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盗梦空间观后感
《盗梦空间》观后感
本人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是很少对科幻片、动作片还有恐怖片感兴趣的(即使是现在也坚决不看什么惊悚片恐怖片之内的电影),因为对当中扭打、搏斗、血腥、屠杀的场面有种天然的恶心,觉得它们很不人道,让人接受不了。我喜欢看那种气氛和谐、轻快、幽默或浪漫的电影,但有时当中也会碰到打打杀杀的场面,便闭眼捂耳跳过不看。《盗梦空间》我第一次看是去年暑假的时候,都说它有点难懂,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这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是一个脾气执拗的人,从不愿向困难、向世俗低头,所以立马将它下载下来聚精会神、一动不动地看完了。
《盗梦空间》带给我的感触挺深的,它是我继看完《阿凡达》之后最好看的一部电影了。在其后的一个星期内,我都沉浸在影片的情节中不能自拔,做梦也时常梦到它。我也是第一次开始认真思索我的“支离破碎而又玄乎其玄”的梦了。也曾经想过我目前的生活到底是现实还是梦境呢?从小学到大学,从农村到城市,周围的生活环境、老师同学走马灯似的变幻着,实在让人怀疑他的真实性。或许,人生就是一场梦吧,梦里的一切都是幻影,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人死了,梦结束了,我们才真正回到了另一个现实中的世界。所以,人生的一切困难、生死、疾病,又何足畏惧呢?看轻了也就看清了吧。想起自己之前还嘲笑庄周化蝶的故事,觉得它荒唐,没有理性和逻辑,现在可能要讥讽自己的愚昧和无知了。
我之前从未看过类似《盗梦空间》之类的科幻片、动作片,而且导演能把整部电影拍摄的如此连贯、严谨、想象力丰富,充实而不冗杂,来龙去脉清晰而且场面壮观,着实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对于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和精神分析理论之前也只是听班主任杨红辉老师数次提及,却还没拜读一下弗洛伊德的大作及深入了解其理论思想,所以对于梦这个所谓的潜意识的产物知之甚少。《盗梦空间》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强大的视觉盛宴,还极大地激发了我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兴趣,真心觉得梦实在是个太奇妙、太值得探究的问题。看国外的电影虽然有语言不通、风俗习惯不同等差异障碍,导致有时不能正确理解其行为背后的动机,但其实它们比叉叉言情剧、肥皂剧、喜剧有内涵也有意义多了。光看这些就觉得思想境界提高了,精神品质和人生品味也升华了一大截。
闲话不多说,看了两遍《盗梦空间》的我,自然对整个电影情节有着大致清晰的了解。对电影剧情我不想在此多加赘述,因为想必龙老师会比我清楚的多,我怎敢班门弄斧、小巫见大巫呢?呵呵。在这儿我只想简单谈谈对电影故事的看法。
电影的构思精致地无可挑剔,感觉没什么破绽,但我总觉得还是有一些不太清楚的、小小的困惑。比如,我们平常所作的梦感觉上都是破碎无厘头的,从未有过多么的连贯,而在电影中可以运用现代高科技让多人同时进入一个梦境中,而且梦中的情境一气呵成,甚至可以达到梦中梦、梦中的梦中梦、梦中的梦中的梦中梦,甚至更多层,有点让人匪夷所思。还有为什么梦境中的旋转着的陀螺能够帮助人们
区分是梦境还是现实?为什么柯比和斋藤都进入了迷失域,错过了回去的时机,又如何回去了呢?难道是坚强的意志力真能让人摆脱原本不可能摆脱的混沌域?还是真如电影最后的陀螺一直在不停的旋转,他们都未曾回到现实中的世界?当然,我更倾向于他们都成功地回到了现实生活中,因为那最后旋转的陀螺确实有摇晃欲停的趋势。本人还觉得这部电影的中心思想其实是有点违背道德和法律的,它讲述的是主人公柯比及其“盗梦梦之队”如何天衣无缝地间接瓦解了一个垄断公司的过程,这虽然未在法律上明文规定盗梦也属于犯罪,但总感觉是不正当的商业行窃。不过,电影的最后结局还是让人欢欣鼓舞的,斋藤成功地达到了瓦解费雪父亲公司的愿望,履行了对柯比的承诺;柯比也拿到了可以重返美国的签证,不再是一个国际流亡犯,得以和一双可爱的儿女团聚,同时也克服了多年来梦境中的妻子茉儿的幻影的困扰;费雪也和其父亲的矛盾得以化解,并且深深地感恩他的“善解人意”的父亲。这些其实都是在短短的飞机飞行途中解决的,结尾温暖得让人落泪。
我在想,柯比和他的团队们有了这次成功的合作经验后,以后还会继续在他人的梦境中随意地行窃或植入思想吗?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但愿柯比和他的“梦之队”们以后不要在道德和法律上迷失自己,从此金盆洗手。
电影中的很多观点感觉上都和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观点不谋而合,应该说是以弗洛伊德的思想为基础的吧。人的意识在清醒状态下只是冰山一角,埋藏在海水下面的部位占冰山总体的90%上,也就
是说人的更多行为其实是受潜意识即最初的本能所决定的。人在做梦的时候意识松懈,潜意识占据上风,人们的很多思想便可以打破现实的枷锁,在梦中自由地驰骋。我想很多科学家在清醒时苦苦思索未果的答案,在做完一个梦后便奇迹般的从梦中获得灵感,从而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从潜意识中获取的吧?例如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者门捷列夫。那些精神病人、梦游者等也是分不清意识和潜意识的区别,才做出怪异的举动的吧。
总之,《盗梦空间》被大多数人证明是一部很给力的影片,我期待有时间能再将它看一遍。
人文院社工10-1班
2012年2月25日
第二篇:盗梦空间观后感
逻辑思维报告
——《盗梦空间》观后感
刚看了盗梦空间,觉得“盗梦者”潜入的不是“目标”的意识,而是我的意识。
可以说全片从头悬疑到尾,几乎到完场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看懂《盗梦空间》很难,虽然直观地知道这是一部要讲述梦的电影,但是,从电影开始的那一刻,你就知道自己的理解能力完全在不受控制地迷离。难以看懂,或许本身就是导演要给我们的结局,当我们解释不清楚一个事物的时候,我们却可以告诉你“我的理解”。诺兰就是这样,用《盗梦空间》来解释他所理解的梦。
鉴于是简单分析,这里只谈三点,是我观影后最先想到的:一,梦境与现实
我曾经无数次想过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永远睡眠,永远做梦,那么,梦境是否就是现实?再或者,如果我们一天中做梦的时间是16个小时,清醒的时间是8小时,那么,梦境是否是现实?而现实是否在某种意义上又成为了梦境?我们的现实在哪里?我们的梦境又在哪里?再想象一下,如果你认为,正在看我这篇观后感的你是现实中的你,那么,当你年老死亡后,却突然发现你到了另一个现实中,曾经的所谓一生,原来不过是一场梦,你又会做何感想?如此反复,则没有现实,只有梦境,反之亦然。
在此基础上,盗梦空间 去震撼我们:梦中可以有梦,不只一层,每一次从梦中清醒,实际却进入了另一层梦境。直到最终,你会分不清,哪个是梦,哪个是真?
二,梦境与时空
在接触心理学以前,就对梦有浓厚的兴趣,而时空在所谓现实中却如梦般迷人。
时间与空间是否共存亡?没有时间的空间是否存在?三维以上的空间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同维却不同层次的空间是否存在?
以上这些问题,盗梦空间 都给了一层解读,而且与梦相联系,这种解读,叫我着迷!
在 盗梦空间 里,我们可以有多层梦境,依次分为一层、二层、三层……梦中的时间,要比现实的时间长很多,这一点我们谁都有切实体会,我们的有梦睡眠一般只有短短几个小时,梦里的故事却可能是一天、一个月甚至更长。这与我们老话说的“天上一天,人间一年”的说法有异曲同工处。如此一来,第一层梦境(最接近现实的梦境)要比现实的时间长;第二层梦境,又比第一层梦境的实际时间长;同样的,第三层梦境,又比第二层梦境的实际时间长。影片给了一个时间的换算公式,大概是现实中睡眠10个小时,在第三层梦境中已经延长至若干年。片中人物为了完成任务,必须计算好这个时间差,他们需要在完成任务时,同时从三层梦境中清醒,以回到现实状态,这是影片高潮部分最强烈的悬念之一。
在梦的空间中,不同层次的空间具有不同的时间,但时与空的对应又如此整齐,这是影片中最让我着迷的部分。
三,梦境与潜意识
按照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梦就是一种以扭曲的方式展现我们潜意识的形式,影片对此其实也有表现,那些所谓的“防御者”其实就是压抑潜意识的角色(影片中解释为保护潜意识)。
有趣的是,当人进入深度睡眠时(这里的“深度睡眠”不同于睡眠科学中的“深度睡眠”,是指实施药物后人陷入难以清醒的睡眠状态,因为一个现实的前提是,梦只发生在睡眠时,但睡眠时不一定做梦),如果梦中的自己死了或者无法通过穿越(影片里的又一个专门的概念,这里不解释了)回到前一层梦境或清醒状态,那么,人将陷入一种叫做潜意识边缘的地带,那是一个混乱的地带,因此,也是一个危险的地带,片中人物对这一地带充满恐惧,因为一旦进入,则可能永远无法清醒。
影片带来的谜团之一是,影片中究竟展现了几层梦境?三层?四层?还是五层?
如果是三层,那么,影片中则存在一个现实,并且潜意识边缘地带不属于梦境,而是一个特殊的意识地带。如果是四层,那么,影片中则存在一个现实,并且潜意识边缘地带也属于一层梦境。如果是五层,则除了潜意识边缘地带属于一层梦境外,影片还不存在现实,也就是说,整个影片就是一个最大的梦境。
关于影片中是否存在一个现实,根源在于影片结尾给了那个旋转的陀螺的特写,前面的对白中说道,只要陀螺不停,那主人公就仍在梦中。而影片结尾旋转的陀螺并没有停止的意思。
盗梦空间 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把梦、现实、时间、空间和潜意识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并且告诉我们,大家可以做同一个梦,但是必须要有一个梦的主体。造梦师不要以回忆构建梦境,那会使我们迷失在现实与梦境中。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让人回味无穷的影片,有时间的话,我一定会把这个电影再看上好几遍。
第三篇:盗梦空间观后感
《盗梦空间》观后感
盗梦空间剧情概要:柯布和妻子梅尔有能力创造梦境,两人可以共同生活在梦境里。但梅尔把梦境当成了现实,愿意一直生活梦境里。柯布却开始厌倦了梦境,想法让妻子与他一起回到现实,于是在她的意识植入了“现在是在梦境中”的思想。她妻子终于和他一起通过在梦境中卧轨自SHA而回到了现实。但悲剧是妻子回到现实之后意识里还保留着“现在是在梦境中”的思想,她执意要继续回到现实,于是要柯布陪她一起继续自杀。柯布妻子死了,但柯布认为当前生活就是现实,没有选择死。梅尔死后,柯布被当成了杀人犯被通缉,于是出境逃离。在境外帮其它公司用“盗梦”的技能获取商业机密。一次盗梦失败,柯布被迫协助一家公司去搞垮另一家公司,通过在梦中植入意识的方式让那家公司的继承人做出解散公司的决定„„盗梦空间的宣传铺天盖地,关于梦的解释和传说目前为止科学界也没能给出一个很好的解释吧。
现实中的梦肯定是一个人现实想法的一个真实映照,或者说是对潜意识的一种放大,就像剧情。我们在一个潜意识的框架里增删了很多东西,在梦境里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一流的导演,只是现实中的我们并不能像电影中的那样用植入想法的方式来控制剧情的发展,梦境中遇到危险后我们的身体就会发出危险信号,为了不让我们高速运转的大脑崩溃而让我们醒来,按照电影中说的,醒来就是穿越,醒来意味着梦境中的死亡。
因为在梦境中只有死亡才穿越的更彻底,当然还有其他的穿越方
式,另一种就是靠外界的力量,让我们现实中的身体剧烈的震动,而形成穿越!
我想说的就是这个震动!
说到震动,我要说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穿越过。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有趴在桌子上睡觉的经历,或者说是小憩,但就在那小憩的几分钟里我们就完成了一个梦境,我们算不算是造梦师呢?
我们总会在快醒的时候突然间梦到很危险的事情,比方说梦到下楼梯突然一下踩空身体急速下坠,我们就会突然间醒来。醒来的瞬间身体剧烈的震动,桌子都快被我们晃散架了,我们也完成了穿越,一次成功的穿越!
现实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经过一个地方或者看到某个人、某个事物突然间感觉这个场景很熟悉、简直就像昨天发生在眼前的事情,一幕一幕都是那样的清晰,感觉像做梦,好像我们曾经给自己植入过一个场景一样,像极了从现实穿越到了梦境中。
导演或许就是抓住了现实中的一些细节,放大后放到了梦境中,放到了电影当中,给了我们神奇的观影效果,让我们深思现实中的梦!看了电影后突然间就会想:迷方向感觉就像做梦一般,现实中的迷方向会不会是另外的一种穿越方式呢?迷方向是我们在同一个时间潜意识觉得到了不同的地方。好像是我们给我们自己植入了一个思想,我们以为我们自己在另一个地方,所有的东西都变换了位置,唯一没有变的就是东西本身,当然没有变的还有方向。
电影中的主线唯一没有变的就是一个字“爱”。
对妻子的爱,对子女的爱。对妻子的爱最终却因为妻子的迷失而害了妻子,当主人公醒悟之后,对之女的爱让他回到了现实,因为在很多次穿越之后他终于在结尾的时候看到了孩子永远背着自己的童真笑脸。
电影终归有他的启迪意义,这部电影的意义也许就是要告诉我们,梦境总归是梦境,我们不能把现实中的许多不好的或者是我们不敢面对的东西永远的囚禁在梦境当中。
现在网游穿越火线很火爆,看过电影后突然间发现我们能穿越的不只有火线,还有梦境!
第四篇:盗梦空间观后感
盗梦空间观后感
盗梦空间观后感1
我们醒着,在做关于未来的梦;我们睡着,在做关于以前的梦;半醒半睡之间,梦与现实的距离也就不那么明显了。
有时候,我也想做一个盗梦者。我想去我喜欢的人的梦里看看,看他究竟在想些什么。我想做一个关于爱情的美梦。像电影里的那样,沉醉而不愿醒。
我们为什么爱做梦呢?
大概是为了那份奢侈的自由吧,我想。在梦里我们可以做一个超人;在梦里我,们可以不负责任;在梦里,我们可以为所欲为。在梦里,我们如同那刚从母体降生的婴儿般赤裸,就连哭泣也只是出于本能。
梦与现实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呢?
有些梦,我们从来未向任何人提起,甚至连我们自己也没有告诉。但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它真实且清晰的存在。我们清楚地知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
有一天,当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去让这些小小的梦想,可以与现实的舞台上翩跹的时候,这些梦想就如同一颗埋在我们身体里的炸弹碰,“砰”一声爆裂在空气中。周围的人感到不可思议,而我们自己,寂静,欢喜。
能做梦,终究是好的吧。
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午夜安然入睡;亦不是每个人,每晚都可以做个好梦。
梦也好,现实也罢。
我们喜欢的才是最好的。又何必分那么清呢。
祝你夜夜好眠。
盗梦空间观后感2
今天又重新看了一遍盗梦空间,最后的镜头让我回味许久,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男主角最后是走出了自己的梦境还是留在了梦境,那个旋转的陀螺到底停下来了吗?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出发,我希望陀螺最后能够真的停了下来,而不是让他看到孩子这貌似真实的一幕永远的留在自己的梦中,曾经花了50年和自己的妻子亲手搭建的世界,终究不忍离去,换做任何一个人都是这样,那个世界虽然是梦里,但是有自己的爱人,有自己和爱人一起搭建的世界,更有他们的孩子,有他们回忆的点点滴滴,他幸福的一切,而现实生活呢?却恰恰相反,这里除了是现实世界什么都没有,如果这样的话,把现实世界看成梦里,把梦看成现实世界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的内心很复杂,在想让他留在现实世界还是留在梦里会更幸福一些,也许现实世界里,雇主没有醒来,他却只能孤单的在牢狱中度过自己的一生,而梦里他却每天和妻子一起看夕阳,散步,享受漫长的岁月时光,虽然一切都是由他的记忆搭建起来的,但他也可以把自己的陀螺藏起来,让现实和梦境模糊,走在记忆的边缘,这难道不是更好的一种选择吗?
盗梦空间观后感3
电影《盗梦空间》是一部内容非常复杂的电影,大概讲一个叫Cobb的男主角率领一帮人进入别人梦里偷窃秘密的故事。去电影院之前,爸爸就从网上下载了不少资料,给我做了讲解,比如梦境分几层,每一层怎么进入,怎么退出。所以尽管这部电影很复杂,但我大体情节还是看懂了。
这部电影特技做的不错,让人看的惊心动魄。但这还不是我欣赏的重点,重点是——想象力。这部电影的想象力真是天马行空。我想,怎么会有人想得出这么有趣、复杂的故事啊!我们看都看得眼花缭乱,导演竟然能够想出来而且拍出来,真是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呀。所以我觉得美国好莱坞电影的伟大之处不仅仅是它超一流的特技,更重要的是它神奇的想象力。相比之下,中国的电影想象力就差远了。
我在学校网站新城博客里看到老师贴的一篇文章,题目叫《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哪去了》,文章里说,最近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我希望,我们中国孩子都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力释放出来,从倒数第一变成正数第一。
盗梦空间观后感4
今天又重新看了一遍盗梦空间,最后的镜头让我回味许久,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男主角最后是走出了自己的梦境还是留在了梦境,那个旋转的陀螺到底停下来了吗?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出发,我希望陀螺最后能够真的停了下来,而不是让他看到孩子这貌似真实的一幕永远的留在自己的'梦中,曾经花了50年和自己的妻子亲手搭建的世界,终究不忍离去,换做任何一个人都是这样,那个世界虽然是梦里,但是有自己的爱人,有自己和爱人一起搭建的世界,更有他们的孩子,有他们回忆的点点滴滴,他幸福的一切,而现实生活呢?
却恰恰相反,这里除了是现实世界什么都没有,如果这样的话,把现实世界看成梦里,把梦看成现实世界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的内心很复杂,在想让他留在现实世界还是留在梦里会更幸福一些,也许现实世界里,雇主没有醒来,他却只能孤单的在牢狱中度过自己的一生,而梦里他却每天和妻子一起看夕阳,散步,享受漫长的岁月时光,虽然一切都是由他的记忆搭建起来的,但他也可以把自己的陀螺藏起来,让现实和梦境模糊,走在记忆的边缘,这难道不是更好的一种选择吗?
盗梦空间观后感5
如果进一步拓宽眼光,从电影拍摄实践的角度来看待《盗梦空间》,你又会发现片中盗梦/种梦的一系列流程,其实完全就是创作电影的过程。无论是目标心理利用的逻辑(对应剧本设置),团队成员的构架(对应演员的甄选与训练),梦境时空的设计(对应场景调度),乃至梦境层次的起承转合(对应剪辑)等等,片中对于多重梦境的表现诸多设计与表现的过程,基本上就是对应于一部惊险悬疑动作片的拍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你会发现早已成为“俗套游乐园”动作片、原先能够拍得如此有新意、如此充满想象力、如此环环相扣。
能够说,《盗梦空间》的价值之一,在于让人体会该如何拍好电影。说到底,这是个表现创造力、展现想象力的过程,在这一点上,创作电影与“造梦”是同质同理的。此刻你再回过头来体会影片复杂的情节设定以及由此引发的你自我的思考,你会发现这是一个一边理解编导设定、同时一边再补充、创造你自我设定的过程,而这一点,正是影片提到的有关“梦境”的基本原理之一。也就是说,透过《盗梦空间》,诺兰哥哥不止是给观众施了个“自动圆满故事”的inception,他还给你加了个“由此体会电影创作”inception。
盗梦空间观后感6
柯布在沙滩之上被海浪冲醒,抓到柯布的守卫对一位老人说:他已经神志不清了,但还是指定要见你。于是柯布被守卫带到了一个沧桑的老人面前,而这个老人望着眼前转动的陀螺
说道:我知道这是什么,很久以前我在一个男人身上见过,我们在梦中曾经相遇。
而在这句话说完以后,柯布猛然间抬头,眼睛充满神采,并停下了吃饭的动作。(开头与结尾相连)
柯布接下任务,让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公司继承人瓦解父亲留下的财产。
他们开始筹划梦境,然而三层梦境接二连三的出现意外,他们不得不重新计划。他们进入了第四层梦境,而柯布选择了留在第四层。
柯布进入了潜意识边缘,他决定去救回自己的队友。
然而结局如何,观影自见分晓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影片的结局也是个开放性结局,还请大家自己参透领悟
导演有话说
关于结尾旋转的陀螺,我无法作出解释,如果可以的话我会在片中表现出来,影片中最重要的感情线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一直在忽略现实,他不愿看清现实,我希望观众不要太过关注结尾而忽视影片其他部分。
盗梦空间观后感7
今天又重新看了一遍盗梦空间,最后的镜头让我回味许久,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男主角最后是走出了自己的梦境还是留在了梦境,那个旋转的陀螺到底停下来了吗?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出发,我希望陀螺最后能够真的停了下来,而不是让他看到孩子这貌似真实的一幕永远的留在自己的梦中,曾经花了50年和自己的妻子亲手搭建的世界,终究不忍离去,换做任何一个人都是这样,那个世界虽然是梦里,但是有自己的爱人,有自己和爱人一起搭建的世界,更有他们的孩子,有他们回忆的点点滴滴,他幸福的一切,而现实生活呢?
却恰恰相反,这里除了是现实世界什么都没有,如果这样的话,把现实世界看成梦里,把梦看成现实世界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的内心很复杂,在想让他留在现实世界还是留在梦里会更幸福一些,也许现实世界里,雇主没有醒来,他却只能孤单的在牢狱中度过自己的一生,而梦里他却每天和妻子一起看夕阳,散步,享受漫长的岁月时光,虽然一切都是由他的记忆搭建起来的,但他也可以把自己的陀螺藏起来,让现实和梦境模糊,走在记忆的边缘,这难道不是更好的一种选择吗?
第五篇:盗梦空间观后感
现实并不现实,只是我们,深陷其中
——《盗梦空间》观后感
多姆·科布(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是一个经验老道的窃贼。在人们精神最为脆弱的时候,他潜入别人梦中,窃取潜意识中有价值的信息和秘密。在他看来,人类思维所能产生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人们靠思维就可以建造城市,可以穿越时空,回到过去重新制定社会的法则,人们甚至可以通过思维来进行犯罪。只可惜,面对如此宝贵的财富,大多数人不知道如何获取。而科布却恰巧拥有这样奇特的技能。他利用人们做梦的时候,从他们的潜意识里盗取秘密。因为往往人们在做梦的时候,精神防线是最脆弱的。科布把自己这种绝技称作“摄梦术”。不过,虽然科布的特殊技能,令他在这个贪婪的世界中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商业间谍,但他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科布成为企业间谍中令人垂涎的对象,也让他失去了所爱的人,并成为一名国际逃犯。如今,科布有了一个赎罪的机会,一个最后的行动将给回他原本的生活,只要他能完成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奠基(Inception)。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多姆·科布和他的团队的任务不是窃取思想,而是植入思想,要让一个大企业的继承人自愿解散公司。如果他们成功,这就是一次完美犯罪。不过暗中的敌人对他们的行动了如指掌,而只有多姆·科布才能看到敌人的到来,因为犯罪现场存在于人的思想中,他找到了自己的伙伴,要制造出几乎不可能制造出的3层梦境,在不断躲避潜意识里的守护者的攻击中,他们有一些人进入了潜意识最边缘,看到了他潜意识里的妻子,和孩子……
片名“Inception”一词,在片中指的是通过梦境中的思想植入,改变他人原本根深蒂固的思想。以往在某些有超现实元素的悬疑作品里经常看到催眠高手用一通电话甚至一个眼神就把人催眠,然后指使他做任何事。实际上在现实中这是不可能办到的。人的心理拥有很强的防御机制,心理学上的研究表明催眠师很难让被催眠者做出违反他们自身意愿的举动,更别说让他们改变自己那些原先根深蒂固的想法了。所以《盗梦空间》在思想植入困难性上的设定,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在人们所知的各种意识状态中,梦境是防御机制降到最低的一种状态,只有借由深层的梦境,才能真正完成思想改造。这是《盗梦空间》与以往这类题材的作品很大的区别,以往催眠师用一个眼神就搞定的事情,《盗梦空间》里的盗梦专家们用了一整部影片的篇幅去试图完成。是诺兰舍近求远吗,其实是前人异想天开罢了。我比较欣赏该电影的镜头,是下面几个:
这是迪卡普里奥去找药剂师的时候,发现在地下室里,12个老人正在分享梦境。迪卡普里奥看见这情形,说:“他们么天都来这样做梦?”这时候,管家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
“不,他们在梦境里才是清醒的。”是啊,对于这些风烛残年的老人来说,或许在梦境里,他们能做的事,比现实生活中要好得多。这也是我觉得本片有那么稍微一有一点类似于《黑客帝国》的地方。我觉得拿《盗梦空间》和《黑客帝国》相比,是没有意义的。两部电影的立意和出发点都不一样,故事内容更是大相径庭。你不能说有梦境就是一个题材吧?《黑客帝国》更多的是探讨一个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这是庄周化蝶的哲学思考,《盗梦空间》几乎没对这个做什么探讨,它的重点是讲述人的潜意识会对一个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在第二层梦境里,维护着沉睡的人。就是他们漂浮在空中的场景。我看了两次,两次发自内心的感叹。在那一刻,我觉得这就是电影的艺术。这是迪卡普里奥训练新的造梦师艾伦-佩姬时候出现的镜头。我们似乎都做过这样的梦境,梦见尿急就会在梦里到处找厕所,会做和水有关的梦。而诺兰最喜欢这样去设置情节,让影片里观众有很多寻找为难题答案的乐趣。这也是构成影片本反复观看的一大动力。
我很喜欢本片的结尾,温情而留有韵味。我记忆里,这是诺兰最温情的一次,在结局中谁都没有被残害,就连受害人,希拉里-墨菲,也至少在梦境里,和父亲有了一次温馨的离别。特别是迪卡普里奥终于可以和家人团聚。我当时真的害怕他在机场走着走着,突然被人捅一刀或者开一枪什么的。这种场景在电影中实在是太常见了。还好还好,怒奥兰这次特别温情。他给了大家一个颇具幸福感的结尾。而且,对于那些喜欢看完电影还沉浸在电影的世界里的观众,他也很照顾,最后那个镜头:陀螺到底有没有停下来呢?这是一个其实答案很明显的,但却肯定被一直反复争论的问题。
148分钟的电影其实很快就结束了,一个周末收回了六千多万票房,和IMDB的9.3分高分,还有无数还为上映地区的人的期待。《Inception》用很务实的操作和适当的技术表现力,带来一个如此炫目华丽的,像是寄生虫一样植入脑中影响着潜意识的概念一样让人无法摆脱的有关现实还是梦境、记忆还是虚幻的不断的思考。
在看完电影三天之后,断断续续的完成这篇观后感的日子里,我闭上眼睛之后仍旧停不下来的做梦,被这电影影响的梦的频率像紊乱的生物钟一样,一次次的把我推到梦的湖底,而又一次次在窒息中浮到水面,其实所有的那些疑惑,都因为都有过相同的体验,Dom有他的陀螺,你的手里有什么?只是把自己从梦境里拖出来之后,生活真实的甚至有些冰冷,不管你在六道的哪一轮回之中,享受着哪一种的时间轴,该生活的还是一样要生活,无论是平淡还是精彩,都在你的双手之中。也许能做的就是在每次睁开眼睛之后,都对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没有一丝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