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反思
王玉华2014年3月25日
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是说一个单元就可以完成一类作文的训练。一类作文,训练的点也有好多,一个训练不到,学生的习作就可能不能完成得让老师满意,所以,不能期望一个好教案就能做到完美无缺,把所有的训练都完成,要求的作文写完整,写完美,这是不可能的。平时的训练,点点滴滴的训练,有系统的训练必不可少。需要老师耐心、细致地下功夫。
比如《第一次》作文指导,教案看起来完美得很,可实际上,要是在一节课内,或说这一次训练中,学生就能按我们老师的要求,写出好的写景文章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写这个文章以前,要进行句子写具体的训练,观察景物的训练,抓住特点的训练,按一定顺序写(可说表达)的训练,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的训练等等,好多的专项训练,还有修改的习惯,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有必要下大工夫对学生进行面批,顺便指导,对于差生要让学习有优势的学生进行帮教指导。
第二篇:作文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反思
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写不好,关键在于老师。老师要精心设计,悉心指导,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教会他们表达的方法。
一、在教学实践中自己摸索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
第一步以本为据,总结写作方法。课本是范本,课文是范文,每次作文指导,细心的老师要从课文中寻找出切合学生实际的写作方法,作为科学依据,文本结合让学生效仿训练。第二步出示“下水”范文,进一步印证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明白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并不难,很容易掌握。第三步点拔指导,让学生明确应用这种写作技能最容易出现的几种毛病,进一步加深印象,进而掌握这种写作方法。第四步当堂作文,强调学生实际运用新的写作方法,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学生抄袭他人习作的现象。第五步习作改评,紧扣指导重点,凡能正确运用新的写作方法作文的学生,尽可能给予满分鼓励。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不一定科学,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教学实际,总结出既合学生实际,又有个性特点的教学规律来指导作文的实际教学。
二、精心撰写下水作文,体验学生写作的甘苦
在学生看来,教科书是专家、名家的文章,太神秘,且高不可攀。如果教师能运用新授的写作方法写1、2篇下水文给学生以示范,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定然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感到运用新的写作技巧其实并不难。因此教师写下水文不但可以释除学生的神秘心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也可以使教师体验写作的甘苦。还能使教师经常地练练笔,给学生以勤动笔的示范,还可以了解到学生习作实际,作文的重点、难点在哪里,学生最容易犯毛病的地方又在哪里。这样就能在备课与指导时更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突破。
三、批改作文紧扣重点,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
批改学生作文是老师最感困惑的事情,最容易形成两个“极端”,要么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面面俱到,教师实在感到力不从心,也难做到;要么只阅不批,只阅不改,写上批阅日期了事,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笔者以为,批改作文必须紧扣指导重点进行。每次作文训练都有一个训练点,翻开学生作文,便可一目了然。对运用得法的学生,老师尽可在“眉批”栏中用简短的语言予以肯定和赞许,在“尾批”处予以总结性褒扬,在评定等级与分数时尽可能往高处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我行”、“我能”!至于对运用不得法的作文大可不必求全责怪,因为训练目标比较单一,一般学生稍加提示,便会明白,因而,只须予以巧妙的点拨与鼓励,便可矫正习作的问题。至于综合性的错误,如错别字、典型病句等可用少量时间集中加以解决。
四、及时反馈评讲,让学生再生写作冲动 农民种地有“三分种,七分管”之说,指导学生作文也应该是“三分导,七分评”,有效地评讲作文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1.评讲必须及时。讲评是反馈的一种重要形式,必须讲究其时效性,学生作文后一般2、3天,最多4、5天就必须反馈评讲,不能欠拖不评,拖久了就会模糊学生对训练重点的印象,冲淡学生写作兴趣,进而阻碍学生急切获取新的写作知识的欲望。
2.评讲准备必须充分。评讲的目标必须明确,评讲的方法必须不断创新,评讲的程序必须清楚,评讲的材料必须详实。
3.评讲必须紧扣重点。训练什么,评讲什么,必须有针对性,不能胡子头发一把抓,正反例证也必须来源于学生习作,通过对此评讲,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新授的写作方法。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必须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必须引起每个管理者与执教者的高度重视。笔者坚信,只要我们主动地去探究,不断地去实践,认真地去反思,就不难从中总结出带规律性的作文教学法则来。
小学作文教学反思
对于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前几天听了周龙英老师和修建老师指导的两节作文课,感受颇深。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练写观察日记,积累素材
学会观察事物,提高写作能力,从何入门呢?练写“观察日记”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作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能观察到许许多多的东西,如自然景物的状态,气候的千变万化,人物的音容笑貌,社会的各种现象等,而光观察不记录,那么有多少新鲜印象,有趣的事物、生动感人的场面难免会忘记,即便日后能回忆,也是朦胧的。所以,在教导学生养成观察习惯的同时,还要养成练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提倡“观察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师,在平时,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去观察.在课堂上要经常指导学生练笔,使每个学生都能练出一双锐利的眼睛,学会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养成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从而使生活周围的人和物烂熟于心,出口成章。
二、多表达、勤交流。
在习作指导时不但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更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在作文要求允许的最大范围内给学生表达的自主权,以培养他们作文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能力。
三、多做游戏,在玩中写,培养写作兴趣。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用游戏的方法教孩子们写作十分有效,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兴趣,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将游戏融入到作文训练中,教学生玩中写作,写中再现玩趣,使作文成为最轻松平常的事。这样,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再也不觉得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
四、多修改、重指导。重视对修改习作的指导,让孩子利用自改、互改等形式养成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五、多鼓励、重评价。老师在作文批语中表现出的态度、情感、准确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情绪和兴趣因此,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要用赞赏的眼光去批改,并通过作文批语使学生得到知识上的满足,学习上的动力,心理上的平衡。
总之,作为语文老师,只要平时勤于培养学生积累、搜集写作材料的良好习惯,并在作文的指导和讲评上下一番功夫,就能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只要语文老师脚踏实地,抓住新课程改革这个良好契机,不断实践、探索、反思,根据新课程作文教学的理念和目标,改进作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努力突破作文教学这个“难区”,总有一天能够帮助学生攻克作文这个堡垒,让学生不再惧怕作文,爱上作文,并写出好的作文。
小学六年级作文教学反思
作文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训练能力的重要方式。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通常是给学生创设的情境、适时引导,让学生有话想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学生作文基于生活,高质量的作文又服务于生活。然而学生往往对丰富多彩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写出的文章难免空泛。因此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作文教学。
一、留心观察生活中周围的事物,平时注意积累。
许多学生的作文,思路狭窄、语言干瘪。写日记和写读书笔记是丰富学生作文内容的有效办法。我要求学生在生活中留心观察生活中周围的事物,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凡是觉得新鲜的、有趣的、有意义的事物就把它记在日记中;把平时读得课外书、教科书中的好词佳句段落写在读书笔记中。教师定时检查或学生在小组内互评互查、合作交流、取长补短丰富积累。教师并用一定的时间形式进行总结表彰。
二、语文教学始终围绕学生的“阅读与作文”
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阅读方法和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的指导。学习一篇课文学生首先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要弄清文章主要内容;作者的写作顺序怎样,他为什么要这样写;走进文本,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方法。走出文本,想一想,我为什么要读这篇文章,通过学习我学到了些什么?然后把自己的学习收获写于的书笔记中。
三、加强“作前指导”的教学 学生写作文时教师要从题目入手,在内容上、体裁上多角度的进行指导。如学生在写《童年趣事》时,我从题目“趣”字入手,让学生多角度的理解“趣”字,有情趣、乐趣、兴趣„„这样学生就可以抓住童年有事可写。然后让学生从例文中总结写法,从而指导怎样写。如文章的开头有“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引用式”“启发式”„„接着把事情经过具体的写清楚。在写结尾时可以“自然结尾”“总结式结尾”“启发式结尾”„„学生弄清写法后,就鼓励学生写片断,然后在全班评价交流学生写的片断,或把几个片断连成一篇文章再交流。让学生在有成就感中再来完成自己的作文。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怎样把想表达的意思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叙述清楚。又如学习《山中访友》一文时,作者到山中访问了那些朋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他的写法上有哪些不同。再看文章整个写作顺序是怎样的,与我们写什么样的文章顺序差不多。然后让学生进行“游——”小练笔。
事实证明,作文教学平时要加强积累,教师要多训练。变换角度让学生在作文时去发现和创新。多角度作文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使学生想象丰富,学会全面地考察事物。这是本学期作文教学闪光点。
关于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反思
三年级是小学教学的过渡阶段,在语文教学中是学生从看图写话和短篇日记过渡到作文的关键时期,从开学至今,面对作文教学,我困惑过、探索过也深思过。
三年级最初接触作文,我认为重在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从开始便打下良好的兴趣基础,将来的作文教学必将事半功倍。所以针对三年级作文教学我有以下浅显认识:
一、注意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语言。书面表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本身是难点,但是在平时的课堂用语和与课下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时,不要提及“作文难”,而是把“作文其实很简单”这样的话语作为平时用语,不要在学生心中留下作文难的映像。而是让他们从心理上,从潜意识中认为作文简单,从而便于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
二、在教学每单元的四篇课文时有意识的渗透写作技巧。例如在教学《爬天都峰》一课时,课文中写到“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的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学生很容易体会作者的害怕与畏惧,借机引导“小作者太厉害了,下次我们写自己爬山时不妨也这样写„„”,从而把心理描写的简单技巧教给学生。
三、注重听、说、读、写的相结合,帮助学生实现厚积薄发。
作文是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体现,所以单方面要求学生会写,必然很困难。听:鼓励学生养成会听。善于听的习惯。教师要注意课堂用语,太过口语化的语言可能会对学生的语言习惯产生影响。说:要注意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说必然能写出来。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即各种形式熟读课文;课外阅读即广泛涉猎课外书籍,积累丰富的辞藻。写:平时注意捕捉时机,让学生有感而发。例如课本中的小练笔,在一堂新课上完后,学生心中必然有所感悟,适时捕捉,会有很好的成效。从以上四方面帮助学生,让学生有写的,又有丰富的语言,必然会对写作产生兴趣。
四、注重学生的即时感受与体验。这一点我有切身感受:第三单元的作文主题是“我眼中秋天”,第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先作口头作文“秋天在哪里”,但是不管怎么引导学生说不出来我预想的结果,所以我领着学生出去“找秋天”,带学生到校园里转了一圈,所到之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亲身体验。回到教室,奇迹发生了有的学生奋笔疾书,有的口若悬河,最后本次作文佳作连连。
五、另外作文教学还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注意:1.布置作文,要求要明确。2.注重面批,培优辅差。3.重夸轻批,抓住典型。
总之,这些想法是我在作文起步教学中摸索的一些认识,我依旧还有许多困惑待解,愿我们的语文老师都能轻松上好作文课!的毛病与不足,找准修改的切入点及重点,以便对文章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修改时先从整体入手,思想内容入手,先整体后部分,先内容后文字。以下简称“四读评改法”:
一读文章,改文章的思想是否健康,内容是否紧扣中心; 二读文章,改文章的段落层次是否清楚;
三读文章,改文章的句子是否连贯通顺,用词是否恰当; 四读文章,改文章中的错别字,标点等方面。概括起来是四个字:“增、删、调、改”。
①增。有助于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材料要补充进去,以突出文章中心,增强表现力;对丢、落了的字、词、句及标点符号,注意要加上。
②删。跟中心无关的材料或者关系不大的材料,要毫不吝惜地删去,以保证文章重点突出;对可有可无的字、词、句,也要舍得删掉,力求准确、精练。
③调。对紊乱的顺序和颠倒的词句要进行调整,以理顺文章的层次、句子,使文章有序、通顺。
④改。对文章的错别字、不恰当的标点,用得不当的修辞手法、出现的病句,要认真改过来。
2、师生共同评改
师生共同评改就是师生一起讨论,一起评改一篇文章。课前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文印发给学生,让他们阅读思考,作好修改准备。接着教师根据上述“四读评改法”进行指导,以学生的发言为主,教师作适当启发、点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让学生动脑筋发现错误,指出评改原因,使他们从病例分析中懂得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如何修改。也可以让学生再挑阅其他习作,从中找出所犯的相同毛病进行修改以加深印象。3
第三篇:作文教学反思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习作能力
——作文教学反思
三年级是语文作文的起始阶段,它的重要性非同一般。虽然一二年级有看图写话,但是作文和它有着很大的差别。作文的要求更高了,它不但要求把话写完整,写清楚,更要求把话说漂亮。就是学会运用写作技巧,学会使用形容词,想方设法地把文章写得丰润圆满,让人读了还想读。
三年级的学生达不到这么高的要求,一开始只是要求他们能把事情或者事物给叙述完整了,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那么他的文章自然而然地就能写好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写作没有统一要求,却强调了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喜欢写作,爱上写作,自发地写,开心地写,这才是重中之重。写作没有兴趣的支撑是肯定不行的,老师要先培养学生的兴趣,然后再教他写作的技巧。
在本次写作教学中,我就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本次的写作主题是写一件事,半命题作文:我最_______的一件事。在写之前,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自己最想与大家分享的故事。这时举手的学生很少,只有徐一梦和苗文韬两位同学,苗文韬是一个内向的孩子,平时上课回答问题并不是很踊跃,看到他主动回答问题,我先叫到了他。他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就是自己去年过生日时的一些情形。在他讲述完他的故事后,我先是 1 鼓励了他的勇敢,并带着其他学生一起为他的作文添枝加叶,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完成了一篇完整的作文。接下来徐一梦又和大家分享了她的故事,她讲述了她为朋友过生日的故事,我用同样的方法为她的作文添枝加叶,使之成为一篇完整的习作。等到第三位同学的故事依然是过生日的情形。这时我想学生的思维应该是受到了前面同学的影响,仅仅局限在这一个方面,我在这时讲述了两篇范文,分别是:我最感动的一件事和我最委屈的一件事。在讲述范文时学习了写作的技巧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并积累了范文中的好词佳句。等讲述完范文后又有学生分享了她得故事,她讲述了叔叔带她们全家去天水游玩的事,我发现学生终于能将思路打开了。
学生独立完成了这篇习作,可是在批阅作文时,我又发现了问题,期中最突出的就是:学生的语言积累不过关,致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很平淡,这让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失色不少。
通过反思本节课的作文教学,我认识到兴趣是写作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兴趣,那他就能写好文章。但是光有兴趣也是不够,还要有好的语言积累,只有双管齐下,学生的习作能力才能有大幅度的进步。
第四篇:作文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反思
作文是学生认知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作为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写出好文章来。但每次作文,都有一部分很不理想的文章出现,有的甚至让人啼笑皆非。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现从如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思考。
一
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必须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放在首位。只有创设乐写氛围,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由熟生巧,渐入佳境,让作文教学真正成为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主阵地。
激发调动学生内在的丰富情感,是作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激发情感、培养兴趣的重要性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观念的认识上,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作文的具体实践中提供激情引趣的条件和土壤。要把生活这股活水引入作文的水池。生活,只有学生熟悉的生活才是学生作文文思泉涌的不竭源头。
二
注重生活和知识积累,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
只有留心观察生活,发现事物的特点,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美的所在,才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写出蕴含丰富的文章。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其次,教师还要让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让他们关注社会、思考生活。通过自己的感官和客观事物接触,使感知的对象反映到头脑;另一方面又通过实践活动,使客观事物的内部发生变化,逐步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
要使学生将写作知识转化为掌握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技能、技巧,单靠课堂作文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倡导学生课外练笔,加强实践,养成写作的习惯。比如可以坚持写日记,把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这样,不仅能从根本上扭转学生感到无事可写的现象,而且还往往可以 触发他们的灵感,激起他们的写作热情。
三
由模仿起步,走创新之路
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学写作和学绘画、书法一样可以模仿。可以帮学生选择一篇优秀作品,仔细阅读,揣摩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几天后再用自己的语言把作品写出来,然后对照原文,找出缺点,进行修改。用这种方法练笔,进步会很快。教师应注意充分利用它们来指导学生模仿写作,在具体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紧紧围绕课文,指导学生模仿。
2、结合单元练习,指导学生模仿。
3、读写结合,指导学生模仿。
4、缩写扩写,指导学生模仿。
语文课本上所选的文章,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无论是思想内容上,还是章法技巧上,都堪称典范。摹拟范文,有时比教师喋喋不休地讲十遍“应该怎样写”更易引发思路。如在教完课文后我要求学生作同题作文,不少学生套用了范文的模式 引发了思路,表达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引导学生进行模仿,不仅能引发、开拓、校正学生思路,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解决学生作文时的畏难情绪,也是走向独立创作的必由之路。不过,让学生进行模仿,决非要求学生对课文死记硬背,目的是让他们借着拐杖学会走路。然后再丢掉拐杖,达到自由写作的目的。
四
作文教学贵在平时阅读教学,注意读写结合。
我这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这样一些写作方法: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表达出自己的爱与恨;通过自己的五官感受,恰当运用修辞方法和想象写出景物的特点,写出自己所感或者自己体会到的哲理;写景作文中多用比喻、排比、拟人的手法,赋予对象生机。想象作文多与爱与环保的主题相结合。上面的几个写作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应该一个一个去落实,如课文中有外貌描写的,无论课文是一篇什么样题材的课文,作为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去品味作者外貌描写的手法,并有针对性地练笔。
只有上好了阅读教学中的“重点词、句、段”,才能有我所说的针对性练笔,才能说到作文的立意、主题、选材、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
为了提高阅读质量,我让每个学生学年初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并及时进行督促和指导;我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精读、略读、浏览、诵读;鼓励学生多记,记下名言佳句、精彩片段;指导学生多写,写自己的读书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疑问。
针对学生书籍少的现状,我在班级搞了一个图书箱,让每位同学献出自己喜爱的书与大家共同分享。我也拿出自己收藏的书。我还通过向学校图书室借等方式,把图书箱搞得小有规模,把读书活动搞得红红火火。
五
在合作交流中提高
“合作”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我在作文教学中也进行了尝试。我特别重视动笔之前的孕育准备阶段。提前公布作文题目及要求,让学生早作准备,积累写作材料。在作文课上,我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前观察阅读感受尽情地述说出来,把自己的感悟交流同伴,从而唤起同伴的体验、认可或争辩。在这里,让学生敞开心扉,大胆地说,自由地说,生与师、生与生的交流,让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使学生既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选择,保留自己的个性,又不闭门造车,实现了优势互补。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使学生的思维自由地遨游,从而激发创新潜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六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作文教学中,我尽可能以满腔热情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珍惜学生的写作成果,让学生看到劳动的价值。其途径与方法主要有
(1)在评语和作文讲评中以表扬鼓励为主,学生作文有一点长处,一点进步,都及时予以肯定。
(2)把好作文录音后放给学生听或通过校园广播站播放。(3)办手抄报,刊登好作文向全校发行。
(4)把优秀作文推荐给报刊,争取发表机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作文竞赛。班里学生的作文时有在省级、市级、县级比赛中获奖。
总之,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这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我们能切实地从以上几个方面来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积累、模仿、实践中获得写作的素材,灵感和能力,再加上我们持之以恒,踏踏实实的工作,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就可以开拓出一个新局面,就一定会见成效。
第五篇:作文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反思
语文新课程理念把写作看做是学生记叙生活、表达情感、发表见解的重要手段。但语文教师每次布置作文,学生很少有喜形于色的;而谈到作文教学,教师则经常忧心忡忡。
为了提高学生写作素养,我们必须了解作文教学的现状,多方面寻找原因并思考对策。
一、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大部分学生没有感受到写作的愉快,他们的阅读量很小,写作基础较差;其次是应试作文模式过早地影响了正常的写作教学,使他们的写作变得功利并趋于程式化;其三是课堂写作缺乏有效指导,陈旧的教学观念阻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没有把写作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思维活动。
实际上,写作也是一种美育。如果学生在生活中没有对美的追求,他有什么必要写作?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让他们获得知识更为重要。
2、社会方面的原因
任何困扰语文教育的问题,除了教学法及学科本身的因素,往往有其社会原因。长期的应试教育阻滞了人的思想发展。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敢展现个性,缺乏自由的想象,丧失了自由表达的欲望,也缺乏自由表达的激情。
学生在课堂学习写作,也通过社会各种渠道接受有关写作的信息。可是,城市学生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农村学生不参加劳动,生活积累较差。所以,学生的选材范围窄,语言空洞无物。
学生写作缺乏个性,也在于他是在没有个性的环境中成长的。长久地接触没有个性的文化,长久地接触低俗文化,不要指望他能写出有个性有魅力的文章。
基础教育阶段,要培养的是基本能力,现今的中小学教学往往没有把写作当作基本能力去认识,总是提出过高的要求。社会常常把写作当成一件大事却没有把它作为现代社会中人的基本生存能力。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3、写作观需要反思
反思时下的作文教学,有些失误体现的显然是观念偏差。
首先在于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语文写作和理科解题不太一样,一般而言,只有好与不太好之分,未必有对错之别。起始阶段的写作,学生往往不知道“高”在何处,写得不多,难有成就感,久而为难,得不到鼓励,最终疲于应付,倦于无趣。
其次是要让学生真实地表达自我。有个人的思想,有个人的人生感悟,有独特的生命体验,作文才有价值。有经验的教师在指导小学生作文时,往往只说“先把你想的事情写出来”,这正是了解少年儿童思维特点的因势利导。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把写作能力运用于生活实践,不能热衷于让学生讲经论道。语文教育应当让一个人学会尊重并运用自己的表达权;学而无用,教育教学也就没有价值。很多教师在这一问题上认识尚不到位。思想的束缚也让一些教师的作文评价“不知好歹”,他们的评价尺度直接妨碍了学生自由表达的愿望。
4、教师自身写作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抱怨学生不爱写,抱怨学生作文水平难提高,那么,教师自身的写作状况如何,教师本人一年写多少“作文”?由于应试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当今教师读书少,令人担忧;而语文教师不写作、怕动笔,却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教师自己不写作,缺乏写作经验,却能批改学生的作文,甚至敢于“指导”,实在有点不可思议。教师不写作,可能是作文教学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写作是个人体验很强的实践活动,一个经常写作的教师才有可能熟悉学生的写作过程。只有具备个人的切身体验,教师的指导才会令学生信服,才有效果。
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对策
1、在“素养”的层面重新定义阅读教学观
阅读是一切学习能力的核心,阅读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它是语文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定期添购课外书,充实学校图书馆(室),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在校园的走廊、运动场等地方设立阅读角,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阅读他们喜欢的书本。阅读的范围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不要只局限在语文教材中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要跨越一本教材进行阅读教学;二是阅读的种类要多,不要只局限在文学性作品中。因为阅读不只是涵养精神,还是获取新知,特别是在资讯时代,从海量信息中抓取有用信息,提炼写作素材,更是需要贯穿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家庭和学校应让学生走出家门、校门,多接触社会,关心时事的同时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养成记日记的习惯。
2、把作文修改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读给别人听、交换修改、交流写作心得中有所领悟,有所提高。(1)树立信心。学生初次尝试互相修改作文,有的感到新奇,有的感到畏惧,认为自己连写作都还有许多不足,怎么有能力去修改别人的文章。我们首先对学生的写作态度、写作品质、写作性格进行肯定,帮助他们树立有修改他人作文能力的信心,鼓励他们在互相修改、讨论、交流中提高、进步。信心,是干成大事的动力。有充分的信心。可以从不会到会,从幼稚到成熟。我们采用同桌互改,小组互评,从引导学生学会修改错别字、修改用词不当开始,再到修改语句的不通,最后到学会选材、整篇的布局等方面的评价。这一渐进的过程,学生既发现了别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又逐步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达到了共同的提高。当学生发现了他人作文中的某一点问题后,他们讨论得很热烈,找资料,问同学,甚至发生了争执,直到把问题搞清楚为止。这是教师一去笔评改作文所无法达到的功效。
(2)传授方法。学生有了信心之后,就要传授修改作文的一般方法,这样能做到既有统一,又有创新。
作文修改方法,有符号的使用:如错别字的标记符号,词语顺序更换符号,多余词语、重复句子的删去、添加词语和句子的符号,精彩语句的着重符号等。
还有评语的几种写法,如眉批、尾批、边批的写法。最后是作文和字迹按优、良、中、差评定等级,标明日期等。
修改方法的传授,一般是从简单到复杂。仅仅讲一下还不行,还要边讲边练,每讲一种方法,就让学生在他人或自己的作文本上找出一例或几例来试一试。每发现一个问题,他们就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这是教师代替修改作文,学生难以感受的过程。通过两三次互相修改作文,这些方法就逐渐被学生所掌握了。
(3)弄清过程。学生互相修改作文,人数多,涉及面广,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新课标指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学习写作的快乐。”让学生将作品朗读给同桌听,自我修改。“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让同桌之间,互相修改对方作文。“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沟通见解。”第一步同桌互相修改,你读我听,或我读你听,听后谈感受,然后互相修改。第二步前后四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读,其余三个听,他们一起讨论,一起修改,写出评语,给出等级。第三步,在前面修改的基础上,自由讨论,可以把自己或他人的作文,拿去请教其他写作能力较强的同学。第四步,教师在巡视的基础上,让各组汇报修改情况。让作文修改得比较全面、认真的学生谈修改体验。
(4)实践提高。学生在掌握了方法,弄清了过程之后,还要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提高。
学生要通过互改、互评,学习他人写作成功的地方,找出别人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在朗读、修改、评议过程中,领悟小作者中的选材、遣词造句、结构顺序等。学生在一起面对面的讨论,虽然不是很全面、很有见地,但比不讨论要好。这是学生走上成功的第一步,不能因噎废食,否定学生互相修改作文的积极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把作文修改权交给学生,不是教师对学生作文一概置之不理,而是每次先抽查一个班级的上、下、差三个层次的作文各3——4篇,在了解这次作文基本情况之后,去指导学生互相修改,在学生修改之后,再进行一次汇报总结。这不是说让学生互相修改,教师就撒手不管,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