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办事程序公开
(一)办事程序公开
1、《再生一胎生育证》的申请、审批、发放程序
(1)到女方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领取《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如实填写表格中规定的全部栏目,签上姓名,贴一张女方一寸免冠照片,并将申请表送双方所在单位(没有工作单位的送其户籍所在村、居民委员会)核实并盖章。
(2)凭结婚证、户口簿和双方所在村(居)委会或单位签字盖章的《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到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审查。
(3)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收到经村(居)委会或单位签字、盖章的《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后,对申请人的情况和是否张榜公布进行核实,再报送县一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县一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在20个工作日内审批决定。
(4)对双方都是农民的夫妻的再生一胎申请,经县级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同意由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审批的,由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机构审批发放。
2、特殊情况的夫妻申请再生育一胎的审批制度和程序
(1)夫妻双方共同向双方所在单位(没有单位的向所在村、居委会)分别提出申请,同时提供其“特殊证明”的各种证明材料。
(2)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或(和)村、居民委员会对申请进行初步审议,将初步意见、申请书、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材料、调查核实材料和群众会议的意见(附会议原始记录复印件)送女方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机构。
(3)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的计划生育机构在收到申请报告材料后,进行审议。对同意作为特殊情况申报的,应将同意申报的报告和有关材料送上一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4)省人口计生委分别在每年一月、四月、七月、十月向设区市、县(市、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出“审查决定通知书”。
3、病残儿鉴定申请与审批程序
(1)申请病残儿医学鉴定原则上应向女方户籍所在地的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户口簿、有关病史资料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资料。
(2)单位或村(居)委会对申请病残儿医学鉴定者的情况进行初步审核,出具书面意见,加盖公章,在接到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报女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计划生育管理部门。
(3)乡(镇、街道)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应对申请病残儿医学鉴定者的情况进行再次核实并进行必要的社会和家系调查后,在病残儿医学鉴定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并在接到申报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报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4)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查申请鉴定的材料是否完备和真实可靠,并签署意见,加盖公章,于鉴定日前30个工作日将所有材料上报设区的市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5)设区的市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根据情况半年或一年组织一次鉴定。
4、奖励扶助对象确定程序
(1)条件。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1973年至2001年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生育;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年满60周岁。
(2)确认程序。符合奖励扶助对象条件的农民个人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和户籍簿复印件;村(居)民委员会审议,村(居)民代表会讨论并在村张榜公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初审并在村级张榜公示;县级人口计划生
育行政部门审查确认并在村级张榜公示;市级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核,按不低于30%的比例进行质量抽查,并予批复。
(3)发放标准。符合奖励扶助条件的,按每年不低于6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直至亡故为止。已超过60周岁的,以该制度在当地开始执行时的实际年龄为起点发放。
5、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发放和管理程序
(1)凡离开户籍所在县(市)的行政区域(同一个城市的区与区之间流动不在此例),拟异地居住30日以上,年龄在18周岁至49周岁之间,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的公
民外出前须到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
处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2)填写《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申请表》,并向发证机关提交本人的《居
民身份证》和复印件、所在村(居)民委员会或者单位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及本人进期一寸
正面免冠照片两张;已生育子女的,应当提交由施术单位或者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落
实避孕措施情况证明,计划外生育的,还应该当提交缴纳社会抚养费情况证明等材料。
(3)发证机关在接到申请和有关证明材料后,对于符合发证条件且证明材料齐
全、真实、有效的,在3个工作日内发给《婚育证明》。、行政复议程序
(1)公民对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
理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在收到《江西省计划生育行政处罚决定书》或《江西省征
收社会抚养费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作出处罚(征收)决定的上一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
政部门申请复议。
(2)复议申请书应载明复议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住址或
单位的名称、地址,申请复议的事实或理由,以及复议申请人的要求,提出复议申请的日期
及其他材料或应提供的证据。
(3)复议机关作出决定后,复议申请人如不服,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
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申请人不履行复议决定,又不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如复议机关维持原处罚决定,由作出处罚(征收)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如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处罚(征收)决定的,由复议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篇:办事程序公开制度
办事程序公开制度
为了提高统计人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坚持公开公正、依法行政原则,保证统计系统办事程序的公平性、合法性,特制订本制度。
1.办事程序公开的原则: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有关工作要求,只要不属于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的事项以及本局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社会公众密切相关的事项及群众关注的敏感问题均向社会和有关部门公开。
2.办事程序公开的形式:重点突出统计业务工作。通过下发文件、会议通报、发布公告等形式公开,公开的内容应简明易懂,便于落实与监督。
3.办事程序公开的内容:
(1)对社会和群众公开的内容
①本局工作职能、主要领导、股室职能、股室负责人和办事人员情况介绍,统计工作制度与程序、统计报表报送制度与程序,各项普查、调查制度与程序、办公地点、联系电话等;
②本局职责范围内所涉及的《统计法》、《统计法实施细则》、《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等政策法规、政务信息、工作动态及向社会承诺为群众办实事的事项及完成情况以及群众普遍关心的事项等;
③对外公开的各项服务制度和服务承诺;
④公布投诉举报电话;
⑤按照要求其他需要公开的。
(2)对单位内部公开的内容
①单位内部财务收支使用情况;
②本局人事任免、奖惩录用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情况;
③内部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
4.办事程序公开的要求:公开的内容,严格落实局长负责制,办公室负责办事程序公开的具体实施与管理。
第三篇:办事程序
《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一.申领对象:18—49周岁外出务工、经商1个月以上的育龄群众
二.资料:身份证、户口簿、(已婚的还应提供结婚证、避孕节育措施证明)、3张1寸单人照片(已婚女性5张)
三.程序:填写申请表两份,到村委会审核签字盖章后,到计生办大厅审核,符合条件方可发证。
《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服务手册》
一、申领对象:本县户籍已婚育龄妇女
二、资料:
1、新婚未育:双方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4张二寸合影照片;
2、已生育一孩妇女:双方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4张二寸合影照片、一孩生育证、一孩出生证明、上环证明(无一孩生育证的罚款500元);
3、已生育二孩妇女:双方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一孩生育证、一孩出生证明、二孩生育证、二孩出生证明、结扎证明、4张二寸合影照片(无二孩生育证生育的,根据条例征收相应的社会抚养费);
三、程序:本人携带以上资料到计生办办理有关手续。
《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1、申领对象: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妇
2、资料:(双方户口簿、双方结婚证、双方身份证、独生子女出生证)原件及复印件、二寸夫妻合影2张、3、程序:填写一式两份的申请表,然后到计生办办理。
《生育证》
一、申请一孩生育证
1、资料:双方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再婚的须提供离婚证,离婚协议书)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二寸合影照片1张;
2、程序:
a、女方到计生办进行体检;
b、领取2份一孩生育证发放登记表;
c、到村委会审核签字、盖章;
d、携带复印件及一孩生育证发放登记表到计生办办理相关手续。
3、特殊情况:
①怀孕3个月以上的按照《条例》、《生育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300-500元的罚款;
②女方是本县而不是本镇户口的须把户口迁入本镇,特殊情况不能迁户口的须到户籍所在地的村委会、计生办两级加盖公章;
③女方不是本县户口的必须把户口迁入本镇,否则不予办理;
④出嫁女户口未迁出的必须先到男方户籍所在地村委会、计生办两级审核签字、加盖公章;30周岁以上的须出具乡村两级的初婚未育证明。
二、申请二孩生育证
1、资料:双方户口簿(女方户口必须迁到男方户口所在地)、身份证、结婚证(再婚的须提供离婚证,离婚协议书)、一孩出生证明或户口簿、康检本、村委会证明、二孩审批表3份、二寸合影照片2张,(男到女家的必须提供公证书;病残儿的必须提供相关病历);
2、程序:
①到村委会出具证明(说明申请人的计生情况,并符合计生政策);
②到计生办领取二孩审批表,然后到村委会加具意见、盖章,一式三份;
③女方到计生办进行B超检查;
④A4纸复印以下资料(用于存档):户口簿(男方页、女方页、子女页)双方身份证、结婚证,村委会证明,一式三份。⑤本人携带以上资料到计生办找主任审批盖章;
⑥经计生办审批同意后女方携带以上资料到县计生委办理相关手续。
注:
1、申请二孩生育证的前提是女方28周岁或子女4周岁;
2、办理生育证的必须是妇女本人,其他人不能代办。
《婴儿入户证明》
一、资料:村委会出具的入户证明、双方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子女出生证明、生育证及康检本;
二、程序:
1、落实节育措施(一个子女的须采取上环,两个子女及以上的须采取绝育)并到计生办进行B超检查;
2、到计生办找包村人员填写入户签字单;
3、携带以上资料到计生办大厅出具婴儿入户三联单
三、特殊情况:
1、未纳入计生办档案管理的群众,不予办理;
2、在其它县市纳入计生管理的须提供当地计生办的管理证明及以上的资料,到计生办找包村人员说明情况,经包村人员及领导同意后方可办理。
第四篇:办事公开制度
办事公开制度
第一条 办事公开应遵循实事求是、民主监督的原则,方便群众办事。
第二条 人员身份公开:设立公示栏,工作人员身份公开,上班时间应佩带胸卡,办公桌上要摆放工作明示牌。
第三条窗口办事公开:办理事项公开、办理程序公开(包括需要提交的申办材料、办理时间)、办理结果公开。
第四条收费公开:办事涉及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公开,未经公示或超标准的收费,服务对象可以拒绝缴纳并进行投诉。
第五条承办人姓名、职务、权限、咨询电话公开。
第六条各项办事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公开。
第七条监督措施公开:对不正之风,如以权谋私、办事拖拉、相互推诿、吃、拿、卡、要等不良现象和违反制度的情况,一经发现,必严肃处理,欢迎广大群众予以监督举报,投诉电话:0593 —8815667
第八条公开的方式:上墙公示、公开栏公示、印发办事指南材料等。
第五篇:办事公开制
办事公开制
一、办事公开制是指规范透明服务为重点,按照有关规定,将机关办事依据、职责、内容、方式、程序、条件、时限、结果与纪律等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的制度。
二、办事公开制度应以不违反国家有关保密法规和纪律为原则,公开的重点为直接与群众利益相关的问题,公开的内容应简明易懂,便于落实与监督。
三、办事公开主要内容:
(一)、重大事情决策公开。有关本局制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及中长期计划、人事变动等重大事情,须经领导班子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不得个人说了算。
(二)、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改项目的立项公开。凡重点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和技改项目的立项,须经主管人员审核后报领导班子集体讨论,作出决定,一般项目行政审批由分管领导负责审批。
(三)、财务收支公开。每年收支情况要在全局会议公开。大宗经济开支须经领导班子讨论。
(四)、办事结果公开。本局工作人员因公外出办事(重大事情),其结果要及时向领导班子公开汇报。班子成员及各股股长分管工作的情况,要定期在班子会议或全局会议公开通报,做到季度汇报,半年小结、年终总结。
(五)、群众监督公开。对以上办事公开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半年及年终要在全局会议进行通报,接受群众监督,并落实纪检组长抓好此项工作,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