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成绩差与成绩好学生短时记忆特点的比较研究(摘要)
学习成绩差与成绩好的学生
短时记忆特点的比较研究
一、引言:
对学习来说记忆是一个整合过程。许多学习成绩差的儿童就是由于记忆缺乏所造成的。
早期研究:第一,与非学习不良儿童相比,学习不良儿童在记忆任务上有困难:
第二,学习不良儿童的记忆问题可能是由于不能恰当地使
用非学习不良儿童常用的记忆策略;
第三,通过教学,学习不良儿童可以学会那些常用的策略。
如果教学成功,在记忆任务上学习不良儿童可以与非学习
不良儿童做得一样好。
后期研究:近一、二十年的研究表明,学习不良儿童在短时记忆
中的问题与复述、组织、精细加工及编码等方面的困难
有关,即学习不良儿童的短时记忆缺陷往往与如何通过
一定的策略加工信息(如复述)以及如何对信息进行心理
表征(如编码)有关。如果鼓励学习不良儿童进行复述,他们的回忆成绩就会提高。
然而最近研究发现儿童的记忆困难并不在于复述缺陷,而是每个词的精细加工过程的缺陷。学习不良儿童往往逐
字地回忆序列性言语信息,使得他们回忆数量很有限;由此
认为学习不良儿童记忆问题与语词的流畅性和词分析技能
有关。
本研究目的:了解学习不良与优生在完成各项不同记忆任务时的作业成绩及记忆过程是否存在差异,同时探讨学习不良学生在记忆的结构特质及某些控制过程中的特征。
二、研究方法:
1、被试:在两所小学中选取1、3年级的学生,每个年级选30
名,共60名学生。在1、3年级中各抽取3个班,共6个班。每个班中抽取10人,其中5个优秀生(成绩班前五名)5个差等生(成绩班后5名)。
在另一所学校中选取5年级学生,抽取4个班,每个班选取10名学生,5个优秀生,5个差等生。
2、实验材料:由实物图片、数字、意义具体的词汇三个部分
组成。三个部分都有
两套,每套都由24个刺激组成,其中12个为目标刺激,12
个为干扰刺激。
(l)实物图片:每套的目标刺激均分为三类(两套分别为乐器、服装、动物及家庭用品、交通工具、球类)。第一套的干扰图片中有“狼”作为“动物”类的虚假刺激。第二套中有“碗”、“自行车”作为虚假刺激。
(2)数字:第一套中的数字均分成两大类,第一套为“个位和十位数相同的两位数以及10的整数倍数”;第二套两大类为“十位数为。,个位数和百位数相同的三位数以及个位、十位、百位均相同的三位数”。干扰刺激中有“90”、“99”及’555”和“909”作为虚假刺激。
(3)词汇:每套均分成三类(两套分别为课程名称、家庭成员的称呼、与学校有关的称谓以及文具、水果、家畜)。每一套干扰词汇中均设有虚假刺激。
在刺激的编排过程中,考虑到被试将会使用的组块策略,图片、数字、词汇的排列以类别为序,每一类排成一行,给予被试以明显的暗示。
3、实验程序:
本实验为3(年级)x 2(学习成绩)x3(记忆任务),即图片、数字和词汇)重复测验设计。
首先,向儿童说明实验的要求;然后,向儿童呈现目标刺激,让儿
童识记15秒,马上撤去图片,再呈现目标与干扰刺激混合在一起的刺激,让儿童尽可能快地从中挑选出目标刺激(再认)。
在测试过程中,先让儿童完成第一套,所有三部分的第一套测试全部结束后,再进行第二套的测试。另外选取1、3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在词汇的第一套测试完成后,向其说明词汇的组合方式,并告诉他们用分类方法来记忆效果会更好些。然后,进行第二套测试。这一组被试为提示组。
三、结果与讨论:
各年级学生在三个项目得分间的差异显著,这就是说,不同年级间、不同成就间学生在图片、数字、及词汇项目上的得分是有差异的。
各项记忆任务中的年级间差异:
1、3年级儿童在完成数字记忆任务时的成绩不如图片及意义具体的词汇记忆。5年级儿童在完成图片、具体词汇记忆时的成绩与数字记忆的成绩相似。
不同成就组在各项任务中所表现的年龄差异:
图片记忆成绩上,1、3年级优生与差生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不同成就学生在数字记忆成绩上的差异是显著的,优生显著地高于差生,差生的误认率却显著地高于优生。
年级与成就间没有交互作用,所有学生在年级间的差异是显著的,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这种差异主要发生在5年级与1、3年级之间,随着年龄升高,记忆水平也提高,优生的提高程度比差生更大。
提示对优差生记忆成绩影响的差异:
在图片记忆上,优差生在提示与非提示条件下的记忆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数字与词汇记忆上,所有学生在提示与非提示条件下的词汇与数字记忆成绩有显著性差异,而优生在提示与非提示条件下成绩的差异没有差生那样大。这说明主试向差生解释的分类策略使差生的记忆成绩的有明显的提高,而对优生没有效果。尤其是数字记忆。
在提示后,差生与优生的记忆成绩仍然存在差异,差生成绩低于优生,说明差生在记忆上的困难并不完成是由于策略运用的缺陷所造成的,还可能有一些结构特质、材料的性质、动机等方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