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我国是一个五千年的悠悠历史大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黄河与长江的孕育下,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浪漫;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豁达;还有游子们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想念。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华传统文化经久不衰。
翻开厚重的古典书籍,首先看到的是老子的《道德经》,这本书虽然仅仅五千字,句句短小,但每一句都饱含真理,字斟句酌;孔子与弟子们言行在《论语》的优美篇章中淋漓尽致的展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重要性;正是汨罗江边“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之清高,造就了《离骚》这不朽之作。打开《三国演义》让我见证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义气,翻开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林黛玉“红藕香断有谁怜”的惆怅,翻开《西游记》是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唐僧的坚韧执着。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的经历是不够的,还应需要拥有一个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而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中国的古典文化无疑是经典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在古典书籍上呈现,在中国传统美德上也得到了展现,传统美德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并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岳飞的精忠报国展现了他以身报国的爱国情怀,寻求强兵富国的爱国者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体现了理性救国的爱国精神。爱国主义成为推动中华民族持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弟子规用简短的语言告诫我们要孝敬父母,团结互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提醒我们要向范仲淹一样时刻把祖国的荣誉放在心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中华民族崇高的民族气节。
春秋时期的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经济
发展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观点,而如今在我们身边出现了水资源匮乏、矿产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不得不让我们为之叹息。
新一代的中国,人们提出了“创新是力量的源泉”的口号。在现实生活中,要想获得成功,创新必不可少,但如果创新缺少了传承,也会成为无米之炊,无木之本。
前辈们顺随自然的智慧不得不让我钦佩,留下并传承这传统文化的前辈不得不让我感恩,是他们让中华历史源远流长,是他们让中华传统生生不息!
第二篇: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XXXXX学校
X年级X班
XXX
古老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沉淀上下五千年古国文明之精髓,蕴育了丰厚灿烂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以其独具的民族特性,巍然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自然,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在我眼中,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根。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给予了我们现代文明的全部。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创作源远流长。历代诗人墨客的传世佳篇,灿若云霞,好如繁星。这些佳作记录了我国各民族历代的劳动生活,描述了历史的风雨沧桑,反映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和思想抱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财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先前思想达到了一个高峰,出现了各种学说,有道家,儒家,法家等等,而最著名,对后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家了。儒家先贤提出的各种思想学说对于后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儒家推崇孝道,推崇尊老爱幼,这在当前社会都是十分前卫的思想,如今也发展成为了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古代圣贤提出的思想,那仅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除了这些思想,我们还有生活习性之类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曾李的洋务运动、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动刀动枪、师夷制夷、公车上书、毁除科举,再到武装起义,直至
满清王朝的覆灭,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我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深之大,自汉唐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此后并对韩国、对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这种影响。
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自然而然,我们就会有了自己生活方面的习惯,比如,我们吃饭都使用筷子,这在西方国家是绝对没有的;我们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这些节日怎么来的?这些节日都是5000年历史里沉淀出来的最精华的文化所在,这些节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
我国的传统文化,曾经让我们站在世界的最高峰,让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勇往直前,就算是近代,就算是我们中华民族收到危难时,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依旧支撑着整个民族体系,让我们一次次不畏生死的抵御外族入侵。我们失败过,但从不失去信心,从没有丢失信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
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
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需要我们一代人一代人的去传承、去弘扬。我们作中国青年一代,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文化,努力推动文化前进。传统文化引导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她始终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部分。我们要承担起光大,把优秀中华文化应奉献给人类社会,而不是一味地去享用别人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民族要发展,民族文化必须要发展。站在今天,师承文化传统,创造民族文化的现代形态,并传承给民族的将来,这是我们学校教育和老师、家长及一切长辈们责无旁贷的义务。
世界进入21世纪,社会的实现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传统与现实并存,华夏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辉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正是:越是民俗的越是永恒的,越是民间的越是优秀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第三篇: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很多值得炫耀的文明和文化。
在我眼中,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的魂,它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源。
中国的传统文化涉及人类的精神和物质等方方面面,涵盖价值观,审美观,思想观,以及衣食住行等都包含其中,这种民族性的文化已经成为多元化的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给予了我们现代文明的全部。我们古人提出的各个思想,引导者人们一步步的走向文明,迈向有秩序的生活。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思想水平到达了一个高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有道家、儒家、法家等等,而最著名、对后世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儒家了。儒家推崇孝道,推崇尊老爱幼,这些思想在当时的社会都十分前卫,而现如今这些思想也发展成为了当今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儒家思想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全部,譬如治国,学习,与人相处,这些都对当今社会产生了莫大的影响。但是也并非儒家一家独大,道家法家的思想也颇有参考价值。这些都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财富,我们应当珍惜。
然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只有这些,思想文化仅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除了这些思想,我们还有生活方面的习俗。比如我们吃饭用的是筷子而不是刀叉,我们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譬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之所在。
我们的民族文化,曾让我们站在世界的最高峰,让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在危难的时刻,更有我们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支撑着我们,面对外族的侵略,我们曾失败过,但是我们从未失去过信心,失去过信念。
如今,一切的一切我们都挺过来了,但是,在我们向另一个辉煌迈进的时候,那些传统文化呢?当今社会,是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物质生活,欲望、拜金、权利等都充斥的人们的生活,一步一步的侵蚀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过“洋节”,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现代的通讯工具与人交流,寄贺卡更喜欢用电子贺卡。生活中这些情况比比皆是,这不正是当今社会的真实写照吗?追求自己喜欢的,我们没有错。可是,这又何尝不是我们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漠视?那些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传统民族文化,都去哪儿了?
小时候,觉得方块字,唐诗三百首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觉得传统就是在夕阳西下时面对微风杨柳感慨万千,就是在端午节吃着粽子,就是在中秋节拿着月饼对月当歌。就像我们的童年一样,安逸而又恬静。
等到长大了一些,渐渐地才发现传统文化并不是这么简单,她是多方面的,早已融入到我们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融入到了民族记忆的最深处。
传统文化并非简单的四个汉字,那是精神上的东西,需要我们不断地反复剖析。可是,我们学生对她的忽视却令人痛心。当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的时候,我们却津津乐道于各种“韩流”,我们只知道清明节、端午节可以放几天假,却从来不晓得这些节日蕴涵的文化内涵,当端午节成为了韩国人的专利,这何尝不是给了中国一记响亮的耳光,可是,又有几个人站出来过或者做点什么呢?
传统文化的破碎声清晰可辨,中华文明从古绵延至今,从未中断,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与“古中国”有着剪不断的联系,这些多么让人惊羡!而现在,我们都在忙于“数学研究”,“物理拓展”,忽视了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依稀闻得到记载她历史的残页散发出来的霉味。这是我们生命肿的一部分啊,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一部分啊!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特点在于她历经危机而未消残壮志,在于她屡经考验而能生存下来,传统文化是不断发展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借鉴中国的传统文化,别人取经的同时,我们如果不能发展壮大自己的传统文化,那岂不是很荒谬?
与时俱进是对的,可是有些东西不能进,只能守,守住了,就是自己的,守不住,就什么都没有了。比如——文化。
第四篇: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我国是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5000年来,中华民族在饱经风霜后形成了一种特色的文化形式,为世界所之惊叹。在我眼中,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根。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给予了我们现代文明的全部。从道德反面看,我国古人就提出了各种思想,引导人们向着健康,有秩序的生活迈进,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先前思想达到了一个高峰,出现了各种学说,有道家,儒家,法家等等,而最著名,对后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家了。儒家先贤提出的各种思想学说对于后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儒家推崇孝道,推崇尊老爱幼,这在当前社会都是十分前卫的思想,如今也发展成为了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在治国方面,儒学也有得道之处,比如论语当中提到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著名学说,给无数后世君皇一治国方针。论语当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为人处世之道,比如“人无信不立”这句话,简单数五个字,就将诚信这一理念阐述得淋漓尽致。儒家学说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全部,对当今社会产生了莫大的影响。而不是儒学一家独大,道家法家各自的核心思想也颇具参考价值。这些思想对于当今的发展而言依旧具有其道理所在。而在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浓厚的保守倾向,董仲舒曾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祖宗之法不可变”等保守观念,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历史,这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安分守己”“知足常乐”“明哲保身”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成了保守者的行动指南。在现代医学技术创新中,科技人员很容易受这种思想是束缚,总是不敢争先,墨守成规,却与创新,没有冒险精神和超前意识,所以技术很难有所突破。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是中庸之道,孔子认为“中庸,天下之正理”,朱熹解释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教制度是等级森严的,它十分注重强调尊卑、长幼的等级关系,如“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以来都有重文轻技的思想,而且这种思想根深蒂固。中国传统文化主张重群轻体轻个人。苟子有言“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
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
古代圣贤提出的思想,那仅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除了这些思想,我们还有生活习性之类的文化。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自然而然,我们就会有了自己生活方面的习惯,比如,我们吃饭都使用筷子,这在西方国家是绝对没有的;我们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这些节日怎么来的?这些节日都是5000年历史里沉淀出来的最精华的文化所在,这些节日浓缩了中华民族的期盼,向往,还有思考,探索,怀念等等一系列感情,这些节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
在古时候,我国劳动人民就用智慧,在农耕时代,经过长期的观察,总结出了经验,最后浓缩成为二十四节气,这对于农民的劳动生产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祖先还用自己的智慧,得到了各种具有历史意义的发明。这些发明创造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让我们中华民族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
我国的传统文化,曾经让我们站在世界的最高峰,让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勇往直前,就算是近代,就算是我们中华民族收到危难时,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依旧支撑着整个民族体系,让我们一次次不畏生死的抵御外族入侵。我们失败过,但从不失去信心,从没有丢失信念。
而如今,当我们挺过来了,当我们大部迈向另一个辉煌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将我们伟大的传统文化弃之于脑后了吗?不行,绝对不行。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支撑着整个中华民族的脊梁,还在各方面影响这全世界。比如,西方文化,强调的是个人自由主义,而我们中华民族向来以国为重,没有国家就没有个人。看起来在价值取向上有着巨大的差别,但无论是自由主义还是团体主义,我们在最终的最求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了,有些问题根本不能用传统的自由主义进行评定,在这些方面上,他们就要借鉴我们的思 想,来整合出适合他们国家的新价值取向,我们传统文化当中的道义,还有里面所阐述的“以和为贵”的思想,对于他们都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
数千年形成、发展和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的结晶,它的主流是积极的、富有生命力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保守封建的观念。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弃其所以我们一方面要不断继承,但也要不断创新。没有继承,传统文化就没有创新的资本;而不去创新,传统文化就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便会是终走上衰败的道路。而将儒家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融入中国科学社会主义文化中。我们应该发扬各种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等等好的方面,而摒弃传统文化中墨守成规、碌碌无为、重文轻技、自我封闭等等不良的方面。
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于我们身上,而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思想,我们的价值取向,将再一次成为主流,我们将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全世界。而作为现代文明之基础的传统文化,将再一次向世界展示自己那耀眼的光芒,这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将为世界所共享。
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肩负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的美德,民族要发展,民族要壮大。我们作中国青年新一代,师承文化传统,创造民族文化的现代形态,并传承给民族的将来,这是我们的使命,责无旁贷。
第五篇: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学校:平舆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作者:耿明辉
指导教师:姚现品
时间:2014年4月25日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是起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它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
在我眼中,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 份宝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根。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 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给予了我们现代文明的全部。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经历过无数次的风雨磨难,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
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 五千年。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 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有不少人误认道德是限制人们行为的条条框 框。其实,有道德的生活才会社会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文化中有许多思想学说对于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儒家推崇孝道,推崇尊老爱幼,这如今也发展成为了最基本的行为道德准则。在治国方面,儒学也有得道之处,比如论语当中提到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著名学说,给无数后世领导者以警醒。论语当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为人处世之道,比如“言而有信,舍生取义„„”等,这些人生信条在当今社会仍被人们信奉。在学习方面,“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一日三省”等等,对今天的学生来说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儒家学说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全部,对当今社会产生了莫大的影响。这些思想对于当今的发展而言依旧具有其道理所在,这就是财富,我们应当珍惜。
先贤们提出的思想,仅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除了这些睿智的思想,我们还有生活习性之类的文化。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自然而然,我们就会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我们吃饭都使用筷子,这在西方国家是绝对没有的;我们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是五千年历史里沉淀出来的最精华的文化所在。这些节日浓缩了中华民族的期盼,向往,还有思考,探索,怀念等等一系列感情,这些节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二十四节气,具有中国特色的纪年法都是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用智慧,经过长期的观察,总结出的经验。我们祖先还用自己的智慧,得到了各种具有历史意义的发明。这些发明创造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让我们中华民族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
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也都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比如,东南亚文化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它的文化精髓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再如,许多国家都开设的有“孔子学院”,他们所需要的是儒家学说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它深蕴着我们先民不舍的追求,至今仍然哺育着十多亿中国人。我们作为青年一代,应该很好地保护,继承发展,重构祖国的传统文化,努力推动文化前进。传统文化引导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她始终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部分。我们要把优秀传统文化奉献给人类社会,而不是一味地去享用别人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民族要发展,民族文化就必须发展。今天,师承文化传统,创造民族文化的现代形态,并传承给民族的将来,这是我们青年的使命,责无旁贷。
教师点评:
该生写作态度认真,写作之前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查阅资料,所以文章材料丰富,能充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构成,重要性,以及对各国文化的影响。文中所举例子,贴近学生所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较全面的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中的思想学说对后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时,学生能够回顾过去,从自身出发,得出“尽己之力,发展、重构祖国的传统文化,努力推动文化前进,并传承给民族的将来”是当代青年责无旁贷的使命的观点,着实难能可贵。
总体来说,文章的语言流畅,层次清晰,结构完整,内容翔实。以就业班学生的习作水平来说,算是一篇不错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