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教学反思
《蝉》教学反思1
《蝉》这篇课文算是一篇科普文,因为现在城市的孩子普遍缺乏亲近大自然的直观生活体验,所以讲起来易陷于抽象和枯燥。可以让学生找到法布尔《昆虫记》的原文,相比较学习。原文更生动直观,更容易理解,不明白教材上为什么改成这样,有些地方的意思都不符合原著。
比如书中第三自然段,写蝉脱壳时,“它腾起身子,往后翻下来,头向下倒挂着,原来折叠着翅膀打开了,竭力伸直。接着,尽力把身体翻上去,用前爪钩住那层旧皮,使它从那层旧皮里完全蜕出来”,这一段我自己都有点摸不着头脑,我没看过蝉蜕壳,不知它是怎样能凭空腾起身子往后翻的,所以在讲课时觉得很不好讲。课间有学生拿出法布尔的《昆虫记》,给我看《蝉》的'原文,我才知道原文上写的是蝉先用四爪抱住一根枯枝或干草才腾起身子蜕壳的,这样一来,这段话就变得很容易理解了。而且上面还配有图画,更加生动直观。还有关于蝉的听觉问题,原著上的观点也和课本上不一样,原著上说得更清标晰直观,而课文最后的一句“蝉虽然有听觉,可是它所接受的声音和人是不一样的”,这话模棱两可,很让人费解了,不明白蝉接受的声音和人有什么不一样呢?
因此,我想到特级名师窦桂梅的博文中写的,有些译文已经失去原作真实意图的精髓,对于这种课文老师一定要先对原著进行解读,真正理解了作者的意图,进行整合后再成为课堂上的东西。这需要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前期备课。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自己学习课文,然后填写关于蝉的生活习性的调查表,简单明了,培养孩子对生物的兴趣和科学实践精神。
《蝉》教学反思2
本课写了一位少年利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阻吴王伐楚的`事,警示人们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少年劝阻之“妙”,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深入感受课文内容。
一、引起疑趣,发现其“妙”。
教学时,我抓住课文的“因”与“果”,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吴王想攻打楚国,开始态度如何?最后怎么样了?在此基础上,我再加以引导。这里,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疑点以引起注意,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
二、转换角色,感受其“妙”。
在激起学生探究少年劝阻“妙在何处”时,我再让学生读课文,感到少年讲的故事很妙,并启发学生通过生。
通过教学也发现:教师设计的教学思考过程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太浅了,学生觉得如同嚼蜡,提不起兴趣;太深了,学生听得不大明白,如同云里、雾里。所以,设计出适合学生研读的问题很关键。
《蝉》教学反思3
对于《螳螂捕蝉》这样一个带着原汁原味中国特色的寓言故事,且课文这种嵌套结构(即大故事里还套着一个小故事),究竟该如何处理,这样的课文本身在给学生阅读带来满足感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挑战,带来困惑:如两个故事是怎样的关系?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等。在这节课上,我在结构方面采用了“故事前置”的处理,这是我的一次教学尝试,这次尝试也给我带来了不少启示,自己回顾这节课,感受颇深。
一、重组教材,故事前置
寓言故事“螳螂捕蝉”虽说在文中是少年讲给吴王的故事,并非课文之全部要义,但课文所叙述的故事却又事实地因为该寓言而得以存在流行,将寓言作为教学的突破点,我认为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所在,又能很自然突破理解上的重难点。在课堂伊始,学生兴致正浓之时,直接学习“螳螂捕蝉”之故事内容,学生兴趣较高,效果较好。
二、角色体验,加深理解
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为了加深学生对故事、对角色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我安排了几次角色体验,事实也证明,学生角色的担当也避免了学生认识的肤浅,同时也实现了文本与阅读者的深层信息交流。如安排学生体验“蝉”、“螳螂”、“黄雀”角色的心理:“掉头看看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它们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我找三个同学来替它们回答。”学生的话也充分说明了三个角色只顾眼前利益,没有注意身后祸患的危险。另外在教学结束时,让学生体验“少年”、“吴王”“大臣”、“百姓”角色的心理:“故事学到这儿,如果你是少年、吴王或是得知此事后的大臣、百姓,你会说什么呢?”此次体验,学生不仅已经完全理解了故事,学生精彩的发言更让我们感觉到他们将理解化为自己语言的过程,学生在丰满着故事中人物的形象,话出有据,语出有凭,既丰富了故事,也锻炼了思维,培养了能力。
三、语言训练,扎实有效
语文课一定不能忘了语文课的特点,词语的积累,句子的'理解,语言的训练,都应该让学生有所收获。在这节课上,我安排学生在理解“恍然大悟”的基础上积累含有这个意思的词语,实现课堂上进行词语的有效积累;比较句子“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和句子“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中的“死”的不同意思,来感受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安排学生比较句子“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终于发现了少年”,通过比较感悟不同表达的作用;安排学生有阶梯地复述:先提供角色和部分词语到只提供角色,学生的复述轻松自然完成等等,使学生在老师安排的这些环节中语言上真正有所获,有所得。
这节课学生是有收获的,我在收获欣喜的同时也收获了遗憾,遗憾总是有的,遗憾也是美丽的,因为它会催人思考,催人奋进。这节课上,我将“螳螂捕蝉”作了前置处理,这个故事在文中的重要作用在后面环节的安排上怎样体现,还需考虑;在朗读指导上,怎样体现指导的实效性、阶梯性,也还需努力;问题的预设怎样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课文在结构板块化处理后怎样回归整体等等,我想,这不仅仅留给我的遗憾,更是留给我的新课题……
《蝉》教学反思4
第一,课文要好好地读,在朗读中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遵循学科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共同解读教材,解读人文,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遵循学生的阅读心理规律,把学生的体验感受放在首位。在《贝壳》一课的教学中,我把学生的体验感受读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人生,体会人生的意义,应当说,席慕容的这篇散文给培养学生情感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在朗读过程中,随着朗读次数的增多,在老师的点拨和学生的感悟的共同作用下,全体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愈加深刻,在朗读中,我明显地感觉到学生们的感情变化,在赏读一些段落和句子时,许多学生都动了真情,有的学生眼眶都湿润了。
第二、师生关系有了新的定位,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着重强调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特别张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本课的'设计中,有意识的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以学生的朗读感悟为教学的主线贯穿全课;把学生之间讨论作为解决读文疑难的重要手段;用“找最喜爱的句子”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感受文章的美;课堂小结是让学生畅所欲言,谈对人生的思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韩愈曾说,教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今天看来,这只能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形象了,在信息化的21世纪的今天,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此,教师应当是教学流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学习过程的评价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第三、应注意构建语文课堂教学的多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课堂绝不是教师的独角戏、一言堂,而是师生对话的平台。就文学作品而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在文学欣赏中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那么,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为什么非要学生对作品(课文)只能按教参或者老师的一种理解去记忆呢?让“一千个读者,有一个哈姆雷特”是违背人的审美心理规律的。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感悟课文,老师只是拿出自己的观点与学生交流。例如:在前文所述的两个最喜爱的句子欣赏中,有的学生赞叹贝壳的坚韧不拔,有的感慨生命的短暂,有的赞美平凡的伟大,不一而足,我对他们的回答一一肯定,也许教参给定的答案很完美,但对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却是弊大于利。
通过《贝壳》的教学,使我对新课程标准又有了新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张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构建课堂教学的多元,把师生的平等的关系展示出来,走出技术设计的误区。
《蝉》教学反思5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在教学《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时,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一、“重组”课文,构建板快。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在教学本课时并没有“循规蹈矩”地逐段教学,而是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一节课就那么几个教学环节,十分简洁,却又“针针见血”,把教学重难点一一落实解决:直接学习螳螂捕蝉的故事内容,理解吴王听后“恍然大悟”的意思。学生质疑后讨论一个问题:少年跟大臣们的劝有什么不同?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劝;虽然改变了课文的“序”,但是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
二、训练思维,培育智慧。
我在上《螳螂捕蝉》时,不是简单地读、读、读,不是机械地记课文语言,而是非常注意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整节课,我提出了几个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故事的结尾说吴王恍然大悟,吴王悟到了什么?” “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则称得上是——”只有读书,没有问题,这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当中暴露出的`一个大问题。矫枉难免过正,凡事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早有告诫:“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当然,这节课,这节课由于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在讨论少年的智劝时,积极性不是很高,教学机智是一个教师经验和智慧的积累,这以后有等努力。
《蝉》教学反思6
咱先当回数学老师,为本学期算一笔账:本学期不满19周,除去法定假日3天,剩下不足18周。假设留2周毕业复习的时间,每周6节语文,其中2节用于作文,能用来阅读教学的共计为4×16=64课时。要教学24篇课文+7个练习+1个习惯培养+1个《学和做》,共计33篇。这样算来,平均每篇课文的教学时间约2课时。每篇课文要完成的任务:学通课文、完成1次课堂练习、完成《补充习题》、完成《自主练习与检测·小学语文作业本》(选做)、背诵有关课文段落、硬笔字练习。其中后三项可借助家庭作业的20分钟完成(每天语数外家庭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
当然,课外要完成的还有很多:预习、巩固字词、复习背诵70首必背古诗、阅读《新人文读本》、阅读考级的目录规定的课外书、完成每周一篇的读书笔记、每周一篇的日记等。
五严的'利剑时刻悬在头上,你不高效行吗?古人有“穷则思变”的名言,如今的语文教师也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检测”就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假如教师把时间尽量留给学生,让学生用《补充习题》里的题目来“当堂检测”,用课堂练习来“当堂检测”,如何?
我仔细研究了《螳螂捕蝉》一课的补充习题,觉得作为“导学”提纲和“检测”题都很合适。第一题写八字成语,意在帮助学生积累成语;第二题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意在帮助学生理解少年的智慧;第三题关于《螳螂捕蝉》的一段文言练习,为拓展练习,重点理解“其”的意思;第四题为说写能力的训练,意在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在课堂上看《西游记》的李欣然同学。
明确思路之后,前置学习安排了两项任务:一是会读,二是会写生词并要求找两个八字成语。
一上课,解题之后便开火车分节读课文,全班37人中有12人各读了一节,除一人读破了句子,其余基本顺利。对少许字音作了纠正,问题不大。然后交流了自己找的八字成语,再以《补充习题》第一题检测,要求写四个,错误极少。
接着分角色朗读,男生都是“吴王”,女生都是“少年”,我则是作者,一边读一边对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没想到学生基本能够进入角色。
质疑过后,讨论交流明白的道理,讨论对人物的看法,然后以《补充习题》第二题检测。此题4个小题目:大臣和少年的劝共同之处是什么?带来的结果各是怎样?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从吴王由“固执”到“恍然大悟”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什么?1-3题出乎意料的顺利,第4题的回答百花齐放,大体为两个方面:或体会到少年机智,或懂得做人做事要同时注意眼前利益和身后之患。真的不能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于拓展题,正确率也出乎我的想象,除“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中的“其”有七八个学生做错,其余基本正确。
第四题,先让同桌轮流当“陈老师”用螳螂捕蝉的故事来劝说上课读《西游记》的“李欣然”,然后我当“李欣然”,听学生上台来“劝”,劝得有条有理的我接受,劝得不到位的我再反驳,然后再劝。交流之后写在补充习题上。
一节课的时间完成了以上任务,下一节课用来进行复述训练并作课堂练习。
看来两课时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并完成两个练习是可能的——前提是学生能学会的坚决不讲。只要教师组织得紧凑,引导得当,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练习,就会有高效的语文课堂。
《蝉》教学反思7
今天,我教学了长春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第11板块的第一课——《永远的一课》。与学生一起走进文本,感受了文本带给我们的教育与熏陶、感悟,并深深的感动。我记得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而我不禁思考: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结合我这节课我觉得,努力从以下方面入手,久之,会有所成就。
一、在情感共鸣中学习语文
苏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例如《哈尔威船长》一课,通过介绍对哈尔威船长的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和他英雄形象,充分表达了他大义凛然的精神,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我设计了一段充满激情的导语:“你知道什么是英雄吗?谁能列举以为英雄?谈一谈你对他的认识?”简短的一句话,开启了学生感情的闸门,学生纷纷发言。正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简单的交流中,学生对英雄的热爱与热爱,如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正是基于对英雄的膜拜,学生才渐渐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对理解课文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重视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以任务驱动学习,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指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体验。是的,语文教学离不开情境,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形的情境世界呢?我觉得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课堂上,要大胆地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每学习一篇新课文,我都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上课时,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2、引领孩子去读书
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另外,我还结合教材所涉及到的内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尽量领悟不同类型的文章的写作技巧;同时,鼓励学生阅读中外儿童名著,领略书中的精妙所在!我们班还设立了图书角,更加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开展各种读课文的形式,鼓励学生从读中感悟,读出感情,读出形象,读出内心的共鸣。与潜移默化中感受语文,却不留刀斧之痕。
总之,我期盼着:我的语文课堂会变成孩子们学习知识、放飞梦想的理想舞台。
《蝉》教学反思8
今天看了东林居士发的帖子,我忍不住回帖。是什么样的帖子呢?东林认为,为什么非得“有感情地朗读”呢?完全可以让学生“有理解地读”。对于这一点,我也很赞同。怎样才叫做有感情地朗读呢?对于班上占多半数的中下生来说,他们努力一下,可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是要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要说用上课堂时间,恐怕再多花一些时间也不能达到这个目标。基于这一点,让学生思考过后,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课文,这样来得更自然更实际一些。
现在,我渐渐地让我们课堂学习目标“透明化”。今天这节课,我们的目标就是:1、读通课文;2、自学字词;3、概括主要内容;4、体会人物形象。
对于第1、2两个目标,由于学生课前已经做了预习,我采取了检查的方式。12节课文,开了一轮“火车”,检查面还不算大,再来一遍,大家都能读准课文了。检查字词预习情况,我先让学生听写词语,这样的方式虽然不常用,但对于了解学生字词掌握情况来说,是很有用的。接着,就听写的12个词语,选择重点词,让学生说出意思,比如:乘虚而入、不堪设想、固执、恍然大悟。
根据前面教过的“起因——经过——结果”,让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什么。学生说到少年劝吴王,我教给他们一个字——“谏”,学生查一查字典,知道“谏”是旧时指规劝君主。如果要在“谏”前加一个字的话,少年是——巧谏,而大臣们是——苦谏(直谏)。
本课的重点环节是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形象。邵菲说得好,吴王野心勃勃,想吞了楚国,称霸天下。有学生说,吴王明智。我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让他们明白吴王刚愎自用,大家一起查成语词典理解这样一个词。就这时的吴王,谁的意见都听不进,他明智吗?请读一读这儿吴王的话,可是非常霸道啊!比较下来,叶剑龙读得最投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有感情地朗读”吧。学生明白了,他这不是明智,而是头脑发昏,一时冲动。我说,是什么让他头脑发昏呢?生答:攻打楚国能够取胜让他失去了理智。我说,这叫利令智昏,再查一查“利令智昏”这个词语的意思。后来呢,学生说,吴王能知错就改。有人举一反三了,说:吴王这是悬崖勒马、迷途知返。
那么少年呢,是一个怎样的人?在默读之后,学生展开了交流:机智过人、勇敢、一心为国。张传梅说,少年有坚持精神,我说:“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让大家圈出“一连”和“终于”这两个词。有孩子质疑了: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我说,是真的怎么样,假的又怎么样?叶磊说,如果是真的话,说明少年关于观察。卢弘说,如果是假的话,说明少年想象力丰富,会编故事。
对于解读文本,我同意课前教师进行必要的研读,但我又认为,这绝对不能代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课堂上,我支持把与文本对话的权利交给学生。一位网友说得好,我们想不到的,学生未必想不到。说得多精彩呀!今天这节课上学生的表现就证明了这种说法!
《蝉》教学反思9
《蝉和狐狸》是《伊索寓言》中的一则,主要是讲了狐狸花言巧语想把蝉
从树上骗下来吃掉,但聪明的蝉十分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没有上狐狸的当。这个故事生动有趣、跌宕起伏,告诉我们要善于吸取教训的哲理。在学校能手展示课上我就上了这一课,反思这一课的教学我觉得有得有失。
1、注重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挖掘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依附于课文载体实现的。它的'实现需要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通过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关注教学对象的情感体验,并抓住了课文与学生的情感契合点。在学生学完了这篇寓言的寓意后,我设计了这个问题:“你是一个聪明的人吗?你觉得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吸取哪些教训?”同学们说了许多生动的事例。因此,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教改中提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是停留在中心思想、主题的归纳上,而应面向生活,走进社会,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地展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2、有效互动,积极评价,营造民主氛围在这堂课上,我与学生一直处于“对话”的状态,与同学们一起朗读体会狐狸的狡诈,想象蝉的内心活动,我觉得只有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中,真正的民主课堂才能建立,也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当然,在某些环节的处理上,我认为还有欠完善的地方,值得推敲;在讲课时,感情的投入与感染能力还有待加强。我希望语文能成为学生们都喜欢的科目,我将为此继续努力!
《蝉》教学反思10
《黄昏的蝉》一文有太多可挖掘的点,什么才是给学的什么才是学生需要的平日的教学我们往往什么都想教给学生,“贪多务广”是学不好语文的。所谓“舍得”便是有“舍”才有“得”,这大概便是“简单”智慧的诠释吧!这篇课文着眼点应是结合课内外知识思考蝉的一生,体会蝉歌唱生命的精神,并从中受到启发。
第二课时的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蝉的知识:发音,蜕变,产卵,生命过程,那部分给予我们生命的启示板书:生命的过程,接下来重点学习蝉生命过程的段落展开学习。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猜想,在读中感动。学生通过读感受蝉生命的大部分时光是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度过的,学生有的感到蝉的'耐性,蝉的坚持,蝉的孤独。
然而蝉的一生与我们不是非常接近吗我们大部分人把半生的光阴用在学习,渴望利用这种学习来获得成功,那种漫长匐匍的追求正如知了一样;一旦我们被世人看为成功,自足的在枝头欢唱,秋天已经来了。引导学生学习林清玄的《知了》,从而使学生的精神层面不再简单的理解地下的生活,从而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蝉》教学反思11
《蝉和狐狸》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2课《伊索寓言》中的一则,主要讲述了狐狸花言巧语想把蝉从树上骗下来吃掉,但聪明的蝉十分善于观察、保持警觉,没有上狐狸的当。这个故事生动有趣、跌宕起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故事结尾,一句精辟的话语道出寓言的深刻内涵,引发学生去思考,去回味。为了能使学生在已有的学习经验上进一步提高对寓言的理解能力,提高在学习中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1、理论联系生活,注重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依附于课文载体实现的。需要老师为学生创建感悟的平台,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促使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并抓住了课文与学生的情感契合点。在学生学完了这篇寓言的寓意后,我趁热打铁,设计了开放性谈话:“生活就像一个大舞台,每天都上演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很多时候我们也会遇到诱惑和欺骗,遇到挑战和危险,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是如何面对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体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畅所欲言说到了:“不要向《牧童和狼》里的牧童学习,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要做一个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人”。还有的学生想到了:“闯红灯引发交通事故,考试不检查丢分,迷信手机中奖”等生动的事例,情感教育得到了升华,把课堂氛围也推向了高潮。这一刻,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决不能停留在中心思想、主题的归纳上,而应该面向生活,走进社会,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接触生活、感悟生活,展现自己的`喜怒哀乐。今后还应该积极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能使语文课成为学生体验社会、展示特长,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舞台。
2、巧妙设置情景,恰当运用表演,为学生插上一双想象的翅膀。寓言故事的短小,也就常常会有一些可供学生进行想象的空间存在。在分析狐狸和蝉的形象时我预设了两个情景想象话题:“想象一下狐狸赞美蝉时神态是怎样的”;“如果这是一只虚荣心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喜欢听承话的蝉,如果在听到美言后,可能会怎样想的,又怎样做的?”学生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讨论的气氛变得异常火热。
学生的想象力是让人欣喜的,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学生眼中狐狸和蝉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为了进一步突破难点,升华学生对寓意的理解,我精心设计了“奇思妙想、创编寓言”,“舞台表演、情景再现”和“答记者问、现场采访”的环节。在绘声绘色的课本剧表演和精彩不断的现场采访中,学生深刻感受到了狐狸的奸诈狡猾和蝉儿的聪明机警,肢体语言传递出的是他们对狐狸的谴责,对蝉儿的赞美,不知不觉中对寓意的理解就由书本上升到了生活的层面。当有学生说到:“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英俊狐狸先生,你坑蒙拐骗的伎俩已经被揭穿了,今后你可要自食其力,不要再欺负小动物了”“生活中我们应该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换取丰收的果实”这一句句闪耀着光芒话语,不正是孩子通过学习体验情感,感受生活的真实写照吗?
3、有效互动,积极评价,营造民主和谐课堂氛围。
本节课上,我与学生一直处于“对话”的状态,与同学们一起朗读体会狐狸的狡诈,想象蝉的内心活动,我觉得只有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中,真正的民主课堂才能建立,也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当然,在某些环节的处理上,我认为还有欠完善的地方,值得推敲;在讲课时,感情的投入与感染能力还有待加强。在这方面,我还应该不懈努力,不断锤炼驾驭课堂的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保驾护航。
《蝉》教学反思12
《黄昏的蝉》一文有太多可挖掘的点,什么才是给学的?什么才是学生需要的?平日的教学我们往往什么都想教给学生,”贪多务广“是学不好语文的。所谓”舍得“便是有”舍“才有”得“,这大概便是”简单“智慧的诠释吧!这篇课文着眼点应是结合课内外知识思考蝉的一生,体会蝉歌唱生命的精神,并从中受到启发。第二课时的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蝉的知识:发音,蜕变,产卵,生命过程,那部分给予我们生命的启示。
板书:生命的过程,接下来重点学习蝉生命过程的段落展开学习。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猜想,在读中感动。学生通过读感受蝉生命的大部分时光是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度过的,学生有的'感到蝉的耐性,蝉的坚持,蝉的孤独。然而蝉的一生与我们不是非常接近? 我们大部分人把半生的光阴用在学习,渴望利用这种学习来获得成功,那种漫长匐匍的追求正如知了一样;一旦我们被世人看为成功,自足的在枝头欢唱,秋天已经来了。引导学生学习林清玄的《知了》,从而使学生的精神层面不再简单的理解地下的生活,从而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蝉》教学反思13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不准别人来劝阻。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警戒人们。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书后面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深入感受课文内容。
1、少年讲的故事巧妙,发人深思。
抓:“知了 螳螂 黄雀 少年”之间的'厉害关系来理解,以及他们与吴国、楚国、其它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来理解。
2、少年劝阻的方法间接巧妙,使人容易接受。
抓少年和大臣们不同的劝阻方式来理解。
“吴王为什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个问题理解了,随而理解“一个人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就不难了。
《蝉》教学反思14
《螳螂捕蝉》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即将被身后的黄雀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为“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学生对于寓言这种体裁并不陌生,但他们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体会蕴含的道理。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形象的故事情节,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探究其中蕴含的道理,从而深刻地体会到少年巧妙劝说中显露出的惊人的机智与高超的谋略。在教学设计上着重体现以下两点:
一是体现合作式学习。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复述课文,小组合作,互讲互评;
二是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即在学生感到迷惘或是思维进入死胡同时,及时拨云见日,让学生享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春的畅快。
下面例举课堂实录一个片断:
师:这位少年每天拿着弹弓到花园里转悠,一连三个早晨,露水打湿了他的衣服和鞋子都毫不介意,这是为什么?
生1:他在寻找猎物。
生2:不对,我觉得他是在寻找机会,好接近吴王。
师:理由呢?
生2:他听了大臣们的议论之后,才来花园里转悠,说明他正想办法要解决劝说吴王的问题。
师:有道理。大家赞成吗?
生3:赞成。我认为他是在故意引起吴王的注意。不然为什么连续去了三天呢?
师:他打着鸟了吗?他讲给吴王的故事是亲眼看见的吗?
生1:是亲眼看见的,不然怎么会讲得那么详细?
生2:不是真的,我认为他早已想好了对策,只是想借这个故事来劝说吴王。
生3:我也赞成不是真的,你想树那么高,树叶又密,他哪能对螳螂捕蝉看得那么清呢?
师:有道理,谁还说?
生4:我认为他或许以前见过,现在用他来说服吴王,更能表现出少年惊人的机智与谋略。
师:理解得相当深刻。他的做法妙在哪儿呢?
生1:吴王已下了决心,但他却说服了吴王。
生2:他不但说服了吴王,而且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七嘴八舌地争辩着,议论着,不觉已到下课,仍意犹未尽。
教学反思: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一定要提纲挈领地提出问题,引领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把问题不断引向深入。如本文内容浅显明白,但学生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认为少年真的碰到这样的事,恰好用来说服吴王,这样就不能够充分表现出少年的机智与谋略。这时就需要教师把握契机,提出问题,引领学生去探究。比较人教版与苏教版小语教材,我感觉苏教版对学生的总体要求较低,而且要求不明确,这实际是给教师留下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但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一无所获。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吃透教材,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挖掘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得到阅读理解能力的不断提升。
《蝉》教学反思15
故事离不开人物,文本中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可以做文章,都值得琢磨。如何帮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螳螂捕蝉》一课的教学中,教者在学生学完螳螂捕蝉的情景后,引领着学生在文本中又走了一个来回,跳出来后换了一个角度感受文中少年的形象。教者始终以巧妙的设计把握着全局,宛若那只守候在螳螂身后的黄雀,令人眼前一亮。
1、作品感受法。
学完课文最后一小节,多次朗读后质疑:吴王悟出了什么?请你帮他拟一道圣旨。
昨日,有个少年向寡人讲述了( )的故事,故事中的( ),它们( ),结果( )。听了故事,寡人深受启发:( ),故寡人决定( )并( )。
钦此
【学完文章,如果问学生吴王明白了什么,一定能够对答如流:用书上的'话,用大道理,课堂上少不了出现空话、套话,会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形成重复,既刻板又机械。以这样口头练习的形式出现,妙处至少有三:其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皇帝”“女皇帝”们纷纷跃跃欲试,都要求过一把帝王瘾;其二,较完整地概括了文章内容,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处,有机地组织语言;其三,在概括中点明了故事的结局,表明了吴王对少年的态度:故寡人决定( )并( ),自然流畅又简洁明了】
2、人物命名法。
吴王很想见见这位少年,但他还没有名字呢!咱们给他起个名字吧。既是吴国人,姑且姓吴。
【每一个响亮悦耳的名字后面都孕育着一份美好的希望和祝福,面对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处处险象环生的故事,面对这样一位少年,稍加思考后,学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吴聪:因为他实在太聪明了!吴思:非常善于思考。吴少鸣:年少时就一鸣惊人,长大后肯定能有所成就。吴智和:他用自己的智慧维护了和平。不可谓学生想得不深,不可谓学生想得不远,给少年命名这样一个看似不经意的设计,有力地帮助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提炼了少年的形象。】
3、想象对话法。
为什么这位少年能成功地说服吴王?大臣们一定想知道,请你替大臣们想好一个问题,待会儿问问他。读读文章的2-8小节,抓住少年的一言一行提问。
【少年的过人之处绝不仅仅在于他讲了这个故事,螳螂捕蝉的情景与当时吴国的相似之处;连续三天在花园里出现,打湿了衣服引起吴王的注意;选择有露水的早晨,为了使吴王亲眼目睹螳螂身处险境却浑然不觉……“抓住少年的一言一行提问”,在一次次围绕少年言行展开的问答中,让学生感受到:小小智者的形象透过细节尽在不言中。】
《魂断廊桥》中费雯丽那迎上前去的坚定的双眸,《新龙门客栈》里张曼玉坐在龙门客栈屋顶上骂街时娇小的身姿,都是导演在表现人物时选择的一个视角,虽小却经目难忘。在我们的课堂里也多一些这样独特的视角吧,会让我们铭记住一个个跳跃的生命!
蝉教学反思15篇
蝉教学反思1
《蝉》是这个单元《短文两篇》中的第一篇,作者通过描写夏天聒噪的蝉,这一细小的生命现象写起,抒写理性的思考、表达积极的人生态度。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一、本节课的两点不足
1.导入占用时间太长,不能扣紧文本
在这一课中的设计中我用虞世南的诗《蝉》作为导入(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我当时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对同题诗歌的解读,引出新课题,在这一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由于这首诗歌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存在困难。如“垂緌”和“流响”等词的解释都得由教师亲自介绍,因此在诗歌意思的讲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所蕴含的道理上花了较多的时间。导入毕竟不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因此不能成为教学的重点,加上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所以这样在课的开头花了太多的时间。
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导入是为了教好文本,因此无论如何设计,都必须与文本密切联系,不能游离于文本。然而这节课,为了导出“蝉”,引用一首学生陌生的诗歌,况且虞世南的《蝉》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歌,诗人借蝉的“居高声自远”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做一个立身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课文《蝉》中的蝉则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坚强、执著地生活。内容上缺乏关联,致使导入并不能为文本的教学服务。
再者,导入应该起到的作用是激发兴趣、调动情绪、衔接知识。从难度上看,诗《蝉》的难度显然高于课文《蝉》的难度,以这样的设计作为一节课的开头,显然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的情绪也只是畏难的情绪,也起不到衔接知识的作用了。
通过以上几点来看,这样的导入无疑是这节课的败笔。
2.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一环节的设计“语文味”不足
本节课设计的另外一个内容是,在预习中布置学生事先搜集与蝉相关的材料,由于经验不足,在布置预习时未能够对学生进行指导,导致学生课上呈现的材料中很多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了解蝉,如,蚱蝉又名知了,为同翅目蝉科中型到大型昆虫,约1500种。体长2~5公分,有两对膜翅,复眼突出,单眼3个。这有些偏离了语文课的教学范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综合性学习”部分是这样阐述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在这个表述中,无论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还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都离不开关键词“语文”。可以这么理解: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和语文素养的发展。而本节课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使这节语文课中的综合性学习这一环节失去了“语文味”。这是本节课的另一处败笔。
在课后我认真地思考,如何设计这一环节才能有效地为语文的教学服务?如果我在布置预习时要求学生去查找描写“蝉”的一些古诗,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柳永《雨霖铃》)等,再引导学生去探究“蝉”这一意象在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古典诗歌的相关知识,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但是,这样的设计如果放在这节阅读课中,显然会喧宾夺主。而单独设计一节《走近古典诗歌中的“蝉”》的研究性学习的课的想法是可行的。
二、本节课的一大亮点
“学习本文先抑后扬的写法”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这一教学重点是这节课的一大亮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先抑后扬”,在解释“抑”和“扬”之后,我给学生讲了个故事:“某一品夫人做寿,官员们纷纷去贺寿。一人献上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品夫人不是人;再看下联:两个孩子都是贼。众宾客瞠目结舌,一品夫人怒火中烧。这时这个人提起笔,在上、下联之后加了几个字,大家拍手叫绝。这时的上联:一品夫人不是人,本是神仙下凡尘;下联:两个孩子都是贼,偷得仙桃敬母亲。这就是?先抑后扬?,也叫做?欲扬先抑?。”这样不仅使课堂生动有趣,也加深了学生对“先抑后扬”这一写法的印象。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工作,我越来越发现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拥有的知识越丰富、教学技巧越娴熟、人文底子越厚实,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会越愉快,精神教育就越健康。因此经常地进行教学反思是一种对学生负责的行为,这也是教师的一种责任,是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发展自己的责任。
蝉教学反思2
教完了《螳螂捕蝉》这课,我心里喜滋滋的,因为在这节语文课上,我发现孩子们变了很多,课堂上一双双举起的手就是他们最大的改变。
一、充分预习,端正态度
前一天,我告诉孩子们,这节课可能会有老师们来听课,请大家充分预习,读通课文。我看到早读课上,孩子们一遍一遍地读着课文:全班齐读、自己朗读、同桌互读。读书的气氛比以往任何一天都浓厚。我知道,他们是想有个好的表现呢。到了上课的时候我告诉孩子们,虽然老师们不来听课,可我还是希望大家能把你们最好的表现拿出来。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情绪高涨。
二、扎根于生活
在教学中结尾,我安排了拓展环节。经过课堂实践,我发现孩子对“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的祸患”这句话有许多自己的理解,所以我让学生为吴王写发言稿.问题一出来,同学们忙得热火朝天,争先恐后发言……听着孩子们的发言我知道他们是真正懂得了做事要三思而后行的道理。教学到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老师再做过多的引导了。
蝉教学反思3
学习《蝉》这节课感觉很有趣,一是因为动物世界神奇、有趣、令人向往;二是因为和孩子们一起了解、探讨蝉的知识是个有趣的过程,我感觉如此,学生亦然。这篇课文重点要让学生了解蝉的特点(1、蝉脱壳像是表演奇怪的体操2、雄蝉是天才的演奏家3、产的视觉非常灵敏4、蝉的听觉不受外界干扰,与人不一样)。课文的2-4自然段主要写了蝉脱壳的过程,让学生把描写动作的词语找出来,这部分重点让学生体会出作者是抓住了蝉的动作来把产脱壳的过程写具体的。体会作者是怎样有顺序地把蝉脱壳过程写具体的,辅以填空来加深记忆,为学生复述这个过程打下基础。整节课上下来,轻松愉快,学生兴趣盎然,结课时留下蝉的三大不解之谜激发学生查阅课外资料,丰富自己的学习成果。
蝉教学反思4
《黄昏的蝉》一文有太多可挖掘的点,什么才是给学的?什么才是学生需要的?平日的教学我们往往什么都想教给学生,“贪多务广”是学不好语文的。所谓“舍得”便是有“舍”才有“得”,这大概便是“简单”智慧的'诠释吧!这篇课文着眼点应是结合课内外知识思考蝉的一生,体会蝉歌唱生命的精神,并从中受到启发。第二课时的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蝉的知识:发音,蜕变,产卵,生命过程,那部分给予我们生命的启示。
板书:生命的过程,接下来重点学习蝉生命过程的段落展开学习。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猜想,在读中感动。学生通过读感受蝉生命的大部分时光是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度过的,学生有的感到蝉的耐性,蝉的坚持,蝉的孤独。然而蝉的一生与我们不是非常接近? 我们大部分人把半生的光阴用在学习,渴望利用这种学习来获得成功,那种漫长匐匍的追求正如知了一样;一旦我们被世人看为成功,自足的在枝头欢唱,秋天已经来了。引导学生学习林清玄的《知了》,从而使学生的精神层面不再简单的理解地下的生活,从而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蝉教学反思5
教学《螳螂捕蝉》一课时,我参照一些老师的教学建议,把课文最后一节中吴王连声夸奖少年的那句“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作为引子,果然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太有道理”的是哪句话。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很快找到了少年的那句话:“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找到以后,我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这句话是怎么来的,第一,这句话是在吴王下了死命令以后;第二,与 “螳螂捕蝉”那件“挺有意思的事”有关。
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之后,我还适当延伸:“你觉得少年的话有道理吗?能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吗?”学生例举了很多与生活相关的例子:“看见地上放着一个钱包,你偷偷地捡了,没有想到却中了骗子的计。只想到了眼前利益,而没有想到身后的祸患。”“我不会做的题目就去看同学的,到考试时就抓瞎了。抄作业是眼前利益,考试成绩差,就是祸患。”“钓鱼时,鱼儿只顾吃鱼饵,却没想到中间有个钩子。”
蝉教学反思6
《蝉和狐狸》是《伊索寓言》中的一则,主要是讲了狐狸花言巧语想把蝉从树上骗下来吃掉,但聪明的蝉十分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没有上狐狸的当。这个故事生动有趣、跌宕起伏,告诉我们要善于吸取教训的哲理。在学校三步导学精细化的展示课上我就上了这一课,反思这一课的教学我觉得有得有失。
1、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这堂课上,我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学生在学习任务的引领下自主合作学习,然后展示汇报。孩子们能抓住课文中的有关句子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最后同学们一起朗读体会狐狸的狡诈,想象蝉的内心活动。在生生、师生的有效互动中,学生学有所得。
2、注重对寓意的挖掘。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抓住了课文与学生的情感契合点。让学生想像蝉和狐狸说话时的内心活动,并说说《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进而体会故事的寓意。
3、文白对读 初识古文。
课上设计与古文接通这个学习任务是想为学生打开一扇经典汉语之门,并为孩子们打下一生受用的中国文化底子。从学生的学习情况看孩子们很乐意阅读古文,读得抑扬顿挫。
俗话说的好:没有最好的课堂,只有更好的课堂。所以在某些环节的处理上,我认为还有欠完善的地方,值得推敲;比如出示古文学生自学后,如果让孩子们说说哪句话不懂,然后指名读懂的孩子帮着解答。这样的话读古文的效果会更好些。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懈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蝉教学反思7
教学完《瘸蝉》一课后,总体感觉较好,圆满完成了各项教学目标,收到预期效果,对此同教研组教师也予以了肯定,因此本课教学基本可以打85分。
回顾本课教学,我认为本课成功之处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思路设计合理
本课教学我没有采用传统的从前往后推的教学思路,而是采用抓主线的方式进行。首先布置学生思考苏格拉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这个问题带动全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发现人物特点,(苏格拉底是一个爱观察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从文章前半部分找出答案,使学生的思维统领全篇,更具跳跃性。在此基础上,再问:苏格拉底还有哪些特点?学生通过阅读回答:善良。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抓住第6、7、8、9自然段的描写,感悟到蝉蜕壳时是极端痛苦的,尤其重点抓住第八自然段的排比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进入情境,形成共鸣,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此时苏格拉底会怎么想?顺利进入第九段,苏格拉底帮助蝉蜕壳,通过读、悟、想、读,从而达到与作者、与主人公的思想感情相融,达到共鸣。此时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思考:苏格拉底善良的举动,取得了怎样的结果?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悟到做事要顺应自然规律的道理。
全科教学以“苏格拉底是怎样一个人?”为主线,一气呵成,贯穿全篇,丝毫没有割裂牵强质感。
二、重视读的指导,读中感悟
本课文章比较浅显,生字、词无须过多的解释,因此教学时把重点放在读上,“默读、朗读、齐读、小声读、指读”等手法灵活运用,使学生“边读边悟、边悟边读”,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升华。尤其是第八自然段的排比句的指导朗读与品词析句同步进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升华,形成共鸣,从而有力地推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三、无痕引导,主题挖掘到位
文章最后引导学生树立起勇敢的面对挑战的决心,对此,课前我做了大量的设计,最后还是选用了让学生设想一下,假如你是一只即将蜕壳的蝉,面对苏格拉底帮助的双手,你会怎样说?使学生在理解全篇的基础上,设想自己的就是一只即将蜕壳的蝉,进入角色状态,设身处地的想象,并将蝉于自身的生活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不知不觉中,坚定了勇敢地面对挫折和挑战,战胜困难的决心。课堂上教师没有用慷慨激昂的语言,刻意地做大段的说教,而是采用让学生立足文本,展开想象,进入角色,形成共鸣,自然而言的达到主题挖掘的深度,无痕引导,水到渠成。
以上是我对本课教学成功之处的简要总结,毋庸讳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本课不同程度地也存在着缺点和不足,如:教师板书设计虽然较有创意,但字迹潦草,继续改进;第九自然段“勇气”挖掘的不透;剥皮一词正音欠佳;以及课堂教学时间把握稍显不足,结尾略显仓促等,留待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
蝉教学反思8
《螳螂捕蝉》的课文内容并不复杂,成语的理解学生通过预习就能掌握。而螳螂捕蝉和吴国攻打楚国的相似之处,学生也轻而易举地理解了。那么我们课上呈现怎样的训练呢?第一处的点拨出现在“感受少年的计谋巧妙”这个环节中。学生从文本内容的理解出发,都说到了少年以讲故事地方式劝说吴王,很巧妙。
文中还有哪些细节也能看出少年计谋的巧妙呢?学生必须细读文本才能找到。对话的地点在花园,时间在早晨,手中的弹弓和身上的露水,无不看出少年的用心良苦和精心谋划。恰当的时间和煞费苦心的道具准备,都是为了引到“螳螂捕蝉”的话题。只要吴王发现少年,问到弹弓,少年对成功劝说吴王就有了十足的把握。
在讨论“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的话题讨论中,学生对于少年的足智多谋印象深刻,但也仅此而已。我进行了第二次点拨:“少年就一定会劝说成功吗?如果不成功,让吴王看出了他的用心后结果会怎样?”少年其实是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地劝谏的。“少年只是一个侍奉吴王的下人,他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少年其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非常爱国的人呀!至此,少年的形象已经立体饱满起来,学生对于文本的感受又深了一层。
蝉教学反思9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并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故事形象生动,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对于我自身而言,每一次做课都会给我带来不同的收获。无论是从自信心的树立上,还是从课堂艺术的感悟上,或是从挑战优质课堂的决心上来说,都是一次激进。课后反思的准确、透彻不分课堂的成与败,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又能给学生足够参与和表现时间的课堂,是我目前不断努力的方向。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将学生的思维层层引向深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谈话入手,给学生以鼓励和提醒;接下来读写生字“螳螂”,继续加强生字词的教学;并以螳螂、蝉、黄雀三个小动物的图片展示再次吸引学生兴趣,以次引出文章中“螳螂捕蝉”的故事,要求学生反复读并能够复述;整节课中,我只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吴王听了少年的故事,恍然大悟。吴王究竟突然间明白了什么?这个问题需要学生纵观全文来分析,从而加深学生对故事整体情节的把握,同时又能使学生完成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这一教学重点。另一个问题是:少年所讲的故事在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可是吴王为什么就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反而就相信了少年的话呢?也可以问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向吴王讲述这个故事?这个问题牵扯到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学生思维发散的最佳时空,更是所有学生在各自不同能力的基础上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也是老师赏识学生、给予学生课堂体验之快乐的机会。给学生极少的且有思考深度的问题,学生才不至于感到思考的劳累与无效,反而会颇具挑战性,会上心劲儿。可以看出,我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并没有按照文章原有的写作顺序进行教学,我觉得这样更容易吸引学生,更容易给学生以明晰的知识框架。我用这个班的学生已经两次了,而这次学生积极的发言以及对课堂的悉心关注是我意料不到的,尤其是一位学生的回答更是精彩,当我提问说:“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向吴王讲述这个故事呢?”这位学生答道:“少年只是一个侍卫官,根本就没有向君王提建议的权力……”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我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课堂,给学生足够的空间,给学生以有效的指引,学生将有活跃的思维,将有成功的体验,将有积极的思考,将有不同于其他学生的发现,将有创新幼芽的萌动……。
熟能生巧,对教材的熟知、对重难点的熟知、对教学环节的熟知、对三维目标的熟知、对每一个举措目的的熟知等等,对一节课至关重要。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关注的内容方方面面,面面都很重要,哪怕是一句小小的评语,都有可能关乎到学生的学习态度等。只有熟知课堂中的一些“必备”,才能够随心所欲,使课堂游刃有余,有所声色。而我,在课件播放时,一句总结性的话语竟忘记了出示,对课堂虽说影响不大,但却能反映出我在此方面的不足。也有时候,我会一心想着下一步的环节,从而忽视了学生的表现情况或者板书等环节,在这儿,我给自己提个醒,课堂中,“熟”字难得。还有,在学生分角色朗读吴王和少年的对话一部分,我面向了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但学生个体展示的机会少了,我还看见很多学生都高高地举着手,那种踊跃积极的劲头儿让我心里倍感温暖,最起码孩子们愿意,可我却没有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实在愧疚。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有一点,那就是给学生清晰的课堂指令,会让学生“有所适从”,而不在模棱两可。
对于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会不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弥补。一次,我克服不了自己所有的缺点,但我能够在多次的严格要求下克服一个缺点,并使自身的优点和从书中、从优秀老师身上学到的经验点点滴滴滴“常态化”,使它们不再难得一见,而是随处可见。
蝉教学反思10
《螳螂捕蝉》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即将被身后的黄雀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为“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学生对于寓言这种体裁并不陌生,但他们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体会蕴含的道理。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形象的故事情节,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探究其中蕴含的道理,从而深刻地体会到少年巧妙劝说中显露出的惊人的机智与高超的谋略。在教学设计上着重体现以下两点:
一是体现合作式学习。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复述课文,小组合作,互讲互评;
二是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即在学生感到迷惘或是思维进入死胡同时,及时拨云见日,让学生享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春的畅快。
下面例举课堂实录一个片断:
师:这位少年每天拿着弹弓到花园里转悠,一连三个早晨,露水打湿了他的衣服和鞋子都毫不介意,这是为什么?
生1:他在寻找猎物。
生2:不对,我觉得他是在寻找机会,好接近吴王。
师:理由呢?
生2:他听了大臣们的议论之后,才来花园里转悠,说明他正想办法要解决劝说吴王的问题。
师:有道理。大家赞成吗?
生3:赞成。我认为他是在故意引起吴王的注意。不然为什么连续去了三天呢?
师:他打着鸟了吗?他讲给吴王的故事是亲眼看见的吗?
生1:是亲眼看见的,不然怎么会讲得那么详细?
生2:不是真的,我认为他早已想好了对策,只是想借这个故事来劝说吴王。
生3:我也赞成不是真的,你想树那么高,树叶又密,他哪能对螳螂捕蝉看得那么清呢?
师:有道理,谁还说?
生4:我认为他或许以前见过,现在用他来说服吴王,更能表现出少年惊人的机智与谋略。
师:理解得相当深刻。他的做法妙在哪儿呢?
生1:吴王已下了决心,但他却说服了吴王。
生2:他不但说服了吴王,而且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七嘴八舌地争辩着,议论着,不觉已到下课,仍意犹未尽。
教学反思: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一定要提纲挈领地提出问题,引领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把问题不断引向深入。如本文内容浅显明白,但学生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认为少年真的碰到这样的事,恰好用来说服吴王,这样就不能够充分表现出少年的机智与谋略。这时就需要教师把握契机,提出问题,引领学生去探究。比较人教版与苏教版小语教材,我感觉苏教版对学生的总体要求较低,而且要求不明确,这实际是给教师留下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但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一无所获。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吃透教材,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挖掘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得到阅读理解能力的不断提升。
蝉教学反思11
在备课过程中,我就“不以为然、一摇头、不耐烦”三个词语的理解花了不少时间。我总觉得,这两个词语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突然领悟到,词语的理解在孩子们的心中,是那么简单,那么生动。
首先,词语理解不应该是查字典、读词语解释条,而应该通过个人不同的感知神经去体会。有学生认为,不耐烦是不想学习;有学生认为,不耐烦就是讨厌学习。在一个多彩的语境中,学生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完全生活化了。
其次,应该通过朗读来加深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学生无法明确地说出“不耐烦”的意思,但是,他们在读的过程中,知道可以读得快
一点,也可以读得重一点,通过自己的领悟,以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你能说谁对?谁错?因为,朗读的体验是因人而异的。
模仿学习是小学生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的声情并茂范读,即可以直接使学生模仿感情朗读,又可以从教师的表情中体会出“不以为然、不耐烦 ”两个词语的意思。同时又能激发起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读中体会蝉学习的态度是很不端正的,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益。
蝉教学反思12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虽然说语文课程中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但挖掘文字背后深藏的人文思想,历来都是非常重要的。试想,谁能撇开人文不谈,进行单独的工具性的训练呢?
精读本文时,我让学生首先明白一个问题:文章中分别有哪两组人来劝说吴王?吴王的态度怎样?用文章中的一个词语分别概括。学生经过阅读思考,立即说出了大臣和少年的劝说结果,分别是“固执”和“打消”,我将这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根究底,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进而引起了全篇课文的教学。
文章中少年的劝说段落,几乎都是对话描写,没有多少品读的价值,在指导朗读课文时,就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让学生明白意思即可。对少年的描写,能体现其智勇双全的,在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毫不介意”和“一连转了三个早晨”,教学中,我在此处略花时间,在朗读和述说中让学生明白了少年的坚持和聪慧。
教学本篇文章,我们没有必要斟酌其真实性,目的是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品评其背后隐藏的现实的教育意义,这才是最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挖掘文字背后蕴含的东西,让学生的思想也受到了一次洗礼,在将文字读薄又读厚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
蝉教学反思13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以为,落实这一点的关键是对教材的重组。我在教学《螳螂捕蝉》这一课时,就进行了这样大胆的尝试。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在教《螳螂捕蝉》时,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我主要抓住了这样几个环节:以听写词语导入学习,然后根据词语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在学生基本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在一起探讨“少年为什么要给吴王讲这个故事”和“少年是怎样劝说吴王的”这两个关键的问题,虽然我改变了课文的“序”,但我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安排了听、说、读等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能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在教学时,虽然细节把握得还不够到位,但总的学习目标还是达到了。学生对“螳螂捕蝉”的寓意基本理解了,对少年的智劝、巧劝也有了一定的感悟。
当然,设计总是完美的,但在操作过程中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理解文章第一小节时,虽然我也知道应该让学生读透文章,在读中体悟吴王的固执、在读中了解“不堪设想”的后果,可在学生稍微遇到一点挫折时,我总忍不住急着去告诉他答案;当学生的答案与我的预设有偏差时,我就会感到茫然,不知如何把学生引导到我的思路上来,这也许是因为我的教学机智还不够吧。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精彩的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设计的课堂有无其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像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在于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能够让学生借助课本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培育智慧也一直是我的追求,虽然我的课堂还存在着许多缺点,还留下了不少遗憾,但正是有了这样地探索,我们才能不断地前进。
蝉教学反思14
故事离不开人物,文本中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可以做文章,都值得琢磨。如何帮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螳螂捕蝉》一课的教学中,教者在学生学完螳螂捕蝉的情景后,引领着学生在文本中又走了一个来回,跳出来后换了一个角度感受文中少年的形象。教者始终以巧妙的设计把握着全局,宛若那只守候在螳螂身后的黄雀,令人眼前一亮。
1、作品感受法。
学完课文最后一小节,多次朗读后质疑:吴王悟出了什么?请你帮他拟一道圣旨。
昨日,有个少年向寡人讲述了( )的故事,故事中的( ),它们( ),结果( )。听了故事,寡人深受启发:( ),故寡人决定( )并( )。
钦此
【学完文章,如果问学生吴王明白了什么,一定能够对答如流:用书上的话,用大道理,课堂上少不了出现空话、套话,会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形成重复,既刻板又机械。以这样口头练习的形式出现,妙处至少有三:其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皇帝”“女皇帝”们纷纷跃跃欲试,都要求过一把帝王瘾;其二,较完整地概括了文章内容,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处,有机地组织语言;其三,在概括中点明了故事的结局,表明了吴王对少年的态度:故寡人决定( )并( ),自然流畅又简洁明了】
2、人物命名法。
吴王很想见见这位少年,但他还没有名字呢!咱们给他起个名字吧。既是吴国人,姑且姓吴。
【每一个响亮悦耳的名字后面都孕育着一份美好的希望和祝福,面对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处处险象环生的故事,面对这样一位少年,稍加思考后,学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吴聪:因为他实在太聪明了!吴思:非常善于思考。吴少鸣:年少时就一鸣惊人,长大后肯定能有所成就。吴智和:他用自己的智慧维护了和平。不可谓学生想得不深,不可谓学生想得不远,给少年命名这样一个看似不经意的设计,有力地帮助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提炼了少年的形象。】
3、想象对话法。
为什么这位少年能成功地说服吴王?大臣们一定想知道,请你替大臣们想好一个问题,待会儿问问他。读读文章的2-8小节,抓住少年的一言一行提问。
【少年的过人之处绝不仅仅在于他讲了这个故事,螳螂捕蝉的情景与当时吴国的相似之处;连续三天在花园里出现,打湿了衣服引起吴王的注意;选择有露水的早晨,为了使吴王亲眼目睹螳螂身处险境却浑然不觉……“抓住少年的一言一行提问”,在一次次围绕少年言行展开的问答中,让学生感受到:小小智者的形象透过细节尽在不言中。】
《魂断廊桥》中费雯丽那迎上前去的坚定的双眸,《新龙门客栈》里张曼玉坐在龙门客栈屋顶上骂街时娇小的身姿,都是导演在表现人物时选择的一个视角,虽小却经目难忘。在我们的课堂里也多一些这样独特的视角吧,会让我们铭记住一个个跳跃的生命!
蝉教学反思15
这是一个震撼人心、令人惊叹的故事:苏格拉底为了帮助正在蜕变过程中的蝉脱壳,最终反而使蝉变瘸了。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学生能很容易理解,所以我就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了感悟课文蕴含的道理和指导学生朗读上。
教学中“默读、朗读、齐读、小声读、指读”等手法灵活运用,使学生“边读边悟、边悟边读”,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升华。尤其是第八自然段的排比句的指导朗读与品词析句同步进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升华,形成共鸣,从而有力地推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在学生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后,我落实了重点句子的理解,并搜集了蝉蜕过程的图片,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蝉蜕过程,知道了蝉只有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长出美丽的翅膀,飞向绿阴。在学生充分交流阅读体会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大胆想像,鼓励创造性的表达,将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把自己设想成那只瘸蝉,让学生换位思考,进行角色体验。假如你就是那只瘸蝉,你想对好心的苏格拉底说什么?想对美丽的同伴说什么?想对成长中的所有生命说什么,想对生活中的所有呵护者说什么?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中进一步提高认识,升华了情感,引发了共鸣。这一堂课学生说得很多,认为这就是拔苗助长的故事,这就是违背自然之道的故事,使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并引发共鸣,达到了预期的教堂目的。
课前我给出备学问题:同是经历蜕变的蝉的幼虫,最后的结局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通过课上小组的充分交流讨论,孩子们概括出了本课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好心未必能办成好事,善意却有可能带来悲剧;人也一样,必须坚强的面对人生路上的挫折与坎坷,这样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不经历风雨不能见彩虹......他们能认识到这一点,不仅是对本课的认识,更是对今后人生的思考。这一课也让我清醒的认识到:人的一生就是像蝉一样必须要经历蜕变,才会展翅高飞,在我们遇到生活中或工作中的坎坷时,要告诉自己路要靠自己一步步踏踏实实的往前走,并告诉自己不能做“瘸蝉”!