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字理论文
字理识字,注入情感因素,激发识字兴趣,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字理识字,将一个个汉字变成学生感兴趣的图画,故事,身体语言,令人过目不忘,学而不厌,兴趣大增。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感悟汉字构字规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来识记生字,并使之逐步产生探究汉字规律的浓厚兴趣及审美情趣。
过去我曾进行过“注音识字”、“集中识字”等实验,过去的一些识字教学改革曾促进了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但也束缚了我们老师的手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过分追求识字的结果,数量,忽视学生识字的过程和方法,忽视学生识字的情感培养。二是识字教学形式单一,对各种识字教学方法不能做到海纳百川、各取所长。三是不重视写字审美教学,机械单调的写字占据了学生的书写活动。学生无法从书写中体会汉字的形体美,写字成了应付的作业。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求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是教学的重要任务。识字难,难记、难认、难写,一个个方块字是多么的乏味、枯燥,一笔笔笔画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记得头脑发昏。
我国识字教学经验丰富,流派纷呈,字理识字教学法我对它一直很感兴趣,在平时的教学当中也有意识地运用,并总结出几种字理识字教学方法:
一、根据规律,设计教法,激发兴趣,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 汉字虽然字形结构复杂,同音形似字多,容易混淆,但是汉字的规律性也很强,作为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加强文字学方面的学习,根据汉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法,引爆学生的兴趣。字理识字教学法通过字体解析,使汉字在孩子眼里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这就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使学习汉字成为了一种自觉的需要。
在教学“从”和“众”时,我先让一个学生在前面走,自己在后面跟着,边走边说:“一个跟着一个人叫从,就是跟从的从。”然后再让一个学生站在一起又说:“三个人在一起叫做众,就是群众的众,许多人的意思。”这样具体形象的语言加上适当的动作,学生对“从”和“众”二字的学习兴趣盎然。如:“青”字加三点水,问:这个清跟什么有关,表示什么意思?依次加虫旁、加言字旁、草字头,先说字义再组词,这样在学习一个生字的同时,不仅复习了旧字,还学会了一串新字。这个课例就是利用象形字的特点,让学生动手去体验、用眼去观察,体会识字的乐趣,享受发现的快乐。
二、抓住特点,举一反三,区别汉字
例如教到“看”字,就分析字形由“手”和“目”组成,在前面的学习中已认识了这两个字,理解了字理,在学这个字时,学生都说“这不是把手放在眼睛上了吗?”我进一步告诉他们,把手放在眼睛上,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学生根据原有知识找出了结论,抓住了汉字的这个本质属性,不仅知道了这个字怎样写,而且懂得了为什么这样写。
对于一些形近字或同音字,学生常常容易混淆,张冠李戴,那么我们怎样对这些字进行区别呢?我们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在教形声字“蚂蚁”的“蚂”字时,我先引导学生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然后启发学生说出“蚂”字是“妈妈”的“妈”字去掉女子旁换上虫字旁组成的。通过比较识记,让学生明白,蚂蚁是昆虫,而妈妈是女性,所以偏旁不同。又如:“蓝”与“篮”怎样教学生区别呢?只要让学生明确其偏旁所表示的意义就可以很好的区别了。蓝的草字头与青草的颜色有关,所以是草字头,而打篮球时就是把球投进一个像篮子一样的篮筐里去,所以是竹字头。“乌——鸟”字怎样区别呢?先观察乌字,引导学生想象“乌”字的每一笔分别表示乌鸦的头、脖子、身子、爪及尾巴,再让学生想象,为什么鸟字的中间有一点,而乌字没有?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看不见它的眼睛,这样一比较,既记住了汉字,又激发学生去想象,变枯燥的数笔画对比记忆为有趣的形象记忆,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
通过这样的熏陶训练,学生会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不再坐等老师把生字教给自己,而是在生活中主动学习识字,把识字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积极与别人合作、沟通、交流,建构新的知识。
三、运用字理知识创造美
由于掌握了识字规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生的心理动力,使学生产生了对识字的需要,因而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同时,随着知识的增长,学习的成功,使学生有意注意较快地向主导地位发展。此时,通过字理知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美育因素去诱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帮助学生在识字中创造美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通过反复的指导和训练,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从理性层面上看问题、想问题的好习惯。看到一个生字,首先不是去记它的形、音、义,而是问这个字为什么这样写。他们是站在理性的高度去审视汉字的规律。在用字时,遇到把握不大的字,也会联系它的语音环境去思考应该用什么字,为什么要用这个字。正如学生们自行分析的汉字:“人”字就像一个人迈开双腿走路等等。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些枯燥乏味的汉字变活了,使之成为一个个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在创造的过程中牢记了字的音、形、义,这未尝不是一项伟大的创造。他们在锻炼思维的同时,也提高了审美能力。这也验证了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只有将美融于我们的教学,才能产生更大限度的效果。
我们在教学中要教师打破识字教学的固定模式,把握情感识字的理念,不是全盘否定过去的识字教学方法,传统识字教学的精华是十分宝贵的,而是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识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首位,注重学生识字的过程与方法,把注重学生识字的情感作为一种自觉行为贯穿于我们的识字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用开放的态度继承成功的识字教学成果,创新字理识字教学的形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第二篇:字理论文
领悟汉字蕴涵的文化内涵,彰显汉字语言独特的魅力
识字、写字是阅读及作文的基础。小学阶段,要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如何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方法。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注意渗透汉字的构字理据,即字理。可以说,解析字理是识字教学最根本的方法,也是我国传统的识字方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谈及识字教学时指出:“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同时,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那么,如何让学生了解美、理解美呢?
1、让学生了解汉字文化的起源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关于汉字教学说过这样一段话:“倚木为休,合手为拿,分手为掰,‘牛’和‘羊’紧紧抓住了角的不同指向,使温顺听话的羊的形象和牛气冲天的形象迥然不同„„”。汉字是由不同笔画组合而成的形状似方块的文字,在书面上,每个汉字都是一幅多彩的画,具备独特的形象美。如教学书写简单的“象”字,依次出示“手”的实物图、甲骨文“象”字、篆体“象”字和楷书“象”字,并一一为学生讲解这些“象”字的象形意义演变过程。在“三口之家:父母子”中,“父”古文字的外形是一个人一只手里拿着石块或是木棒,在古代只有男人主要从事生产和战斗,这样,一个勤劳勇敢的男人形象便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了。“女”和“母”两个字、在古文字中是一个女人席地而坐、怀抱婴儿喂奶的形象,体现了母爱的伟大。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能使学生从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汉字中体会家庭的亲情。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发出惊叹。我知道那是学生们理解字理的同时,从心底由衷地钦佩华夏民族的聪明才智。此时,一股对祖国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从我们师生心底油然而生。
2、让学生体会汉字的形象美
汉字深蕴文化,富含字理。这个字理就是汉字组成的规律,就是汉字形与义的关系。在教学中,我们充分运用字理根据儿童的认识能力,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进行识字教学,并引导学生欣赏汉字的形象美激发他们的直觉美感。
我们的身边并不缺少美,只是学生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在分析字理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一种审美活动,而审美往往是从景物的外在形象开始,因为形象美显得明确、具体,不 仅给人以突出的印象,而且给人以愉悦的心情。在教学中,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还学生一双寻找美的眼睛,引导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现汉字的形象美,激发他们的直接美感。
运用字理进行识字教学的重要特点是通过溯源图教学象形字;通过“分解——组合”教学会意字等。这就是把象形字还原成图画,把会意字变成一个个小故事。如教学“水”字可通过多媒体展示流水图,流水抽象图,古体“水”和楷体“水”,表现出“水”字的大体演变过程。在教“休”字时,把它演绎成一个人赶集累了,靠在树旁休息的小故事。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再造想象,先让他们在头脑中把汉字还原成景物形象,再恰当运用图片、幻灯、录相等手段把大脑中的景物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使学生觉得生动、真实、身临其境的感知汉字的形象美。最后,教师可做示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给生字扩词,如“山川”、“山水”等等这样应用性的理解字义,进一步深入感知汉字形象,强化发现美的效果。
3、让学生领悟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为华夏文明象征的汉字,汉字与文化有着同构性。汉字以其独特的自身形体结构中负载着丰富的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如学“山”字时,可用简笔画勾勒出山的形状,学“川”字时,可在黑板上画出流水的形状。这样,学生不但记住了字形,而且理解了字义。但教师在画图时应注意,图画要体现特定情境下的典型意义,表现出汉字形成的过程,如教学“燕”字时,不能随便画一只横飞的燕子,因为“燕”是由一只向上飞翔的燕子形状演变而来的。只有让学生从汉字与图画中找到共同之处,才能让孩子感悟到汉字的演变过程,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意义。又如学习“伐”字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伐”由“人”“戈”组成,像用“戈”加在“人”的颈上而被击杀的样子。“伐”的本义是砍杀、砍伐,引申为攻打、声讨。学习“删”字,引导学生分析“删”由“册”“刀”组成,册是竹简,所书写的字有误就用到消去重写。本义是删改、删节。这样,学生不但记住了字形而且能透彻地了解字义,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汉字出现在学生眼前时,就不再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元素,启发引导学生了解汉字负载的文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汉字文化的熏陶,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4、让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浸润
古人造字时,往往把自己的道德标准也融入了构字之中。如“信”字,从人从言,意为“人”“言”须诚信,诚信乃为人之本。“仁”字,从人从二,人与人相亲相爱为仁,即仁者爱人。忠字,从心,中声,尽心尽力,赤诚无私为忠,这是指对众人、对国家的心态,如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孝字,从老省,从子。儿子尽心侍奉老人为孝。古语说,忠臣出于孝子 之门,古人认为这便是人之异于禽兽的地方。真乃“字小乾坤大”,从这些汉字中折射出古人诸多的价值观念,通过对这些汉字字理的析解,很自然地就渗透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
5、让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语文课堂的效率低下、学生的理解能力差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顽疾。如果结合汉字的字理特点进行系统的教学、那么学生经常遇到的形近字的辨析、词语的理解、关键词语的比较等难点问题就可以得到真正的解决。如“辨”“辩”“辫”“瓣”四个字,均为形声字,“辡”是声旁,“刀”“言”“纟”“瓜”分别为形旁。“辨”字为刀字心,用刀把物件剖开就能分辨其内质;“辩”为言字心,辩论当然用语言;“辫”字为绞丝心,辫子如交织的丝绳;“瓣”瓜字心,本指瓜类的籽或瓜果中可切分的片状物。学生根据它们的形旁便能将四字区别。又如学习“攀”字时,一个思维僵硬的学生会去死记硬背字形字义,而通过字理识字训练使思维得到抽象与形象发展的学生,则会选择通过联想的方法记忆字形和字义:山上有两棵大树,树上有许多错综复杂的树枝,有一个大人用手一抓树枝就爬上去了。由此可见,字理识字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提升了灵感思维,发展了逻辑思维,使思维发展朝向形象性与抽象性。
汉字如诗似画,我们只有让学生学会析解汉字,那么学生在学习汉字时才会像在欣赏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阅读一首首优美的诗。而识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指导和练习,为学生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将枯燥乏味的汉字学活,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字理识字,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语言的发展,让古老的字理彰显永久的活力!
第三篇:字理教学论文
巧妙运用字理教学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字理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基本的语文教学理念和原则,是依据汉字规律进行识字和析词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字理教学的内容有:字理识字、字理析词、字理教学、字理教育。字理教学主要是在教学时渗透字理析解让学生感悟汉字文化的内涵,学以致用,适当迁移,从而自觉地喜爱汉字,提高识字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字理教学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一、可提高识字课堂教学效率
“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是学生学习汉字的认知规律。小学中低年级侧重于字理识字,如果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能巧妙地运用字理教学,必能上出一节情趣盎然的识字课。同学们就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步入一个神奇的汉字王国,让一个个汉字,在学生的眼里全然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一副画,一首诗,一个故事,使他们乐此不疲,并在浑然不知中,沐浴着祖国文化的璀璨阳光,感受着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兴趣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大门的前提,是引起探究的第一步。识字教学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识字的能力。字理识字的基本策略:分解组合、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字理识字的基本程序:(引出—析解—返回)依据语境,引出生字;析形索义,理解本义;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义。
字理识字的基本方法:
1、图示法—如“束”,教师引导学生看图,提问:一束鲜花的“束”为什么是“木”字中间加个“口”?教师通过“图示法”,将“束”字的本义表示出来,使学生悟出“口”是绳索,“束”是用绳子把树枝捆扎起来的意思,这样的汉字析解,形象、具体,使学生将汉字的形与义紧密联系起来,不但加深了对“束”字本义的理解,而且对“束”字的理解和运用更加准确。
2、演示法—如“掰”。
3、描述法—如“帽”,老师板画“帽”的古文字进行解说,缺口框就是帽子的象形,中间两个短横像帽里的头发,下面的“目”是眼睛,缺口框里的两封死的话就像把帽子上下封死了,这样就戴不进去了。所以“帽”字右上的中间两短横左右两边不封,以此表示帽子戴在头顶上。这样的教学,不仅传授了知识,渗透了文化,更培养了学生的情智,使他们对汉语言文字的奥秘充满了向往。
4、联想法—如“沙”。
5、故事法—如“疑”。
6、比较法—如“幕、墓、慕、募、暮”。
7、歌诀法—“朝”。老师通过板画对“朝”字进行形义析解:“朝”左边“日”的上下的“十”表示草,右边还有个“月”字,很“早”,月亮还没有完全落下去。歌诀:一轮红日升草间,一弯残月挂天边。不仅详解了“朝”的字义,还在学生面前勾勒了一副“旭日东升”图,唤起了无尽的遐想。
二、可帮助理解和掌握用词的准确性
中高年级侧重于字理析词。字理析词的程序是:分解析词—组合会意—据文取义—比较品味—运用迁移。如教学《安塞腰鼓》中的句子: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时。可随文切入引出词语“骤”进行字理析词,先探寻本义,骤:形声字,从马,聚声。本义指马疾步,由马的快速奔跑引申泛指快速、急速、突然等,如:骤雨、骤变,而“暴”字偏向“凶狠、猛烈”之义。然后返回语境,细细品味文中词义,再换词比较,感悟深意,理解鼓点的急促,文中用“骤雨”,而不用“暴雨”,是为了更好地突出鼓点像“骤雨”般的“急促”。经过字理析词和对比品读,学生很快就领悟到“骤雨”和“急促”搭配着用能又“准”又“好”地突出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又如理解《沙漠中的绿洲》中的“星罗棋布”,可先对“星罗棋布”和“漫山遍野”进行比较,再分解词素,而后会意,用字理析“星、棋、漫、遍”,得出“星、棋”都是一个一个互不相连的,结合课文插图,就像阿联酋的绿洲那样,虽然分布有密有疏,但还是一块一块分得清楚;而从“漫、山、遍、野”每个字表达的是阔满、普遍、一大片一大片分不开界线的意思。所以课文用 “星罗棋布”更准确。
三、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阅读教学,重在品味词语。如进行《安塞腰鼓》的阅读教学时,我们可以抓住本文的文眼“搏击”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先质疑:文中描写后生击鼓为什么不用“打击”“敲击”而用“搏击”,接着字理析词“搏击”,“搏”:搏,从手,尃声,本义为抓取,引申为拍击、击打等义,如搏击、搏斗,又由击打时的动感引申为跳动,如脉搏。幻灯播放后生击鼓的画面,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腰鼓有节奏、有动感,又是整个人跳动着击,所以用“搏击”更为恰当。再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理解、感悟“搏击”更深层次的意思,:这里隐伏着一个作者虽未说明,却涉及课文中心的问题,抓住并理解了“文眼”,就自然而然地领悟到了作者借助文章对高原生命的热烈歌颂,使整篇课文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又如在阅读教学《沙漠中的绿洲》时,可这样开课:为什么阿联酋人民能在“不毛之地”中“生存”?然后从析解“不毛之地”和“生存”这两个词语导入课文学习,这是个很好的突破口。又如“恶劣”,恶,会意字,由亚心两字组成。亚的古文字像在天地之间有两个鸡胸驼背、十分丑陋的人。丑陋的心就是“恶”。劣,会意字。力少则体弱,本义是弱小、低下,引申为坏、差。再用“恶劣”和“险恶”或“恶毒、顽劣、不良、丑恶”等词语进行对比析词,恶毒偏向于阳光或内心,不够全面;顽劣、不良、丑恶这三个偏向于形容人的品行;而险恶的险是左耳旁,表山地、丘陵、台阶,所以险字有山势或情况凶险可怕的意思。与沙漠不符合。而且,“恶劣”与“自然条件”是一组有关联的词语,“恶劣”能包含阳光、温度、风沙、土质等各方面的差,因此,“恶劣”这个词语放在课文里最为全面贴切了。这样一来,学生理解起课文来就简单多了。
总之,祖国的文字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我们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拿起“字理教学”这把利刃并进行巧妙地运用,那它就一定能帮助我们解决教学中的许多难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篇:《字理识字教学法》论文
字理识字教学法
合浦党江木案小学 龙绪芬
字理识字教学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运用联想来把握字的形与义、音的关系,突破字形这个难关。字理识字教学研究的目标是依据汉字构造规律识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使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独立识字能力。教学方法如下:
一、根据规律,设计教法,激发兴趣,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 汉字虽然字形结构复杂,同音形似字多,容易混淆,但是汉字的规律性也很强,作为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加强文字学方面的学习,根据汉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法,引爆学生的兴趣。字理识字教学法通过字体解析,使汉字在孩子眼里变成了一幅 幅生动的图画,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这就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使学习汉字成为了一种自觉的需要。
在教学“从”和“众”时,我先让一个学生在前面走,自己在后面跟着,边走边说:“一个跟着一个人叫从,就是跟从的从。”然后再让一个学生站在一起又说:“三个人在一起叫做众,就是群众的众,许多人的意思。”这样具体形象的语言加上适当的动作,学生对“从”和“众”二字的学习兴趣盎然。如:“青”字加三点水,问:这个清跟什么有关,表示什么意思?依次加虫旁、加言字旁、草字头,先说字义再组词,这样在学习一个生字的同时,不仅复习了旧字,还学会了一串新字。这个课例就是利用象形字的特点,让学生动手去体验、用眼去观察,体会识字的乐趣,享受发现的快乐。
二、抓住特点,举一反三,区别汉字
例如教到“看”字,就分析字形由“手”和“目”组成,在前面的学习中已认识了这两个字,理解了字理,在学这个字时,学生都说“这不是把手放在眼睛上了吗?”我进一步告诉他们,把手放在眼睛上,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学生根据原有知识找出了结论,抓住了汉字的这个本质属性,不仅知道了这个字怎样写,而且懂得了为什么这样写。对于一些形近字或同音字,学生常常容易混淆,张冠李戴,那么我们怎样对这些字进行区别呢?我们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在教形声字“蚂蚁”的“蚂”字时,我先引导学生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然后启发学生说出“蚂”字是“妈妈”的“妈”字去掉女子旁换上虫字旁组成的。通过比较识记,让学生明白,蚂蚁是昆虫,而妈妈是女性,所以偏旁不同。如:“蓝”“篮”怎样教学生区别呢?只要让学生明确其偏旁所表示的意义就可以很好的区别了。蓝的草字头与青草的颜色有关,所以是草字头,而打篮球时就是把球投进一个像篮子一样的篮筐里去,所以是竹字头。“乌——鸟”字怎样区别呢?先观察乌字,引导学生想象“乌”字的每一笔分别表示乌鸦的头、脖子、身子、爪及尾巴,再让学生想象,为什么鸟字的中间有一点,而乌字没有?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看不见它的眼睛,这样一比较,既记住了汉字,又激发学生去想象,变枯燥的数笔画对比记忆为有趣的形象记忆,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通过这样的熏陶训练,学生会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不再坐等老师把生字教给自己,是在生活中主动学习识字,把识字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积极与别人合作、沟通、交流,建构新的知识。
三、运用字理知识创造美
由于掌握了识字规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生的心理动力,使学生产生了对识字的需要,因而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同时,随着知识的增长,学习的成功,使学生有意注意较快地向主导地位发展。此时,通过字理知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美育因素去诱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帮助学生在识字中创造美是我们的最终目的。通过反复的指导和训练,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从理性层面上看问题、想问题的好习惯。看到一个生字,首先不是去记它的形、音、义,而是问这个字为什么这样写。他们是站在理性的高度去审视汉字的规律。在用字时,遇到把握不大的字,也会联系它的语音环境去思考应该用什么字,为什么要用这个字。正如学生们自行分析的汉字:“人”字就像一个人迈开双腿走路等等。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些枯燥乏味的汉字变活了,使之成为一个个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在创造的过程中牢记了字的音、形、义,这未尝不是一项伟大的创造。他们在锻炼思维的同时,也提高了审美能力。这也验证了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只有将美融于我们的教学,才能产生更大限度的效果。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打破识字教学的固定模式,把握情感识字的理念,不是全盘否定过去的识字教学方法,传统识字教学的精华是十分宝贵的,而是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识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首位,注重学生识字的过程与方法,把注重学生识字的情感,作为一种自觉行为贯穿于我们的识字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用开放的态度继承成功的识字教学成果,创新字理识字教学的形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第五篇:字理论文
浅谈字理教学中的点滴感受
关于识字教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应遵循汉字本身的规律,遵循儿童认识和学习语文的规律,以提高识字效率,发展儿童的智力。运用字理教学就是根据汉字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并适当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教学。由于汉字具有一定的图画性,追本溯源解析字理,把由点点划划组成的方块汉字变成形象生动的图画,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加深对汉字构形的理解,减少死记硬背,提高识记的效果。
字理识字,它的优点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它能够巧妙地运用汉字形义统一这样一个原则,加强对字理的讲解,切合汉字表义,文字的这样一个性质,易于产生对汉字的正确观念。第二,字理识字比较容易培养学生归纳、演绎等思维能力,激发孩子对汉字学习的兴趣。第三,字理识字能够比较有效地防止错别字的产生。最后,字理识字还有一个尤为突出的优势,就是字理识字的教学法适用于任何一种识字教材。通过实践,我总结了运用字理识字的几种方法:
一.编制字谜,联想法
汉字繁难的笔画、复杂的结构给小学识字教学带来了困难,但应该看到,汉字的形体结构却为我们编制字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字谜是用暗示字义或描摹汉字形体特征的方法为谜面,以文字为谜底的一种谜语。它分为两类型:
(1)揭示汉字形体的字谜。乖:乘人不备(拆字法)。俄:先人后己。化:华北。乃:后起之秀(特指法)。更:与人方便。今:用心读书(反拼法)。碍:砸左边,得右边(拆拼法)。券:拳头对刀(移位拼字法)。翠:刘邦闻之喜,刘备闻之悲(会意拼字法)。(2)揭示汉字形体、暗示汉字意义的字谜。泛:分开水太少,合拢水太多。臭:因为自大一点,惹得人人讨厌。
我们从上述字谜可以知道制谜的两大要求:
(1)语言要求。谜面用字都是熟字,谜面用语都是人们所熟悉的词、成语、俗语以及语意完整的句子。这就是说,编制字谜这种识字教学法是根据汉字的构形特点或形义联系,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通过丰富的联想,用熟字教生字,以“已知”解决“未知”。
(2)内容要求。谜面内容应体现以下“三性”:
思想性。谜面内容应做到观点正确,思想健康,这样的字谜才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益智性。猜谜本是一种智力游戏,它对开发儿童的智力有很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制谜要有利于学生的猜谜,让学生根据谜面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运用推理、判断的方法,猜准谜底。
知识性。谜面虽小,但天文地理,古今中外,自然物事,社会现象等都可入谜。这样的字谜才能达到通过识字来丰富学生的知识之目的。
制谜要求告诉我们,编制既通俗、形象、简短,又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益智性和知识性的字谜,让学生猜,非常有助于学生掌握汉字的形体或意义,使识字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取得识记汉字和娱乐益智的双重功效。
二、动作示范,示意法
汉语单音节动词中,有很多是表示人体动作的。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做示范动作,让学生从中领会动词的意义,掌握动词的构形特点。如睁、握字的教学:
张开两眼——睁(目字旁)五指收拢——握(提手旁)
动作示范,示意法既可用于动词的词义教学和词形教学,又可用于动词的听写,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动词的词义和使用。
三、形近比较,辨异法
汉字从结构上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种类型。独体字是由点、横、竖、撇、捺、提等笔画组合而成,合体字则是由独体字演变而来的偏旁组合而成。用这有限的笔画和偏旁组合成数万汉字,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形近字,给汉字的认读、书写和使用带来了困难。要解决这个困难,就要在识字教学中,将形近字进行比较,让学生从中区别形近字的异同,重点是辨“异”,即区分形近字的不同点。辨异可从字音、字义、笔画、构件、结构、构字和造字方法等方面进行。在识字教学中,将形近字进行比较,寻同辨异,可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规范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认读和使用。四.部首表义,求同法
部首是字典、词典根据汉字形体偏旁所分的门类。辞书中有三大部首系统:一是形体部首系统,如
一、|、乙等部首,它们一般与字义无关;二是形位型部首系统,如“叛”字中的八部和又部、“颖”字中的水部、“腾”字中的马部,它们有的与字义无关,有的与字义有关。三是形义型部首系统,它按字形分部,以表意的偏旁作部首(亦即按义分部)。因此,形义型部首系统是辞书中主要的部首系统,它最能体现汉字据形知义的特点。这就是要求我们在合体字,尤其在形声字的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对同部首字的字义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认识到每个部首都存在着表义的类属性,如引导学生分析着表义的类属性,如引导学生分析“顶”、“项”、“颈”、“额”、“颊”等字的意思,让学生认识页部的表义类属:从页的字,字义与人体肩部以上的部位有关;分析“儒”、“侠”、“俭”、“侈”、“仰”、“伏”等字的意思,认识人部的表义类属:从人的字,字义多与人的类别(儒、侠)、品性(俭、侈)、行为(仰、伏)等有关。
部首表义,求同法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部首的表义类属,加深学生对汉字据形知义特点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汉字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和望文生义的理解能力。
当然,除了常见的这几种字理识字方法之外,还有很多的识字方法,但不论是何种方法,首先,每一种识字经验都是有价值的,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实验、去探索!我们应该提倡新的教学思路——就是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多元化,走一条取长补短,综合运用多种经验的识字教学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