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之四十六

时间:2019-05-15 09:1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语读后感之四十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语读后感之四十六》。

第一篇:论语读后感之四十六

论语读后感

据中学的历史课本记载,从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开始,一直到清末,《论语》作为儒家的核心著作之一和官方认可的正统思想,统治了中国思想界达两千年之久。事实上,这两千年中,官家推行论语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统治的工具。因为论语讲“礼”、讲“仁”;讲“忠”,将“孝”;或许也因为《论语》中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个人对该句的理解持保留意见,见下文)。若子民全都仁义忠孝而又不知,自然不会犯上,不会犯上也就不会作乱,更谈不上谋反了,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徐志刚 p1)。我们要推翻封建统治必须要先推翻它的思想枷锁。《论语》自然是首当其冲。所以,我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五四打倒孔家店是非常正确的。打得很好。

第二篇:论语读后感之二十六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初识孔子,是在初中。一篇《论语十则》在把我搞得晕头转向之余,又使我对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孔子不仅精通音乐、礼节、书写、计算、射箭、驾车等各种技能,更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等佳话。于是,我下定决心,读完了整本《论语》。

孔子学识渊博。一本《论语》,就涉及哲学、美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诗学、史学、宗教学等多种领域。而过去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更是形象地说明了孔子的德才兼备。

第三篇:论语读后感之三十六[范文]

论语读后感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第四篇:论语十六原文及翻译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论语十六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一下吧。

【原文】5·11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1)。”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注释】(1)申枨:枨,音chéng。姓申名枨,字周,孔子的学生。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刚强的。”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能刚强呢?”

【评析】孔子向来认为,一个人的欲望多了,他就会违背周礼。从这一章来看,人的欲望过多不仅做不到“义”,甚至也做不到“刚”。孔子不普遍地反对人们的欲望,但如果想成为有崇高理想的君子,那就要舍弃各种欲望,一心向道。

【原文】5·1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译文】子贡说:“我不愿别人强加于我的事,我也不愿强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呀,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原文】5·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1),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2)与天道(3),不可得而闻也。”

【注释】(1)文章:这里指孔子传授的诗书礼乐等。(2)性:人性。《阳货篇》第十七中谈到性。(3)天道:天命。《论语》书中孔子多处讲到天和命,但不见有孔子关于天道的言论。

【译文】 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依靠耳闻是能够学到的;老师讲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论,依靠耳闻是不能够学到的。”

【评析】 在子贡看来,孔子所讲的礼乐诗书等具体知识是有形的,只靠耳闻就可以学到了,但关于人性与天道的理论,深奥神秘,不是通过耳闻就可以学到的,必须从事内心的体验,才有可能把握得住。

【原文】 5·1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译文】 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但没有能亲自实行的时候,惟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原文】 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1)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2)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释】(1)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音yǔ),“文”是谥号,“子”是尊称。(2)敏:敏捷、勤勉。

【译文】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评析】 本章里,孔子在回答子贡提问时讲到“不耻下问”的问题。这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而不以这样做为可耻。孔子“不耻下问”的表现:一是就近学习自己的学生们,即边教边学,这在《论语》书中有多处记载。二是学于百姓,在他看来,群众中可以学的东西很多,这同样可从《论语》书中找到许多根据。他提倡的“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原文】 5·16 子谓子产(1)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注释】(1)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郑国大夫,做过正卿,是郑穆公的孙子,为春秋时郑国的贤相。

【译文】 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君子的四种道德:“他自己行为庄重,他事奉君主恭敬,他养护百姓有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

【评析】 本章孔子讲的君子之道,就是为政之道。子产在郑简公、郑定公之时执政22年。其时,于晋国当悼公、平公、昭公、顷公、定公五世,于楚国当共王、康王、郏敖、灵王、平王五世,正是两国争强、战乱不息的时候。郑国地处要冲,而周旋于这两大国之间,子产却能不低声下气,也不妄自尊大,使国家得到尊敬和安全,的确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孔子对子产的评价甚高,认为治国安邦就应当具有子产的这四种道德。

【原文】5·17子曰:“晏平仲(1)善与人交,久而敬之(2)。”

【注释】(1)晏平仲:齐国的贤大夫,名婴。《史记》卷六十二有他的传。“平”是他的谥号。(2)久而敬之:“之”在这里指代晏平仲。

【译文】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与人交朋友,相识久了,别人仍然尊敬他。”

【评析】孔子在这里称赞齐国大夫晏婴,认为他与人为善,能够获得别人对他的尊敬,这是很不容易的。孔子这里一方面是对晏婴的称赞,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他的学生,向晏婴学习,做到“善与人交”,互敬互爱,成为有道德的人。

【原文】5·18子曰:“臧文仲(1)居蔡(2),山节藻棁(3),何如其知也!”

【注释】(1)臧文仲:姓臧孙名辰,“文”是他的谥号。因不遵守周礼,被孔子指责为“不仁”、“不智”。(2)蔡:国君用以占卜的大龟。蔡这个地方产龟,所以把大龟叫做蔡。(3)山节藻棁:节,柱上的斗拱。棁,音zhuō,房梁上的短柱。把斗拱雕成山形,在棁上绘以水草花纹。这是古时装饰天子宗庙的做法。

【译文】孔子说:“臧文仲藏了一只大龟,藏龟的屋子斗拱雕成山的形状,短柱上画以水草花纹,他这个人怎么能算是有智慧呢?”

【评析】臧文仲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智者”,但他对礼则并不在意。他不顾周礼的规定,竟然修建了藏龟的大屋子,装饰成天子宗庙的式样,这在孔子看来就是“越礼”之举了。所以,孔子指责他“不仁”、“不智”。

第五篇:《论语.学而》十六则

《论语.学而》篇的第一则: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我们太熟悉了,但是未必能理解它深刻的含义。这三个反问句,问出了三个人生中最核心的问题:学习、交友、处世。“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开篇就是一个字——“学”,“学”也是《论语》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字之一。孔子说过,我没有其他的优点,只是好学。在人群中找到忠厚的人容易,可是找到好学的人,就不容易了。人不是完美的,我们有很多知识上,能力上,修养上的不足,但是没关系,上帝给了我们学习的能力。学习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自我蜕变的过程,是向圣贤接近的过程。第一个字“学”就是告诉我们终生要有一种学习的心态。“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我们太熟悉了,以至于并不仔细思考它的含义。这个“习”字的甲骨文字形上边是一个羽毛的“羽”,表示鸟的翅膀,下边是一个“日”字,表示太阳,合起来就是“小鸟在阳光下练习飞翔”的意思。学和习的区别是,学到了知识,了解人生道理,但是由道理变成行为准则,要由“习”来弥补。王阳明说“知行合一”,就强调“习”的重要。只有在“习”里,我们才能把学到的知识,了解的道理去践行,去付诸行为的准则。在“学”中得到了道理,在“习”中实践和践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完成了自己,逐渐向圣人接近,不断提升,不断超越,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人的身边,总是能有三五知己、八九良朋,总是能吸引很多人聚集在你周围,说明这个人有亲和力、感召力,有德行,有魅力。这些朋友从四面八方赶来相聚,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难道不也是一件人生乐事吗?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是快乐的,“有朋自远方来”,也是快乐的。但我们仔细看看,这两个快乐是不一样的。第一个是竖心旁的“悦”,第二个是快乐的“乐”。当我们读书为学,读到会心处,不断地提升和修行,不禁击掌而叹或者莞尔一笑时,这个“悦”是情不自禁、发自内心的喜悦,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可以默默藏在自己的心里。而当我们与好友相聚,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时候,这种快乐却是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表现出来,乐于心而形于色的,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这种快乐是一定要表现出来,要和朋友分享的。下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知”不是知道,而是了解。你努力了很多、付出了很多、承担了很多,可是没有人了解你的心意、德行、贡献、能力……真的很令人伤心沮丧。但经过修行后的内心,并不为之怨恨,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君子”。面对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要有坦然的态度。我们不可能做每件事都被别人理解。人生在世,委屈是不可免的,误会是不可免的。如果每次误会,委屈都要和别人说清楚,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呢?所以君子的态度是:对待委屈和误解,坦然一笑,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如果能做到这样,就是君子的修养和德行了。当我们变成了君子后,不也是很快乐吗?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而整个《论语》的第一则,讲的就是如何在这不完美的世界里,保持一份快乐。在孔子的眼中,追求“道”时很快乐,得到“道”时也很快乐。《论语》一万六千多字中,我们竟然找不到一个字说的是“苦”。孔子的一生遭遇了那么多挫折打击,他有那么大的担当和责任,但孔子一直是快乐的,淡定的,从容的。曾经有学生问我:“什么才是对的书?对的事?对的人?”我说:“我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但是你的心知道。如果你觉得读这本书、做这件事、相处这个人的时候,你的心是愉悦的、平静的、真实的、自然的、提升的。即使觉得有痛苦有压力有困难,仍然觉得是值得的、快乐的,那就是对的。”这世界上,不止读书、交友、处世会快乐,当你心引领着你寻找到“对的”路径的时候,我们就有了领受快乐的能力,我们就可以承受生活中的不幸,经受挫折,我们就可以不受外在的干扰和评判,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成为一个卓越的人。《论语•学而》第二则: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在第二则中提到了一个人,叫做有子。有子,姓有,名若,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孔门中比较有地位的人。因为在《论语》中,只有有子,曾子等为数很少的几个人才被称为“子”。据说在孔子死后,有子一度被弟子们作为核心人物,作为老师一样地看待。在这句话当中,有子说了两个字,核心词叫做“孝悌”,其实很简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但是这个“孝悌”的意义究竟何在呢? 大家其实可以先看这一段的后两句,它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我们一生想做很多很多事情,想要建功立业,出将入相,想要求“道”,想要求“仁”,而这所有一切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我们究竟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有子说,就从这两个字,“孝”和“悌”开始。有人也许认为“孝顺”这个词说得太多了。我们可以在这里讲一下,孝顺,就是孝顺父母。“父母”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称为“亲”,因为只有父母才叫做“双亲”。可是我曾经开玩笑地说,在今天,我们把所有能给我们带来利益,能买我们的货,做我们客户的人,都叫做“亲”。双

十一、双十二的时候,我们常常说:“亲,下手要快哦!”我们对所有没有其他关系,而对自己只有利益的人是如此亲切,可是我们对自己的父母真的能够做到吗? 其实就像我在讲《菜根谭》的时候,也常常引用《菜根谭》里的这样一句话:“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一个修行的人,一个想要修成真佛,求得真道,或者想要求得“仁”的人,不用到处去寻找,真佛和真道就在自己的家中。就是和父母兄弟间,平静的,愉快的,和悦的,包容的,没有阻隔,没有障碍地在一起交流。而能够做到和父母兄弟间的温暖和融洽,是一切的根本。在儒家观念当中,认为人只有自身修养好了,才能够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建功立业。所以说“孝”和“悌”两点做到了,人就不会处理不好和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不会轻易地犯上;也不会轻易在社会上为非作歹,不会处理不好自己作为社会人的角色。大家看到这个“本”字,是一个高大树木的最下边有一个横,也就是指树根,是一切的根源和根本。其实说到“孝”字很简单,做到也许并不容易。《庄子》还曾经有个寓言,说孔门的著名弟子曾子,最初做官的时候,官职很小,薪水很低,但是他特别高兴,因为自己的父母还在,能够得到自己的奉养。后来他官做大了,拥有了很多的钱财和地位,可是他一直不很开心,因为自己的父母已经不在了。在这个世界上,不要等到最爱我们的那个人去了,才觉得后悔和遗憾。但这一切都没有弥补的可能。那就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陪父母好好说话,给他们做一顿饭,帮他们洗一个澡。《论语•学而》第三则: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一句非常短,而且提到了整个《论语》,还有孔子的思想中最核心的一个观念,叫做“仁”。“仁”这个词在《论语》中大约出现了100多处,可以说它是孔子心中理想的人生境界,也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仁”的内涵是博大精深而又幽微的,但是又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离我们不远。孔子在《论语》中很少直接地叙述什么是“仁”,他只是说,什么样的人缺少仁德,什么样的人更接近“仁”的境界,还有,仁者应该怎样做事,怎样为人。这句话说,如果满口都是讨人喜欢的言语,满脸都是讨人喜欢的乖巧的神色,这种人恰恰仁德是不多的。一个“巧”字,我们能感觉到用了太多力气,花了太多心思,太刻意,也太用力。这世间很多美好的东西,都是发乎自然。很多事情,都是水到渠成。有一个词叫做“讨巧”,像乞丐一样,讨来的喜欢,必定不会长久,反而弄巧成拙。《论语》还有另外一句话叫做“刚毅、木讷,近仁。”刚正方直,勇敢坚毅,虽然有些不善言辞,反应迟钝,但它却是内心醇厚、质朴的表现,也更接近美好的人格和境界。今天太多的人努力学习演讲口才,修饰面庞,锻炼形体,所有一切都是想要讨人喜欢,而我们却往往忽视了最根本的,内在的天性、仁德醇厚的修为,我们往往舍本逐末,南辕北辙。就像《论语》中的另一则对话,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夏问他: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一个女孩子笑意盈盈,酒窝深深,眼波流转,不施粉黛而又光彩照人,指的是什么呢?孔子说,这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只所以有绚烂的色彩,是因为它的底子是美好的,纯洁的。《论语.学而》第四则: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在这里出现了孔门的另一个代表性人物曾子,曾子比孔子小46岁,他进入孔门的时间非常晚,但是他的成就很高,而且非常有影响力,曾子一生恭敬谨慎、天性醇厚,非常孝敬,他和父亲曾皙都是孔子的学生。曾子名叫曾参,他在论语中被称为“子”,而且《论语》中也记载他临终前的一些情况,所以也有人认为《论语》是曾子和他的弟子编辑的。曾子16岁拜孔子为师,深受孔子教诲,一生讲求合乎礼制,谨守道德不逾矩。他得益于长久的“三省吾身”的精神,严以律己、知错必改,最终成为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贤人。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他本来在孔门弟子的地位不太高,都不入“孔门十哲”之列,但是最终以他的建树,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颜子(颜回)、子思、孟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我们来看这句“吾日三省吾身”,这个“三”字并不是指具体的数字,而是多次。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和状态呢?有一句话说:“没有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实际上自省的精神历来为古代士人所推重。孟子说过“反求诸己”。而荀子把自省和学习结合起来,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西汉扬雄说过:“三省吾身,谓予无愆。”每天多次反省自我,就可以避免过失。宋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行走在世间,我们的心灵常常会蒙上灰尘,我们也常常会做一些连自己都不太满意的事情,所以禅宗也有一首短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常拂拭,莫使惹尘埃。只有经常地拂掉身上的这些瑕疵和灰尘,才能够回归到本我,回归到纯净而又美好的心性。曾子说,我每天反省这样几件事:为别人考虑、帮别人做事有没有竭尽全力呢?和朋友之间的交往有没有真诚面对呢?所知道的道理有没有在生活中践行呢? 当然曾子只是列举了这三点,我们需要反省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每天真正需要这样的一段时间,在喧嚣过后,在尘埃落定,有这样的一个时刻,静静地和自我真实面对,静静地反观内心。我想太多的时候,我们把眼光都在向外,而我们真正需要的却是一个无待于外的完成。那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给自己留一段时间和自己相处,让我们和自己凝然相对、寂然欢喜。

《论语.学而》第五则: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个“道”念做dǎo,是“治理”的意思。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该做到严肃认真地对待各项工作,坚守信用,节约开支,爱护百姓,敬顺天地,适合农时。这段话里,最核心的关键词就是“敬”。他告诉我们,要恭敬,用恭敬的态度对待每一件细小的事情,面对每一份具体的工作。这就叫做“敬业”。常有人感慨,说自己的工作卑微、不值钱,让人看不起。其实是不是让人看得起,是不是有尊严,不是别人给你,而是自己给予自己的。秋天的时候,我经常能看到清扫工在扫落叶,那种神情特别认真,看到扫得非常干净的马路,我不由得称赞。他腼腆地一笑,这一笑让人心生敬意。即便是最普通最平凡的工作,只要你用恭敬、谨慎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它,都值得嘉许,都会为你赢得一份尊严。而拥有了这个尊严,它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事业,而不只是一个混口饭吃的职业。孔子还告诉我们说:要敬畏。敬畏天地,敬畏君亲,敬畏师长。所以我们才能有所行,也有所止;才会有理性,也更有节制;所以才会有“信”。“信”这个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是“诚”,是“真”,是“实”。今天我们常常感慨假冒伪劣太多了,不敢吃、不敢喝,甚至不敢呼吸的时候,真的应该反思,我们是不是太敢作了?太不怕因果了?有多少时候,我们没有“节用”,肆意开掘挥霍;有多少时候,我们没有敬顺天时,违背自然规律而动。这世界就是一个牌局,不知道敬畏,不服从规律的人,不论治身还是治国,一定会被出局,会受到惩罚,自食其果。《论语》中也有一句话叫做“临事而惧”,恰恰是那种对待天地万物、人情事理,谨慎敬畏的人,知道尊重和珍惜,甚至像《诗经》中说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只有这样,抱着一份敬畏,抱着一份珍惜,才能够知道.然和造化的伟大,也才能够更顺利和快乐地度过一生。

《论语·学而》篇的第六则: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大家看到这段话一定感觉非常熟悉,因为《弟子规》的开头就是这一段。《弟子规》的内容就是采用《论语》这一则的文义编撰而成。分为: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个部分,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规范。这段话说:年轻的学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友爱兄弟,处事谨慎而有诚信,泛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等到上述的一切都躬行实践,切实做到了,如果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文化。这里的“入”和“出”,指的是居家、在外,这个“弟”是通假字,通孝悌的“悌”。孝、悌、谨、信,我们之前都谈到了。在第二条里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是做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和出发点。在第五条里,我们也学到了“敬事而信”,要用恭敬、庄重、谨慎、敬畏的态度,对待天地万物、人情事理,才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则又谈到了“泛爱众,而亲仁”。孔子说过:“仁者爱人”。泛爱众,广泛地仁爱所有的众生,所有普通而平凡的一切。没有分别心,没有喜欢不喜欢,没有讨厌和怨恨。《菜根谭》说:“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能包容、接纳、亲和所有的人,这是大人的量,是君子的量。而仁爱众生,又不代表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丧失自我,甚至同流合污。孔子还说,要亲近有仁德的人。低,可以低到尘埃里,但在尘埃里却要开出花来。要知道自己的原则、底线、持守,更要有景仰和追求。有首歌唱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仁”的境界,和有德行的仁者,都值得我们去追寻、向往、学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上面所有的一切,不只是嘴上说说,而是一定要躬身实践,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当我们真的能践行、能实行的时候,这时候有余力,才去学文。我们总是很多道理都不懂、很多身边的小事都做不好的时候,就去学文化、学文艺、学文采。到头来违离道本,并不知道如何安放自己的身心,而急着去追逐外在的光鲜和花哨的羽毛。所以我们往往在得到了很多很多后,突然感到空虚和失落,突然找不到自己。这几句话,平凡、熟悉得不得了,但是八岁就懂的道理,八十岁未必能做得到。在古人那里,这是小孩子应该懂的,应该做的。那就让我们,放下一切倨傲和自以为是,做一个小孩子,跟着圣人,从头学起,从头做起吧。

《论语·学而》的第七则。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在这段文字当中,出现了孔门的第三位弟子——子夏。子夏是“孔门十哲”之一,也是七十二贤人之一。他才气过人,《论语》中有很多他著名的格言,比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比如“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等。孔子去世后,子夏到魏国西河教学,李悝和吴起都是他的弟子,魏文侯尊他为老师。这一段话中涉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定位,对中国人来说,一个人不是独立的个体,不是孤单的存在,他是各种社会关系的交结和总和,这在传统文化中叫做人伦。我们常说五伦,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在子夏的这几句话里,涉及到五伦当中的四伦。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贤贤易色”,第一个字“贤”是动词,看重、尊重。这个“易”字,是轻易、看轻。“色”指的是容颜、脸色。他说对妻子要注重德行,而不注重容颜,要重“贤”,不重“色”。就像他曾经问过孔子《诗经》当中的一段话那样,“„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孔子回答“绘事后素。”所有的美好的绚烂的颜色,都要基于一个干净纯洁的底子。在这里,这个“底子”指的就是“贤”。我们常常形容一个女子说贤惠、贤淑,一个女子的“贤”是内心善良、通达人情、举止有度、平和宽容,所以才能秀外慧中,所以才叫做淑女。今天我们常常把这个时代叫做看脸的时代,稍微有点努力的人,我们就感慨说他明明能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而越来越少的人去关注那种像璞玉一样温润、质朴、淳厚,甚至有些羞涩的贤德了。子夏还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侍奉父母能够尽心竭力,“与友交,言而有信。”这两条之前我们都曾谈到过。他还提到了“事君,能致其身。”也就是侍奉君王,能够奉献生命。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有丝毫的损伤,所以保护保养好自己的身体,也就是对父母尽孝。可是如果君王和家国需要的话,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杜甫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辛弃疾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代的士人、知识分子,他们的最高理想就是“明君贤臣”,遇到一位贤明的君主,自己的抱负能够得到施展,精忠报国,然后建功立业,拜将封侯。因为那个时候只知有君王、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也可以想一下如果真的家国被犯、山河罹难的话,扪心自问,我们是否能做到像曹植《白马篇》中写的那样,“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呢?子夏说如果能做到以上的这几点,即使你没有什么所谓的学问、学历,用今天的话来说,不是什么博士、硕士毕业,可是你人生的答卷已经合格了,你的学问、修养远远比那几句空谈大论,那几页薄薄的文凭厚重得多。

《论语.学而》篇的第八则: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对于君子来说,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究竟什么才是“重”呢?“重”的反义词是“轻”。《菜根谭》说:“士君子持身不可轻,轻则物不能挠我,而无幽闲镇定之趣。”君子平时接人待物的时候,绝对不可以轻薄急躁,一旦这样,就容易受到外物的困扰,丧失从容不迫,淡定安闲的人生趣味。《礼记》中有一篇《经解》,对“五经”作了概括与总评,其中有一句说:“恭俭庄敬,礼教也。”指的是礼的核心精神,是让人的心中升起对万事万物以及自身的敬畏与慎重、严谨与庄重。

这一个“重”字,还含有对责任的承担、对自身的宝爱和看重。因为有所担负,所以才会珍惜自我、爱惜羽毛,绝不会轻浮随便,绝不会轻言许诺,绝不会轻薄无行。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主人公讨厌人生的“重”,他们做了无数不去承担人生责任、随便而轻浮的事情,可是,后来终于发现,解脱了负担,没有了“重”,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原来“轻”也是生命所不能承受的。

而当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沉静、厚重、端庄、大气的时候,他的魅力和气场是由内而外的,是不怒自威的,他已经不需要花哨的装饰和虚荣的托辞,便静如沧海、稳如泰山。我们再来看下一句,“学则不固”。我们常常以为学习是孩子的事儿,岂不知学习是一个人终生的事业。为什么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呢?一个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人,会不断发现生命中的惊喜和美好,会不断成长、不断收获,而最重要的是,他会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也会不断刷新自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样的人绝不会固守一端,绝不会蔽塞落后,他的人生状态常常会是清澈的、活泼的、生机勃勃的。就像朱熹的诗中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下一句,“主忠信”。之前我们曾经讲过,曾子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忠”和“信”,也是孔子一贯强调的做人准则和君子的理想人格。下一句,“无友不如己者。”对于这句话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有的先生则旗帜鲜明地指出,它的意思就是不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就是孔子的意思,很清楚,用不着拐弯抹角,我也很赞同这种看法。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都是有价值的,换句话说,我们的时间是值钱的,一个真正拿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儿,拿自己当回事儿的人,不会将大把的光阴浪费在丝毫不值得的人和事上。网上有一篇文章,叫做《远离那个消耗你生命能量的人》。如果有一种交往是单向性的,对方永远像个嗷嗷待哺的婴儿,离墙即倒的残废,永远指望着从你这儿汲取温暖,获得力量,而你在他身上却永远找不到让自己眼前一亮的东西,这样天平失衡的交往,能够维持多久呢?我想理想的友情和爱情应该像舒婷的《致橡树》当中写的那样: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最后一句:“过则勿惮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勿惮”就是不要怕,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勇气、一种承担。人生在世,总要勇于面对自己的过失,更要勇于为自己的过错买单。一个树干的缺口往往愈合后,会成为这棵树上最坚硬的部分。走过“过错”的低谷,我们会发现,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论语.学而》篇的第九则: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这里曾子又出现了,也足可以看出他在孔门中的地位。之前我们曾经提过,曾子生性仁厚,特别孝顺,他并不是天资聪颖,甚至有些鲁钝,但只要是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会一直努力去做、坚持去做、笃定去做。这种有点儿执拗而又可爱的性格,特别像《阿甘正传》里的主人公——阿甘,也正是这种特点,使得他最终位列孔门十哲和五圣之列。

 我们来看这句话,“慎终追远”,仅仅四个字,历来就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传统的观点一般认为人死为“终”,指父母的去世;“远”指祖先。要慎重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先祖,对死去之人的丧礼要“尽其礼”,对祖先的祭祀要“尽其诚”,这样就可以使百姓的道德风俗归于真淳厚朴了。为何要如此慎重地对待亲人的逝去和远祖先贤的祭奠呢?这里又包含着孔子怎样的对待生死的态度呢?在传统的五礼,也就是最基本的五类礼仪中,有吉、凶、军、宾、嘉,而丧礼是凶礼中最具代表性的仪式。朱熹说:终者,也就是去世的人,是人所容易忽视的,远者,是人所容易忘记的。因而,这些为死者和祖先设立的礼,其实是用来教育和警示生者的。

《诗经》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一般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凡事都容易开头,却不容易坚持到底。对于人生来说,则很容易知道我们的来处,却不容易知道我们的归处。因此很多人无所畏惧、不怕因果、不惧身后骂名,做了太多天地不容、人神共愤的事情。“慎终追远”的意义在哪里呢?当我们谨慎而又庄重地安葬亲人,缅怀先贤烈祖的时候,我们仿佛可以穿越生而看到死,我们会明白,人活于世绝不是百年的行走,当一个人离开世界的时候,后人会因为他的嘉言懿行、因为他的高风亮节、因为他的丰功伟业、因为他的奉献牺牲,给予他如此崇高的敬意和追念,即便千载后,仍然可以从他的精神和境界中汲取力量和启示。当我们看到这些,做到这些之后,才会知道自己将来的归处和将来的声名。我们要珍惜这一世的每一行每一言,也要知道,我们即使形体消失,而仍然会有一些东西,在子孙后代,在下一世和后几世的人们中流传。如果德行不够,又何以面对祖先和后代呢? 

如此说来,这和南怀瑾先生的解释也是不矛盾的,他说,“终”是结果,“远”是远因。“慎终追远”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有好的结果,就应该有好的初衷。正如佛家所言: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慎终追远”,让我们在对先贤烈祖的尊敬和追忆中,认真地思考人生天地间的意义,恭敬谨慎地在这红尘中安身立命。《论语.学而》篇的第十则: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这里面出现了两个孔子的弟子,子禽和子贡,子禽姓陈名亢,如果大家对他还不太熟悉的话,子贡我们就很了解了,他姓端木,名赐,是孔门十哲之一,能言善辩,公关外交能力出色,而且财商很高,特别善于经营,是当时的世界首富。孔子去世后,子贡享有极高的威望,对孔子的地位,思想的宣扬和传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在这段话里,子禽问子贡说:咱们老师每到一个国家,必定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这是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以温、良、恭、俭、让五者来得到的,咱们老师获闻各国政事与别人获闻各国政事不同吧!子贡在这里用“温、良、恭、俭、让”五个字概括了孔子这位圣贤的气质。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这些人中不乏各国政要、商界巨子、学界精英,而他们一直尊奉、跟随孔子,不离不弃,可见孔子具有多么伟大的人格魅力和强大的感召力。那么这份魅力的源泉是什么呢?也许这五个字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地走近孔子。

“温”,简单的理解是温和,《诗经.秦风.小戎》中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一个君子,他的气质就像一块温润的美玉,透明、澄澈,而绝不剑锋凌厉,绝不咄咄逼人。这种气质是有温度的,是温暖而又和煦的,让人如沐春风,如获甘霖,而又绝不温吞,绝不敷衍。这是一种经过岁月打磨和世事洗礼,才有的极具亲和力的气质。再来看“良”,《礼记.经解》中还有一句叫做“广博易良,乐教也”。见闻识广,胸怀博大而又平易善良,这是深深领悟礼乐教化的结果。《菜根谭》中说,“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侧之人情。”善良是一个人最美好的天性,心怀善良、美好的人,总是能遇见善良和美好。

“恭”,我们之前曾说过,对凡事都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才会有一种谦恭的姿态。就像一句谚语:“饱满的谷穗都是下垂的。”一个从心底里谦恭的人,必定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行为不会落入恶俗,而这一切,又会为他营造更好的生存和生长的环境。所以《易经.谦卦》中才会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一谦而四益”。君子以谦卑的态度安放身心、修养自我,会在这个世界上行走得更加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俭”,一般的理解是简朴,但绝不是鄙陋。俭,并不是让我们刻意地褴衫敝履,活得不成样子,而是强调人要有分寸,有节制,有一个度。凡事知止,知足,不再多要那些自己根本享受不了的东西。当你知道要什么,并且要得不多的时候,是很容易满足和快乐的。“让”,是在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做人不只要有分寸感,而且要有边界感。这世界不是唯我独尊、横行天下,好东西是要推给别人、是要分享的。老子《道德经》中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是一种智慧,越是不争,越无人争锋。而《菜根谭》中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乐法。”越是狭窄路段、越是肥鲜美味,越要留给、让给别人,而这是一个人行走于世,得到快乐的不二法门。

“温良恭俭让”,这是一种高贵而低调的气质,具备了这种气质,不会再剑拔弩张、东奔西突、躁动不安,你会温柔敦厚、谦逊随和、平易近人。而这种平和和宁静,是具有力量的,它会让我们在这世间,生活得更从容,也更快乐。《论语.学而》篇的第十一则: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句话字面的意思是说,对于一个人,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后要考察他的行为,如果三年没有改变父亲的准则和规矩,就叫做孝了。

人们历来对这段话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和评价,鲁迅先生曾说过,“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病根,过度强调了对父亲的继承和顺从。因此也有人认为,难道不管父亲的原则和规矩对不对,我们都要多年不改吗?而南怀瑾先生认为,“无改于父道”是言行一致的意思,父亲生前和死后都秉持着他的教诲才叫做孝。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父”字,古代常常把君主也叫做“君父”,君王如父,父如君王。父亲在家中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信,是这个家的总舵手,指引着航向,为子女也做了道德和行为的示范。但自明清以来,人们越来越感觉父权、夫权和君权,这三纲好像三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所以才有后来的反封建、反礼教,以至于新文化运动对于孔子和儒学的批判,这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特定指向的。

所谓过犹不及,在今天我倒觉得我们应该反过来思考一下,每一个做父亲的人真的做到了如君王一般,给这个家庭以指引、为这个家庭做标杆,并且在这个家中有着无上的尊严和威仪吗?讲到这里,也许有的人会苦笑,我想真的未必。如果一个父亲有足够的威望和仪范,那么子女就会有无比的崇敬和尊奉,就会有充分的敬畏,认为父亲是一座仰慕和学习的高山。所以“父在观其志”,这个时候他只能仰望父亲、效法父亲而无法超越,因而他心中“有志”,有了在这个巍峨航标下的理想和志向。

而“父没观其行”,当父亲去世后,家庭的责任和重担都落在他的身上,这个人会瞬间成熟和成长,他会在短短的时间里明白了父亲的所作所为,明白了什么叫做责任和使命,而这一切都要看他的行动,看他能否将父辈的期望和精神在成人世界里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践。“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对于父亲传下来的原则规范和精神秉持多年不变。现在,有多少人动不动看不起父辈的见识短浅、听不进父辈的谆谆告诫,越是年轻的人越如此,觉得他们说的简直是糟粕,老一辈早都out了。可是我想说,你真的了解父辈吗?他们经历了那么多风雨和蹉跎,你真的能懂吗?你拿着父辈的血汗钱去云淡风轻,岁月静好,却又对父辈的教诲嗤之以鼻,你又有什么资格呢?现在有太多的人只凭着自己有限的人生有限的见识,动辄贬损父辈、趾高气扬,却又在有钱有势的人面前点头哈腰,卑躬屈膝,实在令人不耻和悲哀。

 就像筷子兄弟的那首歌《父亲》中唱到:“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的不容易,多想和从前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

 只有慢慢成长,慢慢成熟,慢慢也成为一个父亲,才能越来越懂得父亲。可是只有等到父亲离开你之后,家里的天塌了,你才会真正明白什么叫做“父之道”,原来的叛逆、抗拒竟然都变成了默默的存留和遗传。你发现自己当年是多么可笑、多么幼稚、多么不谙世事,回想起父亲的一言一行和谆谆教导都觉得难得而又宝贵,可是父亲永远不在你的身边了。而现在的你,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像父亲,像父亲那样说话,像父亲那样教训你的子女,甚至有的时候也像父亲那样固执和坏脾气。所以真正的“孝”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去做的,不会刻意去想当年父亲哪些不对?难道我不应该改正吗?一个人在青年和成年期彻底地与父亲对立和背叛的人,他的人生是悲哀的,没有了父亲的里程碑,我们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为,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继承了父亲,又修正了父亲。你身上流着他的血脉,长得像他的样子,而你在人世间的一举一动,则是在向已经逝去的父亲致敬。看吧,父亲,当年那样荒谬、不听话的我现在按着您希望的样子在生活。但是我会比您希望的做得更好、更出色。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父亲,也做一个好子女呢?什么才叫做真正的“孝”呢?我想这是个简单的话题,但却可能是值得我们终生思考的话题。

《论语.学而》篇的第十二则: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这段话字面的意思简单的说是:“礼”的作用以中和为贵,先王的治国之道,以此为可贵。无论大事小事都以此为原则。假如有行不通的地方,只追求片面的调和,而不以“礼”礼去节制,也是不可行的。在有子的这段话中,涉及到了一个儒家思想中的核心概念——“礼”,什么是“礼”呢?不是我们今天说的、比较简单的“礼貌”、“礼仪”、“礼节”。“礼”的内涵,指的是上下等级、尊卑有序、亲疏有别,而这种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谋其政,又是发乎内心、自然而然的情感和与天地人伦之道。“礼”的作用是什么呢?“和为贵”。这三个字在今天已经成为一个惯用语,通常的理解是:以和谐为贵,只有一团和气,才能和气生财,和气致祥。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和”呢?“和”也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各种情感没有发出来的时候称为“中”,发出来后全部都符合尺度,就叫做“和”。杨伯峻《论语译注》就是以《中庸》之义来注“和”,并且引用了杨树达《论语疏注》中的话:“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 所以《中庸》中还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如果人的七情六欲、为人处事、道德修养、人际交往、社会伦理,都能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各个环节,各个阶层调节适当而又能彼此融洽,就能够和谐共容,和乐相处,和气相生。“礼”的作用就在于此,就在于中“节”,就在于拿捏好这个尺度和分寸,才能达到“和”的境界。但是有子也说,如果“知和而和”,不了解这种和气、和谐、和悦的来由究竟何在,只片面的以和为贵、维持表象,做和事佬,而不知以“礼”来定位、来约束来节制来把握,当然行不通,走不动了。这段话虽然说的是社会伦理政治原则,但是我们每个人也可以拿来为我所用.试想,我们真的知“礼”吗?我们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定位,平和静定地安放身心、承担社会和家国责任了吗?我们又做到“和”了吗?做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行举止都恰到好处、拿捏得当,与周围的人群和这个世界和谐相处了吗? 送给大家三个字:“致中和”。我们一起共勉,修养身心、提升自我,符合天地人伦的大道。

《论语.学而》篇的第十三则: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的这段话一共说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提到的是“信”与“义”的关系;第二层提到的是“恭”与“礼”的关系;第三层提到的是所托何人的问题。我们来看一下第一层,“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这个“信”字在前几条就已经反复出现过,比如“敬事而信”、“谨而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主忠信”等等。“信”是论语中认为达到君子境界的一个主要因素。什么是“信”呢?我们看这个字,从人,从言,是个会意字。也就是说,人之所言,一个人说出来的话应该是真的、诚的、实的,这就叫做“信”。那什么是“义”呢?并不是我们平常说的义气、情义。朱熹的《论语集注》中说:“义者,事之宜也。”对事情的把握合适、恰当、有尺度、有分寸,合于天时地利、合于内在的良心、合于外在的法规,这就叫做“宜”。这个义项和我们昨天说的“礼之用,和为贵”的“和”很相似。朱熹又说:复,就是践言,也就是践行诺言。我们常说“一诺千金”,一个人说出话来掷地有声、驷马难追、重信守诺,会极大地赢得他人的敬重和仰慕。如果你也希望这样言语之间有分量、有回响,那么在张口之时,就要考虑是否符合“义”,是否符合天理、人情、人心、人性,是否能有始有终。只有这样,你说出的话才可能落地有声,值得践行。孔子说,如果不符合“义”,即使言必信、行必果,也是硁硁然小人哉。就算你说话算话、说到做到,也无非是个偏执浅薄的小人罢了。我们再来看第二层,“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在第十则讲过“温良恭俭让”这五种低调而又高贵的美德。处事待人谦虚恭敬,便可以营造更加和谐融洽,而且有利于自身的环境,这是没错的。但是仍然过犹不及,过度谦卑恭顺,挖空心思取悦讨好别人,孔子很看不起这种人,把它叫做“足恭”。这种人言语失当,要么被人看不起,要么被人耻笑。所以“恭”也是要有尺度,这个尺度就是合于“礼”。大家还记得我们上次说过什么是“礼”吗?“礼”的表现是尊卑有度、亲疏有别,而“礼”的核心是发自内心、合乎天理的,真切、自然的人伦情感。所以,即便是对别人恭敬,也必须是内心真实的流露。有“礼”的谦恭才是君子之风,是内心真正的谦虚、谨慎、庄重,而没有“礼”的谦恭,其实也就近乎谄媚了,这样的人往往内心有不正当的贪求,所以,才容易自取其辱。因此,我们的“恭”应当是适可而止、适度而行、不卑不亢,为自己、也为他人赢得一份尊严和自重。我们接着来看第三层:“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因”就是依靠,“宗”就是主。钱穆先生说:欲有所因依时,必先择其可亲者,亦可依若宗主了。”当我们遇到难处,需要依托、依靠时,一定要先选择可亲可靠之人。这世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悲伤着你的悲伤,快乐着你的快乐。如果没有一颗慧心、一双慧眼,不知道究竟谁才是真正值得信任、依靠者,误交损友、所托非人,那结果就不只是伤心伤情,还可能会贻误大事。我们来回顾总结一下这三条,有子的话真是得到了孔门的真传,也能够体现孔子思想的精粹。总结起来就是:许下诺言的时候要合乎义,对人恭敬的时候要近乎礼,托人于事的时候要依于亲。这三条处世宝典送给大家,我们一起共勉。

《论语.学而》篇的第十四则: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在这段话里又出现了“君子”。孔子说,一个君子应该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食”和“居”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饱”和“安”也可以说是最普通的标准了,而孔子竟然说连“饱”和“安”都不要多求,又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我们仔细看看《论语》,会发现曾被人们称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孔子,在吃穿住行方面十分讲究。他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主食做得越精致越好,肉类切得越细越好。甚至有一点变色变味的米饭,鱼肉都不能吃,可是这里为什么又说“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呢?孔子的这句话并不是说吃得精、住得暖不好。美食暖屋可以让人感到愉悦和舒适,而一个会烹饪美食、品鉴美食的人,必定是对生活有品位、有态度,也热爱生活的人。但孔子的意思是,君子并非一定要吃粗饭住破屋,他也可以坦然接受美食豪宅,但是他的心志并不在于此。就像一个故事里说:修为很高的上师接受供养,住在豪华的屋子里。有人指责他:不是说学佛者不应该追求奢侈的享受吗?上师微微一笑:是啊,只不过我虽然住在这个豪宅里,但是我随时可以离开和抛弃。这个豪宅,对我来说可以有也可以无,它并不在我的心里。

在马斯洛的金字塔理论中,温饱等生理的需求处在金字塔最底层,也是最大多数最普遍的需要,再往上是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层级越高,人数就越少。而金字塔的最顶层,也是最少人数能够达到的那一层,是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需要。所以在孔子这句话里,“食”可以“饱”,“居”可以“安”,但仅止于此,则绝不会是一个君子的追求。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的追求是华服美食、暖屋豪宅,那我们还能称得上是君子吗?

 下一句:“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是敏感、反应快,可是“慎”却是谨慎、反应慢。有人认为这句话是说对待事情勤奋敏捷,发言出语却小心谨慎。我并不完全赞同,我认为这个“敏”是保持对所面临和承担事物的敏感和敏锐。能够做到“敏于事”的人,会有更好的洞察力和觉知力,对事物有全面和整体的认识,也更容易平衡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而绝不是身手敏捷、动作迅速。设想,在没有对整个事态有正确而清醒把握的前提下,贸然行动,显然并不是一个有修养的君子所为。而越是“敏于事”则越能“慎于言”,反而不会轻易脱口而出一些不着边际、于事无补,甚至适得其反的话。

有一句玩笑说:“你这个人最大的优点是反应快,最大的缺点是反应太快。”反应快就是“敏”,可是反应太快,就没有做到“慎”。我们看这个“慎”是心字旁,当对事情刚刚有浮光掠影的了解,根本没有经过“心”的理性权衡和考量,就脱口而出了。民间常说“贵人语话迟”。一个越是话多、话痨,出语不慎、随便发言的人,他说的话越不值钱,越没有人去关注和重视。这七个字,“敏于事而慎于言”,真可以作为人生的座右铭。仔细想想,又有多少时候,我们是“略于事而忽于言”,既缺乏对事物的清醒认识和全局总揽,又管不住自己的嘴,说人短长、闲谈抱怨呢?  最后一句:“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就”是趋就、趋向。“有道”,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括。一个有道之人,可能他的学问事业、成就地位令人钦佩;可能他的道德操守、高风亮节令人敬重;也可能他的人格魅力、精神境界令人折服;还可能他的思维视野、高瞻远瞩,令人五体投地。无论如何,与道同行的人,总是有无尽的感召力吸引着人们,向他靠拢,与他亲近。而一个君子会在有道者这里开启自己的人生窗口、找到自己的梦想航标。会在他的引领下不断修正、不断进步、不断提升、不断超越,孔子说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 《论语》中经常提到“好学”这个词,绝不只是“善于学习,愿意学习”之意。一个真正聪明、真正有智慧的人,必定是“好学”之人。他会像一个海绵宝宝,不断地从周围的环境、周围师友的身上汲取有益的营养,不断更新自我系统。而一旦一个人拥有了真正的“学习力”——请注意,就算你考上硕士博士,不见得拥有真正的“学习力”。这种“学习力”是一种活跃的、自发的、生机勃勃的原动力。一个爱学、会学的人,会在学习中得到极大的乐趣,会拥有持续不断的灵感和创造力,会对人生有极强的驾驭感和把控力。

拿当今时代举个例子,马云曾经在不同的演讲中说:这次互联网的技术革命,未来的三十年才是真正的巨大机会所在,各行各业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数据将成为核心的资源。这是从IT时代到DT时代的升级、变革和竞争,DT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一定要培养DT时代的思维。DT是数据处理技术(Data Technology)的英文缩写,它是以服务大众、激发生产力为主的技术。我想问正在听录音的你,是否我们连IT还不知道是什么,更不用说DT了呢?不爱学、不好学的我们,是不是早已经被这个时代甩出十条街了呢? 

古今同理,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努力做个“好学”之人,向身边的“有道”之人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真正“好学”的人,才是永远的人生赢家。

《论语.学而》篇的第十五则: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句话里子贡又出现了。在第一篇中,有子出现了三次,曾子出现了两次,这都是被尊称为“子”的人物。子贡没有被尊称为“子”,却出现了两次,也足见他在孔门中有很高的地位。 子贡问老师说:“虽贫穷却不巴结奉承,虽富有却不骄傲自大,这怎么样?”老师说:“已经不错了,但比不上贫穷却能乐道,富有却能好礼。”子贡说:“《诗经》上说,就像加工骨角、象牙、玉石那样,要不停地切、磋、琢、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吗?”孔子说:“赐呀,可以开始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事,你就能举一反

三、加以发挥了。” 我们来看这个“贫”字。“贫”字的下面是“贝”。在古代汉语里,凡是和“贝”有关的,都和钱有关系。比如“贪”、“贡”、“贫”、“贿”、“赂”、“财”等等。今天我们总说“贫穷”,“贫”就是“穷”,但是在古代,“贫”是没钱,“穷”是不得志。大家看看这个字形,一个人在低矮的屋檐下不得伸展。 钱,这个东西很奇怪,有句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它可以神奇地让一个人顿时如霜打的茄子,也可以神奇地让一个人瞬间像打足了气的皮球。所以今天才有句俗话叫做“人穷志短”、“财大气粗”。对于一般人来说,有钱和没钱是绝对能区别人生状态的分水岭。没了钱,就没了底气,整个人就坍塌了。所以贫者容易“谄”,容易显得自己不值钱,像哈巴狗那样摇尾乞怜、讨人喜欢。一旦有了钱,就有了撑腰的,整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所以负责容易“骄”,容易到处显摆,目中无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我们把这个贫和富太当回事儿了。《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钱和没钱就可以使人的状态迥然不同,也许在很多的时候,我们也是这样的“小人”吧。

另外我还想说,今天又有多少人,富是富了,可是却不贵。有一篇文章说:“越来越富的中国人丧失了雍容气度”。出现一个土豪容易,可是养成一个贵族却非常难。什么是贵族气质呢?其实在第十则中已经提到“温良恭俭让”,大家看,这五种低调却高贵的美德,才是君子之德、贵族之风。“谄”和“骄”两种状态就已经丧失了君子的风范。

其实子贡说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也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人生境界了,但是孔子又把他说的境界提升了一个层次,就是“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的是什么呢?我们常说“安贫乐道”,能够让人有强大的内心力量和直面人生勇气的,就是这个“道”。隐居田园的陶渊明说:“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他说,我也曾经因为坚守底线和原则,辞官不做,因为不能给家人提供更好的衣食住行而感到惭愧和矛盾,可是在这个纠结之中,“道”战胜了一切,我就再也没有沮丧颓唐的脸色,就能够安然接纳所有的一切。

持守理想和道义,却一生坎坷、不断遭贬的苏轼晚年也曾经说过:“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我们虽然又老又穷,但是这种人生大道和忠义,充彻心肺,挺起脊梁,足可以让我们超越贫富,笑对生死。

所以在《论语》中,在很多传统文化的原典中,“道”是一个核心的,贯穿始终的概念。而我们刚才谈到,一个人之所以高贵,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在他的心中,有远比贫富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道”。一旦有了对“道”的追求,才会更清醒地看待人生,才会“贫且乐”,随缘任运、安放身心;才会“富而好礼”,有更高层次的人生追求。所以子贡才说:明白了,这就像对玉石的不断切磋、琢磨那样,人的境界也需要不断地雕琢、升华、凝练。就像禅语所说的人生的三重境界:最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行至中途,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当我们不为外在的贫富所动,反而能超越贫富,去追求心中的“道”,我们就会见到更美丽的风景。

《论语.学而》篇的第十六则: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里的“患”是担忧、担心的意思。“己知”,在古代汉语中是常见的用法——宾语前置,就是“知己”。这段话是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能、品德;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的才能、品德。 我想理解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字:“知”。“知”,这里不是简单的知道,而是深入的了解、理解。在担心别人不了解你之前,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地扪心自问:我们了解自己吗?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奔波不休,可是有没有认真思考过:我最擅长的是什么?我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该怎样安放身心? 作为一个掌握了很多高科技,甚至能探索宇宙奥秘的现代人,我们都既不了解自己的身,也不了解自己的心。我们不知道这个身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常常违背自然规律而动,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不养阴气、扼杀阳气;我们常常粗暴地对待五脏六腑,忽冷忽热、胡吃海喝;我们常常使心为形役,压抑郁闷,强颜欢笑,甚至成为情绪的奴隶。

所以西方圣哲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而东方圣哲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了解别人是好的,可是这个前提却是“自知”。只有自知者能真正地面对自己,坦然地接纳自己,全然地了解自己,才可以叫做“明”。“明”是什么呢?俗话说“耳聪目明”,“明”是眼睛的能力好,而“自知者明”则是对自己有内观和内省的能力,对这个奔波在红尘中的小我,种种光荣与梦想、种种无奈与悲哀,洞若观火,了然在胸。所以能“自知”的人往往更平和、更冷静,更加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因为他知道这世界上远远有比别人了解自己更重要的事,那就是让自己先成为自己的知己。

当然,有着清醒自知的人,往往也都有卓越的才干和能力,也有沉着淡定的德行,所以他们更有主见,更有定力,不容易被外在的评价标准所左右,也不会被他人的误解和指责影响自我认识。因此这样的人通常有几个特点:

一、无暇理会别人是否了解自己,因为主要的精力并不在此;

二、不急于求得他人的理解和认同,因为他对自己所秉持的原则和道路有自信;

三、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三观一致的人和自己走在同一条路上,因为他的胸襟是敞开的。 只求他人的了解,往往把对自己的评价寄托在他人的眼睛和嘴巴上。《诗经》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们最应该引以为忧的,是我们不能真正放下成见,而只凭传言和误导去解读他人。我曾经看到过小六写的一篇网文: 事实上,你永远不知道别人的嘴里的你是多少个版本,一件简单的事情,通过多少人绕了一圈会变得多么面目全非。你也永远不知道,别人为了维护谁或隐藏某些真相将如何诋毁你,讽刺你,杜撰你的故事。还有那些喜欢凑热闹,讲八卦的看热闹者,又为了增加故事的可读性,散播了多少不切实际的闲话。 你听说某位年纪轻轻的单亲母亲,便确定她为人放荡才会有此下场,却不知也许她受过怎样的情感创伤,却依旧舍不得这一条生命,选择独自抚养。你听说某位大腹便便的富商在公共场合大声嘻哈,便认定他素质底下才会这般喧哗,却不知也许他年轻有过耳疾,声音太小,根本无法正常交谈说话。你听说某位牛肉小贩儿因为多占了几分零钱而两样放光,便肯定他贪图小利,不值一提,却不知也许他家中有卧病在床的母亲和嗷嗷待补的幼婴。我们眼睛看到的,我都无法肯定是真的,更何况是通过别人听说的。

如果你没瞎,就请自己来了解我,不要通过别人的嘴巴认识我。这句话虽然很毒舌,但是却提醒我们,“知己”、“知人”,说着简单,却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不患人之不己知,而患不知人也。”我们一起来互相提醒吧!

下载论语读后感之四十六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语读后感之四十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论语》作为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它的内容很广泛。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创建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思想和文化传统有着深刻......

    论语读后感

    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读后感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打开这浓缩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经典读本,感受到的更多是历史的厚重与人性的伟大光辉。《......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1 从咿呀学语到如今能提笔著文,寒窗苦读九个春秋,接触最多,感触最深的也莫过于孔老夫子的《论语》了。初读《论语》是在小学,读的只是缩略本并且是最简单......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xx年。《论语》当然......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牵着蜗牛散步 从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起,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又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15篇) 《论语》读后感1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第十三》近日,我品读了一部国学经典《论......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1 今天我读了《论语.卫政》篇,非常喜欢其中一句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名言那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遇到不会的事情,不能不懂装懂,掩......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精选15篇) 《论语》读后感1 有一个问题曾困惑我很久,我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当我遇到一些对你不友好甚至伤害你的人,我却不知何对待他们。俗话说“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