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持续改进情况
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持续改进情况
有护士长任组长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有管理制度,有工作记录。手术室内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肃静,有安全感 术前访视、手术过程与病人有交流和人文关怀,术后有评估,与病房有接交程序和记录。对《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等各岗位人员工作制度能够有效的落实。
敷料室、器械室、药品室以及大型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规范(查看三个月内的记录资料)。
考核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的手术记录,护士长管理和监控记录文件。
对术前器械的配置、术中的配合、应急器具使用等方面有规范与程序的文件,并得到切实执行。
对意外事件(如停电、停水、停气等意外情况)有应急预案,护士均知晓,并有定期演练。建立临床医护人员对手术室工作的评价制度,与病房及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有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有索证记录,热源监测记录及存储库房。有手术标本管理的制度。
第二篇:手术室护理安全持续改进措施
手术室护理安全持续改进措施
一、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 对科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护理工作内容增加等变化,有些制度落实有偏差。针对这种情况,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学习医疗相关的法律知识,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加强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增强责任心,形成分级督促制度,发现违反操作规程的严惩。
二、加强业务学习鼓励支持护理人员参加各级护理学历考试,选派业务骨干外出听课学习及学术交流,要求护士多订阅各类护理刊物,加强三基训练,提高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及时,默切配合。
三、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其次要注意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和新护士的带教工作和培训,加强法制教育,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对新护士来说是工作行动指南,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中要放弃一切思想杂念,始终以病人的利益为中心,这样在每天的手术护理过程中,才会有序的工作程序,有清醒的头脑,也就能避免差错事故发生。
第三篇:《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
科室:
检查日期:
年
月
检查者:护理质量质控小组
检查项目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整改措施
跟踪评价
急救药品
1、急救车内有过期药品
2、实际数量与登记不符
3、交接管理不规范
对急救药品物品不熟悉
1加强急救药品管理的学习
2规范急救药品的管理的管理登记
改进中
病房管理
病房清洁不彻底
保洁员工作态度流程不熟
加强保洁员工作流程的熟悉
有改进
文件书写
护理记录书写不连贯
对护理记录书写要求不熟悉
加强护士护理文书书写的培训
改进中
护理安全
值班人员巡视病房不及时
患者较多、工作较忙
合理排班,明确岗位职责,加强配合改进中
院感
值班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
院感知识不强
加强院知识培训
待改进
培训内容:保洁员工作流程的规范
评价者签名:
评价日期:
****年**月**日
—
END
—
第四篇: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
1、严格按照《护士条例》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抓好护士依法执业,规范执业行为。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及时修订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工作流程等,并保证实施,完善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
2、组织护士认真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护理核心制度。规范护士执业行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护理操作规程。
3、加强对护理文书管理工作。根据河南省《医疗文书规范与管理》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级护理质控组织的作用,不断补充完善护理记录标准,体现专科护理特点。护士多与医生沟通,交换意见,规范医护配合行为,保持护理病历与医疗病历一致性,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4、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作用。高年资护士要为年轻护士把好关,做好传、帮、带、教,工作安排上要新老搭配,以老带新,以防范护理缺陷出现。
5、进一步完善重点环节应急管理制度。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与演练,保证在岗的护理人员人人知晓。对“重点人员”和“重点环节”加强管理。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因人施教,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坚持护士长夜查房,落实弹性排班制度,加大中午班及夜班的人力资源投入,保证护理工作质量与安全。
6、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充分发挥质控组织作用,遵循护理质量标准,防检结合、以防为主全面控制护理质量。制定明确的奖罚措施,建立护理缺陷分析讨论机制,尽力将缺陷消除在事前。
第五篇: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护理工作是为病人服务的职业。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以质量求发展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持续改进才能进一步规范我们的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整体水平。
一、提高质量意识
1、以质量求发展的意识。护理人员应把质量第一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工作中,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要想抓好护理质量管理,就必须抓好管理制度、规范化标准及质量目标的落实。
2、卫生制度的改革 大众法律意识的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服务和护理技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护理质量控制必须要有一整套的管理体系标准来督促实施。
二、增强服务意识
质量管理体系运作涉及每一位护理人员,它是全员参与的过程,培养护理人员树立集体意识,自觉维护医院及科室的利益,牢固树立以质量求发展的服务意识。通过开展各种形式业务培训、技能训练,以满足病人多方位、多层次的需求,同时规定了护理人员与病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方法,使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能得到及时的反馈,病人的投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达到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工作宗旨。
三、规范护理质量管理
1、实行护理质量三级管理体系。科室每周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检查一次;护理部定期组织行政和业务查房,定期质检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检查护理人员职责执行情况,动态掌握科室工作。护理部实施院控重点放在管理质量控制上,科室的重点是进行过程质量控制,护士是质量控制的基础重点是做好质量保证工作,同时每月进行质控讨论分析,及时总结反馈。
2、建立质量管理三个环节(PDCA)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抓好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过程是我们工作重点。我们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循环科学程序进行质控活动。通过及时质控、评价、反馈,好的方面继续发扬,不足之处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持续改进目的。
3、建立各项质量管理标准 根据医院质量及目标要求,护理部制定质量目标,为实现目标制定了护理工作各项管理制度、护理人员职责、护理管理规范、护士行为规范、技术操作规程,疾病护理常规。
4、制定护理工作作业规范 对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护理文件书写、病区管理、消毒隔离、护理人员三基考核、急救物品、无菌物品等管理程序化,提高运作效果;规定对住院病人护理服务过程的控制,确保病人在住院期间得到及时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保证了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