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法院首例请求履行人民调解协议案件结案5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07:2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关法院首例请求履行人民调解协议案件结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关法院首例请求履行人民调解协议案件结案》。

第一篇:大关法院首例请求履行人民调解协议案件结案

大关法院首例请求履行人民调解协议案件结案

中国法院网讯 6日,云南省大关县人民法院民二庭审理了一起请求履行人民调解协议纠纷的案件,经法官耐心调解,被告自愿履行了人民调解协议书所确认的给付义务。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正式实施后,该院审

结的首例请求履行人民调解协议纠纷的案件。

原告与被告之父邱某某同居生活六年,同居期间,原告以邱某某的名义先后到信用社存款9次共存人民币14100元。2007年邱某某因病去世后,原告与邱某某之女即(被告)因上述存款分配发生纠纷,经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调解,原、被告自愿达成如下协议:存入信用社的14100元由原告享受4600元,被告享有9500元。双方签字确认后,被告并未按照所达成的协议履行给付义务,导致原告诉至法院,请求被告履行人民调解协议。

法律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一条明确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本案原告的诉讼请求符合上述规定。据此,审判人员在庭前多次给原、被告双方做工作,庭审中又耐心细致的主持双方进行调解,并向被告讲解相关的法律规定,指

出其不履行调解协议的违法性。

最终,被告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过错,同时原告也作了一定让步,被告自愿给付了原告

要求享有的4500元,使该案得以圆满解决。周栖西

第二篇:民事起诉状(请求履行人民调解协议纠纷)

民 事 起 诉 状

原告白桂,男,汉族,1966年3月20日生,云南省东山县人,住东山县查书乡浦西村委会海戛村37号。身份证号码:***133。联系电话:15811**1015.被告赵峰,男,汉族,现年50岁,万盛市七底区人,住万盛市七底区浦湘小区4幢6单元201号。电话号码:1371**15156.案由:请求履行人民调解协议纠纷 诉讼请求:

一、请求判令被告赵峰按协议偿还尚欠原告白桂的借款本金及其利息人民币67500.00元。

二、本案诉讼费由被告赵峰承担。

事实及理由:

2012年5月16日,被告赵峰以要做生意资金不足为由,经其亲家陈民和李苏夫妇的介绍,向原告白桂借款本金人民币50000.00元,于当天信用社取款给付被告了,并约定了利息,双方约定2013年9月30日把本息偿还清楚,双方写有借条为据。但是,被告只在此期间内由其亲家代为偿还利息10000.00元,其余本金及其利息至今未偿还。2014年3月10日,原告向浦西

村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经过调解员通知,在浦西调委会调解员主持调解下,以及被告的亲家陈民夫妇和被告女儿赵丽在场的情况下,原、被告自愿协商达成了人民调解协议,约定于2014年农历六月初二之前偿还本息67500.00元,但是被告不讲信用,再次食言,故意逃避债务。

综上所述,出于人情,原告好心向被告赵峰借款为其做生意提供便利,可被告却屡次食言、不讲信用,经过多次索要,被告均找各种借口搪塞,无故拖欠原告的借款不予偿还。为此,为了依法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原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规定,特诉至人民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赵峰按人民调解协议偿还尚欠原告白桂的借款本金及其利息人民币67500.00元,望贵院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为盼。

此致 东山县人民法院

具状人:白桂

2014年7月11日

第三篇:浙江出现首例请求法院确认国企改制无效案

浙江出现首例请求法院确认国企改制无效案

杭州8月3日电(通讯员吕国成)因为不满“红顶商人”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将资产装进了个人和家族腰包,原浙江黄岩房地产开发总公司11名职工近日将组建该公司的4家行政单位、改制后成立的新公司连同新公司股东告上了法院,请求法院“确认改制无效”。据悉,这是浙江省首例“确认改制无效”案。而导演这场改制的就是当地著名的“红顶商人”,台州市黄岩区国土局原副局长、原浙江黄岩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总经理陈熙。

陈熙,在黄岩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1993年,黄岩市(后撤市设区)国土局副局长陈熙被提任市农经委主任,但未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恰逢此时,黄岩市财政局、建设局、国土局和计经委等4家行政机关共同出资成立国有股份合作企业——浙江黄岩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当时的黄岩市委决定陈熙担任这家公司总经理,其国土局副局长职务、公务员身份、工资待遇一切照旧。陈熙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红顶商人”。

由于原黄岩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占尽天时地利,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很快成为台州市最有实力的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几年后,陈熙便开始打起了企业改制的主意。2002年底,黄岩区政府发文同意黄岩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改制:“由41名在册职工出资置换,实行股权重组。”但重组的结果,陈熙与他的亲属获得了改制后的亿嘉房地产开发公司186股股权中的151股,占总股权的81%,其余19%的股份分给了19名职工,另外22名职工则被排斥在改制之外。

原黄岩房地产开发总公司职工张文胜、蔡文耀等11人对这一改制结果不服,认为陈熙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存在非法操作、自卖自买、隐匿资产等一系列“猫腻”,致使几亿元国有资产流失并进了陈熙家族的腰包,遂将黄岩区当初出资的4家行政单位、改制后成立的浙江亿嘉房地产开发公司连同该公司的14名股东告上了法院,请求法院“确认改制无效”。据悉,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改制无效”,这在浙江省还是第一例。

在上述11名原告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同时,原黄岩房地产开发总公司的下岗职工也不断向有关部门写信举报陈熙的问题,终于引起了省、市纪检与检察机关的高度重视,继而,揭开了陈熙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为谋取巨大利益而大肆行贿、非法操作的内幕。据了解,陈熙因涉嫌向黄岩区区委原副书记丁连德、原常务副区长池坚刚等行贿,于今年年初被逮捕,目前这些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采访札记

改制的事前监督很重要

近期,笔者对浙江省检察机关今年1月至6月立案查处的50万元以上的78件大案进行过专题调查,发现涉案金额最大、窝案人数最多、发案率最高的均发生在国企改制中。

笔者认为,加强对国企改制的管理和监督必须做到三点:其一,对单位改制的监督既要加大力度,又要“提前”,以防止贪污、隐匿资产等行为的发生。其二,要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如一旦发现在改制过程中存在隐匿资产等行为,即取消相关人员参与改制企业的竞买资格,或确认本次改制无效等。其三,改制过程要公开、透明,并体现公平原则,让更多有条件的人与企业参与改制企业的竞买。而必须强调的是,改制中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必须进一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吕国成)

“亿嘉房产腐败案”之核心案取得重大突破

“腐败改制”被判无效

这是我省首例改制无效案,具有标志性意义黄岩区政府工作组17日已进驻善后

本报多次报道、备受瞩目的“亿嘉房产腐败案”之核心案——黄岩房产公司改制无效案又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台州市黄岩区财政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分局、发展与改革局等四政府部门等原告与陈熙、陈佳谅父子等十四“亿嘉房产”股东被告所签订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合同》近日被台州市中级法院判决无效。

法律界有关人士指出,这是我省第一起被法院判决的国企改制无效案,此案的宣判对有关改制案的判决有示范性意义,将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同时,这一判决结果也打消了职工对陈熙“坐牢一阵子,幸福一辈子”的疑虑。

日前,黄岩区政府工作组已进驻亿嘉房产公司善后。

欺诈行为成立

损害国家利益

台州法院经审理后认为:黄岩房产公司在其清产核资、委托评估过程中,隐匿横街广场二区斗鸡巷10号、12号营业房二间(原职工食堂)、横街广场二区七号楼一单元二层北三间写字楼等国有资产;黄岩房产大部分工程未进行预提并结转、计提,结转数与实际数有一定的差距。在改制方案的制订过程中,黄岩区政府黄政函(2002)71号《关于同意黄岩房产公司产权置换总体方案的批复》,同意黄岩房产的产权置换总体方案,该方案明确企业产权置换对象是黄岩房产的在册职工,而至改制结束前,黄岩房产由包括陈熙在内的在册职工所控制。因此,作为被改制对象的黄岩房产,与企业产权置换对象即包括陈熙在内的在册职工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在认购股份前,作为企业产权置换对象即包括陈熙在内的在册职工,明知在清产核资阶段隐匿部分国有资产,必然导致瞒报的国有资产部分被漏评;工程未进行审价和办理结算,评估时预提成本准确性无法确定,将对企业的净资产产生影响。但其仍然在清产核资阶段实施了上述行为,其主观上显然是具有欺诈的故意,因此,欺诈行为成立。该欺诈行为直接导致在评估过程中隐匿的部分国有资产被漏评,预提成本准确性无法确定,影响企业的净资产,而且国有资产转让方也因此对拟出让的国有资产价格产生了错误认识,并订立了合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损害国家利益。

陈熙参与了黄岩房产改制方案的制订,其明知改制方案对参与改制资格有着严格的限制,即必须预先缴纳资金,否则无权参加改制。但陈熙主观上具有欺诈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挪用公款充作自己预先缴纳资金的欺诈行为,而国有资产转让方也因此对其作为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资信状况产生了错误认识并据此订立了合同。从这一角度来看,陈熙的行为也构成了欺诈。陈熙在不具备改制方案所要求资信状况的情况下,使用挪用来的国有资产充作自己预先缴纳的资金,将挪用公款用来作购买国有资产的对价,这种做法也严重损害国家利益。陈熙挪用黄岩房产1200万元公款作为自己的认购款,其他款项也大多来自借贷资金,在其受让企业后,挪用亿嘉公司的资金300万元偿还其借款,也违反了有关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关于国有资产受让人应当具有相应购买能力的强制性规定,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资产评估存在低估现象

评估结果未经上级认可

法院认为,《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国有资产占有单位进行资产的“拍卖、转让;企业兼并、出售、联营、股份经营”,应当进行资产评估。这一规定是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三十六条则进一步明确:“经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资产评估结果,除国家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动或者经济行为当事人另有协议规定之外,自评估基准日起一年内有效。”然而,在本案改制过程中,并没有重新评估,仅对此采用期后审计和补充说明。

根据审计组核查报告记载,资产评估存在低估现象,造成黄岩房产净资产的减少,损害国家利益。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规定,国有资产占有单位收到评估报告书后提出资产评估结果确认申请报告,经上级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报批准立项的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确认,而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对该评估结果有审核验证和确认两个步骤,先对资产评估是否独立公正、科学合理进行审核验证,然后提出审核意见,并下达资产评估结果确认通知书。而本案中,既没有资产评估结果确认申请报告,也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签署意见,更谈不上报批准立项的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审核验证和确认通知书,即使期后审计和补充说明有效,也违背了上述的规定。但双方仍然以此评估报告、期后审计和补充说明为基础,订立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合同》。因此,该合同违反了《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第三条的强制性规定,亦应当宣告无效。

整个《产权转让合同》无效

小股东认购有效主张不成立 法院认为,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合同》无效的构成要件分析,清产核资阶段隐匿部分国有资产及工程未进行审价和办理结算,均由企业产权置换对象即包括陈熙在内的在册职工以改制企业黄岩房产名义进行,构成欺诈,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损害国家利益;陈熙挪用公款用于认购股份,并向蒋万明、丁连德行贿,其个人已被追究刑事责任,但对整个黄岩房产改制过程而言,是一种欺诈行为,该行为导致黄岩房产的资产评估存在低评、漏评、隐匿国有资产现象,损害国家利益,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利益。

评估报告是整个改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整个改制工作的基础,华诚公司的黄华会评[2001]29号《资产评估报告书》因超过一年有效期而失效后,尤其是资产评估报告存在低估的现象,没有重新评估反而进行期后审计和补充说明,而期后审计和补充说明也未经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审核验证而后确认,违反了《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第三条的强制性规定。双方依据评估报告、期后审计和补充说明签订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合同》,其后果不仅仅是陈熙个人认购部分无效,而是整个《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合同》无效。因此,徐立群等九被告请求确认陈熙的认购法律关系无效,小股东的认购行为有效的主张不能成立。

综上所述,台州市黄岩区财政局等四原告请求确认《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合同》无效的诉讼请求,合法有理,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一)、(四)、(五)项的规定,并经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近日,台州法院判决如下:确认台州市黄岩区财政局等四原告与陈熙等十四被告所签订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合同》无效。

改制必须预防官商勾结

“反腐英雄”企盼早日上岗

据悉,这是我省首例“确认改制无效”案胜诉。法律界有关人士指出,此案的判决对普遍存在的改制行为失范现象和管理层收购有警示作用,对改制案的判决有示范性意义,显示了法律的正义,有利于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有利于社会稳定。

一直关注此案查处的省检察院检察员吕国成对浙江省检察机关2004年1月至6月立案查处的50万元以上的78件大案进行过专题调查,发现涉案金额最大、窝案人数最多、发案率最高的均发生在国企改制中。他认为,加强对国企改制的管理和监督必须做到三点:其一,对单位改制的监督既要加大力度,又要“提前”,以防止贪污、隐匿资产等行为的发生。其二,要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如一旦发现改制过程中存在隐匿资产等行为,即取消相关人员参与改制企业的竞买资格,或确认本次改制无效等。其三,改制过程要公开、透明,并体现公平原则,让更多有条件的人与企业参与改制企业的竞买。而必须强调的是,改制中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必须进一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曾旁听“亿嘉房产腐败”庭审的许多台州市人大代表认为,本案告诫人们改制时必须从制度上预防官商勾结,发挥市场的作用。他们还对长期坚持举报的上访职工表示敬意。

张文胜等10名黄岩房产公司的职工,近四年来为举报“亿嘉房产腐败案”,维护国家和自身的利益遭到陈熙父子打击报复而相继被除名,甚至被殴打押出公司,并被扣押了2003年以来的工资福利奖金。为举报,他们已倾其所有,仅寄举报材料就已花费数万元,几近倾家荡产,生活难以为继,被当地群众誉为“反腐英雄”。在获悉法院判决的消息后,张文胜对记者说:“对这一判决结果我们表示满意,我们多年的维权抗争终于取得了全面胜利,事实证明我们的行为是正义的!我们期待政府部门尽快恢复我们的职工身份,被扣押的工资奖金福利能如数发还,让我们早日回单位上班。”

另据黄岩最新消息,当地政府已于8月17日下午派出工作组进驻亿嘉房产公司,着手善后事宜。

亿嘉房产改制:无效

qianbao.zjol.com.cn

2006年08月17日 08:47:10 钱江晚报·网络版

亿嘉房产案波澜不断

“亿嘉房产改制无效。”昨天中午,当亿嘉房产的老员工蔡文耀收到这条短信的时候,他的嘴角泛起了深深的笑意,这条短信是他的同事张文胜发给他的。“尽管只有短短几个字,却是我们等了几年的结果。”蔡文耀告诉记者。

张文胜和蔡文耀都是亿嘉房产的老职工,并且是技术工程方面的骨干,他们却一度失去了在亿嘉的工作。虽然目前他们已经通过劳动纠纷官司回到了原来的岗位,但是从2003年起公司就没有给他们安排具体工作,蔡文耀只好到山西的朋友那里去帮工赚取家用,而张文胜则一直赋闲在家。这一切都源于他们从2003年起对亿嘉改制中种种不规范的做法进行的举报。

亿嘉房产系列案自2004年案发以来,大大小小的案中案一直让人们保持对此案的高度关注,牵扯出黄岩区原区长、区企业改制领导小组组长蒋万明受贿案,原黄岩区委副书记、区企业改制领导小组副组长丁连德受贿案。亿嘉房产原老总、这次国企改制的受惠者陈熙也因行贿被判入狱19年。此后因为举报而被解聘的十几位亿嘉老职工又同亿嘉打了大大小小30多场劳动纠纷官司。

今年6月30日,同陈熙等人签订《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合同》的台州市黄岩区财政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分局、发展与改革局四个政府部门将陈熙、陈佳谅父子等14位“亿嘉房产”股东推上被告席,要求法院依法确认他们之前签订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合同》无效,由于行贿和挪用公款已经入狱两年多的陈熙再次被告上法庭,此案涉及改制有效无效的重大问题,使“亿嘉房产案”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国企落入陈熙家族腰包

1993年7月,黄岩区财政局等四位原告共同发起设立了浙江黄岩房地产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黄岩房产)。时任台州市国土资源局黄岩区分局副局长的陈熙受政府委派到该公司担任总经理,为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2001年3月13日,黄岩区政府决定对黄岩房产进行改制,8月3日,黄岩区财政局下达《资产评估项目审查确认书》,确认黄岩房产公司的企业净资产为2856.1万元,审计报告有效期为一年。

同年9月23日,黄岩房产向黄岩区政府提交了《产权转换总体方案》。2002年12月6日,黄岩区人民政府发文同意黄岩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改制,“由41名在册职工出资置换,实行股权重组”——但重组的结果,陈熙获得了改制后亿嘉房地产公司186股股权中的151股,占总股权的81%,他的小儿子陈佳谅购得8股,陈熙父子的股份达到85.48%。其余股份分给了12名职工,另外22名职工则被排斥在改制之外。

2003年2月28日,黄岩区财政局与陈熙所代表的14位被告签订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合同》,同年3月31日,台州市工商局根据被告方的申请,将黄岩房产变更为浙江亿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张文胜、蔡文耀等职工对改制结果不服,认为陈熙“官商两栖”有违国家法律法规;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存在陈熙自卖自买、资产评估过低、改制程序颠倒等一系列猫腻,致使几亿元国有资产流失进了陈熙家族的腰包。由于举报亿嘉房产改制中的种种问题,这些老职工不断遭到陈熙的打击报复,分别被停发奖金福利、除名。2004年7月,参与举报的最后一名“幸存者”蔡文耀也终于收到了除名通知书。尽管如此,这个问题还是引起了纪检、检察机关的高度重视。

2004年7月27日,陈熙因涉嫌行贿、挪用公款等犯罪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后经查明,陈熙在黄岩房产的改制过程中存在行贿、挪用公款购买股份等违法犯罪行为,后被判刑19年。此时,四原告才知道陈熙在签订合同时存在欺诈、违法犯罪行为。于是,当初同陈熙订立产权转让合同的黄岩区四个政府部门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转让协议无效。

四部门诉求改制无效

“根据陈熙在改制过程中的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及本次改制过程中的一些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事实,我们认为,原告方与被告方所签订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合同》是一份无效合同。我们认为陈熙挪用黄岩房产的公款1200万元,并将该款作为其认购公司改制的股份款,属以欺诈的手段订立合同,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原告方的一位代理律师告诉记者。

此外原告还认为,陈熙为达到对其有利的改制目的,向时任改制领导小组组长蒋万明、副组长丁连德行贿,与改制领导小组领导进行串通,致使改制违法操作,改制企业资产被漏评、低评,国有资产发生流失,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其所签订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合同》应属无效合同。

除此以外,四原告还认为合同订立过程违法行为多多。陈熙原属台州市国土资源局黄岩区分局的副局长,在黄岩房产成立后受政府委派到该公司担任总经理,其人事关系一直在黄岩区国土资源分局,其在签订《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合同》时属于国家公务员。陈熙与他人一起购买股份,参与经商、办企业违反了“国家公务员必须严格遵守纪律,不得有办企业以及参与其他营利性的经营活动”的强制性规定,所签订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合同》应属无效合同。

此外原告认为从另一角度讲,该合同因未经有审批权的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职能部门审批,该合同也不能生效。

“4原告与14位被告所签订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合同》,因被告陈熙以欺诈的手段订立合同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在合同签订过程中,被告陈熙与改制领导小组的领导相互串通,致使国有资产流失,损害了国家的利益,该合同在订立过程中存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形,该合同应属无效合同。”四原告的代理律师在6月30日的法庭上向法官表明了自己的诉讼请求。

60万元套来千万国资

法院经过审理后查明,2002年12月9日,陈熙得知公司即将改制,但他没有支付3020万元股份转让款的能力。陈熙为了取得购买股份并签订《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合同》资格的目的,在2002年12月4日,一名公司内部人员在向黄岩房产公司还款时,陈熙叫其将此款不要归还公司,而将1200万元转到陈熙个人账户,后陈熙将1200万元汇入公司作为自己的认购款,2003年2月又转为陈熙个人认购股份购买企业股权的资金。

法院查明陈熙认购的3020万元股份中除去借款和挪用公款,陈熙的实际出资仅为60万元。而转制前黄岩房产的总资产为4.55亿元,2003年底,亿嘉房产在向社会公布的一份材料中说总资产已超过10亿元。法院认定陈熙主观上具有欺诈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在评估过程中隐匿资产导致部分国有资产被漏评、挪用公款充作自己预先缴纳资金的欺诈行为。

近日黄岩区财政局等四部门收到了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三十多页的一审判决书中作出如下判决:“被告与四个政府部门签订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合同》无效。”

第四篇:[法律文书]申请书(请求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

法妞问答 www.xiexiebang.com

申请书

申请人:姓名,性别,民族,年 月 日出生,住址: 省 市 区 路 小区 号楼 单元 室。联系电话:

申请人:姓名,性别,民族,年 月 日出生,住址: 省 市 区 镇 村 组 号。联系电话:

申请人:单位名称,住所地: 省 市 区 路 号 座 层。法定代表人:,职务,联系电话:

请求事项:

请求确认申请人各方于 年 月 日达成的调解协议的效力。事实和理由:

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申请人各方于 年 月 日经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如下调解协议:

一、赔偿 因此次交通事故所致各项损失合计人民币(大写)(¥ 元),于 年 月 日前支付。

二、就此次交通事故一次性赔偿了结,再无其他任何争议。

现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请求人民法院确认上述调解协议效力。望裁如所请。

此致

人民法院

申请人(签名或盖章):

申请人(签名或盖章):

年 月 日 法妞问答 www.xiexiebang.com

----------------------------友情提示:范本有风险,使用需谨慎,法律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范本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最好找专业律师起草或审核后使用。

第五篇:厦门嘉达为漳州市区首例电梯噪音污染侵权案件成功结案

厦门嘉达为漳州市区首例电梯噪音污染侵权案件成功结案 漳州受理首例电梯噪声污染侵权案

2011年05月31日《海峡都市报》报道了“周女士因住宅房屋内的电梯噪音污染侵权向芗城区人民法院起诉房地产,要通过司法途径讨回属于自己的安宁居住环境”。这是漳州受理的首例漳州市区电梯噪音污染侵权案件。

漳州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强制执行,因该房屋已违反《住宅设计规范》电梯噪声的相关规定,该小区的房地产公司应采取措施治理电梯噪声,使周女士的房屋内噪声达到《住宅设计规范》要求。

法院委托企业噪声治理

为公平起见,法院委托漳州市以外的厦门嘉达环保建造工程有限公司治理该电梯噪声。厦门嘉达环保建造工程有限公司从现场勘测开始,详细分析周女士家内的噪声来源、传播途径,制定治理方案。厦门嘉达环保建造工程有限公司林总工程师指出,该电梯噪声主要来源是电梯曳引机系统振动与制动器刹车抱闸张吸振动,主要传播途径是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低频振动辐射以弹性波的形式通过曳引机承重钢梁及井道承重墙进入建筑结构中,在建筑结构中波速高,振动衰减小,当传递至居民住宅内后经过结构辐射,振动立即转变为空气声。该结构传播的噪声系影响居民住宅内的主要噪声。

厦门嘉达环保建造工程有限公司采用曳引机阻尼隔振结构、阻尼隔声板等自主产权的国家专利产品后,有效治理了该电梯噪声。

法院委托第三方检验机构验收结案

为更具说服力,法院委托第三方检验机构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对该电梯噪声与电梯安全性能进行检测。从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出具的检验报告看出,经整改治理后的电梯安全性能满足《曳引式电梯定期检验规则》要求,其业主房屋内的噪声已满足《住宅设计规范》相关规定的要求,至此漳州受理的首例漳州市区电梯噪音污染侵权案件成功结案。

下载大关法院首例请求履行人民调解协议案件结案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关法院首例请求履行人民调解协议案件结案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