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委《决定》修改建议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的情况汇报(5篇)

时间:2019-05-15 08:23: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省委《决定》修改建议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的情况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省委《决定》修改建议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的情况汇报》。

第一篇:关于省委《决定》修改建议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的情况汇报

文章标题:关于省委《决定》修改建议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口计生的情况汇报

×××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最近,我县人口计生一条线对省委《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决定》进行认真讨论,共提出6点修改建议:

1、对违法生育“是党员、干部的,依纪依法从严惩处”规定中,建议加上行政机关人员、事业单位职工,一律实行“双开”,所在单位责任人三年内不得提拔,不得评优。

2、因企业老板等富人名人超生社会影响大,收入标准难界定等问题,建议对他们夫妇双方当年的收入由县纪检、监察、经济主管部门参与界定,确保足额处罚到位。并予以曝光,取消产品评优和个人评先资格。

3、在实行齐抓共管过程中,建议公安在申报户口、学校在儿童入学、工商在办理证照、医院在产妇接产等方面继续查验计划生育证明。残联在鉴定发残疾证时,应由计生部门共同参与,减少不符合条件的照顾生育。

4、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中,建议计划生育干部实行一条线垂直管理,乡镇计生中心人员由县人口计生委统一管理使用,以便根据情况对计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乡镇政府不得擅自配备调整计生人员。

5、在现有奖扶政策的基础上,建议凡农村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夫妇,从领证之日起,即由国家和个人按比例共同投保养老,逐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6、国家和各级政府投入的计划生育事业费,建议由县人口计生委统一管理使用。

现在,把我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人口计生的调研、做法和思考情况汇报如下:

今年来,我县就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和对中央《决定》贯彻落实等问题,召开了××次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并深入村组开展群众访谈活动,初步摸清了影响农村计划生育开展,导致计划外生育人数增多的“五大”因素:即:一是正确的舆论跟不上“误论”的传播速度。近几年来,我们在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法》的过程中,大家都依仗法律的权力能约束人们的生育行为,对计划生育现行政策的宣传有所淡化,特别是“七个不准”的提出,有部分从事计生的基层干部感到束手无策,于是在社会上很快就出现了现在计划生育松了的“误传”,原来不想超生的人员思想也开始动摇,在一些地区计划外生育很快就出现了反弹的现象。二是年轻夫妇受不了双方父母的压力。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以上的年轻夫妇生育一孩后,不想超生,但他们的双方父母坚持要他们超生,并捧出了社会抚养费由他们交,小孩的一切抚养、上学的经费全由他们负担等“父子协定”。有的儿媳们不同意,老人们就无理取闹,有的开始虐待媳妇,有的动员儿子离婚。有的夫妇为了满足老人们的心愿或保全自己的家庭地位,无奈地超生。三是节育措施没有满足群众避孕需求。有很大一部分育龄妇女是由于我们服务的不到位,一方面该按时落实的节育措施,没有按时落实,落实了的措施有效性差,导致意外怀孕,现实的孕情,使她们萌生了超生的念头。另一方面孕情检测跟不上,随着怀孕月份的增大,处理难度也随之加大。四是性别选择成了超生的“驱动器”。有不少育妇说:“过去我们不敢超生,原因是不知生男生女,现在B超鉴别胎儿,一鉴一个准,谁不想再选择一个呢”?有的育妇计划外怀孕后,躲在外面等待B超鉴别,如果是她们要选择的性别,就继续外躲,如果是他们不要的性别,自动的回到家里,有的服从检查,有的主动报告,村干部一看便知,但目前尚无政策予以保护,她们在手术时,不仅费用要报销,还要干部全程服务,村干部哭笑不得。五是弹性管理导致弹性生育。对计生实行“一票否决权”,过去有“否决力”,现在超生的面大了,甚至找不出过硬的单位,在没有“否决力”的情况下,被迫加大弹性,否决最差的,使计生失去了“底线”。有的镇计划生育事业费投入不到位,将社会抚养费划为事业费,虽有计生考核的压力,但缓解了经费投入的压力,失中有得,计生也就无“底线”而言了。对于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手段不硬,弹性更大,有钱多征,少钱少征,无钱不征,抗征者照样逍遥法外,对计生的开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的做法和思考是:

一、培育新农民。计划生育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而新农村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开展计生的新的条件,全县正以不同的方式对农民进行思想、思维、知识、智能进行培训,其中包括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等“世代服务”内容。并以此为载体,在全县全面推广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目前运行良好,效果显著。我们在××镇××村调查,有一个对象计外怀孕后,村里的群众主动帮助做,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该镇还把计划生育责任制延伸到每个家庭主要成员,即以计生户父母为家庭计生第一责任人,签订计生管理合同。利用村民自治组织,定期召开他们的思想交流会议,一方面让他们知道计划生育政策和管理要求,强化计生家庭责任。另一方面,树立父

母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把子女的精力集中在勤劳致富上,以致建成一个家庭富裕、生育文明、居室优美的社会主义的新农家

二、建立新机制。为使全县人口计生运行机制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要紧紧抓住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乡镇机构改革契机,加大改革力度,在改革前对所有计生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开展素质教育,造浓改革氛围。改革中进行资格考试、能力和素质测试,实行阳光操作,稳妥推进。改革后的计生一条线人员应由县级人事部门和人口计生委统一管理使用,镇区计生中心人员亦可在全县计生系统内流动,镇区不得擅自借用或调整计生中心人员,以确保计生队伍的稳定,人员结构的优化。同时改革经费投入渠道和管理使用方法,建立县、镇政府统一投入、县财政统一监管、县人口计生委统一管理,镇区包干使用的经费投入机制,确保计划生育经费按时、足额到位。

三、引进新技术。对现有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开发使用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所有已婚育龄妇女的指纹信息全部储存电脑管理系统之中,服务站服务人员有没有为对象服务、对象户有没有落实节育措施?是什么措施等可以笔下操作的重要信息,一律以本人指纹为准。可以设定在指定服务项目中留有指纹,也可设定“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栏目,让被服务对象当场进行指纹评议,通过指纹管理、指纹评议,一方面促使计生服务人员,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让每一个育龄夫妇都能享受到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另一方面,在各级计生部门进行考核评估时可以直接进入该系统查询全部的真实的计生服务信息,客观地评估服务绩效,准确地指导今后,通过优质的服务和严密地管理,全面体现新农村建设中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

四、制定新政策。年内将制定出台《关于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决定》,在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入学就医、城区改造、困难救助等方面向计划生育倾斜,进一步发挥少生快富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高计划生育对象户养老扶助标准,并把计生户的社会保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民生指标之中。加大对有“两非”行为人员的惩治力度,全面实施对B超室统一配置合格的摄像设备,实行24小时监控,县“两非”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按月对每一B超摄像资料进行查阅,对有重大嫌疑的交公安机关侦破。对使用B超鉴别胎儿的医生,一律实行开除,终身不得从医,对因鉴定性别导致非医疗性引产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撤销医院院长职务。加强孕前型管理,确保计划外怀孕早发现、早处理,对怀孕达6个月以上,不得实施非医疗性引产,不给怀孕女婴对象有可乘之机,从管理上、制度上、政策上彻底遏制“两非”案件的发生。

五、采取新举措。在新农村建设中,我县不断强化对人口计生的领导,对新农村和计划生育实行同规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坚决把责任落实、责任追究放在计生的第一位,对各级年初签订的计生责任状,逐一进行检查对照,对严重不到位,并有失职行为的,提前追究领导责任。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会办计划生育制度,排查存在问题,提出新的整改方案。坚持计划生育的考核、调查、解剖、监测、分析制度,运用多种手段,促进计划生育健康运行。坚持计划生育预警制度,对领导重视不够,问题存在严重,后进转化不力的镇、村及时发出预警警报。重点改革对领导干部计划生育责任的追究办法,即把过去的年终“一票否决”改为平时“一票否决”或“一事否决”,或防止年终时横比竖看,难以决断。对各级干部的计划生育责任实行关口前移,把切实可行的指标定为的“底线”,任何责任人随时触犯计生“底线”,随时予以处理,不搞年终算总账。通过硬化干部责任,强化基础管理,提高科技水平,强势推进我县计生的开展。

《关于省委《决定》修改建议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口计生的情况汇报》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关于省委《决定》修改建议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口计生的情况汇报。tUe

母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把子女的精力集中在勤劳致富上,以致建成一个家庭富裕、生育文明、居室优美的社会主义的新农家

二、建立新机制。为使全县人口计生运行机制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要紧紧抓住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乡镇机构改革契机,加大改革力度,在改革前对所有计生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开展素质教育,造浓改革氛围。改革中进行资格考试、能力和素质测试,实行阳光操作,稳妥推进。改革后的计生一条线人员应由县级人事部门和人口计生委统一管理使用,镇区计生中心人员亦可在全县计生系统内流动,镇区不得擅自借用或调整计生中心人员,以确保计生队伍的稳定,人员结构的优化。同时改革经费投入渠道和管理使用方法,建立县、镇政府统一投入、县财政统一监管、县人口计生委统一管理,镇区包干使用的经费投入机制,确保计划生育经费按时、足额到位。

三、引进新技术。对现有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开发使用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所有已婚育龄妇女的指纹信息全部储存电脑管理系统之中,服务站服务人员有没有为对象服务、对象户有没有落实节育措施?是什么措施等可以笔下操作的重要信息,一律以本人指纹为准。可以设定在指定服务项目中留有指纹,也可设定“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栏目,让被服务对象当场进行指纹评议,通过指纹管理、指纹评议,一方面促使计生服务人员,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让每一个育龄夫妇都能享受到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另一方面,在各级计生部门进行考核评估时可以直接进入该系统查询全部的真实的计生服务信息,客观地评估服务绩效,准确地指导今后,通过优质的服务和严密地管理,全面体现新农村建设中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

四、制定新政策。年内将制定出台《关于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决定》,在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入学就医、城区改造、困难救助等方面向计划生育倾斜,进一步发挥少生快富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高计划生育对象户养老扶助标准,并把计生户的社会保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民生指标之中。加大对有“两非”行为人员的惩治力度,全面实施对B超室统一配置合格的摄像设备,实行24小时监控,县“两非”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按月对每一B超摄像资料进行查阅,对有重大嫌疑的交公安机关侦破。对使用B超鉴别胎儿的医生,一律实行开除,终身不得从医,对因鉴定性别导致非医疗性引产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撤销医院院长职务。加强孕前型管理,确保计划外怀孕早发现、早处理,对怀孕达6个月以上,不得实施非医疗性引产,不给怀孕女婴对象有可乘之机,从管理上、制度上、政策上彻底遏制“两非”案件的发生。

五、采取新举措。在新农村建设中,我县不断强化对人口计生的领导,对新农村和计划生育实行同规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坚决把责任落实、责任追究放在计生的第一位,对各级年初签订的计生责任状,逐一进行检查对照,对严重不到位,并有失职行为的,提前追究领导责任。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会办计划生育制度,排查存在问题,提出新的整改方案。坚持计划生育的考核、调查、解剖、监测、分析制度,运用多种手段,促进计划生育健康运行。坚持计划生育预警制度,对领导重视不够,问题存在严重,后进转化不力的镇、村及时发出预警警报。重点改革对领导干部计划生育责任的追究办法,即把过去的年终“一票否决”改为平时“一票否决”或“一事否决”,或防止年终时横比竖看,难以决断。对各级干部的计划生育责任实行关口前移,把切实可行的指标定为的“底线”,任何责任人随时触犯计生“底线”,随时予以处理,不搞年终算总账。通过硬化干部责任,强化基础管理,提高科技水平,强势推进我县计生的开展。

《关于省委《决定》修改建议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口计生的情况汇报》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关于省委《决定》修改建议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口计生的情况汇报。tUe

第二篇:关于省委《决定》修改建议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的情况汇报

文章标题:关于省委《决定》修改建议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的情况汇报

×××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最近,我县人口计生一条线对省委《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进行认真讨论,共提出6点修改建议:

1、对违法生育“是党员、干部的,依纪依法从严惩处”规定中,建议加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事业单位职工,一律

实行“双开”,所在单位责任人三年内不得提拔,不得评优。

2、因企业老板等富人名人超生社会影响大,收入标准难界定等问题,建议对他们夫妇双方当年的收入由县纪检、监察、经济主管部门参与界定,确保足额处罚到位。并予以曝光,取消产品评优和个人评先资格。

3、在实行齐抓共管过程中,建议公安在申报户口、学校在儿童入学、工商在办理证照、医院在产妇接产等方面继续查验计划生育证明。残联在鉴定发残疾证时,应由计生部门共同参与,减少不符合条件的照顾生育。

4、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中,建议计划生育干部实行一条线垂直管理,乡镇计生中心人员由县人口计生委统一管理使用,以便根据工作情况对计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乡镇政府不得擅自配备调整计生人员。

5、在现有奖扶政策的基础上,建议凡农村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夫妇,从领证之日起,即由国家和个人按比例共同投保养老,逐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6、国家和各级政府投入的计划生育事业费,建议由县人口计生委统一管理使用。

现在,把我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的调研、做法和思考情况汇报如下:

今年来,我县就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和对中央《决定》贯彻落实等问题,召开了××次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并深入村组开展群众访谈活动,初步摸清了影响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导致计划外生育人数增多的“五大”因素:即:一是正确的舆论跟不上“误论”的传播速度。近几年来,我们在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法》的过程中,大家都依仗法律的权力能约束人们的生育行为,对计划生育现行政策的宣传有所淡化,特别是“七个不准”的提出,有部分从事计生工作的基层干部感到束手无策,于是在社会上很快就出现了现在计划生育工作松了的“误传”,原来不想超生的人员思想也开始动摇,在一些地区计划外生育很快就出现了反弹的现象。二是年轻夫妇受不了双方父母的压力。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以上的年轻夫妇生育一孩后,不想超生,但他们的双方父母坚持要他们超生,并捧出了社会抚养费由他们交,小孩的一切抚养、上学的经费全由他们负担等“父子协定”。有的儿媳们不同意,老人们就无理取闹,有的开始虐待媳妇,有的动员儿子离婚。有的夫妇为了满足老人们的心愿或保全自己的家庭地位,无奈地超生。三是节育措施没有满足群众避孕需求。有很大一部分育龄妇女是由于我们服务工作的不到位,一方面该按时落实的节育措施,没有按时落实,落实了的措施有效性差,导致意外怀孕,现实的孕情,使她们萌生了超生的念头。另一方面孕情检测工作跟不上,随着怀孕月份的增大,处理难度也随之加大。四是性别选择成了超生的“驱动器”。有不少育妇说:“过去我们不敢超生,原因是不知生男生女,现在B超鉴别胎儿,一鉴一个准,谁不想再选择一个呢”?有的育妇计划外怀孕后,躲在外面等待B超鉴别,如果是她们要选择的性别,就继续外躲,如果是他们不要的性别,自动的回到家里,有的服从检查,有的主动报告,村干部一看便知,但目前尚无政策予以保护,她们在手术时,不仅费用要报销,还要干部全程服务,村干部哭笑不得。五是弹性管理导致弹性生育。对计生实行“一票否决权”,过去有“否决力”,现在超生的面大了,甚至找不出过硬的单位,在没有“否决力”的情况下,被迫加大工作弹性,否决最差的,使计生工作失去了“底线”。有的镇计划生育事业费投入不到位,将社会抚养费划为事业费,虽有计生考核的压力,但缓解了经费投入的压力,失中有得,计生工作也就无“底线”而言了。对于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手段不硬,弹性更大,有钱多征,少钱少征,无钱不征,抗征者照样逍遥法外,对计生工作的开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的做法和思考是:

一、培育新农民。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而新农村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开展计生工作的新的条件,全县正以不同的方式对农民进行思想、思维、知识、智能进行培训,其中包括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等“世代服务”内容。并以此为载体,在全县全面推广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目前运行良好,效果显著。我们在××镇××村调查,有一个对象计外怀孕后,村里的群众主动帮助做工作,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该镇还把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延伸到每个家庭主要成员,即以计生户父母为家庭计生第一责任人,签订计生管理合同。利用村民自治组织,定期召开他们的思想交流会议,一方面让他们知道计划生育政策和管理要求,强化计生工作家庭责任。另一方面,树立父母

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把子女的精力集中在勤劳致富上,以致建成一个家庭富裕、生育文明、居室优美的社会主义的新农家

二、建立新机制。为使全县人口计生工作运行机制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要紧紧抓住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乡镇机构改革契机,加大改革力度,在改革前对所有计生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开展素质教育,造浓改革氛围。改革中进行资格考试、能力和素质测试,实行阳光操作,稳妥推进。改革后的计生一条线人员应由县级人事部门和人口计生委统一管理使用,镇区计生中心人员亦可在全县计生系统内流动,镇区不得擅自借用或调整计生中心人员,以确保计生队伍的稳定,人员结构的优化。同时改革经费投入渠道和管理使用方法,建立县、镇政府统一投入、县财政统一监管、县人口计生委统一管理,镇区包干使用的经费投入机制,确保计划生育经费按时、足额到位。

三、引进新技术。对现有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开发使用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所有已婚育龄妇女的指纹信息全部储存电脑管理系统之中,服务站服务人员有没有为对象服务、对象户有没有落实节育措施?是什么措施等可以笔下操作的重要信息,一律以本人指纹为准。可以设定在指定服务项目中留有指纹,也可设定“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栏目,让被服务对象当场进行指纹评议,通过指纹管理、指纹评议,一方面促使计生服务人员,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让每一个育龄夫妇都能享受到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另一方面,在各级计生部门进行考核评估时可以直接进入该系统查询全部的真实的计生服务信息,客观地评估服务绩效,准确地指导今后工作,通过优质的服务和严密地管理,全面体现新农村建设中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

四、制定新政策。年内将制定出台《关于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在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入学就医、城区改造、困难救助等方面向计划生育工作倾斜,进一步发挥少生快富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高计划生育对象户养老扶助标准,并把计生户的社会保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民生指标之中。加大对有“两非”行为人员的惩治力度,全面实施对B超室统一配置合格的摄像设备,实行24小时监控,县“两非”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按月对每一B超摄像资料进行查阅,对有重大嫌疑的交公安机关侦破。对使用B超鉴别胎儿的医生,一律实行开除,终身不得从医,对因鉴定性别导致非医疗性引产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撤销医院院长职务。加强孕前型管理,确保计划外怀孕早发现、早处理,对怀孕达6个月以上,不得实施非医疗性引产,不给怀孕女婴对象有可乘之机,从管理上、制度上、政策上彻底遏制“两非”案件的发生。

五、采取新举措。在新农村建设中,我县不断强化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对新农村和计划生育实行同规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坚决把责任落实、责任追究放在计生工作的第一位,对各级年初签订的计生工作责任状,逐一进行检查对照,对工作严重不到位,并有失职行为的,提前追究领导责任。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会办计划生育工作制度,排查存在问题,提出新的整改方案。坚持计划生育工作的考核、调查、解剖、监测、分析制度,运用多种手段,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健康运行。坚持计划生育工作预警制度,对领导重视不够,问题存在严重,后进转化不力的镇、村及时发出预警警报。重点改革对领导干部计划生育工作责任的追究办法,即把过去的年终“一票否决”改为平时“一票否决”或“一事否决”,或防止年终时横比竖看,难以决断。对各级干部的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实行关口前移,把切实可行的指标定为工作的“底线”,任何责任人随时触犯计生工作“底线”,随时予以处理,不搞年终算总账。通过硬化干部责任,强化基础管理,提高科技水平,强势推进我县计生工作的开展。

《关于省委《决定》修改建议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的情况汇报》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关于省委《决定》修改建议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的情况汇报。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中对人口计生工作思考和建议

新农村建设中对人口计生工作思考和建议

农村人口问题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省既是农业省份,又是西北地区人口大省,在建设新农村大背景下必须抓紧抓好农村人口计生工作。经过这几年的初步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协调各部门制定出台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尤其是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节育户,即农村“两户”)的优先优惠政策、把控制人口目标与给群众给好处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等等方式方法和政策措施,是统筹解决我省人口问题,有效缓解人口压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为了在新农村建设中更进一步抓好人口计生工作,我们以为还需强化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城乡人均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使农村广大计生户的生殖健康服务缺乏资金保障,建议在新农村建设中全面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对农村群众尤其是农村“两户”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的投入。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在第二届中国医院院长大会开幕式上说,现在中国医疗资源80%在城市,广大农村仅占20%。在联合国公布的医疗卫生工作公平性排序中,中国位列192个成员国的倒数第四。测算显示,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村居民所花费的医疗费用,不足城市居民的三分之一。她指出,政府承担维护公共卫生和公民健康权益的责任不能变。计划生育县、乡服务站(所)作为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生殖健康和避孕节育的服务机构,义不容辞地承担着维护公民健康权益的职责。如何有效解决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不公,为广大农村地区90%的人群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确保我省广大农村育龄群众享有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切实维护公民的健康权益,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破解的难题之一。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日趋完善,服务能力得到提高,科技管理逐步规范,技术服务成效明显,在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育龄群众身心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基层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主力军,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诸如,服务能力较弱。全省40%的县服务站服务能力不足,乡镇服务所54%达不到规范化标准,3/4不能单独开展结扎、皮埋和妇女病普查。技术人员素质较低。具有医学本科学历的仅占1.94%,高级职称技术人员仅103人。从业人员大多为近年医学中专新分配毕业生,未取得执业资格人员占41%。服务机构、设备老化。全省县级服务站需要改、扩建、新建的34个,乡级服务所582个。县站缺少开展服务急需的基本设备,乡所开展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管理、教育、宣传、妇女病查治等工作缺乏必备设备。技术服务成本高,自主发展能力不足。我省地域辽阔,服务半径大,如玛曲、碌曲、肃南、肃北、阿克塞、敦煌等县、市面积在1~3万平方公里左右,陇南、定西等地山大沟深。据肃南县测算,放一个环仅车辆往返汽油费就需要近200元。宕昌县技术服务人员到有些边远乡、村开展环孕情服务必须背着发电机、b超上门。这些因素造成我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成本很高,服务站(所)很难良性发展,自主发展能力很弱。

要实现“十一五”期间我省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提出的“群众享有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出生缺陷发生率逐步降低,婴儿死亡率降到23‰以下,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42/1

0万以下”、“县级服务站达到国家标准,规范化乡镇服务所达到80%”的目标,我们认为,必须加大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设的投入。建议实施四个项目:

第一、县、乡(镇)服务站(所)标准化建设项目

该项目直接成本属于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符合成本递减原则。主要是在目前网络已基本形成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建设,一并进行乡镇服务所和婚育学校一体化改造,增加农村公共医疗资源、改善农民生殖保健条件和计划生育服务的基础设施条件,有效提高项目区计划生育公共服务边际成本的收益率,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成为农村公共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农村出生缺陷干预项目

此项目含三个子项目,以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为依托,对重点地区以提供免费药物的方式进行干预。甘肃每年出生1.5万缺陷儿,按干预成功率40%测算,每年可少出生6000名“缺陷儿”,减少6000个家庭近2.4万的贫困人口,缓解了给卫生资源带来的压力,有效降低人口出生率、新生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将使农户享受到更高水平的优质服务。

第三,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妇女生殖健康促进项目

充分利用“十五”期间全省普遍开展妇女病普查及所建立的妇女健康档案等资料,在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等妇女病高发地区,开展以妇科病普查和宣传教育为主的妇女生殖健康干预项目,提高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妇女健康水平和提高节育措施的有效率,减少对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改善项目区妇女的健康意识和生育观念。

第四、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技术公共服务项目

依托西北地区人口信息中心(待建)和甘肃省计划生育科研所,建设全省人口计生综合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居西北地区领先地位的省级计划生育技术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中心(甘肃省生殖保健院);甘肃省计划生育不孕不育/生殖技术服务中心;甘肃省计划生育遗传优生指导中心;甘肃省计划生育避孕药品/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信息中心;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学术交流中心(甘肃省性学会);甘肃省计划生育病残儿医学鉴定中心。

二、当前出台的一些政策对控制农村人口有不利影响,建议在新农村建设出台政策中,充分体现农村“两户”的现实利益,实现农村“两户”享受政策的利益最优化。

自二十世纪70年代推行计划生育以来,经过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我省人口计生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全省因实行计划生育少出生955万人,使人均gdp相对提高了1590元,为全省提前4年完成翻两番奋斗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压力,人口控制的重要性逐渐被社会各界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接受。但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国家出台的一些重大政策措施和社会保障制度中,诸如发改部门的以工代赈易地搬迁、扶贫部门的整村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教育部门的“两免一补”等等,均按人头分配资金(项目),如此累加,必然使人口数量相对较少的计划生育户受助程度降低,政策帮扶力度减弱,现实利益受损。由此将严重挫伤响应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户的积极性,对控制农村人口数量产生不利影响。针

对此,我们提出两方面的建议。

第一,在发改部门以工代赈易地搬迁和扶贫部门整村推进等项目中,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两户”的扶持力度。实践证明,以工代赈易地搬迁、整村推进的扶贫措施和配套政策是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最有效形式之一。2009年,在扶贫、发改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全省7万多户农村计生户得到项目资金8000多万元,这对平抑第二次人口出生高峰,有效控制农村人口增长,引导群众少生快富、转变生育观念起到十分明显的政策引导作用,产生强烈的激励效应。建议一是在整村推进等扶贫项目和配套政策中,能尽可能以家庭为单位实施资金(项目)补助,确保农村“两户”得到扶持;二是充分体现城市和农村计划生育两个利益导向,对农村超生者扶贫部门暂不扶持、民政部门暂不救济、其他部门暂不帮助,对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给奖励、给帮扶、给好处。建议在整村推进、以工代赈易地搬迁等扶贫项目中对超生户的扶贫补助资金加以限制,在总资金不增加的基础上,向农村“两户”倾斜。

第二、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和教育部门“两免一补”中,建议对计生“两户”加大扶持力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2009年,经过各级共同努力,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中,为计生户落实资金592.8万元;在国扶县有26万名农村“两户”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受助群众反响强烈,十分拥护。但是由于按人头实施补助,在同等条件下,未能更好地体现对计生户的优先优惠。建议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地区和人群逐步扩大,农村医疗保障成为普惠性政策的大前提下,由政府出资对农村“两户”自筹资金全免,实施全额资助参保;教育部门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基础上,对农村“两户”全部免除课本费和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

三、计划生育特殊困难人群成为农村中的不和谐因素,建议在新农村建设中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计生特困家庭的帮扶救助力度。

省委发[2009]2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探索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认真实施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办法。”这是省委统揽全局,结合人口计生工作重点和实际作出的科学规划和决策。同时提出,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主要指计划生育家庭中因父母或子女死亡、伤残、手术并发症等原因造成家庭生产、生活特别困难的,在我省有16万户,其中独生子女、二女户家庭因父母、子女死亡、伤残后丧失劳动力的有3515户。这部分为计划生育政策做出贡献的家庭虽然数量不大,但在社会上造成很大负面影响,是导致新农村建设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关心这部分人群,大力实施“两项工程”,增强新农村建设和谐音。

第一、全面实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工程。对农村“两户”因夫妇本人或子女死亡、病残造成的特殊困难家庭,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比例负担经费,进行救助。目前的13293户是多年来形成的,按照《甘肃省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办法》规定的标准,一次性解决需

要1675.40万元。目前,已经为1万多个家庭每户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救助,解决了近900万元,尚需775.4万元。根据调查和测算,今后每年将新增140如需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0户左右,每年还需增加一部分救助金。建议通过政府救助、结对帮助、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予以保障,体现党和政府亲民、务实,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民众的执政理念,营造实行计划生育光荣的良好社会风尚。

第二、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工程。在近期的工作调研中,我们普遍感到,仅有计生部门的奖励优惠政策不足以帮助农村“两户”困难家庭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仅仅能做到“雪中送炭”,如果加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措施加以扶持,可谓“锦上添花”,就能彻底帮助一部分家庭从根本上摆脱贫困,逐步减少计生户中的贫困户,进而提高我省农村地区整体扶贫水平。因此我们建议,选择在为国家做出奉献的农村“两户”困难人群中首先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工程,逐步为我省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借鉴。

目前,民政部门已将5.3万计生户纳入了低保,落实资金3112.9万元,为试点工作奠定了较好基础。根据测算,今后每年安排相应试点经费,就可以启动此项工程,以此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强农村人口自我保障发展能力。

以上是我委结合当前人口计生工作实际提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我们非常感谢贵党多年来对人口计生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热切期望两方加强交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我省人口计生事业健康稳定发展。也期望贵党一如既往、继续关心支持我省的人口计生工作,为人口计生工作鼓与呼,在新农村建设中提出更多有利于计划生育户的重大政策建议,解决计划生育户的实际困难,开创少生快富新局面,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共同作出努力。

《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免费公文网,欢迎阅读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第四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保险工作建议和设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保险工作建议和设想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明光支公司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举措,是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生活的重大决策。身处发达省份欠发达地区的遂昌县,更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期通过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使农民在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下,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实现“十一五”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奋斗目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农村建设情况

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各乡镇党委、政府、县属各部门认真落实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坚持以“城乡一体化、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题,以村镇规划建设和环境整治为抓手,以培育新型农民为关键,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县新农村建设进展良好,主要表现在:一是营造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从“规划立村、产业扶村、聚迁活村、科教兴村、生态建村”等工作重点入手,营造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展开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康庄工程快速推进。全年完成投资1.25亿元,通村公路路基拓宽338.2公里,硬化231.6公里。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稳步推进。实施了大柘、北界、金竹、云峰、王村口等乡镇的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833万元。下山脱贫和乌溪江库区异地脱贫工程进展顺利。共安置下山移民661户,2684人。总投资达1.2亿元。农村沼气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全县新增农村户用沼气池1330户。三是 “十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进展有序。全年累计实现转移就业技能培训5848人,实现向非农产业转移5120人。四是 “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稳步推进。全年建成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2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3个,环境整治村34个,全县成片推进村庄整治的乡镇1个。五是农村社会保障及救助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2006年有17.54万农民参保,参合率为91.95%。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年共发放低保金230万元。集中供养工作稳步开展。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共入住敬老院385人,入院率达95.1%。开展了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工作。

但是,通过一年的实践,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深,留于搞形象工程,对如何授人以渔的研究不够;同时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较重。二是农村生产、生活水平较低。三是村级经济薄弱。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五是村庄规划滞后。

居民最低

二、新农村建设中应注意问题

1、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建设过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与现代化建设同步的漫长的建设过程,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锲而不舍地推进,不断加快农村发展。

2、注重与国家、省、市新农村建设政策相对接。认真研究、积极对接新农村建设和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尤其要注重与省里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扶持政策和项目的对接,用足、用好、用活上级扶持政策。

3、注重对农村环境的科学规划。要统盘考虑城镇建设和农村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科学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改变农村面貌需要进行村庄建设和环境治理,但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就是村庄建设。村庄建设必须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要防止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

4、注重考虑农民的自身意愿和当地可承受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尊重实际、尊重农民意愿、关心农民疾苦、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注意帮助落后村、贫困村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

5、注重从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入手。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要引导广大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自己的家园。

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我县新农村建设重点建议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产业是农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促进农民增收,必须立足于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使农业收入更加稳定、更加高效。一是要发展特色主导产业。要围绕竹业、茶业两大主导产业和高山蔬菜、花卉苗木、菊米、烤薯等优势农业,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推进特色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二是要壮大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农业,有利于化解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难题,对农业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要支持企业在农村建立生产、加工基地,与农民开展联合经营,培育若干贸工农一体化、公司化运作、市场开拓能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生产协同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三是要搞活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大对农产品品牌整合和名牌农产品开发力度,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营销体系,支持茶叶等农产品批发专业市场建设。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加强农产品信息网建设,积极培育农村营销队伍,发展订单农业,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建立高效畅通的农产品销售通道,提高农产品销售率,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

2、加强村级经济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壮大了,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村级基层组织才有底气,各项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我县390个行政村中有243个行政村都是集体经济“空壳村”,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建设尤为重要。一是要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提高村级组织管理水平,村级班子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要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作用。二是要有效利用资源。充分利用村级资源优势,做好资源经营工作,走资源开发增收的路子。本着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林则林,对集体房屋、土地等各种资源,采取统一经营、租赁经营、转让拍卖、参与小水电开发、流转等方式增加集体收入。三是加强新农村建设项目对接及包装工作,紧紧抓住我县被列入国家综合开发项目区的机遇,做好项目对接及包装工作,积极争取上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四是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促进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后劲,提高村级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必须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继续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实实在在为农民办一些实事。按照优化城乡生产力和人口布局的要求,加快完善村镇规划。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继续实施“康庄工程”、分阶段搞好公路改建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千万农民饮用水”、“土地整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下山移民”等工程,积极争取国家、省里对我县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

4、努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水平,着力增强科技、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加强农民素质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农民了解新政策、新知识,使农民有一技之长,一证在手,让农村后备劳动力普遍接受良好的职业技能教育,使转移就业的青年农民成为掌握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使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年农民成为适应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专业农民。增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和就业致富能力,实现农民向二、三产业的有序流动。

5、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继续抓好农村生活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慈善救助、农村住房保险、“五保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廉租房建设、助学券、计划生育奖扶等,不断完善保障制度,提高农村群众保障水平,使农村群众同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6、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建设。积极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户籍管理、乡镇财政体制、村级集体资产管理等综合配套改革,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把中央近年来出台的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政策对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效力。

第五篇: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农村人口问题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省既是农业省份,又是西北地区人口大省,在建设新农村大背景下必须抓紧抓好农村人口计生工作。经过这几年的初步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协调各部门制定出台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尤其是农村独生子女

领证户和二女节育户,即农村“两户”)的优先优惠政策、把控制人口目标与给群众给好处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等等方式方法和政策措施,是统筹解决我省人口问题,有效缓解人口压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为了在新农村建设中更进一步抓好人口计生工作,我们以为还需强化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城乡人均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使农村广大计生户的生殖健康服务缺乏资金保障,建议在新农村建设中全面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对农村群众尤其是农村“两户”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的投入。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在第二届中国医院院长大会开幕式上说,现在中国医疗资源80%在城市,广大农村仅占20%。在联合国公布的医疗卫生工作公平性排序中,中国位列192个成员国的倒数第四。测算显示,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村居民所花费的医疗费用,不足城市居民的三分之一。她指出,政府承担维护公共卫生和公民健康权益的责任不能变。计划生育县、乡服务站(所)作为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生殖健康和避孕节育的服务机构,义不容辞地承担着维护公民健康权益的职责。如何有效解决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不公,为广大农村地区90的人群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确保我省广大农村育龄群众享有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切实维护公民的健康权益,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破解的难题之一。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日趋完善,服务能力得到提高,科技管理逐步规范,技术服务成效明显,在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育龄群众身心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基层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主力军,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诸如,服务能力较弱。全省40的县服务站服务能力不足,乡镇服务所54达不到规范化标准,3/4不能单独开展结扎、皮埋和妇女病普查。技术人员素质较低。具有医学本科学历的仅占1.94,高级职称技术人员仅103人。从业人员大多为近年医学中专新分配毕业生,未取得执业资格人员占41。服务机构、设备老化。全省县级服务站需要改、扩建、新建的34个,乡级服务所582个。县站缺少开展服务急需的基本设备,乡所开展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管理、教育、宣传、妇女病查治等工作缺乏必备设备。技术服务成本高,自主发展能力不足。我省地域辽阔,服务半径大,如玛曲、碌曲、肃南、肃北、阿克塞、敦煌等县、市面积在1~3万平方公里左右,陇南、定西等地山大沟深。据肃南县测算,放一个环仅车辆往返汽油费就需要近200元。宕昌县技术服务人员到有些边远乡、村开展环孕情服务必须背着发电机、b超上门。这些因素造成我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成本很高,服务站(所)很难良性发展,自主发展能力很弱。

要实现“十一五”期间我省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提出的“群众享有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出生缺陷发生率逐步降低,婴儿死亡率降到23‰以下,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42/10万以下”、“县级服务站达到国家标准,规范化乡镇服务所达到80”的目标,我们认为,必须加大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设的投入。建议实施四个项目:

第一、县、乡(镇)服务站(所)标准化建设项目

该项目直接成本属于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符合成本递减原则。主要是在目前网络已基本形成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建设,一并进行乡镇服务所和婚育学校一体化改造,增加农村公共医疗资源、改善农民生殖保健条件和计划生育服务的基础设施条件,有效提高项目区计划生育公共服务边际成本的收益率,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成为农村公共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农村出生缺陷干预项目

此项目含三个子项目,以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为依托,对重点地区以提供免费药物的方式进行干预。甘肃每年出生1.5万缺陷儿,按干预成功率40%测算,每年可少出生6000名“缺陷儿”,减少6000个家庭近2.4万的贫困人口,缓解了给卫生资源带来的压力,有效降低人口出生率、新生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将使农户享受到更高水平的优质服务。

第三,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妇女生殖健康促进项目

充分利用“十五”期间全省普遍开展妇女病普查及所建立的妇女健康档案等资料,在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等妇女病高发地区,开展以妇科病普查和宣传教育为主的妇女生殖健康干预项目,提高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妇女健康水平和提高节育措施的有效率,减少对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改

下载关于省委《决定》修改建议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的情况汇报(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省委《决定》修改建议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的情况汇报(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