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就业问题社会调查报告[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08:26: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计算机专业就业问题社会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计算机专业就业问题社会调查报告》。

第一篇:计算机专业就业问题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

一、活动名称

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情况

二、活动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型教育的转化,大学生就业成了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从积极的方面看,高校的扩招在人才培养、拉动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使得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世界IT业泡沫经济的出现,使得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着新的更大的挑战。

三、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计算机专业工作的学生

四、调查时间

2013年6月1日至2013年6月20日

纸质及电子问卷调查

六、调查结果

IT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首先,用人单位普遍提高招聘门槛。有些用人单位强调应聘者的英语水平、IT证书,有些用人单位则要求应聘者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初次就业率走低,起薪下降。

其次,由于留学人员大量归国,国内博士、硕士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多,毕业生就业的单位层次在不断降低。计算机专业与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电子商务等相近专业间相互挤占就业岗位,就业空间逐渐“缩水”。

再次,由于各行各业自主培养各种层次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各学科专业增开计算机课程,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一些行业内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

最后,社会需求越来越向名牌大学集中,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地方大学就业率则为60%~90%。

七、解决办法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准备

知识的准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单单只是书本知识的回顾,就拿计算机语言来说C、VB、Delphi、JAVA„学生要做到专一而精,还得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中国加入WTO 之后,商务运作将会呈现出举足轻重的地位,国际、国内商务、企业竞争将使得商家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只有那些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具备熟练技能和扎实专业知识的人才能适应全球化贸易市场的要求。尤其是IT 行业中职业的变化和更替是最为频繁的,它要求从业者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保持这种持续

五、调查方式

工作的状态。同时一个人学习的技术越先进,掌握的技术越全面,那么这个人的事业发展前景就越广阔,工作选择的机会就越大。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各个企业对信息化投入的比例逐步加大,因此还要求大学生要形成终身教育的观念。心理素质的准备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这里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心理素质。因此,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去向要以正确的择业心态、正确的职业评价、科学的就业形势分析为基础,客观分析自己的情趣、气质、性格、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正确评价自己,并进行合理的身份定位。同时,当遇到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当有了合理的自身角色定位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时,才能正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而大多数从业人员的成功经历也告诉我们: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不在收入,而在收获。

3实践经验的积累。

学生可以在校期间通过多种渠道积累了实践经验,如暑期有针对性的打工,或通过熟人关系积累实践经验,也可有目的性地参加见习培训,学校安排的实习等等。实践经验对某些人是道坎,而对于那些认真对待求职的青年来说,只是在就业前多做了一道题而已。进入IT行业有许多方法。例如通过熟人、私人关系,报刊、媒体,公共职业介绍所(网站),社会中介机构,学校就业服务中心等等。在众多的就业渠道中,暑期打工和同学介绍是二条应该引起重视的渠道。

八、总结

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需要高校自身的努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各用人单位的共同支持。另外,还需要政府对未来祖国的栋梁推出有力的政策,以帮助这些弱势的群体。

第二篇: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社会调查报告

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社会调查报告

为了更好的进行专业建设,更准确的进行专业定位,特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主要调查对象为用人单位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

采用走访用人单位、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深入,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领域也逐渐扩大,毕业生可在科研、教育、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等单位或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软件开发与维护、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计算机相关技术咨询与监理等工作,可从事的职业岗位包括软硬件开发工程师、网络集成工程师、系统管理员等专业技术岗位。险些之外,许多非计算机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也需要大量熟悉计算机专业相关技术的计算机专业工程师。然而,就业选择如此之广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的难题。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此外,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就要把基础打牢。因为现代社会正在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强,特别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对社会的信息需求又起到了支持和推动作用。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给办公环境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

二、计算机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不是人才过剩,而是供需结构性失衡。近年来,虽然国内外高校和学术团体都在积极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既要兼顾学生具有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又要强调培养学生较好的实践能力。一些理论深、难度大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另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难以全面进入教学计划。由此出现了顾此失彼、实际效果差的局面,从而导致了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供需矛盾,反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无论是按照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在实际办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基本的实验方式、方法与应用技能,对专业学生应要求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技术开发、应用能力。

综合分析,造成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

1.教学方法与内容陈旧。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仍然沿照多年前的专业设置方案,未能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与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同步前进。

2.师资建设滞后。

教学一线的教师多属于理论型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从事应用项目的开发科研工作,缺少实践应用经验,无法在计算机应用上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建议。

3.实习实践环节缺乏。

目前,大多院校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作为实习实践的环节,这些实践环节存在着学科片面性、与企业应用脱钩、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充分的实习实践环节。

三、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为促进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发展,为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需要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此提出几点改革建议:1.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2.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3.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

调查总结: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目前我们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扎扎实实学习,为了以后的就业打基础。

第三篇:寒假社会调查报告就业问题

90后农民工的求职观有改变(2.23东方卫视新闻)

对于当前各地企业面对的‚民工荒‛问题,也有专家指出:‚目前的农民工主要是二代、三代农民工,他们的择业观念与前辈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一变化正在给用人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佛山节后的首场招聘会上,出现了不少年轻甚至稚嫩的面孔,这些出生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与他们的前辈相比,择业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外出打工20多年的老黄来说,到招聘会上只要能找到一份工作就可以了,其他的都可以不计较。

记者:‚在这要求薪酬大概是多少呢?‛

黄先生:‚我要求不高,1000块钱左右也可以了‛

记者:‚工作条件、环境有要求吗?‛

黄先生:‚我都没关系,反正艰苦一点也可以的,反正是有工作干就可以了。‛

但是90后的农民工择业则有了不同的想法,对工作岗位有了更多的要求。

记者:‚今年多大了?

求职者:‚18岁了,我只想在这里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希望以后能有更大的发展前途‛ 记者:‚为什么收入不是你最看重的呢?‛

求职者:‚只要学到东西才行啊。‛

求职者:‚想工资搞肯定需要靠技术,最主要是要看那个公司有没有机会去学,去操作,所以我觉的工资方面不过有2000、3000左右就可以了。‛

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水平越来越高,在择业上自然不会满足简单的生产工人。

郑梓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现在的农民工主要是二代、三代农民工,社会地位,社会身份的提升,是作为他们的第一追求。‛

梁振新(佛山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第一代农民工来,什么工我都可以做,扫地也去,搬运也干;但是第二代农民工看了,如果生产工,例如服装行业,工资给一千五其实也不少了,但上班时间要十小时,十一小时,工作时间太长了,而其工作比较辛苦,就我不愿意干了。‛

因此有专家指出:目前受到因招工问题受到困扰的企业,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策略,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依靠廉价劳动力提高竞争力的模式,正在逐渐被历史所淘汰,企业需重新定位,而不是盲目扩大生产规模。

东方卫视 广东佛山 潘斌报道 http://tv.sohu.com/20100223/n270390620.shtml

新生代农民工:我想飞得更高一点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及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这是‚新生代农民工‛首见于中国官方文件 他们是谁?又将归于何处?

上周日,‚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提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敏感的媒体称,这是‚新生代农民工‛首见于中国官方文件,标志着这代人走上历史舞台。2月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紧随其后,署名刊出农业部长韩长赋《关于‚90后‛农民工》一文。

一群人,甚至,一代人。他们是谁?他们来自哪里,又将归于何处?

‚所谓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八零后’和‘九零后’农村劳动力。他们异于以往农村劳动力之处,在于受教育程度较高、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城打工,对‘农业’、‘农村’、‘农民’等并不熟悉,同时,又渴望融入城市,享受现代城市文明。‛这是来自学界的解释。而我们想了解更多:

他们与同龄的城市孩子有何不同?他们在城里做什么?他们的机会和痛苦?

……

他们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找。小玉是三里屯一家美甲店年龄最小的员工,3日那天我们用手机聊了很久。

家乡印记

石家庄至今都是小玉最向往的城市,她梦想着将来要把自己的家安在那儿

小玉1992年10月21日生于河北邢台未庄村,村子里有村民两千。

小玉家有四五亩地,种玉米、小麦、花生。但基本都是小玉的爷爷在种。因为从她记事起父母就一直在外打工,直至今天,41岁的妈妈还在制钉厂看机器,40岁的爸爸则在另一家制钉厂干喷漆。

虽然小玉是生在老家村里的,但父母那时候已经开始在外面打工的生涯。‚我从稍微记事起就跟着他们在城里,一直到五六岁。我记得那时候我爸妈是蒸馒头的,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起床工作。我跟着他们在邢台市上了幼儿园。‛

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小玉被送回老家到姥姥这边上学,开始了跟父母分开的日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生命中最初的分离,以及那时候对父母太强烈的想念,石家庄至今都是小玉最向往的城市,她梦想着将来要把自己的家安在那儿。

2002年10月,小玉满10岁的时候,妹妹出生了。2003年11月,父母又给她添了一个弟弟。‚妹妹和弟弟都是爸妈打工期间生在城里的,我就记得他们被抱回来看了一眼。‛弟弟一周岁的时候,父母因为超生被公安局罚了两万块钱。对于一个打工家庭来说,这或许是一个重创吧,无论从经济还是心气。反正那之后父母就带着她的弟弟妹妹一起回了老家。

那是2004年冬天,一家人终于团圆了。‚后来妈妈就在家看孩子。爸爸又出去,不过走得不远,在镇子附近的企业做木工。‛

小学毕业后,小玉接着在村里姥姥这边上初中。未庄村教育发展不差,有初中两所,小学两所。初中有微机课,小玉学会了用电脑。

父辈的打工路并未到此终结,甚至还一度走得更远。2009年,母亲跟着小玉一起在北京呆了半年,在饭店给人做保洁。到下半年,母亲好容易听她的劝回了家,父亲又跟着建筑队来北京,在工地挥汗如雨。

沧州回忆

最初的打工经历留下的更多是孤寒和苦闷的记忆

2007年底没到放寒假,小玉就没再去上学了。

‚因为家里的事,没心思上了。‛农民工的女儿早当家。性格原因,或许也因为长期辛苦流离、多子女家庭压力巨大的生活,父母关系不睦,好像总是在吵架。小玉心疼才四五岁的弟弟妹妹每回都被吓得满脸是泪,‚弟弟妹妹我来带!‛

然而新年过了不久,她离家的日子到了。她得跟舅舅的女儿,只比自己大几个月的表姐,一起到沧州的一家足疗店学足疗。那个地方,给她最初的打工经历留下的更多是孤寒和苦闷的记忆。

那年春节是小玉生平第一次在外面过年。别人都回家了,留下她和姐姐,两个15岁的女孩儿看店。除夕那天足疗店从下午三点到六点左右就关门了,姐姐带她到楼下超市买了一袋速冻饺子。那天没下雪,但是小玉觉得很冷。她们的宿舍有个小电视可以看到春节晚会,但她就是特别想家,使劲哭。那次出门前,妈妈特地给她买了个手机。可是过年给家打电话却怎么也打不通——妈妈的手机欠费了。又不知道爸爸的号码。‚那感觉就像天塌下来一样,回不了家,想跟家里说说话也不可以。‛

小玉在足疗店做了半年就离开了。‚因为不喜欢做足疗要接触到的那些人。自从进了足疗店,感觉一直特别不好,有些顾客动手动脚的,对人不尊重。‛

从沧州回到老家,小玉去跟人学了几个月做衣服。那是她很快乐的一段日子,因为离爸爸妈妈近,而且做服装这行,不用跟人怎么打交道,干净又安静,小玉很喜欢。至今小玉的手都

很巧,她会折各种各样的小东西,很让人惊喜。

然而好日子就是不能长久。舅舅从北京打电话过来,说有好工作,急火流星地催着她和表姐过去。‚好工作‛是学美甲,当美甲师。

北京经历

这么一个城市让我觉得自己又轻又小,势单力薄,飞不高

2008年圣诞节前,16岁的小玉来到了北京。

北京比沧州离家远多了。‚说实话我不怎么喜欢北京。从小就不喜欢来北京,它太大了。这么一个城市让我觉得自己又轻又小,势单力薄,飞不高。而且它那么大,却没让我觉得自由,反倒像一个鸟笼把我给关起来了。‛小玉不是太解释得清楚这种感受,她只是猜想可能是有家人在这边的缘故。

‚家人‛就是打电话叫他们来的舅舅。小玉的舅舅已经在北京呆到第10个年头了。舅舅42岁,是一家单位员工食堂的厨师,一直住在员工宿舍。

舅舅管她和姐姐很严,每次去他那里他都会问工作的事,‚有没有好好干啊?你们一定要好好干,在北京混不容易……‛让她拘束不能放松,她一周只有一天休息,要是没去舅舅那儿报到,舅舅就会打电话问:‚你们又到哪儿玩去了?有没有用功?‛

小玉不太能够理解舅舅的这份紧张,她只是本能地抗拒压力:‚在家的时候,从小爸妈都没大声吼过我。‛

小玉工作的美甲店在一家公寓的一楼,左边是一家咖啡店,右手是一家餐吧,每到晚上9点半,餐吧的驻唱歌手会唱起老歌。经常跟她一起上班的是另外四个美甲师,都比她大一点。她们的工服很好看。店里养着鱼,背景音乐是法语歌,她们准备了时尚和八卦杂志给客人看。有电视,工余小玉她们也可以看,她曾经看里面的偶像剧看到哭,她受不了兄弟姐妹分离的场面。

小玉不是上手最快的美甲师,她稍微有点儿忧郁,像是心事重重。‚其实在店里工作也还好,一开始挺紧张,后来发现客人们素质挺高,也大都和善。工作上我没觉得受到过什么打击,做好你该做的,无论老板还是客人,他们都不会说你。‛

客人哪儿的人都有,各种口音的,香港人、台湾人、外国人,女人、男人;干什么的都有,当大小老板的,给老板打工的,不上班在家当太太的,明星的经纪人,甚至明星本人。‚总归就是,比较开眼界。有女孩子穿衣做派一看就巨有钱,结果,才是个高中生,跟我一样大。我并不羡慕客人有钱,我喜欢那些受过高等教育、有钱却会放下架子亲切待你的人,我觉得那才是真正有素质。‛

小玉在美甲店多了好些经历,比如有台湾客人会带来自己店里的茶,教给她们怎么品;有客人会给她们每个人都带小礼物,甚至送她心理学的书。店主夏姐也学过心理学,遇到她有想不开的事会耐心开导她。‚我原来租的房子比较偏,我们中班夜里十点下,有回夏姐开车送我,觉得实在太远了,就给我们在这边租了房子,是楼房,我跟另一个美甲师小慧一起住。我觉得遇到的人都挺好的,很多善意,自己很幸运。要是遇到客人有抱怨,我会想是自己的事没做好。‛

在美甲店一年,据小玉说,她平均月入千元左右。工资能按时拿到。每月交300元房租外,开销就是自己买买东西。‚我也给弟弟妹妹、妈妈买衣服。去年回家,我第一次给爸爸买衣服,一买就买了两身儿。‛小玉说她去年一年寄回家了七八千块钱,虽然她知道‚我寄回去家里也不会动‛。‚我比较理想的收入是一个月2500到3000块。如果一个月能挣到2000到2500块,我就很高兴了。‛小玉这样说。

工作之外,城市的乐趣对小玉来说一般。‚我自己去转过颐和园。长城就是坐车经过。天安门去过,但没看过升旗。有一次想去看升旗来着,可到那儿人家都升好了,感觉好失望。‛ 逛街她最常去的是近的蓝岛,西单,以及著名的‚动批‛。‚去得最多最喜欢的还是西单,那

儿的手机挂链好玩的特别多。‛

下一站

2009年也是圣诞节前,小玉执意要辞工回家,谁劝都不行

2009年也是圣诞节前,小玉执意要辞工回家,谁劝都不行。她说她要回去‚面对问题‛——她那总是吵得不可开交的父母和让她放心不下的弟妹。

‚我想过完年,还是出去工作。我想去天津或者上海,可能还做美甲吧。‛3日的通话中,她这样告诉记者。

‚向往天津是因为那里离家远,离舅舅也远,我会放松。而且现在姐姐已经在那儿了。上海呢,会是个全新的生活环境对我来说。我看上海那些漂亮的夜景照片,很喜欢。‛

‚我觉得城市跟农村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在这里会见识广,开放很多,不会有老一辈那些旧观念。我姥姥就特别不希望我上网聊天交朋友。妈妈原来也这么说,但后来她来过北京工作之后,就觉得那也没什么。‛

小玉的梦想是将来也有一家自己的小店,比如美甲店,或者化妆品店。‚因为这样的店来买东西的几乎都是女孩子,我就可以只跟年轻女孩子打交道,不用去接触那些乱七八糟的人,觉得这样比较安全吧。‛

同是离家进城打工,小玉觉得她跟父亲最大的不同在于,父亲还是走不远,对农村还有依恋,出去工作也都尽量选离家近的。跟着建筑队在北京干,他就会想回家。‚而我就想到远远的城市里生活,到没有家人的环境里,可能是,想飞得更高一点吧。‛

17岁,小玉年纪还轻,所以对未来和梦想的看法还很‚励志片‛:‚在城市里开个小店,比如石家庄。这目标我不觉得远啊,还是挺有希望的吧,只要我努力!在城市更容易有发展,因为容易有奋斗心。我是那种不服输的性格,别人能拥有的东西我怎么就不能。所以生活在城市里,周边的环境和人的生活,会促使我上进。不过,我不想通过嫁人的方式成为城里人。因为,‘我不是靠你们才进北京的!’类似这样的话说出来会有底气。‛

情归何处

父母之间的问题我怕是用一生也处理不完了

‚对于成家的事,我想得比较少。可能因为我还小。我跟妈妈说过,以后我成家什么都不要她出。妈妈说:‘我养大的女儿我心疼,我反正我尽我的心,你懂就行。’听得我特别感动。‛ ‚有人说我们这种漂在城里的女孩儿,容易早婚,因为渴望离开父母后赶紧再有个家。我不是,我倒想晚结婚。因为小时候父母打工的缘故没能跟父母经常在一起,我现在就想多陪在他们身边,多跟他们有些交流,大家在一起说一些往事。只要在妈妈身边,被人管的感觉都是好的。‛

在北京的时候,小玉甚至想过去找心理医生。‚我自己其实没有什么苦恼,就是父母之间的关系。有时候我想,他们之间的问题我怕是用一生也处理不完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全家人能坐在一起吃顿饭。从北京刚回来的时候,我还去工厂找爸爸,接他下班回来一起吃饭。但是他们两个就是很少说话,一说话就互相指责。他们吵起架来,我小弟弟会扑上去打他们,说‘你们别说了’,妹妹在一边眼里包着泪。每到这个时候我就想:我怎么那么没用呢?我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思呢?‛

父母关系的紧张,以及对父亲的束手无策,甚至直接影响到小玉对于异性的看法,她觉得摸不透他们。‚我爸爸上班的时候有说有笑,可一进家门就板着脸,吃饭的时候还叹气。我心情就很压抑。看着他额头上的皱纹又多了两道,很心疼,可是问他为什么烦,他又不说。我就很气他们为什么有话不能说出来。‛

同一个美甲店的姐妹,她们的男朋友有饭店厨师、发型师,还有参军的。小玉交往过妈妈在北京做保洁时饭店里一个山东男孩,比她大四岁,是做厨师的,妈妈很喜欢他,老提。那个男孩带小玉去了天安门。

但后来小玉还是跟他分开了,至于理由,她给说得乱七八糟的,可能她自己都没想清楚:‚我觉得自己不适合他,他太完美了,把我自己给比下去了……他在北京已经两三年了,我觉得他太了解我,自己像被他看透了一样,我心里想什么他都知道,所以他总能给我特别大的惊喜,我就受不了了,觉得有点恐怖……‛总而言之,就是巨大的不安全感和无从把握,这感觉把她吓跑了。

小玉理想中的男朋友,要比她大一点,有责任心,懂得照顾人,无所谓他是哪里人。对职业她也没概念,就说‚我也觉得发型师挺好的‛。至于长相,小玉最喜欢的偶像是吴奇隆,所以对今年的春节晚会特别期待。

‚我希望我将来的男朋友能够懂我的心,但也别懂得太多。我不要做一个透明人。我觉得我还算个挺老实、不是特疯的那种女孩子,但我还是希望能有个人管着我。他别管我吃饭、睡觉、住这种琐碎的事,在待人接物、处事为人这些事上能给我指点就好了。‛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吴菲

链接

中国三代农民工

第一代:

关键词:‚洗脚上田‛进厂务工、乡镇企业

上世纪80年代农村政策放活以后出来打工的农民。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后,生产效率提高,地不够种,劳动力富余,同时农民又有了自主支配劳动的权利,于是一部分农民出来打工。

绝大部分在乡镇企业打工,亦工亦农,离土不离乡。

时至今日,这一代农民工早已人过中年,除了少部分具有技术专长或管理能力的人成为企业经营者,大部分人已回到农村。

第二代:

关键词:外出进城、制造业一线、挣钱返乡

上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农民,随着90年代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外向度大幅提高而外出打工。是目前农民工中数量最多的。

‚外出进城打工‛是这代农民工有别于上代农民工的显著特点。他们一般都有10年左右的打工经历,大多在建筑业、加工业、纺织业、出口企业打工。

他们的城镇化走向呈现分别:一部分有技能、有管理能力的人成为企业生产骨干,留了下来;还有一部分有文化的女工也留了下来,不少嫁给了城里人;但仍有很大一部分人随着年龄增长,挣了一些钱而选择回乡。

第三代:

关键词:‚90后‛新生代、服务业、不回农村

上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农民工,模糊一点也包含80年代末出生的,可统称为‚90后‛。估计有4000万人左右,最近几年新增加的农民工主要是这部分人。

他们基本是进城打工,主要在服务业就业,如卖服装、卖保险、搞推销的较多。把出来打工作为寻求进城的机遇和途径,根本不想再回农村。

‚90后‛农民工新特点

第一,他们从来没有种过地,对土地、农村没有父辈那样的情感和依恋。他们进城打工很大程度不是基于生存需求,而是要改变生活,把打工作为寻求进城的机遇和途径。简而言之,他们出来打工,根本就不想再回农村。

第二,这批人都念过书,具有初中文化,其中相当一部分还具有高中文化。在电视机、手机的伴随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比较了解外部世界,知道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城市文明对他们有巨大的吸引力。到城里不管干什么都比在农村好,是他们比较坚定的信念。

第三,他们中的很多人是独生子女,有些就是上一代农民工在城里生的孩子。他们较之父辈生活优越,没有过挨饿受冻,温饱问题在他们头脑里没有概念。因此,他们在城里打工,忍耐力和吃苦精神远不及父辈。这也是近两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向型、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一方面生产困难、另一方面招工困难的原因之一。

第四,心理平衡度较差,难以接受‚被歧视‛。他们的父辈进城打工,尽管诸多不如意,比城里人干得多却挣得少,有时还遭人白眼,但自己通过纵向比较,总觉得比在农村、比其他农民好,因而较能接受城里的不公平待遇。而新一代农民工受现代开放社会影响,已经具有了朴素的但有时又有些盲目的平等和民主观念,对城乡差距、一城两制现象不认同。他们要求和城里人一样平等就业、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甚至得到平等的政治权利。现在开始增多的劳资矛盾以及农民工维权的呼声和事件,与此不无关系。

(整理自农业部长韩长赋《关于‚90后‛农民工》)

无根的一代

我不知道小玉多大程度上能代表‚新生代农民工‛,我能肯定的只是,她是他们中的一员。也许她年纪尚小、初到北京遇到的环境太好,雄心还没受到太多摧折;也许她略显极致的成长环境,造成她既桀骜于长辈管束、向往离家的自由,同时又对父母关注、亲情团聚充满渴念,有点儿矛盾。但是更多特质,他们这代人具有的她也同样具有:

他们被称为‚无根的一代‛,游走于城乡边缘。他们已习惯了城市不会种地,他们的目标是通过奋斗能够在城里有一套房子、学一门手艺甚至做上一个或大或小的生意。

他们在电脑和手机伴随中长大,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平等享受城市文明的权利他们自觉当仁不让。

今天,他们的人数约有1亿,占到1.5亿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人数的60%。

他们就在身边,日日与我们擦肩。他们的悲喜渴求,无不具体。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所谓‚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指的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让新生代农民工能够在城市稳定就业‛。

17岁的小玉是说不出‚大力放开中小城市的户籍,加快县城建设、发展县城经济,增加非农就业岗位‛这种话的,她也不可能将对城里人的期许表达到‚用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同化他们,而不是排斥他们‛这种程度。但无论怎样,‚如何让他们有序地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终究是我们将共同面对的课题。

我们准备好开始思考了吗,哪些是国家该做的?哪些,又是我们该做的?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主题:大学生就业

调查时间:2011年5月11日

调查方式:填写调查问卷(附调查问卷)

小组人员:陈彭煜 李玉 陈妮 李依曼

调查报告: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一般来讲,大学生毕业后有两个选择:一是找工作,二是继续升学进修,最起码选择继续进修的同学已不算是失业。而对于希望找到工作而未能如愿的毕业生,就业难无疑就成为了他们面临的头等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30万余人,社会就业压力大,很多毕业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有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一是经济知识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人才;三是心理素质,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问题等因素。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在《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4》一书中指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与发达国家比较,美国约有2.7亿人口,大学近4000所,若要达到如此的比例和规模,中国需要办20000所大学;即使按照韩国目前高等教育的规模水平,中国也要办近10000所大学才够。国内总共才1000多所普通高校,即使算上成人和民办高校,也不过3000多所,大学在校生的人数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

二是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调查发现,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10%左右。薪水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在2003年北京团委组织的一次针对毕业生的调查中表明,大学生们对薪水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其中只有15%的人能接受每月挣1000-1500元,两成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1500-2000元,认为2000-3000元比较合理的占21%。

三是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国忠指出:“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人才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人才过剩只是相对的现象。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就表明大学毕业生有主动不就业的可能性。北京某高校的调查表明,未找到接收单位的毕业生中,准备考研究生、博士生者占总人数的比例高达40.8%。同时,大学毕业生未签约就已就业的大有人在,他们很可能未列入已就业统计。原因可能是单位借口试用不愿签约;从事临时性工作;

毕业生自主创业未能列入签约统计。

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学生就业信息不足

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那么用人单位发布信息的时效性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而且人才交流市场开发的时间和地点有限,不能充分满足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筛选。

2.用人单位方面原因

首先,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进行的机构改革大大冲击了大学生就业。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曾经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主力军。1998年以后,随着政府机关进行机构改革,精简人员。精简下来的人员多数要流向事业单位,而事业单位本身也在进行定编定员,另外,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数存在冗员过多,超编运转,包袱过重的问题,继而实行分流下岗,减员增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许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也在面临着破产倒闭。面临着自身的生存危机,接纳大学毕业生的容量相当有限,很难给大学生就业提供畅通的就业之路。

其次,多数用人单位都走入了重“名牌”轻“一般”、“惟学历是瞻”的怪圈。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也逐渐提高了用人的标准。他们将目光锁定在少数的名牌大学毕业生身上,放在了研究生、博士生身上。相对于名牌、重点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存在一定的“品牌劣势”。从中国高等学校的发展现状分析,高等学校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办学质量差异较大,导致了用人单位对重“名牌”轻“一般”的怪现象找到理由和借口。

3.高校方面原因

高校大规模扩招,造成就业市场“供大于求”。造成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许多人认为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太多了,用不完了,过剩了。其实,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这个数字己经达到1/3。因此,我国的人才过剩是相对过剩。而且,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跟不上高校教育扩招的步伐,也为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制造了假象。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城市、大企业、大公司,人才济济,人满为患,是过剩了。而一些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偏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则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层次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水平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在大学生就业己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特点,但没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并主动调整,进一步放大了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4.学生方面原因

I.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

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要达到这一要求,只能是大学生个人和家庭承担,而如果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去完成的话,在时间和金钱上都将是非常不经济的。

II.学生仍然期望过高

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06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全国28所大学、3万多名大学生作过“您最想到下列哪个城市工作?”的调查。在列出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八大城市中,想到上海发展的大学生最多,获选率为32.3%,紧随其后的是北京(27.7%),两个城市的获选率之和达到了60%,成为大学生心目中发展事业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这样的特区城市也较受欢迎,获选率为12.1%:但是一些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内陆开放程度较小的城市则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0.94%和0.52%的大学生愿意到重庆和武汉去上作。而目前实际最需要毕业生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单位。毕业生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单位毕业生又不予选择。于是出现了“有人无业、有业无人”的现象。

同时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毕业生诚实守信,勤奋敬业,而且还要求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是用人单位看好的主要方面。用人单位重视人品和能力,对专业的要求反而有所淡化。不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持“宁缺勿滥”的态度。因此,学生干和学生党员以及那些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敬业精神好以及“一专多能” 的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用人单位看重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很多毕业生自身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却不能正确认识,盲目一味要求工作待遇,期望过高。

III.学生缺乏求职技巧

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而这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

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1.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

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必须加大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要加大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制度的改革,扩大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使用人单位真正做到有用的人进,无用的人能出;加强户籍制度的改革,为边远地区、小城镇、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开方便之门,使人才能合理流动;要建立起完善的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未就业的大学生提供服务。

2.调整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

在当前飞速变化的时代,大学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当今世界正由工业化社会走向市场、信息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国间生产、流通、运输、资讯领域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紧密,整个世界将如同一个地球村,谁都无法完全正确的预料未来世界的变化。这就决定现代大学必须是面对未来开放式的,其课程也应从过去那种封闭状态走出来。

在课程布局上,应适当减少某些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比重。一方面,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发挥他们的所长。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反映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因为现代社会知识急剧增加和迅速老化,选修课的开设有助于弥补必修课无法及时反映这一动态的缺陷。.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都是针对毕业生开设的,通过几次的座谈会、报告会、讲座等等就算完成就业指导上作了。

对于一年级的新生,应该着重进行心理指导,重点帮助大学生尽快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结合入学的专业思想教育,逐步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的方向。在这个阶段,要向他们介绍本专业就业的大致情况,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及适应职业的特点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引导他们尽早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养成独立思考、自觉学习、努力奋斗的良好习惯。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应着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阶段,要通过对社会各种职业的全面了解,帮助他们分析自我的能力、优势和存在的缺陷,引导大学生要根据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完善自己,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打好专业基础,建立合理知识和能力结构。要对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激发成才意识和行为。

对于三年级的同学,要给予一定的实习和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直接地去体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帮助他们认清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并与自己的特点和能力相对照,继续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优势,对其原定的职业目标做出适当的调整。对于大三的学生,还有一个重要指导内容就是要逐渐分析整个社会及大学生就业形势,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毕业生的指导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点,这一阶段,指导的重点在于传达就业方针政策、分析预测就业形势、指导大学生作好如何获取就业信息、如何进行面试,如何克服心理障碍等就业准备,处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临时性问题。

第五篇:关于计算机专业社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通过调查、分析当今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与趋势,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有益的思考和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类专业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当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存在的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运用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对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进行了调查,并加以分析,对师范院校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研究,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计算机专业就业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方法是传统问卷调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共收回传统问卷100份、网络问卷400份,调查对象是我校计算机学院专业学生实习及就业单位、人才服务中心及—届毕业生,用人单位主要包括本省及其他省市与我校有用人历史的中小学校、中小企业等。调查表主要有基本信息和计算机专项职业能力调查(见表1)两部分组成。调查中发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大,但中小学计算机教师需求量减少。随着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软件的大量使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急需大量专业的编程人员及项目负责人或相关工程师等专业人才。另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和网络安全人才显得非常缺乏。从人才需求调查表的结果看,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非常旺盛,优秀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以往需求较大的中小学计算机教师岗位逐年减少,教师岗位已不能作为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唯一出口。

(2)地区需求差异明显。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对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和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有一定需求,他们将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

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而在中小城市,则大量需求从事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等技术工作。

(3)企业招聘时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①要求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希望在短时间内具备上岗能力。多数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大多数企业希望员工尽早具备上岗能力,希望降低再培养成本。在对新员工培训方面的调查中,愿意提供一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74。52%,愿意提供三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占25。48%,愿意提供三个月以上培训时间占o%。②具备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具备多种技能的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如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基础上,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维护、信息系统管理、产品推广、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也能胜任。据调查,单位要求人才具备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占84。23%。而不要求的仅占15。77%。这反映了现代企业在人才运用上,更加强调使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③要求专业毕业生具有与从事职业相关的资格认证。企业对ri’认证的认可程度分别是国家计算机等级认证、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软件设计师和网络工程师)、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和劳动部的职业资格认证。④要求具有突出的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调查显示,企业中的负责人对本科生具备的专业技能要求是:编程能力、数据结构知识和算法知识,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软件工程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

(4)对专业学生专项能力的要求。在专业学生专项能力调杳中,排名靠前的依次为“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计算机编程与软件开发能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此外外语能力、信息系统管理、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次之。

2、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的研究

通过以上社会调查分析,发现沿用过去专业培养模式很难适应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要对目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及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及毕业生就业需要。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计算机专业培养上,必须与行业接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在充分认识和调查社会和行业需求的基础上,运用课程理论和教学资源进行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的总体设计。

(2)确定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模式。重点在于研究如何使培养目标多元化,从而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和企业用人需要,进而形成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在充分考虑服务区域和现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不同学生采用分专业方向的教学,真正落实多元化的专业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出口的学生,采取不同培养方案。如在大四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对希望考取研究生的同学,增加理论知识讲解的选修课。对

希望就业的同学,增加实践课程的选修课,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从适应就业需求的角度,社会要求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具备多种技能,应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多方面技能。

(3)突出专业教学特色。积极引入学历学位加资格认证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等国家计算机资格认证考试,并取得相应认证证书。

(4)加强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规划。在原有的实验室和教育教学基地基础上,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并增设实训基地。我院已与隶属于北京市科委的中国最大的软件行业服务机构。北京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建立合作关系。计算机培训机构合作安排学生到北京进行实训,并到其相关的软件公司(如用友软件、神州数码、金山软件、北大软件等)实习工作。探索建设教学、科研、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基地,推行产学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下载计算机专业就业问题社会调查报告[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计算机专业就业问题社会调查报告[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调查报告:计算机专业社会人才需求调查

    社会调查报告:计算机专业社会人才需求调查摘 要通过调研、分析当今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与趋势,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有益的思考和研......

    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社会调查报告

    计算机社会实践报告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型教育的转化,大学生就业成了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从积极的方面看,高校的扩招在人才培养、拉动经济、提高全民素质......

    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摘要:根据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总部的调配数据,概述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从社会、学校、以及毕业生自身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影响计算机专业学......

    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 报告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在这期间大学生的数量更是突飞猛进。大学生也有过去的“天之骄子”成为今日的“无人问......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1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型教育的转化,大学生就业成了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从积极的方面看,高校的扩招在人才培养、拉......

    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调查报告[五篇范例]

    篇一: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题目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学校沧州师范学院 院系数学系 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12专接本) 姓名 高园园 学号 1201301105 关于大......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现在的就业形式在这里我不像多说,大学生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在调查过程当中了解到,现在大学生也正视到了这一点。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

    计算机的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 今年暑假,我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这次的社会实践收获不少。 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