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激励性课堂评价”课题实施方案(写写帮整理)
关于“激励性课堂评价”课题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课堂教学评价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促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的实现,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促进每个学生的有效学习,促进教师认真研究学生的学,创造有利于发挥教师潜能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灵活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
二、评价指标
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不是对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应该是在吸收中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基础上,根据“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改革目标,提出具体化的要求。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教师基本功的评价以及综合评价。
(一)学生学习状态评价
这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分为三个方面:
1、学生的参与状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出来,学生参与教学中的数量、广度、深度是衡量主体地位发挥的重要标志。就数量而言,要看学生参与的人数及时间的数量;就广度而言,要看是否各个层面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即全程参与问题;就深度而言,学生参与的是表面的问题还是深层次的问题,是主动还是被动地参与。
2、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学会倾听;是否善于交流、交谈;能不能独立思考;能不能发现问题;能不能从多角度解决问题;针对问题的回答能不能进行自我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得到关注;学生的回答错误或提出的异议有没有人指责,正确的是否得到肯定性、鼓励性的评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否能够彼此交流和分享见解。
3、学生的达成状态。学生是否掌握了新知识并纳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使其融会贯通;学生在获得新知识时是否积极主动地跟进、共鸣、投入;学生的技能是否得以训练或提高;学生的情感是否得到积极的引导;学生学习有困难时是否得到了帮助;学生取得成功的时候是否得到鼓励;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有变化;学生的求知欲是否增强;学生是否更喜欢老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1、教师的教学目的是否明确,三个维度的目标落实状况如何。并能以平等的参与者身份,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2、教师是否能够恰当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成性的资源,给学生提供一个挑战性的教学情境,实现因材施教。是否能用审视和探究的目光来对待教材,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认同或标新立异。
3、教师是否能够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把学生的困难、问题和经验当作课堂教学的生长点,同时给学生自尊、自信。
4、教师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体(眼睛看、耳朵听、手操作)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动,促进学生成长。
5、教师是否能够提供一种跨越时空和突破教与学界限的学习的平台,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成长。
6、教师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调节、控制和总结,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说到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很自然的使人们想到怎么用评价标准去评价他人的课,这只是开展评价工作一方面的意义和作用。它还具有如何激励教师自己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评价工作就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工作,而是一个研究工作。它需要一个教师参与研究的过程。
1、评价具有导向功能,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课改的深入推进,促进了人们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改变。课堂教学评价
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可以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教师尽快转变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教育创新意识,推动学校校改的深化。
2、评价具有激励功能,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
教师只有自己了解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优点、亮点、特点和弱点,才能找
到今后努力发展的基点。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使教师在相互之间的听课、评课活动中增进了解,互相学习,在听课、评课的交流中激发内在的需要和动力。
3、评价具有改进功能,可以强化反思与调节
为了使教学活动不断接近设定的教育目标,就必须对活动过程中偏离目标的行为不断进行修正和调整。教师可以借助于评价的反馈信息,及时了解教学实践状态,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有了再学习、再改进、再实践、再提高的反思过程。
4、评价具有决策和鉴定功能,可以优化学校管理工作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工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
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可以加快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也可以有效地鉴定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质量、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等,使学校的管理工作更系统化,决策更科学化。
第二篇:激励性评价实施方案
激励性评价实施方案
怎样让一年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并能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呢?首先要设计好富有儿童情趣的课堂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
近一周来,能按时完成作业,书写清楚工整,质量较高,可奖励准备之星,5张准备之星可颁发表扬卡1张。
(3)考试的表现。
第三篇:激励性评价
让科学活动有“ 据 ”可评
——幼儿园科学活动中评价策略的研究
评价环节是幼儿园科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但目前的“评价环节”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①评价前对幼儿探究过程的观察倾听不充分;②评价的目的性不强,教学目标偏离,教学效率不高;③评价形式单一,多以说教为主。的确,评价作为幼儿科学教学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整个活动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正确有效的评价不仅能帮助幼儿总结经验、形成概念,而且评价的激励作用还能提升幼儿对科学的情感态度,如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尊重事实的科学品质等,从而促进其自身发展。
“据”从字义上讲,有四种解释①凭依、依仗②介词:依据③占据④可以用作证明的事物,凭证(凭据、证据)。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充分地体验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通过各种感官、多种方法操作感知或者比较发现客观事实,不断积累经验,从而较为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因此本文中,“据”的含义引申为“可以用作证明反映客观事物所需的材料或数据,如幼儿的记录册、作品、照片,教师随笔等信息材料,有“据”对于科学活动的评价是前提,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据”的收集,“评”的基础
俗话说,有“据”便有“理”;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据”的收集非常关键,无论是来自教师的还是幼儿自己的,都将作为评价的证据和信息。
1.观察倾听,记下幼儿活动中最真实的表现
科学活动中,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观察和倾听以把握整个探究过程;同时,要与幼儿的行动、思维过程及想法相协调,一旦发现幼儿的某一特定行为或想法时,便可以用简要的方式,快速扼要地记录下幼儿所说的话或用录像拍摄下幼儿的探究行为,从而为下一步的评价和学习做准备。
◎文字记录
文字记录是一种试图直接建立在证据之上的评价方式,这些证据来自于教师的观察和倾听幼儿所获得的经验及收集到的作品样本。鉴于教师不能全天候的、每天记录或集体教学中记录下幼儿的所有想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做记录:(1)记录在探究过程中能够反映幼儿想法的行为和对话。(2)经常定期的收集幼儿的作品。(3)个案记录。
例:幼儿在科学探索“蝗虫”活动中,教师的随笔记录为接下来的评价及课程的调整与实施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10月20日
老师抓到一只蚱蜢,数数只有五条腿,自言自语:“是只五条腿的蚱蜢”。任俊宇听后便说:“我知道蚱蜢也有再生能力,他会再长出新的一条腿,我在家里的百科书里看见的。
10月23日
我们把户外抓到的蚱蜢都放进了2号养育箱,孩子们非常开心。中餐时,我看见两只蚱蜢交配,于是小组邀请幼儿来观察,王瑜仔细地观察后说:“戴老师,蝗虫交配后,也要死的吧?”看来他已与原有的“蚕蛾交配后死亡”的经验相链接了。我说:“不会”。
◎影像资料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经常利用摄像机或数码相机能够即时重放的特点,拍摄下幼儿的探索过程、结果或精彩瞬间,在评价环节中进行回放。幼儿在观察视频或照片时不仅能重温自己的探索过程,而且对体现评价的真实性更有认同感。
◎学习记录
为了收集和分析每一个幼儿学习的信息,在科学探索中,还可以运用表格的形式建立每一个幼儿的学习记录档案,纪录下教师从观察、交谈及幼儿探索中所获得的证据,以便等到探究活动结束时,对每一个幼儿进行客观地评价。(见以下图表1,表附文后)
2.图像记录,留下自主探索中最感性的经验
图像记录是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方式,要使图像记录真实、丰富和有效,必须要在幼儿获得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让幼儿在科学探索中,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记录下他们的探究过程、发现以及感受和体验,这是幼儿得出探究的结论、分享交流及评价的基础。
◎连续性观察记录
组织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是幼儿园科学活动内容之一,植物什么时候开花、结果或凋谢,需要幼儿长时间仔细地跟踪观察,才能获得植物生长的经验。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植株的生长过程,教师为每一个幼儿提供观察记录册,让幼儿用绘画记录下自己连续观察的结果和感受,使得在评价中更有“据”。
例:科学“认识桃树”活动中,教师定期组织幼儿到桃园观察,幼儿对每一次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同时,教师用简短的语句记录下幼儿的真实感受。
◎个别化操作记录
除了以上观察记录册的使用外,图像记录还可以用表格、数字、符号等方式记录幼儿的发现和认识,并在记录后让幼儿说明记录的内容;教师也可在幼儿的图像记录上用文字做些简短说明,使记录更明白易懂,也为活动评价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过,图像记录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绘画技能,因此,一般更适宜在中、大班进行。
例:科学活动“种子的生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对种子进行观察记录,并将看到的请老师用文字记录下来。
例:科学小实验“硬币小水池”,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在记录单上用数字清晰地记录下自己的探索结果,并作为“证据”在评价环节中给予呈现和说明。
◎班集体日志记录
教师在组织科学活动时,经常会创设一些墙面环境用于呈现全班幼儿的探究计划和某一阶段的探索结果,以日志的形式记录下来。记录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幼儿的代表。
例:科学活动“乌龟”,师幼共同创设了“护龟行动”计划表,各小组记录下在照顾乌龟过程中所发现的秘密,这些信息为教师更清晰地了解幼儿对认知趣向及课程内容的调整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综上可见,图像记录作为一种表达的形式,不仅可以培养幼儿观察周围环境,探索科学的兴趣,使幼儿获得清晰的、深刻的印象,提高幼儿科学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还为教师评价、总结幼儿科学经验、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依据和材料。
二、“评”的跟进,“据”的提升
教师依据不同的评价目的和内容,需要相应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来收集评价信息。教师在科学活动中除了观察幼儿的表现,倾听幼儿的心声外,还要对收集的证据、信息进行分析,通过了解幼儿已有的、零星的感性经验来判断幼儿的发展水平,从而确定评价的目标和方法,进而帮助幼儿在分享交流过程中明了事物间的关系,逐步形成科学概念。
1.活动进行前,教师为主的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通常被称为前测评价,即证据、信息的收集来自教师对幼儿以往情况了解的基础上的评价。教师通过非正式的观察、日常交谈、翻阅幼儿的图像记录或成长档案等方式了解、分析和评价幼儿在科学探究中的认知、能力水平及科学品质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制订幼儿个体或群体的科学活动内容、目标及探究方式。诊断性评价往往反映在教师的备课教案里对教材、教学内容及幼儿的分析中。因此,主要以教师作为主体进行评价。
2.活动过程中,不断调整的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的,是在幼儿认知、能力与态度情感形成的过程中,对幼儿的探索过程进行的评价。它是教师基于对幼儿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作出的发展性评价;既是教师及时获取教学信息,改进教学方式的重要依据,又是教师调整接下来的幼儿探究策略,改进探究方法的有效手段。在科学活动中,教师经常会通过观察、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来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和认知水平,因此说,形成性评价是一个“评价——反馈——调整”的过程。
3.活动结束时,不同形式的总结性评价
通常,教师会在一段教学活动结束时实施总结性评价,以确定和掌握幼儿个体或群体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所获得的感性经验、情感态度及幼儿科学探究方面的发展,这对幼儿发现事物间的联系,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具有一定的意义。
教师可结合幼儿的图像记录信息,如观察记录册、班级日志、操作记录单等材料,也可针对幼儿不同的探究过程选择不同的形式进行总结和评价。
◎图示法,更直接地表现探究的步骤
评价环节中,结合“图示”进行评价,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大班科学活动“彩色陀螺”,幼儿自主探索制作小陀螺的方法,当然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当幼儿讨论后,教师进行评价,然后结合“图示”进一步说明制作陀螺的正确步骤及关键点,清晰明了。
◎动画类,更生动地反映探究的结果
针对收集的信息材料进行分析,确定总结性评价的重点及内容,然后用flash动画与表格相结合,动态地呈现幼儿探究的结果,以帮助幼儿总结经验,形成概念,幼儿非常喜欢。
例:中班科学活动“小蜗牛作客”,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的照顾蜗牛的经验,确定评价的内容为“蜗牛的食物及大便颜色的关系”。评价中,教师针对幼儿回答随意点击表格,相对应出现的动态的蜗牛让幼儿更生动、形象地了解和验证了自己探究的结果。
当然,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评价,都要体现评价的激励性;都需要教师全面、真实地收集和分析幼儿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来确定评价的内容、目标,以便更为科学、正确地做到有“据”可评。因此说,有“据”可评让幼儿真正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们每一个幼儿的观点和想法的接纳和重视,对他们每一个幼儿探究和发现的关注、支持和鼓励。
第四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激励性评价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激励性评价
南溪小学 蒋雄燕
【内容摘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是:多角度地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开发学生的潜能。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效的发挥激励性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师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赞许的微笑,哪怕是微弱的思维火花,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活泼有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关键词】 激励方式多样化 学生为主体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不只是认定,更重要的是激励和调控。二期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建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各方面发展的潜能。《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行为、态度和所取得的进展的判断,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获得真实的成就感;引导和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切实改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在个性方向上充分发展、不断进步;同时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程度和需要,进行正确的教学决策,切实改进教学。” 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发挥激励手段的作用。
一、激励性评价方式多样化
根据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以及发展过程、环境的不同,可有选择的实施多样化的激励性评价。
1、尝试激励法。
在教学中对学生说:“试一试,老师相信你能行!”、“勇敢点,你一定能回答上来的”、“你们谁是最勇敢的人,哪一个敢来回答这个问题?”、“刚才某某同学指出了你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出现的一个小错误,你听懂了吗?那么你重新再做一次,改过来好不好?”、“做错了没关系,大胆去做就是好样的!”采用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体验成功,由成功的喜悦所引发的激励机制会促使学生具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2、竞争激励。
竞争,泛指对外界活动所做出的积极、奋斗、不甘落后的心理效应。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而持久性较差的心理特点,恰到好处地在教育中使用竞争激励,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完成。通过小组竞争、个人竞争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勇气,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本领,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上进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在超越他人、战胜他人的过程中享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3、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是教育教学的预期结果,是师生活动的共同指向,具体明确的目标具有较大的激励作用。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可达到的目标,让目标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其经过一定的思考后能够实现目标,这也具有明显的激烈作用。因为目标是刺激人们引起需要的一种诱因,它能给人带来希望,使人产生争取达到目标的强烈愿望,促使人们不断去努力,通过努力以实现目标,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低层次要求开始,经过引导,逐步追到更高层次的目标。有了目标必须辅以实现目标的若干措施。比如:选准教学起点,控制教学容量和节奏,由浅入深、铺设“台阶”,循序渐进。分层次教学,个别辅导。在使用目标激励中,应该注意抓好各个环节,注意目标的指向性、适度性、层次性和阶段性,逐步激励,逐步达到目标。
4、榜样激励。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具有示范性、生动性和鲜明性,有了榜样,不仅学有方向,赶有目标,而且学起来看得见,摸得着,说服力大,号召力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小见大。
5、语言激励。
一句赞语比任何苦口婆心的说教和任何暴风骤雨般的批评与责备都更有力量。语言激励包括口头语言激励和体态语言激励。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语言激励是评价方式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的一种方式。“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样一个“好”,可以说得平淡如水,让人感到有勉强应付之嫌,也可以说得激情满怀,让人感到你发自内心的赞美。在使用口头语言激励时应注重情感投入,即用简短、恰当的措辞,热情地给予褒奖,我班有一名同学平时不爱说话,我常常用“你能行!”“老师相信你!”“你很会说话嘛!”等激励性的话语。一句句简单激励的评价,像一股春风滋润了他的心田。慢慢地,他愿意 2
和老师交谈,与学生交往,成为一名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发言的优等生。为此我深受启发,常常用用“你真聪明”、“你很会说话”、“你能行,我相信你”、等等,用这些带有丰富情感的语言,激励评价学生,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像她那样自由和谐地发展。在重视口头语言激励时,更应重视体态语言激励。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夸奖的手势,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等等,这些无声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将牵动着学生的心,这是一种被评价者最容易接受的评价方式,它可以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上课时,一名同学回答问题完整而且声音洪亮,向他微笑,给予肯定;一名同学帮助学困生,摸摸他的头,给予激励;一名同学胆小,说话断断续续,向她投以信任的目光,表示相信你能行等等,不要怜惜这小小的举动,不要怜惜你真诚的评价,它会拉近你和学生的关系,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二、激励性评价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我们知道,学生正在成长之中,他们仅仅是一个潜在的发展主体,不会自发地变成现实的发展主体,要使学生有潜在的发展主体变成现实的发展主体,就必须介入教育的力量,给予适当而又必要的外在激励,这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现实的发展主体,并获得主动的发展。激励性语言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教育策略激励性策略,即运用激励性的方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他们的主体价值,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自身潜能,以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第一、利用激励性评价短暂性、时效性的特点,使表扬和激励能发挥出最好的教学效应。
新课程目标已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教学过程要让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要做到这一点,经常给予学生表扬和激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要使表扬和激励能发挥出最好的教学效应,须注意“短暂性”和“时效性”的特点。空洞的表扬虽然也会给人某种快感,但这种快感只是暂时的,不会产生持久的效率。教师如果总是用那种“放之四海而接准”的浮泛空洞的语言来评价学生,或者让学生轻而易举地得到奖励,学生就会觉得索然寡味,久而久之,对教师的评价与奖励就会产生淡漠感。作为老师,我们就要培养孩子位从内心生 3
长出学习的需要。这种需要应该由教师自身的教学魅力来激发,应该由获取知识的快乐来激发,应该在学生自身不断地努力和获取成功之中得到生长。
第二、运用激励性评价时要找准时机与场合
只有在宽松、愉悦、不断获得激励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变得活跃。教师要及时抓住稍纵即逝的新奇、独特的想法,给予赞扬,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以发展,让他们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从而在愉悦的学习中体验、享受学习的成功。
1、在学生异想天开时激励
每个学生都具有发展成有用之人的条件,每个学生都具有待开发的潜能,都有他们自身的价值。但不可否认,由于个别差异,个人具有的潜能不同。所以,教师不要把学生都当成数学家来培养。让我们来看看这位数学教师是怎么做的。在一堂数学课上,这位教师问:“在平时的生活中,哪些东西是方形的?”一位学生说:“苹果”。教师耐心地问:“你怎么把苹果想成是方形的呢?”学生说:“我有一次把苹果放在桌上,一不小心苹果滚到地上摔坏了,我想苹果如果是方的,该有多好啊!”这位老师说:“你真会动脑筋,祝你早日培育出方苹果!”苹果明明不是方的,可这位学生却把它说成是方的,显然已经脱离了生活实际,但却反映出这位学生有很强的空间想象力。假如老师简单地加以否定,那么一位天才在摇篮中就被扼杀了。
2、在学生向教师质疑时激励
古今中外的许多事实证明,凡是有所创新,有所发明的人,都非因循守旧、人云亦云者,而是对传统观念敢于怀疑,敢于挑战,以及勇于探索的人。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交流进步的双边活动,教师要力求使学生敢于挑战教师与教材的权威,力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批判、反思型思维习惯。而当学生提出不同于教师和教材的观点时,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的求异思维行为,保护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和凑拼图形的方法实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三角形的面积=底÷2×高或者高÷2×底,行不行?”这位教师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在表扬了这位同学肯动脑筋后,同时让全班学生按照刚才推导出来的公式和这位同学提出来的两个公式计算书中的例题,看得数是否一样,4
经过同学们的计算,利用这三个公式算出来的三角形面积一样,这时,老师说:“得数一样,还说明不了这个同学提出的两个公式正确,请同学们做实验,证明这两个公式是否成立,看谁的实验证明理由充足,讲给大家听听。”这样,教室成了实验研究室,学生的探索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3、在学生思维多样时激励
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学生思维多样性的培养。数学课上,当学生出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时,教师要及时激励和表扬。同时,教师要有意设置一些思维多样化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在六年级复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是,我设计一个开放性的练习。“给你一跟长31.4厘米的绳子,把它围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圆,你认为它们的周长相等吗?”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在猜测的过程中,很多孩子认为他们的周长相等,而面积呢,学生意见不一,到底谁的对,谁的错。我让学生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四人一组,一个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一个计算正方形的面积,一个计算圆的面积,一个人当评委,然后一起来比较,让事实说话。许多学生通过计算,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圆的面积是最大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学到这里,我又问学生,通过这道应用题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他们在交流、评比中,得出了这样一个规律:“当周长相等时,正方形面积比长方形面积大,但圆的面积最大。”这时有学生反过来问:“如果三个图形的面积相等,那么周长谁最大呢?”有的说:“如果把这根长31.4厘米的绳子,沿着一个墙壁围一个鸡栅栏,可以围成哪些图形呢?这个时候,谁的面积最大?”对这些现实问题他们又开始争论起来了。教师表扬了这些关于提问题的同学,就建议他们下了课可以算一下,谁的判断是正确的。如果学生长期接受这样的训练,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创新能力必将得到很好的培养。
4、在学生欲言又止时激励
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也要注意肯定性评价语言的选择和及时使用,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求上进的环境。尤其是对于后进生,更要注意他的一举一动,观其眼神,察其面色,只要他们有一点想学的样子,就要充满信任的请他发言。如果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也要机智地处理,使学生不失“面子”。一次公开课上,教师出示一道应用题:“甲乙两地相距288千米,一辆汽车以每 5
小时72千米的速度由甲地开往乙地,已经行了3小时,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一般的解法是:228-72×3=72(千米)。有位学生想举手又不敢举手,老师及时地鼓励他起来回答。这位学生列成:“288÷72”。其他学生沉不住气了,而这位学生局促地站在那儿不知如何是好。教师示意大家安静,然后对这位学生说:“你的思路是对的,只是没有做完!”在老师的引导下,这位学生明白了:“288÷72”求出一共要走4小时,已经走了3小时,还要走1小时,列式:72×(288÷72-3)=72(千米),从而高兴地坐回位置上。这位教师凭借自己的丰富教学经验,在学生欲言又止时激励学生发言,在学生“不知如何是好”时,设法将错误的想法引到正路上,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三、运用激励性评价时要找准切入点。
激励性评价要有目的,要找出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要从多角度评价学生。特别应以学生的智能强项为着眼点,进行理性评价。评价学生要因人而异,不用“一把尺”。克雷洛夫曾说:人与人之间因为有了差异,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可见,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也是有差异的,尤其是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学生的差异十分显著。如果非要让一个某方面能力欠缺的学生,不折不扣地达到全班统一的要求,甚至达到老师的理想要求,那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数学教学评价中,要追求人人获得成功,就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形成不同层次的目标,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三年级第二学期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制订4个不同的评价标准:
1、部分学生能求组合图形的周长,给予优秀等级得(5☆☆☆☆☆)卡,并在卡上写上激励语“你棒极了!”;
2、大部分基础较好的能学生,能利用给出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相等的条件,求出长方形的长或宽或者是正方形的边长,给予优秀等级得(4☆☆☆☆)卡,并在卡上写上激励语“你真不错!”;
3、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如能达到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长(宽)或正方形的周长,求出长方形的宽(长)或正方形的边长的目标,也可给予优秀等级得(3☆☆☆)卡,并在卡上写上激励语“继续努力!”;
4、个别基础较差,但能完整、正确地达到已知长方形的长和宽或正方形的边长,直接计算出周长的目标,也可给予合格等级得(2☆☆)卡,并在卡上写上激励语“要加油哦!”。这些不同的评价标 6
准,在平时的练习及测评中,同学们表现得较为轻松、愉快,学习数学再也不是他们的负担了,少数学生经过努力也能达标,同样获得了成功,增强了信心。
总之,在教学中要有效的发挥激励性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活泼有趣,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只要我们用“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用我们的爱心去正确地进行评价,那么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都是激励性评价,学生从中得到的将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雨露和不断正确认识自我的阳光。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与评价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
2、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丛书《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
3、孔企平《小学教学参考》(对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思考)
4、余建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的实践研究》
第五篇:“七彩阳光卡”激励性评价实施方案
慈溪阳光实验学校“七彩阳光卡”激励性评价实施方案(草案)
一、实施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评价和德育评价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激励和导向功能。评价应注重过程性和发展性,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激发内在发展动力。
我校在体验型德育建设过程中,通过“道德银行”道德币的积累、“争成长卡(绿卡、铜卡、银卡、金卡)”等方式进行“道德标兵”、“星级小明星”的评价,同时,也尝试了“周之星”、“月之星”等评价机制。这些评价方式充分体现了评价的过程性、积累性操作理念,学生的品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这些评价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我们需要在评价的内涵上和形式上重新进行思考与定位,使质性评价富有新的内涵,更具操作性、完整性和实效性。
二、实施理念
播撒阳光,幸福成长——播撒阳光思想,成就阳光行为;播撒阳光行为,成就阳光习惯;播撒阳光习惯,成就阳光性格;播撒阳光性格,成就阳光人生。
三、实施口号
拥有七彩阳光卡,健康快乐共成长。
四、实施目标
1、通过“七彩阳光卡”的颁发和“七彩阳光少年”的评价,教育每个孩子“学会善待,勇于承担”,从而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2、使体验型德育的评价体系更加完善,评价的内容更富生活意义和文化气息,给每个孩子留下童年生活美好快乐的记忆,让评价真正发挥其教育功能和激励功能。
3、使体验型德育的评价内容成为每个孩子努力的目标,通过不断反思自我,不断检查自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每个学生更加热爱自己、悦纳自己、超越自己,从而健康、活泼、幸福、快乐地成长。
五、实施原则
1、主体性原则。“七彩阳光卡”评价应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评价和与他人互评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理念。
2、激励性原则。
“七彩阳光卡”评价应强调“宽容学生的失误,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不断进取,获得成功”,多元化、多角度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从而满足学生健康的心理需求。
3、发展性原则。
“七彩阳光卡”评价不仅仅是为了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能在成功后总结经验,从挫折中寻找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能力、人文情感的健康发展。
4、奖罚结合原则。
为了避免学生因赞美、激励而造成自我感觉太好,功利性太强的倾向,克服过度激励所造成学生经不起挫折的负面影响,“七彩阳光卡”评价在用正面颜色卡——七彩卡的同时,还有一种反面颜色卡——黑色“警示卡”,用以警示学生的过失,让学生明辨是非,改正错误,从而鞭策学生不断进步。使学生具备应有的荣誉感和羞耻心,具备更强的自律意识。
5、全员育人原则。
“七彩阳光卡”评价改变传统的德育评价方式,从班主任一人转移到全体教师(包括生活老师),从语、数、外主课老师转移到所有科目的老师,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到评价中来,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更为客观全面的评价,体现全员育人的理念。
六、“七彩阳光卡”的设置和内涵
(一)设卡的意义
孩子是需要激励的,良好的激励能影响他们的发展,甚至是他们的一生。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评价和德育评价应充分发挥激励学生、使其产生更加积极向上的源动力的德育作用。用“大家都要向他学习!”、“太好了!”、“真不错!”等概括性语言,或者发奖状、笔记本、钢笔等实物激励学生,没有规范和有效的记录,难以对学生形成整体和深刻的认识,学生对这种激励当时有点激动,但过了就忘了,缺乏后续源动力。而发小红花、五角星等激励方法对低年级学生有效果,但 2 时间一长,学生便兴趣索然。
“七彩阳光少年”的评价,通过“集卡”的方式,体现新课程中的质性评价方法。“集卡”是学生最喜爱的游戏形式。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特别喜欢集卡,例如卡通小精灵,魔幻战士等,有的学生甚至为了集满一套集卡,买了方便面却把面块扔了。“堵不如疏”,既然学生们喜欢集卡,那为什么我们不能设计一套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评价卡来激励学生?依据多元智能和德育评价理论,我们试行“七彩阳光卡”的评价方案,并把这项活动命名为“集七彩阳光卡,做七彩阳光少年”。“七彩阳光卡”评价的内容涵盖在校内外学习、生活、交往等诸多方面。
(二)“七彩”的内涵和“七彩卡”的评价内容
伊顿曾说:“色彩是一种力量。无论我们对它觉察与否,色彩效果不仅在视觉上,而且应该在心理上得到体会和理解。”歌德曾说:“颜色对于人的心灵有一种作用,它能够刺激感觉,唤起那些使人激动、使人痛苦或使人快乐的情绪。”人是社会动物,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因此人的视觉在其指挥系统——大脑的支配下感受到颜色的同时,大脑会使问题复杂化,使色彩的感觉伴随着一定生理、心理反应的产生,从而影响人的思想。任何一种色彩或任何一个色彩的组合都会透过知觉在人们的心里激发出某种感情。
色彩的魅力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改变着我们的面貌和生活空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已经越来越重视色彩心理在医疗保健、教育等设计方面的实际应用。恰当的运用色彩对人的感觉作用,可以促进身心健康、营造舒适氛围、增加生活乐趣„„
“七彩阳光卡”是以色彩心理为设计理念,将以学校主体雕塑——“阳光少年”为图案设计成“红、橙、蓝、绿、青、棕、紫”七色卡片,分别命名为“言行文明卡、阳光体育卡、和谐交往卡、勤思好学卡、书香悦读卡、校外自律卡、才艺发展卡”,用于对学生个体在校内外学习、生活、交往等各方面表现的评价,以此激励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学生在集满单项彩色卡七张后可换取“金色特长卡”一张,集满七色卡一套后可换取最高荣誉卡——“七彩卡”一张。同时,在每周末、每月末、每学期末依据获卡数量参评“周之星”、“月之星”、“学期星级学生”、“学期道德标兵”、“学年七彩阳光少年”等称号。
1、单项彩色卡:
(1)红色——言行文明卡(行为表现)
“言行文明卡”用红色表示。由班主任、品德老师、生活老师颁发。红色寓意:古代汉族,以红、黄、青、白、黑为五方正色,红为五色之首。中华民族的祖先是炎帝,以火为名,故红色为中国人民最喜爱的色彩。因其色似火,被认为是太阳和火神的化身,由崇拜日神、火神,转为对红色的崇拜。红色象征少年儿童积极、热诚、温暖、勇敢、快乐,激励学生把良好的传统美德落实在日常的言行中。
评价内容:
①一周内遵守校纪校规、班纪班规,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可获得文明言行卡1张。(每班控制在5张以内,由班主任颁发)
②一周内认真参加品德课学习,品德表现良好,可获得言行文明卡1张。(每班控制在2张以内,由品德老师颁发)
③一周内文明就寝,个人卫生习惯好,可颁发言行文明卡1张。(每个寝室1张,由生活老师颁发)
④一周内认真履行 “十条阳光好习惯”之二、九、十,可获得言行文明卡1张。(每条好习惯控制在5张以内,由班主任颁发)
(附:十条阳光好习惯之二:抽屉书包常整理,徽章校牌佩戴好。
十条阳光好习惯之九:细嚼慢咽静用餐,节约粮食要记牢。十条阳光好习惯之十:果皮纸屑不乱丢,见到垃圾随时扫。)⑤获得各级个人荣誉称号,按级别和奖次获得言行文明卡若干张。班级荣誉奖励一等奖3张,二等奖2张,三等奖1张;校级荣誉奖励一等奖5张,二等奖4张,三等奖3张;慈溪市级荣誉奖励一等奖8张,二等奖7张,三等奖6张。宁波市级及以上荣誉奖励一等奖10张,二等奖9张,三等奖8张。(获“周之星”、“月之星”、“星级学生”、“道德标兵”、“七彩阳光少年”称号除外,由班主任颁发)
⑥所在班级连续三周获五项竞赛优胜班级,该班每位同学可获言行文明卡1张。(由班主任颁发)
4(2)橙色——阳光体育卡(课间活动、素质发展之下围棋和踢毽子)“阳光体育卡”用橙色表示。由班主任、生活老师、体育老师、围棋老师颁发。
橙色寓意:橙色代表阳光,有开放的特点,它使人联想到金色的秋天,丰硕的果实,是一种富足、快乐而幸福的颜色,同时又是繁荣与骄傲的象征。由于它代表着力量、智慧、震撼、光辉,也被奉成神圣的颜色。它是活跃的催化剂,给神经和血液以力量,表示阳光少年积极参加户外运动,心理和身体都很健康。
评价内容:
①一周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早锻炼、课间操、眼保健操认真有序,可获得阳光体育卡1张。(每班控制在5张以内,由班主任颁发)
②一周内积极参与课间活动,活动形式有所创新,可获得阳光体育卡1张。(每班控制在5张以内,由班主任颁发)
③一周内认真履行 “十条阳光好习惯”之五、六,可获得阳光体育卡1张。(每班控制在5张以内,由班主任颁发)
(附:十条阳光好习惯之五:排队做到静齐快,出操踏步精神棒。
十条阳光好习惯之六:上下楼梯靠右行,文明有序不奔跑。)④一周内认真参加体育课、围棋课的学习,积极参加围棋队、田径队训练等,可获得阳光体育卡1张。(每门课控制在3张以内,由体育老师、围棋老师分别颁发)
⑤参加校课间活动展示、各级运动会和围棋赛为班级和学校取得荣誉,按级别和奖次获得阳光体育卡若干张。班级比赛获奖奖励一等奖3张,二等奖2张,三等奖1张;校级比赛获奖奖励一等奖5张,二等奖4张,三等奖3张;慈溪市级获奖奖励一等奖8张,二等奖7张,三等奖6张。宁波市级及以上获奖奖励一等奖10张,二等奖9张,三等奖8张。(由班主任颁发)
(3)蓝色——和谐交往卡
“和谐交往卡”用蓝色表示。由班主任颁发。
蓝色寓意:蓝色是冷色调,几乎不含有红的痕迹,好像天空的清冷,但在冷静中又有几分感性的情感。蓝色是代表初始的颜色,是生物在年轻时的代表。在 5 心理暗示来说,天蓝和粉红色一样,都是“安抚色”,是令人安静并放松的颜色。在精神领域里,蓝色具有提升精神境界、增加人文素养、促进校园和谐、提高文化品位的功能。它代表宽容,代表友善,提醒学生处理好人际交往,激励学生善待他人和同伴,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每天都能跟微笑相伴,与快乐同行。
评价内容:
①一周内关心同学,热心帮助同学,争做好人好事,可获得和谐交往卡1张。(每班控制在5张以内,由班主任颁发)
②认真履行 “十条阳光好习惯”之七、八,可获得和谐交往卡1张。(每条好习惯控制在5张以内,由班主任颁发)
(附:十条阳光好习惯之七:同学相处懂谦让,见到师长问声好。
十条阳光好习惯之八:轻声细语善交流,文明用语常用到。)
(4)绿色——勤思好学卡(学科学习)
“勤思好学卡”用绿色表示。由班主任和学科老师(除品德、体育、围棋、音乐、美术之外)颁发。
绿色寓意:绿色的象征意义跟青绿的草木颜色有很大的联系,是植物的生命色彩。它象征着青春与活力,具有热血、勇敢、可爱、环保与希望。绿色校园倡导绿色学习、健康学习、可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绿色激励学生以良好的自觉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参与学习。
评价内容:
①一周内认真履行 “十条阳光好习惯”之一、三、四,可获得勤思好学卡1张。(每条好习惯控制在5张以内,由班主任颁发)
(附:十条阳光好习惯之一:课前准备记在心,学习用品放桌角。
十条阳光好习惯之三:肩平足安手放正,读写姿势很重要。十条阳光好习惯之四:学会倾听勤思考,各科作业及时交。)
②一周内学习勤奋刻苦,取得优异成绩或有明显进步,可获得勤思好学卡1张。(每门学科控制在5张以内,由任课老师颁发)
③一周内作业清楚工整、按时完成、质量较高,可获得勤思好学卡1张。(每门学科控制在5张以内,由任课老师颁发)
④参加各级学科竞赛,按级别和奖次获得勤思好学卡若干张。班级比赛获奖奖励一等奖3张,二等奖2张,三等奖1张;校级比赛获奖奖励一等奖5张,二等奖4张,三等奖3张;慈溪市级获奖奖励一等奖8张,二等奖7张,三等奖6张。宁波市级及以上获奖奖励一等奖10张,二等奖9张,三等奖8张。(由班主任颁发。作品刊出参照同级别三等奖颁发)
(5)青色——书香悦读卡(素质发展之读好书)“书香悦读卡”用青色表示。由班主任、语文老师颁发。
青色寓意:青色表示坚强、希望、庄重。诗人看中青色,与其朦胧含蓄的美学追求相一致。在诗人眼中,青色大多是美的象征,也带有神圣的涵义。传说先帝大嗥手下有一神叫句芒,是主木之官,他手里拿圆规,掌管春天,带来青色,青色象征春天和生命。青色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具有书香气息和书香味。
评价内容:
①一周内坚持每天看书半小时,半小时读书课认真专心,对课外阅读有浓厚兴趣,可获得书香悦读卡1张。(每班控制在5张以内,由语文老师颁发)
②参加各级读书竞赛,按级别和奖次获得书香悦读卡若干张。班级比赛获奖奖励一等奖3张,二等奖2张,三等奖1张;校级比赛获奖奖励一等奖5张,二等奖4张,三等奖3张;慈溪市级获奖奖励一等奖8张,二等奖7张,三等奖6张。宁波市级及以上获奖奖励一等奖10张,二等奖9张,三等奖8张。(由班主任颁发。作品刊出参照同级别三等奖颁发)
(6)棕色——校外自律卡(校外表现)“校外自律卡”用棕色表示。由班主任颁发。
棕色寓意:棕色在于自然界的真实与和谐。它代表着充满生命力和感情,是一种可靠、值得信赖的色彩。棕色给人以阳刚之气,同时也意味着确定和旺盛的生命力。喜欢棕色的人往往是诚实而平凡,生活稳定,井然有序。棕色激励学生生活自律,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在生活中不依赖他人。
评价内容:
①一周内认真履行父(母)子契约,阶段性进步明显,可获得校外自律卡1张。(每班控制在5张以内,由班主任颁发)
②一周内在家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争做父母好帮手,可获得校外自律卡1张。(每班控制在5张以内,由班主任颁发)
③一周内争做社会好公民,校外表现良好,受到好评,可获得校外自律卡1张。(每班控制在5张以内,由班主任颁发)
(7)紫色——才艺发展卡(素质发展之学书画、练器乐)
“才艺发展卡”用紫色表示。由班主任、音乐、美术、书法老师颁发。紫色寓意:紫色是高雅艺术的专用色,它是美的化身,美的色彩。紫色是红和蓝两个性格极端的颜色混合而成,因此,这个颜色充满着神秘不可理解的复杂情调。喜欢这个颜色的人,可以说艺术家类型的人。紫色代表活泼和绚丽,象征神秘、热情、温和、浪漫以及端庄幽雅,同时也蕴涵着勃勃生机,跃跃欲试的心态。紫色激励学生具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展示与张扬自我。
评价内容:
①一周内认真做好艺术课课前准备,并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可获得才艺发展卡1张。(每门课控制在2张以内,由音乐、美术、书法老师颁发)
②积极参加校写字考级、器乐考级等艺术展示活动,进步明显,可获得才艺发展卡1张。(每班控制在5张以内,由音乐、美术、书法老师颁发)
③参加各级才艺竞赛,按级别和奖次获得才艺发展卡若干张。班级比赛获奖奖励一等奖3张,二等奖2张,三等奖1张;校级比赛获奖奖励一等奖5张,二等奖4张,三等奖3张;慈溪市级获奖奖励一等奖8张,二等奖7张,三等奖6张。宁波市级及以上获奖奖励一等奖10张,二等奖9张,三等奖8张。(作品刊出参照同级别三等奖颁发)
2、金色特长卡:
金色是收获的颜色,代表荣誉和成功。
金色特长卡不能直接颁发。获得单项彩色卡7张,方可调换金色特长卡一张。金色特长卡由学部主任颁发,学生永久保留,并可获得特长奖励:
(1)言行文明特长奖励:担任班级护旗手一周。(2)阳光体育特长奖励:担任班级领操员一周。(3)和谐交往特长奖励:担任班级值日班长一周。(4)勤思好学特长奖励:担任班级学习委员一周。
(5)书香悦读特长奖励:担任班级图书管理员一周。校图书室外借图书3册。
(6)校外自律特长奖励:担任校礼仪岗小使者一周。
(7)才艺发展特长奖励:个人作品或事迹在宣传窗或校园展出。
3、七彩阳光卡:
七彩代表多彩多姿,全面发展。
七彩阳光卡不能直接颁发。集齐红、橙、绿、蓝、青、棕、紫七色卡一套,方可调换七彩阳光卡一张。七彩阳光卡由校长颁发,学生永久保留。一学年内获得7张以上七彩卡,颁发“七彩阳光少年”证书,奖励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前20名奖励校外夏令营活动。
4、黑色警示卡:
黑色代表缺点和过失,是一种警告和惩戒,由相应班主任或老师发放。
七、实施办法:
1、单项彩色卡由班主任、任课老师和生活老师颁发,颁发后应有颁发回执交该班班主任。各班应有专人负责将获卡情况记录在《我班的七彩荣誉记载册》上,每周末由各班主任汇总后在班上公示,并填写《七彩阳光卡换发情况登记表》上交学部。同时,各班按得卡情况推荐“阳光周之星”1名。
2、“金色特长卡”和“阳光周之星”奖章由学部主任在每周一的学部学习生活会上颁发。“阳光周之星”名单和照片在宣传窗和校园网公示,并佩带“阳光周之星”奖章一周,但奖章不可连续获得,须隔周才能重新获得。每月末,中 9 小学部根据金色特长卡颁发情况和“阳光周之星”评选情况推荐“阳光月之星”若干名,并填写“七彩阳光卡”获得者名单和事迹上交校长室。
3、“七彩阳光卡”、“阳光月之星”由校长在每月末全校学习生活会上颁发。“阳光月之星”名单、照片和事迹宣传窗和校园网上公示,并佩带“阳光月之星”奖章一个月,但奖章不可连续获得,须隔月才能重新获得。
4、“七彩阳光少年”由校长在每学期末的(?)会上颁发。名单、照片和事迹在校园走廊展示一学年,并佩带“七彩阳光少年”奖章一学年。该奖将作为全校学生的最高荣誉奖,奖励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前20名奖励校外夏令营活动。
5、七彩阳光卡颁发要在集体场合,并说明颁发原因,以发挥阳光卡的正面激励作用。同时,要严格控制数量,不得滥发。各班主任、各生活老师、各任课老师应根据年级段特点和学科特点,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建议采用积分的办法颁发当周内的单项彩色卡。同时注意在激励优秀生的同时也要照顾后进生,适当降低坡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过程性评价。
6、对违纪违规的学生每次可扣回1张相应的七彩卡。情节严重的可颁发警示卡。得过警示卡的同学,不能获得当周各种称号的评选,在下周有一定进步时可在集体场合中收回警示卡并肯定其进步。在当月还未能收回的同学,当学期不能获得各种称号。、特长卡和七彩卡不得直接颁发,只能集齐同色卡七张或彩色卡一套后方可换发。
8、所有卡的颁发必须注明颁发者姓名、颁发原因、颁发日期、得卡者班级、姓名,否则作无效处理。
9、教育学生爱护七彩阳光卡,如涂画,损坏,此张阳光卡作废,不得换发。
10、获得各色荣誉卡的学生应将荣誉卡粘贴在学校统一发放的《我的七彩荣誉本》中。《我的七彩荣誉本》一学期颁发一本,一般情况丢失不补,教育学生妥善保管、珍惜荣誉。如遇特殊情况,需班主任证明、学部审批后才能补发,但已丢失的荣誉卡不予补发。
慈溪阳光实验学校
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