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宣传片制作中解说词的写作技巧
宣传片制作中解说词与画面是互为作用、相互补充的。解说词是“口头文学”,是口头说明解说的词,它运用文字来渲染事物、人物,使人们对其所表述的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对于宣传片中解说词而言,它是对宣传片画面内容的文字解释、说明。解说词与画面是相互呼应的,画面显示乌云笼罩,解说词绝不会是天空晴朗。关于宣传片解说词写作技巧如下:
1、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文学艺术修养是写好解说词的根本
头脑里没东西,肯定倒不出“货”来。如果知识面广、文字能力强,那语言的组合就会很顺畅,文字的表述就如同源涌般溢出。因此,要写好一篇解说词,必须有文学“细胞”,善于用文字语言表述、描绘所解说的事物和画面。
2、融入真挚情感、表达真诚的内心世界是写好解说词的关键
在你真正动笔写解说词之前,首先要充分思考,围绕宣传片的主题进行构思,然后一气呵成。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把你在采访中和采访后的感受、观点表达出来。必须把自己的感情世界融入其中,将内心的情感用文字淋漓尽致地写出来。可以相信,在这种境况下写出来的解说词也定会打动观众的心。
3、对采访对象的详实了解、深入体验是写好解说词的前提
前期的深入采访对后期的解说词写作非常重要,没有这个过程,没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就不可能写出让观众信服、感人的解说词。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好比电视记者没有充足的第一手材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解说词的。没有他们身临其境地去体验某种生活的经历,只坐在家里凭空想象“闭门造车”,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的。因此说,亲临新闻现场深入采访,尽可能多地掌握素材和信息是写作好解说词的第一步。
第二篇:揭秘企业宣传片制作中的解说词
宣传片是视觉和听觉的结合,所以在企业宣传片制作中解说词是不可或缺的,解说词更是能补充画面的不足之处,更能淋漓尽致的传播企业思想。解说词能够充分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加深对宣传片思想的理解,深化主题。百容影视和大家谈谈企业宣传片制作的解说词要注意什么。
第一、企业宣传片中的解说词是通过声音手法,利用语言文字的魅力帮助观众加深对企业印象的。所以,撰写解说词时,要多用简短的句子、多使用一些口头语言,这样更能在观众的脑海里加深意识。解说词要尽量口语化,生动化,不倡导使用华而不实的语言。
第二、解说词一定要注意节律,要像诗歌一样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不觉得晦涩。这样的解说词会产生感染力,调动观众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就能更好的宣传企业了。
第三、解说词是对企业宣传片定位基础上的再创作,因此一定要与宣传片的定位相符,形成企业文化传播符号,让观众喜欢。
以上是百容影视总结的企业宣传片制作的心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百容影视拥有十年创作经验,几千部成功案例,近千家合作企业,专业为企业提供宣传、营销策划,帮助企业建立品牌、形象。
第三篇:◆企业宣传片制作◆——解说词写法
企业宣传片制作——解说词写法
解构解说词
解说词,是在电视屏幕上运用有声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明创作意图,阐明创作思想,并最终作用于观众听觉的一种重要语言形态。与纯文字作品不同,电视解说词最终要与电视画面结合,形成特定的屏幕语言与观众见面。
因此,电视解说词的写作有它不同于其他文学创作的特点。
一、解说词离不开画面,二者相辅相成
电视作品中,声与画孰轻孰重,近年来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有观点认为通过视觉获得信息是最直接的,画面具有直接可观、可感性,画面的出现就带来形象的确切性,因此画面本身的冲击力就能调动欣赏者的情绪,引发联想想象,产生艺术感染力。也有专家认为画面所包含的内容并不完整,不能带给观众准确的信息,单靠画面难以将作品的主题表达出来,不能达到完整的艺术效果。必须利用语言作为补充、衬托,才能克服仅靠画面表达的局限,以及由此产生的欣赏中的差异,从而使作品思想感情表
达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成为可能。所以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过渡,才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笔者通过多年的创作实践,对这个问题也有一些体会。事实上,一部电视专题片是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的综合体,二者相辅相成。人们使用眼睛和耳朵接受信息,没有什么主次之分,声画结合的心理学基础,原本是人们观察、审视、辨析事物的方式。画面和解说词的关系,也是这个道理。有些题材内容的节目,画面显得更为重要,这时候解说词也许很少甚至不用。但很多经典的专题片因其优美的解说词而让人们记住,比如《话说长江》、《长白山四季》《西藏的诱惑》等等。《话说长江》第一回《源远流长》的开篇解说词是这样写的:
你可能以为,这是大海,这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岛之外的长江!
俯瞰三峡长江水。你可能会联想的到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是啊,多么美丽,这也是长江。
当屏幕上出现沱沱河冰川上珍珠般的水滴,解说词这样说道:
水珠,小小的水滴,一滴、两滴、三滴,无穷滴水珠,源源不断地向着东方跳跃,一路跳跃,一路结伴,越结越多,终于汇成一条汹涌澎湃的世界大河。
很显然,带给观众心灵震撼和审美满足的是解说和画面的完美结合,在这里如果没有解说,观众也许根本不能确定自己看到的是长江还是别的江河,而脱离了画面,解说词也就不会有这么强的感染力了。所以,应该说画面和解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至于哪一个处在更重的位置,视具体题材而定。至于作品的语言配置使用何种风格,或兼而有之,应由作品的审美意向来决定,力求达到二者和谐统一,珠联璧合。
又如贵阳电视台的系列专题片《飞越贵阳》,该片获2000贵州新闻一等奖。在这部以航拍为主要手段的专题片中,解说词优美流畅,成为片子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以森林篇《林城秀色》为例,在介绍了以人工林为主的环城林带之后,画面出现了以秀丽的自然山水闻名的花溪公园,解说词这样写道:
环城林带延伸到了贵阳南郊花溪,略嫌单调的绿色骤然生动起来。绿色林带本来只是一串项链,现在加上花溪青翠奇巧的山和蜿蜒秀丽的水,仿佛项链上镶嵌了几个光彩熠熠的玉坠。人的手和大自然的手就这样和谐地握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引人入胜的优美画卷。
在多数情况下画面和解说是缺一不可的,因此,在进行解说词创作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考虑画面的存在,不能让解说词“包打天下”。如果一篇电视解说词首尾完整,不需画面就能完全将作者的意图展示出来,这部电视片也就失去了电视这种特殊媒体的根本优势。
此外,语言风格与内容不贴切,或含混不清,模棱两可,张冠李戴也是大忌。创作者除了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还应有驾驭语言的能力。
二、解说词是画面的补充
对纯文字的创作,景物的描写、环境的交代是必要的,而对电视而言,画面已经一目了然,看图说话式的解说词只能是画蛇添足。因此在写解说词之前应该先把画面装在胸中。事实上什么类型的片子需要哪些画面,有可能拍摄到什么镜头,编导应该心中有数。如果画面已经提供了的信息,解说词就没有必要再加以赘述了。解说词应该是画面的补充,它运行在画面的流动中,与画面同时构成审美对象作用于欣赏者。画面难于表达,表达不深的东西,如人物的内心活动,或人的味觉嗅觉等感受,通过语言就得到更好地诠释。还有如人文地理渊源、常识背景等也非语言补充才能使作品表达完整。例如《林城秀色》开篇,画面是航拍孟关林场郁郁葱葱的森林,解说词则给与了具体的描述和说明:
群山莽莽,绿涛似海。贵阳环城林带长达70公里的林海令人心旷神怡。然而这座巨大的绿色宝库并非天赐,而是几代贵阳人汗水和智慧的结晶。20世纪50年代初,造林者扛着锄头走向荒山,开始了建国后的第一次绿色革命。
这里,解说词告知观众看到的是贵阳的环城林带,并对林带的规模、由来等做了具体明确的交待。作为对画面的必要说明,解说词还要具备准确性。即以事实为依据,真实可信,不可以抒情代说明,务要把需说明的东西交待清楚。
贵阳电视台近年推出的文化片《南明水长》获2006贵州文艺奖一等奖。这部6集系列片以贵阳的母亲河南明河为主线,对贵阳的历史文化做了一次梳理。其中牵涉到很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了追求准确性,摄制组特意聘请了贵阳市历史文化方面的专家作为片子的顾问。在第4集《山仁水智》中,讲到贵阳的文人风骨,提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事件“公车上书”,解说词十分精到、准确:
在历史风云变幻之际,南明河的儿女又一次勇敢地承担起了自己的“匹夫之责”。近代史上震动中外的“百日维新”运动中,康有为发起了“公车上书”,签名举子始为1300人,后因来自各方的压力,退出签名700多人,最后实际签名者605人,这605人中贵州占95人,比此次签名第一大省99人的广西仅少4人,名列第二,其中贵阳有40人!这一段解说词对“公车上书”的具体情况,和贵阳举人的关系等的介绍准确无误,让贵阳文人的大山风骨真实清晰地凸显在观众面前,增强了作品的知识性和可信性。
三、解说词提炼和更深地表现主题、营造意境
企业宣传片的创作,最后能否产生艺术的整体感,构成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检验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它在作品中是否创造出了统一而又独特的意境。因此,意境的创造也就构成是宣传片作品创作的重要思维方式。意境是一部电视作品带给观众的总体艺术感受。一幅画面,一段音乐都能将观众带入某种意境,但仅仅靠画面和音乐难以让观众明白更深层次的东西,这种时候,画龙点睛的解说词能起到提炼主题,更直接地表达作者思想的作用,引导观众朝着作者希望的方向发挥想象力。
在《林城秀色》中,画面尽情展示了花溪公园尤其是花溪河的美丽,解说词则充满了想象:花溪河美就美在她独特的自然气质,她温柔多姿,又欢快跳跃,她不华丽铺张,带着乡间甜美的野性,仿佛高原多民族融合的美少女,花溪河——有没有人叫你丽人河呢?碧水依青山生辉,亭阁隐绿荫增色,徜徉在花溪河畔,仿佛挽着一位丽人的手在漫步……
显而易见,解说词帮助观众完成了“由此及彼”的艺术想象,使画面的张力扩展,达到意蕴无穷的效果。值得创作者注意的是,在这里,配合画面的语言和人的感觉知觉相联系,也和人的理解力、情绪相联系,语言使用有度就可加深这种意境,反之就破坏这种联系。在这里语言的繁简得当很重要,有些场景画面已充分表达思想内容,此时语言应收缩,让位给画面,达到“无声胜有声”,而不应喧宾夺主,画蛇添足。总之,语言繁简适当,配制合理,和谐有序,必能使声画相得益彰,大有补益。
精彩的解说词充分张扬作者的个性,展示作者的才华
著名纪录片人臧树清的《长白山四季》,将华丽的辞藻、飞扬的文采和精彩的画面融为一体,使所有看过片子的观众都为之折服。
的确,精彩的解说词能充分张扬作者的个性,展现作者的才华。同时,优美、有文采的解说词还能为后期的配乐、编辑等创作环节注入激情,创造更多艺术想象的空间,使作品更加完美。
在《长白山四季》中,臧树清描绘天池周围环湖而立的奇峰:
像顶天立地的汉,伸出一双双巨手,将天池捧上两千多米的高空,供天下人欣赏美。
一个“捧”字形象而轻巧地写出了天池与周围环境的位置关系,使观众如身临其境,扩大了电视画面的表现空间,为画面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表现领域。
由于画面已经向观众提供了一部分信息,解说词不需要也不能独立成篇,它必须依附画面。如果把一部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单独拿出来看,它一定是断断续续、不完整的,思维一定是跳跃的。跟文学创作相比较,电视解说词应该更接近散文。它可以融会诗歌、小说、音
乐、绘画等多种表现技法,从而创造出诗一般的意境来,并通过优美、凝练、和谐的语言来点染这一幅幅交织着情感与散文意境的画面。
创意者们往往把具有生命体验与生命激情的情感和大自然或人生的各种画面交织起来,从而构成一个能够打动观众、感染观众的有意味的艺术空间。电视解说词意境化的手法是丰富多样的,并且即使在同一部作品中,也常常是多种手法的交错并行使用。但无论是情景交融,或是缘情放言,还是缘情叙事,“情”是首要的,情感的真实与独特表现才是电视解说词创作与意境营造的真正生命所在。
安帝〃宣传片 撰
第四篇:宣传片解说词
宣传片解说词
在秀美的松花江畔,杏花掩映的杏林路中段,矗立着一座享誉省内外的完全中学——佳木斯市第七中学。学校先后获得省市各类荣誉一百余项,尤其以独特的办学特色荣获省培养优秀艺术人才基点校,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如今,七中全体教师达成共识:每一个学生都有相对而言的优势领域,比如有的人显露出过人的“音乐天才”,有的则表现出超常的“数学天才”,而每一个体不同优势智能领域的充分发展,才能使个体的特殊才能得到充分展示、个性得以充分体现,才能保证个体适应并立足于当今这个极具个性化的时代,并走向成功。(字幕:七中——培养艺术家的摇篮)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七中立校52载,艺术办学也走进第19个年年头,成功的教育促进了个性发展,一颗颗丰硕的特色教育成果呈现在世人面前,并注定载入第七中学的璀璨史册:
1993年,与佳木斯师专艺术系(现佳木斯大学艺术学院)联合创办艺术班,开创省内中学联合办学之先河。
1998年,省级培养优秀艺术后备人才基点校,高考本科实现0的突破。
2002年10月,新建4500平方米艺术教学楼正式启用。
2003年,王传越、刘宇鹏考入国内最高音乐殿堂——中央音乐学院。
2004年,赵云考入奥地利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第一个跨出国门。
2005年,赵嘉为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指挥专业
2006年,宋伟建考入乌克兰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
2007年,郭小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舞美专业
2008年,肖尧考入天津美术学院
2009年,又传来捷报:王苗壮成为考入奥地利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第二人„„
2010年,徐安庆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舞美专业
2011年,张丹通过了中央美术学院的专业课考试
这正是:引吭高歌跃进曲,挥笔泼墨画妖娆。(同时字幕:)
近十几年来,我校艺术高中为高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其中,艺术高中近千名毕业生先后考入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南京师大、燕山大学等高等学府,敲开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众多国家重点院校的大门。
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国人也开始追求高层次精神生活。因而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文化产业的影响面越来越大。但是现在发展文化产业当中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人才的极其匮乏,可以预见的是,高校将紧跟着政策在艺术方面继续扩招。
我校,一方面,为了满足学生摆脱严峻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为了实现学生一曲成名一画难求理想。我们学校提出了“为每个学生开辟成功之路,让每个学生实现人生理想(同时字幕:)”的办学理念。坚持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特色办学之路。
七中的艺术特色,有十几年的艺术实践,更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按照该理论,每个
人的智力和潜能是不同的,而我们选择了开发学生的艺术细胞。通俗一点解释就是:一中要千方百计把学生送进清华和北大,七中要竭尽所能把学生送进中央院和鲁艺。
为此,学校结合多年时间,开发了一套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同时字幕:)早在“十一”五期间,学校就把《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作为我校的重点立项课题,其中我校的资源特色类校本课程包括口琴、竹笛、竖笛、舞蹈、声乐、音乐欣赏、国画、素描、书法、卡通、工艺、动漫画设计等,非常受学生欢迎。特别是我们通过整合和利用学校的资源,利用多功能厅设备连接各教室电视进行现场直播,也为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
民族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振兴在教师。无论你的教育生涯是长是短,我们必须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是博大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而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进器„„
在文化课方面,我们有从教数十载的老教师把关,他们德高望重,博学善教,用爱心作清泉,洗涤着学生的心灵;我们也有富于生气的青年教师跟进,他们执着追求,敢于创新,在三尺讲台上燃烧自己无悔的青春。
在专业课方面,我们有外聘的专家教授,他们德艺双馨,严谨勤奋,为迷茫的孩子奏响了进军的号角;我们也有自己培养的青年才俊,他们急起直追,后来赶上,为饥渴的双眼描绘了华美的图章。
2008年,在皮秀云校长的英明果敢的决断下,我校的美术专业课实现了平稳过度,由过去完全依赖别人到全部独立承担,初步实现了我们独立办学的夙愿。
这就是佳木斯第七中学,在艺术特色教育方面,一次次勇立潮头!
实践证明: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是我们的立校之本,全校老师和教育工作者不畏辛苦、无私奉献所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是我们学校不断发展、超越困境的原动力。(同时字幕:立校之本: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
艺术教育也正在悄悄地对学生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能。艺术教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通过个性化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某一方面的智能特长,为将来的升学、就业、生活、做人等打好基础。学校拓宽艺术教育的辐射作用,学校通过举办校园艺术节、体育节、文化周、十佳书画、十佳演讲员、十佳写作能手、课本剧表演等形式,以校管乐队、民乐队、舞蹈队、合唱队、长风文学社、《心语报》、校园广播站、篮、足球、田径队等组织,培养每个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精神层面的需要。在各类比赛中,许多同学脱颖而出,进一步发展了特长,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七中学还坚持组织学生去儿童福利院和老年公寓等进行社区服务外,为市教育局老教师艺术团无偿提供活动场地,并且组织学生在老年节为离退休老教师进行慰问演出,这不仅受到了老前辈们的好评,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以及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赞扬。
相声大师姜昆亲笔题词,称赞七中是“培养艺术家的摇篮”。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今天,我们第七中学也给家长和学子郑重承诺:“给我一个机会,我将把您的孩子塑造成为美丽的白天鹅!(同时字幕)”
欢迎你,望子成龙的每一位家长!(同时字幕)”
欢迎你,渴望成功的每一位学子!(同时字幕)”
有你的加入,佳木斯七中的明天将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第五篇:宣传片解说词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
烟波浩淼的骆马湖,蟹肥虾美;古韵流长的大运河,裹挟着洋河双沟美酒醇郁的芳香千年诗意流淌。革命老区宿迁,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是一块英雄的热土,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创始人朱瑞将军的母校——宿城区龙河镇中心小学就坐落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
全镇共有中心小学1所,村级办学点3个,中心园1所,村级办园点3个,社区教育中心1个。中心小学占地80509㎡,其中,建筑面积17933㎡,运动场地8350㎡,校园环境如诗如画:朱瑞塑像挺拔英武,池塘水光潋滟、鱼翔浅底,四周垂柳轻舞、翠松挺拔,绿化率达61%。
现有在校生1543人,教职工114人,专任教师95人,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8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7.37%。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53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26人。1人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5人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
为了让“炮兵之父”的伟大人格和非凡经历影响和教育家乡学子,我校坚持走红色德育的特色办学之路,灌输少年儿童对党、对祖国的朴素情感。学校在用朱瑞将军波澜壮阔的一生引领学生志存高远的同时,把学习朱瑞精神与教育教学活动和规范管理相结合,让朱瑞精神体现在学习、生活、集体活动等诸多方面,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追求。
加强体验教育,强化活动育人是我校红色德育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学校在学生中成功举办了 “唱、读、讲、观、诵、评、演”等红色德育活动。即举办唱红色经典歌曲、读红色经典书籍、讲朱瑞将军故事、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诵红色经典诗文、评比朱瑞中队和“朱瑞式好少年”、演红色经典话剧等活动,为学生打上了亮丽的精神底色。
我校的朱瑞文化、红色德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江苏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沙人麟,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朱瑞将军侄女朱玲、朱莲,宿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益,宿城区委书记李健等领导都亲临我校参观指导。
我校的朱瑞文化建设文章入选江苏省少工委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精彩红领巾》一书;《朱瑞:炮兵奠基人》入选国家关工委主编的德育读本《共 1
和国缔造者与建设者》一书。校本教材《炮兵之父朱瑞》文质兼美、图文并茂,成为孩子们喜爱的德育读本。
继2007年底朱瑞将军纪念馆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后,今年,朱瑞中队被省少工委命名为“江苏省英雄中队”;五(4)班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朱瑞班”,朱瑞文化建设声名远播。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硬件设施的现代化。按照“硬件过硬,软件不软”的创建要求,我校投资260多万元,新建了一幢2180平方米的综合楼,先后建成高标准的体育室、实验室、仪器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图书阅览室和心理咨询室;各功能室设施设备配备齐全,科学、音、体、美等装备均达二类标准,现有图书31720册,生均21册。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学校拥有中心机房1个,电脑室3个,学生电脑170台,生机比9:1,教学用笔记本电脑60台,师机比1.9:1。充分满足了学生网络上课和教师自动化办公及学校管理平台无纸化办公的需求。学校拥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供各班级电化教学。一线教师全部使用电子备课,科学、美术、音乐、计算机等课程全部在专用教室上课。
后勤服务上,我校建有高标准餐厅和宿舍楼。餐厅可容纳800名学生同时就餐,有专业厨师和服务人员,三餐营养搭配科学,饭菜卫生、可口。宿舍楼有450个床铺,现有住宿生406人,均单人单铺,配备专职生活指导教师,学生宿舍整洁、温馨。为了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学校建立了监控室,在重点部位安装摄像头,人防与技防结合,确保了安全管理无盲点。
办人民满意教育,创现代化精品学校已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学校严格执行省教育厅“五严”规定,以“始于斯,忠于斯,成于斯”的校训,以“用经典照耀童年”的校风,以“让课堂涌动灵性”的教风,以“让智慧充盈指尖”的学风,努力更新办学理念,有力保障了创建扎实、有效推进。
今年9月,我校被确定为中央彩票专项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首批学校,开办了合唱、泥塑、写作、竹笛、书法、儿童画、版画、科技、乒乓球、篮球等20多个社团,为广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我校以建设书香校园为契机,扎实开展双语阅读活动,鼓励师生多进图书室、多借书、多读书、多交流、多写读书笔记、多展示读书成果。学校还为每位
师生发放一本精美的读书笔记,为各班建立了流动书吧,印发了推荐阅读书目,制订了读书方案,编辑印发了校报《红泥巴报》,让琅琅书声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校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尝试导学案,“踩着杜郎口的肩膀摘星星”,让更高效的教学方法引领全校师生的学习。学校利用研训室这个阵地,认真扎实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结合实际,在集体反思,个人反思,专题研讨的基础上,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让老师走下三尺讲台、放下成堆作业试卷,为学生减负增效。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我校坚持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校园集体舞、武术操、太极拳、跑步、跳绳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高了师生的身体素质。
在管理上,我校注重科学化、人性化、民主化,努力营造和谐、成功、幸福、发展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在校长室的倡导下,我校教师养成了课前候课的良好习惯,课前两分钟,任课教师会主动到教室门口候课。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龙河小学的现代化教育结出了累累硕果。2011年,学前教育入园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本,残疾儿童9名全部随班就读。社区教育中心组织从业人员培训9140人次,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董王高跷得到了抢救性的保护,红火上演。
全镇幼儿园均建成省标准幼儿园,中心园顺利通过省优质园验收;社区教育中心创建成市级社区教育中心,并被评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春催桃李,雨润幼苗,沐浴着教育现代化创建的春风,我校如同一簇馨香绚丽的映山红绽放在龙河畔。一年来,我校师生在区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达300余人次,我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礼仪教育基地、江苏省巾帼文明岗、江苏省“手拉手” 活动优秀组织奖、宿迁市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宿迁市交通文明示范学校、宿迁市规范管理样板学校等,连续五年在全区教育系统目标综合考评中荣获二三等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未来,龙小人将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为新的起点,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共同谱写教育发展的豪迈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