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计系列副高职称评审标准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件
黑人保发[2010]111号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
印发黑龙江省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任职资格评审标准的通知
各市(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农垦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森工总局人事局,省直各单位人事(干部)处: 现将重新修订的《黑龙江省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标准》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学习,并切实做好宣传工作。新的《黑龙江省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标准》于2011年度开始执行,原《黑龙江省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标准》同时废止。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O一O年十一月十六日
黑龙江省会计系列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客观公正地评价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与水平,依据《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等相关规定,结合黑龙江省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实际情况,制定本评审标准。
第二条专业划分
会计。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评审标准适用于在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中专职或主要从事财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四条资格名称
会计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名称为高级会计师。
第二章申报资格
第五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六条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必须是本专业被聘在岗人员,且任现职内综合考核结果达到合格。
第七条学历、学位与资历要求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高级任职资格:
一、具有博士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2年;
二、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5年;
三、具有大学专科学历,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中级任职资格5年。
第八条获取及处理信息能力
一、外语要求
除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外,外语成绩必须达到规定标准。
二、计算机要求
除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外,计算机成绩必须达到规定标准。
第九条执业资格要求
申报高级任职资格人员,应持有有效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第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年不允许申报:
一、弄虚作假,或窃取他人学术成果的;
二、经有关部门鉴定,发生责任事故的;
三、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未满处分期的;
四、依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其他情形不能申报的。
第三章评审条件
第十一条高级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专业理论知识
(一)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在某一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二)掌握国家财会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熟悉会计专业的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
(三)了解国内外的会计专业的发展趋势,并能运用新知识、新理论解决会计或财务活动中的关键问题。
(四)了解与会计专业关系密切的其他专业的理论知识。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有较强的财会分析和研究工作能力,为省、市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经济发展提出了有科学价值的政策建议;
(二)具有科学的财务决策能力,胜任较高层次的财务管理工作,解决企事业单位财务活动中的重大问题,在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贡献显著;
(三)具有较强的管理工作能力,胜任会计专业工作和会计专业与相关专业配套和协调的财务与技术管理工作;
(四)具有较强的技术经济和市场分析能力,为企业发展进行过成功的经济分析和策划;
(五)参与制定过企业单位经济或对外贸易发展计划、工作条例、规范的编制、撰写工作。
三、工作业绩与学术成果
(一)工作业绩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为本行业或本部门撰写2篇财务(市场、成本、营销、预算、决算)分析报告,报告数据准确,结论被有关决策部门采纳;
2、主持制定本行业或本部门财务管理规章或2项制度,明显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3、主要参加2项市(地)级重要财会问题的调研工作,形成调研报告被有关部门采纳;
4、主要参加1项省(部)级财务会计政策、法规、规划、计划、条例、制度和办法等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5、主持大型项目或企业的主要财会工作,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或获得省级表彰;
6、主持审验过大中型企业的全面财务工作,并作出有深度和价值的分析与评价,其成果得到有关部门认可;
7,完成的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项,或市(地)级科技成果奖2项;
8、完成1项省(部)级重点项目,成果经有关主管部门验收通过。
(二)学术成果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第一作者,在有CN或ISSN统一刊号,且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技类或社科类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3篇,每篇字数1500字以上;
2、作为作者,正式出版有ISBN统一书号的本专业著作或译著1部,或为大中专院校采用的教材1部,字数3万字以上。
第四章附则
第十二条本评审标准中所规定的申报资格、评审条件等必须同时具备。
第十三条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年限均按整年计算。第十四条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各级任职资格均指本专业的。
第十五条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工作业绩、学术成果均为本专业的,且为任现职以后取得的。
第十六条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以上”均含本级。第十七条本评审标准中规定的中级任职资格的取得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考试或评审年限要求。
第十八条本评审标准由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二篇:职称评审标准
职称评审标准
1、正高级职称(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或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申报条件
获得副高级职称5年以上;工作中有突出表现,获得省级或者国家级相关奖项。
2、副高级职称申报条件 博士——获得中级职称满2年;
硕士、学士、本科——工作10年,中级满5年; 大专——工作16年,中级满5年;
后取得大专——工作满16年,中级职称满5年;
学历破格条件:全日制大专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16年,取得工程师资格5年以上;或后取得大专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20年,取得工程师资格5年以上。
业绩与成果: 工作贡献:
论文论著要求:第一撰写人,国家级2篇或省部级3篇
3、中级职称申报条件
博士研究生毕业:毕业当年即可定为中级职称;
硕士研究生学历、具有第二学士学位:从事专业工作满2年(国家统招
毕业生);
本科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5年,获得助理满4年; 大专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7年,获得助理满4年;
学历破格条件:全日制院校中专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12年;或后取得中专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17年。
论文论著要求:第一撰写人,省级以上1篇或市级2篇
4、初级职称申报和转正定职学历要求
统招学历可进行转正定职,五大学历需进行职称评审。全日制本科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1年,可转正定职为助级; 全日制大专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3年,可转正定职为助级; 全日制中专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5年,可转正定职为助级; 取得本科学历后,从事专业工作满1年,可申请晋升助级职称; 取得大专学历后,从事专业工作满3年,取得技术员职务满2年,可申请晋升助级职称;
取得中专学历后,从事专业工作满5年,取得技术员职务满2年,可申请晋升助级职称。
5、员级职称申报
取得大专学历后,从事专业工作满1年,可申请晋升技术员职务;
取得中专学历后,从事专业工作满3年,可申请晋升技术员职务。
4、必要的证书
通过相应级别职称外语考试获得相应证书或成绩单(一般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者可以免试)。
通过相应级别职称计算机能力考试获得合格证书或成绩单(获得计算机水平资格考试程序员级别及以上级别可以免考对应与相关省级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
实行考评结合系列的高级会计师、高级审计师、高级统计师等系列的参评人员还需获得相应的专业考试合格证书。
参加知识更新继续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获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证书》。教育、卫生系统参加由省级行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知识更新继续教育培训的人员,需提供本行业规定的参加知识更新继续教育培训佐证材料。因特殊情况未能参加知识更新培训的,可向市(地)或省直主管部门作出书面说明,经市(地)或省直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申报,核准通过人员的审批手续和职称证书待取得知识更新继续教育培训证书后发放。
经济类、会计类、卫生类初级、中级职称都通过参加全国同考获得或初级转正定职,高级职称需通过评审获得。80-290继续教育当年有效 1000继续教育长期有效(专业不对口)职称外语、计算机国家线长期有效、省线2年有效 一些省3年有效:上海、陕西 一些省当年有效:天津、河北、江西、山东、河南、贵州、
第三篇:职称副高
2011年黑龙江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放射医学专业——副高级)
一 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掌握医学影像专业基础知识及各系统大体解剖、正常影像解剖和变异。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特点、适应症和禁忌症、对比剂的使用、毒副反应的表现及抢救原则。掌握各种介入治疗方法的治疗原则、适应症和禁忌症。掌握各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影像学诊断相关学科知识。掌握X线、CT、MRI基本成像原理、图像质量控制及图像后处理技术。
(二)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相关临床知识、病理学改变和实验室相关检查项目临床意义。熟悉B超、核医学等相关知识。
二 学科进展
(一)熟悉医学影像学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如CR、DR、多排螺旋CT、磁共振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了解磁共振功能成像、分子影像学、PACS系统等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二)对相关学科如B超、核医学进展有一定了解。
三 专业实践能力
掌握各系统的影像检查方法、常见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各种疾病的最佳影像学技术选择。对疑难病、少见病有充分了解。
(一)神经系统: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如颅脑肿瘤,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脑内感染,颅脑先天性畸形,新生儿脑疾病,脑白质病及脑变性疾病,脊髓疾病。
(二)头颈部:掌握头颈部常见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如眼及眼眶肿瘤,眼眶炎性病变。鼻及鼻窦炎症,囊肿,常见良恶性肿瘤。咽及喉部恶性肿瘤。口腔及颌面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颌面部外伤。先天性颞骨畸形,颞骨外伤,中耳乳突炎,胆脂瘤,颈静脉球瘤,中耳癌。甲状腺肿瘤。颈动脉体瘤。颈部淋巴结病变。
(三)呼吸系统:掌握胸部疾病如肺部肿瘤,肺部炎症,气管和支气管疾病,支气管及肺先天性病变,胸部外伤,肺间质性疾病,胸膜疾病及纵隔肿瘤等诊断及鉴别。掌握乳腺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四)循环系统:掌握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鲁氏四联征等;后天性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心包疾病及大血管疾病等影像诊断和鉴别。
(五)消化系统:掌握消化系统常见病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重点掌握食管、胃肠道疾病X线造影诊断,如食管炎性病变及肿瘤,胃溃疡及胃肿瘤,十二指肠及小肠病变,结肠病变等。肝、胆、胰、脾、腹膜腔疾病及腹膜后肿瘤的诊断。
(六)骨关节系统:掌握骨先天性畸形与骨发育障碍,骨与骨关节损伤,骨髓炎,骨与关节结核,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脊柱病变,骨与软骨缺血性坏死,骨髓瘤,白血病,代谢和营养障碍性疾病,内分泌性骨病,慢性关节病变诊断及鉴别。
(七)泌尿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泌尿系结石,肾及输尿管感染性疾病,肾及输尿管肿瘤,肾外伤,膀胱疾病。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子宫、输卵管及卵巢肿瘤,感染性病变等。肾上腺疾病。
(八)介入放射:掌握常用介入诊断及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如血管介入技术、肿瘤介入技术、良性管腔狭窄疾病成形术、影像导向下活检术,椎体成形术临床应用等。(心脏介入不属于本大纲范围)
第四篇:副高评审
黑龙江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
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标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客观公正地评价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与水平,依据《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等相关规定,结合黑龙江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实际情况,制定本评审标准。
第二条 专业划分
西医、中医、预防医学、中西药、护理、法医等。第三条 适用范围
本评审标准适用于在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西医、中医、预防医学、中西药、护理工作,以及在公安和司法等机构中从事法医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四条 资格名称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名称分别为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副主任法医师、主任医(药、护、技)师、主任法医师。
第二章 申报资格
第五条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六条 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必须是本专业被聘在岗人员,且任现职内综合考核结果达到合格。
第七条 学历、学位与资历要求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副高级任职资格:
(一)具有医(药、护)学专业博士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2年;
(二)具有医(药、护)学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5年。
二、符合下列条件者,可申报正高级任职资格:
具有医(药、护)学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取得副高级任职资格5年。
三、破格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副高级任职资格:
1、具有医(药、护)学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在县、乡或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公安和司法等机构中,从事西医、中医、预防医学、中西药、护理和法医工作,取得中级任职资格7年;
2、具有《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中医工作满25年,取得中级任职资格5年。
(二)符合下列条件者,可申报正高级任职资格:
具有《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中医工作满30年,取得副高级任职资格5年。
第八条 获取及处理信息能力
一、外语要求
除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外,外语成绩必须达到规定标准。
二、计算机要求
除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外,计算机成绩必须达到规定标准。第九条 执业资格要求
一、申报西医、中医、预防医学专业医师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必须具备相应类别的执业医师资格。
二、申报护理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必须具备护士执业资格。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年不允许申报:
一、弄虚作假,或窃取他人学术成果的;
二、经有关部门鉴定,发生医疗事故的;
三、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未满处分期的;
四、依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其他情形不能申报的。
第三章 评审条件
第十一条 副高级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专业理论知识
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相关专 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知识,了解国内外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发展趋势,并对本专业领域内的疑难问题有一定研究能力。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一)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期间,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技术工作不少于40周,并能完成规定的工作量。
(二)有较丰富的本专业疾病诊治经验或较高的技术操作能力,能解决本专业较复杂的疑难问题,对本专业业务工作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具有指导本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业务工作的能力。
(四)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
三、工作业绩与学术成果
(一)工作业绩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二,其中第1条为必备条件(县、乡、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申报人员具备第1条即可):
1、参与疑难病诊断、治疗、检测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理等工作,能够规范书写实际专业技术工作有关的医学文书及资料(如病历、诊断报告、治疗方案、健康管理档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疫情处理报告、分析或讨论报告、技术工作总结等);
2、参与完成过市(地)、厅(局)级本专业科研课题1项(前 4 五名),且课题已通过鉴定或准予结题;
3、获市(地)、厅(局)级科技三等奖(包括新技术奖)1项(等级内额定人员),奖项内容应与本专业有关;
4、获得国家专利管理部门授权的发明专利1项,或实用新型专利2项,或外观设计专利3项(等级内额定人员)。专利内容应与申报的学科专业相符。
(二)学术成果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第一作者,在有CN或ISSN国内、国际统一刊号,且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技类医学专业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3篇,每篇字数1500字以上;
2、作为作者,正式出版的有ISBN统一书号的本专业专著或译著1部,或为大中专院校采用的教材1部,字数3万字以上。
第十二条 正高级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专业理论知识
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能分析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在本专业领域内有独创的见解。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一)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期间,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技术工作不少于35周,并能完成规定的工作量。
(二)有丰富的本专业疾病诊治经验或较强的业务能力,能 5 解决本专业较复杂疑难问题,对本专业业务工作有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具有指导本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业务工作的能力。
(四)具有跟踪本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
三、工作业绩与学术成果
(一)工作业绩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二,其中第1条为必备条件
1、独立完成或组织疑难病诊断、治疗、检测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理等工作,规范书写实际专业技术工作有关的医学文书及资料(如病历、诊断报告、治疗方案、健康管理档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疫情处理报告、分析或讨论报告、技术工作总结等);
2、主持完成市(地)、厅(局)级本专业科研课题1项,且课题已通过鉴定或准予结题;
3、获市(地)、厅(局)级科技二等奖(包括新技术奖)1项(等级内额定人员),奖项内容应与本专业有关;
4、获得国家专利管理部门授权的发明专利1项,或实用新型专利2项,或外观设计专利3项(第一发明设计人),专利内容应与申报的学科专业相符,其中至少一项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二)学术成果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第一作者,在有CN或ISSN国内、国际统一刊号,且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技类医学专业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5篇,每篇字数1500字以上;
2、作为作者,正式出版的有ISBN统一书号的本专业专著或译著1部,或为大中专院校采用的教材1部,字数5万字以上。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本评审标准中所规定的申报资格、评审条件等必须同时具备。
第十四条 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年限均按整年计算。第十五条 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各级任职资格均指本专业的。
第十六条 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工作业绩、学术成果等均为本专业的,且为任现职以后取得的。
第十七条 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以上”均含本级。第十八条 本评审标准由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五篇:正高、副高职称评审条件
正高、副高职称评审条件
应用研究员(正高)
一、申报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博士后人员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后任高级工程师职称;获得博士学位任高级工程师两年以上;获得硕士学位任高级工程师四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任高级工程师五年以上。上述人员在任高级工程师以来业绩突出,能指导其他高级工程师的工作,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1.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及其他国家级奖励的主要研究人员,其成果已应用于生产实践,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2.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主要研究人员,其成果已应用于生产实践,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3.获得四项以上专利(其中至少一项为发明专利),或取得六项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并已应用于生产实践,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人员;
4.获两项以上国家设计金质奖、银质奖、部一等优秀设计奖、部一等优秀勘探设计奖,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工程设计项目的主持人员或主要设计人员;
5.主持或为主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的人员;
6.在省以上重点工程建设、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中,担任设计、施工方面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
高级工程师(副高)
1.获得博士学位后,从事工程师工作2年以上;
2.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从事工程师工作5年以上;
3.取得后学历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所学专业与从事专业相同或相近,并在取得学历后继续从事该专业工作3年以上。
农业专业技术正高、副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推广研究员(正高)
一、评审范围
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评定范围严格限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从事农学、种子、园艺、土肥、植保、农垦、畜牧、兽医、中兽医、水产、农业机械化专业的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农业科研单位中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符合申报条件的,也可以申报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二、评定条件
(一)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任高级农艺师(含高级畜牧师、高级兽医师、高级工程师,下同)职务两年以上或者获得硕士学位任高级农艺师四年以上或者大学本科毕业任高级农艺师职务五年以上,并具备以下条件者:
①能分析本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根据国家需要和学科发展提出本学科推广研究方向,选定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或开拓性的推广课题。
②能创造性地解决重大的、关键的农业技术问题,并取得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推广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③是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能指导国家重大推广项目。
④培养出较高水平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具有培养指导农业技术推广专业博士研究生的能力。
2.担任高级农艺师职务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①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主要贡献者。
②获两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主要贡献者,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价值的学术论文五篇以上(其中第一作者的论文不少于三篇),或公开出版由本人撰写的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两部以上专著或译著。
(三)外语水平要求与研究员相同。
高级农艺师(副高)
(含高级畜牧师、高级兽医师)
1.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担任农艺师职务工作2年以上;
2.获得农业硕士学位或具有农业本科学历,担任农艺师职务5年以上;
3.取得后学历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所学专业应与从事专业相同或相近,并在取得学历后继续从事该专业工作3年以上;破格评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一般应任本职务满3年,不满3年的,必须取得重大科研成果。
卫生技术人员正高、副高级职称任职资格
基本条件
一、卫生高级技术职务分为医、药、护、技四类:
1.医疗、预防、保健人员的正高级职称:主任医师,副高级职称:副主任医师
2.中药、西药人员的正高级职称:主任药师,副高级职称:副主任药师
3.护理人员的正高级职称:主任护师,副高级职称:副主任护师
4.其他卫生技术人员的正高级职称:主任技师,副高级职称:副主任技师
二、评审范围:
从事医疗卫生、中西药、护理和其他卫生技术工作的离退休人员。
三、评定条件:
主任医(药、护、技)师(正高)
(一)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具备下列条件: 1.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能根据国家需要和专业发展确定本专业工作和科学研究方向;
2.工作成绩突出,具有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能解决复杂疑难的重大技术问题或具有较高的科学专著、论文或经验总结。能熟练阅读一种外文的专业书刊(作为参考);
3.作为本专业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善于指导和组织本专业的全面业务技术工作,具有培养专门人才的能力;
4.从事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工作5年以上。
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副高)
1.具有本专业较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吸取最新科研成就并应用于实际工作;
2.工作成绩突出,具有较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能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或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论文或经验总结。能顺利阅读一种外语的专业书刊(作为参考);
3.具有指导和组织本专业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能力,具有指导和培养下一级卫生技术人员工作和学习能力;
4.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含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5年以上;取得博士学位,从事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2年以上.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破格申报指导条件
一、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资格
破格申报评审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须在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承担国家级项目(课题),解决关键性问题,其成果具有国内先进水平(须有同行权威专家和省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的鉴定和认可),或在管理、应用技术推广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二)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主要完成人;或者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及相当奖励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价值的学术论文五篇以上(其中第一作者的论文至少要有三篇);或者公开出版由本人撰写的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两部以上专著或译著。
二、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资格
破格申报评审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一般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中的两条;受市地以上政府表彰者,具备其中一条即可:
(一)承担省、部级项目(课题),解决关键性问题,其成果具有省内先进水平(须有同行专家和省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鉴定和认可),或在管理、应用技术推广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二)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及相当奖励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者市地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及相当奖励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价值的学术论文三篇以上(须为第一作者);或者公开出版由本人撰写的本专业有学术价值的一部以上专著或译著;或者主持编写大型系列国家或部颁标准及规范;或者主持编写在省以上范围通用的教材(理工类教材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15万字,文史类教材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2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