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高小学二年级数学计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二年级数学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很多同学总以为计算式题比分析、解决问题容易得多,因而在计算时或过于自信而草率答题,或注意力不集中而乱点鸳鸯谱,结果错误百出。因此,计算教学不容忽视。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在教学工作中,我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究。
平日里,我们常会对学生在做计算题的过程中出现的“会做却做错”的现象简单地视作为“粗心”,好像不粗心就没问题了。然而事实真的就这么简单吗?当我针对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处进行了一次较大范围的搜集、查究、归类和分析后,我才深知“粗心”只是表象而已,究其实质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致。细细分析,计算错误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将题目看错抄错,或者因书写潦草而造成看错,如6与0,1和7等;
(2)列竖式计算时数位和小数点没对齐;
(3)答题时不打草稿,却又不认真计算;
(4)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致使连最简单的一位数加、减都会出错等。.细细反思,造成一些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从理论上讲,是学生自然成长过程中的常态现象,由于他们受年龄的限制,心智还不够成熟,所以这个问题会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和心理发育的完善,会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第二方面则完全是可以避免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对每个个体的引导,浸润性地加强主观意识的调控,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培养、训练而予以纠正的。所以,我们在分析学生计算错误原因的同时,要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克服答题时不该出现的错误上来,要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格外重视,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呢?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在我长期的观察、思索和探究中,我摸到了一点门道,掌握了一点规律,我是这样做的:在计算训练时,我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1、看——认真核数。毋庸置疑,如果题目都抄错了,结果又怎么能正确呢?所以,首先我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必须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的算式进行核对,以免
抄错数字或运算符号。其间要做到三点:①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数字;②写好竖式与横式核对数字;③写完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核对得数。
2、想——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就贸然下手计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是否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审题完毕,心中一目了然后才能动笔进行计算。另外,计算中必须注意先求准,再求快,着两者关系决不能倒置。
3、算——认真计算。这里的计算涵盖了整个计算的过程,包括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符合规范或老师的要求;对题目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正确、清晰,没有谬误;数字间要有适当的间隔,以免视觉错误;草稿上的竖式也要做到数位对齐、计算条理清楚;整个计算过程必须精力集中,不急不抢,沉稳、冷静。
4、查——认真验算。每道题计算完毕,不等于已完成了答题任务,还要进行审视和验算。首先要检查计算的方法是不是合理;其次,检查数字、符号是否抄错;再次,对计算过程中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并予以确认,发现疑点或错误及时复查并予以纠正。
这其实是一种学习习惯的培养,我用以上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计算和练习,在我的苦口婆心的不懈的督促、指导和帮助下,学生计算的准确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在如何提高小学二年级数学的计算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中我做了一些尝试,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了。“低级层次”的错误减少了,越来越多的同学正在逐步养成有序的计算方法和自查方法,形成趋向性的沉稳心态,其结果不仅计算的准确率提高了,速度也快多了。
综上所述,是我在比较长时间的数学教学中的一点反思、探索和体会,我努力了,也收获了,我切实体会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会继续探究,不懈努力的。
第二篇:如何提高小学二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总结(最终版)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李桥小学 邱丹 2016/10/25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很多同学总以为计算式题比分析、解决问题容易得多,因而在计算时或过于自信,或注意力不能集中,结果错误百出。因此,计算教学不容忽视。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总结几点心得如下:
一、发现问题,改变学生认识。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我首先在学生中开展了一项活动:让学生自己搜集计算中经常要犯的错误,包括出错原因,看谁找的认真,错因找的准。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也就把问题抖落了出来:
(1)题目看错抄错,书写潦草。6与0,1和7写得模棱两可;(2)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等;(3)计算时不打草稿;(4)一位数加、减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5)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
从一些学生的计算错误来看,“粗心”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引导学生分析原因的同时,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出来,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做计算题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在计算训练时,要求学生一定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1、看:就是认真对数。题目都抄错了,结果又怎么能正确呢?所以,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要做到三点:①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②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③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2、想:就是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另外,计算必须先求准,再求快。
3、算:就是认真书写、计算。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草稿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条理清楚,计算时精力集中,不急不抢。
4、查:就是认真演算。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其次,检查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小数点会不会错写或漏写;再次,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切实打好基础。
口算是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它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
1、为了提高学生口算的准确率和速度,我根据学生知识结构,有意识地让学生记一些特殊数学的组合,如:和是整
十、整百的两个数(73和27,98和2等)这些计算结果的记忆,不但对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
2、每堂课上安排练习。每节数学课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口算天天练),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多种形式变换练。例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等,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应该贯彻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全过程,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只要家长能够和老师积极配合共同关注孩子,孩子的计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第三篇:小学数学提高计算能力课题小结
小学数学提高计算能力课题小结
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虽然掌握了计算方法,却往往还会出现计算错误,计算的准确率很低。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对文字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效果,而且还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为此,必须切实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我觉得应做好以下方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首先,认真审题是正确计算的前提。其次,要大力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列竖式的习惯。一部分同学书写很不认真,经常抄错数字或运算符号,从而造成计算错误;而另一部同学出错的原因是不列竖式造成的。他们往往是在书本上、手上、桌上……随便找个地方来做乱写一下,结果书写糊涂,经常把0写得像6或把6写得像0,抄到本子上就出现了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列竖式,并要求他们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横竖对齐。我还经常不定时检查学生是不是照我的格式去做了,表扬做得好的同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列竖式的习惯。再次,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独立验算的习惯。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愉快学习的氛围。
1、开展计算竞赛活动。对于枯燥无味的计算,学在掌握计算方法之后,往往会随便应付,造成更多的计算错误。这时,适当开展一些计算竞赛活动,往往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计算的兴趣,达到提高计算准确率的目的。对于计算正确的学生实行奖励小红旗,小小的一面红旗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2、热情鼓励学生,加强愉快学习的体验。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我们要热情鼓励。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切的希望,促其改正缺点。
三、对比分析,反复练习,形成计算技能。
1、对于较为普遍或易混淆的计算问题,利用课堂最佳时间,通过典型错例的对比分析,使个别同学的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的共识,从而明晰学生的计算思维。
2、对于学生易计算错误的计算题,建立错题档案卡片,反复巩固练习,切实克服常犯的计算毛病,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3、每天的教学保证一定的计算量,使学生的计算能力由量变到质变,逐步形成计算技能,不断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为学生的数学成绩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4、自习课上与课下进行个别指导。
四、课题研究成果与反思
效果: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实践,全班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有所提高。最近几次的作业统计发现,学生计算准确率由原来的不足四成提高到现在的近八成,效果是明显的,也更加坚定了我对本课题继续深入研究的信心。
反思:计算能力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学习态度和习惯;既是一种智能,也包含非智力因素。在如何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时,也应采取多管齐下综合推进的策略,单纯地依靠教师与课堂,往往事倍功半。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检测
二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检测
班级:姓名:
一、下面是口算题,你要算仔细!
81÷9=140-40=60+600=800-500=400+80=1000-400=80+70=9×6=40+300=150-90=100-20=283-83=40+80=120-60=290-90=800+160=300-110=80+600=520-120=70+900=1000-700=9×9=270-40=30+60=820-20=42÷6=700-260=180-90=48+52=40÷9=
二、把下面各数看作整百数,再估算结果。
599+297403+508295+306704+196705-199498-307503-298695-407
三、用竖式计算并验算,要认真检查!
403-128600-239283+69
528-482567+403960-609
第五篇:二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测试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中洲镇二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测试题
一、口算题。(28★)
12-3=
8×6=
75-62=
4×6=
34-18=
8×2=
32÷4=
29-15=
16÷8=
9×4=
18÷2=
54÷6=
63-27=
47+6=
6×7=
4+53=
7×9=
9×6=
40-8=
49÷7=
26+19+27=
60-18-24= 77-39+25=
46+34-20=
二、列竖式计算。(12★)
59 + 12 =
96-17 =
60-17=
42 + 18 =
三、脱式计算。(20★)
61+9-30
49÷7×4
8×7+10
15-72÷9
四、在○里填上“>”、“<”或“=”。
(9★)
48÷8×3○81÷9×4
64÷8×5○25÷5×8
5×1÷1○1×5÷1
五、最大能填几?(6★)
()×3﹤28
30﹥()×7
2×()﹤19
42﹥()×5
()×6﹤45
80﹥9×()
六、智力题。(共25★)
1、找规律填数。(5★)
(1)5、10、15、20、()、()
(2)1、2、3、5、8、13、21、34、()、()
2、下面算式请你用乘法来表示。(4★)
(1)6×3+6+6=()×()
(2)10+5+5+5+5=()×()
3、想一想,填一填。(6★)
(1)、○+○+○=18(2)、△+○=14(3)、☆+☆+☆+☆=20 ○=()△=()☆=()
4、(5★)
一根木条长32米,每4米据成一段,据成几段?据了几次?
5、将6、7、8、9、10这五个数填入图中,使横行、竖行三个数的和都相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