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重化工业时期产融结合模式
美国重化工业时期产融结合模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历了以电力、化学品、内燃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钢铁、汽车业为代表的许多工业获得了惊人的发展,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的发展由自由竞争走向垄断,在生产集中,并由集中走向垄断的基础上,产业界和金融界的资本结合形成了大型垄断企业。经过1929年经济危机后,美国出台《格拉斯斯蒂格尔法(1933)》、《证券交易法(1934)》等法律,开始实行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分业,银行在原则上只能提供流动资金。在分业管理的背景下,产业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筹资,产融结合也主要通过金融市场中介来实现。因此,美国产融结合模式被界定为市场主导模式。
所谓市场主导模式,是指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社会储蓄的汲取以及向投资的转化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任何金融中介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都是市场的积极参与者,不存在明显的融资成本优势或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换言之,产业部门在发展过程中的资本需求将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来得到满足,不存在对某一融资方式和中介机构的严重依赖。从资本交易的关系看,法律上严格禁止金融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和金融部门内部如银行业与证券业之间以及产业部门内部如同行业之间通过产权的相互渗透以构成垄断,主张维护公平竞争的自由市场经济秩序。
本文旨在从产业融资需求的角度研究产融结合,因而对美国重化工业时期市场主导模式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证券市场。同时,美国虽然历来崇尚自由市场经济或者说自由企业制度,认为产业结构的升级可以由市场和企业的我调节来实现。因而美国一直不承认自己有产业政策,但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因此,美国重化工业时期的产融结合模式的分析将主要从证券市场和政府角色两方面来展开。
3.1.1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对产业成长的作用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证券市场创造一个金融与微观主体的储蓄、投资活动直接相联系的机制,有效的动员储蓄,取社会资金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其二,证券市场为企业间的并购提供了股交易的便利,有利于产业组织的优化,进而推动产业发展。
首先,证券市场最大的功能就在于它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将社会有限的资金动到最有经济效益的投资方面去。从19世纪后期开始,股票发行一直是美国业对外融资的主要来源,表3.1显示了美国企业融资结构的变化,从中说明股在美国企业融资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和对企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美国证券市场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8世纪后期,从那时起,它在把美国经济一个农业经济改造成工业经济,然后进入高科技经济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从19世纪后期开始,随着生产社会化,越来越多制造商求助于股份公跟着是钢铁业和其他工业亦都采用股票制和利用证券市场筹资。再者由于竞争激烈,很多企业希望能通过吞并或合并来达到垄断地位,股份制和证券市场就变成了他们行动的最好工具。1890年,上市交易的工业股票大概只有10种,而到1897年,有股票上市交易的工业企业就有170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制造
业股票已占所有上市股票的1/4,一战的爆发,刺激了美国的重化工业的发展。随着汽车、石油、电力、化学、钢铁等行业的扩大和发展,美国经济进入腾飞阶段。汽车、石油股票发行量不断大量增加。美国证券市场也随之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并走向证券大众化。利用股票的发行筹集发展资金,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大大增强了美国制造商在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这样一来,投资者更加青睐制造业股票,制造业股票的价格高涨,交易量急剧增加。纽约证券交易所也从那时开始取代伦敦证券交易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证券市场。继1929年的股灾以及美国国会通过“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等法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军需品的需求又刺激了美国工业的发展。美国证券市场在支持工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恢复昔日的光彩。
美国证券市场的巨大规模,高标准的公开系统,再加上个人和团体的广泛参与,这些因素结合起来降低了美国企业的资本成本,特别是对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而言,证券市场提供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同时,证券市场的监控职能使资金得以流向生产率较高的企业中去,通过市场对产业、企业的选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正如格林和肖所强调的,证券市场能够动员储蓄,聚集资本,为企业扩张和成长提供资金保证。证券市场把产业中具有发展潜力,有成长业绩的企业挑选出来,通过证券融资使其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资金支持,通过扶持产业内的核心企业,促进产业成长。当经济中缺乏证券市场时,核心企业规模扩张所需的资本很难得到满足,对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也难以显示出来。因此证券市场是企业成长的资本保障。另外美国证券市场也相当成功地起到吸引外资来资助美国公司发展的作用。这一点从表3.2中美国长期存在的国内储蓄小于国内投资的差额中可见一斑。
其次,证券市场促进了产权交易的实现和结构的重组,通过优化产业组织促进产业的集中和企业集团的形成。证券市场为产权交易中“寻找交易者”、“定价”、“转让”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桥梁和媒介,为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间的交易提供了便利,促进了资源流向那些优质企业,提高了资本利用的效率。具体而言,就是在一级市场上扶持那些绩优企业,让它们优先上市,将通过证券市场分享到的金融资源优先配置于这些企业,促进这些企业规模的扩大。在二级市场为兼并、收购提供交易的便利,允许优质企业收购劣质企业,促进优质资产进入和劣质资产退出,通过证券市场实现企业的兼并收购,加速资本的集中、积聚、增值和资产规模的扩张,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益,推动产业升级和资本在全社会范畴内的优化配置。同时,证券价格反映并影响产权交易的绩效,从而对低效率的产权交易产生约束作用。在证券市场上,证券价格是通过集合竞价方式形成的,由于信息的充分可得性,证券价格能够客观反应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当公司进行兼并收购等产权交易时,交易价格和股票价格的波动其实就是一个价格发现过程,股价变化能够充分反映兼并企业潜在的发展前景和收益状况,股价上升,意味着兼并成功,股价下跌,则意味着兼并失败或存在失败的风险,股价下跌和投资者的退出(“用脚投票”)就会对企业兼并行为产生约束,促使兼并企业选择合理的兼并项目,提高兼并效率。另外证券市场风险分散功能使大规模集聚资本成为可能,保证了企业兼并的资金需要。这不仅是指企业投资风险转移和分散于广大投资者,使风险分散化和社会化,还包括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依靠证券市场流动性机制和避险机制,使风险分散化和社会化,证券市场的避险机制和社会化特征对产业组织优化的贡献,主要在于通过证券市场融集巨额资金,满足集团化发展的资金要求,并通过证券市场选择机制,鼓励有潜力的先进企业上市,促使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美国曾经出现过几次以兼并和收购为主的资产经营和资产重组浪潮,在这些兼并浪潮中,证券市场都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第一次浪潮,正是资本主义自
由竞争向垄断阶段的过渡时期,工业革命的进行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对资本集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生了以兼并为特点的产业重组。仅1898—1903年,美国的矿业和制造业就发生了2795起兼并,兼并使美国产业集中度大大提高,并产生了一些对美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的巨型企业,如美孚石油公司、美国钢铁公司、杜邦公司和美国橡胶公司等一大批现代化的大型托拉斯组织。横向兼并是这次兼并的主要特征,通过对同行业劣势企业的兼并,优势企业集中了行业内的主要资本,形成横向托拉斯,从而实现了规模经济。在这次兼并中,证券市场起了重要作用,证券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工业股票的上市,为这次兼并提供了场所,这次兼并的大约60%的事件发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在这以后的兼并浪潮中,证券市场也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1.2政府角色
美国的经济是以其自由企业制度为基础的,长期以来盛行经济自由主义,但不能因此就认为美国政府在历史上、在经济方面是无所作为的。相反,正是美国这种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后起工业国的地位,使它在崇尚个人自由、提倡经济自由主义的同时,又从一开始就注意发挥政府的经济作用。从对民族工商业的鼓励、对农业的高关税保护,到对市场垄断的干预、对中小企业的扶持,美国政府一直充当着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营造者。美国政府对经济往往采用不介入的政策,把产业政策视作政府协助或规范国内某些濒临竞争威胁的产业或公司,从而有利于国内资源有效配置的经济政策。政府的政策手段也往往是财政、税收、法律等形式。
例如20世纪50年代住宅金融的快速发展就得益于政府对储蓄和住宅放款协会在税收上实行的优惠政策。政府将税收优惠以及允许存款利率高于商业银行,作为交换条件,促使金融机构提供大量的住宅贷款,从而推进住宅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美国钢铁工业也一直得到政府优惠税制和保护措施的支持。政府“科研三角”的建立,更是对教育事业、专家培养以及技术创新的蓬勃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美国政府对经济的不介入政策在其政策金融体系中也有突出的体现。所谓政策金融,是在一国政府支持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运用各种特殊的融资手段,严格按照国家法规限定的业务范围和经营对象,以优惠性存贷利率直接或间接为贯彻、配合国家特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而进行的一种特殊性资金融通行为。政策金融通常具有政策性、优惠性、融资性和有偿性。而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由一国政府或政府机构发起,出资或扶植的,不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特定社会经济政策,在法律限定的业务领域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某种特殊政策性融资活动,从而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稳定,进行宏观经济调节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美国的政策性金融是自成体系的,包括农业信贷、住房信贷、进出口银行和中小企业管理局四大体系。其突出的特征就是名为政府、实为合作。如美国农业信贷机构,虽由政府出全资建立,但后来,政府又通过立法,准许其归还政府资本,从而成为民间合作性质的金融机构。政府只是参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立及业务活动的宗旨、基本原则、政策方向等一系列“框架”的构建,而不干涉具体业务活动和日常管理。美国金融市场发达,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主要来源于金融市场,对政府的依赖较少。因此,美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市场活跃的参加者,政策性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篇:金融租赁公司扩容在即产融结合将成新高地
导读:融资租赁是连接金融和实体经济发展的最佳纽带,金融租赁要发展,产融结合是一条必经之路,产融结合将成为新高点。
日前,银监会发布新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修订完善了金融租赁公司准入条件、业务范围、经营规则和监督管理等内容。银监会表示将依照商业化和市场化原则,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各类资本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依法做好金融租赁公司的准入及监管工作,促进金融租赁公司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管理办法》的出台和银监会的表态受到普遍的欢迎。资深融资租赁专家屈延凯认为,《管理办法》的出台对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利好,将极大地促进行业的发展。拓展各类资本进入租赁途径
《管理办法》降低金融租赁公司准入门槛,将2007年版《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申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的主要出资人制度调整为发起人制度,不再区分主要出资人和一般出资人,符合条件的五类机构均可作为发起人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取消了主要出资人出资占比50%以上的规定。同时,考虑到金融租赁公司业务开展、风险管控以及专业化发展的需要,规定发起人中应该至少包括一家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制造企业或境外融资租赁公司,且其出资占比不低于30%。屈延凯认为,这一规定将使得金融租赁公司的股东背景更加齐全,有利于非金融租赁公司往金融机构升级,有利于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引导民间资本运用融资租赁机制服务实体经济。银监会非银司负责人李建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说金融租赁公司准入条件的放宽,可以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进入金融租赁行业,丰富金融租赁公司股东类型和优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分析人士表示,自从2007年后,商业银行拥有进入金融租赁领域的优先权,其他资本获得牌照的难度则很大,同时,银监会在审批金融租赁公司的进度上一直很审慎。因此金融租赁公司数量增长缓慢,到现在为止,仅有20余家金融租赁公司。随着《管理办法》的出台,将会涌现更多的金融租赁公司。产融结合将成为新高点
金融租赁要发展,产融结合是一条必经之路。我国是设备制造业大国,金融租赁作为连接金融和实体经济的桥梁,能够有力地助推我国制造业“走出去”。李克强总理在去年12月视察工银租赁时就指出,金融租赁企业要带动和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而实现这一目的,金融租赁需要走专业化的道路。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曾在公开场合提出金融租赁公司要“专业化规范发展”,他鼓励金融租赁公司适度扩大租赁物范围,积极发展成套设备和重资产项目融资租赁业务。《管理办法》对专业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匡双礼律师表示,《管理办法》将形成金融租赁公司专业化的倒逼和引导机制。他认为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必须“确定明确的发展战略和清晰的盈利模式”,倒逼专业化定位;重视租赁物的价值评估和余值管理,对租赁物的专业化管理提出新的要求。通过设立或者并购专业子公司、项目公司,促进专业化发展;通过转让非专业领域资产,受让专业资产,促使专业化资产集聚;通过较低门槛引入专业领域股东,助力专业化定位及其发展。
屈延凯说,金融租赁专业化有利于大型制造类企业构建产融结合的金融平台。更多的国内制造企业投入金融租赁领域,可以实现为国内外的客户提供从普通租赁到金融租赁的综合金融服务,有利于推动产业金融服务平台的构建,将有力地推动产融结合的进程,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租赁公司资金来源拓宽
《管理办法》也有利于解决长期以来制约金融租赁公司发展的资金瓶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资金来源渠道狭窄,金融租赁公司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股东增资、银行贷款、同业拆借等。随着近年来金融租赁资产规模的急剧扩大,资金的制约越来越明显。金融租赁公司不得不反复补充资本金,或者向金融机构或者外商融资租赁公司或内资试点融资租赁公司转让租赁资产,但是这些都不是金融租赁发展的长久之计。
资产证券化被认为是金融租赁公司扩大资金来源的有效途径。此次出台的《管理办法》中对此作了相应的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金融租赁公司开办发行金融债、资产证券化以及在境内保税地区设立项目公司等升级业务。分析人士认为融资渠道的畅通将有利于金融租赁公司扩大业务规模,更好地发挥金融租赁助力实体经济的作用。本文来源金融时报。免责声明:前海融资租赁俱乐部转载上述内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第三篇:济宁市职业院校实施产教结合办学模式研究
济宁市职业院校实施产教结合办学模式探讨
亓伟军 颜 升
【摘要】 随着济宁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形成了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当前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和学生的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构建“产业与教学相互支撑,企业与学校共同发展”的产教结合办学模式。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 产教结合 办学模式
【作者简介】 亓伟军,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副教授。邮编:272000 电话:0537-3617799颜 升,济宁山大海城热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目前,济宁市现有高职院校5所,中等职业院校67所,职业培训机构168所。基本形成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重的职业教育框架体系,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较大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增强。随着济宁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客观要求。综合分析,我市职业教育整体上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十二五”期间我市技能人才需求量年均11万人左右,而我市目前高、中等职业院校年培养能力不足4万人。其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差。但在短期内解决我市职业院校办学规模明显偏小,投入不足的问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必须走外延扩张和内涵发展并举的路子,加快构建“产业与教学相互支撑,企业与学校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保证济宁市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以促进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
一、济宁经济社会的发展为职业教育模式改革创新提供了客观条件
济宁经济社会发展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土壤。教育需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支撑,区域经济文化与教育的互动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济
宁经济社会文化的迅速发展,吸引了一批规模型内外资企业在济宁集聚,在促进济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济宁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是对济宁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因为企业的异地拓展,只能进行资本的转移、技术的转移、产品市场的转移,无法实行人力资本的转移。大量内外资企业在济宁的集聚,需要地方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培训,这就为济宁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广阔的人才市场需求和肥沃土壤。二是对济宁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提出了要求。济宁内外资企业的集聚,使为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成为济宁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能,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长期以来适应了国外职业教育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济宁职业教育只有走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之路,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这就为济宁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改革的需求、目标和要求。三是对济宁职业院校文化内涵发展提出了要求。企业文化是企业凝聚力的灵魂,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此,职业教育不仅是技能教育,而且也是企业文化的素质教育。这就为济宁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文化素质提升的要求以及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需求。
济宁产业结构优势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坚强后盾。济宁市地处鲁苏豫皖结合部,区位优势独特,自然资源丰富,交通通信便利,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国家生
物技术、工程机械、纺织新材料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鲁南经济带核心区。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经济战略转型为主线,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城市化、教育优先、生态济宁和区域协调发展五大战略,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外向合作、金融物流、人力资源、发展环境五大区域竞争力支撑体系,构建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优势产业集群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孔孟文化为品牌、河湖名胜为特色的文化旅游名城,以立体交通网络为依托、运河黄金水道为纽带的区域商贸物流中心,以组团布局为骨架、生态宜居为特征的鲁南中心城市。济宁市的五大发展战略指向,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坚强支柱:一是成为职业教育强大的专业后盾和专业群建设的依据,使济宁职业教育无论是规模发展还是内涵建设,能够化区位优势为发展先机,提供极好的历史机遇和有利的发展空间。二是为济宁发展职业教育提供就业空间,使济宁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的循环,而良好的就业前景又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济宁经济社会发展向职业教育人才层次提出了要求。济宁经济社会的发展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得益于济宁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厚的经济基础,关键还在于济宁职业教育提供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济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又对职业教育提供的人才层次提出更高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以培养中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高起点构筑“知识+能力+素质”的三维整合目标培养体系;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多元建构立体型、多功能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以“教学工厂”为载体,逐步形成有本校特色的教学实践与生产研发一体化的专业建设模式,逐步形成培养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较强职业能力、与国际接轨的高端
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济宁市职业教育产教结合办学模式的构想
济宁职业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政府必须引领学校与企业探索合作之路,建立“校企联合、产学融合、政校配合”的“三结合”职教模式,形成“政府搭台、学校唱戏、行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良性互动机制,以实现“企业、学生、学校、地方经济”四方共赢局面。
(一)构建校企联合、合作办学的“五同步”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合作办学的“五同步”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为企业培训职业人才,企业为学校培训“双师型”教师,相互提供平台,实现人才培训同步。学校与企业共建专业,实现企业需求与专业设置同步。学校与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实训实习与企业生产同步。学校为企业“订单式”培养,实现企业招工与学校招生同步。学校吸收企业文化精髓,实现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融合。
(二)构建产学融合、产学研用教学模式
产学融合、产学研用教学模式的载体是“教学工厂”。“教学工厂”要实现五个“有利于”。有利于学生做好职业准备,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涯;有利于学生在实干中掌握技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学生独立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并拓宽普通教育。“教学工厂”的建设必须抓住三个环节。环境创设,有产学一体化的实体环境;功能结构,实现职业教学、职业培训、职业实践一体化;师资配备,足额配备培训师,实现教与学在培养目
标上完全对接。“教学工厂”的运行实现“四合一”,即“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作业与作品合一”。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技能和毕业生就业率。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给学生一个工厂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在企业环境或模拟的企业环境中,学到实际知识和技能,成为符合企业需要的现代职业人。
(三)构建“政府搭台、学校唱戏”的政府服务模式
政府应该转变角色,由一个投资人角色向服务人、协调人、监督人的转变,发挥其应有的“扶持、引导、协调、服务”功能,为职业教育“搭好台、擂好鼓”,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强大动力。
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制定出台《关于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若干意见》,以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职业院校与企业的互利、共赢,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两张皮”现象。严格落实经费政策,落实生均教育经费的拨款体制,确保城市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部分,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并及时足额拨付;采取“以奖代拨”的方式支持实训基地建设等。
科研成果转化的支持。在科研经费的申请、拨付和专利申请等方面给予职业院校提供支持和便利;同时发挥其所拥有的信息优势,帮助职业院校及时转化科研成果,为职业教育搭建快速发展平台。
学生就业的支持。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的,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属于一般职业(工种)的,应当优先从取得相应的职业院校学历证书、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经贸和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认真落实职业院校主体专业“双证互通”的规定,使每个学生毕业时除获得毕业证书以外,还获得至少一项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才及劳动力市场。
校企合作的支持。制定实施校企合作计划,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都要至少确定一所职业院校作为校企合作的伙伴,引导协调销售收入亿元以上或就业人数500人以上的企业搞好与当地职业院校的合作。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等。市经贸等有关部门“牵线搭桥”,使企业与职业院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
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在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的指导下,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订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和指导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参与制订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和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参与对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
三、职业教育产教结合办学模式的分析
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技能型人才的任务,推进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在我国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探索和研究探索的热点课题。
产教结合办学模式能促进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学校是企业的“人才工厂”,企业是学校的“人才市场”。学校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利益共同点和结合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人才”,结合点就是“合作办学”。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迅捷之路。这种“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校企合作,最终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形成产业与教学的相互支撑、企业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产教结合办学模式能促进学校形成稳定的“利益联合体”。学校和企业要“求同存异”,要积极挖掘校企双方的利益共同点和结合点,寻求合作的内在动力。要在校企合作中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加强合作制度建设,并通过合作协议和实训基地建设来加强双边合作的法律保障和组织保障。学校要始终坚持“质量是生命”的育人理念,要通过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水平“吸引”企业主动合作,逐步形成“学校信赖企业,企业支持学校,企业信赖学校,校企双方信赖”的长效合作机制。
产教结合办学模式能提升校企合作层次与文化品位。校企合作对学校而言,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渠道,但其意义与价值又不仅仅是学生就业问题;校企合作对企业而言,是解决具有一定技能人才的招工保障,但其意义与价值又不仅仅是招工问题。在实施校企合作、产学融合的办学模式改革过程中,能实现三个层面的合作。一是教学层面的合作。最初的合作,双方都是为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学校与企业的结合关系仅仅是教学层面上的共同参与,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从经费的投入到课时的分配,从课程的设置到场所的安排,都是围绕教学层面合作。二是制度层面的合作。在办学模式上校企双方从培训中心的建立到功能的定位,从培训制度到考核制度,结合双方的利益,都要制定规范的合作制度,围绕制度层面合作。三是文化层面的合作。在实施产教结合办学模式本土化的过程中,注意与现代工业文明的渗透和接轨。产教结合办学模式不仅是技能教育,而且也是企业文化的素质教育,学生在企业环境或模拟的企业环境中,成长为符合企业需要的现代职业人。
主要参考文献
1、(美)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2、(美)纳尔森著,陈树清译,《发展学生的多种智力》,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济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第四篇:药学高职专业产学结合教学模式探讨
药学高职专业产学结合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药学高职专业教育是药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医药行业整体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药学高职教育的关键在于推行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应从几方面着手,编制适合产学结合的专业培养方案,如试行一专多向、订单式、顶岗实习等培养方案;编写适合产学结合的教材;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课间见习;实行双证书或多证书制度;加强就业后再教育等。
关键词:药学高职专业;产学结合;教学模式药学高职专业教育是药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药学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在提高医药行业整体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有医药人才存在学历低,专业人才短缺,结构与我国医药事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培养出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药品生产、经营、管理、应用等一线需求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前药学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但目前一些高职医药院校培养出的药学高职毕业生,确存在着就业率低,进入行业、企业一线不适应,需花大力气进行岗前培训等现象。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及教学管理经验认为,造成以上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模式存在与行业、企业脱节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产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
1药学高职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要求并不矛盾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药学高职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药学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毕业后能适应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等工作一线需要,从事药品生产、经营、处方调配及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从以上来看,药学高职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要求并不矛盾。
12现有药学高职教育环境培养出来的学生与行业、企业要求有差距
121现有学校教育大多采用课堂教学形式,受教学场地,教辅工具限制,即使现在多媒体广泛应用示教,教学效果也不可能象实际工作环境形象、生动,学生往往存在这边学、那边忘的现象。
122即使在校内实验室、实训中心,教学基本上也是模拟性质的,加上部分高职院校由中专升格而成,或起步较晚,实训条件比较落后,实验实训设备需大量资金,也不易解决,学生实验实训条件有限,远不能与行业、企业生产一线设备相提并论,造成教学与生产实践脱节。
123学校缺乏及时的社会调研活动或准确的社会调研与统计数据,专业设置或招生规模脱离实际需求。
124现有职业院校中双师型、实践型教师较少,教师一线工作经历不足。即便学校有这方面要求,由于近年招生规模逐渐扩大,教师教学任务艰巨,也影响其参加生产实践效果,多数敷衍了事,慢慢造成教学与生产实践脱节。
125目前高职教育中教材也存在很大问题,多数教材由本科或中专教材改编而成,有些教材使用年数已久,有些科目甚至找不到合适教材,而且大多教材很少引入生产一线人员编写,随着科技指导生产日新月异,教材更新的慢节奏也造成教学与生产实践脱节。从以上环节不难推断出,现有高职教学环境培养出来的学生与行业、企业要求必然会有差距。
13产学结合有应用,但效果不佳,达不到共赢目__前很多医药高职院校也都在推行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与医院、医药企业等合作,尤其医药专业历来就重视实践教学,生产实践占1/3以上。但有些医院、企业往往不愿多接收药学高职专业实习生,学生也反映去实习就是从事些简单、重复性工作,学不到多少知识,双方合作效果不佳,不能达到共赢。究其原因: 131目前招生规模扩大,一次性进入医院、企业生产实践人数超过了其承受能力,社会上缺乏一定数量的对口生产实践单位,有些医院、企业教学要求不能保证。
132学校空有热情,不能为医院、企业解决实际问题,送出去的学生不能短期内经过培训为医院、企业使用,学校又经常不切实际提出各种要求,医院、企业积极性不高。
133医院、企业太过实际,存在短期行为,有些医院、企业教学意识不强,停留在协议层面下的产学结合比较普遍。
2解决思路21明析产学结合内涵,把产学结合理念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产学结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产是指产业界(对药学高职而言主要指医院及医药企业),学这里指医药高职院校。产学结合是企业、高职院校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在利益比较的基础上寻求相互需求的过程[1]。产学结合办学能够将学生的学校教育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将学校学习和社会生产部门实践相结合,将教学领域和生产领域融为一体,使学生接触更多类型专业工作环境,更好地学习专业技能,其实质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学校和企业是两个不同利益集团,学校以育人为本,追求社会效益,企业以盈利为本,追求经济效益,产学结合关键是处理好企业和院校的利益关系,把产学结合理念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22编制适合产学结合的专业培养方案,试行多特色培养方案
221专业培养方案是学生教育的根本依据,而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是否科学合理,是学生培养质量好坏的重要前提,高职院校要实行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就必须制定适合产学结合的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应把握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恰当比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基本出发点,加强实践技能,注重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相互渗透,并处理好学生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关系。药学专业应以药为核心,突出药品生产、质量检验、经营管理、营销能力及临床用药等能力的培养。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及修改应引入生产一线专家共同进行。
222试行一专多向培养方案学生入学时,统一根据既定普通药学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培养,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前一学期,针对学生就业去向和工作内容设置不同的能力方向课程,突出专向能力训练,经过专向强化训练,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受到其生产实践单位青睐。
223试行订单式培养方案所谓订单式培养,是指院校针对用人单位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合作。通过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地点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2]。订单式培养方案解决了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实现了高等职业院校与学生、企业三赢的目的,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是人才和技术。从企业的角度,企业为自己培养后备人才,表现地更为积极主动,愿意付出和投入,并获得了学校的技术服务和成果;从学生的角度,学生获得了优质的教育服务,打下能够顺利就业、继续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良好基础;从学校的角度,学校圆满完成了培养人才目的,并得到了企业技术、设备等优质实践教学资源。三者既追求各自的价值目标,又形成了共赢的局面。
224试行顶岗实习培养方案顶岗实习是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形式,学生的校外顶岗实习已成为高职院校探索产学结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医药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在生产实践期间可试行半年生产实习,半年顶岗实习模式。23编写适合产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教材教材的编写应聘请教育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编写,定期改版或重编,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24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一线高级技术人员引进学校,充实师资队伍高等职业教育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要求高等职业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即双师型教师[3]。双师型教师是培养合格高职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基础,也是产学结合的前提,高职院校教师应定期到生产一线参加生产实践,以增强自身实践技能,学校也可聘请高级药技人员进校兼任教师,充实职业院校的双师型、实践型师资队伍。
25加强课间见习使学生极早熟悉将来工作环境,__认识到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缩短职教学生走上一线岗位的周期。
26实行双证书或多证书制度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职业教育法第八条规定: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是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的结果,是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职业资格证书与某一行业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这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职业资格证书也是进入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准入证,实行双证书或多证书制度,真正把产学结合起来,引导了职业教育,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促进了劳动就业。
27加强就业后再教育毕业生进入生产一线后,职业院校应继续加强就业后再教育,定期为行业企业一线员工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提高行业、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了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凝聚力,也是职业院校产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延伸。
第五篇:01“工学结合,产教研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工学结合、产教研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文章摘要]实践证明,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产教研合一”可以打破以理论教学为主导、实践教学为辅助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发挥出职业教育的人才师资优势,体现出职业教育特色。本文从“工学结合、产教研合一“的目的、过程、成果,结合我校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专业建设具体实施过程,论述了职业教育开展“工学结合、产教研合一”人才培养的目的与意义,使学生最终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对我校其它专业建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关键词]
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专业
工学结合产教研合一
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产教研合一”对于职业类院校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是培养职业师资和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我校在浙西地区担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要完成好这一任务,必须走工学结合、产教研合一的改革发展之路。加强对这一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是学校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这是一种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及就业能力出发,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应用性专门人才;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师资的一种教育模式。在学校依托行业,走“工学结合、产教研合一”办学的总体思路指导下,结合我校自身的特点,形成了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积极主动地为制造类行业企业服务,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并且成效明显。同时,我校为企业提供业务指导,人员培训、技术攻关、技术推广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效益。
以下是通过我校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专业培养实践来具体的阐述“工学结合、产教研合一“的可行性。
一、“工学结合、产教研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根据企业和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
我国数控技术发展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通过“六五“期间引进数控技术,“七五”期间消化吸收,我国数控技术和数控产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数控产业发展迅速.2003年开始,中国就成了全球最大的机床消费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数控机床进口国。目前机械加工设备的数控化率也在提高,1999年,我们国家机械加工设备数控化率是5-8%,目前预计是20-30%之间。
我国现有数控机床生产厂家100多家,生产数控产品几千种以上。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中国数控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广阔的发展市场和无限的发展潜力.由于市场中数控机床的不断增加,企业需要的数控机床装配和维修人才也必然加大,所以催生了我校对该专业的技术人员的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以市场为导向,实用和够用为目标。课程开发和教学计划的制定,都是根据企业的需要由企业组织专家提出方案,学院专业教研室结合学院实际进行适当调整合作完成的,理论与实践一比一开展教学。
2.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
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学生。企业和学院联系紧密,成立相关的冠名班或签订联合培养协议。这样企业会感到学生质量的高低,就像自己的产品一样,影响着企业的声誉,所以企业也会全力以赴的投入到人才的培养中。
我院具体的培养方式是:以典型产品为载体的1年校内打基础、1年交替做实训、1年企业去顶岗实习,使学生能力不断提升,最终实现毕业生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对接。
学生按企业的标准实习,不仅学到了技能,还锻炼了企业所需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最终理论与实践合一,能动手会动脑.3。积极推进校企全方面合作
1)
本专业教师服务企业
我校教师一方面担任学校正常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还组织时间下厂学习实践、替企业解决难题。
在浙江永力达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实习期间,我校教师为浙江永力达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攻关。为企业设计更加安全、可靠的电气图纸,使企业生产的数控机床控制性能更加稳定,并且节省造价;在该企业机械装配工艺方面,提出了不少合理的建议供其参考;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把学校的先进检测设备——激光干涉仪,用于该企业产品的精度检测,使该企业生产的数控机床质量和性能都有大的提高。
除此之外,我校与杭州友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杭州乔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浙江凯达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集团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浙江开山集团等省内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资源共享,学校教师也多次给这些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2)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技能鉴定
我校立足于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在培养我校学生的同时也为企业培养员工,提高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建校以来开展至今的车工、机修钳工、维修电工、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等工种,从初级到高级技师各层次的培训和技能鉴定累计达五万多人。
利用在制造业及相关专业领域的技术优势,大力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学校的技术资源不同程度地向企业和社会开放;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开展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帮助企业进行上岗培训和技术等级考证培训,为衢州市乃至浙江省的各大企业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4。以该专业为特色开展专业群建设
我校与浙江工业大学教科学院签订“高技能人才培养院校合作协议书”,该项目是衢州市山海协作48个重点投资贸易项目之一.具体合作内容:一是由教科学院指导我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建设;二是由教科学院帮助我校提升师资和教科研水平;三是由教科学院支持和指导我校完成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专业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
通过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重点建设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教改成果,引领机械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方向,提升整个机电设备类专业群的整体建设水平,构建以数控专业为龙头的优化专业群,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通过项目建设,使数控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在省内职业学校中起到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成为优质教学资源能够共享的省级品牌专业。
二、“工学结合、产教研合一”,校企“双赢”
学校教师在产教研合一的活动中,不仅熟悉了专业技能,还学会适用于职业院校管理方面的企业7S管理方法。使教师成为上讲台能讲课,到车间能动手的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更使学校在这活动中收获了一些合作项目,让学生在真正实用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改进中得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锻炼与提高。
在工学结合实训过程中,企业提供设备及实训材料,派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当指导教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把产品直接作为实训教学的仪器设备,实现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既密切了校企关系,也丰富了学校实训教学的内容,也让学生能及时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锻炼了技能和适应企业的能力。
在“工学结合、产教研合一”的过程中,学校为企业带去了新技术新工艺。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为企业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对于中小企业显得更为重要。
三、“工学结合、产教研合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现在“工学结合、产教研合一”的模式教育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虽然已经初见成效,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投入还不足,校企联合基础薄弱,合作机制不完善,以及合作理论研究滞后等。因此,职业教育应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校企合作力度;建立多样的合作形式;构建良好的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合作的理论与方法。具体如下:
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技术市场的中介功能,积极参加技术市场的各项活动.一方面,在配合技术市场的工作中,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及交易会,展销会等宣传手段,宣传自己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向企业发布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信息,推广自己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利用技术交易会,技术洽谈会等活动,了解企业急需的技术,随时调整自己的科研方向,为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校的科研成果流通与交易,实现科研成果向工业化生产转化,人才服务于企业。学校以技术入股,“工学结合,产教研合一”等多种形式与企业联合。
四、“工学结合、产教研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所以把建立工学结合、产教研合一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产业的升级换代,教育的改革探索,科技体制的创新,都在深情呼唤“工学结合、产教研合一“的真正实现。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产教研合一”,可以打破以理论教学为主导、实践教学为辅助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办出职业教育特色;可以保证所设专业、教学计划、技术技能等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广泛的物质条件和教学实践手段,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实践能力;可以保证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较高的就业率;可以为培养“双师素质"师资队伍提供保障;同时,可以提高合作企业职工队伍素质和经济效益.适于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童山东,任开隆。职业方法能力.人民出版社,2007。7
[2]冯伟过,徐静,姜红.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