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2013年北京市基础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关于2013年北京市基础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工作通知
各区县教委小教科和中教科(义教科和高中科)、教科所:
依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整合课程改革表彰项目的通知》(京教基[2010]15号)的精神,将开展2012~2013学年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工作,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本年度参与北京市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均可参加评选活动。其中,区县相关部门、学校、年级组均可作为先进单位评选对象;区县教育管理者、教育科研工作者、学校干部、教师、区县和学校网络管理人员均可作为先进个人评选对象。
二、推荐名额
各区县按照《各区县基础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推荐数量表》分别推荐小学、初中、高中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推荐数量表附后)
三、推荐程序
(一)各区县教委业务部门依据《北京市基础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工作方案》要求,负责组织申报和初选。
(二)市级专家评审小组对区县申报的材料进行复评,确定“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建议名单,并提交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认定。
(三)参评单位和个人按要求分别填写《北京市基础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先进单位申报表》(详见附件1)、《北京市基础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先进个人申报表》(详见附件2)。其中,参评总结材料要求如下:
1.参评总结材料要依据北京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精神和要求,实事求是地反映单位或个人开展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1)先进单位材料:围绕评价的规划设计、机制建设、组织管理、协调指导等方面,重点总结实施策略、取得的成效、创新点、反思和体会等内容。
(2)先进个人材料:
任课教师、班主任——围绕学生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合作与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发展等评价主题,选择一个或者几个评价主题进行重点总结。
组织管理者——从区县、学校、年级、班级等层面,围绕如何组织、指导和协调教师、学生、同学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角度,重点总结实施策略、取得的成效、创新点、反思和体会等内容。
2.参评总结材料形式:总结、论文、案例等。
3.全文在3000~5000字。文中引文必须注明出处,页面设置一律用A4,标题字体用三号楷体加粗,正文字体用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四、报送时间和要求
请各区县于2013年6月17日之前将申报表及其目录(格式附后)的纸质文本(各一份)报送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秘书室,并将申报表和目录的电子文本发送到jijiaosuopjsh09@163.com。
1.申报材料电子文件夹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先进申报材料文件夹(含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两个文件夹)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先进申报材料文件夹(含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两个文件夹)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先进申报材料文件夹(含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两个文件夹)2.申报表编号方法
各区县将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申报表分别进行编号,编号格式为“区县编号+学段编号+序号”。纸质文本与电子文本编号须一致。
举例:
010103 表示东城区小学阶段综合素质评价先进单位第3份申报材料的编号 060204 表示海淀区初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先进单位第4份申报材料的编号 050309 表示朝阳区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先进个人第9份申报材料的编号 区县编号:
01东城(北片)02东城(南片)03西城(北区)04西城(南区)05朝阳区06海淀区07丰台区08石景山区09门头沟区10昌平区11大兴区12房山区13通州区14顺义区15怀柔区16密云县17平谷区18延庆县19燕山 学段编号:
01小学02初中03高中3.申报表的电子稿命名方法
各区县将申报表电子稿分别进行命名,先进单位命名格式为“申报表编号+被推荐单位名称”,先进个人命名格式为“申报表编号+单位名称+被推荐人姓名”。
五、联系人及方式
联系人: 邢利红84645990 ;杜文平84649100;王亚东84654574 电子邮箱:jijiaosuopjsh09@163.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5号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10
1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申报表可从课程网()的“工作文档”栏目中下载。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一处、二处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公章)
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进项目组
2013年3月12日
附:各区县基础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推荐数量表
第二篇: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
发布时间: 2009 年 4 月 17 日 阅读次数: 附件 1
510
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规定的教育总目标、初中阶段的具体培养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 号)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教 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 号)精神和现代教育评价思想研究制定的。
一、评价的目的 1.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评价指标导向和评价信息反馈,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明确发展方向,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 础上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同时,综合素质的评价结果可为初中学生 升入高级中等级学校提供参考。2.通过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发展观、学生 和评价观,转变教育教学行为和方式,运用科学的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对学 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引导和帮助学生发展。3.通过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家长和社会逐步形成科学的观念,营造有 利于学生发展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二、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 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发展水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使学生明确自己发展的努力方向,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健康发展。
(二)过程性原则 过程性原则是指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贯穿于知识技能的学习、良好思想 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 和多种潜能的开发、增强体质等学生素质全面与和谐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实 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每个学生的发展过程都得到优化,素质不断得 到提高和发展。
(三)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是指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必须面对全体学生,以引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 生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发展目 标为导向,激励评价对象不断进取,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四)自主性原则 自主性原则是指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评价活动。通过设计综合的评价内容、多元的评价主体、多样的评价方式,在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引导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评
价活动。
(五)共同建构原则 共同建构原则是指由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通过沟通、协商共同建构评价结
果。在共同建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过程中,使评价结果得到评价 对象的认同,更好地发挥评价结果促进评价对象发展的作用。
三、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 号)“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将学生发展目标分为基础 中 将学生发展目标分为基础 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 学科学习目标。性发展目标 学科学习目标。其中,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 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学科学习目 标是指各学科课程标准已经列出本学科学习的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 的目标。根据“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的要求,制定了北京市初中学 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是由基础指标和发展指标两部分 构成。
(一)基础指标 基础指标是国家依据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向中小学生基本素质提出的要 求,是所有初中学生都应达到的基本目标,立足于学生走入社会后的生存和 生活能力。它包括: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四方面。
(二)发展指标 发展指标是依据国家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对初中学生拓展性发展的引导性 指标,是指学生在共性指标发展的基础上,体现学生个人与众不同的特长,也就是为学生提供根据自身的生理、心理、知识、能力发展的特点进行选择,立足于走入社会后的竞争能力。它包括:个性发展特长、有新意的劳动和活 动成果等。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与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要素 工具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J1.道德品质 ·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情境测验 关心集体 ·日常观察
一、·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 记录 ·日常观察 思想 ·对个人的行为负责 记录 道德 ·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J2.公民素养 ·人物推选 ·具有社会责任感 基 卡 ·保护环境 础 ·具备奥林匹克基本常识 指 ·理解奥林匹克基本精神 标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J3.知识技能 ·在相关学科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纸笔测验 水平·情境测验
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卷调查 学业 ·合作学习的能力 ·人物推选 成就 J4.学习能力 ·独立探究的能力 卡 ·搜集、识别、管理、使用信息的能 力
J5.学业情感
·问卷调查 ·卫生习惯 J6.体育锻炼、·身体形态 ·保健习惯和方法
法 测量
三、个人健康技能 ·健康意识 ·身体机能 身体 ·健康的生活方式 测量 健康 J7.身体形态 ·符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 ·身体素质 J8.身体机能 ·符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 测量 J9.身体素质 ·符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 ·了解自我 ·情境测验 J10.自我认识 ·调控自我 ·调查问卷
四、·关心、尊重他人 ·日常观察 心理 J11.人际关系 ·明辨是非,正常交往 记录 健康 ·人物推选 J12.适应环境 ·适应学习环境的能力 卡 的能力 ·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学科特长 F1.特长 ·体育运动特长 ·艺术特长 发
五、F2.有新意的 展 ·事实描述 个性 劳动和活动成 指 发展 果 标 F3.其他(自 己选择)(三)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采用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相结 合的评价标准体系,并更加重视个体内差异评价标准的运用。绝对评价可以 确定学生与客观标准的差距,相对评价可以确定学生在集体中的相对位置,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在充分认识学生成长环境的基础上将学生的现在与过去进 行比较,或者对学生若干侧面进行比较。通过综合运用多个评价标准体系对 学生进行评价,使不同认知水平、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 到提高,引导所有学生都充满信心地朝着各自理想的目标发展,从而体现学 生发展的自主性和个性化。
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性评价
(一)实施形成性评价的基本条件
1、教师需要树立自觉的评价意识。教师的自觉评价意识是实施初中学生综合 素质形成性评价的关键。特别是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要树立自 觉的评价意识,把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自觉评价活动,转变成为自觉的 评价行为。教师如能将不自觉的评价活动,转变成为自觉的评价行为,就不 会把评价作为“额外”负担。
·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反思能力 ·学习态度 ·学习兴趣 ·学习意志 ·学业价值观 ·体育锻炼习惯和方法
2、教师需要掌握基本的评价方法。教师掌握形成性评价的基本方法,也是实 施形成性评价不可或缺的条件。如观察法、轶事记录法、评定法、投射法、行为分析法、评价语言使用法等都是形成性评价经常使用的基本方法。
3、教师需要将评价过程与教育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形成性评价是在学校教育 教学过程中进行,以促进学生实现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评价。要改变以往将评 价孤立于教育教学之外,按统一格式要求和固定程序进行评价的操作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策略,将形成性评价作为教育教 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教学
的过程也就是形成性评价的过程,教育教学工 作完成的同时,也就完成了形成性评价,以提高评价的可行性,减轻教师对 学生实施评价的工作负担。
(二)形成性评价的主体 为了更好地发挥不同评价主体的作用,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形成性评价实施 过程中,要根据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的了解程度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不同 评价主体的评价内容,以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防止评价的盲目性,保证 评价结果的有效性,教师、同学、家长和学生本人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 体。
(三)形成性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是实现评价目的的重要保证之一。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过 程中既重视观察、访谈、论文式测验等定性评价方法的使用,又不能忽视纸 笔测验等一些定量评价方法的使用;既重视社会实践、实际操作等评价方法 的使用,又不能忽视模拟实践,情景测验等评价方法的使用;既重视使用以 等级表示评价结果的方式,也不能忽视用数量表示评价结果的方式;既重视 书面评价、口头评价方式的使用,也不能忽视情感的、行为动作评价方式的 使用,以取得最佳评价效果。
(四)形成性评价的实施
1、综合素质的平时评价。平时评价是指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综合素 质点滴进步的行为表现的事迹所进行的评价。平时评价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记录袋”为手段记录和储存评价信息,用多 元主体评价和共同建构的方式取得评价结果,综合素质发展记录袋以《北京 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评价内容为依据进行分类,把能 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过程的、有代表性的信息及时记入“综合素质记录 袋”。用“综合素质发展记录袋”搜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过程的评价信息和 取得评价结果的过程,是多元主体评价和共同建构评价结果的过程。学生本人和班主任以及各学科任课教师要随时把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点滴进步 的事迹材料放入“综合素质记录袋”,具体方法包括:(1)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与老师协商取得评价结果的方法。在日常教育教 学活动中,学生自己认为有值得记录的事迹时,可主动向相关老师提出添加 记录的要求,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认定并记录在册。(2)以教师评价为主,与学生协商取得评价结果的方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将那些有代表性的,能反映学生发展的表现提出来,征得学生同意后,存入“综合素质发展记录袋”。(3)同学互相协商取得评价结果的方法。小组同学之间定期对“综合素质发 展记录袋”的信息资料进行交流、补充和评价,这既是一个
相互学习,取他 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共同提高的过程,也是小组同学相互之间对某同学,某
一行为表现共同协商,达成共识取得有关教师同意之后,依次记入“综合素 质发展记录袋”。(4)社会有关部门评价为主的评价方法。社会有关部门,如交通、环卫、文 体场所、商场书店等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士对学生表扬奖励的材料,经由学校 相关老师认定后装入“成长记录袋”。
2、综合素质学期中评价。每学期中学习小组以“成长记录袋”事迹为依据,根据平时了解对本组学生进行一次评价(操作方法见《评价手册实施方法》)以使每个学生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3、综合素质学期末评价。学期末评价是指学期结束时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 的评价,评价的目的是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学期末综合素质发展达到的实际 水平,为教师、学校和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水平提供信息依据。(1)多主体综合评价。学期末多主体综合评价于学期结束前进行;以学习小 组为单位,按《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手册》规定的项目、按《初中学生综 合素质发展手册实施办法》(见附件)的要求进行,将评价结果(等级)记 入“评价手册”相应栏目内。(2)评价工具评价。用评价工具对学生学期末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是指于学 期结束前使用各种评价工具搜集评价信息,以评价信息为依据对学生学期来 综合素质发展水平做出价值判断。用评价工具搜集评价信息每学期进行一次,用“等级”表示评价结果,于学期结束前进行。用评价工具搜集评价信息进 行学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操作办法在各评价工具中都有使用说明。同时,还可将评价工具的评价结果与多主体评价结果对照分析,探索形成性 评价的规律。
4、综合素质学期评价。学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由学期多主体综合评价 结果与用评价工具搜集评价信息的评价结果整合而成。(整合的方法见《手 册使用方法》)。
(五)形成性评价结果的应用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形成性评价结果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为教师在学生的后续学习中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信息 依据; 二是为学生和家长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发展的目标提供参考; 三是用来汇总学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使学生本人、学生家长以及教师 全面了解学生学期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
五、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 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在学生初中毕业时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的具有鉴 定功能的总结性评价,评价结果应反映学生三
(四)年来思想道德、学业成 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等
方面达到的水平。初中毕业生综合素 质评价结果具有鉴定和为选拔提供参考的功能和作用。制定工作计划,(一)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责任 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第一责任人是校长(或主管校长),第一责任人 要把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初中毕业生的工作结合起来,制定工作计划。按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指标把各项评价工 作任务具体落实到各工作部门,并指定负责人,在执行工作计划的过程中要 随时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1]搜集学生的相关评价信 各学校负责人要组织人力,使用规定的评价工具[1] [1]
息,按照评价工具的设计要求统计、分析评价信息,对各项评价指标做出价 值判断,取得评价结果。
(二)利用评价工具搜集信息 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根据不同指标的内涵分别采用测量法、测验法、文献资料法以及与其相应的工具搜集评价信息。1.思想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学业情感;体育锻炼习惯、卫生保健习惯; 自我认识、人际关系、适应环境等指标包含的评价要素,用“评价量表”、“调查问卷”搜集评价信息。2.知识技能及其包含的评价要素,用纸笔测验、情景测验等搜集评价信息。3.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指标,依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 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教体艺〔2002〕12 号)搜集评价信息。4.个性特长、有新意的劳动和活动成果等,用文献资料法搜集评价信息。
(三)分析评价信息并获取评价结果 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由四部分构成: 一是思想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学业情感;体育锻炼习惯、个人健康 技能的掌握;自我认识、人际关系、适应环境等指标的评价结果,用评价量 表、调查问卷、测量器材搜集评价信息,通过分析评价信息形成毕业综合评 价结果,用“等级”表示。二是知识技能评价结果,用考试法搜集评价信息,将毕业考试成绩作为学生 毕业综合评价结果,用“百分制”表示。三是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指标,用测量器材搜集评价信息,形 成评价结果,用“百分制”表示。四是特长、有新意的劳动和活动成果等的评价结果,用文献资料法搜集评价 信息,将学生三年来获奖、受表彰的事实进行汇总形成毕业评价结果,用“书 面语言”描述表示。五是班主任“评语”,由班主任对学生三年来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体健 康、心理健康、个性发展发展达到的水平做出全面评价,特别要肯定学生的 优势和发展潜能,并明确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四
第三篇: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操作步骤
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
学生及家长使用说明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初中阶段学生进行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评价,是初中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系统自本学年初一年级开始使用,每学期至少填写一次。
学生操作步骤:
1.登录电子平台主页:http://bjxspj.bjedu.cn。选择登录身份(学生)、学校区县、校名,输入用户名、密码。用户名为学籍号,密码默认为111111,请登录后修改密码,以防别人冒用身份登录修改信息。如果忘记密码,告知班主任,由班主任重置。
2.评价分为两部分:“自我评价”和“评价同学”。
3.“自我评价”共有9个一级栏目,凡是标记“*”的栏目都含有必填项,如:点开“学期结束时的我”,展开二级栏目,其中“学期末的我”标记为“*”,表明其为必填项,要在评价内容栏填写相关评价信息。
4.“评价同学”里仅一项“合作与交流”标记为“*”,是必填项。选中要评价的学生姓名,在评价内容里填写相关评价信息。
5.评价完成后,可通过“查看评价”检查是否所有必填项都已完成。
6.所有非必填项鼓励填写。
家长操作步骤:
1.登录电子平台主页:http://bjxspj.bjedu.cn。选择登录身份(家长)、学校区县、校名,输入用户名、密码。家长用户名为“学生学籍号_jz”(参考登录页面下方的详细说明),密码默认为111111。
2.登陆后,单击“评价孩子”,二级栏目下只有一个必填项“家长评语和期望”,其他栏目鼓励填写。
第四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实施方案(讨论稿)
一、指导思想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构建内容全面、方法科学、程序规范、结果客观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整体表现,既关注全体发展又关注个体差异,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能,实现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2、发展性原则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3、民主性原则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开展有效的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及时反馈,增进理解与沟通,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
4、多样化原则把成长记录与学科模块测试结合起来,把学业水平测试与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实验操作等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
5、可操作性原则评价过程简便、直观、易操作,逐步实现评价操作与管理的信息化。
6、客观性原则建立、健全评价管理和监督制度,不断完善评价方法,确保对学生的评价全面、客观、具体、实事求是,增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效性。
三、组织机构
1、成立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
主任:
副主任:
委员:
主要职责:负责制定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方案和标准,组织和指导评价工作,认定评价结果,受理咨询和申诉申请。
2、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指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下设办公室:
主任:
成员:
主要职责:具体负责学生学分的评定、登记和录入、建档等组织工作。
3、成立年级(分A、B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年级组(部)选五名教师代表,四——六名学生代表主要职责:负责审核各班级评价结果,组织咨询和复核。
4、成立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
组长:各班主任
成员:各班小团队辅导老师(须有体育或艺术教师)学生四人(建议班长、体育委员、文娱委员、生活委员参加)。
主要职责: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的基础上,具体评价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评价结果呈现方式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为评定等级。评定等级指每个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定结果以等级方式呈现,分为A、B、C、D四个等级。
五、评价程序
综合素质评价分为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阶段性评价是学生每学期结束后进行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高中毕业时进行的评价。
学生使用统一格式的“普通高中学生成长档案袋”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综合素质评价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成员间互评)、班级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年级审核,学校认定的步骤进行。
1、学生自评。
学生在班主任和小团队辅导老师指导下,按照生活德育课程化修炼实施方案及综合素质评价细则,依据学生成长档案袋记录,每周对自己作出一次客观公正的评价。自我评价重在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长的快乐,认识存在的不足,明确发展的方向。
2、学生互评。
学生在班主任和小团队辅导老师指导下,小团队成员之间按照生活德育课程化修炼实施方案及综合素质评价细则,依据学生成长档案袋记录,结合平时的观察了解,采取讨论和不记名方式对班级内(小组内)每个同
学进行评价,每周进行一次。学生互评重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相互促进,侧重在帮助同学总结成绩、发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3、班级评价。
班级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成员由班主任、小团队辅导教师、学生代表组成,班主任任组长。评价小组由七——九人组成,其教师代表须是本班任课教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诚信品质。小组成员名单要在评价工作正式开展一周前向全班学生公布,并得到2/3以上学生的同意。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负责对学生成长档案袋的真实性和学生自评、互评结果的客观公正性进行审查,并对获A等和D等学生的情况进行认真复核。班级评价小组在尊重学生自评和互评结果的基础上,对有争议的结果,可根据学生档案袋材料和实际表现重新评价,并注明理由。
4、家长评价。
每学期在学生学业通知书上设计家长评价一栏,家长对孩子的综合素质按照家长会时的要求进行描述性评价,评价结果要由学生本人真实地录入成长记录袋。
5、年级审核。年级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成员由年级主任、教师和学生代表7——9人组成,年级主任任组长。年级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负责审核各班级评价结果,组织咨询和复核。
6、学校认定。学校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成员由校长、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校长任主任。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方案和标准,组织和指导评价工作,认定评价结果,受理咨询和申诉申请。
7、申诉和复核。学校要将评价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学生及其家长若对评价结果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提出申诉。学校从收到申诉之日起10日内组织复核并给予书面答复。
六、评价结果呈现
“公民道德素养”、“交流与合作”、“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运动与健康”、“ 审美与表现”分为A(80分以上)、B(79—70分)、C(69—60分)、D(60分以下)四个等级。评价结果为A或D等者,需在备注栏注明原因,并尽可能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各维度获“A”等的学生比例原则上平行班、特优班、宏志班分别不超过30%、50%、60%。对身体有缺陷的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评价中,可酌情减少评价指标或降低评价标准。综合素质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在综合高中阶段各学期的评价结果(高
一、高
二、高三各占30%、30%、40%)的基础上确定,所有评价均记入学生成长档案。对获得优秀或A等的学生给予全校公示,对不合格或D等的学生通知其本人。被评学生对结果产生异议的,可以提交申请和相关证据由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小组及时予以复议,并给出最终评价结果。
七、本实施方案的解释权在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
第五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使学校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和山东省、滨州市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素质教育推进的实际,特制定程坞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
一、评价内容
1.检测性学科评价(50%)。
按照教学计划规定所开设的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美术、音乐、体育、英语、信息技术等课程,根据学生各类作业的检查、各项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性检测、学期末的考试,以及学生的其他表现,实行等级制进行评价。
2.考查性学科(项目)评价(50%)。
(1)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内容以我们中国传统的艺术项目为主,有花样跳绳、转手绢、剪纸、球类、竹竿舞、丝网花、折纸、串珠等项目。学生们选修活动项目,学校效果评分为入门(D)、合格(C)、优秀(B)、特长(A)四级,学期末学生自主申报验收,成绩计入学生素质评价手册。
(2)地方课程:各门地方课程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校意见制定的评价方案,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和阶段性评价。
(3)综合实践活动:依据每次活动效果评价结果分为四个等级:优秀(A)、良好(B)、及格(C)、不及格(D)。
(4)读书工程:依据各年级等级考评细则确定学生等级,特级、五级=A,四级=B,三级=C,二级、一级=D。
(5)成长记录袋评价:按成长记录册中设计的栏目,让学生定期认真填写,教师要写好综合性的鼓励性评语。评价结果一般分为三个等级:优秀(A)、良好(B)、一般(C)。
(6)参与各类竞赛活动:依据活动结果等次转化为A、B、C、D四级计入学生素质评价手册。
二、评价形式
1.检测性学科评价。
学生检测性学科评价按时间关系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终结性评价指学生在一学期或者一学年结束时开展的集中性评价。评价方式分为书面测试和非书面测试两种,书面测试和非书面测试都贯穿于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之中。
2.考查性学科(项目)评价。
学生考查性学科(项目)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班级评价、综合评价的形式。
(1)学生自评。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强调学生的反思品质,自评正是促进学生反思能力发展的最佳途径。通过自评,学生对照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表现、进步和努力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自我提醒、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促进成长。
(2)学生互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即小组内的每一位同学都作为评价的主体,也是被评价的对象,通过互评,全面、真实地形成对被评价者的认识,看到他人眼中的自我,在评价他人的同时对自身也进行反思。
(3)班级评价。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班级评价小组,班主任任组长。班主任和学生干部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在学习、活动、生活等过程中的了解和观察对全体同学进行等级评价。
三、评价结果的运用
在评价过程中,单项科目直接进行等级评定,综合评价时采取“等级——分数——等级”方式转换。其转换方法一般为:单项科目A、B、C、D等级分别转化成4、3、2、1分(重要科目提高分值);检测性学科和考查性学科评价结果最终分别按50分转化。综合评价时,把以上两项得分相加后再转化成等级:低年级90分以上为优秀(A),75分——89分为良好(B),60分——74分为及格(C),60分以下为不及格(D);高年级85分以上为优秀(A),75分——84分为良好(B),60分——74分为及格(C),60分以下为不及格(D)。
每学期、学年结束时学校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填写《学生素质报告手册》。《学生素质报告手册》放假时交给学生拿回家向家长或监护人报告,并由家长或监护人写上“家长的话”和签名,开学后学生把《手册》拿回学校交给班主任保管。
通过两学期的运行,本办法激起了师生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信心和激情,教法、学法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和校内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实现了学校健康、科学、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