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推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时间:2019-05-15 08:16: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推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推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一篇:浅谈推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浅谈推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是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和经济社会

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山东省滕州市荆河街道:宗亮,邮编:277500)

积极推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转变群众生育观念,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稳定人口增长,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创举,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大改革和制度创新。

2005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国家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都对这一制度的建立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创新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路和机制,建立健全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把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同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建立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社会保障体系。温家宝总理指出,这项政策是做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有关部门和地区要认真组织好试点,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推开。这项政策以公共财政政策为支撑,通过国家奖励扶助的形式直接帮助实行计划生

1育的农民群众,使他们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能够享受到当初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亲身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解除后顾之忧,亲身感受到响应计划生育号召,政治上有地位,生活上有帮助,经济上有实惠,跟共产党走有奔头。这不仅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而且实现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从社会制约向利益导向、从单纯依靠思想工作向解决实际困难的重大转变。

一、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形势

我国政府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并于80年代初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30多年来,我国少生了3亿多人,节约了7万亿元抚养费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8左右,比1970年一对夫妇平均少生了4个孩子,极大地减轻了社会负担,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使我国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二、国家对农村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制度的理论依据

(一)计划生育人人平等的公平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目前农村的总体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体力在生产劳动中仍扮演重要角色,加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养老仍以家庭为主,因此,男孩的地位举足轻重。城镇居民因为有工作,有工资,所以等退休后生活上有一定保障,而

在农村,因为农民没有固定的收入,所以那些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户、双女户的家庭利益就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从社会角度看,这些农村实施计划生育独女户、双女户家庭为国家、社会做出了牺牲和贡献,晚年却由于身边子女少,遇到一些困难和不便自身无力解决。所以党和政府有责任帮助他们,使其晚年生育得比别人更好,更有保障。

(二)生育需求的可变性与可替代性

生育要求和生育动机变化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但在特殊环境下,这种变化可以大大加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计划生育广泛开展,特别是90年代以后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数千年延续不变的“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生育需求大大弱化了。但从整体上说,目前“养儿防老”、“传宗接代”仍然是老百姓尤其是偏过农村多数农民生儿育女的主要生育需求。这些生育需求的根源来源于不同的侧面。如:“传宗接代”主要与生育文化中的传统观念有关;“养儿防老”主要与实际生活保障有关;对于与生育观念有关的需求,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生育行为来满足和达到目的;对于与生活保障有关的需求,既可以选择生育,也可以选择生育之外的替代手段(如用经济手段加以保障),来达到生育行为所能达到的同样目的,这说明,这种生育需要具有可替代性。

(三)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调节的必要手段

人们生育需求和生育动机的多样性、可变性与可替代性

是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基础,有针对性地对育龄群众的生育需求进行调适是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基本特征。

在生育需求的驱动下,人们对子女数量与性别产生特定期望,并将这种期望付诸实施,当条件具备时就会导致相应的生育行为。社会中较多的人对子女数量期望过高或对男孩的偏好过强时,就会造成人口过快增长和性别比结构严重失调,因此除了通过社会行政法规等直接干预外,就须通过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特别是通过经济发展和利益导向手段,从根本上削弱人们生育意愿上的这种本质动力。

三、国家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制度的实施及奖励人群的确定

自2004年起,我国开始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根据规定,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妇年满60周岁以后,由中央或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奖励金。目前,我国开展试点的地区有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和重庆,以及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江西、安徽、河南、湖南、湖北各1个地(州、市)和贵州省遵义市。同时,国家鼓励东部地区自行试点。对于符合条件的奖励扶助对象,政府按人年均不低于6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西部试点地区的奖励扶助资金中央财政负担80%,地方财政负担20%;中部试点地区的奖励资金中央和地方财政分别按50%负担。在推行

奖励扶助制度的过程中,各地建立了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社会监督“四权分离”的运行机制。

奖励人群的确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60岁以上。具体标准为:

1、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的本辖区居民;

2、年满60周岁符合奖励条件并且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生育的公民;

3、现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者子女死亡现无子女的公民;二是双女户,即按计划安排生育两个女孩并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公民;三是有生育能力自愿放弃二孩生育指标,终身只生育一女孩户;四是农村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独生子女户。国家提倡在兑现优扶条件的同时,对农村实施计划生育的困难家庭,在经济、生产、生活上也给予一定补助。

四、计生利益导向机制的落实与“关爱女孩行动” “关爱女孩行动”,是国家人口计生委根据中央的要求,针对我国近些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的现状,从维护人口安全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人口环境的大局出发,提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目的是通过大力传播文明、健康的婚育新风,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营造有利于女孩成长的生活环境,向女孩和生育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提供优质的服务,建立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发展的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通过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依法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要把计生利益导向机制的落实与“关爱女孩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切实为女孩的成才成长

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坚决禁止歧视、虐待、遗弃女婴;依法打击贩卖、残害女婴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和杜绝违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行为发生。

五、深刻理解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意义 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扶助奖励,是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两个转变”的具体体现,是健全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大举措。是改革群众婚育观念,稳定人口急剧增长,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指出,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把农村社会保障与控制人口紧密结合起来,对于稳定农村独生子女和两女家庭、抑制超生具有重要作用。从单纯“处罚多生”到“处罚多生”与“奖励少生”并重,这是我国人口控制方式的重大转变,标志着我国正在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导向机制。

面对新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形势,我们只有积极推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不断拓宽计划生育服务领域,大力宣传新型生育文化,才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宽松的人口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人口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关于完善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利益导向机

制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

(豫发〔2008〕23号2008年12月8日)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22号)精神,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促进我省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现就完善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在人口问题上的任何失误,都将对我省经济社会产生难以逆转的长期影响。实现中原崛起,必须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持久动力。目前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但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仍不完善,面临诸多问题:现有的利益导向政策与群众的需求依然存在差距,一些政策未完全落实到位,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在生产、生活和养老等方面面临诸多实际困难,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对独生子女家庭、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双女家庭给予各种奖励、照顾、优惠和保障,解除其后顾之忧,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性别平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提高对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坚持不懈地做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2、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条件进一步成熟。计划生育家庭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贡献,应当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目前我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已具备了给计划生育家庭必要奖励的能力,为进一步完善惠及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导向机制提供了物质条件。近年来,全省各地普遍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开展农村计划生育幸福家庭行动,为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遍及村组的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和覆盖城乡的计划生育宣传技术网络,为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提供了组织保障。我们必须抓住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步伐,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

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与基本原则

3、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综合运用社会经济资源,对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给予奖励、优待、救助,对违法生育者予以追究,不断完善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开创中原崛起新局面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4、工作目标:建立健全稳定低生育水平法规和经济社会政策体系,实现人口和计划生

育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由惩罚多生为主向奖励少生与惩罚多生并重转变。从2009年开始,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使<全省农村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和计划生育双女家庭的人均收入普遍高于当地人均收入水平。

5、基本原则:既要坚持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基本经验,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丰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思路和内涵;既要统筹考虑区域、城乡,又要针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在农村的实际,把农村作为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重中之重。为此,要把握以下几点:

——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整合各种经济社会资源,帮助计划生育家庭增加收入,发挥政策综合效应,解决好计划生育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统筹兼顾,奖惩并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综合运用奖惩措施,引导群众少生快富,同时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员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对违法生育的党员干部进行党纪政纪处分。

——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立足全局,着眼长远,有计划、有步骤地制定实施本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措施,统筹城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将完善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加大指导督查力度,确保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得到落实

三、充实创新奖励扶助政策

6、建立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根据国家安排部署,自2008年下半年,在全省范围内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即对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的扶助金;独生子女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落实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人。

7、提高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标准。凡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在子女满14周岁前,由户籍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由原来的每人每月5元以上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20元。

8、提高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妇年满60周岁以后,奖励扶助金由原来的每人每年6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840元。

9、农村按人分配集体经济收入、集体福利和征地补偿时,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给予多分1人份的优待。

四、扶持计划生育家庭生产生活

10、农业生产方面,对计划生育家庭优先给予建沼气、改灶、改水、改厕补贴;优先提供小额贷款及兴建畜禽养殖小区贷款;优先对贫困村中计划生育家庭困难户安排种养、运输、小型加工等项目扶贫贴息贷款;优先为鲜活农产品的运销提供检测检疫;同等条件下,优先承租、受让荒山、滩涂、池塘、林地等国有、集体资产。

11、社会保障方面,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安排劳动力培训,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就业介绍服务;探索建立政府奖励、集体补助、个人交费,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

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养老保险制度;资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患大病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后再次给予医疗救助;对纳入低保救助范围的计划生育家庭,实行高于当地标准的低保救助政策;国家级、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向计划生育家庭倾斜;优先为计划生育家庭安排“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和宅基地;社会养老机构优先为符合条件的农村独生子女和计划生育双女父母提供养老服务;优先为计划生育家庭残疾成员进行白内障复明治疗、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装配辅助器具等康复服务,优先进行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等手术治疗;农村独女家庭和实行计划生育的双女家庭中,女孩婚后为照顾父母而在父母家落户的,依法享有与村民同等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及宅基地使用的权利。

五、严格违法生育管理

12、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坚持依法管理,坚决遏制违法生育。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严格控制生育第二个子女,禁止生育第三个子女,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确保到“十一五”末全省人口总量控制在1.01亿以内,到2020年全省人口总量控制在1.07亿以内。

13、加强党员、干部的计划生育管理。1982年6月15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的意见》(豫发〔1982〕75号)下发以来,违反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多生育子女尚未处理的党员、干部,以及2000年5月1日《河南省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实施以后,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多生育子女的党员、干部,不得担任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村(居)民委员会领导职务,并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14、严格执行社会抚养费征收制度。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子女的,按照国务院《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有关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对影响恶劣的违法违规生育者,要视其收入状况,从重确定社会抚养费征收数额。对有能力缴纳社会抚养费而拒不缴纳的当事人,应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要坚持文明执法,坚决防止因违法行政引发恶性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15、实行计划生育情况审查制度。在推荐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联委员、工商联执委以及评选劳动模范时,须由具有管理权限的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其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情况审核把关。有生育或收养第二个及以上子女情况的,须有县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核意见。审查过程中,凡发现拟推荐人选或候选人有违法违纪生育或收养情况的,一律取消被推荐和评选资格,并由纪检、监察等部门作出处理。审核、处理结论由有关部门备案并归入本人档案。

16、严肃处理计划生育弄虚作假行为。伪造、变造、买卖计划生育证明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千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千元的,处5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是国家工作人员的,给予记大过以上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不正当手段取得计划生育证明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取消其证明,并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出具证明的单位有过错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拒报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数据的,要追究有关人员党纪、政纪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17、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出现干部职工违法生育的,当年不得评为文明单

位;原来是文明单位的,取消文明单位称号。

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18、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委、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三到位”落实情况考核,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各地各部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政策,特别是涉及民生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措施,要认真贯彻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切实体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待政策。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好的经验。省人口计生委、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等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奖励、扶助、优待资金发放管理办法。

19、各级政府要在确保计划生育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的同时,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要不断加大对独生子女家庭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奖励、优待,特别是对农村独生女家庭的奖励,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同时,要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在奖励优惠资金发放和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使用中的违纪违法行为。

20、坚持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对党政领导、责任部门、人口计生部门分别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终目标考核重要依据。各省辖市党委、政府每年要将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作为本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向省委、省政府报告。

第三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

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的意见

各市、州、地委,各市、州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省直各部门: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实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的转变,根据国家计生委《关于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的通知》(国计生发[2002]39号)要求,现将我省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的重要意义

“九五”以来,我省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达到了较低生育水平,走上了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避孕节育、生殖保健、优生优育等方面需求,一些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家庭没有率先脱贫致富,已成为制约我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开展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活动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的意见》(省委发[2002]43号)精神,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群众满意程度为标准,以改进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为重点,以优质服务的理念和运作方式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新的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进一步降低和稳定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使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事业。

二、积极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

各级党委、政府要严格按照国家计生委制定的“领导重视好,政策导向好,依法行政好,服务质量好,民主管理好,队伍作风好”的标准,认真做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创建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公示制度、评议制度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度。

(二)进一步深化宣传教育,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广泛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普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科学和相关法律知识。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规范服务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全面实施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推行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方法的知情选择,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避孕节育和生殖保健服务。

(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制定有利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五)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以提高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程度为重要标准,严格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科学、简便、易行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

(六)认真贯彻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纳入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范围,融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之中,建立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工作机制。

(七)积极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和支持计划生育工作,形成多数人做少数人工作的局面。

(八)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民主评议等制度,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提高计划生育干部和技

术服务人员的总体素质。

申报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要在巩固提高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市、区)的基础上,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进行自查,经市(州、地)政府(行署)组织评估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后向省计生委申报,再由省计生委组织评估并经省政府同意后向国家计生委上报,申请评估验收。

三、切实加强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党政领导和计划生育部门要把开展创建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解决创建活动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案,协调各方面力量,认真组织实施。要把创建活动纳入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评估。省计生委要负责制定我省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实施方案,加强调查研究,开展督促检查和干部培训工作,及时总结经验,解决创建活动中的重大问题。各级计划生育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我省的实施方案,协调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扎实工作,切实做好创建活动各项工作,确保创建活动顺利进行。

二○○三年三月十一日

第四篇:新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的意见

新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对推动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现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贯彻意见。

一、充分认识我区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性、艰巨性,确保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的实现。

1、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

自治区从1975年在汉族人口、1988年在少数民族人口中推行计划生育以来,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人口较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妇女总和生育率较大幅度下降,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的改善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2、我区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形势依然严峻。

我区系干旱省区,人口密度超过联合国划定的干旱地区指标,全区沙漠和山地戈壁面积占96%,绿洲面积仅占4%,绿洲人口密度287人。全区自然环境恶劣,人口与耕地、水资源可利用的矛盾十分突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任务还比较艰巨。我区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人口居住分散,经济文化发展滞后,少数民族构成多,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制约计划生育工作的因素多、困难大。尽管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九五”以来每年净增人口在30万以上,相当于每年新增一个大县人口,在全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转变后,我区的人口出生率还比较高,人口增长较快,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3、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是我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目前我区的生育水平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群众的生育意愿和现行生育政策还有差距的情况下,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实现的,存在着生育反弹压力。我区人口结构以年轻型为主,在未来一个时期,育龄妇女的人数还将继续增加,人口数量还将持续增长,人口压力仍然较大。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区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问题。今后一个时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时期,也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关键时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现人口的适度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区各方面工作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全区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繁荣的高度,充分认识人口增长过快是我区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制约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充分认识搞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对我区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人均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防止和克服麻痹松懈、盲目乐观和消极畏难情绪,以对党和国家、对群众利益、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下定决心,坚定信心,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把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4、今后十年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和要求

今后十年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是:到2010年末,全区人口总数控制在2180万人以内,年均人口出生率不超过21.47‰;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逐步开展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初步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逐步建立调控有力、管理规范、政策法规初步完备的计划生育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计划生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利益导向与社会制约紧密结合,将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融为一体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

实现上述目标的工作要求是:

--坚持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实行经济和社会发展与人口控制两手抓,做到经济要上去,人口增长速度要下来,人口素质要提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坚持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严格执行《自治区计划生育办法》,鼓励和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严格按照生育政策,依法生育,努力提高政策生育比例,大力减少政策外生育;依照法律和政策规定,认真落实避孕措施,进一步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和工作措施。

--建立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动员社会力量,建立党委政府领导、计生部门指导、各方面主动配合、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采取教育、经济、行政、法律等措施综合治理人口问题;按照属地管理和条块结合的原则,明确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把抓好农牧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做为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的重点,进一步强化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重点帮助计划外生育率高的地方迅速扭转局面,指导基层基础工作好的地方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着力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坚持行政管理与群众工作相结合,进一步落实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的方针;把计划生育工作与经济发展,帮助群众勤劳致富,建设文明幸福家庭有相结合起来;依靠科技进步,提供优质服务,努力提高人口素质。进一步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维护民族团结,执行民族政策,发挥宗教界人士等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特殊作用。

二、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建设,健全计划生育工作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

1、我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在农牧区,难点在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关键在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两级。计划生育的基层网络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石,切实加强和健全计划生育工作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尤为重要。

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办公室是基层计划生育行政管理机构,要认真履行基层计划生育管理职责,切实提高依法行政和科学管理水平。要保持乡(镇、街道)计划生育机构单设,不得合并或撤销。要进一步稳定基层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努力培养高素质的计划生育干部。基层计划生育干部的调配要先征求县级计划生育部门的意见,缺编人员由人事部门主要从机关事业单位富余人员和符合条件的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及军队转业干部中选配。

乡(镇)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服务站是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阵地,是基层直接面向群众开展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科普知识宣传和落实技术服务措施的重要依托,各地要加强建设,健全和完善服务网络。要不断改善服务条件,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其工作人员必须是计划生育或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纳入事业编制。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是重要的卫生资源,要积极支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依法拓宽服务领域,发展生殖保健产业,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村计划生育干部是做好农牧区计划生育工作极为重要的力量,要切实选配、培训好村计划生育干部,落实好他们的报酬,其报酬一般应不低于村党支部书记的80%。

乡村计划生育协会是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要加强乡村计划生育协会的组织建设,大力开展创建“合格村协会”活动。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2、进一步落实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都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承担计划生育的责任,落实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经费和措施以及计划生育的奖励优待政策。

3、加强和落实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责任制。对流动人口,要建立流入地和流出地共同负责,以注入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公安、工商、税务、劳动、卫生、房管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围绕验证、租房、用工等环节,严格按照《自治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实施办法》,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形成有效的管理和服务网络,为流动人口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4、积极创造条件,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在农牧区要把计划生育作为村级组织建设和“小康村”、“文明村”、“文明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活动。积极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实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在城镇要把计划生育纳入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和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活动之中,推行属地化管理,强化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和计划生育管理职责,形成“单位负责、条条保证、以块为主”的计划生育体制。充分利用社会服务中心等机构和社区公共设施开展计划生育服务。

三、加强综合治理,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宏观调控体系和相关社会经济政策。

1、健全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机制。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协调有关部门和动员社会力量,实行综合治理。要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和任务,真正形成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格局。纪检监察、组织、宣传、精神文明办、民委和计划、教育、科技、公安、司法、民政、财政、税务、人事、劳动保障、建设、国土资源、农业、文化、卫生、广播电视、工商、统计等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把参与计划生育宣传、管理、服务作为应尽职责,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把有关部门管理职责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计划生育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助党委政府组织协调、督促推动各部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落实。工会、共青团、妇联和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要在组织群众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落实国策作出贡献。

2、健全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调控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制定和执行土地、企业、医疗、社会保障、户籍、劳动、教育、税收等方面制度和改革措施时,要统筹考虑,相互协调,使各方面都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凡不利于计划生育的应及时修改、废止。要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管理。计划部门要做好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规划;公安部门要切实加强出生登记,配合做好流动人口生育管理,认真做好居民身份号码编制工作;民政部门要做好婚姻登记;计划生育部门要制定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统计部门要严格按照《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坚持求真务实,加强人口统计工作,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3、加强计划生育法制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和法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划生育办法》是我区依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行政规章,是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行为准则,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和各族群众必须严格遵守。要严格执行《办法》关于鼓励和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依法生育的政策规定。认真落实《办法》对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待和奖励政策,依法依纪严格处理违反《办法》不实行计划生育的行为和执法人员违法违纪行为。加强计划生育法制宣传,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执法水平。要加强自治区计划生育地方法规的立法工作,健全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法制体系。

4、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经济政策,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各级政府及涉农等部门要不断深化“三结合”,采取小额贷款,项目优先,科技扶持,政策优惠等措施,向计划生育家庭倾斜,促进各种生产要素与计划生育户的优化组合,帮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增加收入,提高社会经济地位。各级政府及扶贫开发部门在项目选择和资金安排上,都要把实行计划生育贫困户作为优先和重点扶持对象,提高他们的生产自救和自我发展能力。各级政府基层组织要建立激励机制,落实对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和优惠政策,对独生子女户和计划生育的家庭特别是只有女孩的家庭,在分配集体经济收入、享受集体福利、划分宅基地、承包土地、培训、就业、就医、住房及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5、积极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劳动保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采取优惠措施,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城镇要大力发展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独生子女医疗和教育保障,以及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事业,妥善解决城镇职工实行计划生育的费用。在农牧区,要坚持政府支持和群众自愿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计划生育户特别是独生子女户的养老保险制度。民政部门要制定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救助政策,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户给予生活保障补助。

四、积极推行优质服务,建立宣传教育、科学管理、综合服务相统一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

1、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移风易俗,促进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教育、科技、文化等部门要紧密配合,利用各种传媒,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公益性宣传,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计划生育的良好氛围。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努力开发、制作适合民族文化特点的宣传品。大力普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方面的科学知识,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都一样等科学、文明、进步的新的婚育观和生育文化,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各级党校、干校、团校都要开设人口理论课,中学以上学校要普遍开设人口理论讲座及生理卫生、青春期、性保健讲座或课程。

2、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切实保障群众在实行计划生育中的合法权益。各级干部要增强法制观念、群众观念和服务观念,转变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路,克服简单粗糙、强迫命令等工作方法,要切实建立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切实保障群众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坚决杜绝因执法不当引发的恶性案件。要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的各种服务标准,禁止乱收费、乱罚款,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3、大力推进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殖保健水平。计划生育部门是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综合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现有卫生资源,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生殖保健服务、母婴保健服务,大力开展优生优育、出生缺陷干预等预防性技术服务,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要坚持“面向基层、深入乡村、方便群众、服务上门”的工作方针,以社区为基础,努力提供避孕节育全程服务和生殖保健服务,指导和推广适用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群众易掌握的以长效避孕措施为主的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方法。积极稳妥地推进避孕措施的知情选择。大力开展以妇女病的普查防治为重点的生殖保健服务,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要加强计划生育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重视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并加强计划生育技术、避孕药具和生殖保健用品市场管理,切实保护群众的健康。

五、加强领导,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供切实保障。

1、加强领导是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党政领导都要增强人口意识和人均观念,坚持党政一把手对计划生育工作亲自抓、负总责,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建立和健全各级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协调制度和调研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每年召开一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每届党委、政府对地州市党政分管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进行1至2次培训。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监督范围,每年对1至2个地州市进行重点检查。各地州市党委、政府(行署)每年将本地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向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作专题报告。

2、坚持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要不断改革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实行党政领导与计划生育部门分线考核。把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将工作的重点引导到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工作水平上来。对完不成人口计划或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发生重大责任性恶性事故的,在目标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把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落实计划生育责任制的情况,作为衡量政绩和选拔、奖惩的重要内容,任期内逐年考核,离任时进行审核。对因工作失职,有可能导致人口失控的地区的党政领导,要追究责任,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实行计划生育,做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表率。干部计划外生育的,给予行政处分,不能担任领导职务;党员计划外生育的,给予党纪处分。各级领导要严格执行统计法规,坚决防止和纠正人口统计中的虚报、瞒报、伪造、篡改和拒报行为。对弄虚作假的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

3、确保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是一项具有显著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事业,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投入属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投入。要把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证。要逐步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计划生育事业费增长幅度应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在目前全区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人均4元的基础上,到2005年,全区人均财政投入计划生育事业费要超过10元,除中央补助外,从2001年起,计划生育事业费视财力情况逐年给予增加。对国家和自治区确定的贫困县给予适当倾斜。要切实加强计划生育事业费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确定的开支范围和标准。要认真贯彻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管好用好计划外生育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挤占,确保全部用于计划生育事业。要加强对计划生育经费的审计监督,对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4、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计划生育部门班子的建设,特别要配强一把手。组织、人事部门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和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要求,加强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特别是县以下基层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的建设,形成一支以专业技术干部为主体,一专多能,适应优质服务工作需求的基层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在机构改革中,计划生育工作部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法制观念、群众观念和服务观念。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计划生育工作者,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要采取措施解决好计划生育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工作,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要依法保护计划生育干部的合法权益,严肃处理阻碍执行计划生育工务的行为,依法严厉打击破坏计划生育工作的违法犯罪行为,为计划生育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加快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积极推行公开招考、竞争上岗、绩效挂钩的机制。县以上计生委领导班子要配备一名医学专业的领导。对干部结构要优化组合,做到结构合理。要提高各级计划生育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要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岗位津贴的规定。地州以上的计生部门工作人员津贴,可参照所在地县(市)的工作人员津贴标准执行。对计划生育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的干部,要予以提拔重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决定》精神,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创造性地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为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实现我区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第五篇: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XX市长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

稳定低生育水平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在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X年1月12日)

同志们:

在市“两会”期间,召开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对做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市委十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人口和计划生育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升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全面提高我市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006年,是我市在“十五”的坚实基础上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的一年,也是我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全市计生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这一中心任务,认真贯彻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目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年来,我市先后荣获了全国和省人口计生工作先进集体、省精神文明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并且囊获了全国计生系统单项表彰的所有奖项,这些成绩是全市广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者心血和汗水的结晶,也充分表明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者,特别是向受到表彰奖励的单位和同志,致以亲切的问候和热烈的祝贺!

刚才,XX副市长做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报告,对去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年任务做出具体部署,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地区、各部门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人口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仅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而且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也具有重要意义。要做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我们必须正确分析和把握我市人口形势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概括起来,目前我市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着“两个高峰”和“五个矛盾性问题”。两个高峰即:独生子女两孩化的高峰和首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的高峰已经到来。五个矛盾即:一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仍然很艰巨,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的宏观环境还需改善;二是人口结构、人口素质等涉及人口安全的因素不容乐观,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突出;三是部分农村基层计生工作还比较薄弱;四是计生队伍的总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五是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重大意义,把加强人口计生工作作为加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重要任务,切实将人口计生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推进我市人口计生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二、突出重点,全面提升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新时期,人口和计生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人口和计生工作要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两大目标任务,以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以健全城乡一体的计生服务体系为重点,创新思维,奋发进取,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开创我市人口和计生工作新局面。

1、在稳定低生育水平方面,重点是严格控制超生。明年是农历猪年,部分育龄夫妇有要“金猪宝宝”的生育观念,对我市计生工作将是严峻考验。

一是要采取综合措施,严格控制超生。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等措施,严肃查处违法超生行为,提高群众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确保出生人口控制在计划目标之内。

二是要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严格控制超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是重点,也是难点。一方面,我们要充分依靠各级计生组织,充分依靠基层单位,充分依靠街道社区,在全市构筑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计生管理网络,落实相关责任,加强排查工作,确保在流动人口中不出现计划外超生现象。同时,对流动人口要提供优质计生服务。

三要落实计生奖励扶助政策,严格控制超生。切实兑现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努力完善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发展。

2、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面,重点是做好优生、优育、优教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对生育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更加关心自身的生殖健康、生活质量、生命价值,更加关心子女的优生、优育和优教等问题。这是新时期人口和计生工作的特点,也对做好人口计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要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是制定人口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基础性工作。我们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实现由“就数量谈人口”向“就发展谈人口”转变为目标,将人口问题作为重要研究课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市委、市政府统筹解决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要构筑城乡一体化的计生服务体系。农村是计生工作的薄弱环节,所以我们要更加重视农村计生服务体系建设。我们要把人口计生工作融入新农村建设之中,在资金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积极推进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建设,加快改善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条件,配备必要的医疗卫生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是要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加快完善全市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和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人口计生信息网络与疾病信息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全社会公共卫生事业水平。

3、坚持依法行政,营造人口与计生工作的良好环境。一是要广泛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国务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条例》等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二是要深入开展“幸福工程”、“关爱女孩行动”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营造出关爱女孩、男女平等的良好氛围。三是要加强依法治育,严厉打击贩卖、残害、遗弃女婴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制止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行为。

三、加强领导,促进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 做好新时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振兴XX老工业基地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

一要落实计生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各级党政、政府一把手必须坚持亲自抓、负总责。要落实责任制,加强督查督办和考核奖惩,对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一查到底,依法处理,对出现重大失误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二要建立健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在全市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党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广大计生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确保各项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工青妇组织和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要广泛宣传动员,引导和发动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各类企事业单位、各种社会组织都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关心、支持和参与人口计生工作。

三要加大对计划生育的投入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本着“既满足需要、又节俭办事”的原则,把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经费足额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免费向育龄群众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确保落实法律规定的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确保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报酬等项经费的落实。其中,各级财政和转移支付的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准空转和挪作他用。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市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创新实干,以更大的决心、更有效的措施、更扎实的工作,不断推动我市人口与计划生育上新台阶,为加速经济隆起、构建和谐XX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载浅谈推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推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