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家庭事迹材料
简再兴,男,1951年7月5月出生。该家庭共有4口人,夫妻一直以来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夫妻、小孩一家人和睦相处,幸福美满。他自己自主创业,创办了荣兴印花厂,在事业上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在家庭生活中他也是一位勇担家庭责任的楷模。最可贵的是他把事业和家庭完美地结合起来,搭起了一座展示人生风采的平台。家庭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相信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爱国守法、诚实信用
简再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带动一家子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持改革开放,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家人遵纪守法,慎诺守信是该家庭的传统美德,也是邻里和社会公认的优良品质,他的家庭是一个积极、文明、积极向上的家庭。
二、爱岗敬业、积极奉献
简再兴在办企业以前,曾担任过支部书记,在他任职的时候,他能兢兢业业,克已奉公,工作中既勤勤恳恳,又坚持原则,较好地完成上级任务同时又积极为民服务,曾多次获得镇政府表彰。办企业以后,他对待员工就像对待家人一样,能爱护自己的员工,同时对困难员工伸出援手。
三、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该家庭的良好的家风,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在家庭。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
四、尊老爱幼、重视学习
在众多的亲戚朋友关系中,他们做到以诚相待,对双方父母,都孝敬有加。对兄妹的子女,他们均视如己出。在外面,也能做到尊老爱幼。车上,经常给老人或病人让座;街上或公园内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并经常教育子女,要尊重老人,礼让别人。
五、助人为乐,热心公益
简再兴,他始终铭记着“吃水不忘挖井人”,积极关注民生大计。他关心老人,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帮助困难户、贫困户。他助人为乐从来不问事情大小,对困难家庭,伸出援手,对困难学子,更是常年出资自主。该家庭的思想较为开明,对一些不文明的陋习非常反感,遇到婚嫁丧事基本能做到移风易俗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篇行一致,作风端正,实事求是,严于律已,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同志,尊重领导,圆满地完成院系交给的各项任务;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单位利益的原则,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教学上严谨一丝不苟,对工作精益求精,勤奋务实。同时保持健康心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课余时间不断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事业上互相支持、比翼齐飞
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基础。本人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爱人工作更是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女儿勤奋好学、积极上进。
我们夫妻结婚以来,始终注重尊重对方,做到相互理解,在工作中互相支持,在生活上互相关心,有矛盾或意见有分歧时,及时沟通,理智地解决工作中、生活上的各种问题。
我夫妻俩恩爱和睦,一起承载工作、生活的重压。我们都工作在基层第一线,工作虽然辛苦,但我俩能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生活上能同舟共济,共同承担家务劳动。我夫妻俩分工合作做家务,边做家务边交流工作情况、商量生活事情,沟通感情,如果谁的工作任务重,对方就主动做好家务,减轻对方的工作负担。因此,我俩很少因生活琐事而吵架。我们互相关心,同舟共济,平稳地度过最艰难的日子。
我们要求自己在单位做优秀职工,在家庭做称职的一员,在社会做文明的公民,追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完美统一。我们既是生活中的伴侣,又是事业的相互支持者。在家我们经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碰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支持,彼此间的共同观点不管社会上的环境如何变化,走自己的路,坚持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摆正自己的位置,家庭事业两不误。
四、尊老爱幼、构建和谐文明家庭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我们这个家庭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老人辛劳一生,晚年理应享受生活。我们和两位老师住在一起,便于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节假日陪老人外出游玩,经常给老人讲些单位、社会上发生的一些趣事,排解老人的寂寞。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要以身作则,言谈举止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轻说教、重引导,要学会倾听,关注他们的感受,锻炼他思考问题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老有所养,平等关爱,有事业上的成就,也有学业上的进步,在我们家每个人都努力实现着自身价值。我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文明和谐家庭,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把孩子培养好,也是对国家、对社会一种贡献。我在生活上从不溺爱孩子,使孩子从小养成勤俭和独立的品格,教他做人要坦诚,做事要严谨,树立远大理想,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夫妻统一教育思想,不能娇纵、溺爱孩子,既教孩子学知识,又教他学做人,要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宁静的家庭育人环境,让孩子能健康地成长。
六、热心助人,邻里团结
健康的家庭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才能得以健康发展和延续下去。我们一家人热心于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各项献爱心活动,与邻居和睦相处,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家庭成员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从不参加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致力于环境保护,积极参加健身锻炼,养成了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我们都热爱学习,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待人热情有礼。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严格遵纪守法,模范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依法行使和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邻居有什么事情,我们都热心帮助。楼道有垃圾,我们常打扫;邻居家忘了带钥匙出门不能进家,我们就请他进来坐或打电话(给他家人),等家人回来,由于这样,我们邻近住户能团结友爱、守望相助,关系非常融洽。
七、家庭文化生活健康文明
我们的家庭生活方式文明科学,能够勤俭持家,科学理财,合理消费。注重环保,能自觉净化、绿化、美化生活环境。每天晚饭后一起散步,我夫妻俩晚上做好家务后就出去散步,放松心情、沟通感情、探讨学校工作和教育孩子的方法。由于我们平时崇尚文明、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互相尊重、关爱,讲责任讲义务,培养良好的家风,因此,形成一个温馨、快乐、和谐、奉献社会的幸福家庭,夫妻敬业爱岗事业有成,老人安享晚年快乐生活、孩子认真学习健康成长。
我们一家是千千万万个家庭中极其普通的一个家庭,但又是一个很不一般的家庭。在这个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构建了一个相互理解、和睦相处的生活氛围;有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有一个热爱生活、珍惜所有的心态。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弘扬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尽孝道、讲亲情等传统美德。
文明家庭事迹
家,意味着责任、奉献、宽容和理解。一个文明家庭之花,需要每一位成员为“她”培土、施肥、浇水,需要阳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润,才能永开不败。清水乡中心小学教师伍盛波一家用看似简单而平凡的点滴却为这个三口之家增添了几分色彩.......有大“家”,小“家”才会更加温暖
伍盛波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不仅自己做到了爱国守法,而且还要求家庭成员、学生一样懂法守法,他深知“家”与“国家”的重要关系。81年他被分配到边远山区转龙村小任教,当时只有一间破烂不堪的土墙教室。为了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他开始牺牲“小家”建立学校这个“大家”,他把家里晒粮食的晒垫拿来搭在房顶上,蔽日挡雨,身为木工的父亲为学校义务修整课桌板凳。不久教室倒塌了,他只好带领学生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涯。其间,为了上好体育课,他把家里的猪舍石用来建乒乓台,一块自留地用作运动场,带领学生开荒种五编麻,换钱购买体育用具。在漫长的十二年流浪生涯中他先后去过学校附近的烤烟房、学生家的院坝、自己家的阶檐、石油库农场、最后破格去了真武小学,转战五个地方上课。这期间,母亲时常为学生准备开水,用锯木面熏蚊虫;父亲为孩子修修补补整合资源,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伍盛波白天上课晚上睡在课桌上保护校产的安全;妻子除了承担家庭的重担外还不断协助学校工作;就连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女儿经常在节假日被独自甩在学校里守大门。一个小小的家庭成员,成天围着学校转,就这样每天都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有了家庭这个温暖的港湾,有了家人的协助,孩子们也倍感温暖。
家庭的平等和谐,是他爱校的前提
真武这所学校是50年代的古朴而危险建筑,为了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伍盛波设法寻找资金,受到副总理田纪云暨其子田承强的慷概解囊,三次建校几乎忘了自己的家,繁重的生产劳动就落在妻儿身上,使她过早的显得苍老,童年的女儿也承担起家庭的家务劳动,有时不免简单的牢骚几句后,家庭又恢复了平静显得平等和谐。90年代初期,伍盛波的妻子在远离4公里的黄花村小代课,她放学后背着两三岁的女儿,风尘仆仆地赶回家里种地,记得有两次特别让伍盛波揪心的事情是终身难忘的:一次是他的妻子带着孩子在地里挖红薯,说好等伍盛波回家挑,可是忙学校修建竟然忘了回家,而妻子挖好的几挑红薯等到天黑不见人影。只好让女儿在地里等着,自己用背筐背回家,回到地里女儿竟然躺在红薯藤上睡着了,身上爬满了虫子和蚂蚁,妻子哭了,邻居何爱国知道后,才提着电筒帮忙把红薯挑回家;还有一次,放学后妻子带着孩子在地里打菜籽,孩子就坐在菜秆上,等打完菜籽后天已经黑下来了,妻子摸黑将菜籽装好袋,去点燃菜秆才想起自己的女儿,慌乱中妻子大喊大叫在燃烧的菜秆中救出睡觉的女儿,母女俩包头痛苦良久,而一个敬业至上的伍盛波在修建的工地上全然不知自己唯一的女儿差点被燃烧的火焰吞噬生命,他第一次深深感到自己是一个好教师,但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没有家庭责任感的好父亲。可是妻子并没有与他大吵一场,只是心平气和的说了一句:学校和家庭得两不误。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女人,伍盛波的妻子陈金弟,算不上伟大,但她的所作所为,诠释了做一个好女人的真谛:
“绿色节俭”是她治家的法宝
节俭是起家的基础。陈金弟在这个家里生活二十多年来,从未乱倒过一碗剩菜剩饭,她吃过的饭碗,几乎像洗过一般,用餐后碗里有剩饭,她当场就会督促整改。“光盘行动”在这个家里早已不是新鲜词儿;她还倡导“绿色节俭”,注重资源再利用:用过的洗脸水、洗衣水舍不得倒掉,再用作浇花冲厕所;用电更是节省,家中的一切用电器不但功率小,而且必须做到人走熄灯,甚至吃饭也舍不得亮灯,往往是借电视发光来完成一些家务,更可笑的是电饭煲里的饭未熟就断开了电源,让电器发出的余热使饭慢慢煮熟;她每天往返于清水到真武的8公路地从事幼儿园教学,从来就是步行,别人不理解,她总是说走路才能更好的锻炼身体。
她虽然“抠”,可是在公益事业上还显得豪爽
“热心公益”是她做人的本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如遇天灾人祸,她会毫不吝啬地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5.12汶川、青海玉树地震,她作为一名打工者捐出一份善款,在家乡还捐出一份。本幼儿园的孩子李海龙患白血病急需用钱化疗、骨髓移植,为了解救濒临失去生命的孩子,她主动捐出近两千元,发动亲朋好友献爱心,还通过清水乡的三所大型完小捐款,为孩子筹集善款近万元,解决了孩子一时的化疗费用。虽然老家不成居住,但家乡修桥铺路,征收各项款项她几乎是跑在前头。
她自己是这样做的,并且也要求孩子照样做。
“家教良好”是后代健康成长的前提。伍盛波一家算得上是教书世家,90年代初后代出生了,作为教书的父母,他们尊师重教、言传身教,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在家里总是向孩子贯穿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了解孔融让梨等好思想好品德的故事,养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自己不能做的事也要学会去做;在学校不能有特殊,要善待他人,学会宽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岁的孩子就能每天背着小书包跟着学生往返于3.5公里的学校与家庭之间,二年级就能放手让她帮助父母看守学校,进入初中基本能独立生活,十几岁离开家乡外出求学,来往几百里的学校与家庭也独自穿行,不到20芳龄的孩子就能独当一面,不仅要搞好自己的工作,还要为父母分忧,更重要的是帮助八旬奶奶料理生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小受到美好家庭的熏陶,使孩子能在健康的道路上茁壮成长。敬业奉献,勇挑重担
伍婕妤是家庭的独身女,于2010招考为幼儿教师,已走过近7个春秋,如今已是一位有着较丰富经验的幼儿教师。她爱校如家,爱生视子,经常利用节假日义务加班为学校工作。她不仅获得过区级、市级荣誉证,上过多次乡镇级、区级教研课,而且还被区师培中心委派出任参加对全区幼儿教师的培训教师,2012年参加幼儿教师舞蹈大赛获得市级第二名,2015年她的视频作品《怒放的小鸟》参加全国书香三八活动,被评为国家级三等奖,并获得“玫瑰三八”书一套,尔雅听读机一台。2016年被资阳市总工会评为伍婕妤最美职工家庭,2015年2月因为父亲粉碎性骨折借调清水乡中心小学,她勇于承担了全校同年级最难、成绩最差的三年级三班,并且还替父亲担任了支部、工会工作,先后组织了工会活动、党组织活动多次,受到学校教师、领导好评。
敬老爱幼,和谐维家
她的父亲于2015年1月25日,在返校途中不慎摔成严重骨折,从此,她忙乎于学校和医院之间。短短几天,伍婕妤整个人变了样:昔日白皙的脸变黄了,活泼开朗变得少言寡语,头发掉了,眼圈红了,身体消瘦了,特别看到父亲一天天不见好转,并且有恶化趋向时,她茶不思饭不想。进入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骨科15天后,医院通知转院去华西分院——南府上锦,到了医院已是灯火通明的晚上了,那一夜她和母亲坐在病床边没有合上眼。第二天一早医生就催促女儿立即回资阳办理出院手续,否则病人不能入院。可怜的女儿不知现在身处何地,路途陌生。她含泪依依告别家人......大年三十他们一家孤苦的呆在医院,为了消除寂寞,孩子省吃俭用购买了一台aip,专门给病床上的父亲下载许多笑话故事,一家人围坐病床前,过了一个特殊而有意义的春节。
家庭是社会文明承载的基本单元,其发展的生命力在于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相互关怀、相互包容与理解。他们这个小家庭,经历过磨难的洗礼,全家人的心贴得更紧了,文明之花开得更鲜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