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院内部关于合同法解释二第24条合同解除异议期最经典辩论
江阴法院青年法官论坛案例研讨
(二)作者:研究室发布时间:2010-10-16 13:51:07
讨论案例二:江阴石油分公司诉江阴市城镇开发公司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案
一、基本案情
2003年4月8日,原告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江阴石油分公司(以下简称石油分公司)作为乙方与被告江阴市城镇建设综合开发有限(以下简称江阴市城镇开发公司)作为甲方签订土地租赁合同1份,约定:
一、甲方同意将其位于江阴市黄山路东侧、长江路南,大桥一村北(以路为界),面积约6亩的土地划租给乙方使用。该土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号为澄土国用(2002)字第0009574号,合同签订后由甲方到国土局为乙方办理土地租赁登记手续。涉及的土地契税等费用由乙方承担。
二、本合同项下的租赁土地,按照批准的规划是建设加油站及辅房项目。土地租赁使用年限为20年,租赁期自2003年6月1日起至2023年6月1日止。乙方如需缩短租赁期限,须提前一年向甲方提出报告。
三、乙方向甲方承付土地租金,第一个五年租赁费按40万元/年交付,租赁费每5年调整一次,每次递增10%,即2008年6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为44万元/年,2013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为48.4万元/年,2018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为53.24万元/年。租赁费每年支付一次,先付后用,土地租金在每年的6月1日前付清。租赁期间,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乙方承诺甲方参股,并保证不少于40%的股份给甲方。
四、在签订本协议后10天内,乙方应向甲方支付第一年土地租金的50%即20万元作为履行合同的保证。办理好土地租赁登记手续再付50%,即20万元。签订本协议至2003年5月31日乙方建设期,甲方不再另行收取租赁费。
五、乙方按本合同规定承付租金(包括预付租金)时,甲方必须事先向乙方开具收款收据凭证。
六、在本合同规定的租赁期限和使用权范围内,在符合江阴市城市规划要求的前提下,乙方有权对该土地即进行加油站及辅助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相关方面的开发利用和经营活动,甲方应积极配合,不得干涉。
七、乙方租用该块土地时,甲方保证该土地使用权的可租性,保证乙方在租用期内,不影响乙方的经营业务活动。
八、租赁期满后,乙方如需继续租赁该块土地,须在期满前三个月向甲方递交续期申请书,并在确定新的土地租赁使用年限和租金及其它条件后,与甲方签订续租合同。乙方如不续租,甲方有权无偿收回该租赁土地的使用权,而该块土地上的土建等地上构筑物应自行拆除,如不及时拆除,则作自行放弃,归甲方所有。如甲方出售该地块,在同等条件下,乙方应享有优先购买权。
九、如果甲方向乙方开具租金收据后,乙方仍未按本合同第三条款规定按时支付租金,甲方有权解除本合同。合同还约定了其他事项。
上述土地租赁合同签订后,城镇开发公司按约将该土地租赁给石油分公司使用,石油分公司在该租赁土地上投资建造了加油站,城镇开发公司于2004年3月15日办理了国有土地他项权证(澄国用【2004】第003113号)。2008年4月27日前,因城镇开发公司分割土地使用权需要,经石油分公司同意,注销了合同项下土地的原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和他项权证,双方于2008年4月27日共同向江阴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交了重新办理土地他项权证的申请。2008年5月4日,城镇开发公司重新领取了土地使用权证。关于租赁土地的他项权证,到目前为止尚未办妥。
关于租金,2008年6月1日前的租金原、被告双方已结清。2008年6月1日至2009年5月31日的租金,按合同约定,石油分公司应于2008年6月1日前支付给城镇开发公司。关于租金发票,城镇开发公司提出在2008年5月19日已交付给石油分公司(发票上注明的开具日期为2009年5月9日),石油分公司提出在5月中、下旬收到的,因发票上的品目写的是“场地租赁”,而非“租金”,石油分公司于5月底将该发票退给城镇开发公司,后由城镇开发公司在该发票上加盖单位公章,在5月底、6月初再交给石油分公司的。2008年6月5日,城镇开发公司向石油分公司发出律师函,提出他公司已于2009年5月19日将租金发票送给该公司,但该公司至今未能按合同约定支付租金,并向他公司提出解除合同的要求。石油分公司于当日收到该函,并于2008年6月10日向城镇开发公司发出律师函,提出该公司至今未重新办理土地他项权证,并提出他公司已于2008年6月5日正式向该公司发函要求抓紧办理他项权证,避免租金支付等后继事项的延误,同时提出该公司单方解除合同违反法律规定,也不符合双方订立合同目的。2008年6月12日,石油分公司将44万元租金以本票形式交至城镇开发公司财务,城镇开发公司于2008年6月24日将该款退还。2008年7月30日,石油分公司又发律师函给城镇开发公司,提出该公司无权单方解除合同,他公司已于2008年6月11日支付租金,该公司已经接受,表示租赁合同已经实际履行,代表该公司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也是无效的,该公司于2008年6月24日的退款行为,是该公司单方行为,希望该公司接到该函7日内与他公司或律师商量。2008年10月27日,石油分公司又将44万元租金汇给城镇开发公司,城镇开发公司又将该款退还。
又查明,因城镇开发公司欠江阴市大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借款,江阴市大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向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2008)锡民二初字第104号民事判决书已生效,在该判决书的执行中,江阴市大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与城镇开发公司达成和解,由城镇开发公司将本案讼争合同项下的土地使用权作价3294.5万元抵偿给江阴市大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具了(2008)锡执字第405号民事裁定书予以确认。现该块土地使用权尚未办理过户手续。
二、围绕本案的争议焦点,结合合同解除的条件、合同解除的主体、合同解除的后果来进行探讨。本案的争议焦点:一种意见认为:应当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理由是根据我国《合同法》关于合同解除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如果对方没有在约定的异议期间或者超过法定的异议期间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至于合同中违约责任的承担,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解决。另一种意见认为:应当确认被告解除合同的行为无效。理由是:合同的解除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一是解除权资格的享有;二是解除权条件的具备,这种条件的具备应当是客观的,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并非一方当事人自认为具备就可以了;三是解除行为的实施。本案中,虽然被告按照合同约定享有解除资格,并且也将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告知了原告,但却并不具备解除的条件,即并无证据证明原告违反合同的义务。因此,被告的行为实质上是以解除的名义在违反合同,其提出合同解除行为无效。如果在被告根本无解除权的情况下,而仅因原告未在异议期间向法院起诉为由,确认合同解除,会造成对合同法解除制度设置目的悖离。
对于该案例,研讨会形成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应当确认合同已经解除,第二种观点认为,应当确认合同解除无效。
支持第一种观点,认为应当确认合同已经解除的理由主要有:
合同法第96条规定:当事人依照本法第93条第2款、第94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对96条可以分为二部分来理解。
第一层意思是:当事人一方依照合同法第93条第2款、第94条规定解除合同的,应当遵守下列程序规定:
1、必须具备法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即符合合同法第93条第2款、第94条的规定时,不必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只需向对方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就可以解除合同。
2、行使解除权应当通知对方当事人。司法实践中有的当事人通过起诉方式解除合同是否可以呢,是可以的,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是一方当事人根据民事诉讼程序规定,欲依赖送达起诉状的时机,请求法院代为通知解除的意思表示,也是一种通知的方式。针对该条前款的规定,有观点认为一方当事人行使合同解除权时,客观上必须具备合同法规定的解除事由,否则合同解除无效。我不这样认为,虽然合同法对一方当事人行使合同解除权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解除方行使合同解除权,发出解除通知时,对其具有解除权只是也只能是该方当事人自己的观点,或者说是凭自己对法律的理解,认为具备了法定或约定的解除条件,对方当事人及法院、仲裁机构未必都认可。司法实践中对于一方当事人解除合同的事由是否符合法定事由,常常可能是有争议的,甚至不同的法官基于不同的认识也会得出不同的甚至相左的观点。例如,一方认为对方行为构成根本违约,但另一方认为其享有合法的抗辩权,或者其违约是轻微的。所以说,一方当事人行使合同解除权时,对于具备约定或法定的解除条件只能是该方当事人自己的观点,而非在客观上必须与约定或法定的解除条件完全相符。
既然是一方当事人自己的观点,那么就可能与约定或法定的解除条件不完全相符,也就会产生享有合同解除权的一方滥用解除权的情形。为此,合同法第96条后半段规定了救济手段:“对方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即赋于合同另一方异议权。合同法规定,合同解除权人行使解除权时,应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无需重复对方同意,这对于保护合同解除权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但解除权是一种形成权,只需权利人的单方行为,而不必征得相对人同意,便能达到解除合同的目的,这就有可能造成合同当事人之间权益的失衡和不对等。因此,为了平衡双方的利益,法律在保障一方行使解除权时,同时赋于另一方即相对人异议权,即在解除通知到达对方当事人后,如果对方当事人对解除合同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提起确认之诉。
但是,合同法没有对异议期限作出明确规定。若相对方不及时行使异议权,合同是否解除就会长期处于不能确定的状态:即合同解除方发出的解除合同的通知,未必具有解除合同的效力。这既不利于对合同解除权人合法权益的及时有效保护,也不利于维护合同交易的安全和稳定。为此,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规定了异议期为3个月。
那么,非解除权人在约定的异议期或法定的异议期间内没有行使异议权,会导致什么样的法律后果呢?根据司法解释规定,在约定的异议期限届满后才提出异议并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当事人没有约定异议期间的,在解除合同通知到达之日起三个月以后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异议期限届满非解除权人没有表示异议的,应当认为非解除权人的异议权消灭。非解除权人未在约定或法定期限行使异议权的,异议权丧失,合同无可争议地解除。
综上所述,结合合同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来看,如果非解除权人未在约定或法定期限行使异议权的,不管一方的解除合同通知是否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合同均已解除。但合同解除后,并不影响法院对违约的认定,也就是说合同解除后,法院仍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认定由谁来承担违约责任。
支持第二种观点,认为应当确认合同解除无效的理由主要有:
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以后,当解除条件具备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关系自始或仅向将来消灭的行为。合同解除具有如下的法律性质:它是以有效成立的合同为标的,必须具备解除的条件,原则上必须有解除行为,法律后果是使合同关系消灭。法律规定合同解除,目的是为了规范市场秩序,制裁违约方,从而有利于守约方行使司法救济。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解除分为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相对应的解除条件则分为约定解除条件和法定解除条件,合同双方对合同解除条件有约定的从约定,没有约定的则依法定。
本案所涉及的城镇开发公司与石油分公司之间签订的租赁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未违反法律规定,租赁合同合法有效。合同中,双方约定城镇开发公司在向石油分公司开具租金收据后,石油分公司未按合同约定支付租金的,城镇开发公司享有合同解除权,根据此款约定,城镇开发公司与石油分公司就租赁合同的解除约定了解除的条件,此约定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属有效条款,城镇开发公司在条件成就的情况下享有合同解除权,即城镇开发公司享有合同解除权必须同时具备2个条件:(1)城镇开发公司向石油分公司开具了租金收据;(2)石油分公司在收到城镇开发公司开具的租金收据后未按合同的约定向城镇开发公司支付租金。那么,我们现在来分析,合同双方约定的解除合同的2个条件是否都成立了呢?
1、根据租赁合同的约定,城镇开发公司应当在石油分公司每次预付租金前将收据交付给石油分公司,即石油分公司只有在收到了城镇开发公司预开的租金收据后才支付租金,这里面有个先后履行的顺序,城镇开发公司预开租金收据在前,石油分公司支付租金在后,而在2008年6月1日前,虽然城镇开发公司将租金发票交付给了石油分公司,但发票上的品目不是“租金”,故石油分公司将发票退回给城镇开发公司的理由合理,而庭审中虽然城镇开发公司提出在5月底6月初将加盖单位公章的发票交付给了石油分公司,但并未就此提供相关证据,应认定城镇开发公司未将租金发票交付给石油分公司,根据租赁合同,石油分公司享有先履行抗辩权。
所谓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未履行合同义务之前,后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在履行债务时不符合约定时,后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因此,石油分公司在城镇开发公司未将符合双方约定的租金收据或租金发票交付给石油分公司之前,石油分公司有权行使先履行抗辩权,拒绝向城镇开发公司支付相应的租金,从而以此来保护自己的顺序利益,故石油分公司未向城镇开发公司支付租金的行为不构成迟延履行,不构成违约。
2、根据租赁合同,城镇开发公司应当为石油分公司办理土地租赁登记手续,而由于城镇开发公司的原因,在注销了租赁土地的他项权证后,城镇开发公司未在合理期限内为石油分公司办理他项权证,构成违约。虽然租赁合同中未将办理租赁土地的他项权证作为石油分公司支付租金的条件,也未明确两者之间的先后履行顺序,但他项权证是石油分公司依法获得土地租赁使用权的合法凭证,未办理他项权证,意味着石油分公司的合同目的尚未完全实现,石油分公司为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有权据此拒付租金,而事实上本案中石油分公司并未就此拒付租金。
3、虽然根据租赁合同,城镇开发公司向石油分公司开具租金收据后,石油分公司未按合同规定按时支付租金的,城镇开发公司有权解除合同,但根据公平合理原则,此款应当理解为石油分公司在收到城镇开发公司的租金收据后的合理期限内仍未支付租金的,城镇开发公司才有权解除合同。
如果城镇开发公司关于交付发票的庭审陈述是真实的,能够确认在石油分公司将发票退回后,城镇开发公司在5月底6月初又将加盖了单位公章的发票交付给了石油分公司,那么石油分公司在6月12日将租金交付给了城镇开发公司,也应属于在合理期限内履行了合同义务,并未构成迟延履行导致违约。因为,城镇开发公
司自认的交付发票的时间是5月底6月初,并未明确具体的交付日期,如果发票是在6月初交付的,也未明确是6月几号,一般理解下6月5日尚属于6月初,6月12日与6月5日之间相差仅7天,在法律许可的合理期限内,应当认为石油分公司的支付租金的行为不构成迟延履行,而城镇开发公司在6月5日即6月初就向石油分公司发出解除合同的函的行为明显不当,属城镇开发公司滥用合同解除权,该函件不产生解除合同的效力。
综上,城镇开发公司未按合同约定向石油分公司出具租金收据或相应的发票,也未在合理期限内办理他项权证,石油分公司有权拒绝支付租金,石油分公司于6月12日支付租金的行为不构成迟延履行,未违约,租赁合同约定的合同解除的条件尚未成就,城镇开发公司不享有租赁合同所约定的解除权,故城镇开发公司向石油分公司发出的解除合同的函无效,不产生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
有观点从开发公司是否享有解除权方面进行分析:石油公司没有在6月1日之前给付租金的原因,是因为开发公司没有按照规定开发票,石油公司没有违反义务,开发公司没有解除权。
有观点赞同第二种意见,但理由不尽相同。此观点认为,原则上应当否定出租人的解除权,原因在于:第一,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看,接受履行且并未要求解除合同本身可以解释为出租人以该行为修订了解除权产生的条件或者宽恕了承租人的迟延履行行为。第二,承租人迟延后的履行行为、出租人在违约行为发生后的一定期间内未行使解除权的状态、双方在后来期间内的适当履行等事实,在客观上会使承租人产生出租人不再行使该解除权的信赖;根据诚信原则,此种信赖值得保护。基于“权利失效”理论,此时出租人不得再主张行使解除权。第三,这个结论在某些现实情况下更具有合理性:某些出租人此时提出解除合同的重要或者唯一理由在于,租金水平提高,出租人找到或者认为会找到更高的出价者。在此情况下,支持出租人的解除权更不利于建立诚信的市场环境。第四,即使否定出租人的解除权,也并不妨碍其请求承租人迟延履行的违约责任,从而使出租人的损失得到弥补。第五,从比较法的观点来看,有台湾地区学者亦认为,不履行之瑕疵业已补正的情况下,解除权即告消灭,而不履行之瑕疵可补正的情况仅限于给付延迟及能补正的不完全给付。第六,有一种观点认为,履行迟延后,债务人继续履行的,债权人原则上是不能够拒绝受领的。这样,作为履行迟延的后果,直接允许填补赔偿的请求,并不妥当。如果这个观点成立,更加证明,承租人迟延后补正、出租人受领的,出租人不能再行使解除权。
有观点从异议期间进行了分析,认为合同解除必须有个异议,但是本案中有个特殊的问题,即本案被告发出通知、异议期为三个月的话,本案中,司法解释并没有出台,也不确定。合同法解释二是在2009年5月1日才正式颁布的,因此,好似原告的异议期间被司法解释剥夺了。
有观点从合同法司法解释二追溯到合同法司法解释一,又追溯到合同法本身,并从文义解释的角度分析了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第九十四条和第九十六条的规定,认为合同解除权的行使还是要满足93条、94条的规定的,应当认为本案租赁合同解除无效。
无锡中院周耀明主任进行了点评,他认为,案例研讨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既研究法律问题,也研究具体案例,希望江阴法院以此次研讨会为开始,形成一个制度,发现、培育好的经典案例,深入研究,将来可以形成调研案例。关于我们的案例指导工作,最高法院正在研究具体的案例指导意见,近一两年将会出台,上升到一个制度层面。我个人理解,有两个层面的工作,一是把我们自己审理的案件通过我们的编报报送给上级法院,从而指导更广大的法官来进行裁判,成为指导性案例。通过法官对法律的解释,能够形成某种裁判规则,就是很有价值的案例。第二个层面,在我们日常的审判工作当中,我们要注意研究上级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一种适用法律的尺度,我们最高法院的公报,不是判例的判例,在日常的审判实践中,确实存在一个拘束力,因
为我们不妨去找找有没有类似的案例,便于我们借鉴参考,避免走弯路。中院去年进一步加强案例指导意见,与公报所公布的指导性案例判决不同的案件,中院要进行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约束大家的自由裁量权,同时也体现我们对最高院的尊重。如作出相同的判决、但却会引起社会问题的案件,就要求审委会对此作出充分阐述理由。希望我们一线办案法官要注重对公报案例的学习,江阴法院在案例编报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希望今年江阴法院继续推动,推出更多、更精彩的案例。
建议对《合同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法定三个月异议期的适用范围加以限制
郑州中院民四庭 杨成国发布时间:2009-11-13 11:46:06
《合同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第九十九条规定的合同解除或者债务抵销虽有异议,但在约定的异议期限届满后才提出异议并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当事人没有约定异议期间,在解除合同或者债务抵销通知到达之日起三个月以后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而《合同法》第九十六条是合同解除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是关于合意单方解除的规定,第九十四条是法定单方解除的规定。对于合意单方解除规定三个月的异议期,在实践中一般不会遇到什么问题,而对于法定单方解除规定三个月的异议期就很容易产生新的纠纷和问题。①容易被一些人利用而达到其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达到的解除合同目的。合同是否符合单方解除的条件及是否发出解除合同通知全凭当事人的主观判断,一旦合同一方当事人意欲单方解除而又不愿承担违约责任,就可能以符合《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的单方解除情形为由向对方发出解除通知。对方如果认为其解除合同的理由非常荒谬不值一驳而不加理睬,三个月期限一旦届满,其单方解除合同的目的即很可能得逞。②脱离现阶段现实情况,对法律知识及技巧的要求太高。一般民众对法律的了解有限,只是本着其朴素的认知从事经济活动,倒也基本合于法律规范。一旦有此三个月异议期的强制性规定,可能成为人们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障碍。③增加维权成本,徒增讼累。如果因超出三个月异议期而使诉求得不到法院的支持,当事人就只能另行起诉或者诉诸其它方式维权,才有可能获得迟到的救济,浪费法院的宝贵司法资源不说,就当事人其间所遭受的挫折和因此而生的怨愤自非身临其中者可以想象。三个月异议期的适用范围过大,不可避免地要增加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和诉讼。
为此,郑州中院建议,对于《合同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的法定三个月异议期的适用范围应该详加论证,将其限定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
民法本以意思自治为圭臬,20世纪以来虽经历了轰轰烈烈的社会化浪潮,但只是对某些民法原则的局部修正,在世俗的市民生活中还是应该高扬民主自由的理念,以市民自己的意思为依归,而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还是尽量不多干预,以免造成所追求目标之外其他消极效果。
第九十四条内容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在实践中出现的一个案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甲将自己的门面租给乙,租期为5年。到第三年时,甲看到周围门面的租金涨高很多,于是就给乙发了个通知书,以乙把门面转租为由要求解除合同。实际情况是乙一直是由自己在经营该门面,并无转租之事,所以也就未将该通知认真对待。4个月后,丙拿着和甲所签的新租赁合同要求乙交出门面。纠纷发生后,乙将甲起诉至法院。法官根据《合同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当事人没有约定异议期间,在解除合同或者债务抵销通知到达之日起三个月以后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判决乙败诉。后乙又上诉,二审予以维持。综合本案基本事实和双方的举证、质证,二审法院审判委员会研究认为:原、被告因房屋租赁形成的租赁合同关系,符合法律规定,依法有效。被告方以原告擅自转租为由向原告送达解除合同通知后,原告于2009年4月15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被告方的解除合同通知的效力,但其起诉期限已超过《合同法解释二》规定的三个月异议期,其要求确认被告方解除通知无效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在该案中,乙因认为自己与甲的合同合法有效,且已履行多年,而甲的解除行为没有事实根据,就对甲的解除通知没有人追对待,结果因为《合同法解释二》第二十条规定的三个月异议期而使恶意违约的甲方企图得逞,信守合同的乙却因此权利无法得到保障,造成案件审理结果最终与法律所追求的实质公平背道而驰。市民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滞后的法律条文不可能一网无遗,制定规范时刻意追求某一目标可能客观上造成对另一更高价值的背离。民法本以意思自治为圭臬,20世纪以来虽经历了轰轰烈烈的社会化浪潮,但只是对某些民法原则的局部修正,在世俗的市民生活中还是应该高扬民主自由的理念,以市民自己的意思为依归,而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还是尽量不多干预,以免造成所追求目标之外其他消极效果。对于《合同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的法定三个月异议期的适用范围应该详加论证,将其限定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或至少去掉第(五)项的兜底性规定。
责编/小黄
第二篇:合同解除异议期条款的适用限制
合同解除异议期条款的适用限制
◇ 张卓郁 孙 闫2011年11月10日
【案情回放】2007年4月,原告乐购公司与被告浦阳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书,约定浦阳公司按照乐购公司的特定要求建造并向乐购公司出租一幢商业用房用于经营大型超市。浦阳公司同意于2008年3月1日前将符合条件的房屋交付乐购公司装修使用。2009年2月5日,浦阳公司致函乐购公司称:鉴于乐购公司违背双方约定,大量修改交付标准致使建设工期严重滞后等原因,要求解除双方此前签署包括合作协议书在内的所有租赁文件。但根据事后庭审查明的事实可以认定,此时浦阳公司并无合同解除权。次日,乐购公司回函明确表示对解除函的异议,要求继续履行合作协议书。
2009年12月,乐购公司起诉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后又变更请求为要求被告立即返还原告预付租金100万元并赔偿损失共计90余万元。浦阳公司认为:浦阳公司于2009年2月5日向乐购公司签发了解除合同通知,故双方合作协议书已于当时解除。同时,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明确行使异议权的期间为三个月。乐购公司起诉距解除通知到达早已超过三个月的除斥期间,故乐购公司对解除合同的异议不应得到法院的支持。鉴于系争协议书已经解除,乐购公司返还租金及赔偿违约金的诉求亦不应获得支持。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浦阳公司在无解除权的情况下擅自解除合同,构成根本违约,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故判决浦阳公司返还乐购公司预付租金100万元及支付乐购公司违约金350万元。一审宣判后,浦阳公司上诉至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各方观点】如果当事人在发出解除合同通知时实际并无解除权,对方亦未在约定或法定的期间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提出异议,是否发生合同解除的效果?对于超过异议期限的异议权诉讼,法院是否需要对发出解除通知的当事人有无合同解除权进行实质审查?对此,实务界和学界中有不同观点:
浦东新区房管局:行使合同解除权的前提是符合法定或约定的解除条件,合同法司法解释
(二)第二十四条规定的合同解除异议权丧失是指当事人系根据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规定提出合同解除的情况,而本案浦阳公司提出解除合同的理由不符合上述情况,因此不应当适用司法解释的规定。既然浦阳公司行使单方解除权这一逻辑前提不存在,也就不存在乐购公司是否丧失异议权的问题,即双方应当继续履行合同。但鉴于乐购公司已经放弃继续履行的诉请,故乐购公司可以要求浦阳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段匡(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合同法的立法目的在于鼓励合同的实际履行,可以从这点来理解合同法司法解释
(二)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消灭或取得权利的时效应当由法律来规定,司法解释无权对此作出规定,如果超过三个月法院就不对是否有解除权进行审查的话,合同法九十三、九十四条就无法适用了,因此对司法解释第二十四条应限缩解释。
傅鼎生(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关键在于明确最高人民法院给三个月的目的。时间的经过会改变权利义务关系,目的是追求效率,追求效率以牺牲一方的利益为代价。司法解释中依照合同法九十三、九十四条行使解除权,应理解为形式上的依照,而不是实质上的,否则司法解释规定的三个月就没有意义了。如果三个月内没有提出异议,那么就视为提出解除的一方就是有解除权的。因此就本案来说,三个月内没有异议,合同就应该无争议解除。
【法官回应】无解除权的一方发出解除通知不适用解除异议期的规定
笔者认为,经审理查明的事实可以认定,浦阳公司主张解除协议的理由不能成立,故其不享有协议解除权。因此,本案的争议焦点就在于,无合同解除权的一方发出解除通知,另一方没有在法律规定的异议期内向法院起诉的,如何适用合同法司法解释
(二)第二十四条有关异议期的规定?浦阳公司在无解除权的情况下擅自解除合同,并将房屋另行出租并交付案外人,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构成根本违约,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本案浦阳公司解除合同的行为不应获得合同解除异议期制度的保护。
1.合同解除异议权的立法规定
合同法司法解释
(二)第二十四条(以下简称第二十四条)对合同解除的异议期做出明确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第九十九条规定的合同解除或者债务抵销虽有异议,但在约定的异议期限届满后才提出异议并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当事人没有约定异议期间,在解除合同或者债务抵销通知到达之日起三个月以后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该条是对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第九十九条规定的合同解除或者债务抵销的异议期间及其法律后果的解释,而合同法第九十六条是对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规定的解除权行使方式及后果的规定。但是,该条又明确规定“解除合同通知到达之日起三个月之后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就涉及如果发出解除通知一方并无合同解除权,相对方未在异议期内提出起诉,人民法院如何处理,合同的效力状态如何界定的问题。
2.合同法司法解释
(二)第二十四条的适用难点
第一,“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的理解差异。无合同解除权的一方发出解除通知,对方在异议期满后提出起诉的,法院是否需要进行实体审理。
有观点认为,法院不需要再进行实体审理。理由是:合同相对方没有在异议期间向法院起诉,对于这种不作为行为可进行两个法律推定:相对方以沉默方式同意合同解除;相对方以沉默方式认同解约方在解除通知中所称的“解约事由”。并且,第二十四条已然规定了“法院不予支持”,不予支持的范围包括对合同解除异议的不予支持以及对主张违约责任等合同解除后果的不予支持。非解除权人未在约定或法定期间行使异议权的,异议权丧失,合同无争议的解除。非解除权人在约定或法定期间届满后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笔者认为,这种法律推定并不正确,法院需要进行实体审理。一般情况下,沉默行为不能推定同意相对方的意思表示,是民法理论界比较统一的观点。第二十四条是立法机关出于有利于迅速确定经济关系的目的,对异议期满时合同效力的强制性规定,并不能做出合同相对方同意解除的推论,亦不能推定相对方同意所谓的“解约事由”。第二,合同状态的判断分歧。无合同解除权的一方发出解除通知,对方在异议期满后提出起诉的,合同是否发生解除的效果,司法实践中有如下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合同没有解除。一方面,合同法并没有赋予违约方单方解除合同的权利,故不能认定合同已解除;另一方面,这种情况根本不适用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第二十四条异议权的行使具有前提条件,即“当事人对合同法第九十六条规定的合同解除有异议时……”而合同法第九十六条规定的是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事由。故在一方不具备法定解除权和约定解除权的情况下,主张合同解除的,另一方无需提出异议。
第二种观点认为合同已经解除。首先,虽然此情况不属于合同法规定的任何一种合同解除方式,但是为了避免合同效力长期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应当认定合同已经解除;其次,认为第二十四条异议权的行使有前提条件的观点犯了逻辑上的错误。当事人的解除事由是否符合法定或约定的要件,是需要法院事后实体审查方能判断的。故当事人发出解除通知时,只要其解除事由形式上符合法定或约定的解除要件,就应当适用第二十四条异议期的规定。
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理由是:
首先,从文义解释的角度来看,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的适用条件之一是具备法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异议权及异议期的适用前提是解除权解除,若发出解除通知一方根本就没有解除权,就不涉及解除权解除这一合同解除类型,当然也就不存在合同法第九十六条所规定的“异
议”。此种情况下所谓的“解除合同通知”只能视作一方当事人要求解除合同的要约,除非对方予以承诺,否则当然不会发生合同解除的效果。
其次,从法律后果来看,如果发出解除通知一方无合同解除权,逾期未提异议的,合同仍告解除,那解除时间节点的判定会陷入悖论。如果认定异议期届满之日解除,缺乏合同法上的依据,也不符合解除权解除的构成要件。如果追溯到解除通知到达之日解除,则相当于把异议期限届满未提异议作为之前发出解除通知一方解除权成就的一种事由,亦无法律依据。
第三,从社会效果上看,如果逾期提出异议即发生合同解除的效果,则可能导致违约方通过发出“解除通知”的方式规避违约责任的承担,此种情况下若要求守约方必须通过诉讼来否认“解除通知”的效力,会导致守约方陷入讼累,有违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这在债的抵销领域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抵销的异议同样会有此效果,此种情况下没有抵销权的债务人随意行使“抵销权”的话,债权人若三个月内未起诉,自己享有的债权就被“抵销”了,这不仅消灭了既定的债务,而且是以凭空创设一个债权来抵销既定债务,显然不公平。
由此看来,对于合同法司法解释
(二)异议期的规定必须予以限缩解释,即提出合同解除或债务抵销的一方当事人必须首先具备合同法第九十六条及九十九条关于合同解除及债务抵销的条件,其次应当以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通知对方,在具备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另一方当事人未在约定或法定三个月的异议期内对合同解除或债务抵销提出异议的,则意味着合同解除或者债务抵销成立。若一方当事人并不具备合同解除或抵销债务的条件的,则不能适用合同法司法解释
(二)第二十四条的规定。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