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识字教学新课程一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
关于一年级语文课堂识字教学的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的重点是“走进阅读”,而阅读的基础是要有一定的识字量。过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少,阅读速度过慢,学生识字的潜能没有很好的发挥,致使学生迟迟不能很好的进入阅读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学生学习好语文很重要的是要培养其阅读兴趣和习惯。而这种兴趣和习惯在学生初学语文时就应该培养。
要走进阅读,首先必须解决识字问题。我们的语文教材识字量大,阅读篇幅长,且根据我们的教学计划,每两天孩子们就要在熟练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认识十几个汉字,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我们认为:识字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发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其特有的经验作为记忆的支柱形成联想,才能比较牢固地建立起字形与音、义的联系,记忆的效果也才会好。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会认”和“会写”两种不同要求。而今,新课程一年级语文教科书又加强了整合性,提前了学生的阅读时间,一年级的识字量大大增加。因而,使识字教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引起了许多教师及家长的质疑,也为我们能够制定出及时、有效的识字的体
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作为一线教师更渴望有一种适合我们的教学识字的体系。因此,我们创建了字形剖析与音、义结合,整体认知的识字教学体系。
二、研究目标:
是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过程中积累语言材料,在生动的语言材料的阅读中巩固所识生字,发展语言,使学生能够做到识字、阅读、发展语言互相促进。
三、研究内容:
1、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愿望和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教育心理学认为,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因此,依据学生年龄特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无意记忆在识字上的潜力,让学生在阅读初中活动中反复多次和汉字见面,让课文生字的出现和讲解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2、在突破传统识字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一种适合低年级学生兴趣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识字教学模式。
3、探索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方式与途径,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加强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4、通过长期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从而发展学生个性,提高综合素质。
5、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同时将识字的兴趣放在重要的位置;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认读的同时,与一些生活经验紧密结合,把识字教学引入生活中的每个环节,拓宽识字渠道
四、识字教学的理论依据:
有人担心,大量识字,提前读写,对初入学的孩子来说,大脑能承受得了吗?从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研究大脑发育水平的结果就可以看出学龄儿童的大脑潜能是巨大的,是有待发掘的。但识字的关键在于建立字形与音、义的联系。在以往机械的识字方式中,学生建立这种联系只是依靠枯燥乏味的认读和课后大量的机械抄写,并未通过积极的思考去精细分析生字的形音义,因而识记的效果不好。只有当学生发挥了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其特有的经验作为记忆的支柱形成联想,或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特别是形声规律对形音义进行有意识记,才能比较牢固地建立起字形与音、义的联系。近年来一些专家在语言认知心理研究中发现,字词语义的心理贮存是按以具体到抽象的社会生活经验的意义纬度进行的。因此,先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从整体上感知,再来学习单个具体的生字,充分尊重了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符合人类语言认知规律。另外识字教学还必须遵循以
下的原则:
1、渐进性原则。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从较低能力层次向较高层次逐步发展的原则,遵循从“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的渐进性原则。
2、实践性原则。《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要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很显然是让学生更多去实践,通过自己拼读、自己识记、自己理解、自己归纳、自己纠错等一系列亲身识字、写字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写字能力,最终实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3、知情统一原则。赫尔巴特主张“要使教育心理化”。我们要让识字写字教学成为学生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相互统一的优化过程。在教学中,要教学生识字,同时又要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主动想学,主动去学,让知识、方法和情感在识字写字过程中得到完美的整合,达到知情统一的目的。
4、分层教育原则。分层教育所蕴含的教学理念是“因学而教”。在教学中对程度不同、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能力强的,鼓励优先发展,不限制发展;能力弱的,允许暂时落后,实行特殊照顾,但要有严格的最低要求。
5、生活性原则。训练的过程中,始终以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标,选择利于学生未来发展,适应未来生活需要的内容,利用充足的生活素材着重进行生活识字的训练。
五、识字教学的实践操作:
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朗读全文,圈一圈不认识到字,借助上下文及拼音自学生字,教师范读、正音,将这些字提炼出来重点识记解析字理、感知细节,然后再将其放回课文整体感知。这样的随文识字是把朗读和识字融为一体,在朗读中识字,在识字中朗读。教学开始,她先请同学们按照下面的程序自学生字。其程序是:在课文中划出生字(词)——自己拼读生字字音—自己拼读词语读音—同座同学互相帮助,如相互指认等。由于一年级学生辩认字形不够精细,有的字比较难学,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我们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字理点拨法。如生字中的“星”、“男”两个字我会说星星借助太阳的光芒所以我们说日生星;田里最有力气的人是男人。
2、歌诀法,如,教”互”字,可引导学生用歌诀”上一下一,倒七正七,互相学习”来帮助记忆。
3、字形点拨法,如,教”牧”字,点出””是”牛”的变形,”攵”是手拿鞭、棍的意思,而手拿鞭子放牛,正是”牧”的本义。
4、演示法,如教”灭”字,可进行火上加盖东西以灭火的演示。
5、联想法,如,教”沙”字,启发学生想像河水少会看到什么—水少而沙现。
6、猜谜法,如,教”画”字,老师可说出谜面”空山中间一方田”,让学生猜。这些识字教学法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强化儿童对汉字音形义的记忆,能有效地预防错别字的产生和减少错别字,有利于儿童观察能力、理解
能力和想像力的培养。这样进行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效果也比较好。
7、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在课堂上,在识字教学中,我尝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做一些互动,如:大小读、男女生读、接读、游戏猜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让孩子们巩固所学的字,他们很喜欢,且能在课下模仿、游戏,受益匪浅。在完成了这个环节之后,我们再将其回归课文,再一次整体感知,因为,单纯地识某个字,非但不好记字形,其字音也容易忘,字义印象就更难深刻了。而把生字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去学情况就不同了。加之一年级识字采用多认少写的原则,对要求会写的100个字可以用上述的方法考察其字形的掌握情况,而对其余400个只求会认的字便不能操作了。而一旦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考察,由于“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义”,学生可联系上下文去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识字评价的有效方法,也更是汉字学习的有效途径。正是在这反复多次地接触过程中,汉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记忆模块,经过了陌生到不陌生,不陌生到熟悉的心理变化过程,而认识汉字。
以上是我对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诠释,有待与大家共勉,也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第二篇:一年级识字教学
研修任务一
请独立完成一篇教学设计,并作为作业上交。(注意不得抄袭他人,否则视为 0 分)要求:
选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一或冀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撰写一篇识字教学设计,要体现儿童特点,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研修任务二
比较分析《操场上》《天上的小白羊》两个课例的亮点,写一篇学习心得。研修任务三
通过课例观摩和专家解析,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即研修任务一)并写出教学反思。
请结合实践性课程的内容及其中的研修任务,完成一篇教学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1)必须是原创作品。
(2)自己组织语言作答,按照教学设计模板提交。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板书可以图片形式上传,在编辑框中找到“图片上传”按钮,点击“上传”——找到要上传的图片——打开——等待图片地址生成链接——点击“确定”即可。实践性作业——“教学设计”等级的评价标准(优秀率5%)(1)不合格的标准:有抄袭现象;未按照模板样式提交;只提交“教学设计”或“教学反思”其中一项;不符合“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所写内容过于简略;“教学设计”思路混乱,不能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合格的标准:“教学设计”能按教学设计模板要求的内容进行撰写,且内容目标分析符合所选课例的课标要求;学习者特征分析符合实情;教学过程思路清晰,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能充分实现本节教学的整体目标且教学策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反思”要结合所选课例内容,联系教学实践,至少从三个角度对该课例进行反思(反思模板提供的);语言流畅。
(3)良好的标准:在合格的基础上,教学过程思路清晰自然,且教学环节策略有一定的新意;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较好的应用信息技术。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反思”要结合所选课例内容,联系教学实践,至少从四个角度对该课例进行反思(反思模板提供的);语言流畅。
(4)优秀的标准:在良好的基础上,教学过程具有递进性、层次性等特点;教学环节新颖别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能;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深度融合;师生的活动指向清晰,结合紧密,与教学目标直接相关或密切相关,充分关注学情,在各个环节中每名学生都有明确具体的、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任务。“反思”要结合所选课例内容,联系教学实践,至少从五个角度对该课例进行反思(反思模板提供的);语言流畅。
一年级识字教学《操场上》(人教版)
一、说教材
《操场上》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学完拼音后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第 4 课。本课有一幅表现操场上很热闹的图画,6 个表示体育运动的词语和一首儿歌。图上画了小学生在操场上所玩的大部分体育活动,儿歌概括了操场上活动的情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认识本科生字词的基础上,了解更多的体育活动项目,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学生年龄特点,图文集合,学习与生活经验结合,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三、说过程
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在安排教学环节时尽量做到简洁清晰。1.识字部分设计了 3 个环节:自读词语和儿歌;学习词语中的生字;学习儿歌中的生字。
2.写字部分设计了“导、扶、放”三个环节。
3.扩展活动中主要体现两个方面的扩展,一是通过读读画画,增识汉字,实现识字量的扩展;二是通过说说看看,实现体育活动知识的扩展。
教学反思 本课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由一幅画、六个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词语都是体育活动的名称,儿歌描绘了下课后在操场上学生活动的情景。本课属于按事物归类识字的内容,反映的是学校生活,学生在生活中也较感兴趣。
教学时,我首先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把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学习汉字和学生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在简洁清晰的教学环节中体现“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理念。在学习词语中的生字时,引导学生归类识字,把与手脚有关的词语进行归类比较,发现字形与实际活动的关系,渗透汉字与生活的关系。扩展部分鼓励学生增识汉字,努力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课堂识字量比较大,没有安排放松活动,学生后半节课有点疲劳。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到张弛有度。
一年级识字教学《天上的小白羊》(冀教版)
一、说教材
儿童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儿童的生活是多彩的。在孩子的眼里,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充满灵性的。课文是一首浅显的儿歌,也是一篇充满想象力的童诗,以儿童和天上的白云对话的口吻,写出了童真的有趣、童心的可爱。
二、说学生
一年级的小孩子思维非常具体形象,他们觉得凡是动的东西都是活着的,都和自己一样,是有感觉,会思考的,所以常常自言自语,或者跟小动物、玩具娃娃、花草树木等对话。《天上的小白羊》这种极富童趣的儿歌是非常容易吸引他们,并引起他们共鸣的。
三、说过程
《天上的小白羊》是生动活泼的美文,描绘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的美景,契合了儿童纯洁美好的心灵,所以采用了以景入课的方式,直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儿歌所描绘的意境中。接着采取多种方式反复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多次与生字见面,同时根据上下文初步理解字义。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去掉拼音再读课文,检验随文识字效果,对于不认识的生字仍然回到课文中解决,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在学生通过读课文初识生字字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巩固随文识字成果。当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生字以后,再把生字还原到课文中,通过指导朗读既巩固所识生字,又领悟课文内容。这种随文识字的好处是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利用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反复多次与生字见面,实现认读生字的目的,这种识字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语感和阅读兴趣。
《天上的小白羊》是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小儿歌,读着它,我仿佛回到了童年„„小小的一片云,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而且引发了他们无尽的遐想。
教学反思
在这种美好的体验中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比较轻松地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词。这种随文识字的方式让学生不再感到识字的单调与枯燥,有利于培养识字兴趣和阅读兴趣。学生熟读课文认识生字以后,我对他们说:“你见过什么样的云?你躺在草地上,想对白云说什么?”一下子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他们的回答五花八门,充满童真。下课的时候,老师一句“走,看云去!”孩子们一下子就欢呼雀跃起来,迫不及待地跑到操场,孩子们的想象力与白云一起在天空驰骋。我不禁感慨:孩子们太可爱了,在他们的眼里,世界万物都是充满灵性的,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他们的生活是多彩的,他们的心中有我们大人无法感受的快乐。
如果我们在识字教学中,每一课都这样让孩子感受到快乐与美好,他们一定会越来越喜欢这有滋有味、有诗有画的语文课。
案例评析
评析教师:郑希冰(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学第二附属小学)
《识写分开,分层达标——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的课例有两节,一节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一的第 4 课《操场上》,另一节是冀教版一年级上册课文第一单元“美丽的自然风光”的第 2 课《天上的小白羊》。
这两节课都是一年级的识字课,内容都非常切合一年级小孩子特点和生活实际。《操场上》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学完拼音后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第 4 课。本课有一幅表现操场上很热闹的图画,6 个表示体育运动的词语和一首儿歌。图上画了小学生在操场上所玩的大部分体育活动,儿歌概括了操场上活动的情形。《天上的小白羊》则是一首浅显的、充满想象力的童诗,以儿童和天上的白云对话的口吻,写出了童真的有趣、童心的可爱。这两节课在落实识字教学目标时最明显的不同在于《操场上》是以集中识字为主,《天上的小白羊》是以随文识字为主。这两节课虽然教材内容、识字方式有明显不同,但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是具有鲜明的共同点的。
一、目标集中,指向明确
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来看,《操场上》的目标是认识 14 个生字,会写 4 个字,初步学习按偏旁部首归类识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天上的小白羊》是正确认读 14 个生字,会写 5 个字,学会新笔画“竖钩”,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无论哪个版本的教材,也不管是集中识字还是分散识字,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最主要目标都直指“认字、写字”,这两个课例在教学目标的落实上都很好地体现了课标所要求的“多认少写,识写分开”的原则。
二、定位联想,收放自如
纵观两节课的识字教学,老师都非常注重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读读、背背、说说、写写、画画,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在反复多次的认读、交流、识记,不管词语中的生字,还是儿歌中的生字,孩子们都能做到闭着眼睛就能想象出这个字在课文中的位置。比如,《操场上》一课中读词语就安排了看图读词语、看书读词语、看课件读词语、领读、比赛读、开火车读等,各种形式读了十几遍。《天上的小白羊》虽然是随文识字,也体现了不同方式多次反复的特点。老师引导学生先逐句读课文,再美美地读整篇课文,在多次朗读中跟生字一次一次见面,都能知道哪个生字在哪一行的什么位置出现的。
其实,这就是生字“定位”。通过熟读教材,让孩子熟悉生字在课文中的位置,不仅有利于识记生字,而且出现遗忘的时候,可以通过回忆课文,想想生字出现的位置,帮助“复现”,也就是说,让学生习惯于给生字定位,便于在遗忘的时候回忆起来。这是识字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定位联想。实践证明,这一方法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是很有效的。
三、识写分开,安排得当
识写分开是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识写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识归识,写归写。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老师们都是按照认识一个字,就要达到四会要求教识字写字,识字效率偏低,学生负担也比较重。现在,识写分开,各有目标,分别落实。《操场上》一课中,老师让学生通过读读背背、说说画画、比比做做等活动学习生字词,符合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在归类识字中注重比较分析,渗透汉字与生活的联系,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汉字产生、演变以及构字方法和规律等知识奠定了基础。《天上的小白羊》一课的设计使美文、美景与孩子美好的童真童趣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本课成为美好的课堂。随文识字,轻松活泼不枯燥,让学生爱学乐学;识记方法丰富多样,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和独立识字能力;识字与读书相结合,培养语感和领悟能力。这样把识字写字的目标分别落实,就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提高了效率。过去是认识一个字就要达到四会,学生感觉有难度,学会一个字花费的时间比认识一个字多多了。这样把节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大量识字上,学生识字越多,识字能力越强。
四、引导巧妙,课堂开放
两节课还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就是课堂的开放性。每节课的结束并不是一项学习内容的封闭性截止,而是新的学习活动的开始。《在操场上》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教材没有提到的体育活动,把视角引向了生活,学生不仅对于知道有哪些活动有兴趣,而且也会对表示这些活动的汉字有兴趣,如果老师能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一次体育活动博览会,效果会更好。也就是说让学生课下搜集各种体育活动图片并配上文字,在班级展出,还可以评奖。这样的活动与老师推荐给学生的奥运会比赛项目结合起来,学生的信息量与识字量会远远大于教材。《天上的小白羊》一课结尾的一句“走,看云去!”点燃了学生的热情,虽然经过了一节课的学习,他们情绪更加高涨,冲向操场,融入自然,那变幻莫测的云朵引发的联想是童年的记忆中多么美好的画面!
这两节课的这种结束方式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教材观:我们是把教科书当作孩子的世界,还是把世界当作孩子的教科书。教材只是一个例子,为师生打开一扇窗,一扇通往更广阔天空的窗。这需要广大教师具备挖掘、整合、丰富课程资源的能力,这也是教师专业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这两节课都较好地完成了设定的教学目标,环节清晰,层次清楚,整节课的设计比较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美中不足的是:《操场上》一课孩子们一口气学下来有点累,以后要注意教学设计体现有张有弛,让学生适度放松;《天上的小白羊》一课需要注意的是组织教学中要注意关注每一名学生,尤其要给学习较吃力的孩子表现的机会,同时注意随时调控学生情绪,做到活而有序。
第三篇:一年级识字教学
一年级识字教学
以前我教一年级语文,对一年级识字要求不太熟悉,只让学生记字音,让学生看到生字能够把字读到就行了,结果呢考试的时候就出现了让学生给二类字组词的情况。通过对课程的学习,我终于明白了现在对一年级学生的识字要求,本次课程标准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识字量由原来的1600—1800字改为1600字左右,使学生识字的质量有所提高,也能够让教师有更多时间教学生根据这些字组词说话,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标制定的比以前科学。
以后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我会多次重复出现生字让学生看读,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并教学生根据生字组词说话,提高考试成绩的同时及时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篇:一年级《识字教学》
一年级识字教学(培智语文)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材是全日制培智学校学校教科书(试用本)看图读拼音识字5中的内容。这一课共有六幅图、四个音节、和四个生字。本课时学习生字“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由于我校目前正在进行智障学生低年级语文生活化校本教材课题研究,所以我在本课基础上要求学生认识“大米”、“小米”、“玉米”三个词语,复习学过的“大”、“小”两个字,认识“玉”字,学会“米”字,正确书写“米”字。熟练说句子“我爱吃——”。
二、学情分析
本班同学入学不足三个月时间,从无拘无束到跟随教师上课,他们刚刚适应学校生活。班级9名学生中,7男2女。其中5名学生口齿不清(李海平、矫健、娄增辉、高慧春、宋晓钊),智力水平较好的有6人(宋元林、高慧春、宋晓钊、娄增辉、崔孟良、于方新),较差的有3人(矫健、李海平、姜传禄),这9人中年龄最大的16岁(姜传禄、于方新),最小的9岁(娄增辉)。他们入学时间短,认知能力有限,但他们都来自农村,对本课时要求识记的大米、小米、玉米,并不陌生,要求学生说的句子也是学生天天都见到的,经常吃到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比较感兴趣。
三、学习目标 A.轻度智障学生目标:
1.学会生字“米”,会读,会认生字“玉”。
2.能用说出流利,通顺,完整的话
3.认识本课学习的三种粮食,了解这三种粮食做成的食品
4.养成热爱生活,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和养成珍惜粮食的优良品德。B.重度智障学生目标:
1.会读,会认生字“玉”和“米”。2.能正确拼读词语“大米”“小米”“玉米”。
3.认识本课学习的三种粮食,了解这三种粮食做成的食品。4.养成热爱生活,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学会三个词语,能流利地说句子。五、教学难点:流利地说句子,正确书写“米”。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实物演示法,多媒体演示法
七、多媒体的应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前准备好水稻、谷子、玉米生长的课件,看画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表现欲望。
八、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请来了三位粮食宝宝,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师出示分别装有大米、小米、玉米的三个盒子:同学们,这三位粮食宝宝就分别藏在这三个盒子里。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他们。
师请同学逐个打开盒子,同学们一起看,说出是哪种粮食宝宝。(大米、玉米对智障同学们来说很熟悉,不难回答。可能大多同学对小米不熟悉。)
看后教师总结:看来,有的同学对这些粮食宝宝很熟,有的同学还不熟,不要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三个粮食宝宝。有信心吗?自己为自己加一下油!(三)知识新授 1.学习“大米”
(1)师出示大米实物。问这是哪位粮食宝宝呢?你认识它吗?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 生:这是大米。(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矫健、李海平口语很差,只要求他们说出“大米”一词即可,矫健双唇音发不好,“米”字要纠正发音。)师板书:dàmǐ
大米
齐读词语,再逐个提学生读词语,纠正口吃不清同学的发音。
(2).师:同学们知道“大米”这个粮食宝宝来自于哪里吗?它是从哪种农作物中长出来的?(有的同学知道,有的同学可能不知道)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大屏幕。
师出示带有水稻和大米两幅图以及大米字样的课件。师生共同看画面认识水稻。{农村孩子都见过水稻,容易理解。了解大米是水稻长出来的,稻子磨出来的米就是大米。}(3).谁知道粮食宝宝“大米”都能做成哪些食品吗?你吃的什么食物是由大米做的? 生:大米饭是大米做的。(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
生:大米粥是大米做的。
生:粽子是大米做的。„„大屏幕出现带有以上食物的课件。(4).师:大米可以做成这么多的食物,你最爱吃什么呢?
生:我爱吃大米饭。
生:我爱吃粽子„„(要求学生说完整通顺的话,让口语较好的学生先说,矫健和李海平需要教师单个词语教说)
2.学习“小米”
(1)师出示小米实物,问:同学们认识这个粮食宝宝吗?很多同学对小米不熟悉,对说得对的同学给予鼓励,这位同学热爱生活,观察仔细,老师奖励他一颗星星。
(2)师板书:xiǎomǐ
小米
师生齐读词语,再逐一提学生读,纠正学生错误的发音。(3)师:同学们知道小米从哪里来吗?师出示带有谷子小米图画以及小米字样的课件。师生共同看画面认识谷子,让学生了解小米是谷子磨出来的。
(4)那么,小米这个粮食宝宝可以做成哪些食品呢?生:小米粥是小米做的。师:你爱吃小米粥吗?生:爱吃。(鼓励学生说完整话。)3.学习“玉米”
今天我们准备认识三个粮食宝宝,现在认识了两个,还有一个,看,是什么呢?出示玉米的实物。生:是苞米。
师:对!苞米!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玉米”。师板书:yùmǐ
玉米 师:玉米可以做什么食物呢?你最爱吃什么呢? 4.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的三个粮食宝宝你记住了吗?看大屏幕你会读这些词语吗?每人读一遍。看黑板,没有了图画你还会读吗?师出示没有图片的字样指同学读。读完后教师及时表扬:同学们真棒!读得真好!
5.动动手,写一写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粮食宝宝,这三个粮食宝宝里有一个共同的字,大家找一找,是什么字?同学们真聪明,都能找到,是“米”字。你们想学会写“米”字吗?
(2).大家仔细观察一下,米字里面有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字?睁大眼睛找一找?对!米字上面的两点拿掉就是“木”字。下面请大家看一下“米”字的书写笔顺。师采用动画在大屏幕上书写“米”字。“米”字要先写上面的两个点,再写下面的“木”字。
(3).举起你们的小手,跟老师一起书空“米”字。
(4).看大屏幕老师写了三个“米”字,你认为哪个最漂亮?为什么?中间一个最漂亮,因为左边的那个字上边的两点写得大了,右边的那个字下边的部分写得大了。写这个字时要把它写匀称了。师巡视,及时表扬,写不好的及时纠正。
(5).师:拿起笔在你的田字格本上写两个“米”字,老师要看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四)巩固练习演一演,练一练
1.下面老师发给大家每人一份礼物。你收到礼物了吗?说说你收到的是什么礼物。同学们将图片和词语手拉手,成为好朋友吧!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习题,教师可协助不会的同学完成习题
2.在田字格里书写五个“米”字。(五)小结
师: 同学们知道粮食宝宝是谁种出来的吗?让学生说说“粮食来之不易,很辛苦!”
师:对,粮食宝宝是爸爸、妈妈和数不清的叔叔、阿姨这些农民种出来的。我们以后要珍惜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不乱倒剩饭剩菜,吃多少就盛多少,不浪费粮食。
还记得前几天我们背过的要珍惜粮食的那首古诗吗?让我们一起再背诵《锄禾》这首诗来结束这节课吧!齐背《锄禾》。
第五篇: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今年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要求上册要求认识的汉字有380个,要求会写的有106个,这一安排,体现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原则。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尽快地多认识一些汉字,迅速扫除读写障碍,尽快进入阅读和习作。于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在我的一年级语文课上主要从识字、阅读、写字三个方面进行。
(一)识字教学:万丈高楼平地起
我最重视的是一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教材中安排两个单元的识字课,但是纵观整册书,我们会发现识字教学无处不在,我们一年级语文教学就是一个教学生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这个过程只不过采取的方式不同。
在我近三个月的识字教学课上,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课程:一是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对于要认的、特别是要写的字,对于已学过的字,要引导学生在联系中、在比较中找到汉字的共同点,不断发现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来,就会形成比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比方说换偏旁,加一加,猜一猜的识字方法,有趣而又高效。比方说,学“商”字时,我先猜一个谜语:一点一横长,点撇在中央,大口张着口,小口戴帽里面藏。我一边书写一边说,学生们很快就记住这个难字了!二是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在校内,在家里,在街道,在社区,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看商标字、招牌字、广告字……只要见到汉字,就有识字的欲望,就自觉地识记。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展示课外识字的机会、舞台,让学生不断地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坚持这样引导,学生不仅 1 增识许多汉字(课外识的字甚至比课内识的还要多),而且在学习兴趣方法、习惯等方面收效良多。三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在运用中巩固识字:儿童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断复现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的效果最好。教师一方面可以把需要识的字编成句子、儿歌、短文,让学生阅读,鼓励学生组词、写句子,在读和用中巩固识字。
我第一次教一年级所以对一年级新课程教材了解不是很深。这个学期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接任了一年级的数学,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责任促使我做好工作,无怨无悔地做好工作。这期间我灰心过,气馁过,但更多的是鼓起勇气向前进,一学期很快就要过去了,很有必要小结一番。
最初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有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这一学期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我觉得做得较好的方面
1、摸清底细,熟知学生水平。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 2 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数学学习的基础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每一节数学课之前,我总是先了解一下学生的学习基础,课堂上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2、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不局限教材,灵活运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例如:教学“位臵”,我抛开教材中静止的画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资源,让几个学生上来排队,全班同学来说谁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等,然后让说中的小朋友跳一跳,看看和同学们说的是否一致。又如:在上“图形的拼组”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许多物体和图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主动手实践,真正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了知识。
3、要信任学生,一年级的学生一样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只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的创造潜能是无限的。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大家都知道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上《人民币的计算》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在用20元钱买物品时,都列算式为:12+3+5,这时,有个小女孩却胆怯怯的举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5+5+5+5。我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要列成这样呢?”她说:“我最喜欢小人书了,所以 3 我想把20钱都用在买小人书上,所以买了4本下人书。”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通过这道题还能列出很多不同的算式,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想出了多种不同的答案。从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4、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玩中轻松学习。例如:教《小小商店》时,我就模拟超市布臵物品,然后让一些学生当收银员,一些学生当顾客,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气氛相当好。通过此游戏,确实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又学会了人民币计算知识,又培养了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等,真可谓一举三得。
5、以猜为动力,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众所周知,每一个孩子都爱问为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我多次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多一些,少一些”时,我通过猜一猜的小游戏,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多一些”,什么是“少一些”,怎样算“多得多、少得少”等,同时也加深了对数的认识。
6、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许多孩子在入学以前就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 4 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上完《认识时间》课以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张合理的一天作息时间表,请学生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时间。
7、在比赛中增长信心,培养竞争意识。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胜不骄,败不馁。如在小组中可以进行“夺红旗”比赛,在个人中可以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二、不足与困惑
1、我虽然参加过了新课程培训,看了较多的课改书籍,理论上明白该怎样做,但在实施中往往还会变样。
2、像好多课得准备很多的材料,但平时上课,自己由于身兼一年级班主任之职,所以有时会很忙,不可能一一去准备的。
3、在这一学期,很少能找到适合我课堂教学设计的教学课件,而自己去做又有点力不从心。感觉这方面有点遗憾。
4、一年级两个班(一
3、一4)学生基础差异大是令我头疼的问题。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好生“吃不饱”,差生“撑不了”的局面。如何对不同程度的孩子因材施教呢?这又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三、几点思考
1、自己的教育观念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学生不懂的问题,有些学生站起来想解答,可是我们就是不让,偏要自己点一个学生起来讲;又如学生列出的式子是对的,但由于不合常规,而我一时没想透就不予肯定等(当然这有时我也怕考试不这样 5 考),都暴露出自己的教学观念还跟不上学生的发展需要,还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
2、要转变家长的观念,但家长的想法跟不上时代(有溺爱孩子的成分)。有些家长认为现在的一年级教材难,孩子能学多少算多少,以后再长大点就会知道的。这样的想法怎么办?所以应该适当的与家长做好交流,让他们明白并不是一味的溺爱孩子,改变让他们能学多少就学多少的观念。
四、总结
总之,汉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学习好语文的铺垫。所以如何更好的运用知趣、开放型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打好汉字基础是我们每位小学教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