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辩论,更重要的是思想的东西
辩论,更重要的是思想的东西
------专访本届大赛评委赵林教授
赵林,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本届国际大专辩论会七评委之一。他曾担任三届国际大专辩论会的评委。是 参与本届国际大专辩论会规则修改的专家之一。2000年作为主教练带队武汉大学获得全国大专辩论会冠军,2001年再次带领武汉大学队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2001国际大专辩论会获得亚军,队员余磊获当届的“最佳辩 手”。作为评委和亲历者,以及一名热爱辩论的人,赵林教授对国际大专辩论会以及辩论有着自己的深入认 识。
央视国际:你对本届国际大专辩论的总体评价是什么?
赵林:本届国际大专辩论会是10周年,10年的积淀,而且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所以意义是比较重大的。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赛制,一个是队员的表现。
从赛制上来说,通过这次的实战,赛制的改革应该说还是初见成效的,效果比较明显,它确实增加了辩论 会的激烈程度,除了立论陈词可以事先准备,其他的(环节)确确实实都只能现场发挥。
还有队员的表现。这届辩论赛,有一个很明显的情况,就是队员实力比较平均,各个队的实力基本上接近。除了弗莱堡大学,因为他们有两个非华裔队员。其实弗莱堡大学的四辩蔡葵也非常不错。参加A组的这8支 队伍水平都非常接近。很多场基本上判谁赢都可以,很难看出来哪个比哪个有很明显的优势,很难判别。从初 赛开始就出现这种情况。像新加坡国立大学对澳门大学的那场比赛,像墨尔本对世新大学的那场比赛,都是 的,你很难说哪方面就绝对占优势。从这一个点来说,我们觉得这届辩论赛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队伍的水平比较接近。像99年大辩会,很明显,西安交大一亮相,大家认定肯定是冠军,他们跟别的队拉开一大截的距 离。这一次说实话,我们看不出来距离。
央视国际:比赛结束,评委们退场,这时候评委们的争论经常集中在哪些方面?看重的是哪些方面?赵林:其实评委这时候的争论已经不影响结果了,因为评委们在现场打完分之后,要在公证员的监督下统 计出总分,结果没出来之前,评委们也不知道谁输谁赢。
有争论恰恰说明评委对正反方打分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有对各队观点、理论的分歧,有时是对风格的看法,有的喜欢这种风格,有的不喜欢这种风格。基本上风 格上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主要是对观点、理论以及对每一方的立论、逻辑框架、整个理论的展开的过程理解 各有不同。有的评委觉得这个立论不好,有的就觉得这个立论很好。
这要看(队员)对这个立论本身是否完全吃透了,或者吃透了后本身有没有适用性。央视国际:能不能举例子来说一下。
赵林:像初赛新加坡国立大学对澳门大学那一场(辩题:家庭和事业哪个更重要?),评委4:3(有4个评 委给澳门大学打分比较高,有3个评委给新加坡国立大学打分比较高,由于打分有分差,最后新加坡国立大学以 1分的优势获胜)。如果投票就是澳门大学赢了。
一分的差距差在哪儿?这个就不好说了,见仁见智。
澳门大学以理服人,新国大以情动人,我们觉得以情动人比以理服人要容易做到一些。以理服人难一些,因为你要说理,把理说清楚是比较困难的。而以情动人,你只要大量地煽情,讲故事呀。一开始新加坡国立大 学就有一个辩手从一个具体的情节,从“911”切入,它很容易打动人的感情。打动人的感情很容易,很容易讨好,但是想要把理说清楚是很难的,而且不容易讨好。有的评委认为澳门大学以理服人他们更喜欢,有的评委认为新国立以情动人他们更喜欢。这一场分数比较接近,说明评委们的尺度掌握得比较好,也就是说每个评委的分差都不大。央视国际:还有一场比赛,半决赛,中山大学对新加坡国立大学那一场,论点是爱与被爱哪个更幸福。这 一场,观众可能觉得胜负难分。最后是正方中山大学赢了,分数还高出新国大29分,近30分。评委是从哪些方
面考虑的?
赵林:这近30分的分差正是说明每个评委都认为这场是中大赢了,是没有分歧的。每个评委给中山大学高 出个三四分,四五分,最后分差就会是29分,这个评委掌握得还是比较好的,分差并不是很大。
正方中山大学对于“爱”为什么更幸福,有一些理论,国内大学一向立论立得比较好,比较扎实,他们立 论基础认为:“爱”与“被爱”比起来是主动,那么人是有能动性的,主动的给予的“爱”比“被爱”被动的 等待更有崇高感,因为崇高感而感到幸福。
反方,我后来跟他们(新加坡国立大学)谈,我说实际上你们打反方“被爱”你们应该“低”打,就是把 幸福变得非常“低”,幸福是个很简单的事情,用不着崇高,如果肚子饿了,吃个面包吃个馒头就觉得很幸福 了,它是很平常的事情。那么可以从这个意义上来“打幸福“了。然后强调,爱确实比被爱要崇高,它非常了 不起,它非常崇高,但是,它不幸福。因为崇高的东西往往是有一些悲剧美,有一些悲剧的意义。
他们(新加坡国立大学)也承认,他们没有理论。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基础,就是康德的观点,叫 做“德福矛盾”,就是道德和幸福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处在矛盾之中。有道德的人未见得幸福,有幸福的人未见 得讲道德。幸福它一点都不崇高,它是实实在在的。但人之为人,最重要的不在于能感受到幸福,而在于能有 崇高感。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反方完全可以承认,爱确实很崇高,很了不得,但它不使人幸福,或者说不像被爱那 样使人幸福。而被爱一点也不崇高,可是实实在在感受到幸福了。
我说你们这样打就很清楚了,你们有几次已经到了这个边上,谈到了伟大,可滑个边就过去了,没有把崇 高和幸福,德和福做一个理论上的阐述。所以在这一点上,反方始终没有抓上点子,而且他们的立论没有观 点。我说你们可以反驳,为什么主动的就一定比被动的更幸福,那对方同样可以反驳,为什么主动的就一定不 会比被动幸福?你可以说他们不能必然推出,他们也可以说你们也不能必然推出,这都是或然关系,以或然驳 或然是没有效果,没有意义的。
反之,你要说明“德福”之间在现实世界中是必然矛盾,那你可以一个方面把对方抬得很高,确实爱很了 不起,我们不是说贬低爱,爱不能给人带来更多幸福,并不意味着爱就不好,它不能给人带来幸福,恰恰是以 自我牺牲,以崇高,以悲壮为代价的,这种崇高、愉悦可能是心灵的一种感受,但是往往以肉体、物质的痛苦 作为代价的,而不是幸福。我说你们要这样来分析问题那就很清楚了。
为什么所有的评委都评判中大赢了,就是觉得尽管新国大有个别辩手的素质,像陈晓欢,更强,但是我们 觉得他们整个立论比较差,而且在驳诉过程中间也没有真正抓到对方的关键所在。中大虽然没有出彩的队员,但整体上比较整齐,比较稳。所以他们基本上是以理论的厚重和稳扎稳打而取胜。
央视国际:给你留下比较深印象的辩手有哪几个?
赵林:我觉得不错的一个是马来亚大学的陈锦添,他确实是厉害。
还有一个是墨尔本大学的萧惠敏,她总结陈词做得好。她把对方的观点汇集起来,写在纸上,一点一点地 来反驳。显得她的逻辑非常清楚,针对性很强。这个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
央视国际:B组这次的表现相当出彩,那A组队员可以从B组队员身上得到什么启发呢?
赵林:B组队员比较直率,想到什么说什么。
他们比较轻松。他们不管是什么立场,都能非常生活化,非常自如地来对待这些问题。不像我们国内的辩 手那么沉重,把辩论变成一个很累的事情。看他们(B组选手)打辩论我们总觉得特别轻松,对我们来说是一种 享受。
尽管语言远远不能跟华裔的辩手比,但这一点还是有启发的。
央视国际:你觉得本届大赛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赵林:最大的遗憾,就是像马来亚大学这个有得冠军希望的队没有进入决赛,这是最大的遗憾。当评委的 当然希望决赛中看到最强的两个队相碰。
马来亚大学这个队不仅有个人的魅力,有临场机变的能力,他们也有理论的厚实,在立论方面他们做得也 很扎实。他们有(辩论的)传统。
我们修改赛制的目的就是不想培养出一批能够把普通话说得非常标准,能站得很直的,完全像节目主持人
那样的选手,或者是会背书的人。我们就是想培养出像马西亚大学那样的辩手,能对一个问题马上做出反应,而且能够一针见血地做出反应,能够直截了当地回答对方的问题。这与其说是口头表达,不如说是思想反应。央视国际:你觉得辩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
赵林:不是练嘴皮子,更多的是思维的训练。
现在国内的辩论越来越走到表演(的方向),追求一种场上的一种效果,看观众笑不笑,有点过于走向滑 稽了,这是我比较担心的。
我们是学院里的人,学院派的,我们总觉得辩论从古希腊开始,就是人们锻炼思维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一个方式。
古希腊辩论是很普遍的,人们是为真理而辩,现在我们不是为真理而辩,是一种游戏,有游戏规则,当然 是益智的游戏。但是我觉得这种益智的游戏不要太多地走向纯粹练一张能言善辩的嘴,更重要的是思想,是逻 辑,是理论的厚重、是知识的丰富、广博。
更重要的是思想的东西。
第二篇:试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辩论式学习方式
试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辩论式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方式初探
内容提要:辩论式学习方式是研究性学习方式的一种具体形式,—它具有开放性,自主性,互动性等特点。在实施中要遵循过程与结果并重、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分工负责与团结协作相结合等原则。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辩论赛形式、辩论赛和智囊团补充辩论相结合两种方法进行组织。在准备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参与学生活动,适时提供指导、帮助,做好引导、调控工作,保证活动能顺利进行。关键词 : 研究性学习辩论 学习方式
“真理越辩越明,是非越辩越清”,把辩论式学习方式引入课堂教学是我近年来探索的一种教学方式。所谓“研究性学习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境或途径,使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或结合其他学科)选择并确定学习的内容,自己动手收集、整理、分析、判断大量的信息材料,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和体验的一种教学形式。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需要一门相应的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载体,从广义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应该贯穿在各科各类的学习活动中,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学科教学中一门特殊的课程,它不仅要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知识教育,而且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德育途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思想政治课的科学性、实践性和思想性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辩论式学习方式作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一种具体形式,适用于在学习一些具有争议性、思辨性的问题时采用,那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该怎样开展辩论式学习,使之既能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合作学习意识,锻炼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同时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熏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引导,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参与研究。
一、构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辩论式学习方式的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在各种情景都能适用的教条,它们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在不同的情景中,需要被重新建构;学习者是主动的建构者,是自己独特知识结构的创造者,他们在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并具有利用现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有意义的学习是反省和自我调整,教师是学习者与知识之间的中介者。
2、多元智论理论:
以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为代表的多元智论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不同的人形成了不同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的组合,从而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效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因材施教,目的在于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其创造性,促进学生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的互补。
二、教学中开展辩论式学习方式的必要性。
在教学中开展辩论式学习方式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要求。
本次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一根本性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纲要》还明确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丰富多样的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老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视为本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辩论式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主体性品质的需要。学生主体性品质的发展是以辩论式等类型的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中只有投身于诸如辩论式学习活动之中,其主体性品质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学生主体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究其实质而言可以抽象为以下两个方面:通过像辩论式等活动不断地将“人类现实据为己有”的内化过程;通过这类活动又不断地将已有的心理品质表现出来的外显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品质正是通过内化与外显的无数次交替而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从某种意义而言,学生在辩论式学习等活动中形成着主体性品质,又通过此类活动表现出个体的主体性品质。也就是说,辩论式学习方式的形成成为影响学生主体性品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三、辩论式学习方式的特征和原则:
(一)、辩论式学习方式的特征:
辩论式学习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有着本质区别,它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着重开发学生潜能。它的目标是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端正学习动机,把外在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经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辩论式学习方式有以下几个特征。、开放性。搞好辩论的前提是必须搜集、占有大量的资料,做好充分准备。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必须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让学生能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一个开放的空间进行研究、学习。
2、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它以尊重、信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前提。
⑤
④
③自主性表现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疑问,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内容,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吸收发展到主动探究。
3、互动性。教学本身就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实现双向互动,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活动。教学的互动性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动态的活动和交流。有效的教育取决于有效的师生互动和交流,它既是教学的核心、教学的条件,也是教学的内容和手段。在以辩论形式进行的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学生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需要不断的交流,在这种双向互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思想碰撞,激发求知欲,知识得以不断更新,能力不断得到锻炼。
(二)、辩论式学习方式应遵循的原则:
1、过程与结果并重原则
现代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未来社会中最终积累的知识质量和在实践上创造的成就,主要地不是取决于他先前在学校中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与他是否形成综合的独立学习能力密切相关。为此,教学中必须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原则,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其学习的过程,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落实到以辩论形式进行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在辩论中学到了什么知识,提高了什么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重视组织辩论的过程,要为学生提供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材料,掌握一定的辩论技巧,提高文字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相结合原则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富于进取精神和创造的潜能,在教师主导作用下,通过自身的爱好、需求、知识、经验的“过滤”和探索来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因此,在以辩论形式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和自主学习时间、空间,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适时提供帮助、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放任不管。
3、分工负责与团结协作相结合原则
研究性学习提倡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辩论式学习要求学生在辩论中团结合作,互相配合,而在准备辩论的过程中和辩论中又需要学生分工负责,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因此,在组织辩论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做好分工,各负其责,在辩论中又要团结一致,整体作战。
四、思想政治课运用辩论式学习方式的方法和步骤:
运用辩论方式上政治课在实践中可以采用辩论赛式、辩论赛和智囊团补充辩论相结合两种方式组织教学。
(一)辩论赛式
运用辩论赛方式,引入正方反方,明确辩论原则,划分辩论阶段。让学生站在正反两方,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发表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充分暴露问题争论的实质和焦点,从而有利于寻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问题研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组织辩论赛的步骤如下:
1、确定辩题,确定正反方。
根据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和现象,师生一起讨论设计一些辩论题目,然后让学生讨论确定一个或几个题目作为辩题来准备辩论赛。学生通过自由选择正反方观点组成正反方,或是先把准备参赛的学生分成两组,用抽签的方式确定正反方,再由双方自己确定四位上场辩手,辩手之间要进行分工,其他未上场的参赛学生组成智囊团,为己方辩手出谋划策。
2、研究辩题、搜集材料,写好辩论词
接下来,教师要指导双方对辩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明确己方辩论要点,并分析对方会从那些方面辩论、反驳,己方如何应对。这个环节,教师应当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帮助他们做好准备工作。实践中,学生的辩论不够深入,或有跑题现象,往往是因为他们对辩题理解的不够深刻,材料准备的不够充分。根据自己确定的辩论要点,双方辩手和智囊团成员分头去找资料,并对材料进行筛选,整理、加工,使它更精练,更有说服力。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写出辩论稿,并指点学生进行修改,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演练,进行一些必要的辩论技巧方面的训练。
3、制定辩论规则,评价标准。
在正式辩论之前,还要和学生一起来制定辩论赛的有关规则,可以参照国际大专辩论赛的规则来制定,如辩论发言顺序,辩论阶段,发言时间等。还要和学生一起制定评价标准,可以从发言流利、内容是否充实、反应敏捷程度、发言逻辑性、感染力、协作意识等方面拟定。以便评委对双方的表现打分,分出胜负。
4、组织辩论赛
辩论赛主席可以由老师担任,也可以由一名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教师应对辩论进程及辩论中可能出现的如跑题,语言攻击等现象及时引导和调控,保证辩论能顺利进行。
辩论前要找好评委,评委可以是由班里未参加辩论赛的学生推出的学生代表,也可以邀请几位老师参加,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
5、总结评价
辩论赛结束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要对学生的表现表示肯定。可以先由教师点评,再引导学生自评。教师的点评要到位,要切中要害,找出学生辩论中的优点和不足,指明改进方向。因此要求教师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以适应这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二)辩论赛和智囊团补充辩论相结合
一场辩论赛的时间是有一定限制的,而且参赛人数也有限制。一场辩论赛下来,能直接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学生就比较有限。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辩论中来,可以把辩论赛形式作进一步的发展,把辩论赛与智囊团补充辩论有机结合起来。在辩手辩论结束后,由双方智囊团对辩题做进一步的补充辩论,以自由辩论为主,以提高这些同学的应变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等。
智囊团的组成,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分工,智囊团的人数可以在10人左右。在准备辩论的过程中,辩手和智囊团一起进行准备,研究辩题、搜集材料、写辩论词,智囊团补充的是参赛辩手未能全面、深入说明的内容。
评委要把双方辩手和智囊团的表现一起进行评判,决出胜负。赛后的教师点评和学生自评也要对这两部分一起评价。
五、运用辩论形式组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辨题要能激发学生思考和辩论的兴趣。
辩题最好能和教学内容有一定联系,尤其是和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问题有联系。辩题要有可争辩性、回答有不确定性,能激发学生辩论的兴趣。
2、要做好充分准备,做好指导工作。
辩论前要指导学生做好每一步工作,多方收集论据,充分准备,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真正的锻炼、提高。
3、要做好现场的调控。
对辩论过程教师要全程调控,对辩论中出现的如跑题、语言攻击等影响辩论正常进行的现象及时引导,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①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 吴继木著《试论思想政治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③ 彭惠才著《研究性学习课程问题的解决途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 杨国祥著《思想政治研究性教学模式》,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⑤ 林志刚著《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⑥ 方建福著《论研究性学习与思想政治学科的整合》,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三篇:企业发展中思想革新和技术革新辩论总结陈词
谢谢主席,也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表现。
(首先我必须指出,今天我们讨论的是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革新思想更重要还是革新技术更重要,而不是单纯的思想与技术的比较。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技术的不断革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既要面对国内企业的竞争,又要面对国际跨国公司的竞争。企业能否随着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不断研发市场需要的新技术、新产品,这是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关键。)对方辩友可能想说没有思想上的革新哪会有技术上的突破。这是误把先后性当成重要性。,那么请问对方辩友,没有牛顿的母亲又哪会有牛顿呢,那么是他的母亲对人类的贡献大还是牛顿的贡献大呢?在企业的发展中技术的革新更重要。事实胜于雄辩,事实是什么?
事实是......歼10没有自己的发动机,要进口俄国的,有木有;中国企业缺技术,手机都用山寨的,有木有;高压开关ABB、工矿控制西门子有木有啊,有木有;轴承都得要进口,国产轴承外轮不要,有木有;国产机械外国心,有木有啊,有木有.......(一段咆哮体)....中国企业大多数从事的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不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业,为什么啊,没有技术啊,这些企业也想把产品做好,思想上的革新也是在不断的尝试啊,但是没有技术的支撑企业就缺乏竞争力。还是比不过国外技术领先企业。再厉害的诡辩在事实面前也得低下他高傲的头颅。前面我方辩友已经列举了众多的实际例子说明企业的核心技术,对企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自有基础技术研究成果,直接关系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没有技术就缺乏了核心竞争力,即便有再好的思想指导也只能伦为拥有技术专利者的代工。帮着他们干活却只能看着他们数钱。(富士康成为苹果的代工就是最好的例子。)技术的不断革新是企业发展与成功的关键,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思想的革新只是选择了一条通向罗马更顺利的路,但最关键的那一条一条实实在在的路得靠技术的革新来为企业铺平啊。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企业自身所掌握的核心技术。所以我方坚持认为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技术革新更重要。
第四篇:东西两位先哲——苏格拉底与孔子教育思想之比较
东西两位先哲——苏格拉底与孔子教育思想之比较
王周燕
刘松柏 吴江市盛泽中学
215228 摘要:苏格拉底和孔子是处在同一时代的东西方先哲,二人在教育思想上有诸多的相似点。在教育的对象上,二人都主张“有教无类”,推动了教育和文化的普及。在对教育作用的认识上,二人都高度肯定教育的重要价值,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在教育方法上,二人都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受教育者独立思考,反对直接给出现成结论的灌输式教学。
关键词:
孔子
苏格拉底
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与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基本上处在同一时代。和孔子一样,苏格拉底既是一位充满睿智的哲学家,也是一个诲人不倦的教育家。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东西方还是彼此相互隔绝的,但是二人在教育思想上却有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一、在教育的对象上,二人都主张“有教无类”,推动了教育和文化的普及。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教育仍然沿袭着“学在官府”的传统,教育为贵族子弟垄断,一般的平民子弟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孔子则大力在民间举办私学,求学者不分身份等级,来者不拒。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①。意思是说只要有愿行“束脩之礼”,愿意在孔子门下接受教育的,孔子是不会拒绝的。“束脩”就是腊肉干,是当时拜见老师的礼物,这并不是说孔子向弟子受学费,而仅仅是一种象征性的礼仪。“束脩之礼”并不是什么负担,一般平民也都出得起。这样以来,孔门的弟子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各行各业的都有。不仅如此,还有父子二人同为孔子门下弟子的,如孔子弟子中“七十二大贤”之一的颜回,与其父颜路,曾参与其父曾点都是孔子的学生。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更能够说明孔子对受教育对象的看法。据说当时有一个叫互乡的地方,此地之人不善,难与言。互乡一童子愿拜谒孔子门下,孔子竟然接受了。很多弟子非常疑惑孔子所为,孔子则耐心解释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②这就是说,只要他愿意进步,我们就应该接受他,不管其曾经怎样,现在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以求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我们就不应该放弃他。孔子的学生冉雍,其父“贱而恶”,冉雍却甚有德行,孔子以为,这样有德行的人是神明也不会放弃的,谁也不能剥夺他受教育的机会。这就是孔子坚持的“有教无类”原则。
与孔子一样,苏格拉底也坚持“有教无类”的原则。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正是雅典城邦民主制盛行的时代。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凸显了人的作用。当时具有人文主义思想滥觞意义的“智者学派”产生了,但他们讲学是要收学费的。与智者学派不同,苏格拉底不收学费,来者不拒,教无定所,广场、作坊、甚至市场上都是他从教的场所。苏格拉底说过:“我愿意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
③乐于奉陪,”“不仅不索取报酬,而且愿意听我讲,我愿意倒付钱”。苏格拉底一生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弟子,如柏拉图、伊索克拉底、色诺芬等。柏拉图将苏格拉底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发扬光大,成为影响世界哲学史的宝贵资源;伊索克拉底于公元前392年创办了一所专门教授雄辩学的学校,这被认为是西方第一所以传授专业知识为宗旨,具有高等学校性质的教育机构。色诺芬是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军事家和政论家,一生作品众多,其历史著作是研究古希腊的重要资料。
孔子和苏格拉底这种“有教无类”的思想,以博大的胸襟将原本只属于贵族的教育无偿向平民开放,对于当时各自国家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在对教育作用的认识上,二人都高度肯定教育的重要价值,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 1 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指的是人的天赋资质,天性,是人生来具有的共同本性。相近,指既不是完全相同,又不完全相异。“习”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形成的新特点,也就是指人性的社会化方面。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先天之性,人类是很相似的,差别不大,但由于后天环境不同,使人与人之间的习性发生了重大差异。正是由于认识到这一点,孔子非常重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论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通过与冉有这段对话,孔子扼要地阐明了他的“庶—富—教”的治国施政大纲。从庶、富、教三者的关系上看,孔子已直观地认识到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即劳动力、发展生产、进行教化和发展教育事业。孔子的教育目的不是培养一般的专业人才,而是要培养有德行,能够推行德政礼治的治国人才。在一个国家推行德政礼治,要靠圣君、贤臣和良民。圣君、贤臣、良民不是天生的,但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出来。
苏格拉底也高度重视教育的价值。他认为:“只有愚人才会自以为不用学习就能分辨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事情。也只有愚人才会认为,尽管不能分辨好歹,但凭财富就可以取得自己梭向往的,并能做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只有呆子才会认为,尽管自己一无所知,④但由于有财富就会被认为是个有才德的人,或者尽管没有才德,却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在苏格拉底眼里,人与人的差别不在于财富拥有的多少,而在于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否拥有知识和智慧。在教育目的上苏格拉底也与孔子观点相类似,认为教育重要的目的是培养治理国家的人才。苏格拉底认为,治理国家者应当是德才兼备,具备各种知识。所以,苏格拉底特别重视各种专门知识的学习。他认为多数人的意见不一定是正确的,在判断是非善恶时应当受有专门知识的人的意见所支配,对有专门知识的人的敬畏要甚于其他所有的人。
孔子和苏格拉底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为后世尊师重教树立了典范。
三、在教育方法上,二人都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受教育者独立思考,反对直接给出结论的灌输式教学。
“启发”一词,最早源于孔子的经典性论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意思是说:一个人不到了因自己所知不足而愤懑的时候,不要去开导他;一个人没有到为求知而惆怅的时候,不要去启发他。告诉他一种道理,他不能举一反三,那我就不再教他了。孔子在这里提出的启发诱导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实行启发式必须抓住教育的时机,把握好施教的火候。“愤”和“悱”,都是形容受教育者追求知识的一种急切的心理状态。“愤”是受教育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就是经过思考理解了其中一部分含义,但又未能彻底弄清楚,很着急的时候。孔子认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教师在关键的地方给予指点一下,受教育者就有很大收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受教育者还没有经过自己的反复思考,没有急切的求知欲望,教师就先不必给学生讲课。“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受教育者经过思考想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可是又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说不清楚,很着急。教师只有在这时候给予指点一下,才能对其有较大的帮助。如果受教育者不是处于这种状态,教师是不必告诉学生应当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的。
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问答法”。它由讽喻法、归纳法、助产法等几个步骤组成。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他经常佯装无知,向受教育者设下巧妙的诘问,通过对话暴露对方观点的破绽和自相矛盾之处。第二步是定义,在反复诘难中引导受教育者进行归纳,从而对探寻的问题得出明确的定义或概念。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引导受教育者自己进行进一步的思索,自行得出要探寻问题的结论。苏格拉底自谦说,他虽无知,却能够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就像自己的助产婆母亲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够帮助别人诞生新的生命。因此,苏格拉底这种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又被称为“产婆术”。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⑤ 2 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问答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卢梭、布鲁纳等人提倡的“发现法”,也明显受到苏格拉底问答法的启发。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学习的理念,他突出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是教育以人为本理念在教学方法上的具体体现。
通过以上对孔子和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简单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尽管东西方当时还处在相互隔绝状态,但是两位先哲在教育思想上竟然不谋而合,或许这就是教育的“自然法则”。孔子和苏格拉底这两位东西方先哲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在探寻教育真谛之时,在厌倦了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理念刺激之时,不妨去重温一下久远的先哲们对教育的质朴而又充满睿智的看法,或许我们会从中顿悟许多道理。
注释:
①出自《论语·述而》 ②出自《论语·述而》
③柏拉图著:《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柏拉图对话集》,转引自檀传宝著《西方教育经典导读》,开明出版社,2006.10.第一版
④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转引自檀传宝著《西方教育经典导读》,开明出版社,2006.10.第一版 ⑤出自《论语·述而》
作者简介:
王周燕 吴江市盛泽中学
中学一级教师
刘松柏 吴江市盛泽中学
中学一级教师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06级教育硕士
通讯地址:吴江市盛泽中学历史组
215228 EMAIL:zanny77@163.com
第五篇: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是在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客观状态(xiexiebang推荐)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是在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客观状态,它是客观需求的反映。人饥饿时有进食的需要,感到知识贫乏时有求学的需要。人有物质的需要,也有精神的需要;有生理的需要也有心理的需要。当人的需要具有某种特定的目标时,就会转化为动机。心理学家从需要、动机、行为三者的联系,把需要求得满足作为激励的研究内容,提出了各种“需要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保健因素又称维持因素,即改善造成职工不满的因素,只能消除职工的不满,不能使职工感到非常满意,也不能有效地激发工作的工作热情。这些因素虽然没有鼓励人的作用,但却带有预防性,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麦克利兰认为,人有三种基本需要:情谊需要、权力需要、成就需要。他认为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把个人的成就看得比金钱还要重要。工作上取得成功或者攻克了难关,解决了难题,从中所得到的乐趣和激励,超过物质的鼓励。报酬对他来说,主要是评价自己成就大小的一种工具。这种人事业心强,有进取心,也比较实际,甘冒一定的风险,担不是赌博,密切注意自己的处境,不都是所谓“进取的现实主义者”
杨勇,在《激励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中认为,人才的紧缺, 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 正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源缺少科学、合理、系统的管理, 削弱了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 导致民营企业人才匮乏, 一般技术型人才流动较大, 与企业的发展相脱节。
刁在亮,在《论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中认为,当前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的因素越来越成为企业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新的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其得以生存并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