现对本次实习作一总结:建筑物除了新颖美观的外形外,尚需有舒适的内部环境,而室内的舒适环境关键是建筑设备的配置,高新技术的应用,又使建筑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工程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国家对建筑施工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建筑行业的机械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和重要,在大大促进了建筑施工企业本身的发展同时,也为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我们这次实习的看懂实习工地的建筑类型,了解工程的'性质,规模,建筑结构特点与施工条件等内容,了解不同机械设备的操作范围和规程。我们去了解或者熟悉工地上常用的机械设备的性能。尝试了解常用的机械设备。经过实习我了解了许多建筑设备的知识,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最后谢谢在实习过程中组员们的积极合作与鼓励,使我能够在实习中得到锻炼。同时也感谢老师的用心准备,帮助与启发。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5

学习城市规划这个专业已经两年,但是对于城市与建筑的概念还是局限于书本和身边事物。6月30日至7月7日为期8天城市与建筑认知实习给予了我们一个“走出去”的机会。在于涛老师、张益峰老师的带领下,采用室内讲课与实地观察、讨论的形式,在南京、苏州、上海三地通过对典型城市空间和标志性建筑的实地考察、写生和认知,增强了我们将书本知识和城市发展建设实践结合在一起的能力,让我们大致了解一个城市发展的脉络、城市用地布局与空间结构、城市优秀地段和建筑空间的尺度和形式,让我们认识到评价一个城市不仅要学习它的成功之处,也要发现它的失败之处,汲取经验教训,完善自身的只是体系。

时间虽短,感触不少,遂整理成报告,以作总结。

一、城市规划展览馆

可以说,要了解一个城市的规划,首先要参观当地的城市规划展览馆。

1. 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

时间:7月1日 地点:南京

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位于玄武门22号。整个建筑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共分三层。

一层是序厅,主要是接待处、规划公示厅以及金陵四十八景。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前身是江苏展览馆。当时所谓的对外开放只是用于市政间交流,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市民参与。20新的《城乡规划法》明确提出了公众参与的概念。所以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公示厅也可以说是新政策的一种反映。

二层是城市规划厅、建设成就厅、历史厅以及南京全景沙盘模型。整个展区从历史和整体出发,使人对南京的历史风貌、整体规划建设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认识。沙盘利用影片、灯光等效果介绍了南京的空间布局、交通组织与标志建筑等内容,令人印象深刻。

第三层是南京分区规划展示厅以及3d环幕影院,分别展示了鼓楼、玄武、白下等13个区县的规划。

整个建筑大方简洁,外表面的石门与玻璃幕墙对比。

其区位条件也比较优越,它位于中央路口,接近地铁通道,便于组织交通;毗邻玄武湖、玄武饭店、明城墙等,离市区比较近。

但是我们发现整个展馆尽管是免费参观,来者却寥寥无几。

2.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

时间:7月6日 地点:上海

上海城市规划馆位于上海黄浦区,位于人民广场附近,周围有一系列的商业与服务性高层建筑,交通组织便捷,靠近地铁站,并且离上海著名的外滩也不远。整个展示馆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670平方米,建筑高度米,展馆大楼主体造型从中国传统的城门形态中获得设计灵感,以中心对称的结构图式巧妙地呼应着中国传统的美学思维,与现代感及富智慧地在同一建筑上体现出和谐美感,顶部寓意着盛开的上海市花——白玉兰,网络状的结构让建筑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

展馆分为地下一层以及地上五层。地下一层为上海1930风情街一层大堂为序厅,展示了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案模型(用于方案意见征询)以及陆家嘴金融中心的巨大金色模型艺术模型。在一层与二层之间有一个夹层,为历史文化名城厅,凭借影视、大型仿真书本、展板、模型等整体重现了老上海的沧桑岁月。二层为临时展厅,此时作为年上海世博会规划方案展,详细的展示了其场址规划设计方案、历史保护建筑与保留建筑方案、道路与公共配套设施规划控制图等等,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各场馆建成后的效果。三层为总体规划一厅,以上海核心区域城市主体模型为中心分布城市总体规划展区、世界之窗展区、浦东新区展区、县区展区、以及在国内最先进的360度环幕虚拟演示厅。四层为总体规划二厅,重点展示了主要有中近期建设规划,涉及交通、环保、绿化、房产、旅游等内容。五层是服务休闲空间。

尽管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实行收费制度,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来参观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和南京尝试规划展览馆的门可罗雀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不得不值得的我们深思。毋庸置疑,两者的区位优势比较接近,但是上海展览馆的科技应用、趣味形象化以及品牌效应、网络系统化宣传更加贴近了普通大众的认知水平。

二、博物馆与纪念性建筑

1.苏州博物馆

时间:7月5日 地点:苏州

苏州博物馆新馆(下面简称苏博)位于苏州市东北街,忠王府西侧,与拙政园只有一墙之隔。

面积有8000多平方米,与拙政园、忠王府的布局一致,分中、东、西三部分。中部为入口、大厅和花园;西部为展厅;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服务行政空间以及和忠王府的通道。内部共分地下一层、地上2层。

苏博是贝聿铭先生的“封刀之作”,设计理念是“中而新,苏而新”。但是笔者参观后却发现苏博的贝氏风格要远远大于苏州传统风味,,整个建筑运用了贝氏常用的几何体,充满现代感。馆内基本上是现代的风格,功能分区明确,交通导向性好。屋顶体现了贝氏“让光线来做设计”的名言。钢结构和木作斜向撑起的屋顶透光使光线斜射进来,既利于补光,又不会损坏藏品;横条长天窗使自然光线打在地上和墙上,充满了光影的虚实感;西部展馆楼梯的黑色大理石幕墙采用凹槽使水按流线下落,水谭上映着屋顶漏下的阳光,波光粼粼。在细节处理方面,在楼梯的台阶横向两侧,可以看到微微翘起的.部分,有几分模仿传统屋顶瓦楞的感觉。

虽然,苏博借鉴了园林的粉黛外墙和叠山理水,但是线条却略有生硬。中庭中虽有园林林曲水游廊小亭的身影,也因亭的体量略显遗憾。中庭的片假山没有采用传统的太湖石,而给人一种远处山体连绵质感,但是这种感觉却经不起距离的推敲似乎只能远观而已,走近却失去味道。

据了解,苏博选址时因建馆要拆除周边的一些古建,引起当地民众的不满,而过高的造价又使其备受争议。在拙政园等一片古建中选址要想不对原物毁损实属不易,而要想和真正周围融为一体更是难上加难。如何更好的保护历史遗迹,如何使新生的建筑和周边互生互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 雨花台

时间:7月2日 地点:南京

雨花台位于南京中华门城堡南,是一座烈士陵园,也是纪念性的风景名胜区。全区分为中心纪念区、名胜古迹区、雨花石文化区、生态密林区、雨花茶文化区、游乐活动区6个区,其中以中心纪念区为布局中心,其他5个区环绕四周。我们参观的主要为中心纪念区。纪念区交通流线人车分流,外围一圈是车行道,同时也是和其他几个区的分隔线。进入区内则为步行路线,保证区内肃穆静谧的环境需求。区内的布局存在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中轴线上坐落分量最重的三座建筑,由南至北分别是忠魂亭、纪念堂和纪念碑,这条中轴线还贯穿了南北大门,成为了整个景区的主轴线。三座主体建筑依山而建,顺应地形,高起的纪念碑和忠魂亭形成了对景,纪念堂前后的广场简单而大气,具有纪念性和集合性的作用。主体建筑虽然采用了一定中式元素,如纪念馆屋顶选用中国传统的庑殿顶,但是并不是完全中式,在建筑体型上是采用了简单的几何体块,如纪念馆在平面上呈u字形,忠魂亭为立方体块,而纪念碑为巨型的长方体块,而建筑也选择了简单的浅灰砖石。越是简单的东西,其实越能表现出丰富的纪念意味。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6

西安是我国最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次的建筑认知实习选择在西安,更多的是它有较为完善的历史风貌,在现代建筑中融合了地域文化,做出了许多有代表性的作品,古建筑与在它基础之上做出的现代建筑进行对比,激发我们去思考。在这里先介绍几个西安有代表性的古代建筑。

大雁塔是西安古城的标志。大雁塔又名慈恩寺,位于西安市区南郊,为唐代长安城内保留至今的重要建筑之一,建于唐永徽三年,初建时为方形五层楼阁式塔。史载:建筑大雁塔是用来保存唐高僧玄奘法师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和佛像。武则天长安年间因倒塌而重建,高十层,后被战火毁掉上部三层,剩余七层,后唐长兴年间曾经修缮。明万历年间在塔身外面包砌一层面砖,形成今日的外风。大雁塔现为方形七层楼阁式塔,塔身结构为砖砌单层塔壁,内各层架楼板,设木楼板直通顶层。塔外壁砖砌立柱,表现开间数目。各层挑檐用砖砌作叠涩牙子,塔顶为定瓶葫芦。整个塔造型雄伟稳健,风格朴实,为唐代楼阁式塔的典范。

与大雁塔齐名的是小雁塔,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平面方形,明嘉靖三十四年关中大地震,震落塔刹和塔顶两层。塔身现今剩余十三层,残高约四十四米,开式为密檐式佛塔。塔身结构为单层塔壁,内部设林楼梯直通塔顶,各层挑檐用砖砌作叠涩,下檐砌菱角牙子。外壁南北开辟券门。塔身逐层递减,叠涩渐次收分,造型俊秀挺拔,俏丽柔和,为唐代密檐式塔的典范。

从大雁塔和小雁塔的造型和特点可以看出,唐代的技艺已完全可以建造高层建筑,因塔大部分采用木构架,虽历经数次大地震却完好无损,但因木构架不利于防火,难免会因人为或自然雷火而毁坏。因而,中国古建筑保留至今的屈指可数也就不足为怪了。如今大雁塔周围已经布置成一个大型的休闲文化广场,成为西安市一个展示以唐文化为主的主题广场。

钟鼓楼也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位于西安的中心地段,周围有大量的古典式建筑,而且现今又出现了许多国外的建筑,如何组织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地位与关系是关系到西安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

同时还有古城墙的与周围环境的有效结合问题,西安的古城墙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在我国的建筑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安市在保留了城墙之后,如何更好地利用城墙的景观作用。

张绮曼教授指出,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不可能定应该说在西安做现代的建筑是有相当大的难度,西安一个古老的城市,建筑风格已经完全成熟,在这样的基础上如何能够融入地方特色是建筑师们要思考的问题。

定位在一个朝代的建筑风格上,若按照一个朝代的风格进行统筹也不太容易。西安城应该用传统的风格来统一建筑风貌,不主张复古、仿古,但传统的符号、文脉和地域特点应体现于当今的建筑风格里。

在西安的日子里我们也认识到了在西安大部分的建筑都是仿唐式的建筑,如大雁塔广场两侧的建筑风格是完全的唐式风格,还有钟鼓楼广场周围,也有不少的仿唐式建筑,唐式建筑已经完全充斥于西安的大街小巷,但是在西安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不仅在西安,在国内也是普遍的现状,就是外貌类似古代风格的建筑太多,其结构完全都是钢筋水泥,仅为形似古建的虚壳罢了。在我国专门从事研究古典建筑的人员少之又少,能把古建筑用在现代社会的例子就没有几个了,象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竟然没有象日本那样的专业,完全用古典传统做法研究古建,不得不说是一件可悲的事。

去过西安的人也都知道,钟鼓楼广场,西门内建筑,风格类似徽派,甚至还有山墙,我对古建民建所知甚少,但是至少应该不是唐代建筑元素吧。还有西安的大街上也出现了西方建筑,西方的设计文化是建立在近代科学和现代文明的基础之上,它的主要特征是空间的几何化,用机械论的观点来解释自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价值观’,这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完全对立的。在这样一个风格不统一的城市里没有真正的体现出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屋顶斗拱满大街摆只能归结为中国城市发展中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单调与重复性,城市定位的过度绝对化。过度强调单一价值单一形式,只能让城市的“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成为空谈,只留下一个没有灵魂的驱壳。

做西安的建筑,张锦秋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成功的例子,不但黄帝陵还有陕西历史博物馆等等肯定能够留传后世的,新建的大唐芙蓉园更是让人感觉仙境一般,张锦秋就是擅长从唐代的风格中提取设计元素,真正地从地域特色出发,不只是简单地追求形似,而是做到了真正的神似。我们需承认张锦秋对古典建筑造型法则的把握能力如何能够继承我们自己的古典,我们需要作的事情很多。如何能让这桩数千年的古树抽新枝,发新芽,是我们每个后来人的责任。,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我们更是任重而道远。

从西安的建筑风格上我对建筑的地域特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设计的地域性和文化性,是指设计上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各个以及本区域历史所遗留的种种文化痕迹,并具有极强的可识别性。由于许多极具地域性的民俗、文化及艺术品均是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中发展演变而来的,即使是在以往有限的交流和互通下其同化和异化的程度也是有限的,因而可识别性是非常明确的。因此真正的地域主义形式应该是一个地方的人文、地理、气候、环境等一系列的因素所构成的,讲地域主义如果忽视当地的人文、地理、气候是不可能的。真正好的地域主义一定是切合当地发展的,是更多地挖掘文化、地域内涵的东西。

可以说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特色,一个地区也会有一个地区的特色。世界有许多不同风格的建筑,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风格与文化。大到国外,如地中海地区的通身白色外壳,英国的哥特式建筑,埃及的金字塔;小到中国各地的民居,大草原上的蒙古包,客家的'土楼,皖南的粉墙黛瓦,还有陕西的窑洞,傣族的竹楼,不同的地方形成各具风格的建筑文化。建筑的地域性从广义上来讲,它首先受地理的气候,区域的影响,比如说在我们南方地区,炎热地区跟北方寒冷地区建筑显然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山区的建筑和滨河的建筑也是不雷同的。

关于建筑的地域特征,何镜堂教授说过这样的话:“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从广义上来讲,建筑首先受地理的气候,区域的影响;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建筑的地域性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的建筑的环境;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环境之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历史文化的传统。

建筑的地域性,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我认为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的建筑的环境。这是具体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和平剖面设计的,乃至建筑形式的重要因素。建筑师要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的地形地貌的要求,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要用城市的观点看建筑,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体的布局和肌理,以及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体形、体量、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色彩等方面下功夫,采用与地区相适应的技术条件手段,再结合功能,整合,优选,融会贯通,就有可能创造出有个性的精品。

我想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的,这是造就一个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一个基本点。

当然,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环境之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历史文化的传统,建筑师应该在地区的传统中,来寻根,发掘有益的“基因”,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使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区建筑现代化,我觉得这才是建筑师真正广阔的创作空间,也是建筑师取之不尽的源泉。

在世界范围内,建筑作为一个时代的写照,新的技术体系,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科学技术,必然带来了新的设计观念和思想,现代建筑创作很自然地就应该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建筑要用自己特殊的语言,来表达所处的时代的实质,表现这个时代的科技观念,揭示思想和审美观。归根到底,是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风格,把握时代脉搏,融合优秀地域文化的精华,建筑才会创新和向前发展。当然,强调创新和时代精神,并非排斥传统和地区特色,创作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关键要处理好时代精神和弘扬传统建筑文化的关系。弘扬的目的是为了创新,创新也必须原有的文化根基上发展。继承传统并非在新建筑上贴标签、贴传统符号,或者部分构件的复制;而是吸收整体的文化的内涵,这既有中国文化的传统,也是世界人类建筑文化的精华。

作为学生我们特别要重视吸收地域建筑文化的优秀传统,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不断地探索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并融会到新的建筑中去,才能够创作出有文化品味的现代建筑。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三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地域性本身就包括地区人文文化和地域的时代特征;文化性是地区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的综合表现;时代性正是地域特征,传统文脉与现代科技和文化的综合和发展。如果建筑师能够很好地理解和综合应用建筑的三性,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创作真有特色的建筑。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它是需要我们用心去领悟、去发现、去创造的,我相信只是我们能以认真学习的态度去面对我国现阶段的建筑文化,努力学习西方适合我们吸收的建筑思想,我国的建筑业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也会在我们的大地上出现更多更好的建筑,去实现我们真正的地域文化。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7

内蒙古科技大学

建筑与城市认知实习报告

姓 名:

院 (系):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11-建筑学

学 号:

指导教师:

成 绩:

时间: 20xx 年8月 13 日至 20xx 年 8 月 26 日

建筑师业务实践实习报告

第一部分:实习报告正文

实习目的:

通过对各类公建、商业步行街、广场、园林高校建筑和传统城镇风貌等内容的参观、认识、体验,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提高建筑素养,以形成对各类大型公共建筑及传统小城镇建筑风貌的感性认识,学习各类建筑的外观造型,平面功能布置,空间序列排布,交通空间组织以及细部节点的设计等,培养对建筑作品的读解能力,和对建筑空间的认识,尽可能最大量的收集各方面资料,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实习地点:

北京,上海,苏州,杭州

实习时间:

20xx年8月13日至8月26日

实习内容:

为期十几天的城市认识实习已经结束了, 此次实习使我扩大了视野,了解了建筑设计发展动态,进一步认识了中国古建筑,体验城市形态,感受城市建筑的尺度,可谓受益匪浅。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更好的领略建筑艺术的魅力。 我们是以参观城市的主要特色建筑和规划情况的介绍,以及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内容涉及到了单体建筑、历史文化建筑群、特色民居、商业步行街、城市街道、奥运场馆、CBD建筑群、旧建筑改造、宗教类建筑、园林类建筑等。让我既感受到了古代建筑的文化气息,又领略到了现代建筑的`宏伟壮观,同时体会到了未来建筑的蓬勃发展,感触颇深。

一. 古风古韵——感受古典的韵律

1. 故宫

故宫原名是叫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有楼8000余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

古建筑群了。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永乐4年(14)始建,永乐基本建成,在5历史中有24位皇帝曾居住于此。其中,明朝有14位皇帝,而清朝有10位皇帝。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和扩建,故宫仍然保持了原来的布局。故宫南北长约961米,东西宽约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四周为宽约52米的护城河。城墙高约12米,底厚约10米顶厚6米至7米,由52米宽的护城河保护。有四门:正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神武门)现午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城墙高约9.9米厚约8.26米。明朝初期有殿宇1630余座,清朝乾隆时期有殿宇1800余座,现存殿宇约2631座;紫禁城各宫殿样式图细画至“寸”,自康熙起雷氏家族代代测量、绘制典藏到民国初年。相传故宫共有9999.5座屋,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 “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位于整座皇宫的中轴线,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游玩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建筑特色:

北京故宫为汉族建筑之精华。北京紫禁城(故宫)为明代修建,清承明制,有所增益。故宫建筑群中,体现了汉式宫殿建筑的以下特点:

(1) 故宫建筑取坐北朝南的方向,施工前,立华表以确定方位。表是直立的标竿,取长短相等的两表,观测早晚其日影长度相等的两点,将其连成一线,即为正东正西方向。一般建筑立木为表,工匠即依照所指方向开沟奠基。天安门之前,立雕饰石柱为华表,指示整座紫禁城的建筑方向,并与主体建筑风格协调,成为一种装饰。

(2)平面布局以大殿(太和殿)为主体,取左右对称的法式排列诸殿堂、楼阁、台榭、廊庑、亭轩、门阙等建筑。

(3) 殿堂建筑以木构架支撑,都柱底下有石柱础,砖修墙体北、西、东三面维护,坐北朝南,上盖金黄色琉璃瓦屋顶。

(4) 屋顶正脊两端的正脊吻及垂脊吻上有大型陶质兽头装饰,戗脊上饰有若干陶质蹲兽,歇山式屋顶(中和殿)有宝顶。

(5)斗拱檐桁额枋表面刻画不同的图案和花纹,有动物纹样如龙凤狮虎鸟兽虫鱼,植物纹样如藤蔓葵荷花草叶纹,自然纹样如山水日月星辰云气,几何纹样如方形菱形回纹雷纹,文字花纹如福寿喜吉纹,器具花纹如钱纹、元宝纹等,收美观与防腐双重功用。其它如悬鱼、窗棂、栏杆、壁画、天文板、藻井、隔断等装饰纹样多种多样。

(6) 宫殿装饰色彩,屋顶多用金黄色,立柱门窗墙垣等处多用赤红色装饰,檐枋多施青蓝碧绿等色,衬以石雕栏板及石阶之白玉色,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2.天坛

北京天坛地处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故宫正南偏东,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这个建筑综合体是帝王祭天的场所,它创造了一个象征性的联系,来加强孔子的社会的等级制度。总面积为273公顷。是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其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祈年殿高38.2米,直径24.2米,里面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也是天坛的主要建筑。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祭天大典”,欲称祭天台。回音壁是天坛的圆形围墙。因墙体坚硬光滑,所以是声波的良好反射体,又因圆周曲率精确,声波可沿墙内面连续反射,向前传播.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祭祀建筑在帝王的都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最高的技术水平,最完美的艺术去建造。在封建社会后期营建的天坛,是中国众多祭祀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天坛始建时名天地坛。嘉靖改称天坛。清乾隆、光绪帝重修改建后,才形成现在天坛公园的格局。嘉靖将原大祀殿改为大享殿,圆形建筑从此开始。 清廷入关后。乾隆决定将天坛内外墙垣重建,改土墙为城砖包砌,中部到顶部包砌两层城砖。内坛墙的墙顶宽度缩减为营造四尺八寸,不用檐柱,成为没有廊柱的悬檐走廊。经过改建的天坛内外坛墙,更加厚重,周延十余里,成为极壮丽的景观。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也均在此时改建,并一直留存至今。

3.苏州园林之拙政园

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

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

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

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

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

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

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

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春日繁花丽日,夏日蕉廊,秋日红蓼芦塘,冬日梅影雪月,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小感:从北京到苏州,一南一北演绎了中国古代园林的一切,皇家园林大气磅礴,苏州园林温婉如水。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8

学习城市规划这个专业已经两年,但是对于城市与建筑的概念还是局限于书本和身边事物,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城市与建筑认知实习报告。20xx年6月30日至7月7日为期8天城市与建筑认知实习给予了我们一个“走出去”的机会。在xx老师、xx老师的带领下,采用室内讲课与实地观察、讨论的形式,在南京、苏州、上海三地通过对典型城市空间和标志性建筑的实地考察、写生和认知,增强了我们将书本知识和城市发展建设实践结合在一起的能力,让我们大致了解一个城市发展的脉络、城市用地布局与空间结构、城市优秀地段和建筑空间的尺度和形式,让我们认识到评价一个城市不仅要学习它的成功之处,也要发现它的失败之处,汲取经验教训,完善自身的只是体系。

时间虽短,感触不少,遂整理成报告,以作总结。

一、城市规划展览馆

可以说,要了解一个城市的规划,首先要参观当地的城市规划展览馆。

1. 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

时间:7月1日 地点:南京

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位于玄武门22号,实习报告《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城市与建筑认知实习报告》。整个建筑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共分三层。

一层是序厅,主要是接待处、规划公示厅以及金陵四十八景。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前身是江苏展览馆。当时所谓的对外开放只是用于市政间交流,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市民参与。XX年新的《城乡规划法》明确提出了公众参与的概念。所以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公示厅也可以说是新政策的一种反映。

二层是城市规划厅、建设成就厅、历史厅以及南京全景沙盘模型。整个展区从历史和整体出发,使人对南京的历史风貌、整体规划建设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认识。沙盘利用影片、灯光等效果介绍了南京的空间布局、交通组织与标志建筑等内容,令人印象深刻。

第三层是南京分区规划展示厅以及3d环幕影院,分别展示了鼓楼、玄武、白下等13个区县的规划。

整个建筑大方简洁,外表面的石门与玻璃幕墙对比。

其区位条件也比较优越,它位于中央路口,接近地铁通道,便于组织交通;毗邻玄武湖、玄武饭店、明城墙等,离市区比较近。

但是我们发现整个展馆尽管是免费参观,来者却寥寥无几。

2.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

时间:7月6日 地点:上海

上海城市规划馆位于上海黄浦区,位于人民广场附近,周围有一系列的商业与服务性高层建筑,交通组织便捷,靠近地铁站,并且离上海著名的外滩也不远。整个展示馆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 20670平方米,建筑高度43.3米,展馆大楼主体造型从中国传统的城门形态中获得设计灵感,以中心对称的结构图式巧妙地呼应着中国传统的美学思维,与现代感及富智慧地在同一建筑上体现出和谐美感,顶部寓意着盛开的上海市花——白玉兰,网络状的结构让建筑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

展馆分为地下一层以及地上五层。地下一层为上海1930风情街一层大堂为序厅,展示了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案模型(用于方案意见征询)以及陆家嘴金融中心的巨大金色模型艺术模型。在一层与二层之间有一个夹层,为历史文化名城厅,凭借影视、大型仿真书本、展板、模型等整体重现了老上海的沧桑岁月。二层为临时展厅,此时作为XX年上海世博会规划方案展,详细的展示了其场址规划设计方案、历史保护建筑与保留建筑方案、道路与公共配套设施规划控制图等等,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各场馆建成后的效果。三层为总体规划一厅,以上海核心区域城市主体模型为中心分布城市总体规划展区、世界之窗展区、浦东新区展区、县区展区、以及在国内最先进的360度环幕虚拟演示厅。四层为总体规划二厅,重点展示了主要有中近期建设规划,涉及交通、环保、绿化、房产、旅游等内容。五层是服务休闲空间。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9

一、实习概况

参观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必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地参观,使我们通过实践对土木工程的施工现场和施工体系进行考查,了解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施工的基本知识,建立起初步的工程意识,激发我们对土木工程专业后续课程的求知欲,为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增加学习和从事本专业的自信心。

二、实习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三、实习地点

xxxx区建筑工地

四、实习内容

当我们一进入工地,不管老师还是工地师傅都要求我们带上安全帽,安全是工地上很重视的一个问题,也是首要的问题。建筑生产活动多为露天高空作业,不安全因素较多,有些工作危险性较大,是事故多发性行业。每年死亡人数仅次于矿难,居全国各行业的第二位。从伤亡事故数量来看,仅次于矿井,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大很损失,制约着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来,建筑施工中的多发性事故不断发生,据统计,因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这五类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5%以上。

引起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以包代管,导致安全管理薄弱。安全制度形同虚设,监管部门力度不够。在对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的施工安全培训问题上,现有的培训机制也不健全。有许多技术工人和施工管理人员相当缺乏施工安全知识,其中甚至包括某些工程监理人员。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日常检查中,经常可以发现工地上民工不戴安全帽,即使有的戴了,也不扣帽扣,而帽扣不扣等于不戴。目前,施工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好的队伍,从工程开工第一天起,就能高起点、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各级主管部门任何时候去检查工地,都能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此外,我们在工地师傅的带领下,了解认识了许多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机械,还有一些施工标准,许多都是我们以后要接触的,但由于时间关系,工地师傅只给我们介绍了一小部分。在现场,我们看到了部分梁的端处有不少伸出来的钢筋头,看上去比较奇怪。于是就问老师是什么东西。老师告诉我们那就是预应力钢筋。说实在的,提起预应力混凝土,我相信没有讲几个同学不知道,但是说到真正的,我估计则没有几个同学真正的见过。

这一次参观,使大家能从感官上对一些建筑构造有个直观的了解,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撑上部重量的柱子很粗,在承重柱的四周有细一些的构造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避免因墙身过长导致容易坍塌。我们看到上面楼板的支架还没有拆,这些支架是用钢管和模板组成的,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撑力。我们看到了施工后浇带,里面还有钢筋网。

老师告诉我们在施工完成后这些后浇带就会被浇上。在一楼入口处旁边,大家还看到了地下室的通风采光口。混泥土的裂缝原因及处里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裂缝的原因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

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

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1.0)104,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1.2~2.0)104。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

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五、实习反思

建立安全体系至关重要,工程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体系的第一负责人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立了安全体系之后各个部门要适时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补救。并且还要注意检查的时候要仔细、认真。加大管理力度,实现多管齐下管理建筑施工的时候一定要跳出侧重于技术管理,忽视经济管理和组织管理的怪圈,要注意多管齐下,要技术、经济、组织三者齐头并进。还要注意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不要仅仅以包代管,更不要管理紧紧地依靠在包工头手里。还有特别要注意安全观路问题,每每我们都会看到因为全管理疏漏而导致的悲剧。

严把质量关、做好验收工作建筑施工作后的目的就是为了建出质量高的建筑成品出来。所以在社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把质量关,防止偷工减料,另外还要注意监理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验收单位在验收的过程中千万不可马虎、大意,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标准,认真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地与施工单位进行协商。建筑施工是建筑得以实现的途径,解决建筑施工问题不仅仅是建筑施工者们的问题,也是所有人为共同关心的问题。

实习中我看到了建筑材料的不必要浪费,这一方面与工人的节约意识有关,一方面也与监管人员的统筹管理有关,如果能够有效的节约资源,那么或许可以产生更多的经济利益。另外,施工现场内外堆放着一些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的堆放既不美观又污染环境,能否将这些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也是我们可研究的一个问题。

六、实习总结

整个实习过程虽然只有一天,收获是不少的,自己的所学和今后的工作实际还是有差距的。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接触到了许多之前不曾了解的东西。许多知识都是以前在书本上所学不到的。通过这次实习,我增强了实践能力,离开了书本,切身来到工地才真正感受到实习的必要性,也使我认识到基础知识的不扎实。

总之,目前,我认为很多工程在施工管理中海存在很多不足,我也希望自己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探索出更多更好更有效的组织管理方法,工作后将其运用进去,做出优良的工程。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10

实习地点: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天骄北路

实习时间:

XX年7月30日

指导老师:

XXX

项目名称:

鄂尔多斯市天骄绿苑佳泰小区

建设单位:

鄂尔多斯市亿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鄂尔多斯市天工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鄂尔多斯市亿泰建筑有限公司

实习学生:

内农大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系20xx建工甲班

一、实习目的

通过接触和参加实际工作,充实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培养综合应用的能力,为以后课程以及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

(1)结构形式

当今的建筑主要采用的是框架结构或者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也采用但用的比较少。我们所参观的两个施工工地都采用的是框架---剪力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样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刚度,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也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

(2)构造柱

砖混结构设计中,为了加强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使建筑物在地震中避免或减轻破坏,根据抗震规范,我们设置一定数量的圈梁和构造柱,来增强和提高建筑物的抗拉、抗裂性能构造柱的设置位置的规定:规范规定无论房屋的层数和地震烈度是多少,均应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纵墙交界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外墙和内横墙交接处。.楼梯间四角最好设置。上人屋面的女儿墙也应设置构造柱。.跨度比较大的梁,如果不设置墙垛或垫块,也应有构造柱。

而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为了加强砌块隔墙的整体性,应在砌块隔墙的适当位置设置构造柱或圈梁,具体设置位置和砖混结构的一样。

(一)施工缝、变形缝和后浇带

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他们的作用是保证房屋在正常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地震时有一些自由伸缩,以防止墙体开裂,结构破坏。而后浇带是在高层建筑中来代替变形缝的做法。其做法是每30米到40米留一道缝宽为800毫米到1000毫米的缝隙暂时不浇注混凝土。缝中钢筋可采用搭接接头,等荷载差不多稳定时,一般是结构封顶两个月后再浇注混凝土。后浇带都是用于建筑长度大于50米的建筑。而当建筑长度小于50米时并且是框架结构,这时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和一定的刚度,就的设置单元墙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和刚度

沉降缝:为克服结构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缝。如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等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都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就是“沉降缝”。须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完全分开

伸缩缝: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XX对此有专门规定。伸缩缝在基础可不断开;

抗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现在多用3缝合一只有沉降缝能满足这个要求,所以多用沉降缝来代替其他缝来使用。

(二)梁:按梁的常见支承方式可分为:简支梁、悬臂梁、一端简支另一端固定梁、两端固定梁、连续梁。

梁按其在结构中的位置可分为主梁、次梁、连梁、圈梁、过梁等。

门窗过梁

门窗洞口上的横梁,支撑洞口上部砌体传来的荷载;传递荷载的窗间墙

常用形式:砖砌过梁,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

圈梁

砌体结构房屋中,在砌体内沿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的钢筋砼梁.

在砌体结构房屋中设置圈梁可以增强房屋的整体和空间刚度,防止由于地地基示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

圈梁:为了保证砌体的`稳定而在砌体顶部或底部用钢筋混凝土浇灌的构造封闭梁(非承重梁)。它采用钢筋混凝土其厚度一般同墙厚,在寒冷地区可略小于墙厚,但不宜小于墙后2/3,高度不小于120mm,常见的有180mm和240mm。

在非抗震设防区,圈梁的主要作用是加强砌体结构房屋的整体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的不得影响。

在地震区,圈梁的主要作用有:增强纵、横墙的连结,提高房屋整体性;作为楼盖的边缘构件,提高楼盖的水平刚度;减小墙的自由长度,提高墙体的稳定性;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影响。

三、实习总结

一、通过这一次认识实习,我对相关的专业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学到了很多之前未曾接触的东西,受益颇丰。深入工地一线的参观,使我能够将所学理论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初步体会到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的工作特点,熟悉了工程设计与施工现场的各种技术和管理工作,在实习中,我发觉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培养,为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做好思想准备。此外,通过实习,我开阔了视野,增加了对建筑施工的理性认识

二、实习感受通过这次实际的工地实习,我不但掌握了一些不懂的具体环节,而且也巩固了我在学校期间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学校学习,理论与实际相差较大,一些知识虽然能在短期内被掌握、被运用,但一些知识则不能掌握,也不便于记忆,更谈不上掌握运用了,因此,老师所传授的内容虽然多、广、博,但是我们学习到的只是其一部分,或者是一些皮毛的东西,要想真真正正的掌握所有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际的学习和参观,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第四篇: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旧建筑往往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服务于过去的社会,反映了一段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建筑原有的功能被淘汰,它们又将以何种姿态迎接一个崭新的时代?

调研实例一:

北京南锣鼓巷———老四合院的新生

Ⅰ.历史沿革

南锣鼓巷是北京著名的特色街区,始建于元朝,至今已有700年历史。以巷子为中轴,两侧分出诸多特色胡同。近几年又有先见之明的人看到商机,租下沿街民房,开起了风格百变的个性店铺,元朝古巷新旧混血,就此重生。

南锣鼓巷南北走向,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呈“鱼骨状”,延续自古以来的“棋盘式”格局,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据说以前在南锣鼓巷的最北处有两眼古井,恰好就成了这条蜈蚣的两只眼睛。这种整体肌理的胡同、四合院形态,正是元大都棋盘式城市建筑格局的具象体现。

Ⅱ.案例分析

1、四合院到主题餐厅的转变——咂摸小店

咂摸的前身是一座小四合院,位于南锣鼓巷沙井胡同。大门是如意门,级别较低,原为普通人家居住。经由商业改造,形成了如今的面貌。

改造前

改造后

小四合院一般是北房三间,一明两暗或者两明一暗。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倒座房)三间。卧砖到顶,起脊瓦房。可居一家三辈,祖辈居正房,晚辈居厢房,南房用作书房或客厅。院内铺砖墁甬道,连接各处房门,各屋前均有台阶。大门两扇,黑漆油饰,门上有黄铜门钹一对,两侧一般贴有对联。

右图为咂摸的手绘平面图,咂摸四合院大门在东侧的南锣鼓巷上,并不是标准的小四合院形制。从图上可以看出,四合院主要的房间被连接起来,与庭院一起构成了餐厅。

入口处将影壁替换为木质橱窗(如下图),尺度小,显得自然,亲切,有回到家的感觉。但玻璃钢架顶棚与橱窗衔接较为生硬,个人认为这里处理欠妥。

商业部分

左图为入口小门厅的屋顶构造,为玻璃钢架顶棚,装修较为简陋,在功能上与改造前比较并无变化,仍然是起到了迎接宾客的作用。

入口橱窗

顶棚节点构造

在结构上,该四合院在庭院上设置玻璃钢架的顶棚,将庭院由室外变为室内,赋予其餐厅的新功能。庭院内光照,充足用灯笼、花草装饰,营造出生气勃勃,轻松愉悦的气氛。

庭院与两侧的厢房打通,仅留下承重结构,形成一个较大的空间,增加了空间的利用面积,可以摆放更多的桌椅,满足其商业需求。

庭院景观

柜台尺度较小,淡黄色的灯光打在木质家具上,似乎在倾诉着过去的故事。

柜台

沿街厢房的餐厅

该四合院的改造将古朴的元素与现代的元素巧妙结合,反映了建筑随着时代的变化,其功能与空间的再生。从前人的居住功能到今人的餐饮娱乐功能,在历史的积淀上开始新的生活,不忘过去,展望未来。

2、四合院由封闭到开放的变化——南锣鼓巷85号

南锣鼓巷85号形制为小四合院,原为普通民居,大门在其东侧的南锣鼓巷上,不是标准的老北京四合院形制。该四合院的改造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对人流的巧妙引导,将人们从沿街店铺引入内部庭院的小吃街上,再在南锣鼓巷上加设一侧门引出人群,将四合院原有的封闭性空间变为开放性的空间。

流线图

入口处的店铺为一处 糖果店,原为四合院的厢房。糖果独特的芬芳将游客引入四合院内,吸引人们前去一探究竟。

入口处糖果店

由店铺进入庭院

庭院入口处的人工景观使得庭院保持了原有的古典韵味,原本四合院的各个主要房间都围绕着庭院改为了小吃店铺,而此时的庭院的两端与南锣鼓巷相通,它的存在更像是一条小吃街,原本封闭的庭院通过对人流的吸引和组织使得庭院变得开放,成为了南锣鼓巷边的一条小胡同。

庭院小景观

庭院上空加设木构架,悬挂灯笼等装饰品,老北京气氛更加浓厚。通过对人流的组织,使庭院重新“活”了起来。

经过调研发现,南锣鼓巷85号老四合院是比较有典型的一个四合院改造案例,通过对人流的组织以及功能区的合理布置从而达到其商业目的,使得旧有的封闭空间被打开,成为商业性质的一处小步行街。

3、由四合院改造而引起的街景变化

店铺的装饰一般都不拘一格,张扬个性,为古老的街道注入了现代、青春的活力,与原有建筑形成强烈对比,形成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进入南锣鼓巷,各色各样的店铺吸引人眼球,过去古老的街巷得到了重生,时代赋予它新的内涵与功能。商业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成长,逐渐形成有机统一。

Ⅲ.总结

南锣鼓巷是老北京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条老街巷,类似的街巷还有很多,它们是否也可以找到自身在新时代中的定位,继续为人们服务?南锣鼓巷作为空间再生的一个成功案例,不仅对今后古建筑的改造有着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建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得到再生的一个写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空间再生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新旧结合才是历史街区重生的最优选择。

调研实例二:

798艺术区——工业厂房的改造

Ⅰ.历史沿革 北京798艺术区所在的地方,是新中国“一五”期间建设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即718联合厂。718联合厂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王铮部长指挥筹建,前苏联、民主德国援助建立起来的。

2002年2月,美国人罗伯特租下了这里120平方米的回民食堂,改造成前店后公司的模样。罗伯特是做中国艺术网站的,一些经常与他交往的人也先后看中了这里宽敞的空间和低廉的租金,纷纷租下一些厂房作为工作室或展示空间。“798”艺术家群体的“雪球”就这样滚了起来。由于部分厂房属于典型的现代主义包豪斯风格,整个厂区规划有序,建筑风格独特,吸引了许多艺术家前来工作定居,慢慢形成了今天的798艺术区。

798地理位置

Ⅱ.案例分析

1、悦美术馆

悦美术馆位于798艺术区核心位置797路B06,包含有艺术展馆,艺术品商店,艺术会所等场所,集展览,餐饮,休闲等功能于一身,着力打造798艺术区具有国际特色,功能齐全,服务一流的全新概念美术馆,是798艺术区内最大的艺术空间之一,也是地理位置最佳,配套及设施最全的艺术空间。悦·美术馆尊重保留了798老厂房的原貌,又通过巧妙的设计改造,展现了极具现代感简约、大气、洁净、通灵的空间感觉。馆内空间

外表面的墙面利用砖块的错列方式,创造了一种粗狂原始的视觉感受,与内部干净纯白空间形成强烈对比。

外部视觉感受

墙体砌筑方式

入口处的挡板隐隐透出阳光,展现出纯洁、自然、神圣的空间感觉,表现出艺术的崇高。

艺术馆内通过对光线的把握和对空间的折叠,营造出神秘寂静的感受。画作摆放其中,引导人们沉浸在艺术的氛围里。

内部空间的分割

在大空间之上加设两条廊道作为沙龙,在结构上保留了原有的厂房结构,在空间上起到了分割空间的作用,是整个空间变得妙趣横生。

大空间上的廊道

悦美术馆在保留原有厂房结构的基础上,对空间进行了合理的艺术加工,由此可以看出,对于老建筑的改造更多是疏导,而不是拆除。

2、佩斯.北京

2008年,佩斯画廊的老板Arne Glimcher决定在北京开办画廊,这是这个画廊帝国近半个世纪以来第一个分支机构,而且设置了画廊空间。佩斯北京坐拥2500多平方米,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德国建筑师设计的大型锯齿形包豪斯风格厂房的基础上,经著名建筑师理查德德·格鲁克曼(Richard Gluckman)改造而成为现代感与包豪斯建筑风格完美衔接,怀旧与现代性兼而有之的纪念性建筑。

屋顶形式

建筑景观

内部展区

佩斯北京画廊在原有厂房基础上,植入现代主义风格,通过大落地窗和极具艺术张力的屋顶形式,成为了798艺术区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厂房的大空间改造较为灵活,设计空间较大,应当充分发挥艺术的想象力,在为建筑的工业使命画上句号的同时,让它在艺术的领域继续发挥余热。

Ⅲ、总结

工业厂房的改造多在保留其原有结构和工业风格上加入新元素,改造较为灵活,可设计的方面较多,建筑师在诠释建筑原有内涵的同时加入更多艺术或商业的元素,让废弃的厂房得到新的灵魂。

实习感悟

本次空间再生方向的建筑认知实习,主要针对历史街巷和工业厂房空间的重生进行了调研。建筑的改造应当尊重建筑原有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行疏通引导,赋予其新的定义,不同的是:古建筑更多的是在文化层面加以升华,而厂房的改造多在结构形式上进行设计,从而达到对大空间的重新利用。本次实习增长了对建筑改造的认识,并进行了归纳总结与思考,对今后的建筑设计学习打下实践基础。

第五篇: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2012年7月9日,作为建筑学院的一员,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苏沪杭建筑认知实习。整个认知实习于7月18日圆满结束,在这个过程中我严格听从老师的指挥,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圆满完成了整个课程考察。

“圣地”上的奇迹——苏州博物馆新馆

参观考察苏州博物馆是在实习的第二天,那天下着小雨,但来参观的人还是排起了长龙,冒着雨我们参观了苏州博物馆,亲身感受了贝聿铭大师为我们带来的心灵震撼。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在2006年10月建成开馆的,该馆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面积八千多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设计师贝聿铭通过苏州博物馆新馆再次向世界展示了自己高超的的建筑造诣和爱国情怀,祖籍为苏州的他集毕生的智慧和感情为家乡苏州设计博物馆,是苏州文化的盛事,也是苏州的荣幸。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不仅使苏州博物馆获得极高的名人效应和品牌优势,同时,通过这个窗口,进一步提高了苏州的知名度,扩大苏州的影响,使世界进一步了解苏州,让苏州进一步走向世界。

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历史保护街区范围,紧靠世界文化 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该地被贝

聿铭先生称之为“圣地”,他曾经说在这一地块上设计博物馆是“人生最重要的挑战”,而现实的确如此,设计苏州博物馆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容易,因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域,他既需要运用传统的元素让人感到协调舒服又要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让人感到很好看有吸引力,毕竟时代在不断发展,苏州博物馆必须做到中而新苏而新才能够在众多博物馆中脱颖而出。

在设计上苏州博物馆新馆做到了与传统的完美结合,传承了苏州传统的建筑风格,整个博物馆位于院落中间,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但博物馆庭院在造景设计上却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它为每个花园寻求了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色调方面苏州博物馆新馆依旧采用白墙灰顶的传统色调,但有所不同的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灰窗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

在屋顶设计上苏州博物馆新馆采用新的几何形式,将苏州传统的坡顶形式“飞檐翘角”重新诠释,另外,苏州博物馆新馆屋顶的另一大亮点是采用了玻璃屋顶与石屋顶相互映衬的手法,使外界光线成功进入展区,提高了室内和活动区域的亮度,在材料上苏州博物馆新馆采用开放式的钢构架、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取代了

过去的木粱和木椽构架系统,这样便控制和过滤了进入展区的太阳光。

在功能布局上,苏州博物馆新馆地块分为三部分,中心部分是

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而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拥有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而整个大厅八个角,位于入口的前庭与博物馆花园之间,是通过对传统的苏州建筑和中国建筑要素的几何形状转变以及重新诠释设计出来的,它是整个博物馆的核心,为参观者去博物馆的其他展区提供通道。苏州博物馆新馆除了字画、双塔瑰宝、明清瓷器和苏州工艺美术品展区外,还布置有特色家具展区,以强调苏州丰富的艺术和文化传统,其中源自自然采光的八角形大厅的二楼是迷人的字画展区,高高的墙面为展示字画长卷提供了背景上的便利,在博物馆花园东边的一个特别的地方是现代美术作品展,展区由简洁优美的模块组合而成,令人心旷神怡。当然,更引人注目的是地下室展区,游人可以通过室内荷花池上方的悬臂楼梯到达地下室,风景优美,惬意舒适,在这里有新石器时代和吴文化文物的展厅,影视厅、多功能厅、卫生间,藏品储藏库,各种行政管理和博物馆内部用房,机械设备用房、停车库以及装卸区域等功能区。

关于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庭院设计是整个设计中的一大亮点,也是苏州博物馆新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庭院的完美设计把苏州博物馆新馆与北部的拙政园融会贯通,成功的把苏州元素镶入苏州博物馆中,使新馆无处不透漏出苏州气息,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主庭院园林设计又不同于传统的苏州园林风格,它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成功的

体现出了苏州博物馆新馆苏而新中而新的设计理念。特别是庭院的水文景观,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令人叹为观止,拍手叫绝。

总之,苏州博物馆新馆是世界博物馆设计中的不朽之作,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地方,在江南小桥流水环绕的圣地里,贝聿铭大师成功的解决了博物馆的走向、色调、功能布局、以及与周围环境的融合问题,整个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肌理都恰到好处。新馆的落成成功的解除了部分人士对苏州博物馆新馆选址的异议,也再次向世界展示了苏州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苏州博物馆新馆,一座坐落在苏州园林中的奇迹,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凭借其“苏而新”“中而新”的设计理念成功的向世界展示了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作为国际顶级建筑大师,贝聿铭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他建筑设计的精髓和他深深的家乡情怀。坐落在忠王府李秀成遗址的新馆非但没有对那些历史遗迹造成伤害,更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这成为了众多游客和之前对该方案反对者的一致观念,偌大一个博物馆,东邻太平天国忠王府,北依名

胜极品拙政园,西南面对千年古城的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院落。其风韵,其神采,其姿色浑然一体。现代流派的苏州博物馆,不仅是建筑设计的奇迹,也是一种人性关怀和民族亲情的彰显。

苏州博物馆新馆,让我们用45度角的敬仰来欣赏它。

江南水乡——魅力杭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也许这句说的有些夸张了,也许这只是观赏者在领略了苏杭美景之后所发出的一句感慨,但这也足以让我们感受到苏杭的美确实甲天下,在来到杭州的几天里,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杭州这座江南水城的美。

杭州是一座拥有八千年历史文化的千年古都,是一座集人文、历史与自然环境于一体的江南水城,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虽历经沧桑,但杭州的历史文化从未断过,在它两千二百多年的建城历史中依旧保存着从吴越到南宋、明、清以来的历史建筑八千多处,正所谓建筑是历史的基因,杭州如此庞大的历史建筑群是后人认识杭州、研究杭州的重要历史材料,同时也是杭州文化延续与发展的重要媒介。

杭州环境优美、经济活跃、文化繁荣,是一个很适宜生活的城市,经历了历代王朝的洗礼和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之后,杭州这座江南水城已在经济、文化和环境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中在经济运行上,形成了围绕日常生活服务和消费的、丰富多样、文化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特色,在旅游上,娱乐、休闲、观光、人文、会展等互相渗透,形成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文化休闲旅游特色,在工业上,以生产最终消费品为主、精致轻型的轻工、丝绸、化工、医药、机械、家电

等门类比较齐全。在文化发展上,杭州的文化贴近生活、丰富多样,雅俗共赏,其中比较有特色和具有代表性的有茶文化、丝绸文化、工艺文化、饮食文化等,在茶文化中最为著名的要数西湖龙井了,走在西湖边的江南小镇上,随时可以听到小商贩们宣传吆喝西湖龙井茶、江南丝绸之类的,他们是那样淳朴、和善,没有推销,没有欺诈,只是用最淳朴的江南口音向游客介绍博大精深的杭州文化,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被感动了,像这样的人民,像这样的文化杭州又有什么理由不让大家闻名而至呢。就包括浙江博物馆,那座坐落在山脚的现代建筑显得是那么大气、优雅,对游客足以是一种灵魂的洗礼和升华。在城市环境方面,杭州风景优美,气候适宜,山、水之间,湖、河、江之间,互相映衬,浑然天成。山水与人文之间,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作为杭州自然人文代表的西湖,以上千年人工文化的精雕细凿,形成精致和谐、巧夺天工的文化景观,包括那座坐落在湖中央的雷峰塔,风景更是别具一格。

在建筑方面,杭州的历史建筑主要采用灰色系列色调,与西湖秀丽的风景相呼应,建筑体型简朴小巧,与西湖山水尺度相协调,既有帝王都城的大气风范又有江南水乡的朴实无华,显得亲民和谐。杭州的建筑汲取和传承了古今中外的建筑风格,无处不透露出博览群雄大都会的繁华气势,其色调,其神韵铸就了杭州建筑天人合一的独特风韵。

杭州保留了众多历史建筑,特别是实习期间我们考察的明清一条街,各式建筑,各抱地势,鳞次栉比,处处透视出美丽的都市风光。

同时杭州古建筑与西湖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比如雷峰塔就坐落在西湖边被山水环绕,显得十分和谐、大气。当然不仅仅是雷峰塔,杭州的建筑大部分都散落在这美丽的风景之中,沿山筑屋,滨河构房,依湖而居,城中有景,景中有城,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完美统一,精致和谐。建筑是文化的象征,杭州庞大的古建筑群同时也反映出了杭州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建筑因文化而立意,文化由建筑而传承。吴越文化、南宋文化、古都文化、水乡文化、西湖文化等在杭州历史特色建筑中都有所体现。

杭州的建筑还带有浓厚的江南水乡特色,建筑依水势而建,错落有致,不追求对称,将自然和人文完美结合。在水乡多河地带还出现了小巷、小桥、码头、石板路、过街楼等富有水乡特色的建筑小品,杭州的水乡建筑重视建筑的雕饰而不过多的追求彩画,质朴中折射出奢华。杭州保留的江南水乡古建筑以及后来建造的江南水乡式建筑大多都以院落为主,住宅布局多穿堂、天井,色彩清净淡雅,白墙黑瓦,木料为棕黑色或棕红色,显得传统而安静。

当然,在历史建筑和江南传统建筑的发展基础上,杭州还保留了一类新的建筑,那就是把历史风格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综合考虑到江南的气候特点而建造的建筑,这些建筑依旧采用杭州传统的建筑形式,但是却运用了西方近代的建造技术,这些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受到了现代人的青睐,同时也展现了博大精深的杭州文化,体现了杭州人民在城市建设上开拓创新、和而不同的建设理念。

众所周知,杭州是一个以旅游业而著称的城市,“上有天堂下有

苏杭”这句话足以见证杭州风景之美,其中西湖之美更是别有一番风韵,千百年来古今中外的游客都为之倾倒,更有众多文人志士赋诗作词以赞西湖之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千古绝唱向世人酣畅淋漓的赞扬了西湖之美,同时,白素贞和许仙感动天地的爱情故事更是为西湖披上了爱情的面纱,那传说了千年的断桥,囚禁了执着白娘子的雷峰塔又是多少游客心驰神往的地方。

西湖文化尊重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国东方园林的典范,在时代的发展中,西湖的建设始终坚持源于自然、重塑自然的原则,使得西湖景观没有过多的人工装饰,没有牵强的人工摆设,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谐。置身于西湖景区,放眼望去,整个湖面开阔、壮观,一览无余,顿时让人心旷神怡为之震撼。同时西湖景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面积之大无与伦比,在偌大一个杭州城生出一片宝地,到处是山到处是水,有谁能不为之震撼呢。还有那流传了千年的爱情故事,朗诵了千年的名词佳句,无一不是对西湖绝世美景的升华。

当然西湖只是杭州旅游业的代表,除西湖之外,杭州还有众多旅游圣地,比如西溪湿地、明清古城、灵隐、龙井问茶等,他们都是杭州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另外,杭州也是一个文化圣地,杭州坐落着中国知名美院“国美”和人称“小清华”的浙江大学,特别是今年三月份中国美院建筑系教授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世界建筑界的最高奖项,这一盛事更是证明了中国美院的雄厚实力,而浙江大学也早已以数学等特色学科闻名中外。

在交通方面,杭州至今已建立起了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公路系统、铁路系统、航空系统、航运系统等共同作用保证了杭州经济文化的正常运行。杭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段,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旅游历史文化名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杭州形成了庞大的水上交通系统,航运每年也为杭州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效益。同时,为了适应广大市民的交通需求、缓解杭州现有交通的压力,杭州市现在正在对原有地铁进行改造建设,改造后的地铁将会承担杭州市区主要人流的运输,成为杭州交通运输业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杭州,这座坐落在江南水乡的历史文化名城,如今已逐渐成为中国城市的核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她将会以国际大都市的身份迎接八方来客。

总而言之,苏沪杭之行是一次心灵的洗涤与震撼。在这次调研中我们一共用了八天时间,参观考察了各地地标性建筑二十余处,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各地博物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它们向我们展示了所在城市现有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以及将来城市的规划发展新方向。此次实习是我们入学以来第一次对理论的伟大实践,我们参观的内容也是包含了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学校、园林、历史遗迹等各种类型的建筑,着实在这次实习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建筑是一门“行万里路”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多走多看我们才能领略到各大建筑的真正含义,才能感受到建筑群的宏伟与壮观,这是通过书本和视频无法感受得到的。亲临现场,你

才能真正感受到赋予在建筑身上的历史含义,这种感觉和激动是在其他场合所无法比拟的。通过此次实习,我们完全摆脱了课本理论教条的束缚,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品读了苏沪杭的知名建筑,更重要的是,经过这一次的心灵洗涤之后,我们对建筑这一门学科的认识更加深刻了,我们的思想和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由之前的探索性尝试性的学习到现在有目的有方向的学习,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实践对学好这一门学科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必定会充分发挥实践的作用,将我们的学习搞得更好。

另一方面,苏沪杭调研实习让我们深深地认识到了历史文化、人文风情、环境气候、地理位置对建筑的影响,不同地方的建筑应适应不同地方传统的建筑特色,要能够体现出不同地方的特征性元素,同时还要运用恰当的手法使新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形成质感和色调的统一。对于建筑来说,协调和统一才是最重要的,不管多漂亮的建筑,如果不能够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能够体现出地方的人文风情和传统色彩,放到哪里都是对当地原有风景的破坏,那么它的美感也就无法表达出来,甚至,如果它不能够适应当地自然气候的话,不说是美观协调了,就连功能也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建筑应适应当地的需要,比如贝聿铭大师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就成功的与苏州当地的传统元素相结合,采用白墙灰顶的色彩表达方式,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同时,此次调研实习让我们认识到了创新是建筑的灵魂。如果一个建筑没有新意只是对其他建筑的照搬照抄,那它就没有存在的亮点

和意义,建筑只有做到了与时俱进、独具一格才能够在建筑群里脱颖而出。因此,作为从事建筑行业的我们,创新必须要从现在抓起,要有自己的创新理念和设计特点,只有在学习中培养了这种创新思想、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我们才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应运自如设计出别具一格的建筑。在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同时也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要数苏州博物馆新馆,尽管苏州博物馆新馆采用了苏州建筑传统的白墙灰顶的色调,但有所不同的是贝聿铭大师把苏州建筑的青色灰瓦用灰色花岗岩代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色调,同时在屋顶的处理上新馆也没有像其他建筑那样呆板僵硬,而是采用了钢构架结构和玻璃采光板,不但增加了博物馆的透光效果,同时对光线进行了有效的过滤,使博物馆内温馨淡雅、环境宜人。

苏沪杭建筑认知实习将会是我人生中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那种对建筑的敬仰与热爱,那种对心灵的洗涤与震撼会激励着我在建筑的生涯里做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下载建筑认知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筑认知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指导老师:许晋 学 生:王鑫 学号:201003050104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为了扩大学生眼界,了解设计图与实际建筑之间的区别、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通过参观典型建......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西安是我国最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次的建筑认知实习选择在西安,更多的是它有较为完善的历史风貌,在现代建筑中融合了地域文化,做出了许多有代表性的作品,古建筑与在它基础之......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建筑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1.实习目的: 为了加强我们对建筑结构工程的理解,学校在开学之初就安排我们进行维持五天的专业认识实习。这个实习不仅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不......

    北京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北京现代建筑认知实习报告北京现代建筑认知实习报告目 录 一、 前言 ............................................ 2 二、 实习内容及目的 ...................................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5篇)

    厦门大学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实习名称: 建筑认知专业: 建筑学学院: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班级: 2013级建筑班学号: 25120132201546 姓名: 许婷婷指导老师: 张燕来、李芝也2......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北京

    北京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湖北文理学院 建筑学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时间 1 北京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1.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的目的地为北京。教师指导学生自己选......

    建筑认知实习

    建筑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 1、扩大对国内城市建设历史与现况成就的了解,掌握城市与建筑设计新的焦点问题及 其在城市与建筑设计实践中的发展动态。 2、根据毕业设计任务要求,考......

    城市与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城市与建筑认知实习报告.txt什么叫神话?请听男人向你表达爱意;什么叫传说?请听男人对你的承诺;什么叫梦境?请看你自己听到前两者时的反应。【前言】 2010年世博会的口号是“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