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院司法技术证据调查实施细则
法院司法技术证据调查
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及高唐法院《技术性证据调查的管理规定》(试行),为规范我院技术性证据调查工作,针对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技术性证据调查适用于现场勘察、测量、实验、检验、验证等,主要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或技术设备对某些证据的客观特征进行查明,可采用拍照、摄像等方式进行证据固定,或封存、提取有关书证、物证、检材等。
第三条本院技术室负责本院技术性证据调查工作,并对本院司法技术工作开展情况向上级法院司法技术部门报告。
司法技术人员依据所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必要时可聘请有关技术方面的专家参与调查。
第二章 收案
第四条技术性证据一般是指当事人无法提供、不便提供或不适合由一方当事人提供的有关专门性证据。
第五条当事人来法院起诉时,未能提供相关证据而向我院递交证据保全申请书,经审查该证据涉及有关专业技术方面内容并且符合证据保全条件的,由立案庭移交本院技术室。
第六条在刑事、民商和行政诉讼及执行过程中,当事人对技术性证据申请调查或审判人员依职权决定调查某项技术性证据时,由审判人员移交技术室办理。
法院工作中遇到其他有关技术证据内容的,司法技术人员应利用所掌握的技术设备的专业知识积极配合。
第七条司法技术证据中心的内勤人员负责技术性证据调查案件的收案登记,并按以下程序办理登记工作:
(一)、移交单位的委托要求是否明确,转交手续和材料是否齐全;
(二)、符合技术性证据调查要求的,签字接收,并报司法技术证据中心负责人审查确认受理案件;
(三)、受案当天将案件编制卷宗,并将案卷宗材料交主办人。
第八条主办人负责接收卷宗、保管卷宗资料,按照审判、执行人员移交技术性证据调查的要求,制订办案计划。
第三章 调查取证
第九条对于司法技术人员掌握该方面知识和技能的案件以及技术含量不高的案件,由主办人及协办人2日内决定对相关证据进行调查,有必要通知当事人到场或需要当事人配合的,应及时通知当事人。
第十条较为复杂的技术性证据,司法技术人员根据证据的性质和特点,2日内联系确定相关专家,有必要通知当事人到场或
需要当事人配合的,应提前通知当事人,告知其配合并监督技术性证据的调查工作。
专家可以是一人或多名,两名以上专家参与调查的,可以为不同专业机构的组成人员。
第十一条调查有关证据是法院依职权采取的调查活动,有关单位或个人应积极配合,对单位或个人拒不配合的可依法采取强制调查措施。
已通知到场的当事人拒不按时到场的,不影响调查工作的进行,由调查人员将该情况记入笔录。
第十二条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的,调查人员应听从专家的指导意见,并在其协助下完成调查工作。
第十二条当事人可以就该证据的客观情况进行现场询问,司法技术人员或聘请的专家应予解答。
第十三条证据调查应制作调查笔录,聘请专家参与的,应由专家签字认可,到场的当事人均应签字确认。
第四章 结案
第十四条技术性证据调查完成后,均应制作书面工作报告。第十五条工作报告内容应如实记载调查时间、地点、调查人、参加人、在场人和工作进展情况,并由专业技术人员签名,一并附上调查取得的证据。
第十六条工作报告应由主办人署名,经技术室负责人签发后加盖司法技术印章,报告完成后即将工作报告及有关资料交内勤,由内勤移送业务庭。
第十七条主办人结案后即应按要求整理卷宗内容并装订成册,交内勤按档案规定统一办理归档。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八条审判、执行人员移交技术室调查的其他证据,按本实施细则办理。
第十九条办理技术性证据调查案件遵守诉讼法律中有关回避、时限、期间、送达等各项规定。
第二十条本实施细则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证据调查
一、证据调查的概念
1、字面意义
证据调查就是证据的调查,即与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运用有关的各种调查活动的总称。书上讲是司法人员、执法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为查明和证明案件事实而进行的调查活动。然后说主体、目的和属性。这种说法是否令人满意?
2、进一步理解的方法:
(1)界定:对象 目的 方法 背景
(2)描述:用合适的语言描述出所界定的东西(3)分析:归纳出一般属性,确定其特殊性
二、证据调查的对象
证据调查是一种活动,其主要过程是通过证据方法来认知过去发生的事实。
1、对象:“总是发生在过去” 例1:自杀与他杀的识别 例
2、法医学上的青肿与窒息 例
3、物理学证据
三、证据调查的目的与方法
证据调查是一种活动,其主要过程是通过证据方法来认知过去发生的事实。
2、目的:“真假判断与识别”
例
1、伪造笔迹的识别
例
2、谎言的识别:RIT CQT GKT
3、方法:“具有技术特征” 例
1、前面所讲的所有调查方法 例
2、证据调查所涉及的技术领域
四、证据调查的背景
证据调查是一种活动,其主要过程是通过证据方法来认知过去发生的事实。
4、背景:“所谓庭审的背景”
(1)对象要有法律意义
(2)方法要有合法属性
(3)时空要受法律限制
(4)结果具有法律要求
五、证据调查的描述与分析
证据调查的界定都是”纯粹知识性的“,需要加上特定的法律制度环境,这就是描述的任务。
1、竞争式的事实认定方式
2、职权式的事实认定方式
分析的任务是找出一国特定制度语境所存在的法律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法律解决方案。
“那纽结正义理念的工作”
3:证据调查的多种理解
(1)狭义:庭审中的证据调查
(2)中义:诉讼活动中的证据调查
(3)广义:诉讼与非诉讼活动中的证据调查
(4)最广义:所有关涉法律活动的证据调查
六、证据调查的分类
1、按调查主体分:
(1)侦查人员的证据调查:
强制性、秘密性和阶段性
(2)公诉人员的证据调查:
特定性、审查性和法定性
(3)审判人员的证据调查
终极性、中立性和确定性
(4)律师的证据调查:当事人性
七、证据调查原则
1、事实性原则
2、法制性原则
3、效率性原则
八、证据调查的沿革
1、神判法时期
2、法定证据时期
3、自由心证时期
4、现代科技证据时期
①法定证据时期
证据的类型:
完全证据 半证据与不完全证据 证据的意义:
完全:定罪;半证据:刑讯;不完全:调查 运用的基本规则
加法规则:半+半=完 不+不=半 权衡规则:存疑的证据证明力折半 禁止规则:不+不+不+不=?完 评述:呆板,导致刑讯
②自由心证时期
证明力的评价规则:与法定证据相反 完整表述:
1808年《法兰西刑事诉讼法典》
“通常,法律并不要求法官通过某种方式形成内心确信,法律也不规定法官必须特别依据某些规则来确定一项证据的完备性和充分性,法律只要求法官集中思想、静心自问、缜密思考,以自己的真诚和良知,凭借理性,对控诉证据和辩护理由形成独自的印像,法律只向法官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涵盖了法官履行全部职责的准则,您是否已经形成了内心确信?”
主要内容:
(1)注重庭审阶段(2)法律对各种证据的证明力不预先作出规定,其具体证据价值的高低由审判主体进行能力的自由判断。(3)有罪的法定要件被撤销,有罪无罪的评判也交由审判主体自由判断。
理性决疑与良知决疑技术
③现代证据法:科技证据时代
证据调查主要是一种“科学决疑技术”,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例1:人相复原 例
2、红外光源的使用
例
3、证据的发现与固定技术
九、证据调查的构成(分析)
1、对象的分解:人、事、情、故、物、时、地 注:不同的案件对象有不同的侧重
2、过程的分解:“重建”-“推论”-“检验”-一“校正” 推论与推证
3、方法的分解:对“人”、对“物”、对“人-物” 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
十、证据调查思维
一、证据调查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
(一)概念
证据调查思维是指证据调查人员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对案件事实的分析、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
(二)重要性
.案情分析的基础就是思维,它依靠证据调查思维。
.如何开展证据调查活动,包括证据调查活动的安排,依靠证据调查思维。.对调查所收集来的证据材料,也需要证据调查思维的分析、整理、加工。.对案件中所有的证据进行评断,也往往以思维为基础。
二、证据调查思维的特点
(一)对抗性
(二)逆向性
(三)时效性
(四)复杂性
(一)对抗性(博弈性)
博弈性即思维正确与否不仅取决于你自己,还取决于对手的思维。
具有对抗性指主体的思维活动表现为两方的对抗形式,其中一方的思维正确与否往往要取决于另一方思维。
包括同时间的对抗与不同时间的对抗(有时间差的对抗)
(二)逆向性
逆向性指主体的思维方向与客观事物的发展方向相反,不是从事物的原因去探索结果及结果的结果,而是从结果去探索原因及原因的原因。
(三)时效性
1.主体的思维活动受案件时间条件的限制; 2.思维的效果也要受案件时间条件的限制。
(四)复杂性
1.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2.既要考虑符合法律的规定,又不得不“打擦边球”
十一、证据调查路径与步骤
一、证据调查的路径
1、案件事实的构成要素
何事,何地,何时,何情,何故, 何物,何人
注意:在不同案件,需要查证的事实构成要素重点有所不同。刑、民事案件中的事实构成
一、刑事案件中的事实构成
主要集中在“谁是凶手”的问题上,即何人做了何事。
二、民事案件中的事实构成 主要集中在“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事实”上。
三、刑、民事案件尤其要注重“争点事实”的调查。举例:刑事责任能力和网络侵权案件
二、证据调查的途径
基本途径:从已知事实出发去查明未知事实;路径应沿关键要素查明
1.“从事到人”的案件调查
2.“从人到事”的案件调查
三、证据调查的步骤
(一)明确调查任务
1、事件法:按事件(时间)顺序列出已知、未知的案情
2、要素法:按案件事实基本要素排列 证据内容的分析
(1)要明确证据的分类
三种重要形式:本证与反证;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2)根据证据的内容找到矛盾之处和关键之处,并作出合理假设。证据证明力的分析(1)单个证据的分析
从必然真实性前提为依据的证据证明力大于以或然真实性前提为依据,不同证据方法所获得的证据,其证明力不同。举例:
证人证言和书证
(2)对多个证据组合的分析 证据可信度的分析
(1)内容:客观的、合理的①可能性(凭常识、经验断定)
②合理性(常理、法理、情理)
③详细性(细节、适度、若过度则不可信,若对细节过分渲染,可能会影响证据的采纳)
④一致性(证据内部、证据之间无矛盾)(2)来源:可靠的
制作过程、制作者、所有者,证据的性质等。注意:内容的真实性与来源的可靠性是两个问题。
美国的鉴证问题与传闻问题
举例:数码照片可信度分析
证据调查的步骤
(一)明确调查任务
(二)分析已知证据
(三)提出证据调查假设并验证
(四)收集证据
(五)审查运用证据
问询方法
重点问题 ① 讯问的判断标准 ② 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讯问中的权利及保障机制 ③ 讯问的策略与方法 ④ 测谎技术 ⑤ 对抗讯问的方法及相关对策
一、讯问的界定
讯问是指司法调查人员为了查明案件真实情况、揭露和证实犯罪,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面对面审查的一项专门活动。分为侦查讯问(含检察讯问)、审判讯问(庭审讯问)、治安讯问
案例一
布鲁尔诉威廉姆斯案(Brewer v.Williams, 1977)
1986年12月24日,10岁小女孩被害。警察接报后立即调查,发现一名叫威廉姆斯的人可能是劫持者(其从精神病医院逃走不久,有人看见他从体育馆外将一捆东西装进汽车)。12月26日,德茂恩市警察接到邻近达芬堡市警察局的电话,说威廉姆斯已自首。雷明侦探等两名警察去押回威廉姆斯,辩护律师同押解警察商定在押解途中不得对威廉姆斯作任何讯问。雷明对威廉姆斯发表了一篇被后人称之为“基督徒丧礼的演说”,他将威廉姆斯称为“牧师大人”,说:“我希望你观察一下天气,天在下雨、下雪花、在结冰,不久将下雪。等雪一下来,连你也就找不到孩子埋在什么地方了。你何不现在就领我们到埋孩子的地方把她挖出来,她的父母也好用基督教的丧礼把她埋了。可怜的孩子,就这样在圣诞之夜被人杀害了。”雷明故意说(显然是为了避开米兰达警告): “我并不要你回答我,我也不想再深入讨论这个问题,你只是好好想想就行了。”听演说之后,威廉姆斯带领侦探找到了孩子的尸体。
案例二 罗德岛州诉任尼斯案(Rhode Island v.Innis, 1980)
任尼斯涉嫌抢劫出租汽车并开枪打死司机。巡警拘捕任尼斯后,宣读了米兰达警告,任尼斯表示要同律师谈话。在押往警察局的途中,两位警察开始了一场对话,谈话的焦点是那支没有找到的杀人手枪。一名警察说:“杀人现场是个残疾儿童学校,孩子们常在那里活动,如果他们有人找到那支枪,真不知会发生什么事情。”另一警察附和说:“我们应该继续找枪,以免伤着孩子。”任尼斯打断了他们的谈话,说可以告诉他们枪在什么地方。于是重回现场,再次宣读米兰达规则,任尼斯表示他知道他的权利,并使他只是不想让孩子们受到伤害。后来找出了枪。任尼斯被以谋杀罪起诉,审判中他在车上所说的话和引导警察找枪的过程被允许用作证据进入司法程序。上诉至最高法院,唯一的法律问题是:任尼斯是否是在违反米兰达规则的情况下受到了审讯。
评价:
——对于第一个案件,美联邦最高法院认为:雷明侦探的那一番话无疑是在故意引出威廉姆斯的供认,并且是精心策划的,这比直接的审讯更为有效。
——对于第二个案件,最高法院认为:审讯是指“如果警察知道或‘应该知道’他的言语将可能引导出被捕者的供认,那么这种言语就是审讯”;法院分析说,本案中谈话是在两个警察之间进行的,任尼斯并不是谈话的对象,他并没有被邀请加入谈话。因此,警察在车上的谈话不是讯问,任尼斯的供认是自愿的。
中国学者的看法:表面上看,最高法院将两个案件区分开来了,避免了前后判案的不一致。实际上不难看出,这两个案件中的对话并没有多少实质的区别,警察发话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引出被捕者的供认。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侦查讯问中的权利与保障机制
(一)权利
自我辩护权 知道涉嫌罪名权
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帮助权
拒绝回答与本案无关问题的权利 控告权 要求回避权
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权
知道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和申请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的权利 被羁押者申请取保候审的权利 核对讯问笔录的权利
下列讯问方式是否合法? ①单人讯问;
②对同案犯罪嫌疑人进行集体式讯问;
③传唤(拘传)讯问超过时限或连续传唤(拘传)式讯问。非法讯问的原因:
法制原因+机关环境+个人因素 对策:
完善立法、转变观念体制、强化监督机制。
一、讯问方法与策略
(一)讯问的准备工作
(二)讯问的常规方法
(三)讯问的辅助方法
(四)讯问策略
(一)讯问的准备工作 熟悉案情与讯问对象
①了解讯问对象被捕原因及依据; ②熟悉已掌握的证据方面材料; ③熟悉讯问对象的情况及特点; ④制定讯问方略及计划。(二)讯问的常规方法 1.选择适宜的问话方式 开门见山法 迂回为直法 刨根究底法
2.加强讯问中的思想教育 政策教育 法制教育 形势教育 前途教育
3.做好讯问笔录 三)讯问的辅助方法 1.计算机的应用
主要有计算机多媒体监控系统、与测谎仪相结合、制作法律文书等 2.实话血清
一种麻醉剂,学名东茛菪碱,属于草本植物 3.催眠术
4.测谎仪或测谎器(polygraph
(四)讯问策略 1.巧用证据 2.利用矛盾 3.设计谋略
四、对抗讯问的手段与对策
(一)常见的反讯问表现 1.拒供 2.谎供 3.串供 4.少供 5.避供 6.诡供 7.扰供 8.翻供(二)对策
1.消除、利用畏罪心理 2.消除侥幸心理 3.消除对立心理
4.消除、利用义气心理
1、如何判断讯问的构成条件?
2、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讯问中的权利有哪些?
4、测谎技术的原理及难点是什么?
5、讯问中可资利用的矛盾有哪些?
6、何为讯问策略?
7、何为讯问方法?它与讯问策略的关系如何?
询问方法
重点问题
询问的概念和特点 询问的基本程序和步骤
询问准备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询问问题设计及提问规则 说服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一、询问的界定
(一)询问的含义
询问是指法律赋予证据调查权的人员适时地与案件的有关人员进行谈话,依法了解案件情况的专门活动。
询问者、被询问者和案件事实情况构成询问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询问环境是询问活动的外部条件,询问技术属于询问人员必须具备的内部条件,询问工具是询问者完成询问活动的必要手段和信息媒介或载体。
(二)询问的特点
询问的主体是法律赋予证据调查权的人员 询问的对象必须具有相应的法律身份
询问是询问者与被询问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双向传导过程 询问的基本依据是相关的法律法规
询问的目的是了解案件情况,教育被询问者 询问是一种具有高度时机性的证据调查活动
二、询问的种类
(一)按询问者身份的表现情况,可将询问分为公开询问和秘密询问
(二)按询问地点的选择情况,可将询问分为登门询问和传唤询问
(三)按调查程序的完备情况,可将询问分为正式询问和非正式询问
三、询问准备阶段及其基本方法
(一)明确总体方向,把握具体目标
一是总体目标,它反映具体的询问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二是实施询问活动的具体行为目标,它更多地表现为由总体目标具体化所产生的子目标体系
(二)汇集背景材料,熟悉相关知识
汇集并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询问活动的基本依据 收集并熟悉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必要的专业技术理论 收集并熟悉相关的案情材料,掌握询问活动的客观基础
(三)发现询问对象,明确工作指向 发现、确定询问对象的基本依据 发现、确定询问对象的一般方法
四)了解对象的基本情况,掌握角色的心理特质 全面了解并熟悉询问对象的基本情况
科学分析并准确把握询问对象参与询问的角色特性
(五)挑选合适的调查人员,组建询问活动小组 询问小组组织工作的基本内容 询问小组设计及评价标准
(六)制定询问计划,装备工作器材 制定询问计划 装备工作器材
四、询问实施阶段及其基本方法
(一)约见询问对象,初步确认询问主体与对象间的角色关系 1.约见的一般含义 2.约见的基本内容 3.约见的基本方法
主要有面约、函约、电约、托约和广约等五种
(二)塑造良好形象,创造良好开局 注重第一印象,引起询问对象的初步好感
告知权利与义务,唤起并强化询问对象的作证意识 倾听自由陈述,给询问对象以充分的表达空间
(三)合理提问,科学质询,有效控制询问活动进程 1.提问的一般含义 2.询问问题的基本内容 3.询问问题的基本类型
根据问题指向的内容,可将其分为功能性问题和实质性问题两种。
根据问题所蕴涵的心理效用,可将其分为冲突性问题和平和性问题两种。根据问题回答的范围,可将其分为开放式问题和闭合式问题两种。4.提问的基本规则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适合于“访问场”(即时间、地点、陈设物、色彩、文化氛围等询问环境要素和条件所构成的询问情境)特点的提问方式。
在询问调查实践中,询问人应当根据三个基本依据选择提问的方式。在每一次实质性询问之前,准备好详细的提问提纲。
问题框架的设计及其实际应用应当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可续性和可逆性,以保证提问计划的灵活性和广泛适应性。
(四)科学处理异议,促使询问对象的态度行为与预期一致 1.说服的基本含义 2.说服的基本要求 3.说服的基本方法
(五)审核询问笔录,做好善后工作 1.形式审查 2.实质审查 复习题
如何理解询问的概念?
询问调查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询问准备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如何寻找、发现询问对象? 怎样约见询问对象?
怎样设计询问问题和提问? 怎样说服询问对象?
测谎与催眠
1、测谎的定义:通过一定的仪器(即测谎仪),对被讯问人提出一定的问题,其生理反应在仪器上的表现,从而判断回答的真实性。
2、测谎仪的种类:
通过测谎仪反映的图谱来判断:
② 极性测谎仪
②声形测谎仪
作用:测谎技术主要运用在刑事侦查中
①在侦查排查中,可以排除无辜,认定犯罪嫌疑人或知情人
②提高破案率,减少刑讯逼供的发生
③识别伪供或伪证
④可以给被测试者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从而 为破案创造条件
供侦查的方面,提高办案人员的信心 ⑥ 加定案的信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测谎的过程和科学原理
①过程
A准备阶段,由测试者了解案情和现场情况,从而确认要问的问题,一般有三种:无关性问题、相关性问题、控制性问题
B测前谈话,消除被测试者的紧张与顾虑,告知其测试的问题与过程。
C编题(三种类型)
D测试阶段,一般会问三组问题,每组7—8个,将三种类型问题综合排列,每个问题间隔10—15秒钟。
E分析图谱,出具报告
②方法:
A紧张峰测试的方法:不编制无关性问题,直接询问多个问题,对多个问题回答的图谱进行比对。
B准绳问题法:多采用。
③外在条件要求:测试室、监控、环境安静。④科学原理:
A综合运用生理学、医学、机械、电子etc专业、感觉器官受刺激、诱发情绪活动、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和躯体功能的变化,即生理、心理的变化
B植物神经又分为交感神经和互交感神经,这两种神经变化的共同作用造成心理变化,这种变化不受大脑控制,通过问题对其进行强烈的刺激,由于畏罪心理从而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如说谎时,呼有为会加深加快、心跳会加快、汗液分泌加快、皮肤电变化(电阻)、血管张缩。
C这些生理变化可由仪器测试出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参数:脉搏、呼吸(频率、量)、皮肤电阻。
D语言分析:亚声频颤动(该测试较简单),人的肌肉的微颤产生的一种次声波,可通过电子学将其提取,与年龄、性别、语种无关,这种方法准确率较高。
6、测谎技术疑问:
a说谎与清晰的情绪反应是否直接而牢固联系
b是否一定会引起生理变化。
7、测谎证据的可采性与审查判断问题
①测谎证据:通过测谎检查所获得的证据材料,即专门技术人员按一定的规则,应用测谎设备记录被测试者在回答其设置的问题过程中,某些身体参量的变化,并通过分析测谎设备作出的图谱,对被测试对象在测试时是否说谎作出判断后获得的一系列真实的材料。
②可采性的争论焦点
A测试证据是否具相关性
相关性:即一种事实判断,运用一种经验、逻辑法则进行一种判断,相关性=实质性+证明性。
B测谎证据若作为一种证据,应是何种形式的证据是鉴定结构或证人证言,应使用何种形式的证据规则。
③审查判断:
A对测试主体的审查
B对测试方法的审查
C对测试结论及与春他证据是否矛盾的审查
二、催眠技术简介
1、定义:特殊的言辞证据的调查方式,运用心理(激发潜能)暗示,助其回忆能力,从而了解案情。
2、美国运用催眠技术的现状。
诱惑调查
一、概述
1、构成要素:
①诱:欺骗、诱使的一种手段
②惑:又给被引用对象一定利益(金钱、权力、美色)使其陷入某种状态,即一种目的。
2、诱惑性桢查(刑事)——诱惑性调查
3、定义:具特定资格的主体以实施某种行为有利可图为诱饵、暗示或诱使被调查对象暴露其违法犯罪意图,并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待违法犯罪行为实施后或结果发生后,采取相应措施、拘捕被诱惑者,即以假试真。
问题
英美法系中entrapment.陷井、圈套
Encouragement.激励犯罪
1、能够采取诱惑性调查手段的对象
刑事领域称诱惑性侦查,而在民事、行政领域中是否可以采用诱惑性调查手段是有争议的。
2、诱惑性调查的法律后果
诱惑性侦划的合法性界限(刑):
A.主观说.subjective approach.以犯罪嫌疑人有无犯罪倾向为依据,即
所使用的手段不能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非暴露。
B.客观说.objective approach.以诱导行为本身的性质为判断标注
一般来说应采用确定犯罪意图手段是否产生的主观说,并兼采诱惑者是否采取了诱发他人犯意行为的客观说。
3、原则:
(刑)确定诱惑侦查是否合法
①目标明确性原则:对于无充分的犯罪侦查中有无明确犯罪嫌疑人和充分的怀疑理由; ②犯罪倾向性原则:诱惑侦查中,被诱惑对象是否具明显的犯罪意图;
参考因素:是否有前科,只能作为参考因素不能作为证据。
③行为适度性原则:对侦查行为的强度是否超过合理限度。
诱惑性调查(民、行)还应加上一个原则,即必要性原则:通过其它手段不能获取证据,有实施诱惑性调查的必要。
4、刑事领域中违法诱惑性调查的法律后果
①被诱惑侦查的人是否应定罪(不应定罪“陷井之法理”)
②经过诱惑侦查收集的证据是否能采用有争论
③实施诱惑侦查的人是否应承担相应责任
“陷井之法理”:侦查机关在本无犯罪心理的人内心植入犯罪
“陷开抗辩”:意图、诱使其为之,使之受到追诉,这是一种非法的侦查手段。根据非法侦查手段获得的口供是肯定要排除的,依据其获得的物证是否应排除有争议,而由于排除其追诉,于是追究其犯罪物证是意义不大的。
特殊情况下:教唆是应负责任的。英国规定,若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可认定不具教唆罪:
A.犯罪行为的实行者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显著损害。
B.警察并未实际参与犯罪活动
C.此活动事先得到警察局长同意
另一些国家规定,对违法的侦查行为给予适当的纪律处分
第三篇:国电化学技术监督实施细责
化学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1总则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细则规定了托电公司化学监督职责、工作内容与要求。
1.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托电公司化学监督工作。本标准中的有关职责分工,是根据上级领导单位有关规定以及本厂专业设备区域划分和人员配备情况而制定的,各有关单位和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各自应尽的责任,共同搞好化学监督工作,未经总工程师批准不得擅自修改和拒绝执行。本细则适用于各级主管监督工作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化学监督工作人员。
化学监督贯穿于电力生产、建设的全过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托电要在设计审查、设备选型、监造与验收、安装、调试、运行、检修、技改、停用等各阶段加强领导和监督,严把质量关,及时发现和消除与化学监督有关的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2引用标准
本细则参照采用《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化学技术监督制度》、《电力工业标准汇编》和设备、材料的技术说明书。
3工作内容
3.1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化学监督的各项规章制度、标准与要求,实施化学监督及拟定有关的技术措施。
3.2正确及时监督补给水、凝结水、给水、循环水、内冷水等的质量;及时反映设备系统中水、汽、氢等质量状况;对违章和超标等情况,及时与值长和监督管理部门联系,妥善处理,必要时向有关上级汇报。
3.3 按现行国标、行标及集团公司要求,定期做好汽轮机油、抗燃油、变压器油的监督检测,掌握油品质量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上报。
3.4 按规定做好入炉煤的化验工作,为指导锅炉燃烧工况的调整提供依据,节约能源,降低发电成本。
3.5 会同有关部门通过热力设备调整试验,确定合理的运行工况、参数及化学监督指标,做好化学清洗及停、备用设备防腐保护中的化学监督工作。
3.6 做好主要被检设备大小修中的化学监督检查工作及修后的质量验收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向有关上级汇报,并督促落实。
3.7 发生水、汽、氢、油异常,及时组织分析并做出处理措施和意见,事后应写出专题总结。
3.8化学监督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质量、标准、计量三位一体的技术监督体系,加强对热力系统中水汽质量监督,保持良好的汽水品质,防止和减缓热力设备的腐蚀、积盐、结垢;加强电气充油设备的油质监督和汽轮机油、抗燃油的油质监督;加强对氢气质量的监督,防止发电机氢气纯度和湿度超标;加强燃料和灰的监督,配合锅炉调整燃烧工况,提高锅炉热效率;通过监督及时发现和消除与化学监督有关的设备隐患,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4公司有关部门化学监督职责
4.1总工程师职责:
4.1.1贯彻执行国家、行业、集团公司有关化学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等,组织制定本单位有关化学监督的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和技术措施等;负责监督、检查全厂在技术监督工作中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技术主管部门的政策、法规、标准、制度的情况。
4.1.2定期组织召开全厂技术监督工作会议, 检查、协调、落实本厂化学监督工作,交流总结技术监督工作经验,提高技术监督水平。
4.1.3将化学技术监督工作及具体任务指标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岗位,并做好协调工作;负责对不同部门技术监督工作职责分工的裁决与认定。
4.1.4 组织建立健全化学监督检测手段和试验室,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组织对化学监督人员的培训,按分级管理原则,要求持证上岗,不断提高化学监督专业水平。
4.1.5负责对全厂技术监督工作各类报表的审查。
4.1.6组织对所管辖的运行设备进行化学监督,对设备的维护检修进行质量监督,并建立健全设备技术档案,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重大问题及时如实上报,并按要求报送各种化学监督报表及计划总结等。
4.1.7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做好主要设备的调整和化学清洗工作,督促做好设备防腐、防垢、防止油质劣化、降低汽水损失和油耗、各种水处理药耗以及燃料的质量监督工作。
4.1.8主设备大修时,组织好化学监督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落实实施方案,并在检修后组织验收。
4.1.9组织调查研究与化学工作有关的重大设备事故和缺陷,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并上报北京大唐和华北电科院。
4.1.10组织协调热机、电气、热控、燃贮等相关专业,搞好化学监督技措及更改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工作。
4.1.11组织协调发电部各级领导共同搞好机组启动、运行中的化学监督以及水、汽、氢、油、燃料质量异常情况的处理工作。
4.1.12组织本单位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与化学监督有关部分的设计审查、施工质量的检查及验收工作;建立严格的化学监督工作检查考核制度,并与部门及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
4.2设备部职责
4.2.1负责化学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尤其是循环水加酸加水稳剂压力混合器一旦发生缺陷,必须立即进行检修,以免影响循环水的化学监督工作。
4.2.2负责与化学监督有关的油样、灰渣样品的定期取样工作。机组运行中,若汽轮机油颗粒度不合格,应立即连续滤油,确保油质合格;运行中汽轮机油和抗燃油应定期取样送检颗粒度,抗燃油每月一次,汽轮机油(润滑油)每季一次,试验结果及油的净化和防劣工作总结每月25日前报发电部。机组大、小修时,要合理安排工期,确保油系统的检修质量及冲洗、滤油时间;若颗粒度不合格,不准启机。
4.2.3对化学设备系统的改造、设备的增减应提前通知发电部,相关方案或措施应经过发电部的审核后才可予以实施,以保证获得经济合理的效果。
4.2.4做好运行中汽轮机油、抗燃油的管理、净化和防劣工作,及时根据油化验结果进行滤油或换油工作,并及时送样再次化验确认。油系统补油、换油时,必须征求化学监督人员的意见。
4.2.5每月对在线化学仪表校对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按照DL/T677-1999《火力发电厂在线工业化学仪表检验规程》的要求,完成在线化学仪表检验、校对及失效部件更换等工作。加强对制氢站、发电机、氢气系统的湿度、纯度和氢漏在线仪表的连续监测维护,定期校验,确保仪表准确可靠。
4.2.6每月20日一次主变色谱分析,机组启动一年后一季度做一次色谱试验,试验结果每月25日前报发电部。
4.2.7热力设备检修前,应征求化学监督专责工程师的意见,特别是对割管的要求,应纳入检修计划,并及时将割取的管样交给发电部化验班,在割管部位焊接监视管段。热力设备解体检修时,在化学监督专责工程师或化学人员检查前,不得清除设备内部沉积物,也不得在这些部位进行检修工作。
4.2.8确保与化学监督有关的各种流量表、压力表、水位表、真空表、温度表等配备齐全、准确可靠,并做好定期校验及维护工作。
4.2.9负责做好运行变压器油的管理、净化、防劣维护等工作,油质及色谱分析结果出现异常时,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消除隐患。主要充油电气设备大修及吊芯(罩)检查或补油、换油时,应通知油化验人员分析新油品质,合格时方可换油;换油后应做好详细记录。运行设备补油或换油时,应通知化学技术监督人员备案。
4.2.10配合发电部进行热力设备停备用防腐保护方案的实施。
4.3发电部职责
4.3.1负责日常水、煤、油、汽、氢气的化学检测、化验。
4.3.2负责统计、编制运行化验和试验室化验监督的报表。
4.3.3负责贯彻执行化学监督制度和有关上级文件的要求。
4.3.4负责组织异常情况的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处理措施。
4.3.5每月3日前向大唐公司主管部门和华北电科院上报化学监督报表。
4.3.6负责热力设备停备用防腐保护方案的制定和监督实施。
4.3.7对有关化学监督的技术问题提出反事故措施及处理意见。
4.3.8按现行国标、行标的要求,定期做好汽轮机油、抗燃油、变压器油及燃料的监督检测,掌握油品及燃料质量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分析并上报。
4.3.9参加主要被监督设备大小修中的化学技术监督检查工作及修后的质量验收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上报总工程师及生产职能部门,并督促落实。
4.3.10热力设备检修时,应检查除氧器、省煤器、水冷壁、过热器、汽轮机叶片、隔板及凝汽器、辅机换热器管的结垢、腐蚀情况,并进行垢量测定。
4.3.11每月2日前发电部燃料主管将燃料统计月报表交给化学监督专责工程师。
4.3.12参与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中与化学专业有关的设计审查、方案措施的制定及设备选型工作。尽早介入施工安装、调试阶段的化学监督工作,以便了解和掌握水汽系统及各类设备的构造、工艺和材质,加药、排污装置的型式,水汽取样器、在线化学仪表的安装地点,设备系统的防腐措施以及水处理材料的储存等情况,并参加验收工作。对影响水汽质量等的设备缺陷和问题,要求有关单位及时处理。5发电部化学监督工作内容
5.1化学试验室岗位
5.1.1每旬对每台机组的所有运行化验项目进行抽查一次,对异常结果立即进行再次化验和确认,同时汇报化学主管,每旬旬末将抽查结果报给化学主管。
5.1.2每2至3个月报1次化验器皿药品计划,计划得到化学主管的审核批准之后才可上报。
5.1.3对每批大宗药品进行入厂化验,并填写验收报告,每月月初将上月验收报告汇总结果报给化学主管,对化验结果为不合格的药品材料需立即汇报。
5.1.4每月月初将上月化验器皿药品消耗数量汇总结果报给化学主管,每季进行1次化验器皿药品库存数量的盘点,及时补充库存,避免积压药品。
5.1.5每周一次主机润滑油、抗燃油水份及外观测试。
5.1.6每2周一次电泵油、密封油、小机润滑油水份及外观测试。
5.1.7每季度进行一次主变A、B、C相油质简化分析。
5.1.8每季度进行一次高厂变和高公变的简化分析。
5.1.9每季度对润滑油、抗燃油合格率及油耗进行统计、充油电气设备异常气体分析报表统计。
5.1.10机组大修、小修过程中,做好化学监督检查、化验、验收、留样等工作,并做好记录,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并加以督促落实。
5.1.11 及时对配制时间超过3个月的实验药剂重新配制。
5.1.12 及时按照化学运行班长的要求,到现场对化学运行的异常指标进行化验确认,并将结果在第一时间汇报给当班运行班长。
5.1.13 负责指导运行人员正确地进行水汽试验和仪器使用,并不定期对运行人员的试验进行抽查;协助化学主管解决化学监督工作中出现的异常问题。
5.1.14 化验班班长负责将化学主管交代的化学监督要求传达给化验班人员,及时按要求完成有关定期化验、报表报告整理及其他定期管理工作。
5.2化学运行岗位
5.2.1按时化验、填报设备运行状态水质监督日报表,发现异常情况,岗位值班员应按现场规程采取处理措施,并及时向班长汇报,必要时上报化学主管,同时向值长报送水质异常通知单要求调整工况,尽快处理。
5.2.2机组启动冲洗过程中,每30分钟做一次硬度和硅。水质合格后填写启动冲洗水质合格通知单,报值长签字。机组运行过程中,如凝结水或给水电导超标,应立即化验凝结水是否有硬度,依此判断凝汽器是否泄露。
5.2.3机组停运时化学专工组织化验班、汽水值班员做好停备用保护方案的实施并做详细的记录。
5.2.4机组正常运行时,各种水处理药剂必须按要求均匀地加入系统,不得采用瞬间(间断)大剂量的方式加入(水塔杀菌剂除外),并根据化学监督指标的大小及时调整各种水处理药剂的加药量。
5.2.5化学运行班长在值长和单元长领导下,对本班的化学监督和设备运行负领导责任,负责指导值班人员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督促值班人员做好本岗位的化学监督工作及设备运行工作,及时向化学主管汇报化学监督指标的异常情况。
5.2.6当汽水质量恶化时,应及时向领导报告,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使其恢复正常。若不能恢复,继续恶化,按下列“三级处理”原则处理。
即:从水汽质量恶化〈超标〉开始,属一级处理的,要求异常情况在72小时内恢复正常;属二级处理的,要求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属三级处理的,要求在4小时内恢复正常。如不能按时恢复正常,则应通知值长立即停炉处理。
“三级处理”时的水质异常值范围如下:
处理等级
项目
凝 结 水
给水
炉 水
一级处理
电导率>0.2μS/cm
(氢导25℃)
pH>9.5或pH<9.0
pH<9.0
溶解氧>7μg/L
硬度>2μmol/L
电导率>0.3μS/cm(氢导25℃)
二级处理
电导率>0.35μS/cm
(氢导25℃)
电导率>0.4μS/cm(氢导25℃)
pH<8.5
溶解氧>20μg/L
三级处理
电导率>0.60μS/cm(氢导25℃)
电导率>0.65μS/cm(氢导25℃)
pH<8.0
5.3集控运行岗位
5.3.1根据化学运行的化验报告回收合格的各类回收水。
5.3.2根据化学的通知及时做好锅炉的排污工作。
第四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调查实施细
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反洗钱专栏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调查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银发[2007]158号)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市中心支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城乡信用社,各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和《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1号发布),人民银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调查实施细则(试行)》(见附件)。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市中心支行将此通知翻印至辖区内金融机构。
附件: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调查实施细则(试行)
中国人民银行
二00七年五月二十一日
附件
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调查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反洗钱调查程序,依法履行反洗钱调查职责,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省一级分支机构调查可疑交易活动适用本实施细则。
本实施细则所称中国人民银行及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上海总部,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
第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实施反洗钱调查,应当遵循合法、合理、效率和保密的原则。
第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实施反洗钱调查时,金融机构应当予以配合,如实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不得拒绝或者阻碍。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拒绝、阻碍反洗钱调查,拒绝提供调查材料或者故意提供虚假材料的,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调查人员违反规定程序的,金融机构有权拒绝调查。
第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进行反洗钱调查或者采取临时冻结措施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章 调查范围和管辖
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反洗钱专栏
第六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发现下列可疑交易活动,需要调查核实的,可以向金融机构进行反洗钱调查:
(一)金融机构按照规定报告的可疑交易活动;
(二)通过反洗钱监督管理发现的可疑交易活动;
(三)中国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县(市)支行报告的可疑交易活动;
(四)其他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通报的涉嫌洗钱的可疑交易活动;
(五)单位和个人举报的可疑交易活动;
(六)通过涉外途径获得的可疑交易活动;
(七)其他有合理理由认为需要调查核实的可疑交易活动。
第七条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对下列可疑交易活动组织反洗钱调查:
(一)涉及全国范围的、重大的、复杂的可疑交易活动;
(二)跨省的、重大的、复杂的可疑交易活动,中国人民银行省一级分支机构调查存在较大困难的;
(三)涉外的可疑交易活动,可能有重大政治、社会或者国际影响的;
(四)中国人民银行认为需要调查的其他可疑交易活动。
第八条 中国人民银行省一级分支机构负责对本辖区内的可疑交易活动进行反洗钱调查。
中国人民银行省一级分支机构对发生在本辖区内的可疑交易活动进行反洗钱调查存在较大困难的,可以报请中国人民银行进行调查。
第九条 中国人民银行省一级分支机构在实施反洗钱调查时,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其他省一级分支机构协助调查的,可以填写《反洗钱协助调查申请表》(见附1),报请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第三章 调查准备
第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发现符合本实施细则第六条的可疑交易活动时,应当登记,作为反洗钱调查的原始材料,妥善保管、存档备查。
第十一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对可疑交易活动进行初步审查,认为需要调查核实的,应填写《反洗钱调查审批表》(见附2),报行长(主任)或者主管副行长(副主任)批准。
第十二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实施反洗钱调查前应当成立调查组。
调查组成员不得少于2人,并均应持有《中国人民银行执法证》。调查组设组长一名,负责组织开展反洗钱调查。必要时,可以抽调中国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县(市)支行工作人员作为调查组成员。
第十三条 调查人员与被调查对象或者可疑交易活动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调查的,应当回避。
第十四条 对重大、复杂的可疑交易活动进行反洗钱调查前,调查组应当制定调查实施方案。
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反洗钱专栏
第十五条 调查组在实施反洗钱调查前,应制作《反洗钱调查通知书》(见附3,附3-1适用于现场调查,附3-2适用于书面调查),并加盖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省一级分支机构的公章。
第十六条 调查组可以根据调查的需要,提前通知金融机构,要求其进行相应准备。
第四章 调查实施
第十七条 调查组实施反洗钱调查,可以采取书面调查或者现场调查的方式。第十八条 实施反洗钱调查时,调查组应当调查如下情况:
(一)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可疑交易活动是否属实;
(三)可疑交易活动发生的时间、金额、资金来源和去向等;
(四)被调查对象的关联交易情况;
(五)其他与可疑交易活动有关的事实。
第十九条 实施现场调查时,调查组到场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中国人民银行执法证》和《反洗钱调查通知书》。
调查组组长应当向金融机构说明调查目的、内容,要求等情况。
第二十条 实施现场调查时,调查组可以询问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求其说明情况。
询问应当在被询问人的工作时间进行。
询问可以在金融机构进行,也可以在被询问人同意的其他地点进行。
询问时,调查组在场人员不得少于2人。
询问前,调查人员应当告知被询问人对询问有如实回答和保密的义务,对与调查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第二十一条 询问时,调查人员应当制作《反洗钱调查询问笔录》(见附4)。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询问笔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被询问人可以要求补充或者更正,并按要求在修改处签名、盖章。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应当在询问笔录上逐页签名或者盖章;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调查人员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调查人员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
被询问人可以自行提供书面材料。必要时,调查人员也可以要求被询问人自行书写。被询问人应当在其提供的书面材料的末页上签名或者盖章。调查人员收到书面材料后,应当在首页右上方写明收到日期并签名。被询问人提供的书面材料应当作为询问笔录的附件一并保管。
第二十二条 实施现场调查时,调查组可以查阅、复制被调查对象的下列资料:
(一)账户信息,包括被调查对象在金融机构开立、变更或注销账户时提供的信息和资料;
(二)交易记录,包括被调查对象在金融机构中进行资金交易过程中留下的记录信息和相关凭证;
(三)其他与被调查对象和可疑交易活动有关的纸质、电子或音像等形式的资料。
查阅、复制电子数据应当避免影响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
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反洗钱专栏
第二十三条 调查组可以对可能被转移、隐藏、篡改或者毁损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
封存期间,金融机构不得擅自转移、隐藏、篡改或者毁损被封存的文件、资料。
第二十四条 调查人员封存文件、资料时,应当会同在场的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查点清楚,当场开列《反洗钱调查封存清单》(见附5)一式二份,由调查人员和在场的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签名或者盖章,一份交金融机构,一份附卷备查。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调查人员应当在封存清单上注明。
必要时,调查人员可以对封存的文件、资料进行拍照或扫描。
第五章 临时冻结措施
第二十五条 客户要求将调查所涉及的账户资金转往境外的,金融机构应当立即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报告。
第二十六条 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接到金融机构报告后,应当立即向有管辖权的侦查机关先行紧急报案。
中国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县(市)支行接到金融机构报告的,应当在紧急报案的同时向中国人民银行省一级分支机构报告。
第二十七条 中国人民银行省一级分支机构接到金融机构或者中国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县(市)支行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核实有关情况,并填写《临时冻结申请表》(见附6),报告中国人民银行。
第二十八条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或者主管副行长批准采取临时冻结措施的,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制作《临时冻结通知书》(见附7),加盖中国人民银行公章后正式通知金融机构按要求执行。
临时冻结期限为48小时,自金融机构接到《临时冻结通知书》之时起计算。
第二十九条 侦查机关认为不需要继续冻结的,中国人民银行在接到侦查机关不需要继续冻结的通知后,应当立即制作《解除临时冻结通知书》(见附8),并加盖中国人民银行公章后正式通知金融机构解除临时冻结。
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金融机构应当立即解除临时冻结:
(一)接到中国人民银行的《解除临时冻结通知书》的;
(二)在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采取临时冻结措施后48小时内未接到侦查机关继续冻结通知的。
第六章 调查结束
第三十一条 调查组查清本实施细则第十八条所列内容后,应当及时制作《反洗钱调查报告表》(见附9)。
第三十二条 制作《反洗钱调查报告表》时,调查组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提出调查处理意见:
(一)经调查确认可疑交易活动不属实或者能够排除洗钱嫌疑的,结束调查;
(二)经调查不能排除洗钱嫌疑的,向有管辖权的侦查机关报案。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反洗钱专栏
第三十三条 《反洗钱调查报告表》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省一级分支机构行长(主任)或者主管副行长(副主任)批准。
第三十四条 结束调查的,对已经封存的文件、资料,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应当制作《解除封存通知书》(见附10),正式通知金融机构解除封存。
第三十五条 经调查不能排除洗钱嫌疑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向有管辖权的侦查机关报案。
中国人民银行省一级分支机构直接报案的,应当及时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第三十六条 调查结束或者报案后,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应当将全部案卷材料立卷归档。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执行本实施细则所需要的法律文书式样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对中国人民银行没有制定式样,反洗钱调查工作中需要的其他法律文书,中国人民银行省一级分支机构可以制定式样。
第三十八条 本实施细则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第三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接收及调查操作程序》(银办发[2004]180号文印发)同时废止。
第四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制定的其他规定(不含规章)与本实施细则相抵触的,适用本实施细则。
第五篇:对*法院司法建议的调查分析
司法建议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发现有关单位、部门、组织在制度管理上存在漏洞和问题,不属于人民法院处理,针对这些问题向其提出相应的健全措施或改进工作方式,供其参考采纳的建议。实践证明,人民法院积极开展司法建议工作,不仅有利于有关单位和部门及时有效地堵塞工作中的漏洞,弥补工作过失,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预防和减少各种违法犯罪及各种纠纷的发生;而且有利于引导单位和个人更好地知法、懂法、守法,在客观上起到法制宣传的作用,真正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
司法建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司法建议必须是法院通过审理某一案或某一类案件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如果是从其它单位或从其它途径(如新闻媒体)获悉而提出的建议就不是司法建议。
2、司法建议中的问题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处理,但它与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有种种联系,如不及时解决,将来还可能会出现类似的纠纷,达不到审判的社会效果。
3、司法建议只是人民法院提供的参考性的建议,不具有强制性。司法建议的提出可以在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任何阶段,不受诉讼程序和有关法律时效的限制。如从受理立案到判决结束,从当事人上诉到终审执行的任何环节都可以提出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高司法建议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对近三年来的司法统计的基本情况、特点、存在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应当采取的建议和对策。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院在加强审判工作的同时,十分注重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把开展司法建议活动作为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手段,积极开展司法建议活动,延伸审判职能作用和审判效果,在办案中着眼大局,加强调查研究,积极为发展大局献计献策,就审判和执行当中所发现的问题通过司法建议的形式及时对有关单位、部门和企业进行提醒、帮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1年到2003年,我院共发出司法建议56份,分别为14份、18份、24份,呈不断增长趋势。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与有关庭室人员座谈等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司法建议的开展情况,认为我院的司法建议工作还存在的相当多的问题和不足,大致有4个方面比较突出:
一是数量少。司法建议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部分庭室的负责人和审判人员只注重办案,而忽视了司法建议工作的开展。2003年全年我院仅发出司法建议9份,占全年审结案件数量2552件的0.35%,远远没有达到我院2003年双百考核目标责任制的数量要求,没有一个庭室能够完成考核目标责任制中的司法建议任务,这种情况也与全年审结案件数量不相称,与人民法院面临的新的形势任务不适应。
二是质量差。司法建议在内容上,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司法建议的质量,所发出的多数司法建议书内容简单,寥寥几句话,用语简单,受建议单位操作性不强。从个案从微观角度提出改进工作的司法建议较多,而就某一时期、某一类案件反映出来的带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从宏观角度提出系统地解决问题的司法建议较少。对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思想教育提出的建议多,对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向有关监察纪检部门提出的处理建议少。
三是缺规范。首先是缺乏管理规范。我院的司法建议工作没有形成制度和专门的管理机构,对提出司法建议没有一定的审核和备案程序规定,而是由各庭室在审判过程中或是案件审结后自行编写发出,且对应当提出司法建议的情形没有统一的具体规定,对如何送达司法建议和处理建议的反馈情况也没有明确规定,每月发出多少司法建议缺乏具体统计。其次是缺乏格式规范。我院的司法建议在形式上没有形成统一的格式样本,司法建议有的有文号,有的没有文号,有的文号是和案件编号一致,有的是随意编文号。再次是缺乏对象规范。受建议对象不够明确或不准确,多数司法建议是就案提出的,有时仅仅对案件当事单位提出,把司法建议当作案件审结后的一种善后手段,没有对相关部门或当事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提出,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提出建议。
四是效果弱。受建议单位普遍对司法建议不够重视,在2003年发出的司法建议中,被建议单位没有一个将办理情况书面回复我院的,据侧面了解,只有国土资源局根据建议撤销了一份土地证书,但也没有书面回复。这种对司法建议重视不够、采纳较少的态度影响了人民法院提出司法建议的积极性。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强。不管是法官还是有关部门负责人对司法建议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认识普遍不高,司法建议虚无思想严重,认为司法建议可提可不提,或者建议就是建议,办不办理无所谓。
二是制度建设落后。法院对司法建议工作没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目前司法建议虽然在实践中已得到人们的承认,但我国的法律尚未把它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法院的工作评比也没涉及此项内容或虽涉及但没有作为考评重要内容,法院每年的评先选优没有把开展司法建议情况列入考核内容,对整体没有开展司法建议活动的缺乏制裁措施。
三是司法建议缺乏强制性。因司法建议没有强制性,受建议人并不一定接受,建议人因工作徒劳也失去了积极性。从另一角度来说,法院在司法建议中不受任何实体和程序的约束,不建议也不算失职,无人追究,不影响工作成绩,这些都会影响司法建议的质量和数量。
四、加强司法建议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教育,提高认识。首先法院要重视司法建议工作,要把司法建议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每名法官要认识到,开展司法建议是法律规定的人民法官的法律义务和职责,只有消除引发案件的症结问题,才能有效扩大办案的社会效果,积极促进社会各方遵守宪法和法律。其次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负责人要进一步澄清认识,加强对司法建议工作的领导,对落实司法建议情况进行监督,采取切实措施支持司法建议工作的开展。再次是被提出司法建议的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当认真对待,进一步端正态度,并根据自身情况积极采纳建议,就提及的建议督促有关人员落实,弥补工作中的漏洞,减少矛盾和纠纷的发生,积极配合法院做好反馈工作,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将司法建议的落实情况作为考察内部工作人员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完善制定有关司法建议法律。要以法律的形式把司法建议工作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规定司法建议的地位、内容、形式,规范司法建议的程序。让司法建议与判决、裁定、决定、通知、命令、公告等结合起来,构成一套完整的法律文书种类,以便处理法院在诉讼中遇到、发现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职能作用。
(三)加强司法建议制度建设。人民法院应把司法建议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司法建议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定下来,确立专人负责,统一管理。为使司法建议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在有关法律规定或司法行政文件没有出台以前,可以自行制定关于加强司法建议的暂行办法,在司法建议的地位作用,适用的范围和对象,行文格式及主要内容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规定司法建议的适用范围:审理各类案件中发现的涉嫌犯罪、管理制度中的重大漏洞,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国家工作人员的严重渎职行为,以及对人们生命安全有继续危害的行为等。统一司法建议的审核和备案程序,指定专门机构负责,各业务庭写出司法建议初稿后,送交专门机构审核或备案;统一行文格式和编号,全院统一格式和文书编号,在专门机构登记编号,各业务庭不得自行编号。统一送达和反馈意见处理程序,司法建议作出后可以直接送达有关机关、单位和个人,也可以由其主管部门转交。法院可以指定专门机构负责送达和处理反馈意见,也可以由各业务庭自行掌握。
(四)统一司法建议内容。要逐步规范制作样式。撰写司法建议书要有的放矢,易于落实,用词要准确。司法建议的内容既可以指出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提出解决的方案,可以建议机关、企业建立健全某些规章制度,司法建议还可以建议有关部门修改某些规章制度,甚至建议收回个别难以执行的文件等。还可以建议有关行政机关对某些企业的责任人和职工作出行政处理等等。
(五)努力提高司法建议质量。一是注重及时性,发现问题,及时建议,提高司法建议的时效性;二是强调针对性,注意发现深层次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建议,做到一事一建议,提高司法建议的针对性;三是提高指导性,对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注意调查研究,提高司法建议的指导性,力争使每一件司法建议都收到实效;
(六)加强司法建议考核。为真正发挥司法建议的作用,人民法院在对审判人员的工作考评中,提司法建议的数量、质量作为考察审判人员能力的一个项目,将开展司法建议活动引入审判人员的岗位目标考核,强调抓出效果,对发出司法建议书并产生良好效果的审判人员根据《法官法》的规定给予适当的精神或物质鼓励,对应发出司法建议书而未发出的审判人员,则酌情予以处罚。每发出一篇建议和建议被发送单位采纳而向该院反馈意见及获奖的司法建议,都将在目标管理中获得相应的加分,调动法官参与的积极性。
(七)督察落实司法建议。每年集中一定时间,对发出的司法建议进行梳理清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区别情况,逐件督促落实。建立司法建议的回访和意见反馈制度,不断改进司法建议工作。定期了解司法建议的落实情况,接受有关部门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和带动接受司法建议部门和有关方面共同做好治理工作,扩大和巩固审判的效果。对落实司法建议措施不具体的,可以再次致函建议重新制定整改措施;对只有整改措施而没有落实的,致函抓紧落实;对那些领导不重视,依然我行我素,拒不采纳建议的单位,除再次发函外,将发现的问题、司法建议的内容、落实整改的情况等书面向其上级主管部门、组织部门、纪检和党委、人大的主要领导同志反映,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坚决堵塞漏洞。对涉及部门较多,需要共同采取措施的,请党委政府出面做好协调工作,拿出整改的建议方案,商有关单位共同落实。
(八)提高司法建议权威。为促进司法建议工作,可以请求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出台支持配合司法部门司法建议落实的意见,要求全县各部门对法院的司法建议,被建议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要在5日内回复法院。涉及个案、个事、个人的司法建议,被建议单位在回复时,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办法,确定时限落实整改措施;对重大的司法建议,被建议单位应在回复法院的同时,上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凡在规定期限内逾期不回复的,由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向其上级主管部门及全县通报;如因司法建议未认真落实而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县综治委对被建议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