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红军与禹州市盐业局、禹州市盐源盐业运销有限公司买卖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陈红军与禹州市盐业局、禹州市盐源盐业运销有限公司买卖
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8)禹民二重初字第127号
民事判决书
原告陈红军,男。
委托代理人吴占杰,许昌市政府法制服务中心律师。
被告许昌市盐业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刘国勤,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彭胜利、陈蕙敏,河南世纪风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许昌市盐业有限责任公司禹州分公司,(以下简称禹州分公司。
负责人高磊,该公司经理。
委托代理人郭宇鹏,该公司法律顾问。
原告陈红军与被告禹州市盐业局、禹州市盐源盐业运销有限公司买卖纠纷一案,本院2005年3月23日作出(2005)禹民二初字第102号民事裁定,陈红军不服,向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005年7月1日,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05)许民二终字第48号民事裁定,该裁定已发生法律效力。后陈红军向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2007年9月10日,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07)许立民字第83号民事裁定,决定对本案进行再审。2008年6月26日,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08)许民再终字第22号民事裁定,撤销本院(2005)禹民二初字第102号民事裁定及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2005)许民二终字第48号民事裁定,发回本院重审。重审过程中,陈红军将本案被告变更为许昌市盐业有限责任公司及许昌市盐业有限责任公司禹州分公司。本院依法另行组成合议庭,公
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陈红军及其委托代理人吴占杰,被告许昌市盐业有限责任公司之委托代理人彭胜利和陈蕙敏、许昌市盐业有限责任公司禹州市分公司之委托代理人郭宇鹏等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陈红军诉称,我系经原禹州市盐业局审批的合法经营食盐的个体工商户,禹州市盐源盐业运销有限公司系原禹州市盐业局授权的食盐专营单位。2003年12月12日,我预付购30吨食盐款,由原盐业局委托到原禹州市盐源盐业运销有限公司的东区片长杨彩红出具欠条后,由杨彩红负责送盐5吨,剩余货款既未交付食盐,也未退款。2005年,禹州市盐源盐业运销有限公司被许昌市盐业公司合并,其债权债务均由许昌市盐业公司承担。许昌市盐业公司后变更为许昌市盐业有限责任公司,并设立禹州分公司,经营禹州市境内食盐业务。请求判令二被告支付下欠我食盐25吨(或食盐现值54812.50元),赔偿我损失30000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被告许昌市盐业有限责任公司辩称,杨彩红的行为非职务行为;原告的诉讼请求缺乏有力的证据予以证明;我公司并非原告主张权利的义务主体。请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被告许昌市盐业有限责任公司禹州分公司辩称,我公司是2007年才设立的,与本案无关。
原告陈红军向本院提交的证据有:
1、欠条一份以证明原禹州市盐源盐业运销有限公司于2003年12月12日欠其盐30吨,除支付5吨外,下欠25吨未支付。
2、食盐零售许可证一份,以证明原告具有经营资格。
3、禹州市人民检察院调查杨彩红及其他证人的询问笔录,以证明杨彩红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给原告所打的欠条属职务行为。
4、工商登记档案两份,以证明原禹州市盐源盐业运销有限公司于2005年与许昌市盐业公司合并,原公司债权债务由许昌市盐业公司接受承担;许昌市盐业公司于2007年1月19日名称变更为许昌市盐业有限责任公司。
被告许昌市盐业有限责任公司向本院提交的证据有:
1、许昌市盐业局及禹州市盐业局关于碘盐配送的暂行规定,以证明在禹州市盐业配送作分片划分,盐源盐业公司只能向与该公司签有食盐配送协议的商户配送,其他零售商户不得从盐源公司购盐。
2、委托食盐供应协议书,以证明若从盐源公司购盐须有协议,同时证明杨彩红的职权只能是代表盐源公司与签有协议的经营户发生业务。
3、证人徐XX、彭XX、董XX、赵XX证言,以证明许昌、禹州两级部门的食盐配送条例,在禹州已宣传到位。
4、2007年11月2日,被告代理人调查杨彩红的笔录,以证明新配送制度应签订供求协议,原告不同意签订协议。
5、盐源盐业公司的三次注销公告,要求债权人申报债权。
6、许昌市财政局、许昌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对许昌市盐业公司国有资产界定的通知与评估,并未显示有原告所诉债权。
7、河南省盐业管理条例,系地方法规,适用于全省范围。
被告禹州分公司向本院提交的证据,同被告许昌市盐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交证据的前四项。
二被告对原告所举证据1的真实性有异议,对证据2无异议,对证据3有异议,认为与本案无关,对证据4的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不仅是企业名称的变更,还有股东、股权的变更,并非承担全部债务。
原告对二被告所举证据1,认为不能证明已通知到原告,对原告不具有约束力。认为证据2对原告不起作用,仅是被告内部协议,被告一直在给原告供货。证据3中证人未到庭,不予质证。证据4中杨彩红陈述不真实。证据5复印件不予质证。对证据6有异议,认为原告2003年就已经起诉了。对证据7真实性无异议,对被告所述证明对象有异议。
经质证,原告所举证据,客观真实,应予采信。原告对二被告所举证据的异议理由成立。
依据有效证据及各方当事人陈述,确认以下案件事实:原告陈红军系原禹州市盐业局
审批的合法经营食盐的个体工商户,原禹州市盐源盐业运销有限公司系原禹州市盐业局授权的食盐专营单位。2003年12月12日,陈红军预付30吨的购食盐款共计43980元,由原禹州市盐业局委托到原禹州市盐源盐业运销有限公司的东区片长杨彩红出具欠条后,由原禹州市盐源盐业运销有限公司送盐5吨,剩余货款既未交付食盐,也未退款。2005年,原禹州市盐源盐业运销有限公司被许昌市盐业公司合并,其债权债务由许昌市盐业公司承担。后许昌市盐业公司又变更为许昌市盐业有限责任公司,并设立禹州分公司,经营禹州市境内食盐业务。
本院认为,原告陈红军是取得了食盐专营许可证的个体工商户,具有经营食盐的合法权利。杨彩红系原禹州市盐源盐业运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作为原禹州市盐业局指派的东区片长,其给原告陈红军立有欠据,使原告有理由相信其行为属职务行为,下欠食盐应由原禹州市盐源盐业运销有限公司给付。因盐源盐业运销公司被许昌市盐业公司合并,许昌市盐业公司又变更为许昌市盐业有限责任公司,故应由许昌市盐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给付。被告许昌市盐业有限责任公司所辩理由,不予支持。被告禹州分公司所辩理由成立,该公司不承担责任。原告陈红军要求给付食盐25吨,予以支持,其要求赔偿损失的诉求,无证据证明,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百零七条之规定,经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许昌市盐业有限责任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给付原告陈红军食盐25吨。
二、驳回原告陈红军的其他诉讼请求。
本案诉讼费1870元,由被告许昌市盐业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暂由原告陈红军垫付,待执行本判决时一并返还。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
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刘伯强
审判员:张建国
人民陪审员:邵华敏
二 ○○ 九 年 七 月 八 日
书 记 员:孙志博
第二篇:张紫千诉永城市盐业公司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张紫千诉永城市盐业公司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
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永民初字第1202号
民事判决书
原告张紫千,女。
委托代理人秦博,河南君盟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永城市盐业公司。
法定代表人杨立新,经理。
委托代理人吴晓,该公司法律顾问。
原告张紫千诉被告永城市盐业公司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原告于2008年5月4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受理后,于5月8日向被告送达了民事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及出庭传票,依法由审判员王志超独任审判,2009年6月17日公开开庭进行审理。原告张紫千的委托代理人秦博、被告的委托代理人吴晓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张紫千诉称,被告因经营需要,分别于2004年10月17日,2006年1月1 日向原告借款100000元。同时双方约定月息为1分,2006年12月被告向原告支付利息1000元,2007年元月至今被告既不向原告支付利息,也不返还本金,请求依法判决被告支付原告借款本金10万元及利息,利息从2007年1月起按月息1分计算至实际付清止。
被告永城市盐业公司辩称,原告诉讼款项未经盐业局有关班子同意,对这款项我们不承认也不否认,只要原告有证据,我们愿意清偿,否则我们不予清偿。
根据原、被告的诉辩意见,本院对本案归纳的争议焦点是,原告请求被告支付借款10万元及利息是否有事实和证据支持。原、被告对归纳的焦点均无异议,予以确认。
原告张紫千为支持其主张向本院提交的证据材料有:
1、2004年10月17日被告收取原告张紫千借款本金5万元的收据一份;
2、2006年元月1日被告收取张紫千现金5万元的收据一份;
3、盐业公司财务报表一份,证明被告每月向原告支付利息1000元的事实。
4、被告原法定代表人郭XX的情况说明一份,上述4份证据共同证明本案被告向原告借款10万元,至今没有偿还,同时证明被告应每月向原告支付借款本金的1%作为利息。
经庭审质证,被告对原告提交的证1称,仅是一份收据,况且在2004年10月17日的收据上注明是集资款,并不属于借贷关系。证2仅是收据,不能证明双方债务关系存在,也未约定利息。证3,来源不明,原件应在盐业公司,不应在原告手中,并不能证实原告的证明目的。证4,证人未出庭,据说当时未经领导班子同意,其说利息1分是证人证言,并不能对抗书证,具有一定倾向性,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被告永城市盐业公司未向本院提交证据材料。
本院对原告张紫千提交的证据材料经认证认为,原告张紫千向本院提交的1-4份证据,能相互印证,被告借款及付息情况,对此予以采信。
根据有效证据,本院可以确认以下案件事实:2004年10月17日,被告因经营需要借原告现金50000元,2006年元月1日借原告现金50000元,合计100000元,双方约定月利息1分。被告付原告利息至2006年12月。此后,被告没有支付本金及利息。致原告诉至本院。
本院认为,原告张紫千要求被告支付借款本息,有其提交的证据证明,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原告请求应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永城市盐业公司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给付原告张紫千借款本金100000元,利息按月息1分从2007年元月1日起计算至该债务清偿完毕之日止。
一审案件受理费2300元,由被告永城市盐业公司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员王志超
二00九年六月十九日
书记员 陈 颖
第三篇:原告马祥诉被告济源市盐业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原告马祥诉被告济源市盐业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一审民
事判决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济民一初字第788号
民事判决书
原告马祥,男。
委托代理人王中升,济源市济水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济源市盐业公司。住所地:济源市宣化西街238号。
法定代表人郝长明,经理。
委托代理人李合喜,该公司职工。
委托代理人陈世涛,河南剑光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马祥与被告济源市盐业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本院于2009年3月18日作出受理决定。后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举证通知书、诉讼风险提醒书及开庭传票,2009年5月14日、8月28日,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马祥及其委托代理人王中升、被告的委托代理人李合喜、陈世涛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马祥诉称,1991年,其到被告处工作,1993年至2003年5月先后任公司副经理、工会副主席。1994年12月,双方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3年5月,被告将其内退,不再安排工作岗位,内退期间,其工资与在岗的同岗位人员的工资相差很大。其认为被告剥夺了其在法定工作年龄段享有的劳动权利,降低工资,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其不服济源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济劳仲裁字(2009)第28号裁决书,现请求判令:
1、被告恢复其工作至退休,按在岗同岗位人员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2、被告补发其内退期间少发的工资27712.56元。
被告济源市盐业公司辩称,1、其于1998年分别下发济盐(1998)第5号、第7号文件,分别就工资改革和职工内退作了明确规定。2003年,原告按照第7号文件规定办理了内退手续并领取内退工资至今,原告未提出任何异议。原告起诉已超过诉讼时效,应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2、1998年第5号文件《济源市盐业管理局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全体机关人员的工资是以“按量分配,以绩取酬”为基本原则,而1998年第7号文件《济源市盐业管理局关于在岗职工内退(试点)的有关规定》是针对以后的内退职工而言,内退职工只能按该文件规定的“内退待遇”来对待,且分别在2003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四次对内退人员进行生活补助增补,原告要求领取在职职工工资的70%没有道理。
原告提供如下证据:
1、合同制工人登记表一份,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签订的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原告等人于2008年8月4日申请查阅公司的工资等情况的书面申请一份,证明内退后未享受到规定待遇及其申诉未超时效。
被告对原告提供的证据1、2无异议。
被告提供如下证据:
1、济盐(1998)5号文件;证明在岗人员实行岗位实绩效益工资制度;
2、济盐(1998)7号文件一份;证明内退人员工资待遇按该文件执行;
3、原告的内退申请及内退审批表各一份;
4、1994年岗位技能工资表一份;证明当时的岗位技能工资情况。
5、内退职工生活补助费增长方案及内退职工生活补助费计算方式各一份。
原告对被告提供的证据1认为该文件在济盐(1998)7号文件之前,对济盐(1998)7号文件无约束力。对原告提供的证据2真实性无异议,其工资应按同岗位在岗职工工资的70%计算;对证据3认可内退申请系本人所写,认为审批表不是本人填写;对证据4认为是当时所有人员的工资档案,其应享受在岗职工工资的70%,应随在岗职工工资的调整而调整。对证据5认为脱离了济盐(1998)7号文件规定的内退人员工资方案,应以济盐(1998)7号文件规定的方案计算其工资.本院根据原告申请,依职权调取了被告职工2004年至2008年部分工资表。
原告对本院调取的工资表认为,根据该工资表统计出内退人员的工资占在岗人员的工资百分比为:2004年为43.3%,2005年为31%,2006年为33.6.5%,2007年为30%,2008年为36.9%。被告对本院调取的证据无异议。
经庭审举证、质证,本院认为,被告对原告提供的证据1、2无异议,本院予以认定。被告提供的证据1、2系被告的文件,客观真实,本院予以认定,证据3原告认可内退申请系本人所写,内退审批表系被告审批手续,是否本人填写,不影响其效力,证据4、5客观、真实,能够证明案件相关事实,本院均予以认定。
本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可以证明原告及同岗位在岗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本院予以认定。
根据原、被告陈述、举证及诉辩意见,本院确认如下案件事实:1991年,原告调入到济源市盐业蔬菜公司工作,1994年12月,双方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997年济源市盐业蔬菜公司改制成立为济源市盐业公司。1998年3月,济源市盐业管理局下发《关于在岗职工内退(试点)的有关规定》(济盐[1998]7号),该文件经1998年3月27日职工代表大会通过。文件规定:局机关和盐批公司男50岁、女45岁以上的在岗人员一律内退。内退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正式退养人员的工资待遇。其工资为:(岗位+技能)×70%+联动工资+工龄工资+洗理费,其技能工资按在岗人员现行的等级标准执行,岗位工资从内退之日起享受原岗位工资半年后转入第一岗次。根据情况,内退人员随在职人员工资调整而调
整。内退人员到退休年龄按国家政策规定执行。2003年5月原告时任工会副主席,2003年5月12日,原告申请办理内退,同年5月19日,经济源市盐业管理局审批原告内退,另每月补助70元。1998年4月1日起,被告根据济盐[1998]5号文件,对在岗职工实行岗位实绩效益工资制度,改变原实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度,由固定工资和岗位效益工资两部分组成。但原告的内退待遇,被告仍根据1994年的岗位技能工资标准按济盐[1998]7号文件规定的内退人员工资计算方法支付,2003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制定增补方案,对原告的内退待遇予以增补。原告认为应按同岗位在岗职工工资标准的70%计算内退待遇。2008年原告申诉至济源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被告恢复其工作至退休,补发内退期间少发的工资。2009年2月10日,济源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济劳仲裁字(2009)第28号仲裁裁决书,驳回了原告的申诉请求。
本院认为:原告于2003年5月内退,之后被告未为原告安排工作,原告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但其未及时申请仲裁,已超过仲裁时效,原告要求被告恢复其工作至退休,按在岗同岗位人员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由于原告系根据济盐
[1998]7号文件的规定内退,职工在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由企业发放生活费,但不得低于省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被告按月支付原告内退待遇至今,并不低于省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由于被告对原告内退待遇的具体执行标准属于企业自主经营权的范畴,被告根据济盐
[1998]7号文件的规定支付原告内退待遇,并于2003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制定增补方案,对原告的内退待遇予以增补,并不违反国家的相关规定,因此,原告要求被告补发其内退期间少发的工资27712.56元的诉讼请求,无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综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驳回原告马祥要求被告济源市盐业公司恢复其工作至退休,按在岗同岗位人员工
资标准支付工资的诉讼请求;
二、驳回原告马祥要求被告济源市盐业公司补发其内退期间少发的工资27712.56元的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10元,由原告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一式七份,上诉于河南省济源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鲍东敏
代理审判员赵攀
人民陪审员杨亚楠
二O?九年十月二十八日
书记员姚佩
第四篇:范密丛与河南华森林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欠款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范密丛与河南华森林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欠款纠纷一案一
审民事判决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陕民初字第865号
民事判决书
原告范密丛,女。
委托代理人曹文让,陕县148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河南华森林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住所地:三门峡市陕县陕州路林业局。
法定代表人徐太行,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苏维,男,生于1986年1月7日。
委托代理人杨景雷,男,生于1982年4月12日。
原告范密丛诉被告河南华森林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森公司)欠款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及其委托代理人曹文让、被告华森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苏维、杨景雷均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2007年-2008,原告受被告雇佣,为其打工。两年共欠原告工资11549万元。2008年7月19日,被告写欠条一张,共欠原告及其他民工工资31549元,后经原告同其他民工多次催要,被告一推再推,后音讯全无。现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工资11549元。
被告华森公司在法定答辩期间未予答辩,庭审中口头辩称:原告是2007年3月底被华森公司雇佣,为一般工作人员。原告的工资是按日计算,月工资为30天计500元,日工资为16.7元。原告工作到2007年6月份,7月份离开被告华森公司,原告的工资已全部
付清,要求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原告向本院递交的证据有:
1、2008年7月19日欠款条据一份;
2、2007年-2008年华森公司欠工人工资名单一份。据以证实原告的主张成立。
被告华森公司向本院递交的证据有:
1、华森公司2007年4月工资表一份,欲证实2007年4月原告在华森公司工作,每月按30天计算,工资为500元,日工资16.7元。
2、崔**证明材料一份;
3、高*证明材料一份;
4、田**证明材料一份;欲以证据2-4证实原告在华森公司的工作时间为2007年3月底至6月底,7月份离开华森公司。
经庭审质证,原、被告均对对方的证据有异议,本院依法认证如下:对原告的证据1、2,形成证据链,可证实本案的事实,本院予以采信。对被告的证据1,客观真实,本院依法予以采信;对被告华森公司的证据2-4,均系被告华森公司的负责人或者管理人出具的证明材料,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且又无其它相关证据印证,本院不予采信。
本院根据上述采信的证据和当事人陈述可以认定下列事实:2007年3月份,原告受被告雇佣,为其打工。双方约定每月按30天计算,工资为500元,日工资16.7元,多干一天加工资16.7元,少干一天扣工资16.7元。2007年4月份,被告支付原告工资516.7元。此后,原告继续为被告打工,截止2007年12月份,被告尚欠原告工资1500元。经多次催要,被告一推再推。2008年7月19日午饭时,被告华森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徐太行在另案原告杨连生家给原告等民工出具了总欠款条一张,计款31549元,该欠条内容由另案原告杨连生执笔书写,为:“欠条,2007年工资19957元,2008年工资11592元,合计31549元。”徐太行在该欠条上的合计款下边签字为:“同意此工资计划,徐太行,2008年7月19日”。另外,该欠条后边还附有2007年-2008年华森公司拖欠工人工资名单和具体欠款数额一份(含本案原告共23人)。2008年12月,华森公司因种种原因放弃经营。经原告等人多方寻找未果。2009年11月25日,原告起诉来院,请求处理。
庭审调查中,原告坚持其诉讼请求不变,被告则坚持其答辩理由不变。调解中,双方各执一词,致调解无效。
本院认为,原告范密丛等民工受被告雇佣,为其打工。被告除已支付原告的工资,尚欠1500元,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本院依法予以认定。原告请求被告支付工资11549元,内含其他民工的工资,原告虽表示为其他民工代为讨要,但原告却没有其他民工的委托手续,因而,本院只能对原告自己的应得工资1500元予以支持,超出部分无法支持。被告辩称其已付清原告等人的工资,证据不足,本院依法不予支持。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四条、第一百零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河南华森林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支付原告范密丛工资1500元。限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付清。
二、原告范密丛的其余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如果未按本判决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本案受理费50元,由原告范密丛承担20元,被告河南华森林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承担30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本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姚启风
审 判 员赵春芳
审 判 员王中英
二Ο一Ο年三月九日
书 记 员孙国丽
法律链接:
1、《民法通则》第八十四条: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
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
2、《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八条:债务应当清偿。……
第五篇:霍发臣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濮阳市濮阳县分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霍发臣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濮阳市濮阳县分
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濮民初字第1328号
民事判决书
原告霍发臣,男。
委托代理人董彦军,系河南董彦军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濮阳市濮阳县分公司。
负责人张永泽,系分公司经理。
委托代理人南彩霞,系河南惠信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霍发臣诉被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濮阳市濮阳县分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霍发臣及其委托代理人董彦军、被告委托代理人南彩霞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2000年,濮阳县电信局分立为濮阳县网通公司和濮阳县移动公司之后,原告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濮阳县营业部从事电工和维修工作至今。2007年7月28日晚因办公室主任强令要求原告冒险作业,遭到原告拒绝,因此事,被告将原告档案移交劳务公司通知原告自2009年8月1日起不用到被告处上班,并停发一切工资。原告多次找领导询问,领导互相推脱,至今不为原告安排工作岗位。原告自2000年至今在被告处工作期间,每月工资为500元,并且被告一直没有为原告缴纳各类社会保险金,被告应为原告补缴各类社会保险金53504.4元;原告在工作期间,由于工作性质,全年365天在岗,原告并没有享受法律规定的法定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的待遇,被告应支付原告加班工资及各项赔偿金、补偿金108786.8元;濮阳县自2007年10月份开始,最低工资标准550元,被告应补足工资差额及经济补偿金2475元;2008年1月1日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被告也没有按照法律规定与原告签定劳动合同,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双倍工资9000元;被告违反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依法应支付原告经济补偿金17325元。因濮阳县劳动争议仲裁委驳回了原告的仲裁请求,故诉至法院,望判如所请。
被告辩称:原告与我公司之间不属于劳动关系,而属于劳务派遣。原告是濮阳县柳屯镇利军保洁部派遣到我公司的员工,在劳务派遣之前与我公司无任何关系,我公司是原告的用工单位,而不是用人单位,依法律规定我单位无义务为派遣员工缴纳任何保险金;原告派遣到我公司所从事的工作是水电维修工作,如果电器不需要维修,原告则天天无事可做,在不付出任何劳务的情况下照常到派遣单位领工资,如果电器需要维修,无论什么时间都是原告的合同义务,根据原告的劳务性质不存在加班问题;与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属派遣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原告诉我公司无任何法律依据;因原告行为经常违反我公司的工作制度,我公司才决定将原告退回派遣单位,派遣单位经过核实后,与我公司办理了退回手续。综上,我公司不属于适格的被告,且原告请求的各项费用无事实依据,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各项诉讼请求。
经审理查明:原告原在濮阳县邮电局做水电临时工,后濮阳县邮电局分立为濮阳县邮政局和濮阳县电信局,濮阳县移动通信营业部与濮阳县电信局分离,2000年被告在濮阳县移动通信营业部基础上成立,期间原告一直为被告从事水电工作。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被告与濮阳县洁神保洁服务有限公司签订物业保洁协议书,将原告的工资拔付给该保洁公司,让原告到该保洁公司领取工资,而原告仍从事水电工作,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被告与濮阳县柳屯镇利军保洁部签订物业保洁、电工服务合同。2009年7月原告与被告因工作事情发生争执,后被告通知原告自2009年8月起不用上班,停发工资,原告即向濮阳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2009年10月20日濮阳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
原、被告之间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为由,驳回原告的申请请求,原告不服即诉至我院。
另查:原告2008年、2009年月工资为500元。
本院认为:原告为被告从事电工工作,被告发放工资,双方形成事实劳动关系,被告将原告工资关系转到保洁公司,让保洁公司发放工资,原告也到保洁公司领取工资,并非属劳务派遣。2009年7月被告通知原告不用上班停发工资,是一种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应依法给予原告经济补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经济补偿办法》第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濮阳市濮阳县分公司补偿原告霍发臣5000元(500元/月)×10个月)。限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履行完毕。
二、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当事人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10元,由被告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应自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供副本,上诉于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翟国玺
审判员于振民
审判员高剑龙
二○一○年四月二十日
书记员谢利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