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集合8篇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设计制作能力。
2,掌握树叶贴画的方法技巧。
教学准备
(1)搜集并压平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树叶数十张。
(2)16开色卡纸作底板、剪刀、胶水(双面胶)。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不同树叶不同造型的设计及制作,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难点 在树叶贴画制作中,培养学生画面的设计及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情况)。
(二)导人新课:
1。树叶的形状,老师带你们到秋天的小树林里找树叶,比一比,看谁找到的树叶形状最多。(让学生畅所欲言,活跃课堂气氛)
2,认识树叶的不同形状。教师:我们把常见的树叶概括成几种基本形体。同学们也动手找一找自己带来的树叶的不同形状。
3。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教师:自然界中,树木的种类繁多,树叶的形状各异:有心形、卵形、掌形、针形、扇形等,真是多彩多姿。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自然界各种各样的树叶为材料,拼制、粘贴成一幅漂亮的工艺美术作品。 出示课题:树叶贴画。
2.读画:出示课本范图,让学生初步认识树叶贴画。
1。首先让学生说说画面的内容及构思。
2,接着分析各种图形是由什么形状的树叶拼贴而成。
3。最后注意画面的完整、构图的合理性。
(三)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
1,构思设汁画面,要求用各色、各形的树叶加以适当剪裁,让落叶变成有生命的小动物。从两条思路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画面设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把构思设计好的主题,用铅笔先画出草稿,布局应注意均衡、大小适中、画面合理。
3,选择与主题相应的树叶,有的还可以进行修剪加工。根据情况利用好树叶的背面及叶柄。
4,拼摆,用胶水或双面胶粘贴在卡纸上,压平。粘贴时要注意应从画面远处粘起,先后面后前面,注意顺序。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选用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贴一张有生命的小动物的画,启发其他学生的思路。
(五)展评作品,欣赏小结。
1.将完成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欣赏评议D
2。总结并提出要求:今天我们学会了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以后我们要观察收集各种有趣的叶子,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成更精美的美术工艺品,装扮我们的家或教室。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中国传统节庆源远流长,绚丽多资,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如春节、元宵节、三月三、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庙会、婚礼等等。目前,我们祖先数千年创造的包括传统节庆日在内的弥足珍贵的民间文化,正在与我们渐行式微的同时,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洋节”却大行其道。
正是面对这样的现状,本课教材非常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掌握了剪纸的一些基本技法,对于剪纸课他们是比较喜欢的,本课是在二年级《手拉手,好朋友》的二方连续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的重点是剪一个简单的不带装饰的双喜字,让学生感受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的氛围,了解这些双喜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并进行简单的变化。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感受中国喜庆节日的气氛,了解传统婚礼庆典中的民间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
2、了解双喜的含义,用图及造型色彩的特点
3、掌握剪双喜字,并进行简单的变化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剪简单的双喜字。
难点:拓展简单的双喜,剪出变化丰富的双喜字。
3)教学过程:
A、导入
(1)感受喜庆的氛围,及喜庆的日子里色彩的特点
播放录像(宴会场的布置——舞狮——抛绣球——新人入场)1分钟
“看了刚才的婚礼你从那些地方感受到了喜庆的气氛?”
种类(舞狮、抛绣球、新人的着装)
色彩(在中国红色是吉祥吉利的象征、给人以很热闹的感觉)、
布置(红双喜、红稠布置的宴会场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
揭题:喜气洋洋
(2)喜的含义及造型特点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剪两个喜字并在一起形成双喜呢?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成双成对、双喜临门、喜上加喜……)
介绍双喜的演变及造型特点。
(3)双喜的用途
双喜在婚礼上的用处可多了,同学们看这是老师结婚时用的很多东西上都带有“双喜”。(展示几个实物盘子,枕套,卡片,包装袋)
你还看过双喜出现在哪呢?(汽车、家电、过年,红包上,开业大吉,祝寿……)是啊因为在我们的国家双喜字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吉祥符,所以在喜庆的日子就一定能看到它。
B、学习剪一个简单的双喜
刚刚老师说过我剪双喜可是很拿手哦我剪三片就能变出一个喜字。现在老师就来露一手!(老师示范一边讲解一边快速的剪个双喜)4开大
同学们你们想学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剪双喜。
(1)出示剪双喜的步骤图。
有没有同学能看懂它并学会它呢?,教师从旁讲解虚线,箭头,以及影阴部分表示的意思,
强调最后剪的部分。
(2)学生自己学(初步尝试)限时
1、发现问题。时间到,将学生剪好的双喜贴到白板上,从中发现出现有问题的作品,(如出现剪反的现象,笔画粗细不均匀等)
2、小组讨论:
1)开口的朝向与成败有什么关系?(必须找对开口边,开口边剪2片,封口边剪1片,方向不能搞错)
2)评评哪个更美观?为什么?(笔画粗细不均匀)强调折过的部分不能留的太粗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折过的部分翻开就变成了两倍的大小。找一找图上折过的部分。
3、启发要领解决问题,(同学们在有问题的作品上找一找原因,教师在有问题的作品上讲解)
4、二次尝试
C、剪出变化丰富的双喜字
现在同学们都会剪喜了,但老师觉得每个喜字都一样缺少了个性,我们能不能让它变一变,把它变的更有趣更漂亮。
(1)老师在原来的双喜口上快速变一个造型(贴上)
“老师在哪个位置进行变化的?变的是什么图形?”(半个心,半张嘴)
“老师刚在双喜口的位置剪了半个心和半张嘴,那在口的位置还能变什么图形?”五角星、菱形、三角形……还可以给个赋予点内容:心心相应,笑口常开、张灯节彩、年年有鱼( 课件演示)
(2)刚刚老师在双口的内部进行了变化,我们还可以在什么部位变呢?(笔画……)。学生说上来画画那些地方变。
同学们看这两张图就是在笔画上进行了变化,看看它是怎么变。强调连接点的部分可以变但不能断(演示如果断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3)、欣赏学生的作品(强调笔画内也能变但不能剪的太大会宣兵夺主)学生创作,作业要求:剪一个美观并与众不同的双喜。
D、展示评价
将作品贴在灯笼上,亮灯升起灯笼,欣赏小组评选出好的作品,,请3位小朋友评评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进行了变化,好在哪里?互评,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它好在哪里?
今天大家的表现都很棒,陈老师希望今后大家碰到喜庆的日子也能用今天学会的手艺去装点我们的生活。
E、课后延伸
剪双喜在我们国家已有了上千年的传统,在民间就有很多创造性的剪法,老师就收集了一些你看(欣赏),这是老师剪的四喜同心(展示老师的作品),
今天老师把这个同心喜送给我们班希望大家团结同心节节报喜。
三、试教体会
这是一节“设计·应用”领域的剪纸美术课。在知识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能学习剪出一个“双喜字”,并能对“双喜字”里面上下的两个“口”,稍作变化进行简单的装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的操作动手能力。在情感态度方面,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并能学以致用。
1.趣味盎然又紧扣目标的导入
以观看婚礼和自己结婚照片导入让学生体验喜气洋洋的氛围,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喜”字。导入目的是达到既富有人情味,又直接切入本课内容,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2.“知识与技能”的落实
我在知识技能的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喜”字是如何演变为一个具有艺本效果的“双喜字”的过程,提升了学生对艺术字的认识。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双喜字”的剪法,并且能作简单的变化。
3.注重动手演示
在课堂中两次示范,第一次是教师快速地折剪,展开变成了一个双喜字;第二次教师快速地将双喜字上下的两个口字进行了变化,简简单单的“笑脸”和“心形”,即启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又起到了直观、形象的示范性作用。
4、关注了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行为以及美术作业的评价。
(1) 学生看步骤图自己尝试剪出一个双喜字后老师根据学生作品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进行评析改正。点评时教师采用了将剪好的双喜字按原样还原的方法来检查问题所在的原因,师生进行研究性的学习。
(2)别具一格的作业展示形式,让学生将自己制作完成的剪纸作品“双喜字”贴在红色的大灯笼上,学生围着灯笼进行作品点评效果好又营造了节日的气氛。
5.教学环节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
6.情感态度培养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中国传统婚礼的特色,在掌握了剪双喜字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美化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反思
本课学生的所要完成的作业要求可以因人而异、应材施教、分层要求,教学时可以作适当的处理。如:对剪纸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只要完成剪一个不带装饰的双喜字就行了,而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进行带有简单装饰的双喜字的创作。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是5年级第一学期“黑白灰”单元的第二课。学习本课在于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黑白灰,并用艺术的手法表现黑白灰独特的美。
在艺术创作中,很多创作者都很善于利用黑白灰艺术独特的,美感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独特理解。本课通过对黑白灰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感受黑白灰在不同艺术作品中的独特运用产生的独特效果,激发学生对黑白灰的兴趣,从而产生用黑白灰进行创作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黑白灰绘画作品的创作。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欣赏了解黑白灰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难点是运用黑白灰知识创作一幅画。
(二)教学目标
①欣赏黑白灰艺术作品,了解黑白灰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
②感受黑白灰在不同艺术作品中的独特运用产生的独特效果。激发学生对黑白灰的兴趣,产生用黑白灰进行创作的欲望。
③引导学生用黑白灰进行绘画作品的简单创作。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教师准备有关黑白灰的艺术作品。有齐白石的《虾》、水粉作品《斑马》、摄影作品《毕加索的早餐》、纸版画、黑白图案等。
●学具:学生准备一种自己较喜欢的绘画工具,如水粉、油画棒、彩色水笔等。并准备一个墨镜。
(二)教学过程:
●欣赏:黑白灰的艺术作品。有齐白石的《虾》、水粉作品《斑马》、摄影作品《毕加索的早餐》、纸版画、黑白图案等。
●讨论:自己对黑白灰艺术作品的第一印象。
●启发:作为观赏者,你认为这些作品用黑白灰画面来表现,是否表现得很好,谈谈你的感受和。
●交流:鼓励学生说己对黑白灰艺术作品的独特见解或真实感受。
●体验:看彩色画面,说感受。再戴上墨镜看彩色画面,体验黑白灰的层次感觉。通过对彩色和黑白灰作品的对比,说说对黑白灰作品的感受。
●构思:以小组形式讨论自己设计的黑白灰作品,互相提出不同建议。
●创作:以黑白为主,画一幅画。表现题材不限,表现方法自选。
●:以自我展示为主。教师不作结论性。
三、学习建议:
●在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是否积极动脑思考,大胆表述自己的独特感觉进行。
●在讨论和赏析过程中,针对学生能否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
●针对学生能否将自己的认识理解和简单设计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进行。
四、教师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课时:三课时
目标:
1、火车、地铁、公共汽车、小轿车、牛马车……你乘坐过哪些车?一定有不同的印象。回忆一下将最有趣的印象画出来。
2、学会用独特的色彩作品表现乘车印象。
3、通过学习,能应用收集的信息,解决绘画主题的确立,处理好画面效果。
重点:学会用别具一格的的作品表现乘车印象。
难点:能应用收集的信息,归一整理,处理画面。
准备:教师:录音机、磁带、白纸。
学生:油画棒、水彩笔、彩色铅笔等。
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学生进美术教室时,让其自由组合、自由建组、自由坐位。
2、并以4—6位同学围坐的形式,进行学习小组的编排。
二、导入:
1、继续放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2、随时留心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总会有些形象和故事成为你有趣的回忆。
3、乘车的小插曲一定很多,有什么留在了你的心中?
三、揭题、讨论:
1、如何表现“乘车印象”?
(1)(学生回复原位)今天,我们要以“乘车印象”一题来展开并创作一幅画。你会怎样设计这幅画?以小组的形式,大家交换一下看法。
(2)学生讨论
(3)每一小组选派1—2名同学,在全班交流讨论内容。
2、用什么形式表现“乘车印象”?
(1)同学们的想法很精彩,但你们想过用什么工具来表现“乘车印象”吗?
3、利用自己所带工具,如何创设独特的画面——“乘车印象”。
(1)以小组形式再次展开讨论,交流如何利用自己所带工具,搞好画面创作。
(2)继而大组进行交流,让学生汲取更多的信息。〈以组内共同创作为主〉)
四、欣赏:
1、学生作品。
五、学生作业:
1、以“乘车印象”命题,创作一幅色彩画。以3—4人为一组进行小组创作。
2、学生作业期间,以组为单位,可走下位置看其他组
同学作业,也可组内相互观看。以此拓宽思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巡回指导:
1、全面观察学生作业。
2、对个别组的学生进行主题引导或对他们进行画面的技法表现及一些特殊效果的处理。
3、选拔有意义的作品让学生欣赏。点拨一部分学生作业,让其有成功信念。
4、适当之时给一部分学生绘画资料籍以参考。
5、鼓励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七、展示作业:
1、展评学生作品。
2、说明创作意图、评价自己组或他人组的绘画作品。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交流
1、就学生的半成品,让其解说自己的创意及成品将出现的效果。
2、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现画面。
三、学生作业
四、巡回指导
1、面观察学生作业。
2、鼓励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对个别学生进行画面的技巧表现辅导及一些特殊效果的处理。
五、小结
1、自己评价作品并介绍。
2、谈谈一节课后的收获!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继续完成上节课内容(作业完成稿)
三、讨论
1、如何把你的作业装饰得更美?
2、有什么想法?
四、欣赏
6、例举各种画面的装饰手法。(边框法、花边法、衬底法……)
7、你有比这更好的方法吗?
五、学生作业
1、学生装裱。
2、注意方法运用。
六、巡回指导
1、使用小刀、剪刀时注意安全。
2、和一部分同学商讨,如何把画面装饰得更好、更美……
七、小结
1、自己评价作品并介绍。
2、装饰、布置于教室一角。
小学美术教案 篇5
课 题:校园里的花
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校园里的各种花卉,熟悉自己的生活环境,学会观察生活。
2:熟悉各种材料的用法和工具使用技巧,会因材使用。
学具准备:各色毛线、布头、彩纸、扎丝、剪刀、固体胶记号笔等。
课件、范画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表达
1: 小游戏:猜猜画画
将校园里的有代表性的花放在讲台前,藏起,让一位同学仔细观察,并用语言描述出来颜色形状气味,请大家抢答,答对的奖制作的纸花一枝;动手画出这种花的叶子或者花朵,画对的也可以得奖。
2:讨论与思考(课件展示用花装饰的校园实景)
一起总结校园里的花怎样布置的?好在那里?如果重新布置,你觉得怎样安排合适?(课件展示国庆天安门的花景)
二:分析与制作
校园里有花我们都喜欢,想不想让我们的教室也漂亮起来呢?我们把校园的花搬到教室行吗?那怎么办?
1:用纸画出来,贴在教室里。
2:制作纸花来装饰:折叠、折剪用扎丝固定:用毛线扎出花朵配上叶子用扎丝固定等方法。(课件展示各种制作的花的图片)
3:分析老师做的纸花,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小组讨论,并开始制作。
三:展示与评价
将作好的花自由组合,以组为单位用透明胶带固定在讲台上,教室后的板报栏内,教室的窗户栏上,让教室更好看。老师现场提问,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布置等问题。
四:收拾与整理
将废弃物收拾干净,让教室更整洁。
小学美术教案 篇6
一、课时:
1课时。
二、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拼贴等方法表现几种气味。
2、培养学生关注、创造、表现身边事物的能力。
3、通过闻一闻、说一说、画一画、评一评,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能大胆、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感觉、心情,丰富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轻松,体验过程的愉快,创作的个性化。
2、学生能以绘画、拼贴等形式表现闻到气味的感受。
五、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六、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同学们,在我们教室里有样东西,我们却看不到它,你们猜猜是什么?(空气)
2、对啊!在我们的教室里到处都充满着空气,闻一闻,什么味道?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等待一下(拿出空气清新剂喷一喷)我们再来闻一闻,现在你闻到了什么味道?
(2)闻到这股香味,你的心情怎么样?有什么感觉吗?
:想不到闻到空气中的香味后会有这么奇妙的感觉,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气味到底有多么奇妙!
(二)发展阶段。
1、刚刚闻到香味的这种感觉,你能用什么形式表现出来?
(1):可以画下来。
(2)用语言说出来,你能试一试吗?
(3)用一段优美的文字写下来。
(4)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闻到气味时的表情也很丰富的。谁来试一试?
今天我们主要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我们的感受。揭示课题——画嗅觉
2、老师闻到这股香味,已经把这种感觉画下来了。
同桌讨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空气中的香味的?
:这张作品表达了老师闻到香味后愉快的`心情体验。
3、除了点和线条以外,还可以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呢?我们来欣赏一位同学的作品,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这种香味的呢?
学生交流(我们还可以从作品的色彩中感受到快乐的体验)
4、大师们也有许多表现香味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5、同学们,你们从生活中找到了哪些味道?打开瓶子让大家闻一闻,你闻到了什么味道?
(三)学生作画,老师巡视指导。
(四):气味真是太奇妙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东西!
(五)收拾。
妥善处理气味物品,收拾绘画工具、材料。
小学美术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扎染与蜡染都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本单元就是通过学习,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多元文化,使学生意识到绘画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表现艺术,制作起来又简单,所以学生会很感兴趣。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间艺术,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2掌握扎染与蜡染的表现技法。
3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其表现的欲望。
教学重点:对扎染与蜡染艺术的美感体验及表现技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自主表现与创造力的体验。
总课时数:3课时
课时:2课时
课业类别:绘画表现课
教材分析:
扎染是我国传统悠久的染色工艺。通过扎捆与染色就可以制作出各种美丽的图案纹样。本课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充分感受扎染的天然合成之美。
教学目的:
1.了解感受扎染艺术的形式美感,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2.通过自身的体验,了解扎染的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对扎染艺术美感的体验。
教学难点:自主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
教学准备:
教具:丝巾,生宣纸、水粉色、毛线、调色盘、毛笔、剪刀、胶水。
学具:生宣纸、水粉色、毛线、调色盘、毛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 欣赏丝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块丝巾,看它与其他丝巾有什么不同?
2. 小结:这种效果是进行了扎染的方法制作的。你想了解我们民间扎染艺术吗?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欣赏并制作。板书课题——扎染剪贴。
三.新授
你们认为这种染色美吗?它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这是我国传统悠久的染色工艺——扎染,撮起或折叠的被印材料经过紧紧的、不同花色的绑扎或缝扎,在用色浸染时,紧皱处不能渗入色水,就可以在材料上留下有趣的花纹。你们想学吗?下边我们一块来欣赏老师是怎么制作的,教师示范:
(一)撮扎:
1. 将纸撮起
2. 用毛线缠绕
3. 沾色
4. 干后打开
(二)折扎
1. 将纸折起
2. 毛线缠绕
3. 沾色
4. 干后打开
让学生欣赏电脑里的扎染作品,学生边观察,教师边介绍。并让学生谈一谈这些作品美之所在。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提出注意事项:等颜色干后再打开,以免色纸损坏,打开时一定要仔细。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用上节课制成的扎染作品进行剪贴装饰。
一.组织教学
二.讲评上节课的作业。
评析上节课的作品,给学生予表扬鼓励。
三.欣赏课本:课本上这些美丽的画就是用我们上一节课的作品剪贴出来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尝试一下做法。
四. 教师示范
在示范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参与,培养他们表现的欲望。
1. 思
2. 选材
3. 剪贴
五.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 小结
小学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回忆对称形状,色彩绚丽的昆虫,并能把自己认识 的最美丽的昆虫凭记忆画出来。
2.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勇于观察探索科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昆虫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昆虫花纹颜色的对称搭配。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昆虫标本、作画工具一套。
学具准备:收集的昆虫资料、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首先给大家看样东西:(师展示蝴蝶标本),好看吗?这是二年级的小同学自己制作的昆虫标本。说到昆虫,它可是个大家族。早在三亿五千万年前它就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种动物了。不管是在寒冷的南极、北极,还是炎热干旱的沙漠、赤道,不管在水里,土壤里,草地上,石缝中到处都有它们的痕迹。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今天这节美术课,老师将继续带领大家进入神奇美丽的昆虫世界,去观察了解这些可爱的小生灵。
二、讲授新课
1.交流: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你都认识哪些昆虫?(请学生将各收集的昆虫资料拿出来交流分享)
2.概括(教师结合标本进行):大家说得可真棒,这些昆虫不管怎样变化多端,但通常都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膀,形状各异,色彩丰富。
3.欣赏:今天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漂亮的昆虫图片,下 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希望同学们在看的过程中,要认真仔细,最少记下一种昆虫身体的形状、图案和颜色等特征。观看过程中可以讨论交流。(播放配乐朗诵昆虫课件。)
4.讲解示范作画步骤:
A.构思:选择自己熟悉喜爱的昆虫。
B.起稿:构图要饱满,直接用黑彩笔画,如果画错则用修改添加法进行巧妙掩盖。
C.装饰:在昆虫身上添加图案花纹,注意两边对称。用学过的线和基本形来装饰。
D.涂色:色彩要鲜艳,多用对比色。涂背景色时可多用近似色丰富画面层次。
三、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对勇于创新、大胆作画的同学予以表扬。提醒学生活学活用,多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创作。鼓励学生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美丽的昆虫来。
四、作业展评:《我眼中的昆虫》画展
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选出最美的昆虫作业。教师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尽量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
五、课堂小结
看了同学们画了这么多美丽的昆虫,老师心里真开心。昆虫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有的是益虫,如:蜻蜒、蜜蜂、七星飘虫等,我们要保护它。有的虽然是害虫,如:苍蝇、蚊子,但它们也为科学家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帮助。老师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去观察了解这些昆虫,并且把你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美的东西用画笔把它记下来。
小学美术教案集合5篇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一、组织教学:稳定同学情绪。
二、引导阶段:
1、启发谈话:
出示杯子,问:它是什么?用来做什么的?你喜欢哪个?为什么?
通过设计的杯子受到了同学们的喜欢,鼓励同学设计来送给老师。
板书:杯子的设计
2、想更进一步的了解杯子,现在随老师一起到博物馆中欣赏一下不同时代的古董杯子。
3、课件出示:你最喜欢哪个杯子,为什么?(引导观察花纹、色彩、造型、材质)
4、小结:这些古董杯子刚开始只是为了生活方便而设计,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的提高,对杯子的设计也越来越精美,充沛显示出古人先进的设计水平。
5、现在我们每天都要用到杯子,谁来说说你都见过什么样的杯子?
6、现在就随老师一起开开眼,欣赏现代设计师们设计出的杯子作品。
7、课件出示各种杯子:你最喜欢哪个作品,并根据提示说说为什么? (师根据同学回答引导)
1)杯子的形状,你有什么发现?
2)杯子的盖子,你有什么发现?
3)杯子的把子,你有什么发现?
8、小结:这些杯子都很美观,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杯子,样子一般,却仍为许多人喜爱。
(课件 出示课本上的手指形异形杯,问这个杯子的侧面弯弯曲曲的,有什么作用?)
9、同学观察书中的同学作品,说出自身喜欢的作品,并且说说理由。
小结:可以不同人的需要进行设计。
10、出示由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联想到的杯子图。
闭上眼睛,想想你眼前浮现出来的东西,能联想出杯子来吗?或者你平时用杯子时有什么不方便的,可以趁现在表达出来。
二、同学作业。
我看大家都已经跃跃欲试了,那就动起手来设计一个造型独特、功能方便的杯子吧。
提示设计步骤:设计外形-----涂上颜色-----写上设计意图。
三、师生评价。
褒扬有创新的同学作业。
将作品粘于黑板之上,同学之间互相欣赏各自的杯子作品,并向同学介绍制作的杯子的特殊功能。并鼓励同学写上广告词加以宣传。
四、拓展
同学们,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与设计有关。瞧,小到一块橡皮,大到园林景观,建筑都渗透了设计师高超的设计水平。你们再找找,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像杯子这样具有设计意识的?只要我们善于寻找、发现、欣赏、尝试,相信未来在我们中间也会诞生水平高超的设计者。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欣赏、了解在有风或无风时湖面的变化,以及不同季节不同湖边的倒影风光,为学生在作画时作好基础。
3、在了解湖边的倒影后,结合平时的观察用绘画的形式画一幅湖边的倒影图。
教学重点:根据自己的喜欢,用画笔绘出一幅(可以是想象,或者看到的)美丽的湖边倒影图。
教学难点:能掌握景物倒立视觉角度,根据湖面的变化画出岸上景物倒影。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图激趣,导出新课
1、猜图。问: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图,它们都是以山为主的风景图,可是它们表现的景物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的下方,原来是多了湖水中倒影,景色另有一种美。)
2、导出新课:这些美丽的倒影很是吸引我们的视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大胆的来画,品味这倒影的美丽。
二、赏析图片,寻找美的感受
1、展示图片:春夏秋冬四幅倒影图
问:这四幅图分别是哪个季节的倒影图的?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讨论交流,了解它们的不同之处。)
2、展示图片:睡莲倒影图
问:这幅图的主体是什么?感觉怎样?(让学生了解构图还可以取舍。)
3、展示图片:有风的倒影图
问:这幅图和前面的几幅图有什么区别?让学生知道有风时倒影是弯曲断裂的,在作画是要区别开。
过渡:看了这么美的倒影风光,同学们一定是非常想提起画笔来画了,在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人家是怎样画的。
三、欣赏学生范画,寻找作画感觉
出示几张范画,引导学生观察,使其了解一些构图、着色、倒影的表现方法。
四、作业
用画笔绘一幅(可以是想象,或者看到的)美丽的湖边倒影图。
1、教师示范一些树的画法和倒影的表现方法。
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五、展评优秀的作业
1、展示作业。
2、作业。自评、师生共评。
六、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欢迎的人,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或拓印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尊敬的人。情感目标:通过绘画,培养学生对社会建设者们的热爱和尊敬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绘画、拼贴或拓印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尊敬的老师的肖像。
教学难点:
既能表现出人物的基本特征,又能运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学辅助课件、画纸、记号笔、胶带、手工制作的人物作品等。
2、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师:今天老师看到一名学生特别漂亮,不由得想把她画下来。(黑板前演示画一名学生)同学们猜猜她是谁?生:是我班的×××。(班中一名女学生)师:你们怎么知道是她?生:梳着两个小辫子、头上有一个发卡、小眼睛单眼皮、身上穿着校服。师:因为老师画出了她的主要特征。(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人物画的基本概括方法。)
(二)、尝试阶段:
师:你们能不能像老师一样抓住人物的特点,为画张像好吗?看看老师长什么样?有什么主要特征?生:圆圆的脸、小眼睛、有两个小酒窝,爱穿一套休闲服。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把老师的主要特征都说对了。下面为老师画一张像吧!来一张一分钟快像。
生:开始绘画。
师:大家快来瞧瞧老师的照片怎么样?
生:哪一张像?说出最像的原因。
师:除了认识美术教师以外,你们还认识多少位教师?最喜欢谁?他们都长什么样?生:三名学生分别说出自己喜欢教师的主要特征。
师:谁愿意表演一下喜欢的老师。
生:要求:一边表演一边描述师:同学们,学的真像。师:谁能说说你喜欢的老师长什么样?
生:略
师:你抓住了老师的主要特征,是个善于观察的学生。
(三)欣赏阶段师:下面我们来看几幅图。师:别的同学的作业,我们一起找找有那些,好的地方,还有那些地方有问题生:颜色,构图等等
(四)实践阶段:师: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作品,你们想不想也来画一张?生:想!师:下面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心中喜爱的老师”。(播放音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作画。)师:巡回辅导。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延伸阶段:师:谁的作品完成了,拿到前面来展示一下,说一说自己的绘画意图,同学们一起来评一评,猜一猜,他画的是谁,像不像。此环节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学会评价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交通图的表达方式,绘画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能够画出一路上有标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清晰地口述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途中的景物,能清楚地辩认方向。
2、引导学生完整地画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路上主要景物。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师:小朋友,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有许多道路,每条路都有不同的名字,你知道我们学校所在的路是什么路吗?
2、新授:
(1)我们从自己住的地方来上学,你住的地方又是什么路呢?
(2)平时我们上学、上街、去玩都会经过许多道路,这些路四通八达,你是怎样记得这些路的?
学生讨论回答:(路牌、两边的建筑、路口等)
师:对,这些有特点的标志和建筑都可以帮助我们记得各条道路,那如果你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或是有外地朋友来,可以用什么办法记得道路和地点呢?学生讨论
3、教师:画地图可以让我们对身边的道路和环境记得更牢,首先你要能说出身边环境中的一些明显的重要的道路和转弯,还有比较大的建筑物,让我们从学校到家的过程画起吧。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作业要求:以学校为中心,画出往各人家的路线,出了校门往何处去,画出主要的标志性建筑和路口的景物,重点画出家与学校。
2、路线描绘清楚,内容丰富。
四、作业讲评
请学生介绍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五、拓展
尝试画出从家到公园或亲戚家的路线图。
教学后记: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绘画方法,大胆、自由地表达回家路上的人、景、物。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指正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学生创作的画面要大胆、自由、生动,富于创造力。能够画出一路上标志性的建筑、景、物。课堂上在学生述说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教师要及时予以指正,在美术课堂上也要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美术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中国传统节庆源远流长,绚丽多资,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如春节、元宵节、三月三、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庙会、婚礼等等。目前,我们祖先数千年创造的包括传统节庆日在内的弥足珍贵的民间文化,正在与我们渐行式微的同时,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洋节”却大行其道。
正是面对这样的现状,本课教材非常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掌握了剪纸的一些基本技法,对于剪纸课他们是比较喜欢的,本课是在二年级《手拉手,好朋友》的二方连续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的重点是剪一个简单的不带装饰的双喜字,让学生感受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的氛围,了解这些双喜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并进行简单的变化。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感受中国喜庆节日的气氛,了解传统婚礼庆典中的民间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
2、了解双喜的含义,用图及造型色彩的特点
3、掌握剪双喜字,并进行简单的变化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剪简单的双喜字。
难点:拓展简单的双喜,剪出变化丰富的双喜字。
3)教学过程:
A、导入
(1)感受喜庆的氛围,及喜庆的日子里色彩的特点
播放录像(宴会场的布置——舞狮——抛绣球——新人入场)1分钟
“看了刚才的婚礼你从那些地方感受到了喜庆的气氛?”
种类(舞狮、抛绣球、新人的着装)
色彩(在中国红色是吉祥吉利的象征、给人以很热闹的感觉)、
布置(红双喜、红稠布置的宴会场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
揭题:喜气洋洋
(2)喜的含义及造型特点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剪两个喜字并在一起形成双喜呢?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成双成对、双喜临门、喜上加喜……)
介绍双喜的演变及造型特点。
(3)双喜的用途
双喜在婚礼上的用处可多了,同学们看这是老师结婚时用的很多东西上都带有“双喜”。(展示几个实物盘子,枕套,卡片,包装袋)
你还看过双喜出现在哪呢?(汽车、家电、过年,红包上,开业大吉,祝寿……)是啊因为在我们的国家双喜字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吉祥符,所以在喜庆的日子就一定能看到它。
B、学习剪一个简单的双喜
刚刚老师说过我剪双喜可是很拿手哦我剪三片就能变出一个喜字。现在老师就来露一手!(老师示范一边讲解一边快速的剪个双喜)4开大
同学们你们想学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剪双喜。
(1)出示剪双喜的步骤图。
有没有同学能看懂它并学会它呢?,教师从旁讲解虚线,箭头,以及影阴部分表示的意思,
强调最后剪的部分。
(2)学生自己学(初步尝试)限时
1、发现问题。时间到,将学生剪好的双喜贴到白板上,从中发现出现有问题的作品,(如出现剪反的现象,笔画粗细不均匀等)
2、小组讨论:
1)开口的朝向与成败有什么关系?(必须找对开口边,开口边剪2片,封口边剪1片,方向不能搞错)
2)评评哪个更美观?为什么?(笔画粗细不均匀)强调折过的部分不能留的太粗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折过的部分翻开就变成了两倍的大小。找一找图上折过的部分。
3、启发要领解决问题,(同学们在有问题的作品上找一找原因,教师在有问题的作品上讲解)
4、二次尝试
C、剪出变化丰富的双喜字
现在同学们都会剪喜了,但老师觉得每个喜字都一样缺少了个性,我们能不能让它变一变,把它变的更有趣更漂亮。
(1)老师在原来的双喜口上快速变一个造型(贴上)
“老师在哪个位置进行变化的?变的是什么图形?”(半个心,半张嘴)
“老师刚在双喜口的位置剪了半个心和半张嘴,那在口的位置还能变什么图形?”五角星、菱形、三角形……还可以给个赋予点内容:心心相应,笑口常开、张灯节彩、年年有鱼( 课件演示)
(2)刚刚老师在双口的内部进行了变化,我们还可以在什么部位变呢?(笔画……)。学生说上来画画那些地方变。
同学们看这两张图就是在笔画上进行了变化,看看它是怎么变。强调连接点的部分可以变但不能断(演示如果断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3)、欣赏学生的作品(强调笔画内也能变但不能剪的太大会宣兵夺主)学生创作,作业要求:剪一个美观并与众不同的双喜。
D、展示评价
将作品贴在灯笼上,亮灯升起灯笼,欣赏小组评选出好的作品,,请3位小朋友评评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进行了变化,好在哪里?互评,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它好在哪里?
今天大家的表现都很棒,陈老师希望今后大家碰到喜庆的日子也能用今天学会的手艺去装点我们的生活。
E、课后延伸
剪双喜在我们国家已有了上千年的传统,在民间就有很多创造性的剪法,老师就收集了一些你看(欣赏),这是老师剪的四喜同心(展示老师的作品),
今天老师把这个同心喜送给我们班希望大家团结同心节节报喜。
三、试教体会
这是一节“设计·应用”领域的剪纸美术课。在知识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能学习剪出一个“双喜字”,并能对“双喜字”里面上下的两个“口”,稍作变化进行简单的装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的操作动手能力。在情感态度方面,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并能学以致用。
1.趣味盎然又紧扣目标的导入
以观看婚礼和自己结婚照片导入让学生体验喜气洋洋的氛围,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喜”字。导入目的是达到既富有人情味,又直接切入本课内容,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2.“知识与技能”的落实
我在知识技能的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喜”字是如何演变为一个具有艺本效果的“双喜字”的过程,提升了学生对艺术字的认识。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双喜字”的剪法,并且能作简单的变化。
3.注重动手演示
在课堂中两次示范,第一次是教师快速地折剪,展开变成了一个双喜字;第二次教师快速地将双喜字上下的两个口字进行了变化,简简单单的“笑脸”和“心形”,即启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又起到了直观、形象的示范性作用。
4、关注了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行为以及美术作业的评价。
(1) 学生看步骤图自己尝试剪出一个双喜字后老师根据学生作品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进行评析改正。点评时教师采用了将剪好的双喜字按原样还原的方法来检查问题所在的原因,师生进行研究性的学习。
(2)别具一格的作业展示形式,让学生将自己制作完成的剪纸作品“双喜字”贴在红色的大灯笼上,学生围着灯笼进行作品点评效果好又营造了节日的气氛。
5.教学环节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
6.情感态度培养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中国传统婚礼的特色,在掌握了剪双喜字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美化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反思
本课学生的所要完成的作业要求可以因人而异、应材施教、分层要求,教学时可以作适当的处理。如:对剪纸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只要完成剪一个不带装饰的双喜字就行了,而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进行带有简单装饰的双喜字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